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7400000035

第35章 当今戏剧创作中的文学性及其他——观二十九台戏剧随笔(1)

去年秋冬,我有幸应文化部之邀,担任了国家舞台精品工程评委,在近两个月时间里,跑了近二十个省市,观摩了初选精品剧目二十九台。剧种包括:话剧,地方戏,歌剧,舞剧,音乐剧,大型原生态歌舞剧,木偶剧等等式样。我平生从未在如此短暂的时间观摩过品类如此纷繁的戏剧,我视之为我近年来最重要的艺术化人生经历,也是一次充电,补课,提高艺术修养的宝贵机遇。那是一些紧张的、兴奋的、沉醉在假定性世界里的日子,眼前不断打开陌生的、广阔的、多彩的空间,上演着让人为之怦然心动或者为之赏心悦目的活剧。我是一个文学工作者,曾经热爱戏剧,并认为戏剧是最具艺术难度因而是最高端的艺术品种。这些年因为分工过细的原因,我对戏剧创作的现状十分隔膜。由于所知有限,我要谈的一些意见难免隔靴搔痒;但是,另一方面,也许由于是外来人、闯入者、“他者”,具有另一副眼光,或许能道出一点局内人不甚注意的问题。下面便是我在这次观摩活动中的一些感想和看法,主要围绕文学性问题兼及其他。

一、关于“台上振兴与台下冷清”

首先,观看了这些戏剧,非常突出的印象是,目前戏剧文化仍然出乎意料地繁荣与活跃,戏剧家们进行了大量的不为人知的艰苦的艺术探索和实践,并已获得可喜成果,不管其传播渠道如何的不畅,如何被现代传媒引领下的大众文化的喧哗声所抑制,不为更广大的民众所知,但它们仍然代表着当今中国艺术潮流的发展趋向和创作水准。有人指出,如今是一个“台上振兴与台下冷清”并存的时代。此言有理。这些年来,人们认为戏剧,主要是指传统戏曲,已处在消亡的边缘,或者被有人认为已经消亡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全国尚有三百六十七个戏曲剧种,其中包括五十多个新产生的剧种,而目前,尚在演出的剧种仅存二百多个,而真有上演率的极低。以山西为例,1983年,山西尚存四十九个剧种,以后便以每年一个剧种消亡的速度退化,目前只剩二十八种,且不能保证演出。戏曲演员,包括某些梅花奖得主,走穴、改行、改演小品、改唱通俗歌曲、改当影视演员,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不胜枚举。我以为,这一切都并不奇怪。随着现代资讯的发达,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音像制品每天带给我们的信息汗牛充栋,而电视剧、电影、卡拉OK、MP3、MP4等等,覆盖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此背景下,必须端坐剧场,以闲适或静穆心态,慢节奏欣赏的中国传统戏曲,怎不遭遇极大的挑战呢?事实上,根本问题还不在传播手段是否高科技化,而在于中国传统戏曲表达的情感方式、价值体系、戏剧情境、审美理想,与现代人的精神之间,与现代青年的趣味之间,与现代文化消费的实用性、功利性需求之间,产生了深刻的隔阂。传统戏曲不是不可以与当代生活和当代情感对接,不是不可以成为现代人审美需求中的一个珍贵部分,不是不可以薪火相传、遗韵不绝,但确实需要一个创造性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如何实施尚在探索中。于是,台下的“冷清”,甚至给人以“消亡感”,几乎是必然的。当然这只是指某些地方戏曲,不能包括戏剧本身。

然而,面对着这二十九台舞台剧,我却看到了另一番令人神往的景象,一种努力追赶时代精神的前进品格,看到了戏剧家们推陈出新,改弦更张的努力,看到了他们思路的开阔,发现新题材的锲而不舍,对新艺术手法、舞台美术新表现样式以及声光电的大胆新尝试。我们可以说,在剧场之外,当被大众流行文化浪潮包围时,确乎会感到台下冷清,可一旦走进剧场,又会明显地感到,台上是一片振兴景象。我注意到了,这些戏里有大量的现实题材创作,如《黄土谣》、《补天》、《迟开的玫瑰》、《平头百姓》、《红领巾》、《宝贝儿》、《赤道雨》、《一个士兵的日记》、《秋天的二人转》、《老表轶事》等等,展开了缤纷多彩的现实人生图景,题材延伸到乡村、都市、兵营、学校、国际诸方面,“义域”涉及到革命、道义、献身、理想、青少年成长以及日常化、世俗化的各个方面;这里有对传统老戏的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在现代意识观照下的“意义置换”,比如《程婴救孤》、《狸猫换太子》、《宦门子弟错立身》等;这里有对历史人物及其精神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阐释,如话剧《生死场》、《凌河影人》,如戏曲《班昭》、《人影》等;这里有对外国名剧的中式改造,如木偶戏《钦差大臣》、《图兰朵》等;这里还有对民间文化原生态歌舞资源和民间人文精神的大力挖掘,如《云南映象》、《妈勒访天边》、《秘境之旅》、《红河谷》、《五姑娘》、《瓷魂》等等。仅从以上的归纳不难看出,当今戏剧舞台繁花似锦般的丰富程度,整体看来,创新性和探索性在增强,对民族精神的思考在深化,对道德继承和重建问题的探索在延伸,对生活原型与艺术想象的关系在深入研究,而其中尤以如何提高戏剧创作中的文学性,成为戏剧家们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

