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2000000004

第4章 第四辑 它与超心理学

2011年香巴文化论坛·第四单元

主题:大手印文化与超心理学——雪漠与神秘文化爱好者的交流

主讲:雪漠

时间:2011年11月27日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金蟾自然堂2011年11月27日上午,雪漠老师做客金蟾自然堂,与一些神秘文化爱好者进行文化交流。

在场听众的发言非常踊跃,他们针对大手印、本有智慧光明、修行次第等佛教实修问题向雪漠老师提问,并针对深度催眠、进入梦境为别人解决心理纠结等说法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雪漠老师一一作答,并且指出,现代科学研究已经为禅修、辟谷等宗教仪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佐证。老师还说,宗教修炼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科学。这是一种对宗教修炼的全新定义,它意味着宗教修炼不只是神秘的、感性的,更是理性的,经得起科学验证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生命的科学。随后,老师结合自身二十多年的大手印禅修经验,深入浅出地对此观点作了详细解释。

谈到读书与实修间的异同之处时,雪漠老师说:读书可以让人得到清凉,暂时离苦得乐,但是当一个人放下书本,回到世俗生活中去时,各种精神污染就会影响和干扰他的清凉,让他忘记理上的明白,仍然活得非常热恼。实修就是用宗教仪轨为自己营造一个大善的环境,不断用大善的信息熏染自己的心,让自己一天天远离恶,远离欲望与无知。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自净其意”。

在场听众表示,雪漠老师对于这些问题的回应,是他们听过的最清晰的解答。

1.修行的五个层次

◎主持人:我没有雪漠老师这样的缘分和慧根,刚开始的时候,我仅仅是从一些书本上汲取一些知识性的东西,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确实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我觉得今天到场的好多年轻人都非常幸运。其实,对于修行来说,年轻是个很大的优势,刚开始就能找到自己的善知识,这对修行非常有利。无论是道学也罢,佛学也罢,都有很多修行的内容,雪漠老师的新作“光明大手印”系列图书里面,也谈到了大手印的修行次第。关于这个次第,能不能请老师再给我们详细讲一下?

●雪漠:佛教的修行有五个层次,所有的修行都离不开这五个层次,并不局限于大手印的修法。我只是用当代的语言,把它们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出来。你无论通过什么方式修行,都要经过这五个次第,就像一个人不可能马上从婴儿变成中年人,拥有中年人的阅历和经验一样。你必须在修行与生活中一步一步地、踏实地走路,才可能完成某个阶段的修行,进入下一个阶段。哪一个阶段没有完成,你都无法继续往下走。有的人证悟得非常快,不经勤勇,比如香巴噶举的奶格玛和司卡史德,但那是因为她们在过去生中已经俱足了资粮,并不意味着她们没有经历这五个阶段。所以,不管你以什么方法修行,都不要怀着侥幸心理,总想抄近路,不愿脚踏实地。我见过好多有点小聪明的修行人,不愿一步一个脚印地好好修行,总想走捷径,还把空性当成放纵欲望和懒惰的借口,害人害己,最后堕落了。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这五个阶段的第一个,就是资粮道。我把“资粮道”比喻为向往光明。不管生活水平如何,不管有没有钱,我们都会有烦恼。因为,我们总会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得非常实在,总是希望它们能够永恒——生命也罢,金钱也罢,利益也罢,好名声也罢,都是这样。一旦发现它们不能永恒,我们就会非常失望。比如,亲人的死亡让我们发现“生命如水泡,不定何时灭”,有的人就会万念俱灰,觉得人生没有一点意义,不知道自己为啥要活着,这时他会觉得非常痛苦。他需要一个活着的理由,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下去,需要为自己的活找到一种意义。他想要知道,既然人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就不断走向死亡,那为什么人还要苦苦地活下去?所以,有的人开始寻找生命的答案。

我们将真理或答案比喻为“光明”。人为什么要活着?追求有什么意义?珍惜有什么意义?找不到答案的人们,会觉得自己好像陷入了永恒的黑暗,找不到光明,看不到出路,总是在虚度生命,活得无奈、恐惧、迷惑、痛苦。如何解决这种痛苦,得到一种坚定的力量?把这种痛苦化为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光明的坚定决心。

用佛教的话语体系来说,“光明”就是“真如”、“空性”,是一种生命本具的智慧,它是宇宙间不变的真理,是真正的永恒与不朽。所以说,寻找不朽与意义的同时——虽然世界上没有不朽,但我们还是需要寻找一种不朽;虽然看破红尘,发现红尘没有任何意义,但还是想在没有意义中活出一种意义——便进入了修行的第一个阶段:资粮道。它是修行的准备阶段,就像你在旅行前,必须为自己准备好食物与行李一样。这个准备就是开始向往一种东西,想要追求一种东西。换句话说,当你向往宇宙间一种比人类更伟大的存在时——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向往,比如道教向往道,茶道向往茶禅一味的境界,净土宗向往净土,禅宗向往即生解脱等等——就进入了资粮道,这是修行最基本的阶段,修的是信心。

2.寻找的过程本身就是修行

●雪漠:如果你不但有向往,还将向往付诸实践,寻找光明、寻找真理、寻找解脱的可能性,就进入了加行道。换句话说,就是不但要有想法,而且还要有行动。在任何信仰中,都有“信愿行”的说法,这意味着,当一个人俱足信心,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接下来就要有所行动。有所行动,才是真正地拥有信仰;没有行动,只有信和愿,就是空想、幻想,不是信仰。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有的人也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也想找到活着的理由,但仅仅是想想而已,不愿意真正去寻找,更不愿意让这种寻找改变自己的生活。那么,他们所谓的信仰,就只是一点点情绪,一点点善变的想法和念头,跟生活与生命没有太大的关系,更不是真正的信仰。而且,有的人口头上说什么都没有意义,红尘没有一点意义,但是追逐名利的时候,却比别人更加贪婪,并且毫无自省,这样的人不仅没有进入加行道,恐怕连资粮道都没有真正进入,因为他并不是真心想要找到生命的答案,而仅仅是一种宣泄。将信仰视为一种情绪的宣泄也罢,将信仰视为一种业余爱好也罢,都是无法得到解脱的。

假如一个人真正地进入了加行道,他就会用实际的行为去寻找,或看书,或参学。比如说赵州老和尚,他八十岁的时候仍然在当行脚僧人。他在寻找什么?他在寻找那个能让自己明白的老师,这个老师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善知识,是照耀他灵魂的、生生世世永不落下的太阳。如果找到了这个老师,并且按照老师的话如法修行,他就能完成加行道,进入修行的下一个阶段;如果找不到的话,他就必须一直寻找下去。

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有,而且非常多。香巴文化论坛开幕式那天,国学大师叶曼老师也来了,而且还发了言。她感叹道,人身难得,善知识更难得,找到了,就要好好珍惜。她是对的。我见过好多人,读了很多书,拜访了很多高僧大德,却到处碰壁,找不到能令自己开悟的善知识。怎么办?只有继续找。因为,找不到这个善知识,就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修,你修得对不对,你认为的空性是不是真正的空性。有的人自认为理上懂了很多,知道什么是空性,于是动不动就谈玄论空,摆出一副明白的样子,有时候还真能糊弄好多人,让别人相信他说的话。然而,他所谓的明白并不是真正的明白,要是没有过来人验证的话,他就会错下去。假如他不去寻找,继续自以为是地修行,可能修了一辈子都只是个凡夫,一辈子都非常愚痴,充满烦恼,但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是非常可悲的。所以,无论你找了多久,无论你碰了多少次壁,都一定要找到那个能令你尝到空性滋味的老师,让他为你印证。

其实,寻找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修行。你想想看,遭遇无数挫折与失望,却仍然在追寻真理的人,他那份对真理的渴求之心是多么坚定?他没有被沿途的风景所迷惑,没有忘掉自己的追求,他又是多么的专注?所以说,加行道修的是定力和专注力,它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专注力,就很难达成后面的一切。

3.出世间的心灵游戏

●雪漠: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位善知识之后,他就会为你开示心性。所谓的“开示心性”,就是让你明白什么是空性,让你明白什么是真心。真心,就是许多人一直在寻找的生命答案。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那“道”,对佛教徒来说,就是真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早上明白了真理,晚上死了也不遗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明白人见到了世界的真相,他知道,烦恼也罢,令他烦恼之物也罢,整个世界也罢,都是虚幻的梦境,随时都在变化,不会永恒;他也明白,让自己生起烦恼的,仅仅是一些虚幻不实的想法,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值得烦恼的事情。

没有一点点烦恼,活得自在逍遥,活得非常安宁,这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古代印度的好多国王放弃王位和财富去修行,为的就是得到这样一份安宁与自在。

