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7400000034

第34章 历史小说中的历史观

文学与历史有着极为亲近的血缘关系,甚至就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最早起源于记录和诉说历史的需要。正因为如此,面对历史,文学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实录传统”。对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人们总不免要首先追问它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历史的真实,实指史料的真实,并以此作为评判其真实性的重要标准。在很长时期里,谈历史小说,“历史”是第一位的,“小说”是第二位的,所谓创作,或是借用文学形象魅力普及历史知识,或是用故事的吸引力“演义”历史本事,从而达到“还原”、“复活”历史的“本来面目”的目的;而所谓“本来面目”又不过是作者的意识形态对尘封的史料的提取、加工和阐释而已。事实上,“主观性”无所不在,只是必须以忠于历史的名义把自己隐蔽起来。于是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尤其在古代,历史题材的创作不可能真正独立于历史,也没有走出历史的附庸的地位,更谈不上能动地重铸历史精神。由于这样的传统观念极大地束缚了历史题材的创作,现代以来,这片领域有过许多争议,其焦点仍逃不出能否虚构和虚构到什么程度,能否想象和想象到什么边界。郭沫若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提出,历史研究应该“实事求是”,史剧的创作(应含小说家)应该“失事求似”,并认为历史家的任务是发掘历史之精神,史剧家的任务是发展历史之精神。这当然是重要的见解,但也只是一家之言,争论并没有止息。

对“真实性”的不同理解始终左右着对具体作品的评价。其实,“真实性”不过是表象,在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历史观,不同的历史观会突出和抑制不同的真实。历史观才是核心。我们知道,在古典小说中,其历史观主要是“历史循环论”、“宿命观”和“英雄造时势”。最典型的便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建国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历史题材的创作中的历史观,主要是努力运用阶级斗争学说,其描写对象主要是围绕着农民起义领袖和少量公认的杰出的比较有把握的历史人物展开,后者数量并不很多。虽然也出现了史剧《武则天》、《蔡文姬》,但旨在“翻案”;也有史剧《胆剑篇》、《王昭君》,但旨在“配合”。自抗战时期直到“十七年”,“借古讽今”的配合意识似是一种顽固的观念,这表现为过于明显的政治功利主义的历史观。建国后写杰出人物的作品不多,如林则徐、海瑞、邓世昌等,多以电影和戏剧的形式出现,皆引起过很大的风波。写农民战争和农民领袖的,其代表性作品应属姚雪垠的《李自成》,它获得了巨大成功,并得到毛泽东的首肯,甚至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应该承认,这部作品,尤其是它的第一部,确实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它是它的那种历史观的圆满体现。继《李自成》之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迅速出现了一个竞写农民起义领袖的热潮,如《星星草》、《陈胜》、《九月菊》、《风萧萧》、《义和拳》、《庚子风云》、《神灯》、《天京之变》等等。这虽不是当时历史小说的全部,却已是最重要的部分了。这些不同的作品的历史观其实是很一致的,那就是,它们都遵循着“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经典表述,要把“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要着力于表现“历史前进的主体”。这可说是当时的历史小说的历史观的精髓所在。它们都强调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解释历史,强调农民战争的根本推动作用,强调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它们都是通过政治视角来概括历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少年天子》的出现也许是意味深长的。它的作者选择了顺治皇帝作为主人公,并且给予了肯定、赞赏和同情。作者完成了一种超越:超越局部的、暂时的正义与非正义和文明与愚昧的简单判断,力求把握历史运行的某种内在精神。历史的内在精神要由一个封建帝王来体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作品透露出这样一种新颖的历史观念: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人数少而落后的满清,固然并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可它偏偏用武力征服了文明程度较高的汉族地区,这意味着它不只是弓马娴熟、仅具蛮力,而是它没有包袱,极易吸收新东西,本身具有一种活力,证明封建社会还没到寿终正寝的时候。至于由“后金”而“满清”,且迎来了康乾盛世,表面看是军事征服的胜利,实乃争取到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实现了满汉文化融合,且以归依汉文化为主,建立了多民族封建帝国的原因。在这个意义上,胜利者并非真正的胜利者,失败者也非真正的失败者,诚如马克思所说的,“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规律。”不管作者凌力是否自觉,她首开了一个以“圣君贤相”为中心的创作潮流。当然也有其他类似作品几乎同时出现。作者自言,它的小说是个复杂的恒星系统,数层行星按不同的轨道围绕恒星运行,而恒星即是顺治这个人物。继之,《雍正皇帝》、《康熙大帝》、《乾隆皇帝》、《曾国藩》、《白门柳》、《杨度》、《张之洞》、《张居正》、《汴京风骚》、《梦断关河》、《大秦帝国》等等相继出现。这些作品里的人物好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作品里的农民起义领袖的对立面,他们不是帝王,就是宰相,要么就是才子佳人。主角易位了,好像翻了一个个儿。我认为中心人物的“换位”只是表面现象,其中隐含着历史观的大变化。至今没有人真正点破。我认为,显而易见,在这些作者看来,历史不再只是由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推动的,而是由人民群众和“圣君贤相”共同创造的,后者的作用甚至被认为更显著。这不由让人想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语)总之,这一批历史小说,它们摆脱了比较狭隘的阶级观点,摆脱了单一的政治视角,摆脱了简单的配合、影射、比附的功利主义历史观,开始走向了一种更为深沉的思考。

