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改变、生意的成功,常常属于那些敢于抓住时机,适度冒险的人。有些人很聪明,对不测因素和风险看得太清楚了,不敢冒一点险,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永远只能“糊口”而已。实际上,如果能从风险的转化和准备上进行谋划,则风险并不可怕。
1990年,在温布尔登举行的网球锦标赛女子组半决赛中,16岁的南斯拉夫女选手塞莱丝与美国女选手津娜·加里森对垒。随着比赛的进行,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塞莱丝的最大对手并非加里森,而是她自己。——赛后,塞莱丝垂头丧气地说道:“这场比赛中双方的实力太接近了,因此,我总是稳扎稳打、只敢打安全球,而不敢轻易向对方进攻,甚至在津娜第二次发球时,我还是不敢扣球求胜。”
而加里森却恰恰相反,她并不只打安全球。“我暗下决心,鼓励自己要敢于险中求胜,决不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津娜·加里森赛后谈道,“即使失了球,我至少也知道自己是尽了力的。”结果,加里森在比赛中先是领先,继而胜了第一局,后来又胜了一盘,最终赢得了全场比赛。
当遇到严峻形势时,人们习惯的做法是小心谨慎,保全自己。而结果呢?不是考虑怎样发挥自己的潜力,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样才能缩小自己的损失上。正像塞莱丝的经历一样,这种人的结果大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在经济生活中,如果反应迟缓,就会遭受到严重的物质损失。对每一个公司来讲,在市场上都有一个或好几个竞争对手,他们并没有在睡大觉。在这种你死我活的竞争环境中只有敢于冒风险的企业发展策略才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发展,只有敢于冒风险的企业领导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敷衍的决策方式、静观事态发展的决策方式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任何领域的领袖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顶尖人物,正是由于他们勇于面对风险。美国传奇式人物、拳击教练达马托曾经一语道破:“英雄和懦夫都会有恐惧,但英雄和懦夫对恐惧的反应却大相径庭。”
如果你发现自己总也不敢勇冒风险,而是常常躲避它,下面几点建议也许能帮助你发掘和增强一些人人皆有的勇敢精神。
(1)努力实践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美国一家大印刷公司的经理曾回忆起他与自己公司一位会计员的一次谈话。这位会计员的理想是要成为公司的审计长,或者创办她自己的公司。虽然她连中学都没毕业,而且又是个新移民,但她却毫不畏惧。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公司经理提醒她:“你的会计能力是不错,这一点我承认,但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受教育程度,把目标定得更加切合实际些。”经理的话使她大为光火,于是,她毅然辞职追寻自己的理想去了。
后来怎样呢?她成立了一个会计服务社,专为那些小公司和新移民提供服务。现在,她设在北加州的会计服务社已发展到了5个办事处,事业可谓蒸蒸日上。
其实,我们谁也不知道别人的能力限度到底有多少,尤其是在他们怀有激情和理想,并且能够在困难和障碍面前不屈不挠时,他们的能力限度就更难预料。
(2)把理想分解成一步步的计划
一位颇有经验的滑雪教练,带领一群新手到陡坡上教他们滑雪。站在滑道顶端的边缘,他们从顶端一眼望到底端,这样难免使他们感到坡陡路险,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为了帮助这些学员克服畏难情绪,教练反复告诉他们,不要把整个滑雪过程看成是从山顶到山下,而应将其分解开来,先想着怎样滑到第一个拐弯处,再想着滑到第二个拐弯处。这样做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纷纷把注意力放在目前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上,而不是目前做不到的事情上。他们转了几道弯之后,信心便增强了。无需更多的激励,他们便能顺利滑下去了。
