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01300000034

第34章 变法与革命

清朝末年,有两股势力左右着中国社会,即变法和革命。当时主张变法的是康有为,主张革命的是孙中山。

康有为的理论: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当时英国有皇帝,德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一定要革命废皇帝,我们尽可以一意推行宪法,也可以让满洲人仍然做皇帝。但是康有为只知道皇帝无害于立宪,却不知道清朝皇帝的背后是一个部族政权在撑腰。部族政权是绝不容许有所谓立宪的。孙中山先生主张革命,一定要推翻皇帝。康有为的变法就变成了保皇,似乎又像非要皇帝不可了。康有为实在没有看清楚,他认为只要光绪皇帝听他的话,变法就能成功,这是他的大错误。这个错误在于他没有像西方人一样懂得政治上的所谓主权的观念。他不懂得当时的中国政治是满洲部族主权的政治。掌握主权的是满洲人,不是像他所谓的皇帝专制。康有为误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只是皇帝专制,以为只要皇帝听我的话,就可由皇帝专制一变而为皇帝立宪。梁启超也和康有为一样,误把中国秦汉以来的传统政治看成为帝王专制,帝王专制只是一种政治制度,所以只要变法,改革此制度就可以。他不晓得在当时,这一制度的后面,还有一个力量在拥护、在支持。不是皇帝一人就可以专制,皇帝背后有他们的部族——满洲人拥护这个皇帝,才能专制。光绪皇帝既然跳不出满洲人的这一圈,如何能够改革这一制度?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失败了。假若要打破满洲部族集团垄断政权的话,就非革命不可。如果有一个力量在阻碍我们,非得把这一力量打倒不可。这个非打倒不可的情势,就逼成了革命。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权,无论汉、唐、宋、明,却并无私权力、私立场、私背景,它的立场背景就是全国人民,就是全社会。遇到政治腐败,只要换一批人,把制度腐败的部分略略修改,仍然可以继续下去。于是,中国历史上便只有造反,而无革命了。任何一个朝代,没有一种私的力量在支撑,它腐败变质了,天下便乱,实在是没有一个阻碍我们拨乱返治的真正的力量存在。唐、宋兴起不能称之为是革命,只是人事变动,最多只能称其为变法。清朝末年,就非革命不可了。清朝两百多年的政权,和汉、唐、宋、明不同。套用西方的话讲,可以说当时一切主权在满洲人,打倒满洲人,就是打倒这种政治上的特权状态。我们不能说汉代的一切主权在刘家,唐代的一切主权在李家。中国传统政治,自汉以来,很少有这种特权存在。清代政权落到了一个特殊集团的手里,这就是满洲部族。清朝末年,假若我们把政治主权和政治制度分开说,就形成了两派主张。一派是康有为,他主张要变法,不要革命,他是看到了制度没有看到主权。另一派是章太炎,他主张只需革命,不需变法,他是看到了主权没有看到制度。在这两派中间,孙中山先生认为是非革命不可的,而革命之后还得要变法。变法的要点,就是把皇位传袭彻底废除,根本不要皇帝。他参照中西古今的制度,想来创建一个新制度。当然康有为、章太炎不脱离是单纯的书生之见,但孙中山先生是一个大政治家,他有书生的修养,对政治和社会也有深刻的观察。他认识中国,也认识西方,所以他的革命理论与众不同。

辛亥革命以后,清朝是推翻了,同时连中国的全部历史文化也同样推翻了。因为当时人们认为清朝的政治制度完全是秦始皇以来的中国旧传统,误以为这种制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帝王的专制。因为对清政权的不满意,影响到对历史上传统政治也一并不满意;因为对历史上的传统政治不满意,影响到对全部历史传统和文化不满意。假若全部传统文化被推翻,那么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的一种共尊共信之心也就没有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到底还是脱离不了权力。而政治权的稳固,一定要依赖于一种为社会大众所共同遵守、共同信仰的精神上的权。这个权一旦推翻了,其他的权一时又树立不起来,一切政治也就不能再进行建设了。孙中山先生主张革命之后首先要有一个心理建设,这一点看的是很正确的。譬如,科举考试制度,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传统悠久的制度,是世界史上为中国所独创的制度,而且其背后有一种精神在支撑。清代以后,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人精神上的共尊共信的心念已被打破,孙中山先生重新提出考试制度,就不免要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中国现代要重建考试制度,已不单是制度问题,还需要心理上的建设。换言之,要施行此制度,要先对此制度有信心。在清代二百几十年里,全国人对科举考试制度是有一个共尊共信之心的。哪一天乡试,哪一天会试,科举考试制度的日期基本上没有变动过,这不是制度本身的力量,也不是政治上其他力量所压迫的,而是社会上有一种共尊共信的心理力量在支持。由此可见,一切政治、一切制度都应该有一种共尊共信之心做支撑,否则就是空想。

