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2000000014

第14章 第七辑 它与乡土

2012年香巴文化论坛·第五单元

主题:乡土文化和当代文学

主讲:雪漠

时间:2012年11月4日

地点:杭州外国语学校报告厅

主办:杭州外国语学校上海的文化活动刚刚结束,雪漠老师就赶往杭州,应邀参加2012年11月4日在杭州外国语学校举办的讲座,主题为《乡土文化和当代文学》。

这次讲座仍以西部文化为主,但内容与复旦大学的那次讲座完全不同。雪漠老师这次从乡土入手,结合文学,介绍了与传统意义上迥异的、雪漠老师理解中的乡土文化。老师说,城市是天空,乡土是大地,树的叶子可以在天空中随风飘摇,但一定要扎根于大地。否则,树很快就会死亡。老师还说,我们可以进入城市,在城市中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了自己的乡土,它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灵魂的栖息之所。

与此同时,老师还谈到了大自然的灵性。老师指出,大自然的灵性跟城市的氛围完全不同,它能让人拥有无穷的活力和创造力。如果一个人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灵性,他的心灵就会死亡。对于如何避免心灵死亡,老师谈到了两种方法:一,直接接触大自然;二,通过读好书、读经典,间接地接触大自然。

进入互动环节时,借着在座学生的精彩提问,雪漠老师又作了一番精彩的解答与演讲。他还与同学们约定,要坚守理想,不要在世俗生活中迷失。

1.西部的乡土

◎杨文玫老师:雪漠先生来自甘肃凉州,系国家一级作家。他二十多年来扎根于那片土地,潜心研究文学和佛学,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在学界有一种说法:雪漠先生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作家。

近几年来,学界逐渐发现了雪漠先生创作的不平凡,并将其作品《大漠祭》、《猎原》、《白虎关》合称为“大漠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合称为“灵魂三部曲”。还有人说,雪漠先生的《西夏咒》就是中国的《百年孤独》。所以,社会各界逐渐掀起了一股研究雪漠作品的热潮,雪漠先生也常在各地高校进行讲学。

今天我们能邀请雪漠老师来我校讲学,实在是非常荣幸。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雪漠老师的到来!

●雪漠:这是我第一次到中学讲学。你们学校的名声太大了,来这之前,很多人都谈到过。所以,今天能跟大家交流,我也感到非常高兴。

我的普通话不是很好,为了给大学讲课,我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训练,但很多人还是听不清楚,所以每次讲学,我都会准备一个PPT。这次,你们老师给我的题目是《西部文化和当代文学》,我听成了民间文学,PPT的内容也搞错了,后来发现今天的主题是民间文化、乡土文化,就马上把PPT的题目改了过来,但里面内容仍然是民间文学。

不过没关系,即使没有PPT,我也会讲得非常好,因为我是一个乡下的孩子,大概三十七岁时,才第一次走进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所以,我对乡土文化太了解了。别人一听我的口音就知道,只要是我说出来的,就肯定是乡土文化。

什么是乡土?我的家乡在甘肃武威,那里的乡土,就是大漠、村庄、祁连山等。世世代代的西部农民,就生活在那里。不过,我理解的乡土,和你们理解的乡土,可能不太一样。你们认为的乡土,很多时候已不是乡土了,它们变成了城市。在这里,到处都是城市的氛围,你们是看不到乡土的。江南的每一个城镇,都已城市化了。

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后能到西部去,看看真正的乡土,看看我们的沙漠,看看西部的人文景观,感受西部的气息。西部也有戈壁、荒漠,不像你们这儿,漫山遍野草木丛生,非常美。我们那儿的大山,光秃秃的,没有草,也没有树,一片荒凉。只有在下雨时,山上才可能出现一点绿草。

这样的乡土,就是雪漠心中的乡土。它跟江南的乡土很不一样。

江南的乡土太美了,不像真正的乡土,更像天堂。所以有句话才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但是,我们那儿,也有我们那儿的味道。比如,我的家乡有一种铜奔马,是国家旅游标志。经常旅游的孩子,就有可能见过。铜奔马是什么马呢?是一种天马,它的脚下踩着一只鸟儿。因为,天马奔跑的速度比鸟儿还要快,一不小心,就把鸟儿给踩在蹄子下面了。这说明,那真是一匹好马。我的家乡,过去一直在养马,电影《牧马人》里的山丹军马场,就在我们那块土地上。