不过,找到善知识之后,他不一定会马上为你开示心性,因为你的因缘未必俱足,但他至少会告诉你该怎么修。修行的方法有很多,见性的方法也有很多,登地菩萨可以创造出无数度众的法门,就算它们看起来不像修行,也必定最适合你的具体情况,其目的就在于让你尽快证得那个东西。所以说,善知识必须是圣者。古代印度的八十四位成就师中间,有许多人的修行之法都非常有趣,比如,有的人边做鞋边修行,有的人听声音修行,有的人吃别人丢弃的鱼肠修行。所以,并不是非要出家或者躲在山洞里才能修行。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很快,有的人不但要照顾自己的温饱,还得兼顾全家大小的衣食住行,非常忙碌,如果非要按部就班,就会有很多人因为无法完全脱离世俗生活,而将修行拒之门外。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俱足善巧方便的善知识有多么重要。经典虽然承载了智慧,但是它毕竟无法开口说话,无法告诉你,你选择的修法适不适合自己,你在修行中有没有走偏。想要知道这些东西,你就必须找到一个能沟通的善知识,佛教中称之为“人间上师”。人间上师会引导你找到自己的真心,见到自性,这时候我们称之为“见到光明”,也叫“见性”。这里的“性”就是“自性”,香巴噶举用“光明”来比喻它。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被关在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屋子里,他想走出去,但没有一点方向感,也找不到门口,他只能一边摸索一边慢慢地走,动不动就会被绊倒,或者撞到墙壁。忽然有一天,窗外透进一缕光,这缕光可能非常微弱,但他会因此知道门窗在哪里。当他朝门窗走去,把遮挡光线的东西推开时,光明就会驱散屋里的黑暗,他就会看清屋里的一切。当他打开房门,走出去的时候,就能沐浴在光明之中,慢慢与光明融为一体。

指引你走出黑暗的光明就是自性,它是我们本有的智慧光明、空性光明。它一旦出现,你就知道修行的路该怎么走了,这就叫“见道”。

见道是五级证道的第三个阶段,也叫“开悟”、“明心见性”等等。所谓见道,就是见到智慧光明的意思,见到光明之后,才算进入了真正的修行。

要走到这个阶段,有时很容易,有时也很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没有机缘。什么机缘?“信”的机缘。有的人信心很大,很快就会开悟,但有的人根本没有信心,大善知识就在眼前,他却浑然不知、不懂珍惜,或者说,他一辈子都遇不上一个能令自己信服的善知识。

白内障病人想要看清楚东西,就必须先把白内障治好;瞎子想看到这个世界,就要做复明手术。这就是因缘。如果你一辈子都治不好白内障,或者你一辈子都做不上复明手术,那么你就一辈子都见不到光明。就是说,有的人一辈子死守着自己的成见,不相信善知识的话,不肯照着善知识说的去做,那么他很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光明。也有一些人非常愿意放下成见,只是苦于不明方向,不知道自己该放下什么,如何放下。比如说,有的人虽然很想知道生命的答案,也愿意付出努力和行动,但是他连听闻佛法的机会都没有——他没有看过佛书,没有听人讲过真正的佛法,身边连一个真正的佛教信仰者都没有,没有任何一个人把佛法带入他的生命,所以他根本不知道,佛法里有他苦苦寻找的答案。

我的一个学生以前就是这样。她身边所有的“信佛”之人都只懂烧香拜神,只想求神保佑,所以她对佛教不但没有好感,而且还抱有偏见。后来,因为一个特殊的机缘,她读了我的书,才知道佛教文化中原来有这么好的东西,她才成了我的学生。要是没有这样的因缘,她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好多人修到八九十岁还不知道什么是空性,或者把顽空当成了空性。

所以说,佛教中提倡法布施,这不仅仅是在弘扬佛教文化,更是在为寻找答案的人提供一种机缘。

你想想看,如果你修到九十岁才发现自己修错了,那该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所以,我的很多读者都自发地组建了网站、博客,自发地印制报纸、杂志,想尽一切办法对外传播我的思想,他们并不是在搞个人崇拜,而是想要将一种让他们清凉的文化、一种他们向往的精神、一种他们实践后认为非常有益的思想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毕竟,这样的文化,这样的思想,多听听,多看看,没有什么坏处。要是不广泛传播,好多真正需要它的人就不知道它在哪里,不知道到哪儿才能找得到它。有好几个读者看过“光明大手印”系列后都告诉我,他们走了十多年的弯路,苦苦寻觅,找不到方向,现在终于知道光明在哪里了。这就是传播的真正意义。

见道非常重要,你一旦见到光明,就走不错路了。为什么呢?因为你见到光明的同时,就会明白为啥一切都只能在心内寻找,而不能在心外寻找;你也会明白,什么样的选择,什么样的方向,才能让自己走向解脱。就是说,见到光明之后,你才会知道应该破除什么,为什么要破除,如何破除,等等。不过,事实上,当你见道之后,好多执著和烦恼慢慢就消失了,因为你已经知道世界是怎么一回事了,正如你知道魔术的秘密之后,就不会继续被它欺骗一样。

那么,世界是怎么一回事呢?它是不断变化的,是流动的,是由因缘聚合而成的,不是实体,而是组合。既然是组合,就会有解体的一天,解体的那一天来临时,事物也就消亡了。

有的人也知道这一点,就像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但是正如有的人即使知道作用力必然带来反作用力,却仍然不相信因果循环,好多人在生活当中,也总是忘记“变化”这一规律。对“变化”的忘却和一种盲目的侥幸心理,使我们陷入了贪婪、无知、愤怒、嫉妒当中,不能自拔,痛苦和烦恼由此而生。所以,见道与认同道理的区别在于,见道者就像那些对魔术秘诀了如指掌的人,认同道理者,则是那些明知魔术必然是某种障眼法,却仍然会被魔术效果所愚弄的人。

关于见道后的修行,禅宗有三关之说:第一关是初关,明心见性;第二关是重关,保任成功;第三关是牢关,将保任的东西也打碎。但是,现在对禅宗“三关”的说法里面,却有好多都是错误的。比如,台湾的某法师在一本书里说,禅宗参破三关之后仍是迷情凡夫,这简直是胡说。为什么呢?因为,参破初关就明心见性了,这时已是登地菩萨。登地菩萨是圣者,而非凡夫。如果参破三关,就是佛。我们暂且不说报身和化身,因为禅宗里面没有报、化之说,但这时他至少证得了法身成就——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的要求,比如觉他和觉行圆满等等。所以,参破三关之后,怎么可能仍是迷情凡夫呢?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等于否定了禅宗的修行和觉悟。

当你将光明打成一片时,就破了上面所说的重关,进入不动地,达到八地菩萨的境界了。八地菩萨是不动地,心不动则不堕落。但是,之后还会进入无修道——这是修行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说,你看起来好像已经不再修行了,但行、住、坐、卧之间,却无时无刻不在空性中,只是还有很多习气需要破除。比如,喜欢喝普洱,不喜欢喝绿茶,这就是一种细微习气。不过,那些细微习气,已经改变不了行者的智慧状态,对他构不成烦恼,不会让他堕落了。只是,既然心上还存在习气,就需要继续清除,因为细微习气也是分别心造成的,它的存在,意味着行者的分别心还没有完全被除掉。

当你连细微习气都清除干净时,普洱也罢,绿茶也罢,白开水也罢,都会觉得很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尝不出味道。相反,你大智俱足,光明朗然,了了分明,却又如如不动,这才证得了究竟成就。证得究竟成就者,不再被世界上的任何东西所动摇,这时,他就是如如不动的佛。

关于上述的五个阶段,我有一种很形象的比喻:资粮道就是“向往光明”,加行道就是“寻找光明”,见道就是“看到光明”,修道就是“走向光明”,无修道就是“融入光明”。佛教中任何一个教派的修行,都离不开这五个阶段,完成这五个阶段之后,你就化成了光明,心中连光明的名相都没有了。“无光亦无明,无生亦无死,如如不动,无来无去”,这才是真正的成就。

4.修行和潜意识

◎听众:雪漠老师,您刚才把修行的次第讲得非常清楚。不过,在寻找光明这方面,我还有一个疑问。您也说了,机缘非常重要,有的人可以找到自己的老师,但有的人却没有这样的机缘,这些人怎么办?我们大学毕业是七八十年代,那个时候,一毕业就要为饭票和粮票奋斗,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物质条件都比我们丰富。我记得,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一般不谈爱好,也不谈心灵,因为他们要为生计奔波。现在就不一样了,我接触到的一些年轻人都不用为生计担忧,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好一些。在社会普遍缺乏信仰的无意识状态下,这些人就会感到非常空虚,开始向往一种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有时候,这些年轻人的求道之心是很让人敬畏的,我觉得他们反而比四五十岁的人更容易放下一些东西。那么,如果这些年轻人暂时找不到好的老师,有没有一些方法,让他们不会因为急切的向往而偏离修行的正道?比如说,能不能通过书籍和光盘等方式,让他们明白一些东西?

