登陆注册
14710800000074

第74章 引禅入道,道禅合一

张伯端的“道禅合一”思想不仅为金丹派南宗的性命之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其所阐发的“达本明性之道”也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道教传统的修道理论,特别是他对禅宗“明心见性”的借鉴,提升了道教的精神超越之境,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张伯端自幼博学多才,无所不学,在精通诸学的基础上,他尤好金丹之学,这就为他后来融会三教而独钟道教的“性命双修”奠定了基础。

青少年时期就受到天台佛教文化熏陶的张伯端并没有接受佛教信仰,而是像当时中国大多数士人一样立身儒林。他“少业进士”,后为府吏,进入仕途,生活安定。据《临海县志》记载,直到晚年,因嗜鱼并疑其婢女窃鱼,导致“婢自经死”,而心存愧念,遂有看破人生之念头。他曾赋诗云:“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紫授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赋毕,纵火将所署案卷悉焚之,却因此而“按火烧文书律遣戍”,被遣往岭南。从此,仕途受阻。

人生的坎坷,心中的愧疚,仕途的波折,不能不促使张伯端进一步思考人生的意义问题。这时,已步入老年的他感到“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祇贪利禄求荣显,不觉形容暗瘁枯”,人生苦短,光阴似箭,即使仕途通达而获得了荣华富贵,但物质享受毕竟是暂时的,人最终难免一死。怎样纔能使生命更加有意义?人生的解脱之境究竟何在?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成为他转向宗教的重要契机。

熙宁二年(1069年),张伯端移居成都,笃信道教。并于熙宁八年(1075)完成《悟真篇》。之后,张伯端并没有停止对解脱理论的探讨。他特别对禅宗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修道方法与理想境界十分推崇。

据现有资料看:张伯端虽然欣赏以“明心见性”为特点的禅学,但他最终并没有以佛为本,也没有放弃或转移得道成仙的思想目标,而是力图以道教的修炼性命之说来会通儒佛道三教,特别是沿着刚刚兴起的钟吕金丹道的理路,通过融合道、禅来革新传统道教,使之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现实之人对生命的关爱,又促进了道教理论的更新发展。这也是后来道教推崇张伯端,将其奉为“紫阳真人”的重要原因。

在修道方法上,张伯端既不倡服食丹药,也不用符箓科仪。他认为这些传统道教的修道方法都执着于某一极端,故非正道。人们若依这些极端的方法勤苦修道,最终还是难以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

张伯端认为,外丹采用的丹药都是一些外在于人的三黄(雄、雌黄和硫黄)、四神(铅银汞砂)等物,如炼制不当,不但不能使人永保生命,反而会损害人的肉体乃至精神。因此他谆谆告诫人们“休炼三黄及四神,若寻众草更非真”,努力扭转传统道教那种向外追求长生成仙的方法,而将注意力转向了人本身。张伯端反复强调“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途枉摆抛……要知炼养还丹法,须向家园下种栽。”他所说的长生药其实就是人体内部的精气神。张伯端认为,精气神是人的成仙之基,可是人们常忽视了它的存在而向外寻求,以至于走上了向外求索的迷途。因此,他要人回归自身,努力修炼以精气神为内炼药物的内丹术。其实,在张伯端生活的时代,道教的内丹修炼术已开始流行,其方法多达十几种,但大同小异,都以性命二字为根本宗旨,性指神,命指精气。因而如何通过修炼精气神而达到性命双修的功效,也成为张伯端所著力思考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张伯端对修丹功效问题的思考是建立在比较儒佛道三教的生命观之异同的基础上的。他正是吸取了禅宗的“顿悟圆通”等思想来发展道教内丹术的。他在《悟真篇序》中说:

释氏以空寂为宗,老氏以炼养为真……他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分析了三教性命学说各自的特点与相互的差异,然后特别指出: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在张伯端看来,儒佛道三教在性命修炼上虽各有特点,但其根本宗旨却是一致的,而人们偏执于一方,相互攻击,致使三家宗要迷没邪歧。于是,他超越狭隘的门户之见,在圆融三教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关”修道术:先以神仙命术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遗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矣。张伯端首先以道教的养命固形之术为“初关”,在“命功”有成之后,又引入佛教的神通妙用为“中关”,强调还应进一步修炼“性功”,最后以佛教禅宗的“空寂之本源”作为修道的“上关”,从而将三教圆融最终落实在“道禅合一”的性命双修之上。张伯端的“三关”修道术既是其内丹学的核心,也充分体现了其“道禅合一”的思想特色。

同类推荐
  • 刘法慈心解“心经”

    刘法慈心解“心经”

    《刘法慈心解心经》是在刘法慈讲解《心经》的讲稿的基础上,经过后期整理而成的。这部书,不是讲解经典的知识,而是传播经典的内涵。这部书,不仅拥有广度和深度,更是把经典的智慧带人生活,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喜乐。这部书,不只是让我们理解《心经》的文字,更是通过文字的奥义看到我们自己的心。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让我们反观自照,看到真实的自己,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觉悟自我。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经”。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圆融

