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9100000010

第10章 人情篇(10)

也是在上述不久,丁阿姨带我去见“三家村”唯一幸存者廖沫沙先生。廖沫沙老人住在前三门公寓,与丁阿姨家不太远,在廖老先生家,我看到两位老人回忆过去的交往。丁阿姨说,廖先生同邓拓文字交往较多,他们写作《三家村札记》有过愉快的合作。廖沫沙老人是一个老报人,1938年参加湖南的《抗日战报》,后在桂林办《救亡日报》、重庆办《新华日报》、香港办《华商报》。早在三十年代初,他就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发表过抨击时政的大量杂文,得罪了国民党当局,曾先后两次坐过监狱。“文革”前,他的一篇杂文《有鬼无害论》被诬为有政治问题,“文革”中因“三家村”,与邓拓、吴晗共陷文网。他被关在秦城监狱,却拒不承认以“文字反党”的罪名,以至惨遭非人迫害。他是个乐观派,关在牛棚仍写作不辍,写了一些悼念诗,平反后集成《余烬集》名世。他悼念邓拓、吴晗的诗传诵一时,最著名的就是“岂有文章倾社稷,从来奸佞覆乾坤……”。他的《忆邓拓》写道:“每见遗容肠欲断,遗篇一读一份情;多才自古终为累,屈贾于今岂独吟?”,可见“三家村”的战友深情。在廖沫沙老人家,丁阿姨把我介绍给廖老,还特别说到,在研究邓拓的文学方面,我做了一些工作。她说这话时,指着我带去的一本发表在1981年第四期《新文学史料》上的文章《邓拓的生平和他的文学活动》一文,那是应丁阿姨的所托,我把一些资料整理后,发表的一篇研究邓拓的文章。因为是第一篇研究邓拓的文学方面成就的论文,受到编辑部和一些读者的关注。这当然是丁阿姨的举荐之功。在廖沫沙老人面前,丁阿姨提到了,我想她是出于对年青人的奖掖和关心。沫沙老人也赞同对邓拓的文学活动进行整理研究。后来,这本研究现当代文艺史料的刊物,一直是我所关注的,廖沫沙老人也曾有不少的回忆文学活动的文字,在其刊发,也因此我们有了共同的话题。

这之后,丁阿姨还给我介绍几位身居高位的老同志,或是邓拓当年的战友,或与邓拓一个时期有过较多的交往,或是对有关史料较熟悉的知情者。为了了解邓拓当年做党的地下工作的情况,丁阿姨引见我先后去找了三十年代在河南大学当系主任的罗章龙、河南大学地下党的负责人刘子厚等同志,她还介绍我去找当年晋察冀时期同邓拓有过交往的老将军舒同。在北京西山的家中,舒同老谈他对邓拓的了解,说邓拓的书法和收藏,颇以引为同好而自得。这些名人政要的回忆,得益于丁阿姨的介绍,也使我的研究有了较多的史料基础。

为了让我更多地了解邓拓的资料,感受当年办晋察冀边区报纸的历史情况,她推荐我参加晋察冀报史写作工作。记得是在1981年的夏天,学校放了暑假,在北京崇文门一个单元楼借租的一套房子里,有一批人在这里为报史写作收集资料,撰写大事记,进行先期的准备工作。参加的人员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历史学家张侠,有石家庄来的党史工作者,还有像我这样的门外研究者。依稀觉得这个活动丁一岚先生是顾问,不论是什么角色,她应当是这个活动的中心,是这个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她是国际电台一台之长,工作千头万绪,只能利用星期天的休息时间,过问这些琐细的资料搜集工作。有几次,在大热的暑天,房屋的天花板上吊着吱吱响着的电风扇,大家挥汗如雨,丁阿姨身着短袖衫,亲临这临时办公点,同大家商讨写作方案等有关事宜。大家找查史料,登录复印有些缺损的资料,编辑内部资料等,工作很有条理。后因学校上课,我没有坚持下去,可在这里的短暂时间,却感受到了她对过去工作过的这张报纸的那份感情。后因种种原因,工作进展很慢,大约在十年以后才得以见成果,可那个时候,几位临时参与的专家,几位像丁阿姨这样公务繁忙的领导者,都是临时来帮忙,并没有因当时条件的简陋和工作的艰辛而萌生退意,或敷衍或伸手,完完全全是凭着对解放区报纸的一腔热情,是志愿者的义举。作为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丁阿姨的功劳不可忽视。当然,她联系一些当年的老同志,以抢救史料的态度,用她的话说,是为了党的新闻事业留下点有用的东西,她才那样的专注,事必躬亲。

