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7300000031

第31章 “门外”的“内行”(2)

这里触及认识与理解音乐的一个根本性难题:音乐虽是听觉艺术,其根本性的存在是与聆听相关,但仅凭听觉却又无法全面和深入地把握音乐的内在本质,而必须借助诉诸视觉的乐谱。乐谱本不是音乐,原是为了将音乐固定和记录下来的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但诚如辛老所感喟的,“……从心里赞叹这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如果没有乐谱,多声部的音乐思维又如何记录?如何交流?如何向后人传递?”

辛老半自嘲地说“自己读谱能力很低却又喜欢捧着谱子啃……”。我猜想,他甚至在六十三岁时买了一架钢琴来自学,其根本的驱动力可能是想在钢琴上读谱,而不是奢望达到什么了不起的钢琴演奏水平。辛老一定是受了大文人萧伯纳的启示(辛老在诸多文章中谈及萧翁),无师自通,听熟了诸多音乐名作,进而自学读谱和弹奏钢琴,为的正是进一步理解和认识音乐——当然,萧翁年轻时还没有出现唱片和广播,这么做也是“被逼无奈”吧!

乐谱本来的功能是为音乐的表演实践提供系统指示,但随着它的不断完善,它就几乎变成了音乐的一种自足、自主的存在方式,不但继续成为演奏、演唱的指令,而且也成为承载音乐的一种符号,被印于纸本之上,成了一种特殊的“书”,在作曲家身后仍能继续让音乐作品以不走样的方式存在下去,供后人学习、认知和解读。就此看来,读谱就相当于读书——只是这种书有特殊的密码系统,不易为“门外”人读懂。

然而,真正要读懂乐谱之书,仅仅读乐谱书本身却又是非常不够的——因为要看出(乃至听到)乐谱中的“弦外之音”,是需要读者自己的心灵共振和文化共鸣的。这种共振和共鸣的能力哪里来?很大程度上依靠读乐谱书之外的真正的书——文字书。

辛老是痴迷而顶真的读书人。到了晚年,我们得知,他觉得精力有限,想看、要读的书太多,时间来不及,索性大幅度削减了听音乐的时间。辛老的文字写作主要涉及音乐,但他的阅读范围远远超出音乐,而且也很难说是以音乐为中心,凭兴趣,多而杂,毫无外在的功利心,加之自幼就养成读书癖好,如此长时间的积累,知识和见识的储备可以说是很惊人的。我想辛老大概是持续做笔记的,读书每有趣闻和会心处都会记下一笔,因此他的文字写作中才会每每出现那种左右逢源的率性及让人感到新奇的趣闻。

就对音乐书的涉猎之多和了解之深而论,辛老不仅堪称“内行”,而且我相信超出音乐界的诸多专业人。显然,他的阅读一直与他自己的听乐、爱乐经验直接挂钩,因而阅读的指向也与是否增加了听乐、爱乐的兴味紧密关联。

比如,他通读了现在除了专家恐少有人阅读的王光祈的很多著述(大多出版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觉得从中增长了不少音乐知识,但也客气地批评王光祈的某些写作(如《西方名曲解说》一书)“很不过瘾……三言两语便把一首作品打发了,文字又淡而无味”(《寻找导游人》)。他会深入地细读一本专门论述指挥艺术的有趣的论著——康德拉申的《指挥家的境界》,此书在音乐界内并无多少人注意,未见到有谁写过书评,而辛老则从中读到诸多有关音乐表演的根本性课题的深入洞见,一时大为感叹,惊呼阅读此书“有如倾听一部以诠释艺术为主题的交响音乐”(《诠释艺术的诠释》)。甚至,他发现一部完全是为“门内”乐人而写的专业书中,也会有极为吸引爱乐“门外”人的精彩内容,值得再三咀嚼——此书即是柏辽兹的《配器法》(《文如其乐,乐如其心》)。我不知道在音乐专业界中,除了从事管弦乐配器研究和教学的专家和学人,又有谁对此书做过如此仔细的研读?