看过《三国演义》的孩子还知道,三国时期,有好几个著名的武将,就出生在我的家乡。比如董卓。他一脸大胡子,和我非常像——刚才有位同学对我说,大师,我向您敬礼,您的胡子非常霸气——当年,他带着西部人一路杀到长安,想把皇帝赶下去,因为他非常想当皇帝。但他后来没当成。为什么呢?因为他跟吕布抢貂蝉,结果被吕布给杀了。除了这个董卓之外,姜维、马超等武将,也出生在我们那块土地上,他们都很出名。所以,很小的时候,我的武功就很好。

这就是我的乡土。

在我的家乡,有一种文化叫贤孝,一些老人们至今还在弹唱。他们唱的歌,就是典型的乡土文化。

温州也有这样的文化,比如温州鼓词,它非常像杭州的评弹。

西部还有一种文化,叫花儿,是西部民歌的一种。在我的《白虎关》中,每一个章节的小标题,都是一句花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白虎关》。我的小说《大漠祭》、《猎原》、《白虎关》中,都融入了我们那里的乡土文化。

我用自己的这支笔,把每个老百姓唱歌时的那份心情,用一个故事、一群人物表现出来,展示出他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构成了我的小说《大漠祭》。前天,我在苏州的一个旧书摊里,发现了盗版的《大漠祭》,这说明苏州人也喜欢我的作品。实际上,不仅《大漠祭》,《猎原》和《白虎关》也非常好,有兴趣的孩子可以看一下。

刚才,一位老师很随喜我的到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里的孩子外语特别好,说不定哪个孩子很喜欢你的作品,将来把那作品翻译到国外,十年后你就获诺贝尔文学奖了。当然,这种发心很好。

去年评茅盾文学奖时,上海文艺出版社推荐的三部作品中,一部是莫言的《蛙》,一部是我的《白虎关》,还有另外一部作品。当时,我的作品没有获奖。没获奖的原因,不是我的作品不好,而是评委们不一定有时间去读,参赛的作品太多了,大家不可能都读完。不过我不着急,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以后能将我的作品翻译到国外,英文也罢,法文也罢,瑞典文也罢,都可以。呵呵,让诺贝尔文学奖的院士评委们也看看我的《白虎关》和《西夏咒》们。

所以,我今天是第一次跟未来的翻译家们见面。若干年——几年,或十几年——后,我们第二次见面时,可能小女孩已变成大姑娘了,小男孩也变成大帅哥了,我的胡子也会更长,更霸气。

不过,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翻译家,英语好还不够,就像作家文笔好还不够一样。他必须有一颗博大、超越的心灵。在训练出这样一颗心灵的过程中,作家也罢,你们也罢,都可以从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

什么是民间文化?千年来,这块土地上活着的人,一代一代沉淀下来的,最美的记忆,就叫民间文化。它不是一个人就能创造出来的,也不是一代人就能创造出来的,而是好几代人,甚至世世代代的人共同创造出来的。比如西湖文化。西湖美不美?太美了。两千多年前,吴王夫差时期,西湖就非常美了。但西湖文化不是一代人能创造出来的,他是世世代代的杭州人,世世代代的文人,包括白居易、苏东坡、苏小小等很多人共同创造出来的。甚至也包括许仙和白娘子等。注意,许仙和白娘子本身,也是经过世世代代的人创造,流传下来的。

当你们把这种世代人的记忆,变成文学时,民间文化、乡土文化就会变成当代文学。

如果没有乡土文化的滋养,当代文学就厚重不起来,作家本身也很难成为大文人和大作家。因为,乡土文化就像西湖里的淤泥,当代文学就像池塘中长出的莲花,没有淤泥的池塘,还能长出莲花吗?不可能。所以,每个人要想未来有出息,就要从民间文化和乡土文化中汲取营养。否则,就会像脱离了池塘的莲花一样,很快便枯萎了。

所以,每一个想要成为优秀翻译家的孩子,都可以经常地、定期地到乡下去,感受祖宗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沉淀下来的乡土文化。

2.乡土的灵性和创造力

●雪漠: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领域的大师,大多都会从乡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

“西部歌王”王洛宾不是西部人,但他从西部的乡土文化中,汲取了一生最重要的营养,写出了许多广传于世的歌曲。以前我去国外时,发现好多人都知道王洛宾,也知道他的歌曲。因为,他的歌里有一种精神的、厚重的、本真的东西。这种东西,也是大自然的灵性,是城市的高楼大厦、钢筋水泥所没有的。比如西湖。有太阳时,西湖很美;没有太阳时,西湖也很美;下雪时,西湖很美;不下雪时,西湖也很美。任何时候,西湖都很美。大自然就是这样。它有灵性。你们家的楼房,无论装潢得多美,都是没有灵性的,功利文化也是这样。多么精致的东西,假如没有生命力,没有灵魂,就没有超越感官的美。乡土文化可能粗糙,可能原生态,可能不够精致,但它有无穷的灵性,能让你变成一个有灵性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只有真正活着的、有灵性的人,才有无穷的创造力,有细腻的感受力,才能成为大师。