清代政治述评

1644年清军入关,取代明朝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逐渐建立起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清代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自1644年清军入关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统一台湾,为定鼎中原时期;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为康乾盛世时期;从嘉庆元年(1796年)到道光十九年(1839年)为嘉道衰落时期;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到宣统三年(1912年)为遭受列强侵略和灭亡时期。

自1644年清军入关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复台湾,为定鼎中原时期。这一时期,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清军依靠武力次第消灭了南明诸政权,镇压了李自成和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平定了三藩之乱,统一了台湾。这一时期战乱频频,满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为康乾盛世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余年间,清朝国势处于全盛,被称为“康乾盛世”。康乾盛世的时间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主要的功绩有:两次雅克萨之战击溃沙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击溃准噶尔部蒙古,统一漠北喀尔喀蒙古;平定准噶尔部蒙古之役,统一漠西蒙古;西南地区改土归流。

从嘉庆元年(1796年)到道光十九年(1839年)为嘉道衰退时期。这一时期秕政颓风蔓延,整个社会处于衰退状态,出现了川楚白莲教等一系列农民起义。

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到宣统三年(1912年)为遭受列强侵略和灭亡时期。这其间,经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等后,清朝灭亡。

清朝的政权是由满洲贵族为首,联合蒙古王公贵族,结合汉族官僚地主共同组成的政权。在这个政权中,满洲贵族始终占据着绝对的控制地位。

明末农民起义为清朝稳定统治扫清了一些障碍。明末土地高度集中于皇室、贵族、官僚、地主之手,自耕农纷纷破产,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使社会经济关系趋向良性。农民乘明末清初几十年的乱世获得了一些土地,部分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康熙帝实行更名田制度就是对这一现状的承认。

清代皇帝十分勤于政事,是绝对的皇帝专权,没有特别昏庸、昏聩的皇帝,尤其是清代前期的皇帝,每位都励精图治。终清一代,清代既没有地方割据问题,也没有宦官专权问题;既没有外戚专权问题,也没有权臣专权问题;既没有朝臣朋党相争问题,也没有藩王之乱(三藩之乱是清初历史时期的产物)和国家分裂的问题,但有外敌入侵的问题。

清代皇帝的专制独裁统治是中国历朝历代中程度最高的。清代皇帝大权独揽,乾纲独断,政无巨细,躬自断制,不假手臣下。军机处和内阁不过都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处,而军机大臣和内阁大学士则是皇帝的私人秘书。

清代皇帝是中国历朝历代皇帝统治智慧和统治手法的集大成者。无论是对边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汉族知识分子,还是对普通下层民众,都区别对待,对症下药,采取文武轮用、剿抚并施、恩威并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和方法,以巩固疆域辽阔广大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康乾盛世也被称为末日的余晖,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已逐步落后了。在康乾盛世结束四十余年后,中国遭受了世界上最先进国家英国的侵略,开始了历史的大转折。

清代皇帝大权独揽,乾纲独断,政无巨细,躬自断制,不假手臣下,如果没有时间也不愿思考一些事关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学习并了解一些外部世界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变化的问题,只是陷于繁重的庶务、事务之中。这是由这种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环境造成的,改变这种不合理、不科学的政治制度首先要解决的是政治问题。关于西学,在这方面,康熙帝略略好一些,但也只限于个人喜好学习西学的一些皮毛,并没有形成制度和机制,以后诸清帝又回归原状。

同类推荐
  •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李晓西教授主持,在北京金帝雅酒店召集国内官产学界高层人士和著名专家学者畅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是谓金帝雅论坛)之实录文集。目前一共举办了十次。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市场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战略、绿色经济、西部大开发回顾与展望、气候与经济、交通现代化、创新机制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真知灼见,精彩纷呈,极有价值。
  • 官德

    官德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
  • 大学生村官必读

    大学生村官必读

    本书定位于大学生村官所需的知识结构,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与农村改革和建设密切相关的各种知识。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篇、基层建设篇、农村事务篇、经济管理篇、防腐拒变篇,全面实用,可操作性强,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全书精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议事履职和常委会机关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百余个常用词条,内容涵盖人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本书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为政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人大制度与人大建设知识、人大机关工作与人大业务知识三大部分,各个部分词条的选择注重包容性、相关性,尽量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词条的解释立足人大依法履职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明其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回答人大工作中的疑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具体实在。
  • 血腥的民主——美国建国真相大揭秘

