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0800000013

第13章 玉帝,授命于天

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宫。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权最大。但在世俗的心目中,玉皇大帝却是中国最大的神,是众神之王。玉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关于玉皇大帝的出身,有的说玉皇大帝就是东华帝君,说东华帝君与西王母是仙界一对夫妇,东华帝君(又称东王公)领导男仙,男子成仙必要先拜东王公。西王母领导女仙,女子成仙必要先拜西王母。

有的说玉帝是太上老君在人间提携上来的仙真,也有的说玉帝是自盘古开天后第一个成仙的人。看来关于“众神之王”的理论还得继续讲下去。

玉皇大帝,又称“玉帝”、“天公”或“昊天上帝”,还有“玄穹高上玉皇大天帝”、“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大帝”等尊称。玉皇大帝是道教中最高级的神明之一,地位仅在三清尊神之下。但在世俗的心目中,玉皇大帝却是中国最大的神祗,是众神之王。

据民间传说,“玉皇上帝”不但授命于天子,统辖人间,而且也统辖儒、道、释三教和其他诸神仙,以及天神、地祗、人鬼都归其管辖,天神就是属于天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括日、月、星辰、风伯、雨师、司命、三官大帝、五显大帝等,而玉皇大帝也属天神之一,地祗就是属于地面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涵土地神、社稷神、山岳、河海、五祀神,以及百物之神,人鬼就是历史上的人物死后神化的,包括先祖、先师、功臣,以及其他历文人物。

玉皇上帝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对于天地、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都得管,属下有管理学务的文昌帝君,管理商务的关圣帝君,管理工务的巧圣先师,管理农务的神农先帝,管理地方的有东岳大帝、青山王、城隍爷、境主公、土地公、地基主,管理阴间的有酆都大帝和十殿阎王,而玉皇上帝为神中之神,神中至尊。

在道教的理论中,将天、地、人三界分得很清楚,天有三十二层,一层有三万里,天外的地方就称为无极,而天内的天就称为太极。太极的天分为五天,即东、南、西、北、中,玉皇大帝是宇宙中最高无上的神灵,而所有神灵皆须听令于玉皇大帝。

玉帝源于上古的天帝崇拜。殷商时期,人们称最高神为帝,或天帝、上帝,这是一位支配天上、地下、文武众仙的大帝。周朝及后世统治者利用天帝崇拜,鼓吹“君权神授”,极力宣称自己是天帝的儿子,故称“天子”。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画像,至唐宋以后才逐渐定型,一般是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有的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汉帝王的打扮。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戴:远古之时,有个“光严妙乐国”,国王为“净德王”,王后称“宝月光”,老而无嗣;一夜梦见太上老君抱一婴儿入王后怀中,王后恭敬礼接,醒后就觉得有孕。怀孕足足十二个月,乃于丙午年正月初九诞下太子。太子自幼聪慧,长大则辅助国王,勤政爱民,行善救贫。国王驾崩,太子郄禅位大臣,遁入深山修道。功成经历八百劫,牺牲己身以超度众生,终于修成真道,飞升九天之上,得万方诸神拥戴。于是统御三界,是为“玉皇大帝”。

农历正月初九为玉帝诞辰(天公生)。正月为一年之初,四季之首,木气之始,一切生命因而萌发;九为数字之极尊,代表“极大、极多、极高”的意义,所以一年中第一个初九(上九)为玉帝圣诞,正与他至高无上的地位相呼应。明代王逵《蠡海集》中说:“神明降诞,以义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者,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意思是说,神明降诞的日子都有一定的特殊含义。

玉皇大帝的祭祀起源于上古的天地崇祀,和古人敬天畏地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古人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也是万物生长化育的本源,所以不可不敬天畏命,顺天行道。因此想象自然界中有一位最高的神明在支配万物。于是“天”命令君王来人间执政治民,君王必须顺应天意,这样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否则君王违反了天道,天就会降下各种灾害惩罚。君王敬畏“天”,庶民百官自然而然的也敬畏“天”,君王既然是奉“天”之命治理人世,所以君王不得不崇拜“天”,定期“祭天”,不但是君王必行的职责,也是国家的大典。早自商周时代,历朝君王每年例必举行盛大的“郊祀”,是敬天思想的最高表征,但只有帝王才有资格祭祀,直到封建时代结束,民间才开始祭祀“天公”。

据史藉所载,唐、隋、晋、魏、汉,乃至秦,诸代皆有帝王祀天之大典,但当时所祀的“天”,乃纯粹是指大自然的“天”,即“苍天”、“昊天”。可是“天”是无形的、渺茫的,又怎么去祭祀呢?如此渐渐地就把“天”具体神化,称之“玉皇大帝”。因玉皇大帝是由人想象而来的神,所以原无神像,到宋真宗时,才为他塑像,视其自家祖先,封其为玉皇。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画像,一般是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有的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汉帝王的打扮。及至道教兴起以后,把“天”加以“人神化”,当成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形“神”来拜,塑造“天公”“老天爷”这个形象来。于是,民间所崇拜的“天公”与古代帝王所祀自然的“天”,就逐渐分离开了。