中国有几位非常出色的作家,例如鲁迅等人,其作品就充满了乡土文化的营养。鲁迅的《祝福》,就非常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还有沈从文。沈从文就是从乡土文化中汲取营养,才成为大作家的。最近,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些评委认为,沈从文是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但评奖那年,他去世了。他是中国一位非常独特、非常了不起的作家。同学们应该多看看他的作品,他会让你进入另一个世界,看到另一种风景。

看小说和不看小说是不一样的。因为只有人才有精神追求,才会看小说。猴子是不看小说的。如果你不看小说,失去精神追求,时间长了,就会从人变成猴子。因为,你的情感会变得越来越迟钝。所以,大家可以在完成作业后看看小说,培养人的情感,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细腻,越来越有文化和人情味。

前段时间,我儿子结婚,我就到乡下请一些以前的同学,结果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些不读书,但成绩拔尖的同学,在三十年后的今天,都做了小学老师。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读书,成绩不好的我,而今却成了作家。这说明,假如不读书,就算学习很好,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经常读书的孩子,就算学习不好,以后也可能很有出息。因为,单纯地机械化学习,只会让一个人变成机器上的螺丝钉,变成一个循规蹈矩的小职员,一个非常尽职但很刻板的工作人员,不会拥有创造性思维。

不过,让一个人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不是书本本身,而是大自然的灵性。读书,只是一种让当代人间接接近大自然的方式。还有一种方式,是直接接触乡土,直接接触大自然。

所以,乡下有亲戚的孩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可以多跟乡下的老人们聊天,了解他们那个时代的记忆。很多人死了,文化也会跟着死去。如果你能从老太太、老爷爷、外公、外婆,以及乡下的一些亲戚那里,把即将失传的文化继承下来,它就会对你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3.城市夺走了人类本有的灵性

●雪漠:最近我在写一篇散文,总结过去三十年发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小学、初中、高中读过的书,对我的一生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假如错过了某个年龄段该读的书,缺失了一种营养,以后就永远不可能补上。比如,到了读《安徒生童话》的年龄,就要读《安徒生童话》,不要读《红楼梦》。因为你读不懂,硬读下去,就会消化不掉。

我打个比方。牛肉很好吃,但孩子只有三个月大,如果你让他吃牛肉,他吃了不消化,反而会积食,比不吃更糟糕。弄不好还会肠梗阻,最后必须开刀。所以,如果孩子只有三岁,除了让他吃奶之外,你再给他一些三岁孩子必需的营养,就够了。同样道理,一岁的孩子有一岁的营养,五岁的孩子有五岁的营养,十岁的孩子有十岁的营养,小学的孩子有小学的营养,初中的孩子有初中的营养,高中的孩子有高中的营养,等等。不要在不恰当的时候,逼他们做一些表面看来很好的事。

那么,什么是营养?读书。读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除了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跟大自然接触。你生命中最需要的所有东西,大自然都能教你。你会感到风是那么柔美,西湖是那么美好,你会非常地陶醉。但现在的孩子,已不会欣赏大自然了。对吧?你们想想看,第一次进入大自然时的那份陶醉,你们现在还有吗?

十二年前,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大漠祭》。当时,我带着我的父母,来到西湖边上,让他们坐着小船去看三潭印月。我的父母从没到过西湖。母亲站在西湖边上时,感到非常吃惊,也特别陶醉。她说,还有这么好的地方啊,我叫盆盆子扣了一辈子。盆盆子,就是西部人吃饭用的盆子。她一辈子为生存奔波,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地方。

我的陶醉,我父母的陶醉,你们还有吗?很多住在西湖边上的人,不一定能感受到西湖的美,也不一定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为,很多人的情感都变得非常迟钝了。

我再打个比方。你拿根头发,轻轻地搔一搔自己的脸,感到痒酥酥的,再去搔一下脚后跟,却什么感觉都没有。为什么呢?因为脚后跟非常迟钝,拿刀子刮时,也只能刮出一层垢甲之类,它已经感觉不到疼了。现在城市里很多孩子的心,已变得像脚后跟那样迟钝了,多美的大自然,他们都感受不到美。因为他们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灵性。人类和猴子不一样的是,人类有非常敏锐的感性和灵性,但猴子不一定有,它只有动物性。如果你经常生活在城市里,失去了人类本有的灵性时,你就会失去人类本有的一种美。那么,你就很难发现美。

