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您的孩子有一个顶顶糟糕的毛病——胆小。为了努力帮助您的孩子克服胆小的毛病,从根本上铲除孩子“害怕”的心理根源。只要真正做到“消除一切引起可怕的事物”,让孩子有安全感,那么害怕的情绪也就会随之减轻或者消失了。
事例
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人三代同堂、两代同堂是常事。我的孩子从小就和我们父母待在一间十二三平方的房间里,从未“独立生活”过。先是挨着父母的床睡在小摇篮里,后来长大些了,把两只单人沙发拼成一只临时床,仍然是依傍着我们的大床。
再后来,拼床终于成为历史,只好买一只折叠床,算是一劳永逸。但,晚上这折叠床依然是紧贴着我们的大床。床铺的大小在变,但床的位置是不能变的,稍稍变动,孩子就要睡不好、睡不着、做噩梦。
孩子三年级时,单位里终于分了房子,二室一厅。全家兴高采烈乔迁新居,很自然地把一间12平方米的房间给了孩子作起居室——一米三十几的少年,理应有自己的居室了。
白天一切正常。孩子欢天喜地的在墙上贴他最喜爱的印有各式飞机的图片,玩具柜和小书柜也理得整整齐齐。
晚上8点半,他道了声“爸爸妈妈,我去睡觉啦!”“砰”的一声关上了房门。我和妻子暗暗高兴,孩子毕竟长大了,再也不必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了。
突然发觉十多年来,天天和我们并排睡在一起的儿子居然“独立”了,心里不禁感到一种莫名的惆怅。
在新的环境中,大概不易入睡。我明明感觉到搬家的劳顿、装修的伤神,然而,却一时半刻睡不着。仿佛少了点什么,仿佛消失了些什么。
直到打12点了,眼睛才朦胧起来。
忽然,我好像听到一记细细、轻轻的敲门声,立刻惊醒过来。“谁?”我轻轻问道。
“是我,爸爸……”儿子在门外道。
“你怎么啦?”我大惑不解。
“我……我睡不着。”睡不着?我重复了一句,心想,这儿子像我,多愁善感呢!
只得起床,打开房门。他一闪身,便溜进来了,上身穿件短汗衫,下身一条短裤,瑟缩着。
“怎么回事?”我忍不住厉声问道。
“不知怎么回事,我就是睡不着,也许这里太安静了,一点声响都没有……”
“还不快睡到床上来,着了凉怎么办!这么晚还不睡,明天你还上不上学?”妻子醒了,坐在床上嚷起来。
孩子听说,像得了圣旨,“刺溜”地钻进了我的被子,垫好枕头、拉拉被角,顺理成章地睡了进去——好了,“鹊巢鸠占”,没有什么可说,我睡到隔壁去了。刚才还有的那种因儿子“独立”而生的惆怅,立时一扫而空。
第二天早上,孩子匆匆上学去了,大家什么都没有说。
晚饭后,我忍不住了,提起了这个话题:“今晚你是睡自己的房间呢?还是再躲到爸爸妈妈床上来?”
“睡……睡自己的房间,”他结结巴巴回答。
“昨晚到底为什么睡不着?”妻子问。
“这里太安静了,一点声音都没有。”儿子回答。
这算什么理由?我想。于是,就直截了当地问道:“你是不是有点害怕?”
