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0800000036

第36章 韩湘子祝寿

话说唐宪宗时,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西)有一赫赫有名的官宦人家,韩公因官居高位,清正廉明,为人正直好善,颇受黎民爱戴。

这一天,是韩公71岁大寿,正堂上挂着一个斗大的“寿”字,两边还有一副红纸书写的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府内红烛高照,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不一会,众多文武官员,由下人抬着寿礼、寿糕,纷纷前来祝寿,韩公频频点首称谢。

正在这时,忽听门外一阵喧嚣,接着就见一小道士直奔二堂而来。张千、李万紧随其后。一边追赶,一边叫喊:“小师傅,你慢点走,待我们禀过老爷,你再进去!”小道士并不理睬,继续往里走,径直来到韩愈面前。韩公责备李万、张千道:“来人为何不报?”道童赶紧接过话头言道:“大人莫要怪罪他们,是贫道自己不报自进的,他们拦截不住。”

韩愈问道:“尔有何事要来见我?”

道童恭敬地答道:“今天是大人古稀大寿,小道特来给大人祝寿!”

韩愈心想,我和此道童素不相识,他为何要来祝寿?又为何得知今天是老夫71岁寿诞?怪哉!莫非他是湘子?可看他这副装束打扮,哪像湘子的模样?可是,细一看,又觉似曾相识。看他龙眉凤目,虎背熊腰,天庭饱满,相貌高超。又有些像湘子模样。难道他真的是湘子?他若是湘子,为何又不与我相认?

韩愈思前想后,更加思念湘子,不禁黯然泪下。老夫人见老爷落泪,知道他又是思念侄儿,也不禁随着掉下泪来。

原来,韩愈兄弟二人都在朝为官。虽然官居高位,富贵荣华,但膝下无子,好不寂寥。后来他大哥韩休得了一子,取名韩湘,成了韩门的掌上明珠;不幸湘子3岁丧父,7岁丧母,哥嫂临终前就把湘子托付于他抚养。韩愈夫妇老来无子,自然视侄儿如亲生,加倍爱抚,教以诗书礼乐,望“子”成龙。开始,湘子倒也听从教诲,专心致志攻读四书五经,学习孔孟之道,立志升官求荣,欲做栋梁材。不料请来的两位道人教师,竟暗地劝他学道,他终于别妻离家,遁入玄门。致使韩愈夫妇日夜思念,不胜悲伤。今天见道童似侄儿模样,又勾起韩愈的一番伤感。

道童见韩公悲伤,立即陪笑道:“请大人莫要怪罪!贫道莽撞,惹大人生气,现我有一宝物献出,请大人和老夫人观赏,以解烦闷如何?”

众人亦说道:“是也。今乃大人寿诞之日,人生七十古来稀,大人已过古稀之年,能享此高寿,洪福不浅,可喜可贺,应当高兴才是。”

韩愈转绽笑颜,令道童取宝观看。

道童取出一花篮,放在桌案上。刹那间,从篮中现出一幅水墨画。韩愈不以为然地笑道:“这种水墨画,老夫府中堆积如山,有何稀奇?”

道童言道:“府上画虽多,不值半文钱。不会说话不吃饭,那种死画何足观?”

韩公一听,不禁呵呵大笑道:“莫非你在说疯话不成?那有画中人说话之事?”

道童并不争辩,只管把画展开。这时,果见一弹琴美人从水墨画中走出。她到韩愈夫妇面前站定,边弹琴边唱道:“小女来至众人前,贺声大人寿(比)南山。奉劝大人早向善,学道修炼益延年。功成得赴蟠桃宴,长生不老活神仙。”琴声铿锵,歌声悠扬,娓娓动听,喜坏了韩愈夫妇和满堂文武公卿,齐声赞叹道:“美哉,美哉!果然是仙画不凡!”