我们为什么读小说?我为什么花这么长时间讲这些东西?因为,不读小说、不读好书的人,心灵会一天天死亡。他感受不到美,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让他激动的东西。如果你到一个地方去,没有任何东西让你感受到美,就说明,你的心已经迟钝了。就像你听到我说的这些话时,如果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就会珍惜我们的相聚;感受不到这种美时,你就会东张西望,盼着时间快点过去。如果你属于后者,就说明,你的心已经迟钝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颗人类才有的、充满诗意的、能发现美的心灵,不能让自己的心在城市的氛围中死去。读书,就是让心灵越来越有活力,不至于死亡的一种方式。

那么,有没有心灵死亡的人呢?有,而且太多了。

复旦大学有一个女孩子,学习很优秀,读了本科、硕士,再读博士。结果有一天,她觉得活着没意义,就从楼上跳了下去,在生命最美的时候,变成了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为什么?因为,她的心早就死了。她不知道,除了学习之外,还有一种很好的读书方式,能让心灵保持一种生命的活力,能让她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生命本有的那份快乐。

在这个世界上,过早选择死亡的,大多是一些感受不到生命之美的人。

4.读书的“无用之大用”

●雪漠:我很喜欢读书,但我只读值得读的书。现在有大量莫名其妙的读物,或搞笑,或玄幻,或恐怖,都是在编造故事,让你嘻嘻哈哈,或者毛骨悚然之后,再留不下什么东西。读这些书,读完就完了,得不到什么营养,所以,我一般不看这样的书。

我常对儿子陈亦新说,读书要学以致用。什么叫学以致用呢?就是你必须在读书中吸收营养,并且能派上用场。

不过,这“用”,也分两种。

第一种,大家都知道,就是实用的用,功用的用。其目的,是让你掌握学习、读书等技巧。比如,以前有一本书很流行,写考上哈佛大学的一个女孩,据说社会影响力很大,很多家长都买来,让自己的女儿看,希望女儿将来也能考上哈佛。这种做法对不对?也对。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读书方法,也是必需的,我们称之为“术”。

但是,你们在这个年龄段时,一定要读一些对一生都有帮助的书。这就是第二种用。我们称之为“无用之大用”。比如,你可以多读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沈从文的小说,鲁迅的小说,都属于这一类,都值得读。

我在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开始背诵一些经典,比如《道德经》、《逍遥游》等等老子、庄子的书。你们现在可能会觉得那些书没意思,但你不用管它有没有意思,背就对了。就像你不喜欢喝牛奶,不喜欢吃鸡蛋,觉得这些东西没意思,但你吃下去之后,它们就会变成你的营养。读书也是这样。

所以一定要注意,在你们这个年龄段,一定要读一些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经典,不要乱读一些莫名其妙的、浪费生命的书。

什么是经典?被一代又一代人认为是好书的,就是经典。

那么,什么是莫名其妙、浪费生命的书?没有任何营养,甚至会污染你的心灵,让你变得贪婪、愚昧、堕落的书,就是莫名其妙、浪费生命的书。

除了书,世界上还有很多东西,都不值得你花费生命去接触,比如网络上流行的那些你杀我、我杀你的闯关游戏,以及偷菜游戏等等。那些偷菜游戏没有任何营养,还教着孩子们去偷菜,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偷菜的习惯。有什么意思?偷上很多菜,不就是个卖菜的吗?偷上一辈子,不就是个贼吗?你能偷成爱因斯坦吗?你能偷成牛顿吗?不能。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在浪费生命。

我今天讲的所有东西,一些孩子不一定能听懂,有些孩子还听不进去,但它能影响三十年后的你们。三十年后,你们可能会有五种命运:第一,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第二,成为很好的作家,像雪漠一样;第三,成为非常好的翻译家,可以翻译雪漠的作品;第四,成为非常伟大的学者,或批评家,也可以研究雪漠的作品;第五,随波逐流,被茫茫人海淹没了,再也找不到了。

什么样的人会被人海淹没呢?