    圆融

    星云大师说,清净无碍读书人,妙有圆融看世界。这是一本给你清净之心,教你妙看世界的人生哲理书,涉及处世、幸福、智慧、情感等人生重要话题。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出星云大师返璞归真的大智慧;以幽默含蓄的小故事,描摹世间百态;以博大精深的佛法,为读者点亮一盏心灵的指路明灯。当下人们普遍处在浮躁烦嚣的生活状态中,容易内心空虚、迷失自我,就让我们放慢脚步,聆听大师的教诲,让眼界豁然开朗,从大师毕生的修行心得中,体悟幸福与快乐的真谛,发现人生的价值!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阐述隋唐时代的儒佛道三教哲学,运用过去较少涉及的儒教经注、佛教北宗材料,把老庄等作为唐代道教的主流。认为安史之乱是导致隋唐哲学发生根本转折的主要事件;转折使儒教哲学趋于建立自己的心性论,使佛教诸宗归禅,使道教丹术理论心性化。分析深入,且揭示三教哲学发展趋势。
热门推荐
  • 莲染红墨缘

    莲染红墨缘

    莲儿开,墨染白,妖半世。莲儿绽,红倾碧,赴全世。前世的红莲今生的碧影,“我不能丢下你,我不能看着你魂飞破散。”“哥哥你长得好帅啊,只是你的脸怎么白的跟鬼是的?”曾经的墨莲如今的……“走,我不想再看到你,你只是一个废了的棋子而已。”“小丫头,乖转头你鼻血流脏了我的地板。”是缘还是孽?是情还是利?终不过是想让你过得好。
  • 花开半夏梦惊人

    花开半夏梦惊人

    乔依依是A市某所大学的学生,为了治愈情伤,在网络上随意的找了一款游戏来打发时间,本来只是用它来消磨时间,可却没想到会因为它,而与自己的白马王子相遇。“依依,你说咱两的相遇是不是命中注定”?“少臭美了你,谁要跟你命中注定”。某男一把抱住乔依依一边挠她痒痒一般无耻的问道“你刚才说什么”?乔依依被挠的喘不过气,求饶道“命~命~我们是命中注定”。某男迅速吻上乔依依的唇“依依,我爱你”。
  • 绝世龙凰之一舞九霄

    绝世龙凰之一舞九霄

    前世的她为精英间谍,却附魂于云家收养的小姐身上。世人都道她是"傻子天才",然而重生的她惊艳才绝。年仅十二岁便灭四国、平大陆,此后便踏上了寻找三魄一魂的道路。路途漫漫她遇到了一个孤高冷漠、邪傲霸道却唯对她死缠烂打、不离不弃的极品腹黑妖孽男。当包裹在心灵外的冰层被一点点融化,她与他携手创造了一个不朽不灭的神话。风风雨雨,且看他们如何笑傲此生……
  • 名人的处世学问

    名人的处世学问

    想成功,先学会处世。学会处世,我们可以在商海官场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对自如。本书汇集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通过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事例,对现代社会的处世哲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诠释。细心体会书中的妙文智语,将名人们的处世学问融进我们的一言一行,助我们走向成功。向名人学处世,像名人一样成功。
  • 恋你花开,离别花落

    恋你花开,离别花落

    与你的邂逅时那样可笑,我本以为这是上天开的玩笑,没想到原来是诡异的缘分把我们两颗平行线,变成了相交。喜欢你的时候是春暖花开,等我离开却是满园花落。因为有你,我的梦不再徘徊。不知何时再与你相约踏春……(本书较为难懂,智商不高的人请不要阅读,不然会感觉自己坠入迷雾。)对了,这是我的青春很困惑里的第一部,可能在结尾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没写完。
  • 不死学生

    不死学生

    你永远不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一天,会像只狗一样死去。我是个普通的高中生,那天本来不该我去值日,但我还是去了……在两千年后的一个上午,阳光已经永远消逝,我却还在等待你的影子……
  • 萱草集

    萱草集

    萱草集,是我的第一本回忆性散文,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巧联妙对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巧联妙对

    本书收集了大量的对联故事,具体版块为“自律劝勉篇”、“睿章妙对篇”、“嘲讽贬虐篇”、“情趣逗乐篇”,“施才显智篇”、“名胜楹联篇”。
  • 玄阳传

    玄阳传

    乱世生英才,少年生于乱世之处,成千秋之名!道又道,玄又玄,仙子扶归处,一剑指苍天!迷离戏法乱世间!刀锋过处人难还!千山万壑树成阴,一望无际有草原。盘古初分天与地,伏羲大改八卦源!两仪四象分八卦,金木水火无行间。八陆八象成日月,莫说仙神自神仙!
  • 走在阳光下

    走在阳光下

    很久以后——我们知道伦敦格里莫广场12号那幽暗的布莱克家宅。我们知道那些被施了魔法、永远拉不开的窗帘。我们知道那些长长的、烛光摇曳的走廊。我们知道阿兹卡班的监狱。我们知道摄魂怪带来的黑暗。我们知道那些重重深锁、没有窗户的牢房。我们知道贴遍大街小巷的疯狂杀人犯的通缉令。我们知道狼群游荡的夜晚。我们知道霍格莫德村外阴暗潮湿的洞穴。我们知道属于凤凰社的那个色彩黯淡的漫长夏天,他坐在厨房的壁炉边,孑然一身,望着跳跃的火焰。我们知道那个深陷地下、不见天日的房间,我们知道那道微微飘荡的帏幕。他走的时候,只有魔杖发出的光亮照亮他的脸。所以,很久以后,我们知道,他没有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