●雪漠:按照一般情况来说,有宗教信仰和宗教名相的修行非常容易,当然也可以诵诵《金刚经》、《心经》、《大悲咒》等。如果没有宗教名相,可以安住在当下所做的那件事情里面,把生命中所有的苦乐都融入其中。比如,喝茶时,就把所有的生命都融入喝茶的这个过程——眼睛看着袅袅升起的热气或是荡漾着的茶水;耳朵倾听茶杯撞击的声音、茶水注入杯中的声音,或是开水沸腾的声音;鼻子嗅着茶香;舌头品尝茶味,感受茶水的柔滑,再不要去管其他事情。无论你在做什么,都不要理会其他东西,只要专注于你手头上所做的事情就成。你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感受它,用自己的心灵去抚慰它,让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都集中于这件事情本身。这也是一种修行。所谓的“茶禅”,其实就是通过专注于喝茶,达到一种安住。茶道、茶禅修得很好的时候,境界也很高。

所以说,一切修行都是殊途同归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刚刚谈到的“超越”——对生命状态最后的改变。就是说,光是在道理上明白一些东西还不够,你必须改变自己的身心。因为,道理有时仅仅是一种跟生命无关的知识,用的时候你根本想不起它们,到你想起它们的时候,烦恼往往已经产生了。所以,真正的改变,是改变生命本身,改变你的基因,修复基因和染色体中间的缺陷。如果没有这些改变,所有的变化都不彻底,因为你的身体不听话。

比如,你想守戒,想清心寡欲,可是看到一个美貌女子的时候,你却控制不住自己,想方设法去追求她,追求不到,你就会感到非常痛苦,她如果爱上了别人,你还会因爱而生恨;你想放下金钱,可是你发现自己很容易就能赚到钱,这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陷进金钱游戏当中,执著和追逐金钱,把正法抛诸脑后;你知道吸烟对身体不好,却控制不住自己,戒不了烟;你知道喝酒伤肝,但美酒在旁的时候,你却总是喝得酩酊大醉……像这些事情,好多人即使不学佛,不修法,道理也是一清二楚的,但他们做不到,因为身体不听话。所以,道理上的明白是不够的,你要是不想偏离修行的正道,就必须扎扎实实地修行。当然,看书和看视频都非常好,它们都是智慧的妙用,但问题是,它们无法代替脚踏实地的修行。

关于修行,传统的佛教中有很多法门,包括坐禅、念佛、诵咒、观想、诵经等等。但是这些东西必须以智慧的形式,进入你的生命深处,影响你最深层的意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潜意识——才可能对你的生命状态发生影响。对于这一点,我们称之为“定能生慧”,就是说,定力达不到一定层次的时候,理上的明白就起不了任何作用。

5.何谓“脱俗”

◎听众:雪漠老师,我发现,现在有一些年轻人也向往一些东西,至少他们是有这方面意愿的。但是,坚持修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却会显得呆若木鸡,不追求利益,做事也不精进。在他们自己看来,这或许是修行,是超凡脱俗,但最后往往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雪漠:如果修行中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就已经走偏了。修行和放下是一种积极的东西,它不是消极的。但是你理上走偏之后,就会出现一种懈怠、懒散的状态。比如,西部有一些老人,家里很穷,却总是非常快乐地、懒洋洋地坐在南墙根下晒太阳,啥都不干,啥都不问,啥也不争。好多人认为这就是淡然、超脱、豁达,但事实并非如此。你看那些牛马们不也懒懒散散地卧着嘛,有时它们甚至可以一动不动地卧上好久,就像坐禅一样,可它们还是畜生,它们无论卧上多久,生命都得不到一点升华。所以说,这是愚痴,不是修行,以这样的态度面对人生,好多宝贵的生命时光就被虚度了,创造不了半点价值,留不下任何东西,这样的活,跟动物没有任何区别。

一些和尚修行时也是这样,他们自以为得定了,就什么事都不想做,百无聊赖,万念俱灰,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枯禅,即便真的入定了也是枯禅,起不了任何作用。这种修没有任何意义,就像把一块石头泡在冷水里面,哪怕泡上一百年,甚至上千年,它也仅仅是一块石头。唯一的改变,就是它会慢慢被水流侵蚀,但其本质,仍是石头。我把这种在虚无中、在枯禅中虚耗生命的人,称为“混混”,时间的累积,只能让一个小混混变成一个老混混,不会让他实现任何升华。这个过程中,混混们只有身体的衰老,精力的衰退,没有任何进步与超越。真正的进步和超越,需要精进,需要坚持,按照以前的说法,就是要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好多人不认可佛教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因为他们以为佛教的“无所求”是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其实,佛教是最积极的,它提倡人们通过主宰自己的心灵,来主宰自己的命运。它不认可那种随随便便浪费生命的虚无主义,也不认可那种非常盲目的“认命”。我在跟雷达老师聊天的时候说过,做事首先要“事在人为”,然后再对结果“顺其自然”。不经过“事在人为”就“顺其自然”,不是佛教提倡的“随缘任运”。

什么是“随缘任运”呢?把稻种埋进地里,给它施肥浇水,保护它,使它远离恶劣气候的伤害,这就是“随缘任运”,拔苗助长就是“攀缘”,是“强求”。就是说,佛教的“不强求”,是在珍惜、尽力之后的不执著结果。它认为,只要你做好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就应该坦然入睡了——你也无法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东西,许多时候的执著,其实是自寻烦恼。

因此,真正的佛教信仰者既不会轻言放弃,也不会急于求成,而是轻松、快乐、精进地走向他的目标,不去执著结果。正是因为少了一点恐惧,少了一点计较,少了一点衡量,少了一点怯懦,少了一点贪婪,少了一点干扰,他们付出的努力,反而会比一般人因执著而付出的努力更多。

有个学生告诉我,她曾经是个不懂坚持的人,总是在应该自信的时候退缩,因为她不相信自己能做到一些事情,能实现梦想,能成为自己真正认可的人。她向我坦言,自己的人生曾经充满了遗憾,但是接触大手印文化之后,她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突然放下了一切担忧与衡量,将所有的生命都投入对梦想的追求与守候当中,以一种自己真正认可的方式生活,以一股旁人难以理解的激情和韧力,实现了令许多人意想不到的巨大进步。她说,自己的心灵曾经像一潭死水,泛不起涟漪,没有一点感觉,活着对她来说,只是毫无意义的、对时间的消磨,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能感受到这么庞大的美好,这么美妙的诗意,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能活得如此坦然,竟然能看见这么广博多彩的世界。她告诉我,如果不是大手印文化向她展示了另外一种活法,她的生命之花就会迅速凋谢,因为,厌倦感和无力感已经笼罩了她的整个生命时空。

所以说,真正的佛教信仰者并不消极,他们一旦决定要去做好一件事情,就不会计较别人的看法,不会计较自己将会付出多少、能不能获得回报。即使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与灵魂,他们也不会后悔。这样的激情与专注,是没有信仰的人无法想象的。

但是好多人都不理解真正的信仰,包括好多和尚,他们在修行中都会走入虚无主义的误区,好长一段时间都出不来。释迦牟尼时期就有过这样的例子。当时,有些人修不净观,修到后来,觉得自己非常肮脏,非常恶心,彻底厌倦了红尘,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自杀,但是又怕自杀会犯戒,于是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当作筹码,请别人杀了自己。那时有好多和尚都是这样。后来,释迦牟尼发现了这一点,才进行了纠正。

那种消极厌世的状态对吗?当然不对。修行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快乐、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懂得珍惜生命及身边的一切,而不是为了把人修成石头,更不是为了让人厌倦生命。修到想要自杀,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状态,佛教绝对不提倡这样的事情。在佛教当中,伤害自己的身体是一种犯戒的行为,更别提自杀或请别人杀害自己了。好多人觉得万念俱灰,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就是看破红尘,就是佛教所说的“出离心”,这是错误的。你发现一切都没有意义之后仍然精进,仍然珍惜你自己,也珍惜你身边的一切,这才叫做真正地看破、真正地出离。行为上的放弃不是看破,也不是随缘,而是软弱,是怯懦,是消极,是一种对妄念的投降,它正是佛教所反对的东西。一定要明白,厌世之后的消极,是陷入污泥里不能自拔,就像池塘里的泥鳅,卧在淤泥里不愿游动,这不是智慧的拒绝,而是愚痴的逃避。