那些不懂得汲取生活中的营养,不懂得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不能拒绝欲望和诱惑,不能包容跟自己不一样的观点,没有一种美好向往和梦想的人,都有可能成为芸芸众生的其中之一,最后像泡沫一样消失。

比如,雪漠在上面讲话,一些孩子却在下面嘀嘀咕咕,不认真听讲。他们不以为然,却不知道,这会形成一种很糟糕的生命习惯。因为这个习惯,他们会不断错过一些有益人生的营养。

我告诉大家,雪漠的这些话,是雪漠几十年积累和验证下来的经验,很多人说不出来,也不一定会说。但是,就算一些人也说了,这些不听讲的孩子,也还是不会听的。老师讲课时,他嘀嘀咕咕着不听;雪漠讲座时,他也嘀嘀咕咕着不听;另一位大师讲学时,他可能还是会嘀嘀咕咕着不听。如果他一辈子都不听,他就肯定是个庸人。

5.欣赏别人,庄严自己

●雪漠:我老是强调习惯。什么习惯?学习的习惯。生命的素质,指的就是一种学习的习惯。

我有很多学生,我的每一个学生,同时也是我的老师。那些不是我学生的人,更是我的老师。我跟每个人接触时,都会虚心地向他学习。

大家看过金庸的小说《笑傲江湖》吗?里面的任我行传下了什么法,大家知道吗?我告诉大家,是“吸星大法”。我就精通“吸星大法”。我见到任何一个人,都能把他的优点和知识统统吸过来。此外,我还精通“易筋经”,就是把吸过来的东西化成自己的营养,让自己成长。

许多很好的学者,都擅长“吸星大法”,但他们不一定擅长“易筋经”。那些不擅长“易筋经”,只擅长“吸星大法”的学者,就会变成“书橱”。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人好像什么都懂,喜欢夸夸其谈,唾沫总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但我们却“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不知所云。因为他们表面看来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懂,说出来的东西,都未经消化。这种人,我们称之为“万金油”。他们没有自己的东西。

所以,我们不要做“书橱”和“万金油”,要学“吸星大法”和“易筋经”。如果你们学会了“吸星大法”和“易筋经”,三十年后会怎么样呢?你们会成为大师。那时,你们也许会写一篇回忆录:《记雪漠大师的一次演讲》。内容是,三十年前的一个晚上,在美丽的西湖旁,一个长着一脸霸气的大胡子、非常像土匪的汉子,给我们讲“吸星大法”,于是我明白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我的营养;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我的老师。后来,我还跟他学到了能消化外来内力的“易筋经”。最后,我自己也变成大师了。

三十年后,我等着看你们的这篇文章。那时,我会捋着越加霸气的大胡子,很欣慰自己有这样一次讲座,觉得自己没有浪费生命。

不过,在学习“吸星大法”和“易筋经”的同时,你们也要懂得分辨什么是值得学习、值得欣赏的,什么反而会毒害你。假如你不懂分辨,就会吸入大量毒素,让整个身体浮肿起来,不但成不了大师,还会加速心灵的死亡。因为,现在的社会上,流行着太多的毒药,大量图书都在教人如何浪费生命,如何玩乐,如何投机取巧,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变得轻浮,还在引诱一些小男孩、小女孩们早恋。当然,早恋不一定不好,但你要知道如何正确对待这个东西。如果你把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变成欣赏美的一种机会,就像欣赏西湖、欣赏大自然那样,让它们滋养你的心灵,而不是增加你的贪婪、让你在庸碌中消耗生命,这也可以理解。不过,过早地摘下的果子,是不会很甜的,还是等它成熟再摘最好。

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骑马,喜欢沙漠,喜欢很多很美的东西。我从来都觉得,人世间的一切,都是非常美好的,都能让你变得更美,而不是更丑。这份对万物之美的欣赏,就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感。

昨天,我在苏州看到一句话: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己。这句话说得很好。我们要欣赏每一种美,要欣赏你的老师,欣赏你的同学,欣赏大自然。欣赏你身边的一切,就是在庄严你自己。所以,不要挑剔。

不要挑剔你身边的人,也不要挑剔你正在读的好书,要从书中发现美。

很久以前,我就对儿子说,读书要从书中发现营养,发现美,不要光是寻找其中的毛病。

有一次,我让我的学生去接触一个人,后来我问他,这个人怎么样?他一脸不愉快地说了一大堆这个人的不好。我对那学生说,难道他身上就没有好的地方吗?你为什么要发现他的毛病,不去发现他优秀的地方呢?眼睛是用来发现美的,不是用来挑毛病的。当你的眼睛发现了美时,你就会发现,大自然很美,周围的人也很美,你自己也在一天天变得更美。

