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华小朋友:
您好!
非常高兴收到了您的来信。那天当我接到来自“长汀”,又称我为“阿姨”的来信时,我感到又奇怪又好笑。真没想到是“希望工程”为我介绍的一个小朋友给我来的信。不过,我不是阿姨,而是您的伯伯,我想我的年龄可能比您的爸爸还要大些吧?(我现在快要49周岁了。)
当我知道您已经回到书声琅琅的校园里重新学习时,我是多么高兴呵!……我知道您的家庭生活一定很困难,爸爸妈妈要供养您吃饭、穿衣,又要供养您上学,真不容易。全国像您这样的孩子还有不少……
祝你
天天向上
您不相识的伯伯蔡敏
92.11.12
这是蔡敏先生二十年前写给他资助的孩子的回信。当时蔡敏先生是厦门玻璃厂的高级工程师。我之所以将这部分内容摘录于此,是因为一个看似很低级的错误,在当时却是很费了我们一番心思的。将一个堂堂男子汉称为阿姨,这岂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不过,这一笑话是因为当时希望工程结对名单中,仅有资助人姓名及通信地址,再无其他资料。面对“蔡敏”两字,我们觉得他既有可能是一个五尺须眉,更有可能是个温柔淑女。好一番思量、斟酌,没想到,我们最后做出的决定,竟让资助者哭笑不得。
名副其实的业余“希望办主任”
有道是不打不相识。当蔡敏得知闽西大山里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便在厦门和长汀大同东埔小学之间搭起了一座“一对一”的爱心桥梁。从我们指导受助学生给蔡敏写信,并在信中称他为阿姨让他觉得又奇怪又好笑开始,蔡敏先生就从未收回过对我们山区贫困孩子关注的目光。当时,我们学校是一所覆盖了四个行政村,有一到六年级的完全小学。但是1991年9月的在册学生仅有103名。教室里,百分之八十是男生。有些比较边远的山村,几乎整个村子的女孩都只能在村里的单双人校草草地读两三年,勉强识几个字就回家放牛种地做家务了。
蔡敏得知这一状况后,立即告诉了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同事陈惠芳、陈平、方真群、曾美玲、李荣来、李通、胡志平等,徒弟林永忠、王高铭,省海洋研究所的杨慧辉,海军疗养院的陈洪生以及禾山集团总经理吴金龙、副总经理林军等几十位爱心人士,以及蔡敏的侄女蔡昀粼、女儿蔡勍晞,相继加入到资助的队伍中来,先后有一百多位孩子得到了帮助,使这些孩子完成了小学到初中乃至高中的学业。在这些受助孩子中,有近20人考上了全国各地的大学,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陈火,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因家境贫寒面临失学的危险。1996年3月,经由蔡敏介绍,退休同事李通先生资助了他。2003年7月,陈火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厦门大学通讯工程专业。他在校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被选为学生干部。2007年6月一走出校门,他就被北京一家通讯公司录用,现在已是公司的骨干力量。
家住长汀县大同镇郑坊村元坑小组的丘七仙,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得到蔡敏的资助。蔡敏和夫人曾昭愫,除了负责小丘的学费,还经常寄学习用品和衣物给她。每当收到丘七仙的来信,蔡敏总是特别高兴,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回信,鼓励她要好好学习。1999年,丘七仙初中毕业,考上了龙岩卫校,因为家里负担不起上学的费用,懂事的七仙决定放弃深造机会,到母校郑坊小学当了一名代课老师。蔡敏听说后,急得马上跟厦门希望办、龙岩卫校联系,请求龙岩卫校减免丘七仙的学费,同时动员相关人士做丘七仙和她家长的工作。在多方努力下,丘七仙终于成了龙岩卫校的一名新生。现在,她就职于厦门大学医院,与一位远洋船员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正是在蔡敏不遗余力的帮助下,一个又一个面临失学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没有机会上学的女童,回到了学校,使我们学校的学生在短短的几年间,增长了一倍多,到1996年9月的时候,达到了230多人,男生女生也破天荒地接近一比一的比例了。
人物名片
蔡敏,厦门玻璃厂的退休工程师。自1992年厦门希望工程启动,蔡老先生每月向闽西的贫困学生捐款,并且发动自己的亲戚、同事、甚至同事的同事,加入到希望工程资助人的队伍来。20年来,蔡老为80多位厦门普通市民和100多名闽西受助学生当起了牵线搭桥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作“业余希望办主任”,他和众多好心人一起,资助了近100多名孩子读完了小学、中学,甚至大学。
二十年不离不弃的坚守
蔡敏先生资助贫困孩子的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最初资助的陈桂华最终由于家庭变故,没能坚持下去,他又接着资助另一个女孩丘七仙。接下去是黄泽斌、宋方平、叶秀莲……一个接一个,一拨接一拨,有时他甚至同时资助两三个孩子。年近古稀的他,去年9月将刚刚考上福建中医学院的叶春生送进大学,回过头来又让我们为他寻找生活贫困的孩子。真的不忍心再增加他的负担了,但是他说,只要还有贫困孩子,只要他还负担得起,就一定要为这些孩子送上一份温暖,让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为此,退休后本该安享晚年的他,仍然让企业返聘回去工作。他说,还能为这个社会发光发热,为什么要停下来呢?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夫人曾昭愫女士几十年如一日地支持他。女儿蔡勍晞、侄女蔡昀粼,同事陈惠芳、方真群、张丽苹、黄伟、许文平也一直默默地为贫困孩子献爱心,资助了一批又一批的贫困孩子。长汀县东埔小学的梁丽丽、赖晓雨,长汀大同中心小学的王意萍,长汀五中的康凤英,龙宇中学的王梅金,长汀二中的康美华、陈惠火、胡秋金等多名贫困学生至今还受到他们的资助。
二十年来,尽管为资助贫困孩子付出了很多,但蔡敏先生从不居高临下地对待受助者。在这封去信中,他始终用“您”来称呼受助者。对方虽然还是个孩子,又是个需要别人资助的对象,但蔡敏却将她置于尊贵的位置。仅从这一点,便可看出他是一个多么懂得尊重人、呵护人的智者、长者。一个“您”字,足可看出蔡敏心地的善良以及可贵的人文情怀。
2011年10月,我收到厦门金龙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真群先生的一条短信,他在短信中用上了感恩的字眼,让我深受感动。作为一个山区教师,这些年来,我完全是在蔡敏等一大批热心人的爱心驱动下,做了一些将贫困孩子介绍给他们的工作,他们却用感恩的心来待我,怎能不令我忐忑?不过冷静下来想一想,这看似逆向的感恩,是多么的珍贵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蔡敏这样,将需要帮助的弱者放到“您”的位置,像方总这样的资助者也常怀感恩之心,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会更多一点希望,人与人之间会更多一点温暖?
(本文作者罗上沂,系长汀大同东埔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