我经常用池塘与莲花的关系,来比喻心灵对世俗的超越。我说,超越就好比池塘中长出的莲花。你看,那么洁净、那么美丽的花朵,就是从很脏的淤泥中长出来的。它的盛开不为任何人,不迎合达官贵人,也不拒绝穷苦百姓。不是说达官贵人一来,它就“笑”得非常灿烂,乞丐一来它就连花瓣都合拢起来。不是这样的。它的盛开,不为讨好任何人,没有任何功利化的目的,只是在展示一种天然的美。不管这个世界怎么样,不管这个世界需不需要它的美、认不认可它的美,莲花都要展示那种大美。真正的修行,就是要扎根于生活的池塘,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修行也是这样。

修行需要积极,需要贡献,需要不迎合这个世界,需要不在乎这个世界,需要不计较自己得到了多少,就像莲花不迎合世界,甚至不迎合太阳一样。下雨它也那样,刮风它也那样,有没有太阳,有没有掌声与喝彩,它都会在生命最辉煌的时候,为世界贡献一种美。真正的修行,就是要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

清朝的时候,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朝政府一直商量着到底要战,要降,还是求和。商量到最后,有人出了个主意:不战,不降,不和。现在有很多修行人也是这样,既不做事,也不精进修行,更可怕的是,他不但自己非常消极,而且还用修行的名义骗取很多人的供养。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些混混,他们既不进取,又不放下,对外说自己在修行闭关,然后骗一些女孩供养他。那些女孩竟也真的相信了他们,真的拼了命工作,买车买楼来供养这种啥也不做的混混。那些混混既不修行也不读书,更不打坐修持,还会说自己和女孩有佛缘,是佛陀安排他们在一起的。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出家人里面也有很多。有的出家人不修心也不修行,骗别人的供养自己享受,凉州人把这种人叫做“混着吃斋茶的混混”。为啥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就是因为有的出家人不思精进,不利众,不为社会作贡献,不守出家人的本分,却还接受着别人的供养。

所以,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积极,不但要积极精进地修行、积极地超越、积极地出世,还要有积极的入世行为,要积极地利众,不能懈怠,更不能懒散。

6.生命的自我修复

◎听众:在现在的道学里面,有很多人用辟谷等修炼方法来获取钱财,还说以这样的方式修持可以治疗癌症。请问这是真的吗?在我们看来,道学里面确实有很多东西很殊胜,那么这些东西和大手印的修炼之间,有没有什么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呢?

●雪漠:任何生命都有一种自我修复功能,就是说,当生命个体陷入某种极端的绝境时,生命本身就会出现一种自我调节的力量,试图将生命个体从极度的危机中拯救出来。这种力量平时就像休眠的火山一样,一直隐藏在生命深处,你平时看不到它的存在迹象,只有在你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它才会突然出现。传统文化中的辟谷就是这个原理,它通过调用生命本有的一种潜在力量,来修补生命中的一些缺陷。当你的身体缺乏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甚至已经濒临死亡时,你身体中的某种休眠基因就会被激活,为你提供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使你能继续存活下去。它就像人类世界的消防队,临近的死亡就像是火灾,当某个地方发生火灾,引发火警的时候,消防队就会出动。负责自我救济的基因就是生命本具的“消防队”,如果没有“火情”,它就不会出动,仅仅是严阵以待。比如说,胎息的时候容易出现缺氧状态,辟谷的时候容易陷入极度的饥饿,人很久没有喝水也会出现一种缺水的状态,在很多诸如此类的状态中,人都会面临死亡的威胁,这时生命本身的报警系统就会有所提示,自我救济的基因也就被激活了。这个基因就像是生命中的太阳,主宰着长寿、免疫力、快乐等东西,它被激活之后,人就会变得长寿、快乐,而且不容易得病。发现这种基因的人是美国的科学家,他们在一项人类基因报告中对这方面内容作了专门的讲述。有趣的是,所有动物包括一些虫子也是这样,不仅仅是人类。

所以说,传统修炼中的胎息、辟谷等方式确实能发挥作用,但前提是,你必须以正确的方法修炼,如果你修炼的方式不正确,就控制不了“火势”,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伤害,这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是为什么修炼需要正确传承的原因。

只要一个人正确地依照佛、道之法修炼,就完全可以改变生命基因。因为,佛家也罢,道家也罢,其正确的修炼,都可能改变你的生命基因,激活你生命中的太阳,让太阳的光明照耀你的整个人生,让你从此离苦得乐。

在修炼辟谷之法时,人的吞噬细胞和免疫系统都会非常活跃。正确的修炼,会把人体内的垃圾彻底“燃烧”掉,既清除了身体里的毒素,又能吸收以前没被充分吸收的营养和能量。

香巴噶举中也有一种方便法门,据说修这种法时,修行者可以不断摄取大自然的精华,为身体补充所需能量,那时,行者只靠喝水就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过去就有专门通过这种方式修行的人。

这些东西听起来非常神秘,但事实上,科学的发展很可能会渐渐让它们变得合理。就像好久以前,人们认为自己不可能在天空中飞翔,但是后来科学家发明了飞机,人就飞上了天空。而且,有的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了解到的,因为这中间需要一些特殊的训练。比如,我看过一个资料,说是苏联科学家发现,大自然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氮气进入胃部之后,会和胃里的某种东西合成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会满足人类身体运作的某些需要。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正确与否,还有待于进一步印证。若是此说正确,也能为我们传统的辟谷提供理论依据。

不过,传统的佛道修炼,跟科学是两个话语体系,不一定非要互相印证。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各有其“规则”,不要互相干扰。

最后强调一点,辟谷也需要正确的传承,不能自己乱来。没有正确的传承和修法,自己乱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7.小宇宙和“妄想症”

◎听众:我想请教一下雪漠老师,以您的证量来看,我和哪个法更有缘呢?我接触佛教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专门修行的时间却很少。有时候自己也想静下来认真修,可往往就会出现其他因缘,不让我继续修下去,自己也总觉得定不下来。

●雪漠:这个问题你不能问我,要问你自己,你对什么法有信心,就和什么法有缘,这个是别人没办法代劳的。而且,这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必须先问自己,别人左右不了,也不应该让别人来帮你做这个决定。有的人问我人生有什么意义,活着有什么意义,我告诉他,我的意义只能影响我自己,你的信心也只能影响你自己。其实,修什么法都很好,任何法都很好,都是平等的,都很殊胜。

◎听众:在日常生活中,我很怕听到一些声音,像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怎么处理呢?

●雪漠:在佛教中,有一种修行方法就是专门观声音。如果你有上师,就把所有的声音都想象为上师的音声;如果你有修行的本尊,就把所有的声音都观想成本尊的音声。就是说,你要把所有声音,都转化为一种对你来说非常正面的东西,这样一来,你就不害怕了。你的心一变,世界就变了。

◎听众:雪漠老师,每一尊佛像都会有一些手印,那么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持相应的手印?在持手印这方面,是否有如法和不如法之说?

●雪漠:我告诉大家,许多东西只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所有意义都是我们人为地给它加上去的。比如,我们的供养手印是用中指上翘来完成的,但要是你去西方某些地方,这样一做,当地人可能会认为你在骂他;又比如,国外有一些充满原始崇拜的地方,你如果到那个地方去,触犯了某些禁忌,就有可能会被杀头,但他们的这些禁忌,在别的地方,或许又被视为一种非常美好的祝福。就是说,同一种动作,你在不同的心态下使用,就会有不同的意味,一切都是由心而生的,一切意义都是心所赋予的。

所以,所谓的手印也罢,什么也罢,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定义,更重要的,是你结手印时心灵的状态。你的心里充满了恭敬,所结的手印就是一种恭敬的象征;你的心里充满了嗔恨和傲慢,所结的手印就是一种谩骂甚至诅咒的象征。连通你和宇宙间某种伟大存在的,不是你双手的姿势,不是你的坐姿,而是你的心。结手印会在你的心中激起某种情感,是这种情感赋予了这个手印某种相应的意义,跟动作本身没有关系。如果你认为某种手印可以接收天地间的信息,那么就持那种手印。这个世界本身并没有好与不好,区别仅仅在于彼此的心,一切都在于自己当下的心灵状态。

◎听众:密宗里面有海螺脉的说法,这是否和道教里面的玄关一处有相似的地方?