这个方法对你同样有帮助。刚开始做一件事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你所面临的全盘事务上。先了解一下第一步该怎样走,而且要确保这第一步你能顺利完成。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你就能走到你所期望到达的光辉目标。
(3)不要说“不要”
有时,当面临某一新情况时,人们往往会回忆过去的失败,从而花太多的时间往坏处想。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记得曾跟一位年轻女律师谈过一次话。当时,他们谈论的是她不久就要出席的法庭审判。这是她当律师后的第一次出庭为人辩护。因此,她感到特别的紧张不安。
卡耐基问她希望给陪审团留下个什么印象,她回答说:
“我不要被人看做无经验,太年轻,或是太幼稚,我不要他们怀疑到我这是第一次出庭为人辩护,我不要……”
这位女律师掉进了“不要”的陷阱里。“不要”是一种消极的目标,“不要”会使你不想怎样却偏会怎样,因为你的大脑里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图像,并对其作出反应。
卡耐基告诉这位女律师:斯坦福大学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举例来说,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在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会浮现出“球掉进水里”的情景,所以,你不难猜出球会落到何处。
因此,在遇到令你紧张的情况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所希望发生的事情上。
卡耐基再次询问那位女律师,问她希望出现些什么情况。这次她回答说:“我希望被人认为业务精通,充满自信。”
卡耐基建议她试想一下“充满自信”的感觉,她认为,那意味着满怀信心地在法庭上走动,口中使用着充满说服力的语言,用眼神同证人和陪审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说话时声音清晰洪亮,使整个法庭上的人都能听清。她还想像了精彩结案辩词和己方胜诉的情景。经过这种积极的图像设想并演练几星期之后,这位年轻的女律师最终赢了她的第一次出庭辩护。
13学习:事业之本,成功之基
现代社会处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知识和才能是实现人生追求的最锐利的武器。
常常有机会看见那些天分颇高的青年人,一生只做些平凡的事。他们的天分虽高,却没有受过充分的训练、培植。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他们熙来攘往,所看到的只是月底的领薪水,以及领到薪水以后的几天中的快乐时间,结果使他们的一生显得微不足道。
其实,教育是一种力量。你可以每天利用10分钟时间读一些书籍,在自修上下一番功夫,这就足以助你在事业上得一分上进。许多得志者在成功的早期,年薪很低,工作却很苦,但他们利用闲暇的时间,自修自习以求上进,比之他们在日间的工作更为努力。在他们看来,薪水并不是大事,而追求知识、要求进步则是真正的大事。
一个人愈能储蓄则愈易致富。你愈能求知,则你愈有知识。
如果你能多储一分认识,那么就会多丰富你的一分生命。这种零星的努力、细小的进益,日积月累,可以使你于日后大有收益,可以使你更充实、更丰满,可以使你更能应付人生。
有一个青年人,他常有机会坐火车、轮船旅行远方。每次在舟车中,他总是随身带些读物,如袖珍书本、函授学校中的讲义。他总是利用那易为一般人所浪费的零星时间来求自己的进步。结果,他对于历史、文学、科学及其他多种重要的学问都了解很多,研究很深。
他由于经常在一些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后来竟被一所大学破格聘为客座教授。
也有许多人在空闲的时间虚掷光阴,闲暇时间只做些呼朋唤友,打牌、喝酒、吹牛、上舞厅等有损无益的事。这些人和这个青年人相比,岂不愧死!
孜孜以求进步的精神,是一个人“优越”的标记与“胜利”的征兆。
只要看看一个人怎样度过他的公休时间,怎样消磨他的浪漫的秋日黄昏,那么就可预言那个人的前程怎样。
有的人或许以为利用闲暇的时间来读书总得不到多大的成绩,其成绩总不能与学校教育相等,因而不想在闲暇的时间读书。这无异于一个人因为自己进款不多,以为即使尽量储蓄,也不能致富,所以一有金钱,尽数挥霍,不去储蓄!但是你看看,有许多人不就是因为利用了零星的闲暇时间取得了与学校教育相当的学习成绩吗?