所以,你要读那些能让你发现美的书,不要读那些增长你的挑剔,让你憎恶身边的人,让你憎恶这个世界的书。一定要明白,人生太短,挑剔得越多,快乐就会越少。

6.不读书的人心灵死亡

●雪漠:最近,我为了找到一本书,走遍了杭州和苏州的很多书店。为什么我一直在找它?不读它,行不行?也行。不读它,我也饿不死。但我的心灵需要它。

前段时间,我跟三十年前的一些同学接触,发现其中的一些人已经“死”了——他们的肉体还活着,心却已死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除了谈论房子、车子、金钱、待遇、吃喝、享受之外,再也没有别的话题。这时,他们的心灵已经接近死亡了。这种死亡的速度非常缓慢,所以,他自己根本察觉不到。他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一天一天变得更麻木,没有爱,没有向往,没有理想,没有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没有一种使命感,除了吃的、喝的、住的,和各种物质享受之外,他的心里,再也没有别的东西。渐渐地,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世界上有他没他,一个样;他活着还是死去,也一个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最可悲的是,这些人虽然也觉得痛苦,觉得烦恼,却不知道自己的心已经死了。他们更不明白,自己的心为何会死去。他们整天看一些又臭又长的电视剧,或者打麻将,贪图一些物质享受方面的东西,在非常无聊的消遣中,挥霍着宝贵的生命,已经忘记了人的精神追求。

人类,一定要有一种更高贵的东西。

有些父母没读过书,但知道自己荒废了一辈子,想叫孩子好好读书,就说明他们的心还没有死;如果父母不但自己得过且过、没有爱心、麻木、自私,还想让孩子也变成那样,就说明他们的心已经死了。

心灵死亡的人,只是一具活着的僵尸。对社会来说,他像是一个死去的细胞,也像是头上掉下来的头屑,没有什么价值,没有什么创造力,对社会,对世界,起不了什么作用。不要看他活得多么风光,也不要看他开着多么高级的车子、住着多么高级的楼房、有着多么显赫的地位,只要他不为社会作贡献,不知道学习,不知道读书,没有爱心,也没有担当,他对这个地球,对整个人类来说,就只是一种负担。这种人是非常可怕的。

7.不要让世俗夺走你的梦想

●雪漠:我为什么要告诉同学们这些东西呢?因为你们现在还有梦想。有梦想的孩子,是最有活力的。所以,你们要格外警惕,不要让世俗的力量夺走你们的梦想,不要在世俗生活中迷失,永远都要知道,自己这辈子需要什么东西,也永远不要忘记我们今天的约定。要有理想,不要当混世虫,不要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要远离一种动物性的存在。哪怕会经历一些嘲讽,经历一些磨难,你都要守住梦想,直到成为大师,得到成功。

为了给你们的成长提供一点助缘,你们的老师专门给你们开了一张书单。你们可以从这些书读起,也可以找一个会读书的人,让他教你们如何读书,该读哪些书。一定要记住,读什么书都可以,读谁的书都可以,但它要能增长你的智慧和知识,能让你长大,能让你更有爱心,能对你的人生产生正面意义。

大家知道吗,你们的学校太好了,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有那么多出色的学生,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你们可以轻易地读到好书。我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很难找到好书。小时候,我们村里很少有课本以外的书。大家想一想,没有书的世界,是多么的可怕。所以,现在,我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时,都必然首先去找书店,买好书。

8.大乡土、先天的乡土、后天的乡土

◎杨文玫老师:大家都对雪漠老师的胡子比较感兴趣。其实,老师的胡子也是有故事的:过去,他是一位乡下老师,终于有机会到城里教书时,教委领导却要求他剃胡子,但他没有剃。从那胡子的故事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老师的个性。

听完今天的讲座之后,大家可能会有很多感想。比如说,雪漠老师理解的乡土文化,跟你们的理解是不是一致,跟你们读过的乡土文化是不是一致,等等。另外,关于雪漠老师的创作经历,大家了解得还不是很多。他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苦恼和困惑,或许会给大家将来的创作带来一些启示。

那么,下面我们就进入与雪漠老师的互动交流环节。

◎学生:雪漠老师您好,请允许我抛砖引玉。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城市和农村的。从您的演讲中,我感受到您对自然和农村有一种偏爱。那么,您对城市会不会存在一些负面的看法呢?第二,我们这些孩子是在城市里出生的,农村也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离我们越来越远。我的老家在临安,如果照您刚才所说的,我去和一些农村的老爷爷、老奶奶聊天,也能了解一些关于乡土文化的东西。但是,他们或许已经因为城市的扩张,变得世俗化了。因为我在跟他们的聊天中,发现他们也常常提到金钱与物质等东西。从另一方面来看,既然乡土文化是一代代人的积淀,那么,如果城市也这样积淀,它会不会也成为我们精神上的乡土呢?