●雪漠:那只是一种说法而已。有关海螺脉的说法都是不究竟的。陈健民上师也曾经说过双修必须要找到海螺脉,但那仅仅是一种说法。在修行过程中,心是非常重要的,所有修行仪轨也罢,什么也罢,其修炼对象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的心,而不仅仅是身体。在一个消除了二元对立的成就者眼中,世界上无处不是净土,根本没有什么不吉祥的东西。这个脉也罢,那个脉也罢,只要心一变,脉就变了。所以说,万事先变心,心变了,一切就都变了,这也叫心解脉开。就是说,心灵一旦变得更加博大、更加慈悲,他的脉结就自然打开了。

一个人做坏事的时候,他的心和自身一种魔性的东西,会和法界中一种魔性的东西达成共振,那时你会控制不了自己,变得越来越坏。西方将这种规律称为“吸引力法则”。同样道理,当一个人觉得自己非常幸福的时候,他的生命状态就容易和法界中幸福的东西达成共振,变得越来越幸福;当一个人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候,他的生命状态就会和法界中痛苦的东西达成共振,变得越来越痛苦,最后得抑郁症,甚至走向死亡。

◎听众:道家的学说中谈到过人世间的事物和虚空中的事物,请问这两种存在之间有什么异同呢?

●雪漠:一切不离心性,一切不离自性。任何时候,都不要离开心性去看待这个世界。当然,这并不是说你看不到的东西,世界上就不存在,不是这样的。世界有的,你自身也有,所以才把人身称为“小宇宙”。

有时,我们会执著心中的某种情绪,并认为它是一种实有,这就叫执幻为实。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一旦认为某人很可疑,就觉得他的言行举止背后,定然藏着某种不可告人的东西,事实是否如此呢?不一定。

执幻为实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会入魔,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幻觉,认为幻觉本身就是真实的存在。其实,情绪是幻觉,想法是幻觉,就连整个生命、整个人生、整个世界,都是巨大的幻觉,因为它们本质上跟幻觉一样,随时都在改变。了义地看来,除了究竟的真理之外,世上没有不变的东西,没有究竟的实体,一切都是各种条件的组合,外界的一切都是这样。

当你执著某个东西,以为自己可以抓住它、可以永远占有的时候,它就会把你牢牢地捆住;当你的心被捆得越来越紧时,它就左右了你的心灵,使你的心灵受控,让你越来越无法自主,你就很难解脱了。

我认识一个人,他怀着某种理想进入了一家非常有名的企业,结果发现那家企业里有某种规矩,他必须喝酒,也必须做一些不正当的事,否则他不但混不好,还会被淘汰出局。刚开始的时候,他很想混出点名堂来,就陷了进去,被那游戏规则操控了好几年,做了很多自己不认可的事,结果确实赚了不少钱,也混得越来越好了,但是他的心理负担却越来越重——理想早就没了,道德底线也没了,健康也搭进去了。最后,他实在忍受不了那种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痛苦,彻底脱离那个游戏,辞职修行去了。这是世俗中的例子,当然也有很多执著于修行中某种境界的例子,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说,对待世俗生活也罢,对待修行中间出现的各种幻觉也罢,都不要去执著,要选择放下,然后永远安住在破执之后的光明境界中,任它们来者自来,去者自去。

比如,今天既然聚在一起,我们就聊聊天。我觉得这个机会非常好,如果没有这次的聚会,我一个人待在屋子里,也很好。我不执著于任何一种生存状态,也不在乎有没有人听我说话,所以无论怎样的生活,我都觉得非常好,没什么不满足的。没什么钱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在生活上省着点,印些报纸送人;现在经济上宽裕了,想要一起传播善文化的人也多了,我们就多出几本书,多做一些视频,多办一些讲座,多给全国各大学图书馆捐一些书,也很好。什么东西都是一样,来的时候你就让它来,不要执著于不让它来。有的人恐惧变老,惶惶不可终日,擦这个美容品,吃那个保健品,还不惜往脸上打针、动刀子,千方百计地想要阻止身体的衰老,但他终究有一天会呈现出老态,终究有一天要面对自己脸上的皱纹,面对鬓角的白发,面对躯体的佝偻和机能的衰退。不仅如此,他迟早还会面对死亡。执著于不衰老、不死亡,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平添了烦恼。

一定要明白,一只蚂蚁不管有多大的勇气与多么超人的热情,也无法举起一个地球;一个念头、一种情绪即便强烈到极致,也不可能阻挡奔涌而来的自然规律。所以,聊天就聊天,待着就待着,聊天很好,待着也很好,没什么不好的;来也罢,不来也罢,都非常好。不好的不是世界,而是自己的心。心态好时,一切都好,因为,快乐源于心,明白源于心,一切都源于心。所以,任何事情都要从心上下工夫,不要总是埋怨和挑剔这个世界。

8.心理与生理的互相影响

◎听众:老师,请问诵经和持咒对我们这些还没皈依的人有作用吗,会不会有什么负面的效果?它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比如说什么咒可以持,什么经不可以诵之类的?

●雪漠:诵经和持咒有作用,只要你的心正,就不会有负面的作用。因为,正面的行为不会产生负面的“反作用力”,负面的行为才会产生负面的“反作用力”。

比如说,如果你诅咒别人,那你得到的肯定是负面的东西。无论咒也罢,经也罢,只要是一种正念,用于健康,用于利益众生,用于让自己明白,甚至用于求福报都是有好处的。

持咒调动的是宇宙间的暗能量,暗能量有自己相应的东西。咒语若是负面的,它就会跟宇宙间负面的能量发生共振,使你的生命中出现一种负面的东西;咒语若是正面的,它就会跟宇宙间正面的能量发生共振,使你的生命中出现一种正面的东西。

不过,一定要明白,诵经和持咒,是为了给自己营造一种大善的环境,用大善的信息不断熏染自己的心灵,增长自己的大爱与智慧,消除欲望与分别心。当一个人没有分别心、没有欲望的时候,他就是快乐的。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一样。所以说,我们诵经和持咒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拒绝整个社会环境中欲望化的信息,让心灵宁静、清凉、快乐。当然,我们在不断拒绝社会环境对自己的污染时,也要明白,对于别人来说,我们的某些东西,可能就是他不断在拒绝的社会环境。有时,如果你把自己的愿望、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时,要是给别人带来痛苦,就不好了。我们尽量不要干扰别人的正常生活。

我举个很常见的例子:一个孩子玩玩具的时候非常开心,但家人硬是不让他玩,而是把成人的一些东西强加给他,要求他有什么样的梦想,有什么样的野心,要挣大钱,要做大官。这样一来,孩子的快乐就被大人的想法和做法给剥夺了,他就会不开心,有些孩子甚至会患上抑郁症。所以,即使你是为孩子的将来考虑,也不要干预他们的自由。同样道理,你也不要干预老人,不要干预别人,甚至不要干预自己。

什么叫干预自己?我举个例子,好多人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心里就会不舒服,觉得自己没面子,觉得社会不公平。社会是不是真的不公平?说不清。可是,社会公平也罢,不公平也罢,都不代表你就必须痛苦地活着。毕竟,世界上没有一个专门跟你过不去的“社会”,它所有的作为、所有的现象也不是为了让你活不下去,或者为了让你活得不快乐。决定你快不快乐的,只有你自己。要是你不去跟人家比较,只是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事,怎么会有这么多烦恼呢?

所以,好多烦恼和痛苦的产生,就是因为自己总是在干预自己,不肯让自己非常自然地活着。其实,别人得到了多少,那是别人的事情,跟你没关系。跟你有关的是什么?是你处事的心态和面对世界的态度。当你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却没有得到的时候,你心中的世界就是不公平的;当你不在乎自己得到了多少,也不在乎别人得到了什么,只关心自己有没有尽力的时候,你心中的世界就不存在公平与不公平。

别人也是一样,当别人认为自己的世界非常圆满时,你就不应该对他们指手画脚,不应该干预他们的选择。即便你认为某些选择会给他们带来伤害,也不要去干涉他们的自由。因为,你的干涉会变成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变得不快乐。一定要明白,谁有谁的快乐,谁有谁的世界,每个人的视角不同,眼界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一样。当别人觉得这样生活很快乐的时候,你就应该随缘,而不是去强求一些什么,尤其不应该强迫别人接纳或者依照你的活法。

快乐是最重要的,修炼的目的,就在于让人“离苦得乐”。诵经也罢,持咒也罢,辟谷也罢,什么也罢,都是手段,是方法,其目的就是让你活得快乐。要知道,只要心情好,生命中很多负面的东西都会消失,很多病也会自己痊愈。比如,好多人说肝病、肾病、心脏病等疾病都非常难治,因为这些病没有什么特效药,但是有的人却可以痊愈。他的秘诀是什么呢?是自己,健康的心态是真正的特效药。刚才我也说过,生命本身就有一种自我修复能力,这种能力比外来的药物更有用。药物仅仅是一种助缘,它们能治病,但治不了命。命是什么?命是心。也就是说,药物可以缓解一些症状,例如给你消炎、止痛,但是如果你不改变本质的东西,还是会得病的。如果你不懂拒绝一些自己不需要,或者与人生方向不相符的东西,你的生命中就会充满了负面的东西,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健康。

心理会影响生理,生理也会反过来影响心理,这是一种对应的东西。所以,对于一个病人来说,开心是良药。小病不要拖延,及时医治,大病也不要担心,积极治疗,心态上放下。

9.用心理学看佛教

◎听众:西方心理学中的一些内容,比如深度催眠,或者进入梦境去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心理纠结等,您认为有没有道理呢?