同类推荐
  • 修心

    修心

    本书讲解了在如今这样一个繁华浮世里静心、清心、养心、修心的重要性。美好和善良的心,是人最强大的后盾,也是智慧的化身,由此,它教会我们懂得自己,善待他人,从而心性清透、人生通达,社会和谐。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本书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中观精要

    中观精要

    著名藏学家、学者、翻译家白玛旺杰,对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藏文化的各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同时对中文及世界文化也有广泛的涉猎,他精通汉藏英三种语言。在翻译领域,可称得上是一位翻译家,在学问方面,则是一位大学者。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 认识圣经

    认识圣经

    本书是有关介绍圣经背景知识的通俗读物。内容涉及:对《旧约》、《新约》的历史和《圣经》各篇及《圣经》中主要人物、预演故事等方面的介绍。
热门推荐
  • 楼梯疑魇

    楼梯疑魇

    自从来到这个学校,徐珂的人生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惨案重演,鬼影森森,头骨血浆,午夜彩信……本以为自己是局外人,没想到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打破。随着深入,更多的怪事逐步上演,每一场调查都牵扯出更多的谜团。重重危急之中,徐珂和他沉默神秘的好友,能找到这一切诡异事件背后的真相吗?
  • 红楼之玉溶传奇

    红楼之玉溶传奇

    玄武皇朝至文成帝水巍手中,由鼎盛而渐衰。皇帝失聪,皇子堂争,权谋讥诈,明争暗夺,藏宝图现,西南大旱,加剧动乱。而漠北南疆小国虎视眈眈,一场剧变暗流涌动。玉溶偶遇,倾心相慕。一个真命天子,虽被宫廷阴谋排挤,却刚毅坚忍。一个是绛珠下凡,虽遭忌恨迫害,却永怀爱心。他们在扑朔迷离的格局中,历江湖之远,掌庙堂之高,惩恶扬善,匡扶正义,最终成就一段非凡的传奇。
  • 童心

    童心

    童心会长大,但它不会变老,只是沉淀一份成熟,消散了一份幼稚;童心会变坏,但它不至于死去,只是播下了一片欲望,占据那片纯粹。学会拒绝,才能获得最真的东西,我,心有一束绿叶,挚爱一粒尘土。
  • 我是家丁

    我是家丁

    。。。。。。。。。”你是谁!?“”我只是一个家丁。“”我只是一个家丁。“”我只是一个家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黑龙首席的娇蛮妻

    黑龙首席的娇蛮妻

    她是清纯可丽娇弱无依的人间天使,为了拯救妹妹的生命,不惜用自己的幸福去交换;他是桀骜不驯风流成性的黑龙总裁,虽然娶了如此美娇娘,却仍旧处处留情,花下封神……可是,纵使他花丛遍地,流连忘返,她也不会有半句怨言,姚小蔓所关心的,永远只是妹妹的病情和身体……可是,当真相的面纱被揭开,黑龙总裁身下的女子妖媚娇笑,她姚小蔓竟然有了眩晕心痛的感觉……为了亲情,她成全他们……为何,她的离开,会让他觉得如此心痛呢?
  • 恐惧的年代

    恐惧的年代

    抗日和60年代究竟会发生什么怪事呢?真的有人吃人吗?这个死人的年代究竟有什么令人惊悚的鬼怪呢?
  • 三世轮回:梨花缘

    三世轮回:梨花缘

    她本是远古的上神,不问三界之事,无欲无求,却对梨花情有独钟。听闻今年仙界梨花开放甚是美丽,她便幻化成一小仙,靠着梨花树,静静的小睡。他是执掌仙界的仙帝,本该六根清净,却因梨花宴上多看了一小仙一眼,起了红尘之心。一个是清淡上神,一个是凡尘帝君,本无缘,却纠缠。
  • 莫失莫忘

    莫失莫忘

    十年前,塔罗牌告诉她:如果你们在新年之前连续见三次,你们就会有至少十年的姻缘。一场SARS降临,他们相遇相恋在布满灾难的空城。十年间,他们历经四次告别,一再错过。第一次分开,在夕阳之下,她看着那对拥抱的身影,心想若爱足够的话,又怎会有怀疑?第二次分开,在这段异地恋中,她发现冷战比争吵更痛苦,索性主动告别。第三次分开,他身陷现实低谷,但生活并没有教会她接纳与容忍。第四次分开,十年沉浮让这两份旗鼓相当的情感,不再暴戾尖刻,各自归还彼此。他们终于懂得,好聚容易,好散才是教养。告别总会相见,哪怕是在天上。是的,他们并未在那个新年前相遇三次,却历经了十年沉浮。
  • 战帝

    战帝

    战天,华夏国特战队员穿越到元丰大陆,同名重生!刀锋入骨,我战战战,背水争雄,你死我生!看战天如何在七级文明的异世大陆!以杀戮功德,成就我……一世战帝!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文戏大宋

    文戏大宋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不杀士大夫的宋朝,是否是文人的天堂?抑或是地狱?当代的文人,一夜穿越,还做文人么?古文化还是新文化?友情推荐《人亦醉---宋》,作者阿枕,书号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