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7300000056

第56章 关于音乐评论

本文作于2007年5月20日。原载杨燕迪个人博客“音乐人文笔录”,未曾公开发表。

2007“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在中国音乐学网上,相关报道和评论从侧面引发了关于中国的音乐评论状况的讨论。

“圈内”抑或“圈外”,似是争论焦点。这让人想起,前段时间,在有关音乐翻译的争论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议题。看来,两者间确乎存在某种缝隙。就这条缝隙而论,是刻意加大,还是努力弥合?不言而喻,还是希望选择后者。

国外的情况,两者间的缝隙似乎并没有如此明显。例如,大名鼎鼎的萧伯纳当然是“懂行的、独立的、有主见的、有胆略的、有话语权的”“圈外”人,但《纽约时报》音乐评论家勋伯格究竟算“圈内”还是“圈外”?一位曾在著名的《纽约客》杂志担任首席音乐评论家的Andrew Porter作为研究威尔第的权威学者,也在学院派音乐学中非常活跃(《新格罗夫》1980版“威尔第”条目的撰稿人),但另一位关于现代音乐研究的权威人物,也曾在《纽约客》任评论家的Paul Griffith则根本不是音乐科班出身(《新格罗夫》1980版诸多现代作曲家条目均出自此人之手)。看来,关键在于,“圈内”懂得“圈外”,“圈外”理解“圈内”。目前中国的情况是,“圈内”的文字功力和现时资讯偏差,而“圈外”的音乐功底和历史维度较弱。

但笔者以为,目前中国报刊(特别是报纸)音乐评论所面临的问题,倒不是没有合格的音乐评论人(尽管确乎很少),而是没有正常的体制支撑。按照国外惯例,大型正规报纸一般会有音乐评论专栏,往往定期聘请(聘期可长可短,但最短一般不会短于一年)固定的、职业的评论家(“圈外”“圈内”都可以,但关键要“职业”)来定期写作音乐评论(评论家拿了聘任工资后,职责是每周写两到三篇评论,没有另外的稿费),反映该城市的音乐生活情况,并引导一般市民的音乐趣味和音乐消费。这个体制,目前在中国是不存在的。而如果没有这个体制的创立和建设,中国的报刊音乐评论的糟糕窘境大概会一如既往地继续下去。

但话又说回来,一个城市,首先必须具备足够丰富和丰满的音乐生活,才能出现上述这般对报纸音乐评论的需要。中国的各大城市,包括京沪,在平时是否已经具备相当数量和质量的音乐生活?似乎还有距离。

前些天正好校读汤亚汀老师和朱丹丹合译的Joseph Kerman的Contemplating Music: Challenges to Musicology一书的中译本《音乐沉思——音乐学面临的挑战》。记得初次接触这本名著,是近二十年前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进修读书时。当时此书刚刚在西方“红”起来,研讨课上几乎言必称此书和Kerman。现在重读,再次感到自己受此书影响之深(像重会老友,毕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再读此书)。对我本人而论,对西方音乐学的总体了解,此书是指南和灯塔。某些思路和数据,大概从根上是自这里而来。现摘抄如下一段,权作上面有关音乐评论讨论的补充。

Kerman这样写道:

音乐学术圈中很少使用“批评”(criticism)一词。事实上,批评在根本上受到怀疑。部分问题在于,该词在音乐上的用法其通常的意义令人恼火——仅仅意味着在日报和周刊上回顾音乐会演出,仅此而已,别无其他。报刊乐评在业界的口碑很差。报刊新闻界流传着许多有关乐评家的传言,说他们在某一天突然改换门庭,从体育版跳到乐评版,恣意行乐于无知和诽谤。不过,人们似乎忘记了,在最近的记忆中,如Virgil Thomson这样知名的作曲家,如Jack A. Westrup这样著名的音乐学家,都曾在报界写过乐评。还有像Andrew Porter这样知识渊博和修养全面(或者说有人文气)的学者,几十年来都投身在报界。然而无论做得好坏(通常很糟),以新闻角度构思的批评,总会使作者处于极其有限的空间中,技术性的表述也受到限制。仅仅提及一个简单的指标:诗歌评论总会引录诗行,艺术评论则通常使用展出艺术品的过得去的粗略复制图片,而音乐评论却从不使用谱例佐证。这使得评论家几乎无法完成一项简单而又必要的事,即他很难涉及细节。本人译文,原书第16—17页。

Kerman在美国音乐学界,观点之犀利和尖锐,那是出了名的。针对“批评”,他的不满在两方面。其一,针对报刊乐评普遍的狭隘和“业余”(尽管对Virgil Thomson,Jack A. Westrup,Andrew Porter几位表示了敬意);其二,针对专业音乐学界漠视音乐意义和音乐价值的“实证主义”倾向,呼吁和提倡具有真正学理意义的“学院式音乐批评”(academic music criticism)。

中国的问题,自然和英美发达国家很不相同,但也不是完全不同。不论是报刊乐评,还是学院式音乐批评,可能都还需要耐心和长期的培育。

同类推荐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如何写好规范字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如何写好规范字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像狗饮水