●雪漠:西方心理学中有些东西,跟佛教的说法很相似。比如,西方心理学谈到人的大脑有两个部分,因此有时会出现两个“我”。在西方,治疗癫痫病的时候,医生会把左右脑之间的胼胝体弄断,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治愈癫痫,但是也会引发其他问题,比如左脑让病人喝水,而右脑则不让他喝水。把左右脑之间的胼胝体弄断,左右脑便沟通不了,就会闹出许多笑话。

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心理学中所谓的“人格分裂”,实际上就是这两个“自己”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无法达成共识,所以,有些人会忽而高尚,忽而卑劣——这一点,有点像佛教所说的真心与妄心——卑劣的时候,是那个欲望化的“自己”占了上风,它觉得应该这样;高尚的时候,是那个有良知的“自己”占了上风,它觉得这样不好,应该那样。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这两个“自己”就会同时站出来,试图说服对方,因此,不同程度的心理斗争几乎贯穿了许多人的一生,我们称之为良知之心和欲望之心的争斗。至于孰胜孰负,就要看你心中是欲望的力量大,还是良知的力量大。修行就是借助大善的力量,放大内心的良知和大爱,扩大善的领土,将贪婪与恶念一点点驱逐出境。有一天,当你没有了欲望与分别心的时候,心里也就没有了善与恶的对立,起心动念无非利众。

至于催眠,就是进入你的潜意识,进入一个人潜意识的深处,然后尽量宣泄和转化一些负面的东西。有人称之为超心理学。

◎听众:那么,这种超心理学,是不是一种技术层面的东西呢?

●雪漠:这里面有技术层面的东西。有些催眠术确实是非常有效的,在深度催眠之后,有人甚至感觉不到疼痛。比如说,催眠师让你闭着眼睛握住一个东西,并且集中精力听他说话,然后他告诉你,注意,你正拿着一块着火的木炭,它非常烫,已经把你的皮肤烧坏了。如果你将所有的思维都集中在对“火”的想象与“感受”上,过一段时间你睁开眼睛,就会发现自己的皮肤真的被烫伤了,然而你手上拿着的却只是一部手机,并不是什么着火的木炭。这一点,便印证了佛教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它也证明了意识和心念的力量非常强大。

佛教主张我们一定要有正面的力量,就是说,我们的意识也罢,心念也罢,都必须是正面的,佛教称之为“正念”。因为,所有正念的力量都会对我们的生命构成一种正面的影响,相反,负面的力量,都会对我们的生命构成一种负面的作用。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本来很健康,但他总是怀疑自己会得某种癌症,日久天长,意念的力量就可能会让那个部位发生病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从生物科学的角度看,人的生命系统受制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又受制于语言系统,语言系统其实就是大脑发出的指令。当你的大脑经常发出某种负面指令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得到这种负面的命令,产生某种负面的结果。比如,当一个人有了不想活的念头时,久而久之,他的身体便会出现不适,因为他大脑中发出的这种负面信息,会让他的生命中出现一种非常糟糕的东西,使身体产生病变。好多想要自杀的人,后来就真的自杀了,或者得了重病,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人活着,心情最重要,有好的心情才有美满的人生。同样道理,修行修的也是心。

10.最适合现代人的简易修持法门

◎听众:当下的社会充斥着快餐文化,大家总在追求效率和速度,对待一切事情,都想尽量快一点,就连修行也不例外。那么,在您研究的这个大手印文化体系里面,有没有这样的一种修行方式呢?

●雪漠:香巴噶举中有一种修行方法是祈请奶格玛,就是持诵“奶格玛千诺”,它的意思是“奶格玛请加持我”。奶格玛是香巴噶举的祖师,她修得非常好,跟莲花生大师一样,修到最后,她的肉身化为了光,我们称之为“虹光身”,不生不灭。直到今天,她仍然以虹光身的形式住世。香巴噶举的修行者修得很好的时候,就可以和她建立联系,随时沟通交流。过去我就是这样,可以随时跟她以及历代上师进行对话。不过,这在大手印的修行中属于中等层次,境界并不高。真正达到一种非常高的境界时,你就是她,她就是你,你和她是一体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二无别”。

每个人一开始的时候,都可以持诵“奶格玛千诺”,不需要灌顶,只要祈请奶格玛,并且配合一些特定内容的观想就可以了。观想什么呢?想象她坐在自己的头顶,身上放出红光,进入你的头顶,沿着中脉进入你的心轮,与此同时,你的心轮中也出现了一个奶格玛,红光进入你的心轮之后,就融入了这个奶格玛的体内。在这种状态下,你可以不断持诵“奶格玛千诺”。注意,如果你只想祈请奶格玛,就不用灌顶,如果你想修习一些更深的法门时,就必须找到善知识为你灌顶。

某年,我去西藏朝圣,途中遇到了很多人,他们也提过跟你差不多的问题,那时,我就给他们教了这种修持之法。南京有个人本来不怎么相信,后来他把这个法子当成儿歌教给自己的两个外甥,带着他们一起唱诵,但不告诉孩子们奶格玛是谁。很快,两个小孩先后说,舅舅,我看到一个女菩萨在望着我笑。此后,那个人就对我生起了信心。这种事很多,可以作为一种宗教体验来研究。当然,我在《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和《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中也说过,诸如此类的体验,只是修行中的附加产物,它就像你吃饭时产生的饱腹感一样,并不稀奇,更不应该执著。不过,这种事至少说明了一点:借助某种方法,我们也许能与某个伟大存在建立一种联系。

为什么这种简单的念诵就能奏效呢?我举个例子,灯泡本身是不能发光的,但是当你把它接到电路上,打开电源开关,它就亮了。同样道理,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我们称之为“佛性”,可是它就像没接电源的灯泡一样,空有发光的潜质,却无法发光。“奶格玛千诺”这个咒子就像是香巴噶举传承中的电线,你念诵它的时候,就进入了香巴噶举这个“供电系统”,当你进一步打开“虔信”的电源开关时,你的心灯就会被点亮。

按传统的说法,如果你以这种方法精进修持,而且信心俱足的话,就至少可以往生到奶格玛的娑萨朗净土;如果你找到了能为你开示心性的善知识,并且修得很好的话,还会气入中脉,明心见性,然后悟后起修,最后证得大手印。

过去,这种修法是香巴噶举上师相应法的一种,我是从凉州松涛寺住持吴乃旦上师那儿学到的。他也传承了汉藏两地的香巴噶举法脉。上师相应法是修行的捷径,以前只有灌顶了的弟子才可以按照这个方法进行修持。奶格玛曾授记说,所有持诵“奶格玛千诺”者,都会得到她的加持。这不需要灌顶。奶格玛和观音菩萨一样,也是有求必应,也能循声救苦。关于这一点,我在《无死的金刚心》中有过详细的介绍,有缘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念诵“奶格玛千诺”和念诵“阿弥陀佛”有同有异:一样的地方在于,只要俱足信心,念诵者就可以因信得度——就是说,因为信仰奶格玛而得到她的救度——最后往生到娑萨朗净土,在那里亲聆奶格玛的教授,然后证得究竟解脱;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念诵“奶格玛千诺”,到了一定程度,可以跟上师相应,契入大手印。当然,要达到这一点,你必须找到真正的善知识。

藏传佛教强调人间上师,原因在于,只有人间上师,才能让同为人类的你感受到真理。此刻,我在跟你们讲这些内容时,也将自己生命的某些信息传递给你们了。你可以称之为“色法”。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心法。所谓“心法”,指的是我刚刚所讲的那些道理;而当下的这时,我的生命正焕发出一种磁场,我的生物场、思维波、生物脉冲等物质性的能量,正在进入你们的生命,让你们感受到一种功能性的存在,并且被它磁化,还会跟某些具缘者产生相应或“共振”,让他们豁然开朗,感受到一种清凉和宁静,这就是“色法”。这样一来,有缘者的生命中就有了一颗信心的种子,他可以按照我刚才所说的那种方法去修。如果通过这种方法修持之后,有人产生了信心,还可以去看看“光明大手印”系列的其他书,这套书里的慧理所讲授的就是“心法”。看完之后,如果你还想学五大金刚法、拙火、幻身、光明等修法,就可以再找传承上师,再求灌顶。注意,按香巴噶举传统的说法,只有色法和心法并重时,传承才有真正的意义。如果没有肉身上师对你进行开示,教你如何修行的话,修行是很难成就的。

只要你信心俱足,有一天你也可以和上师之间,建立心与心的联系,我们称之为“相应”,这种修持方法也叫“上师相应法”。当你跟上师相应之后,成就上师就会向你传递证量光明。光明大手印的本质,就是相应之后的光明传递。

11.画出的火焰点亮不了自己

◎听众:单纯地阅读经典可以成就吗?