●雪漠:城市很好,乡村也很好。城市是天空,乡土是大地,两者同等重要。没有大地,就没有营养;没有天空,大地也会失去存在的意义。所以,我并不认为城市是负面的。

我也从乡村走进了城市,但我永远不会忘掉乡村,因为,乡村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现在,很多人已经失去精神家园了,他们没有一个安放灵魂的地方。所以,好多人才会觉得没有根,一直在飘。

其实,乡村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根,尤其是乡土文化。

有了这个根,生命之树就可以在城市的天空里,随着时代的风摇摆。无论如何摇摆,它都会深深扎根于乡土的大地。否则,它很快就会死去。所以,我们既要热爱我们的城市,更要热爱我们的乡村,要保存一些乡村文化。

第二个问题,你说得非常好。我说的乡村,不是地域上的乡村,而是文化上的乡村。这种乡土文化,除了农村文化的乡土之外,更有一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含义。因为你们是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将来可能会有很多孩子到国外去。对这些孩子来说,乡土文化,就是一种非常深厚的、真正的中国文化,而不仅仅是一个远离杭州的农村里的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乡土”不再是个狭隘的概念了,它拥有一种更宽广的含义。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传统文化,一种世代人沉淀下来的文化。除了老爷爷、老奶奶聊起的那种文化之外,还有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这才是我真正提倡的乡土——大乡土。所以我刚才建议大家读老庄。

因为,形式上的乡土消失之后,祖先留下的、非常优秀的乡土文化,仍然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下去,它仍然不会消失。明白了吗?

◎学生:谢谢雪漠老师的解答!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乡土文化在一个人的身上,可以是多元的吗?您刚刚提到“西部歌王”王洛宾,他不是西部人,但他通过在西部的一些后天经历,将心中的乡土延伸到了西部。这是否说明,我们也可以通过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建起多元的乡土文化呢?

●雪漠:问得非常好,这位同学确实很有思想。

我告诉大家,乡土有两种:一种是先天的乡土,一种是后天的乡土。先天的乡土,就是生你养你的故土;后天的乡土,就是你选择了某种文化、地域、群体或民族后形成的,一种文化上的乡土。很多作家都像王洛宾那样,在中华大地上,寻找着跟他的生命有共振,能跟他相应——也就是他对其有感觉——的文化,作为自己的乡土。

这种乡土,代表了一种回忆、回味、坚守和传承,它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性的文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载体。

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乡土,已受到了很多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地盘变得非常小了。很多狭义的乡土文化、小文化,比如浙江温州的鼓词、杭州的一些本土文化等等,都已找不到了。我常常谈到的凉州贤孝也是这样。在我们那块土地上,能唱出我那种味道的人,也不多了。现在的人们,只会唱流行歌曲,已唱不出民歌了。

在西方文化的挤压下,能存活下来的,或许只有大乡土文化,一些狭义的乡土文化,只有在雪漠的藏书柜里,才占有一席之地。它们就像杯子里的水一样,随时都有蒸发的可能。它们正面临灭绝。

所以,在座的孩子们,未来要传承一种心灵上的乡土文化,不要让本土那些优秀的、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消失,要让它作为我们心灵乡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传承下去。也谢谢这位同学,你说得非常好。

9.我的“胡子乡土”

◎学生:雪漠老师您好,我的问题,可能没有刚才那位同学那么厉害。提问前,我想先说明一下,我特别喜欢您的胡子,它长得真美。我之前听过一种说法:人活着,首先要寻找一种自由,一种牵挂。您刚才说,让我们从读书中寻找自由,乡土就是我们的牵挂。那么,感悟乡土和多读好书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雪漠:你也问得非常好。我的胡子就像我的牵挂,它就是我的乡土。很多人都想把它消灭掉,但我始终坚守了它。

二十五岁时,我留下这胡子,第一个想消灭它的,是我的父亲。那时乡下人说,老子没留胡子,儿子怎么能留胡子?所以,父亲就想让我把胡子剃了。我说不行,你没留,不代表我也不能留。后来,他又说了几次,我都没剃,他也就不说了。这是我对“胡子乡土”的第一次坚守。

第二次,就是刚才那位老师说的,我考到城里当老师,但教委的人叫我剃胡子,否则就不让我到城里来,我还是没剃,就回到了乡下。

第三次,我被调到教委,很多领导都想叫我剃胡子。他们都说,想要留在教委,就必须剃胡子。我说,教委可以不待,胡子不剃。后来党委书记也叫我剃胡子,我问他,有人告状吗?他说没有。我说,没有就不剃。再后来,连市长也问我,你为什么非要留胡子?我说,马上就剃,我的胡子已经把武威的经济影响得不发达了。我的意思是,你一个市长,不把经济往上搞,管我的胡子做什么?后来,大家就认可了我的胡子,再也没人叫我剃了。