韩愈爱不释手,意欲买下仙画。道童言道:“这幅画条就送给大人和老夫人观看,以充寿礼。但要向大人讨点寿酒,带回去和众道友同饮,不知肯赏赐否?”

韩愈连连点头,乐呵呵地答道:“可以,可以。自然可以。不知有无酒器,如无酒器,当命下人将酒送去。”

道童说:“即请大人命人将酒抬来。”

韩愈以为要下人跟着他去送酒,恐人多酒少,难以尽兴,便命人抬出十坛美酒,准备随小道士同往。

道童并未挪步,只是打揖道:“多谢大人美意,小道将酒收下了!”说着,从身上取出一个三寸三大小的葫芦来,令人抬起一坛酒,就往葫芦里倒。倒了一坛又一坛,将十坛酒都倒了进去,尚未见酒溢出。张千好奇地往葫芦里一看,嘿,装下去的酒,才到葫芦半中间!更使张千惊奇的是:葫芦里既有日月星光出现,海水汹涌,大浪涛天。蛟龙在水中邀游,猛虎卧在深潭,龟蛇在水上会面,还有五彩莲船。一个猿猴船头站,一匹白马船尾拴。慈航道人把舵掌,五百灵官在扯纤。这般景致世上少见,张千赶紧请韩老爷上前观看。

韩公夫妇看过葫芦,果然仙景般般,十分高兴。老夫人想叫老爷将此宝物买下,闲闷时好助兴;韩公问道童是否愿卖,需要多少银钱?

道童答道:“此葫芦不卖金,不卖银,只相赠诚心修行之人。只怕韩大人缺少缘分,难以留下此宝。若大人能辞官归隐,进玄门悟道修行,得此宝物不难也。”

韩愈因侄儿被道士劝去修了道,已留下隐痛。如今又听说要他弃官归隐,出家修道,立刻火冒三丈,指着道童训斥道:“你不要在此耍弄妖术,胡言乱语。我乃朝庭命官,怎有从道之理。张千,李万,快送道人出门!”

道童见韩公下了逐客令,便跪下曰:“叔父息怒。孩儿今日归府,是来向叔父祝寿,给叔父、婶母取乐添兴的;从道之事,以后从长计议。世事沉浮,变化莫测,日后叔父婶母如遇危难之事,可唤孩儿前来,孩儿必定相助。孩儿就此告辞了!”言毕,即升空而去。

韩愈夫妇至此方知,这个道童果然是湘子,多年未见,既已成仙。待想挽留,已经走远。未能畅叙离别之情,追悔莫及。眼看湘子腾云驾雾冉冉而去,韩公夫妇不禁泪眼模糊。

倒骑驴的张果老

“赵州石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过,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一曲民间广为传唱的《小放牛》,把当年褡裢里装有日月星辰倒骑毛驴行走在赵州桥上,检验这座桥工程质量并与鲁班斗法的张果老定格在赵州桥的神话传说中。宋代赵州刺史、诗人杜德源也留下这样的诗句“隋人选石架虹桥,天下闻名岁月遥。仙子骑驴何处去,至今足迹尚昭昭。”从此,张果老这个怪老头便与千古名桥结下不解之缘。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张果老其人?

据《唐书》记载,张果老本名张果,缀一个“老”字是对其尊称。他是传说中的仙人,是“八仙”中最年长者。相传他是唐代邢州人,今广宗县张固(果)寨是其家乡。邢台西部有仙翁山,俗称张果老山。张果因得宛丘、铁拐李诸仙道法,获长生秘术,隐居恒州中条山,往来汾晋间,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武则天曾遣使欲召见之,佯死不见,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好神仙的唐玄宗数次召见他,求长生不老之法。待见到张果老时,却见此人老态龙钟,顿生疑惑:“先生是得道之人,为何发疏齿落,老态龙钟?”张果老说:“我是齿落发稀时得道,只好这副光景。陛下若看着不顺眼,我不如把它们尽去了好。”于是便在殿前拔去鬓发,击落牙齿,玄宗有点害怕,忙叫人扶张果老去休息。过了一会儿张果老回殿,果然容颜一新,青鬓皓齿,胜似壮年。张果老自称“生于尧时丙子岁,位侍中。”张果老从尧活到了唐玄宗时期,算算他该有多大一把年纪!张果老常倒骑驴,日行数万里,有趣的是,到达目的地后,便将这驴折纸般折叠起来,藏于巾箱,乘坐时则取出,吹口法气,便又幻化成真驴。唐玄宗曾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他的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旧唐书》、《新唐书》方技卷等。