●雪漠:单纯地阅读经典而不去实修,很难成就。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墙上挂了一幅画,里面有一堆熊熊燃烧着的火焰,栩栩如生,但却没有真实的温度,无法点亮你心中的火把。经典就像这堆火,它的作用在于告诉你什么是火,当你有一天真的看到火时,就可以马上确定,哦,这就是火。换句话说,经典的意义在于让你明白道理。但是,想要照亮心灵的暗夜,你就必须找到真正的火种。没有火种的时候,你即便知道火的样子和火的原理,也感受不到火的温度,更无法被它们照亮。所以说,许多佛学家精通义理,却连自己都解脱不了。

比如有一位很有名的国学大师,他研究了一辈子的佛学,写了很多佛学方面的著作,却和家人斗了一辈子。他的家人后来写了一本书,将他狠狠地“揭露”了一番,说自己的父亲有多么糟糕,多么刁钻,多么刻薄。这说明,这样一位精通佛学理论的国学大师,到头来也没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解决自己的痛苦。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当别人问他是否信仰佛教的时候,他回答说,我不信佛教。他自己根本就不信仰佛教,却又跟别人讲解佛教的道理,而且还讲得非常好。他就像一个杰出的画匠,能画出栩栩如生的火焰,还会告诉你火是如何产生的,火有什么特性,有哪些种类,可以给人类带来什么东西。他讲得天花乱坠,也画得炉火纯青,但他讲出的火焰也罢,画出的火焰也罢,就是点亮不了自己,也温暖不了自己。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信。他根本不相信自己所说的道理,也就谈不上付诸实践,进而影响自己的生命。所以说,他所拥有的,仅仅是一支能画出火焰的笔,而不是一个真实的火种。

这就是知识与实践的不同之处。传承中也会讲知识,也会告诉你什么是火,火有哪些特性,它如何产生等等,就是说,真正的修行也重视义理,但是与此同时,它还会告诉你钻木取火的方法。比如说,它会告诉你,取火的时候,你要在麦秆中间放一些棉花,然后在棉花中间放一些洗衣粉,捆紧之后,用鞋底不停地搓,搓到一定的时候,麦秆就会冒烟,然后你不断吹那冒烟处,便可取到火种。现在监狱里的犯人就是这样取火的。这当然是个比喻。这种方法,就相当于密乘中的仪轨。你如果照着这种仪轨去修,就有可能得到火种。所以,传承非常重要,即使你本身没有火种,传承也会告诉你如何取火。

◎听众:如果没有传承的话,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经修到哪个层次了。比如说,有些书中经常会说玄关不在体内也不在体外,这完全等于没说。它的确不在体内也不在体外,但你在书上写这些,就跟没写是一样的。不修到那个层次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对于修行者来说,修到什么层次,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觉受。在密宗的修行中,如果没有明师,是很难修下去的。而且能做明师的,必须是过来人,因为只有过来人才知道你修到了哪一步。否则,你根本没法对治自己修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时候,你连是不是出了问题都未必能分辨出来。所以,对于修行来说,明师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雪漠:是的。在“光明大手印”书系里面,我专门谈到了修行中容易出现的很多问题。比如说,修行中的很多状态都像成就,都像得定,都像得慧,可到头来都不是那么回事。这里面的区别,只有过来人才知道,也只有过来人才能告诉你这时该怎么办。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之间,有一座独木桥,走在上面的盲人,偏左偏右都会掉下去,需要明眼人为他指路。这一点,佛教也罢,道教也罢,都是一样的。

我举个例子。在道家的修炼中间,修到一定的时候很讲究火候,如果你错过了某种火候,就得重新再来。而且,道家的修炼一般传功不传火候,就是说,它只会告诉你这个功法该怎么修,却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什么特征就是到了一定的火候。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东西没办法说。不是他们故意不说,而是你修不到那个层次的时候,如果他们告诉你那是怎么一回事,你就会有意识地观想那种状态,产生一种执著,将一些错觉当成真正的觉受。所以,有的东西不可说,一说便错。只有等你修到一定的时候,自然流出来的才可能是正确的,观想出来的东西,永远都是幻想和执著。这一点,必须由过来人为你开示,不开示的话,好多时候就会错过那个时机。佛教的“明心见性”也是这样。我在“光明大手印”书系中也说过,好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曾经见到过真心,但是他们不知道那就是真心,也没有人告诉过他们,所以他们无法把握时机,无法明心见性。

◎听众:如果经典不能让我们成就的话,除了明白道理之外,读经还有什么益处呢?

●雪漠:读经典还可以帮助你完成资粮道,建立一种信心,并且知道应该怎么走。就是说,经典会告诉你去某个地方应该在哪个站坐车,坐几路车,坐上几站才能到达目的地;或者说,经典就好比北京地图,读经典就是在读北京地图,如果你想去天安门,看看地图,就会知道自己该怎么走,但是如果你不真正地去走,光读这张纸,是肯定到不了天安门的。读书得来的只是知识,不是智慧,就算你读的是经典,也一样。当然,如果在修证层面的诵经,那另当别论,因为诵经也能“自净其意”,所以,正确地诵经也能让人开悟,但仍然离不开善知识的指点和印证。

◎听众:政府在搞文化普及的时候,也是非常提倡读书的,但是您说读书得来的只是知识不是智慧,那么我们读了书之后应该怎么做呢?

●雪漠:政府号召这种东西,是对文化的一种普及,除了普及,还可以让文化熏染你,对你产生一种真正的影响。修行也是一样。如果你想究竟解脱,那么明白了道理之后,就要实实在在地去修。

我之所以把这套书命名为“光明大手印”,就是因为这里面承载了光明大手印的智慧,是活的东西,而不是一些僵死的教条。你读它的时候,就会感受到作者的心跳、作者的气息、作者的智慧,等等。当你感受到这些东西时,也就和他建立了一种联系。在读的过程中,你或许自然而然地就能放下很多东西,比如名利纠缠、世俗纷争、公平与否等等,你可能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计较了,烦恼和痛苦都消失了,这就代表着,光明大手印的智慧正通过文化这一载体,让你感受到一种清凉、明白。这就是文化的作用,也是读书的作用。你在没有开始修行的时候,可以通过读这套书来接触大手印文化,让其中承载的清凉信息熏染你,让自己感受到一种从未感受过的清凉。这时候,与光明大手印有缘的人,就会去寻找光明大手印的教法,就算是那些跟光明大手印无缘的人,也可以暂时地“离苦得乐”。

为什么说这是暂时的“离苦得乐”呢?因为,虽然你读完这套书之后,心里非常清凉、宁静,但是你很快又会开始读另外一本书,那本书里或许就承载了许多欲望化的信息。比如,它会教你如何在职场中钩心斗角,如何通过逢迎拍马来取得权势地位,如何向当权者行贿来达成某种欲望化的目的,如何报复这个令你不满的社会等等,它里面还可能承载了许多男欢女爱的信息。当它们激起你心中各种欲望化的东西,让你开始贪恋它们所营造的那种氛围,觉得自己也想那样生活的时候,你的心就被污染了,读“光明大手印”书系时得到的那份清凉,就会迅速地消失,你又会被欲望和烦恼所笼罩。所以说,我的好多读者就不停地读我的书,有的还会不断地写读书随笔,例如山东的一位朋友,她已经写下了几千篇的读书随笔,这样的读者还有很多。这其实也是一种修炼,因为他们通过不断地阅读,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大善的环境,远离了社会环境中各种无知与贪念的干扰。这就是我所说的“大善铸心”。

在佛教当中,“诸恶莫作”是戒,“众善奉行”是行,“自净其意”是修。这中间,“自净其意”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持咒、观想、诵经等等。当然,读好书、读经典也是修,但是读经典不能让你彻底解脱,其原因在于,即使你明白心性是怎么一回事,也还是需要有个过来人为你印证,为你点拨。如果没有这个人的话,你就很难正确判断文字背后的好多东西。这就像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勿忘我,也没见过熏衣草,他当然分不清两种花之间的区别。所以,要想实现绝对自由和绝对快乐,你就必须点亮自己心中的烛火。