更多的音乐知识和信息,当然还是要从外文书中找寻——就针对“古典音乐”的论述而言,中文书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方面,辛老获取资源的不易和他千方百计四处找寻并痴迷读书的劲头会让音乐界的“门内”人感到惭愧。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大约仅仅是辛老众多找书、读书小故事的一例。

他曾借到一本多达1187页的英文原版《牛津音乐指南》,因为限期归还,所以就“眼馋心急”地通读,并做了大量抄记,看英语,写汉文(《辛丰年音乐笔记》后记)。这是一部相当出名的中型音乐辞书——而辞书是用于查阅的,相信很少人会有通读辞书的冲动和经历,由此也可以想象辛老热爱音乐和渴求知识的程度之烈。他还细致研读和摘抄过英语世界(也是所有语种)中最庞大的二十九卷之巨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中的很多长条,特别如“贝多芬”词条中的“身后深远影响”一节,因看到国外评论甚高就“一口气读完”(《闲话格罗夫》)。一些因出版年份较早已不入音乐学界法眼,但其实具有真知灼见的原版论著(如英国学人维努斯的《协奏曲》),他也绝不放过(《乐史浮雕——读乐良友〈协奏曲〉摘介》)。他甚至细读过一些专业乐人也难得浏览的专门化论著,如1983年出版的德国学者鲍尔的《瓦格纳作品的舞台设计与制作:从首演至今》(《还是太虚幻境里自在》),以及英国学人托德于2003年出版的《门德尔松音乐传记》(《书架即景》),等等。

难怪辛老笔下的音乐史实丰富多彩但从不陷入无根无据的“八卦”传闻。他知道很多,但绝非道听途说。辛老的文字虽是“笔记”和“闲话”,但可能比音乐界的某些“专业”论著和论文更值得信赖,更让人放心。

会读谱,爱读书,懂外文,加上几十年长久不懈的认真积累和深切体验——辛老音乐文字写作的“内行”品质就此得到保障。而所有这些又都经过了辛老自身心智感受的融会、整合和提炼,经由辛老那种带有“民国风”的特殊笔调娓娓道来,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无人能够模仿但却引得众人一片叫好的“辛式乐话”的文体风格。

这种无法模仿的文风和品格,我想从根本上是来源于辛老无法复制的人生经历和生命态度,他的文风说到底是这种阅历和体验的外化和投射。这样一位爱乐人和读写者,处在中国二十世纪社会文化变动不居的时代风潮中,保持一以贯之的爱乐情怀和赤子情结七十年不变,年逾花甲之后才突然发力,果然是出手不凡,赢得满堂喝彩,但又并不因此而改变他低调谦逊的为人品格——这本身已经构成某种具有戏剧性的传奇。我们不禁会问,今后,还会出现这样的人与文吗?

辛老站在音乐“门外”,但却以“内行”的姿态和资质,致力于打破“门外”和“门内”的壁垒与阻隔。他的个人努力应该被后人铭记——无论“门外”人还是“门内”人。我怀有某种憧憬,这种“门外”和“门内”之间的“门槛”是否会在某时趋于消失——那当然是“门外”的爱乐人具备了“门内”的内行资质,而“专业”的音乐人又能够以“门外”乐迷感兴趣的方式谈论大家共同关心的音乐艺术议题和音乐文化命题。

我能想到的例证大多来自国外——如德国神学家和医师阿尔伯特·史怀哲的巴赫研究,德国哲人特奥多尔·阿多诺的音乐哲学和音乐社会学论述,美国文化史大家雅克·巴尔赞的柏辽兹研究和音乐文化评论,巴勒斯坦裔的著名文学与文化学者爱德华·萨义德的音乐评论,美国钢琴家兼学者查尔斯·罗森在《纽约书评》中跨越四十余年的音乐专栏写作,以及本文开头提到的、辛老文章中也常常引录的那本音乐文化史名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等等。具体到汉语世界的音乐文字写作,如果要谈论“门外”和“门内”的交汇与弥合,“辛式乐话”毫无疑问会被当作具有中国特色的跨界楷模而成为某种具有时代感的、不可忽略的示范。

同类推荐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陶器、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陶器、

    本书包括古代陶器概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先秦时期的陶器、秦汉时期的陶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陶器、陶俑之谜等内容。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影视艺术鉴赏与实践