我认为,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历史观的大变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如上所述,强调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圣君贤相”们共同创造的——对后者的作用尤其强调。第二,不少作品由单一的政治视角转化为经济视角、文明视角,以至更为宽阔的文化眼光。第三个方面是,众多作品的主题几乎都由原先阶级斗争史转换为政治经济的变革史,无不贯穿“敬天法祖”还是革故鼎新的矛盾。第四方面,突出了人性内涵,更注重历史中的个人命运和心灵变化的历史。这一切无疑给创作带来了大变化。举个例子,比如写鸦片战争,电影《林则徐》强调的是通过林则徐折射出来的受压迫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正义性,现在《鸦片战争》的主题则暗转为强调“落后就要挨打”。比如周大新的《第二十幕》便是反思被长期忽视的中华工商文明传统。又如陈忠实的《白鹿原》,扬弃了较狭窄的阶级斗争视角,代之以文化和文明的高度正面观照中华文化。唐浩明的《曾国藩》也许更为典型,它并不是如有人所说,在简单地为曾国藩翻案,而是客观冷静地解析曾国藩的文化性格,突出其人格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复杂性。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在以文带史与以史带文的问题上,固然与唐浩明的创作风格大异其趣,但总体而言它们都属“正说”之列。雍正曾被认为是个谋父、逼母、弑兄、屠弟的刻薄寡恩之徒,是大两面派,大伪君子,这里道德化评价的成分自然很重,而二月河却创造了另一个雍正,一个励精图治却又深沉莫测、极具性格魅力的冷面王。哪一个更真实,只能到历史观去寻找原因。再如孙皓辉的《大秦帝国》是一部篇幅浩繁的作品,尚未写完,从已出版的第一部来看,作者的主导理念是,要写出大秦帝国是中华文明的正源。作者对大秦帝国心向往之,他要向源头寻找智慧、基因,寻找原生文明,从而探究民族精神的根因。新近受到好评的熊召政的《张居正》,选择明代,选择张居正这个聚讼纷纭的改革家为主角,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历史眼光。因为明代在表面平静之下,是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时代,它有可能充分发展前资本主义的因素,但它终究未能使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其中教训至为深刻。抗战时期写了《张居正大传》的朱东润曾说,他想从历史陈迹里,看出是不是可以从国家衰亡的边境找到一条重新振作的路,反复思考,终于想到明代的张居正,这是他写作《张居正大传》的动机。应该说,熊召政之写作《张居正》与之是有共鸣的。它们都不是要比附什么,而是寻求历史发展的内在精神。