1986年5月,是邓拓过世的二十周年,福州市有关部门为了纪念他,主办了一个学术讨论会。人民日报社很重视,去了庞大的阵营,社领导胡绩伟、王若水、范荣康三位出席。丁阿姨、邓壮也参加了。与会者从不同的侧面对邓拓的新闻成就、思想生平等作了研讨,是邓拓平反后的一次有意义的纪念会。会议期间,家乡人们组织了一场有特色的纪念诗会,在诗会上,几天来一直神情凝重、沉浸在对故人怀念中的丁阿姨,十分激动地表达了对战友、同志、夫妻的深情。看到在座的一些白发老人,看到那些操着闽语乡音的诗会成员,吟诵着自己填写的纪念诗和邓拓的诗作,看到邓拓孩童时代十分爱好的一种文字游戏,又成为祭奠他的最好的方式,看到邓拓家乡的人们对他的那火热真情,看到来自各界的研究人员们的专心致志,看到那天绵绵细雨和款款晚风,也怀着一丝沉重和深幽,此情此景,丁阿姨的情怀百感交集、深受触动。她说,虽然是几次到过福州,可是这一次的意义大为不同,她是借这次来还愿的。邓拓少小离家,为革命奔波,在“文革”中惨遭不幸,在家乡人面前,邓拓曾是“天使”,也曾是“魔鬼”,家乡人曾因“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帮三家村头子”受过一些牵连,世道清明,拨乱反正,在“文革”结束后,在邓拓的家乡第一次隆重地举行这样的纪念活动,丁一岚要向关心邓拓的人们介绍一个完整的邓拓,也表达老邓对家乡的感情。在她的记忆里,邓拓对家乡的感情是很深的,他在1929年的一首《别家》诗中,对故园深情和对时局的忧思,幽怀绵长。邓拓参加革命后,很少回家,但他对福州,对第一山房老屋的情怀,曾在他的文章中时有表露。他的笔名左海,也是取义为纪念家乡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女,家乡的人民自然忘不了,在他逝世二十周年举行了有意义的纪念,也还了作为夫人、战友的丁阿姨的愿望。

丁阿姨是一个十分严谨、认真的人,她对我的研究选题一般不作什么评价,但是对有关的史实却十分认真地审校。我在接触了一些史料,把毕业论文的研究完成后,着手写邓拓的评传。初稿完成后,我曾向丁阿姨核实一些史料,并把自己写作的事向她报告,因为她太忙,我没有请她校审初稿,可是出版后,她仔细审读,给我在史实上作了认真的订正。她在我送的书上,密密麻麻地做了一些眉批,尤其是对书中《邓拓生平年表》,除了对史料进行了校改外,对一些提法也做了必要的补正。但凡我送她审校的有关文章,她都很仔细地批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翻出一些资料,看到丁阿姨送我的有关邓拓的资料(那时,只要有了邓拓的资料,都热情地向我推荐),其中有杂文家严秀(曾彦修)为邓拓《燕山夜话》重版写的《代序》一文初稿。这篇写于1997年的文章,她也作了一些批改,有的不仅是史实的订正,还有误植的字句修正,我想,这是一份电脑打印件,丁阿姨不会不知晓还要经过校订和检查的,她自己就在原稿上注明了“初稿”字样,可是,她仍然不厌其烦地进行批改,作认真的核校,这是她的习惯,对史实和原始材料,她一定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纰漏。

为写这篇纪念文字,我又翻出她十多年来给我的一些信件和材料,她每次或托人或寄信给我及时地推荐有关文章,推荐同好者们的研究文字,以及一些邓拓的再版或新出书籍。除了邓拓本人的大量原始资料外,一些同好者的研究成果,她也及时地给我推荐。澳大利亚的齐慕石先生、日本的和丽女士的专著,中国的广西一电大学生和福建师范大学一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初稿,湖南张家界地区一作者的很不成熟的“邓拓电视连续剧”的脚本等,她都推荐给我,而且,介绍齐慕石先生、和丽女士同我切磋研究心得。不敢说对邓拓的研究我做得多么深入,但对邓拓的有关史料掌握,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故此,作为家属的丁阿姨对我十分信任,从开始我找她借材料,到后来她把一些约稿委托我完成,再到后来,她向我提供不少研究者们的手稿和文字。我的邓拓研究大大小小有十数篇文章,有不少是丁阿姨在接受了有关编辑部的约稿后,把它交给我完成的。曾经问过几位与我相同的研究者,他们都有同感。丁阿姨对每一位研究者都热情无私地给予帮助和关心,应当说又是超出了一般家属的。