    影视艺术鉴赏与实践

    本书介绍了影视艺术与技术发展及其规律,系统阐述了影视创作理论,并对国内外优秀影视作品加以鉴别,赏析。
  • 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紫砂壶的收藏和鉴赏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其市场情况也较为复杂。为了便于初学者对紫砂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编者编写了这本《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对紫砂壶的起源、发展、工艺、造型、装饰、鉴别、购买、收藏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近来颇受关注的现代紫砂陶艺和紫砂雅玩、实用器皿等,予以全面详细的介绍。本书体例清晰,分类明确,非常便于阅读和查找。同时,书中配用了数百幅精美的相关图片,使读者既能快速地感性认识紫砂壶,又能够由此深入了解其深层次的知识。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切实受益。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热门推荐
  • 一甲长安

    一甲长安

    短命的无双国士,长寿的盛世君王,一甲长安繁花落,沉浮间,盛世歌。其实,云苏的愿望,不过是夜琛长安.抗得过天命,却终究抗不过流年。然而,繁华的尽头,静好的岁月里,有人会在茶余饭后,为你祈来世安康。也许,这一世,如此已是最好。纵然遗憾,亦是最美。
  • 误惹豪门:无良千金小姐

    误惹豪门:无良千金小姐

    人生对于她,就是最简单的“Easy”模式,有钱,有闲,又有颜。可这千金白富美偏偏最爱“作死”。抢我男友时,我装聋作哑。害死姐姐孩子时,我们集体噤声。忍耐都有限度,“作死”亦有极限。面对归来的男神,她再次使出浑身解数?!我们在她的阴影下小心翼翼的相爱成婚,阴魂不散的她居然摇身一变成了未来大嫂!?林薇薇,天大地大,你可不可以放过我们,也放过自己?!
  • 黑道争霸

    黑道争霸

    英雄痴,女儿泪,荡不完的柔情,流不完的热血,唱不完的悲歌,诉不完的兄弟情……这是一个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由于在环境的逼迫下,没办法走上黑道这条争霸的不归路,里面的爱恨情仇,兄弟情谊绝对会使你感动。让我们在主角的陪伴下一起成长吧。
  • 那些情歌是我为你唱过

    那些情歌是我为你唱过

    一个平凡女生田菜菜,在初中毕业前生活学习一直都很失败,是个迷糊又爱偷懒的人。在遭遇一系列挫折后,决心在省重点高中改变生活,奋发图强,但还是一时本性难改。此时巧遇了高中的学生会主席,品学兼优的纪严。两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网游之冲冠一怒

    网游之冲冠一怒

    上战场击杀敌人获得经验和荣誉,增强自己的国家Npc军队,向敌人发起进攻吧!骚年,我看好你哟,卡纳尔圣城不算什么,可为什么就是就打不下?待游戏中卡纳尔圣城向世人发起攻击后,世界居然发生了巨变?期待主角拯救世界吧。
  • A Brief Enquiry

    A Brief Enqui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君:谋天下

    君:谋天下

    人生如棋,世事无常。这天下本就是一场博弈,没有对错,一场硝烟的战争,随着,她的苏醒,拉开了帷幕。天下,谁输谁赢,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这天下,被她当成了一局关于天下兴亡之局,未成想到,她谋算天下,却谋算不了自己的心,到最后,发现,她不过是他的一枚棋子,泱泱天下,生死之局,关乎天下兴亡,她俩又该何去何何处。
  • 梦回零四

    梦回零四

    没有后宫种马,没有逆天金手指,且看主角陈枫如何演绎他的精彩人生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志:励志自强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志:励志自强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巅峰阅读文库”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志·励志自强》为该套丛书中的一册。
  • 爱情伤心梦

    爱情伤心梦

    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人、许多往事都随着岁月的风尘渐渐淡化成梦中依稀的风景,但有人却不会因为岁月的蹉跎退出我们的记忆。风景的转瞬即逝令人伤怀,然而这是人生的常态……我常常怀念那已逝的、不可重现的昨日之景,尤其是青春年少时期那美丽动人的爱情!也许风景还在更迭、变幻,它引领着我一路观光、一路困惑、一路思索,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