至于张果老是如何成仙得道的,民间有诸多传说。相传,张果老系穷赶脚出身,靠赶着毛驴运送货物糊口。一日,他路过一座小庙,庙内肉香扑鼻,推门进庙,见殿内支着一口铁锅咕嘟嘟炖着一锅白肉。张果老饥肠辘辘又见四下无人,就用木棍夹着吃起来,把一锅鲜香味美的白肉吃了个精光。剩下的汤也喂了驴。张果老哪里知道,他吃下的是一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的“地精娃娃肉”,人若吃下可以长生不老,成仙得道!这传说类似偷吃人参果的孙猴子。

民间还把张果老尊为说唱道情的祖师爷。传说,唐玄宗一心想把玉真公主下嫁给张果老,但张果老谢拒了,他敲打着渔鼓、简板唱道:“娶妇得公主,平地升公府。人以为可喜,我以为可畏。”张果老恳请还山以后,云游四方,敲打着渔鼓、简板唱道情,劝化世人,至今仍有陕北道情、义乌道情、扬州道情和湖北渔鼓、湖南渔鼓、山东渔鼓传世。

同类推荐
  • 千手观音传奇

    千手观音传奇

    对于观世音菩萨,世人皆知其号,却鲜知其身世故事。相传在远古的东方,有一个喜怒无常、暴戾凶残的婆袈国妙庄王,他听信了城隍老爷之计,在御花园向天讨子,许下大愿。谁知,愿大生灾,竟惹出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来。为救人间生灵,慈航道人投胎下凡,成为妙庄王的三公主,取名“妙善”。三妙善自幼聪明俏丽,从小念经修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妙善为国解难,智斗金仙国王子,妙庄王却淫威逼嫁。从此,三妙善人生道路崎岖坎坷,九死一生,受尽磨难。她一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终成正果。三妙善是如何使盗贼改恶从善?如何使十月百花齐放?如何使炒熟的菜籽发芽?如何把热茶同时送到五百位尼姑手上?如何身上会长出千百只手?传奇故事引。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热门推荐
  • 龙起宇内

    龙起宇内

    叫布凡的人生不一定不凡,但王布凡的人生就是不凡。谁说作为杀手就一定要摒弃感情,且看王者归来,龙腾宇内。
  • 泪情

    泪情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不要因为无法改变,就不肯说那句让人心动的誓言,不要因为终究会别离,就不敢再求一次倾心的相遇,不要因为最终成为死敌,就不去承认曾经想过生死相依。坚韧的女子,就要视沙若水,逆上而流。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 飘梦的红楼