在多年的交往中,我几乎没有专门地向她了解身世和经历。这是因为,我同她的交谈多是关于邓拓的,是一位战友和爱妻心目中的邓拓,是一个有着多方面成就、历经坎坷的文化人不平凡的人生,而作为我研究对象的亲人和家属,我只是想从有关资料中去了解,去侧面地感受同样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新闻前辈。而她,对自己的过去,也不愿多谈,尤其是个人的荣辱得失,她总是低调。她曾作为开国大典上直播的播音员,一个时期在一些媒介上集中介绍,我曾问她有关情况,她却不愿多说,认为那都是组织上的安排,自己偶然有了这么个机会。她依然看得很淡。从邓拓屈死到平反昭雪的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她惨遭屈辱,遭人白眼,问她,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说。梁怡在一篇文章里说,前些年,有美国记者要为中国的帼国英雄立传,要为她写一本传记,被她婉拒。

从有关资料中,我们知道,丁一岚原籍天津,出生于一个铁路工人家庭,1941年,高中毕业后到了延安,后来到了晋察冀,在平山县妇女救国委员会工作,常给边区的报纸投稿,因一篇文章与当时的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有了接触,有了较多的交往,后了解、相恋,邓拓有诗说是“滹沱河旁订心盟”。最令她难忘的是,在紧张的抗战时期,在边区简陋的“新房”里,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的聂荣臻做了他们的主婚人。后来,报社扩大,她调到晋察冀日报成为一名编辑。解放战争时,她随大部队到张家口,担任了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工作。1949年月10月1日,她站在天安门城楼,有幸成为开国大典上同齐越一道直播盛会的播音员。这以后,她先后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任职,总离不了新闻岗位。她原名刘孝思,丁一岚是邓拓为她取的笔名,很喜欢,一直沿用下来。她生于1922年,卒于1998年。

2002年10月

朋友许中田

不敢相信却又是真的,您猝然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您所热爱的事业,离开了这个您曾经度过了六十二个春秋、十分留恋的热闹而嘈杂的世界。

那天下午,您还主持了一个会议,晚上为了工作方便,也因为劳累,您好长一段时间都是住在办公室里,也就省去了每天来回奔波的辛劳;也是那天的中午,您还在办公楼的茶室同我们部里几位熟悉的编辑打招呼,说几句玩笑话,有编辑请您也来一杯,有的说您是首长有规定不能随便,云云,您听了不管是否玩笑,都爱说那句口头禅:岂有此理,大家听了后气氛更为融洽,这社长和职工们愉快的说笑声时常飘荡在编辑大楼里。

而这些,只是作为回忆永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那一刻,定格在2002年10月24日晚上八点半许。

我是在晚上十点多钟知道办公楼里有些异常的,一位同事回家后来电话问我,八点多的时候,他看到办公楼前来了几辆救护车和小车,不知是出了什么事。我当时没有多想,尽管知道您的心脏病相当重,可是一个多月前,您又做了一次通塞手术,效果不错,几天前,您转辗湖北、上海、广州,半个多月时间,风风火火,跑基层搞发行,以为您的身体康复得可以了,故当时没有细想,还以为是上夜班的同志偶发急性病的,可第二天一早,才得知您因心脏病急性发作,躺倒在办公室里,竟与这个世界成为永别,连一句话也未及留下,让人唏嘘惋惜。

噩耗传来,报社大院极度悲恸,人们不敢相信,一个富有人情味的领导,一个值得尊敬的朋友,一个好人,正当盛年,竟这么遽然离去,天道不公。您虽然有较重的心脏病,但两次手术后解除危险警报,大家都为您康复高兴,只是您自己太不注意了。今年九月,您第二次手术后不久就立即上班操劳,一个月后您远行南方,一路风尘仆仆,连同行的年轻人都觉得有点紧张。假如您不是这样高速度运转,假如您手术后好好调理一段时间,假如您不是在下午开会,晚上又不得休息,假如您对自己的病状稍微注意……当然,所有的假如能成立,那又不符合您的性格。所有了解您的人都说,您是躺在工作台上悄然地离开了我们的。