他没哼声,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怕什么呢?能不能说给爸爸妈妈听听。”妻子问。
“我们是二楼,下面是平台,我总觉得会有坏蛋跳进我的窗户,藏在我的床下……”
“有理,有理”没听他说完,我就冲着妻子道,“是有一定的危险性。”妻子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这样吧,”我说道,“我俩跳到下面平台上去,侦察一下,看看是不是确实有这个危险性,如果有的话,想法子补救补救。”
孩子听说,立即踊跃,“要不要带枪?”他问。“当然!”我说,“长枪短枪都要!”接着,我带着小家伙先从阳台上吊下只方凳,再翻越阳台,踩着凳子来到平台。转到孩子的房间的窗口下。
“怎么样,咱们爬上去试试看?”我说。孩子仰着头看了半天:“难,爸爸。看来爬不上去。”他说。“你把方凳拿来,我来试试看。”我说。
我踩在方凳上,尽量向上伸直双手,依然连窗边也够不着。“不行,福尔摩斯恐怕也上不去。”我说道。
检查完了平台,在孩子睡觉前,我又和他握着手枪,拿着电筒,把全家的所有房间搜索了一遍,包括厨房和厕所、阳台与壁橱、床底和门背。
这一阵子折腾下来,已经8点多了。我又帮助孩子把窗户关死,再让他把5支手枪放在枕头旁边。另外我还给了他一根准备绑拖把用的圆木棍。临睡前,我又嘱咐他:“把房门锁上,把锁保险!再把那个单人沙发拖过来,撑在门后边。”
这一系列措施之下,孩子似乎放心了。开心地和我们道了:“晚安!”
门,关上了。但是我立刻又听到了一阵拖沙发的声音。原来,他还把一个单人沙发拖过来,撑在了房门的后面。
就这样,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他笑呵呵地和我们打招呼。
“睡得好吗?”妻子问道。
“好极了,舒服极了,”孩子答道。
“可是,你一夜未关灯,多出来的电费得由你的压岁钱里支付!”我挺认真地说。
提示
孩子胆子小,怕鬼、怕贼等等,是很令大人恼火的事。然而,好多好多孩子的“怕”的情绪,根子却在家长。
许多家长在幼童哭闹的时候,总喜欢搬出些超现实的东西来唬人:“狼来啰!再哭狼要来咬你啰!当心他把你捉去,丢在他的篓子里。”“再吵就叫一个捡垃圾的来,把他抱出去!”“妖怪来啰!大嘴巴、长牙齿,专门吃小孩子!”等等。
这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已经埋下了可怕的种子,不到孩子认识到狼是关在动物园笼子里的,逃不出来;拣垃圾人的经常被别人斥责,丝毫不可怕的那一天,孩子们对之的畏惧,就不会消除。
许多家长怕孩子活动时闯祸,不是帮助他们去认识活动的危险性,寻找避免的方法并加以切实的保护措施,而是一味在旁边大呼小叫。如孩子在爬杆,母亲在一旁高叫:“别再上去了!当心跌死了!”孩子听说,分了心,倒是容易出危险;又如孩子学游泳,还未下水,做父母的就告之一系列的危险性。孩子怎么还能放开手脚?这些大抵都是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
孩子已经胆小了,怎么办?骂,不是办法,最主要的是找到孩子怕的根源,寻根溯源,消除这“怕”的根子。
譬如孩子一人睡一间房间害怕,首先就因为他和父母一起睡惯了,一旦离开父母,便不习惯起来,这是很正常的。
第二,因为窗户下有平台,怕有坏蛋上来,也并非没道理。如果不是责骂,而是采取一切措施,让他确实认知窗户太高,坏蛋爬不上来,让他确实感到,有足够的安全措施使他高枕无忧,他也就能挺过来了,虽然开了一宵电灯。
在此,家长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你越是觉得这环境万无一失,不屑一顾,孩子就越是觉得这里不甚安全,时多险阻。你如果承认此处的确不安全,并调查这些设置,使之安全起来,孩子倒反而产生了安全感,事情就是这么奇怪。
看到有次报载一孩子被猫吓着了,以后见猫就怕,成了“恐猫症”。家长不知如何是好。报上曾介绍可到心理医生处看看。
其实,这种情况的改变还须在“猫”身上做文章——“解铃还须系铃‘猫’”应该尽量让这孩子了解猫、接近猫、和猫做朋友。可以先给他看看猫的图画,再看看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再让他接近小猫咪,然后一步步去接触大猫咪。对猫咪了解了,恐惧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
倘为这点小事还要兴师动众,看医生,吃药品,让穿着白衣大褂的医生与孩子谈这些猫的事情,反而会使孩子敏感到事情的严重,更加解不开这个由于“猫”所形成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