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一面强调过了头,另一面就会把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虽然与某些影视作品相比,文学界的历史题材创作要严肃许多,但对帝王将相的描写依然存在值得审视的问题。若对某些皇帝重臣的美化失了度,夸大其辞,过于理想化,甚至搞成高大全,若在赞颂人物的过程中无形中把人治思想、专制思想抬得很高,奴才味儿十足,那就会形成对皇权文化的膜拜,有悖于现代民主法制精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当然,一般地谈谈容易,要在对肯定性人物的具体描写上掌握好尺度和分寸,并不容易。要改变大众审美趣味对这类作品的喝彩,也不容易。目前在历史观上的另一种变化是,对农民起义,比如太平天国、义和团等等,史学界和创作界中不少人是存有质疑的态度和重新评价的欲求的,将之称为游民文化。这也是很正常的,是学术上进步的表现,实际上已经影响到历史题材的创作。比如张笑天的《太平天国》,无论在他个人的创作上,还是在整个历史题材的创作中,都是一部比较严肃有力的作品(具体争论姑且不谈,仅就文学性而言),但是,电视剧几乎播不下去,书的评价也大受影响,其实这与作者的关系已很小,乃是历史观大动荡中的必然牺牲,“非战之罪也”。

事实上,当前历史题材创作已呈现多样化格局,大致划分,有以“正说为主的”现实主义的一路,有以“解构”为主的新历史小说的一路,还有以“戏说”为主的消费历史的一路。比如,受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影响较为明显的以解构历史为主的作品,一般被称为新历史主义小说,我们谈得不多。这些作品,在对什么是“历史真实”,对是否存在一个“历史规律”,甚至对什么叫“历史”的看法上,都有迥然不同的理解。在这些作品里,决定论被扬弃,偶然性备受尊崇,过去强调的推动历史的某些重要因素被置换为食色、人性、原始的生命强力等等因素。消费历史的一路则主要写权谋、性爱、争宠、夺位等等,追求好玩、趣味、刺激,突出娱乐化、消遣化因素,迎合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对此,简单的指责是没有用的,首先要看到它的合理性,对其消极面,只能引导之。还应看到,目前历史学界的新见和争议,正在进一步影响文学界的创作。比如重写晚清史的问题,就很引人注目。其中对太平天国、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慈禧的评价问题,颇为敏感,看来有关的争论是不可避免了。

同类推荐
  • 柳影随风

    柳影随风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也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散文作品集。全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精品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四季音符、流光掠影、似水禅心、悠悠情韵、说三道四共。这些作品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是启迪思想、反映人生的好作品。
  • 纸上王国

    纸上王国

    “邂逅久违的朴素情怀”日常生活,人间烟火。这是一本朴实无华的书,这也是一本温暖的书。作者以他素淡的笔调描摹人生百态,直抵普通人的柔软内心,娓娓道来,不知不觉中把读者带入了这片“纸上王国”。
  • 妞妞(少儿版)

    妞妞(少儿版)

    《妞妞》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仅仅活了562天便夭折了的小女孩——妞妞。由于妈妈孕期的一次意外生病,妞妞出生便患有眼部恶性肿瘤,父母给与了最细心的照料,但仍旧无法挽回妞妞的生命。在陪伴妞妞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有欢喜有无助,有下相互扶持有激烈争吵,父亲周国平用感人的文字记录下来,带给读者很多启示。
  • 南方冰雪报告

    南方冰雪报告

    这是一部真实地记录2008年中国南方暴风雪的全景式长篇报告文学,一部关于存在、命运、灾难的纵深拓展之作。作者历经数月的艰辛而深入的采访,通过那些最底层的、第一现场的受灾和救灾的老百姓的亲身经历或口述,获得了大量的原生态素材和许多独特而不可重复的细节,让我们对这场灾难有了重新发现的可能。全书以交叉重现式的结构和鲜明的精神在场感,试图呈现出一种直逼物象本真的情景与氛围。在报告文学很长时间以来只强调“报告”而遗忘了“文学”时,这部作品具有很丰厚也很纯粹的文学性,从而有力地提升了“报告”核心价值。
  • 洗劫东京

    洗劫东京

    本书揭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证券交易所的阴谋与爱情、日本黑社会的神秘与邪恶、英国巴林银行轰动倒闭的不为人知的细节。
热门推荐
  • 仙有娱思

    仙有娱思

    占据一个好名字,此书名必火不解释。为什么这么说呢,等到下一届星创奖就知道了。
  • 毒步天下:天才腹黑煞神

    毒步天下:天才腹黑煞神

    现代装疯卖傻的富家千金一朝穿越,成为被追杀的亡国公主。她血眸童颜,狡黠腹黑,举世无双,实力冠绝天下,以绝世天才之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惊才绝艳的小毒医,名冠天下的玄皇陛下,皆是她这个扮猪吃老虎的腹黑。无意间捡得妖孽一只,从此伴君不相离!
  • 查理九世之骷髅女孩