读书求知对于我们人生历程的重要性,无过于今日。生活竞争日趋剧烈,生活情形日益复杂,所以你必须具有充分的学识,受充分的教育训练,以作为你的甲胄。
我们大多数人的问题,就在于一心希望顷刻之间成就大事。其实事情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我们应该不断地努力读书自修,不断地充实我们的知识宝库,渐渐地抬高我们知识的水平线。
将一段一节的闲暇时间,换来种种宝贵的知识,知识不但可以给予我们能力,而且使我们得以上进。难道你能舍得把这种机会不知轻重地抛弃吗?不愿读书的人大多不明白,他们所抛弃的东西在别人手里不但可以成为无价之宝,而且可以使生命更加丰富多彩。
一个没有书籍、杂志、报纸的家庭,等于一所没有窗户的房屋。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海特莱曾经说:“各界的人,如商业界或产业界中的人,都曾告诉我:他们最需要、最欢迎的大学生,就是那些有选择书本的能力及善于读书的人。而这种选择书本与善于读书的能力的最初养成,最好是在家庭中——具备着各种书籍的家庭中。”
有一户人家,其父母子女相约于每晚留出一部分时间作读书或自修之用。晚餐方罢,他们便一起休息及游戏,在一个小时之内,或谈笑戏谑,或做各种玩意儿,极尽欢娱。一小时后,便是读书的时候了,于是他们各就各位,或阅书,或写字,或做别项自修,静得连细针坠地都可听见。假使有一人觉得不适意、不高兴、无意自修,他至少也要静默无声,不去打扰他人。
在他们中间有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意志——凡可能分散注意力、打断心思与使之心猿意马的一切,都被有效防止。
就事实而论,一小时聚精会神、不被扰乱的读书,其成效要大于平常被扰乱与心不在焉的二三个小时的读书。
无论一个人平时怎样忙碌,但总有很多的光阴是虚度或浪费掉的,而这些虚度的光阴假使能善于利用,则一定能生出大益处来的。
总之,“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知识是一切美德之母,只有知识的江河,才能载起事业和理想之舟;只有高扬理想之帆,才能抵达成功彼岸。
14自我开发的关键是坚持不懈地学习
可以说,学习就是将人的智慧和能力作为一种巨大资源来发掘和利用。智力是大脑的功能。
大脑的创造性劳动是有严格条件的,需要得到物质的、精神的、信息等方面的能量,才能进行更有效的创造。通过学习能使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大发挥。通过自我教育,可以促使自己的智能素质提高和智力的自我开发。具体说来,坚持不懈地学习,对塑造自我的强大作用表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需要人文知识的学习、熏陶才能形成。
人文知识,是指文、史、哲、艺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人文精神则指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提高人文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四个方面的学习:一是了解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重义而轻利”、“舍身而取义”、“荣辱在己,仁重义荣”,这些气节和德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二是掌握公民最基本的职责与义务。一个人其对社会的责任感、义务感、法制观念、社会公德等社会意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三是深化集体主义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在如何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家庭、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方面留下了极丰富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处理现代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都不无启迪。四是加强艺术修养。艺术修养对人文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将熏陶你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这是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当然,智力不仅仅包含知识因素,还包含非知识因素。非知识因素所体现的情感、情趣、意志、价值观、责任感等方面的内容在开发人的学习兴趣,增强人的奋斗精神,保障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所以,智力开发,既是指知识能力的开发,也是指非知识能力的开发。培养人文素质,就是对非知识能力的开发。
(2)增强自己获取、利用和开发信息的能力
信息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人类社会一经产生,就有了交换信息的活动。在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里,信息交换日趋增多,信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日益明显。约翰·奈斯比特说:“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信息的重大战略价值是在向我们表明,最新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将直接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确定。现代人要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和成功概率,就要重视信息,了解现代信息的特征:文字信息迅速增长,信息的传递手段多样化,信息传播迅速,信息全球化,信息综合化等。只有学会了如何获取收集,利用这些现代信息才能更容易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创造条件。
(3)培养自动型人格
自动型人格,就是对自我的行为、学习和情感具有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的能力及意志品质。
从成功的要求上讲,自动调节,主要表现为自动调节成功目标、自动调节知识结构、自动调节情感。目标调节,是要求我们在追求成功过程中,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目标,使主观愿望和客观情况相一致,否则将很难获得成功。知识结构调节,就是要在动态中建立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事实证明,人类知识总量,每隔几年就要翻一番。任何一劳永逸的想法和一成不变的知识结构都是不现实的。自动型人格,是一种始终以主动积极的精神去面对变化了的生活,及时改变目标以适应生活的一种意志品质和精神状态。这种意志和精神是智慧的象征。
15努力构建非常之才的知识结构
一个人要想在短暂的一生中什么知识都掌握,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样样通其结果只能是样样不通。重要的是在有限的短暂的生命旅程内,及早根据自己的目标需要明确主攻的方向,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的确,追求成功的人应该有选择地通过学习装进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这样,在取用的时候就会感到方便了。如果一古脑儿什么都学,那么,有用的知识反而被挤了出来。
古往今来,凡是能够在学习上取得丰硕果实的人,无不有着自己的主攻方向。高尔基主攻的是文学;博学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年轻的时候都主攻过哲学。后来,马克思长期主攻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又先后主攻过军事学、语言学和自然科学。正因为有主攻方向,才带来丰硕成果。
你要想以有限的精力,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获得人生的成功,就应该围绕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学习的主攻方向,建立自己特有的知识结构,把主要精力和主要时间用于主攻方向上。主攻方向不明,左顾右盼,这个山头转转,那个山头逛逛,平均使用力量,分散使用时间,是不能取得显著学习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