那么,心中的烛火怎样才能被点亮呢?你需要一盒有效的火柴,或者一个燃烧着的火种。蜡烛自己是没办法燃烧起来的。这盒有效的火柴和燃烧着的火种,就是已经走过这条路,而且已经成功“通关”的人,他的智慧,就是火种。当他把自己的“明白”传递给你,点燃你心中的蜡烛时,你就会明白。不过,也有一些人诵经就能开悟,比如智者大师,他就是诵《法华经》时开悟的,但是他开悟之后,仍然需要一个能为他印证、告诉他这个东西对不对的人。如果修行上得不到印证,开悟就没有意义。

谁为你印证,谁就是你的根本上师,不管你的教法是不是他传授的。例如,为智者大师印证的那个人,就是智者大师的根本上师。六祖有个弟子也是这样,他开悟之后不知道自己得到的是不是真东西,就去求见六祖。见到六祖的时候,他什么话都没说,绕着六祖走了一圈,然后进入那种境界,六祖马上告诉他,如是,如是。此后,六祖再也没有为他作过任何开示,他睡了一觉之后就回去了,史称“一宿觉”。就这样,六祖成了他的根本上师。

注意,没有证悟的人,有些东西是说不明白,也写不出来的。为什么呢?原因有两点:第一,证悟后的那种东西本身就说不出来;第二,他没有文字般若。

12.该说的,能说的,我都说了

◎听众:现在宗教里面的好多东西,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反而更好解释,因为这些东西都经过了科学的印证,很多所谓的唯物主义者也能理解和接受。比如科学上有“基因”一词,那么修行带来的身体改变,就可以被解释为基因的改变。如果科学上没有基因这个词的话,你用语言是很难说清楚某些概念的。所以有些人在写书的时候,就会将一些修行上的东西含糊其辞地一笔带过,就算他能讲清楚,有时也不愿意去说。

●雪漠:我在写“光明大手印”书系的时候,每次涉及一些非常敏感的内容时,就会问我的儿子,这些东西该不该说?不说吧,以后不一定会有人说。说吧,很多秘密就公布于世了。在过去千年的传统中,我在“光明大手印”书系里写到的那些东西,一般都不对外明说的,但要是我也不说,以后能说的人就不多了。我的儿子也这样认为,他就说,说吧,你不说,别人也不说,就没人说了。所以,“光明大手印”书系就把很多修行中的秘密,都非常清晰地写了出来。最后修改的时候,我也只将一些关于密乘中双修的东西删掉了。在《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中间,有一节谈到如何修炼脉结,那里面只简单地谈到了双修的话题,没有往深里讲。所以,明眼人会发现,我的“光明大手印”系列里写了过去的很多“秘密”,而且是用一种非常通俗的方法来写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好多人就算没有修行基础,不懂佛学理论,也没关系,只要慢慢体会书中的文字,就能从中发掘出很多东西。现在的市场上,有关佛教和修行的书,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却寥寥无几。它们的内容,大多是从知识到知识,就是说,它本身讲的只是一种知识,读者得到的,也仅仅是一种知识,他们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一种足以改变心灵的东西。尤其是一些实修的东西。有的人说不出来,也有一些人是不愿意说。不愿意说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因为写书的人要靠这些东西吃饭,他们担心自己一旦将好多秘密说了出来,找他们的人就少了。所谓“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就是这个道理。

在过去的修行中,一代只有一个心传弟子,我在“光明大手印”书系中说到的好多东西,以前的上师都只告诉自己的心传弟子,也叫为他“开示心性”。所以,任何一个明白人读这套书的时候,都能分辨出书中所讲的,是不是那个东西。除了一些很秘密的、需要灌顶才能讲的内容如五大金刚合修法之外,该说的,能说的,我都说了。

昨天我还跟一些学生谈到,如果我现在死了,某些文化宝藏就被埋没了,许多人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更无法打开它们的入口。所以,我必须趁着现在还能说,还能写,就多说一说,多写几本书,把这个法脉传承下去,叫与它有缘的人能找到它。正因为如此,我从来不按世俗规矩来写书,小说也罢,宗教著作也罢,都是这样。我必须不断以各种方式、借助各种渠道,来将这些东西传播出去,不要叫岁月掩埋了它们。要知道,一种文化的消亡其实很简单,只要承载它的人没有将它传给别人,而自己又死了,这种文化就会马上消失。它一旦消失,就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挽回了,因为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告诉你,它是怎么一回事,甚至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告诉你,世界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一种文化。这是非常可怕的。香巴噶举很像阿里巴巴的宝库,进去的人知道里面有什么,可进不去的人连门在哪里都不知道,更不知道怎样才能把门打开。

所以,我希望更多的朋友来跟我一起做这类事,成为文化的载体,传承一种有益于人类的善文化。

同类推荐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独眼看禅机

    独眼看禅机

    现代佛教并不是人们意识里“封闭和消极的”,佛教自古至今积极利用慈悲普度的情怀饶益众生,特别在文化事业上。华岩寺的弘法利生活动之一即是提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不舍弃现代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佛教界也要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李哲良先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社会对佛法对佛教的关注,欢迎更多的人们来重视佛教文化,佛教界也愿意与人民大众一起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出家人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阶层,对我们常人而言一直有其神秘的一面,但该书却以风趣的文笔和详实的图文,向我们描绘了出家人寺院生活的世俗性。他们朴素、简约和体现着人性本真的生存观念,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热门推荐
  • 腹黑爹哋假纯良

    腹黑爹哋假纯良

    她身为神偷,肚里莫名多了一个种居然不知道!生了、养了、大了,孩子他爹找上门了,嚷着要儿子认祖归宗!看着儿子可怜的表情,她一狠心认了。谁知这该死的臭男人,不光要儿子,还想要老婆!想的美,搞定她可没那么容易。
  • 逆神巅峰

    逆神巅峰

    三百年前,戮仙古界。重宝出世,八大神国天才倍出。叶家叶无殇、邹家邹尘染、姬家姬无双、张家张若厌、欧阳家欧阳长、皇甫家皇甫瑾、慕容家慕容晨、申屠家申屠狂。为得重宝,自相残杀。八人全亡,当世最强之人叶轩。取宝之时被没死透的张若厌偷袭。三百年,宝物未入人手。但是,三百年后,叶轩他...重生了
  • The Ayrshire Legatees

    The Ayrshire Legate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国纷争

    战国纷争

    描写战国时期各国的争霸战争,表现大国的霸权和小国的生存。
  • 暖色花深

    暖色花深

    啊?cosplay?喜欢二次元的叶晓夜对突然腾空冒出的穿着奇装异服的少年表示他是coser,然而coser摇身一变大美男!花妖、错恋、悬案、契约……你的每一世,都要由我来守护――曼珠沙华
  • 全能召唤师妖孽四小姐

    全能召唤师妖孽四小姐

    她出生之时,天降祥云,龙吟凤舞,万兽欢腾,最后却被人封印,沦为废材。一朝重生,凤凰涅槃,她一扫往日的柔弱,父母失踪,斗嫡姐。半路蹦出几个美男,还死皮赖脸的跟着,怎么办?还是当免费苦力吧,毕竟还有某位霸道的美男看着呢!
  • 濮若鄢哲苑

    濮若鄢哲苑

    秦夏苑,在一家跆拳道学习,可是自己基础差,经常被师兄教训,被其他姐妹冷漠,她从来没有正式参加一次跆拳道比赛,只有看的份·······她不想再这样生活下去了。濮若兮是一个贫穷的女孩,在班上成绩平平,一次她捡到了秦夏苑的相片,才发现照片上的女孩跟她长得一模一样·······
  • 重生灿烂星光

    重生灿烂星光

    混迹在娱乐圈20年二流的龙套演员莫秋,车祸重生在18岁的清秋身上,自此大变身,美男环绕,看娱乐圈大婶如何成就灿烂的星光大道~
  • 重新开始的青春

    重新开始的青春

    李文浩和他两个兄弟过着平凡的生活:上课无聊到睡懒觉,下课买辣条很计较。可一个转学生的加入让他们那平凡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李文浩开始慢慢向他的使命前进...
  • 圣卡诺琳魔法学院

    圣卡诺琳魔法学院

    圣卡诺琳魔法学院,别称灵术院,坐落于威斯帕尔大陆的北国与北方岛国之间的海域,独成一国,是威斯帕尔魂技者专门就读的学院。学院招收的学生须大于等于12周岁,魂术造诣极高者,或是对于魂术的研究成就达到一定境界则考虑录取魂术:1000~2000初学学院2000~10000正式学院(基础、中级、高级)≥10000正式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