那天,单位临时搭建的灵堂里,人们排队向您表示悼唁,表示敬意。哀乐低回,挽幛高悬,大家心情难以平静,沉浸在对您的悼念和哀思中。此刻,想起您的为人,您对我们的关心,我不禁提笔想为您写点什么。作为下级,作为后学,我用朋友的称呼作题的,恐失名分。可是对于我们之间,与其说您是领导、是上级,不如说朋友更好。我造访您的办公室,或汇报工作,或聊天闲谈,都是那些样的放松,说些随便想说的,甚至于发点牢骚,出出怨气,或者说点我们共同熟悉的人和事,这样朋友似的交谈,让人放松,让人轻松。您的性格温厚谦和,于人于事宽大为怀,有长者之风,是那种一见就投缘的人。有时候,出差回来,或者好久不见,就同秘书吴杰打个电话,问“首长在不在场”,这样的用语只有我和吴杰明白,他笑笑说过来吧,然后,我就不打招呼造访一下,其实,并没有什么要事,可能只是同您开几句玩笑,或者只是问问身体,比如说点吃药的事,说说单位闭路电视上的首长形象和节目,说点您家里的琐事,或者,欣赏一下您写好的书法。于我,纯粹是想利用这短暂的时间,缓解一下大家工作的紧张,也有些会会老朋友的感觉。当然,我去叨扰多半是在快下班的时候,您那时得便有空,从我们六楼走下去正好到二楼拐个弯,顺路拜访。有一件事,令我终身铭记。三年前冬天,我不幸在作家大楼开会时病重,作协领导陈建功和几位朋友急送我到医院,那天是星期六,我到医院两个小时后,您接到建功的电话立即赶到,在场的人都很惊讶。您还过问治疗方案,与当时在场的朱晖、林建法、贺绍俊、潘凯雄等外单位的文学界朋友热情交谈,多年之后,他们都还在说您的为人,也为您对下属无微不至的关心所感动。

同类推荐
  • 中国民俗学通识

    中国民俗学通识

    本书对民俗的概念、特征、功能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民间信仰、节日风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等的研究,具体详明;讲解各种对联、请柬等民俗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深入浅出。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价值较高。《中国民俗学通识》是一门大学“通识课”教材,既适宜于文科生,也适宜于理科生。
  • 天文历法研究(下)

    天文历法研究(下)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胶东地处美丽的山东半岛东部,占尽山海之利,人文历史鼎盛,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草原文明的见证.额济纳旗

    草原文明的见证.额济纳旗

    阿拉善盟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30个苏木镇。面积27万平方千米,沙漠、戈壁和绿洲各占三分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契丹、蒙古等众多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在与中原文化的不断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创造了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草原文明。从旧石器时代延续至清代的丰富的文物古迹见证了草原文明的源远流长,也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伟大历史进程。
热门推荐
  • 梨花妆

    梨花妆

    一个是青梅竹马却无关风月,一个是一见钟情却情深缘浅。一段错嫁的姻缘,最终谁与执手,谁与偕老?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 红楼之黛玉天下

    红楼之黛玉天下

    她是凤星临世,他是紫微轮回。“玉儿,你是我的!”霸道的宣布。“不,我是自己的,而你是我的。”莞尔一笑,倾国倾城。不过是贾府,不过是朝堂,再不过是茫茫草原,阴谋诡计,诡秘陷阱,见招拆招,洒脱相对。伤害我的百倍奉还,算计我的挖坑给你,陷害我的直接玩死。且看黛玉斗垮贾府,颠覆朝堂,凤临天下!
  • 爆烈武神

    爆烈武神

    一个产生了独立人格的机器人,穿越到修行者的世界,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世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但是生死之间的大恐怖,在机器人冷静的思维模式里,也特么是小事啊!修行十二境,一境一重天。大抵是一个机器人变成人后把天日了的故事。友情提示:下面会让你爽起来的。
  • 致我最亲爱的柏拉图式爱情

    致我最亲爱的柏拉图式爱情

    篇幅不长,短片小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时会遇到很多人,他们有时会停留许久,有时只是擦肩而过。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会爱,会被爱,这个大大的世界,小小的我们,淡淡的爱情。
  • 风吹柳无岸

    风吹柳无岸

    此般恩怨几时休,可怜吾生任漂遥。我曾悲叹长嗟,感慨梦中人儿无处觅,而今吾生亦不足惜,何况梦中那幻境。。。敬请期待
  • 玉谷传奇

    玉谷传奇

    古代有个种玉谷。最好的玉是种出来的。浸润这美玉的沃土,是人们的血汗、油脂、骨殖……今天的种玉谷,成了贪婪之徒舐舔正义之剑的硝烟战场。作者在丰赡的文史底蕴,娓娓讲述古今故事,从容不迫之中,道出人世间至真之理。
  • hello,我的霸道少爷
  • 地明之时之大陆硝岛上

    地明之时之大陆硝岛上

    风起云涌的年代,谍战纷飞,我们和敌人的输死拼搏意念是什么?
  • 亿万豪宠:霸道总裁深深爱

    亿万豪宠:霸道总裁深深爱

    第一次遇见,她买醉闹事,还把席家的太子爷给扑了。第二次遇见,席越蛮横强势的要求:做我的女人。做他女人的理由是什么?席家太子爷给了简洁短促的是三个字:身材好!他将她迫入绝境,颜佳佳惊恐环胸:你别乱来啊!席越浅笑的眸底尽是野蛮的征服欲:不乱来,我会慢慢来。
  • 师叔等一等

    师叔等一等

    一只芦花鸡引发的修仙路!!!*其实这是一本正经的虐恋玄幻文,看作者严肃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