    像狗饮水

    周润发、张国荣、张学友、刘青云、黄秋生、张家辉、王菲、葛优……《阿凡达》、《盗梦空间》、《岁月神偷》、《无间道》、《打擂台》、《让子弹飞》……这是一本才气横溢的娱评随笔集,被文坛大佬们称为“野孩子”的评论家金成浸淫香港媒体圈数十年,对香港影视红星、庶民生活及流行文化了如指掌。他把消费、潮流看得透澈晶莹,有把明星当常人看的敏锐,有对社会不平事的仗义,也有对生活忐忑无常的倾诉。一手的私密材料,看得人惊心动魄。狡黠的文字,看似离经叛道,其实却直入人心,读来酣畅淋漓,“有一种野孩子打赢公子哥儿的快感”。
  • 音乐之语

    音乐之语

    本书选编了古今中外近500位著名音乐家、名人有关音乐艺术、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演奏等方面的名言一千多条。
  • 著名歌剧欣赏

    著名歌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歌剧欣赏》定位为歌剧欣赏入门普及型书籍,收集了世界著名的歌剧,包括《白毛女》、《江姐》、《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其中包含了歌剧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及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
热门推荐
  • 双子乱天下

    双子乱天下

    神秘莫测的占星术师,一次跨越千年的召唤;身份莫测的第一宫主,两人穿越千年的羁绊;意图莫测的皇室家族,三代超越千年的纠葛。
  • 照亮成长之路的故事

    照亮成长之路的故事

    本书编选了中外经典成长故事,每篇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会了青少年怎样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让青少年懂得了如何为人处世,健康快乐地走向未来。书中每一个故事都足那样的真挚、感人,富含哲理。掀开书中的每一页,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让这一个个经典的小故事照亮我们的成长之路。
  • 怪物少女来异世

    怪物少女来异世

    若我一身罪孽,愿保灵魂无垢死亡,重生即使换了一个身体,承载另一个人生初生仍是带罪人无法选择生命的降临方式那就选择生存的姿态吧请等待灼灼风华,世人仰视
  • 战神联盟之空间挑战

    战神联盟之空间挑战

    瑞卡尔降临赛尔号,神秘的属性,奇怪的水晶,你究竟来自哪里?当一切都变成烟云,是善是恶,是敌是友?
  • 天界觉浪盛禅师嘉禾语录

    天界觉浪盛禅师嘉禾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极品修道

    都市极品修道

    修真界第一天才陈天渡劫成功,本以为会飞升仙界,醒来后却发现重生在地球,是阴谋还是天意,在这个几乎无法修炼的地球,他该如何继续他的修仙之路?
  • 关城西地,向阳而长

    关城西地,向阳而长

    本文写实,以短篇记录二胎生活,分享与天使一起成长的快乐。感动不只有你们,还有留在记忆里的美好爱恋——孩子的妈妈、我的老婆,曾经的校花和学霸。在我们以凌乱的脚步告别了那些没有油盐酱醋茶之烦恼的年代后,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白龙白杨兄弟两个。看着大宝小宝每天快速的成长,更觉时光之荏苒、岁月之匆匆,于是,捡拾起笔墨,发愿写下两兄弟成长的点点滴滴,分享繁忙之余收获的快乐神怡,并时刻警醒检讨为父之过失,以图改进,以供围观者以借鉴。此外,还会记录家庭的成长,涉及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等诸多元素。请相信,一路读来,你不会空手而归。
  • 六界凡途

    六界凡途

    ╮(╯▽╰)╭╮(╯▽╰)╭╮(╯▽╰)╭
  • 天耀大陆

    天耀大陆

    千年劫,大陆乱。逆天脉,圣祖现。平动乱,天下安!林钰,一个天生具有逆天绝脉而无法修炼任何真气功法的废物,是怎样在强者如云的天耀大陆上,一步一步走向强者之巅!技冠群雄,傲视天下!我命由我不由天。—————————————————————————大纲已列,稳定更新,新人新书,急需兄弟姐妹们点击收藏!字数少,看不痛快的兄弟们,先收藏,养肥了再看!虚心接受任何建议!
  • 凤鸾错之强宠契约下堂妃

    凤鸾错之强宠契约下堂妃

    为了救父,她将自己卖给他,签下一纸契约。一:对外不可透露与楚天胤的关系。二:不可与别的男人纠缠不清。三:若有天厌倦了,宁素堇必须完全从楚天胤的生命里消失。她哑然,她连做他侍妾的资格都没有。只是一个他在青楼里买来的女人。他半眯着眼,冷光迸射,看着她和别的男人有说有笑。“女人,你似乎忘了契约上的内容了。”他咬着牙,似要将她揉碎。她别过眼。心不克制的疼。“王爷是在嫉妒吗?”爱了痛了,心死了,逃了。多年后,睿王大婚,她笑意盎然。“许久不见,别来无恙,睿王爷。”她看着他惊讶的样子,笑着福了福身。身后还跟着两个小鬼。一男一女。“娘。他是谁?”“一个不相干的人。”她华立转身,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