二、生活原型与艺术虚构问题

在这些剧目中,有相当一些现实剧的素材来自真人真事,或者说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改编加工成的。《黄土谣》的本事,来自湖南辰溪农村党支书宋先钦的事迹。宋为全村人致富,集资办厂,却因无经验受骗而失败,一个人承担起归还连本带利的债务的重担。全家用了十年才还清了集资款和贷款,宋本人曾从高处摔下致残,孙子因无人照看被花炮炸死,小儿子因劳累过度在梦中死去,宋和妻流过无数眼泪,但终于问心无愧地还清了债。《黄土谣》把故事背景搬到了相当闭塞的雁北农村,置放到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黄土高原上,人物关系和剧情也作了许多大胆的虚构、扩充和改造。黄土高坡、黄河、窑洞、走西口的小调,形成了一种古老与永恒的象征结构。这部戏的冲突,若用通俗的话说,是让毛泽东时代的价值观与当今商品化时代的价值观激烈碰撞,力图切入了当下农村的现实矛盾之中,通过十八万元贷款由谁来还,表现封闭山村遭遇市场经济而引发的精神的剧烈震荡,用基于传统美德(父债子还)的义举,来化解矛盾,讴歌农村党员干部爱人民、重然诺的高尚品质。我曾说过,《黄土谣》是一个道德神话,但我们今天却需要这样的道德神话,它能给人带来一场灵魂的洗礼。我还认为,在切入当下现实矛盾的深度上,《黄土谣》决不比文学界逊色。戏中老大、老二、老三,这三兄弟及其爱人的设计,色调丰富错落,映现和牵引出的社会生活面貌有相当的深广度,令人赞赏。

但是,这个戏的“戏剧结构”不是没有可推敲之处。比如,老支书临终前要求父债子还,且全部还,是否合乎情理?崖畔上的老乡们为何始终沉默无语,不能互动?地方党组织为何无一丝过问和关心的表示?这种集体贷款遭骗后的归还问题是否完全没有转圜的余地?最重要的是,老大宋建军不顾本人的收入实际非要一人包揽,非要十八万元“我一个人还”,不给其他兄弟以机会,并且不顾实际和程序的要返乡当书记,这是否只是一种英勇的冲动,还是一种理性的行动?由于老大的包揽,宋老秋含笑魂归西天,这是否圆满表现立党为公的主旨?如此等等,都留出了让人思考的空间。

吕剧《补天》,也是依靠大量采访所得写成,其选材直逼英雄主义主题。八千鲁女上天山,为了固土守边、开发边疆,为了解决大量男兵的婚姻需要,确也悲壮。应该怎样看待这样一段史实,怎样处理这样一个包含着悲剧因素的题材,确实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是存在着悖论:固土守边,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是可歌可泣的;但不大顾及女性生理特点,非要她们做不一定非得她们来做的苦活,就是个矛盾。更为尖锐的是,为征战多年的官兵解决配偶是人道之举,但由组织采取指定或半指定的婚姻形式,却存在违背或不尊重个人意愿的问题,而这又是不够人道的。我认为,创编者们已经作出很大努力,这个剧也自有它打动人心的力量。如男兵组成人墙保护女性分娩,冻僵后一齐倒下的场面,如“天浴”突显了女性形体美的场面等,优美感人。但总体看来,该剧存在单纯歌颂,忽视了历史与现实两种语境、两种价值观的错位的事实,从而有把历史简单化处理的倾向。这里,政治话语与人道话语,英雄话语与人性话语,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性。如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样写,无可厚非,在今天,这样写就显得很不够了。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强化这一题材的悲剧美。但难度较大。另外,我个人认为,女兵们由于军事化的、整齐划一的生活,包括装束和表情的同一性,本来就难以区别其不同个性,现在剧作者将她们的名字全以地名名之,如青岛、潍坊、烟台、小沂蒙、小蓬莱、小四川等,满台呼唤地名,就越发地增加了辨识的难度。