    查理九世之骷髅女孩

    一个想复仇的女孩,从阴间回到阳间,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 逆世狂女:废材三小姐

    逆世狂女:废材三小姐

    穿越成不能修炼的废物小姐,受尽欺辱还被人人唾弃?21世纪威震全球的神偷岂能混成如此,当她是软柿子好捏不成?看她不把风府上上下下搞的鸡犬不宁,鸡飞蛋打!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她魔武双修碾压一切天才。且看她虐渣男,欺白莲花,养神兽,炼丹药,一步步走上强者之路。“师父,有人欺负我!”风轻羽揪着他的衣袂哭诉。“直接打死,算为师的。”大祭司摸摸她的脑袋。
  • 捡个魔帝回家宠

    捡个魔帝回家宠

    她先是糊里糊涂的穿越了,又是糊里糊涂的开始修炼了,然后又糊里糊涂的统一了人界。身为半神之体,手握绝世神兵。不只是修为,一身医术更是精湛绝伦。活死人,肉白骨。只恨没有一个男子能陪伴左右。天帝?什么鬼,给姐姐滚一边儿去!神尊?一副木头脸,无趣!"你看本尊如何?”某魔帝笑得倾国倾城。嗯,这个不错,可是你比我老太多了啊!你行不行啊!"小卿儿,你可以自己试试。”某男黑着脸将她扑倒!
  • 在下迪奥有何贵干

    在下迪奥有何贵干

    恶人是会有恶人的救世主,但少女肯定不是什么救世主。“住手!你觉得这样欺负别人很有趣吗?”“超TM开心啊你不知道吗!”“JOJO,长久以来的勾心斗角中,我明白了一件事,人类是有着极限的。”“JOJO是谁啊?”少女手里举着'DIO'之书,大笑着。“JOJO,我不做人了!”“所以,JOJO到底是谁啊?”我,迪奥的目的只有一个,胜利然后超越!过程和方法,都不重要!
  • 重生在三国

    重生在三国

    陈楚,男,现年二十三岁,三流大学毕业,一朝穿越到三国,本应在社会底层拼搏的他誓要在异时空叱咤风云,改写三国历史,做霸王指点江山,拥美人还看天下!
  • 沧海一佛

    沧海一佛

    混沌初开,万年后佛界大战,佛主陨落,邪魔当道,三界陷入混乱,在万古时代,能否出现这样一个人,而这个人又有怎样的经历,万古时代的爱恨情仇是怎样的,等你来解读…………
  • 不过是哭笑一场

    不过是哭笑一场

    有时候你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却发现其实一切都是狗屎。有时候你觉得一切唾手可得,却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发现追求的东西一文不值。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生活,有时你会偷偷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平庸,看到无数比自己优秀的人踩在自己身上,让你无法喘息。而你要辛苦生活工作、你要为了大电视机、洗衣机,手机、汽车,养老保险去活着……你要健康,要低胆固醇,要医疗保险,要银行卡,还要他妈的贷款买那该死的房子,等你好不容易坐到了自家的客厅里,吃着肮脏的垃圾食品,看着让人呕吐的选秀节目,你会问自己,这就是你要的未来吗?不如就挣脱吧,让我们不妥协不合作,随意生活,哭笑由我,挺立在世间,做一根拔不去的钉!
  • 前世今生之江山美人颜

    前世今生之江山美人颜

    谁眼角朱红的泪痣,成全了你的繁华一世。你金戈铁马的江山,赠予谁一场石破惊天的空欢喜。江山,美人,谁舍谁留,只是徒留一生痴缠。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刀光剑影,诡计诡异,勾心斗角,是谁又迷失在华丽的牢笼,是谁又沉醉在红颜的婀娜,风吹散迷雾,真相浮出水面。究竟是谁失了谁,谁负了谁,那一地的残缺,终究就此定格。谁苍白了谁的等待,讽刺了谁的执着。剑已绣成一盏灯为你把琴擦,人已老成一柱香为你把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