    飘梦的红楼

    不久一家人便从寒清园搬回了原来在城里的府邸,新朋旧友纷至沓来,使得镇国府的门槛复遭了踩踏毁弃之厄运。马琳不得不用整日整月的时间款待来访的客人。他们中有和他相厚的,有和他不相厚的,有和他相识的,有和他不相识的,有和他相恶的,也有和他相悦的,他们一拨一拨的涌现到他的面前,就象一群一群追逐美味的蚂蚁在他的面前来来去去。这些原本都是他熟悉的,他本该为有幸能再次置身于这类专属于阀阅世家所特有的气息而感到欣喜亲切的,可是现在他却感到了由衷的错乱和厌烦:眼帘里充斥着金碧辉煌的楼宇和美人们旋转的绮罗衣裙以及士大夫们正襟的朱紫袍服,脑海中却不断地浮现出过往自己旅居过的灰陶瓦房、蓬屋、茅庐、客舍、窝棚、寒窑、破庙以及平民、乞丐们身上穿的褴褛、肮脏的黑褐麻衣;整日盈堵耳朵的丝竹靡乐也不时的在与乞丐们吟唱的《连花落》小调以及民间艺人们的凄哀说唱穿梭纠缠以至绕梁三日不能休止;连坐在雕琢精美的金银器皿前咀嚼着珍馐美味的时侯,他也在不断地回味着白菜、豆腐、萝卜干、阳春面、硬馒头、高粱米饭、野菜糊糊和浓烈老白干的涩涩滋味。太多太多的辛酸和甘饫的记忆混合在一起使一切影像都好似梦境一般不真实。甚至夜里蓦然惊醒时,肌肤犹残存着对寒铁薄衾和疥疮、臭虫、虱子、老鼠的冰凉恐惧。马琳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黑白太极世界的边缘,肉身虽然回到了白色的、平凡的花花世界,心灵却依然徜徉在那个黑色的、神奇的自由之海,纷纷乱乱的图形、影象、声响等感知,终日杂沓穿梭不绝不休,他恍惚觉得自己象一只背着沉重豪宅的蜗牛,不屑埋头于平凡的爬行领域却时时刻刻向往着鸟儿自由飞跃的生活空间。
  • 高峰原妙禅师语录

    高峰原妙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价弃妃

    无价弃妃

    她是黑道老大之女,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满手染血,一生都过着刀尖舔血的日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定会让你后悔终生!一朝穿越,成为被打入‘冷宫’的世子妃,上官灵珠,因为知道南宫离会另娶妾侍,为了吓唬南宫离自杀,谁知道弄假成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林徽因的会客厅

    林徽因的会客厅

    在历史一板一眼地交代着一个世纪前发生的那些精彩故事时,我总是忍不住想:当它们发生时,林徽因的客厅里会有怎样的对话?作为那个客厅里的女主人和风云人物,林徽因可能说些什么?她的客人们又会如何反应?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些性格更鲜明的人、细节更真实的事。而所谓“大家”,大的是学养、风骨与境界。在这里,在林徽因的会客厅里,一目了然。
  • 高冷王爷遇女贼,秒变大傲娇

    高冷王爷遇女贼,秒变大傲娇

    因一次的偶遇,他情根深种,却仍不自知,而她在迷蒙之际便被他领着走进了一个陌生的国度,在那里,她有时迷惘,有时憧憬,有时.....
  • 综漫之妖狐传奇

    综漫之妖狐传奇

    一个宅男因喝水呛死意外被神秘的次元之声送到火影世界变成九尾妖狐的故事。其实是九尾狐娘(萝莉).....
  • 绿色海洋(地球一小时)

    绿色海洋(地球一小时)

    覆盖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太阳系其他星球所见不到的最为独特的地理景观。对人类而言,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海洋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保护海洋、爱护海洋,创造绿色海洋是人类最紧迫的任务。
  • 宠妻入骨:豪门第一长夫人

    宠妻入骨:豪门第一长夫人

    她依靠着一张“整容”的脸在职场翻手覆雨。男人只分两种,一种是她想要的,一种是她不想要的。民政局“听说九块九就可以买一个结婚证?”某总裁邪肆的一挑眉头,看向身边面无表情的小女人。小女人闻言,笑问着眼前俊美无邪的男人:“什么意思?你这是想和我结婚?不好意思,这样我怕会犯了重婚罪。”男人俊颜笑得愈发无害,轻轻的捋去她额角几缕发丝,声音温柔迷人:“是吗?上任丈夫是哪个畜生?”小女人微笑着缓缓地抬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