同类推荐
  • 为众生的悲心

    为众生的悲心

    悲心不只是同情心,而是你深切体悟到:那个正在受苦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有悲心,不语而深刻。这不是一本关于佛理的书。但作者在变幻无常中,在人生的起起落落里,仿佛一一经历过佛陀证悟的瞬间。他一下笔,就是苍生,没有一行不是在写生命。让我们明白,原来感动可以不停留在落泪、煽情,更可以无关人间悲喜。他写生命的苦,写众生的多难,写文明的残忍……时时引你思考那些人生中不可不想之事。随着本书,深深地往自己的内心世界瞧去,我们终于在慈悲里得到最深的安静;也在天地和众生面前,了然自己的苦,放下把自己看得太重的负累。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途径,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青少年的阅读开始得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对智力的发展就越有效。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诗选》是明清十大家诗选丛书系列中的一本,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唐代的辉煌和宋代的延拓后,于元代转入衰势。嗣后在明、清近六百年间,突然别开生面,异彩纷呈。从明人在理论和创作上的种种"复古",到清人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出现了众多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和风格鲜明的诗人作家,使明清诗歌在古典的末期华章叠呈,独为局面。然而由于历史的种种误会,明清诗歌的真面目并不为当代的读者所了解,一些一流诗人尚不如唐代的三流诗人所为人熟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推出了本丛书。
热门推荐
  • 人狐情未了:美男是我的

    人狐情未了:美男是我的

    “你这女人……”凌晗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一把把她抱在怀里,低头嘴角上扬,吻了下去。要知道这个女人他享受过一次,就想第二次,第三次,这感觉太美妙了,是他从未体会过的……白钦沁闭着眼心里嘀咕道:“咦……不对啊,我才是主动的那一个,怎么是被动了?好不容易主动一次,不行。”这样想着白钦沁一把把凌晗扑倒在草地上开始吧啦他的衣裳,可是她发现这衣裳怎么也拖不下来然后低头在他耳边说道:“宝贝,这套古装就别要,改天我给你买一套。”
  • 晚寻晚殇

    晚寻晚殇

    他抬眸,他顾盼。他一身黑袍束腰衣带飘然,他一袭素装淡雅飘尘决然。或许,从此刻起,上天便早已将两人的今生牵在了一起,亦早已注定了他是他今生的劫,终得为前世的种种清还……佛说:“有终方有始,有死才有生,乱中存序,绝地逢生,无中生有,有中化无。世事万物皆有因果,天地宇宙循环往复。”原来……果真这般。这一次,在人间最美的七月天里不期而遇。这一日,亦是初见,如是美好。这一年,他二十,他亦及冠。
  • 汉末之雄霸天下

    汉末之雄霸天下

    汉朝末年,乱世将至。群雄伐起,逐鹿中原,纷争天下。秦俊杰穿越大汉末年,落魄街头,且看其如何玩弄各路诸侯,独霸天下。青史成灰不可信,亦真亦假谁人晓?古来今往,多少英雄豪杰,埋没于历史长河,亦消尽。各种慷慨悲歌,人情豪迈,世事沧桑,还原展现,勾勒涂画出,一幅属于风云席卷,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
  • 一念乾坤

    一念乾坤

    一瓣浸染着鲜血的能够延年益寿的花蕊一具遍布着生机的飘荡在宇宙中的尸体一个谁都想知道却在知晓后后悔的秘密传说,如果能解开这三个谜题,便能猜中故事的结局…
  • 神问道

    神问道

    主角重生,就是一种开外挂,各种优势,各种踩。假如,有一群带有重生记忆的天才妖孽,那么这个世界,会是怎么样的呢?前世是神,是圣,是天才,那么,今生呢?
  • 灭世道修

    灭世道修

    敌人太多了,那就让他们死吧!这天是牢笼,那就让它嘣碎吧!这世间太安逸了,那就让这世界乱起来!一个简单的山中少年,梦想着用简单的方法来改变世界!可是,当他下山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不简单的世界……
  • 近身保镖3

    近身保镖3

    康宁是《燕京都市报》的一名娱乐记者,前段时间加班加点的写稿子,一直都忽略了女朋友的感受。好不容易今天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就被拉出来陪着女朋友逛街……
  • 大乘四法经释抄

    大乘四法经释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退伍特种兵在都市

    退伍特种兵在都市

    即便退伍,亦是铁骨铮铮好男儿,游离都市,梦归故里,看当年令敌闻风丧胆兵王着若都市,如何面对。当祖国需要之时,钢枪可再握、杀敌本领永相随,只为军人的尊严而活、为军人的使命而活。
  • 曾经,我们的海角七号

    曾经,我们的海角七号

    某霸道总裁将林迟晚推倒在墙:“林迟晚!当初是你狠心离开!现在你回来又算什么!?”是,她三年前身无分文地出国,机票还是他妈妈给的。如今事业有成,华丽回归!为的就是见他一面,可听到的消息竟是他要订婚,还是和她“死去”的闺蜜!还真是应了那句话,防火防盗防闺蜜。呵呵,真是可笑至极,林迟晚你真是贱啊。明明是你伤了他,为什么你的心却痛如刀割呢?“段亦辰,我是真的后悔了”我们还回得去吗...就算你走到天涯海角,我也一定要把你找回来!!!她回来了,再次闯进他的世界,令他心再泛涟漪。“这个该死的女人,我再也不会让你离开我!"本文大量回忆篇。虐得人心狗肺,海枯石烂...胆小者勿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