    血腥的民主——美国建国真相大揭秘

    本书真实再现了美国民主建国200多年过程中的血与火之歌,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大国原生态成长纪实。通过本书,读者将透过历史的层层迷雾,一眼看透美式民主背后的血泪与抗争。美式民主所谓的“人人生而平等”,最初并不包括印第安人、黑人、妇女。从这个国度诞生之日起,就有了主人和仆人、地主和佃农、自由民和奴隶之分。富人可以掏钱免除兵役,而穷人只能参军入伍,民众的暴动曾多次让这片饱尝血与火洗礼的土地血流漂杵……当我们重新打量二百多年的美国建国史时,我们会发现,权谋、暴力和抗争不过是民主这一血泪代价付出过程中的附加品而已。
热门推荐
  • 善恶神域

    善恶神域

    这个世界有一个最大的谎言——你知道么?在这个世界有你不知道的地方,那里住着神明。
  • 白派先生

    白派先生

    午夜百鬼行,行人自点灯,灯若灭一盏,劝君莫再行……白派弟子易子阳,破邪煞,斩恶鬼,他到底为了什么?云南军区少校杨昭和,请子阳进秦皇陵到底发生了什么?竟令子阳折寿十年,长出满头白发……
  • 办公室风云:刁蛮女上司

    办公室风云:刁蛮女上司

    我是一名屌丝小职员,突然被突然被命运撞了一把,从此和高贵的绝色美女股东、性感的财务总监、冷艳的客户主任、妩媚的前台领班、俏皮的小助理,还有各式各样的美女都产生了狂热的火花……
  • 仙夫美男围成圈

    仙夫美男围成圈

    在现代是丑得没有人爱,没关系;读书成绩也是一般般,奈何我有一颗女屌丝的心,时不时看见帅哥美男就小小的yy一下;难道老天爷你也看不惯我那么丑?偷看人家打啵你就劈我到另一个世界,重生也就算了,还把我弄成一枚丑不拉几的蛋;别以为这样就可以阻止我泡美男子........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烟雨南塘录

    烟雨南塘录

    万历十五年起,首辅张居正被抄家灭族,朝中尔虞我诈,怪案频发,江湖一边混乱。本书不再以传统武侠单纯以为国为民的角度,而加以经济角度,国不再狭义的一朝一代,正如书生韩同孝所说的志在保民而不在保朝廷,朝廷不为民生则聚民反之,官场黑暗,在官言官。侠之大治,经天纬地,济国富民。
  • 花样年华之情感围栏

    花样年华之情感围栏

    爱情的这道围栏,是情愫的依托。情至深则栏愈固,栏愈固而心越安。爱情如围栏。如篱笆一样的桩木围绕,把热恋中的两人隔离在众人之外、围栏方圆之内。世上最少不了的是醉心于爱情的人,还有那些陷入爱情却试图寻找缺口、挣脱束缚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农女我要幸福

    穿越农女我要幸福

    心雨穿越了,没任何金手指,没父没母没兄弟姐妹,有的只是三间破茅草屋,和三亩水田……看心雨如何在古代“勾搭”上自己心仪的美男,并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 认养小男友

    认养小男友

    隋爱玲知道自己是男人婆,欠缺女人味,像她这样不及格的女人,上天还派了个帅到没天良的彭言飞来考验她!他优到女人想一口吞下肚,完全足以激起女人潜藏在极深处的兽性,偏偏他还老是明目张胆地对她特别照顾,演起那套温馨接送情,搞得只要一跟他相处,她就得极力压抑下想将他占为己有的欲望…
  • 我哥刁北年表

    我哥刁北年表

    本书中写到:我爸死前,严重脱相,除了脸肿肚子大,其他地方皮包骨头,体重一百斤。他的身高一米七八。那些日子,他腹水的肚子鼓突出来,乌亮乌亮,像半只气球。有时他疼,会发出呻吟,类似枭鸣,我们就轻揉那半只气球,仿佛怕伤及里面的胎儿,这样他能好受一些。他好受时面部松弛。到后来,有时不疼他也呻吟,呢呢喃喃,如同他本人就是婴儿。都十天了,他下不了地,不和我们说话也不看我们,连眼皮都很少翻动。他的肝癌,是两个多月前查出来的,一查出来就是晚期,我们请教了几个专家,个个都是老刽子手,判他死刑眼都不眨,只是一个月到五个月的缓刑期长短不同。被判刑前,我爸挺健康,有点轻度的小脑萎缩,没什么症状。……
  • 抢手胖千金

    抢手胖千金

    他是风迷整个京城的睿王爷,当今皇帝的亲弟弟,冷若冰霜,手握军权,因是皇帝的赐婚而娶了臭名昭著的宰相千金。她是一个现代的十八岁女生,意外成为了宰相府又胖又丑又草包的千金,却不小心惹上了最不好惹的三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