今天,同学们这么喜欢我的胡子,也是对我胡子的一种肯定,所以,我打算把胡子再往长里留一下,让我的“胡子乡土”,成为我最美好的牵挂。

注意,我为什么留胡子?我告诉大家,因为我想保留心中一份对梦想的坚守。

在我的家乡,很多人得过且过,没有理想。生活在那块土地上,如果三年都没有理想,这辈子就可能会被同化,被淹没。所以,我从二十五岁起,留下了胡子。每次照镜子时,我看见那胡子,就会提醒自己,一定要坚守梦想。

如果你没有坚守,读书就没有目的。那么,你就会胡乱读书。假如你有梦想,坚守一种东西,你就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做什么事情。你会根据这个事情,选择一些东西,放弃一些东西。比如,你如果想当作家,你所有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为作家。那么,你就不会读很多与之无关的书。

感悟乡土,也是一种走万里路的读书。

对乡土文化的体验,就是用生命读书,是在直接读生命和自然之书;读书本里的文化,则是间接地读书。它们像是生命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

如果你单纯读书,就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学者,但你不会成为大师。因为你做不到与时俱进,不知道这个时代需要什么,不知道除了书本的知识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乡土文化。如果你单纯走万里路,就不懂如何继承千百年来的文化,不知道如何从大师们留下的经典中,汲取精神的营养。

只有将乡土文化和书中的文化结合起来,你才是灵魂能飞翔的大师。缺了哪一个,都不够。所以古人才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白了吗?

10.文字的原始森林

◎学生:雪漠老师您好。诗人北岛说过,他要用自己的文字,建造一座他记忆里的北京城。那么您觉得,您现在这样的创作,算不算在建造一片比较自然的、没有被城市化所影响的西部土地?

●雪漠:你问得非常好。我告诉大家,直到今天,我写了六部小说。前三部是《大漠祭》、《猎原》、《白虎关》。我到法兰西学院演讲时,一位汉学家问我,雪漠老师,能不能说一下你小说的故事梗概?我告诉她,没办法说。因为,我的小说是一个世界,一个已经消逝,或即将消逝的乡土世界的百科全书。中国千年农业文明的最后影像,在我的作品中,被非常鲜活地定格了下来。那种文学性的描述和构建,就像是原始森林,也像是大海,已经不是金字塔,或纪念碑了。

后三部是《西夏咒》、《西夏的苍狼》和《无死的金刚心》。正如刚才那位同学所说,我用自己的文字,构建了一个精神家园。它已经不是乡土中国,或乡土世界了,而是一个精神家园。它超越现实世界,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精神境界,来观照这个世界。所以被称为“灵魂三部曲”。

我回去之后,会给你们学校赠两套我的作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但是有些同学不一定能看懂。看懂看不懂都不要紧,它是好东西。有些东西你看得懂,但它不一定就是好东西;有些东西你看不懂,但它不一定就不好。为什么?因为,当你面对大自然,面对大海,面对原始森林时,你能说你看懂了吗?如果你觉得自己看懂了,那你看懂了什么东西?虽然你看不懂,但大海的气息足以震撼你的灵魂。原始森林也是这样。当你被原始森林的气息裹挟时,你就算读不懂它,也会感受到一种原始的野性之力,那就是大自然巨大的生命力。它仍然会给你带来全新的生命体验。

读我的书也是这样。不要怕读不懂。认为自己读懂了的,可能没有读懂;认为自己没读懂的,可能已经读懂了。我的意思是,不管读懂读不懂,你都会感受到一种跟西湖不一样的东西,这就够了。

每次我多说我的作品,就有一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感觉,但是孩子们,我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写了六部书,能写不好吗?肯定能写好。

◎学生:您认为民间文化是一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民世世代代沉淀下来的记忆,而把每个百姓的心情用笔描绘下来,就成了文学。但在您的演讲中,包括您推荐的,举的例子大多为小说,听说您还是一位研究密宗的大师,那么您觉得乡土文化与佛学的经典、一些哲学随笔,甚至是诗歌、散文这样其他的文学载体的联系又在哪里呢?

●雪漠:我们要关注,要学习的确实不只有小说一种,我刚才提到的要读好书,这些有益于心灵,能塑造灵魂的好书应该是包含了方方面面的。除了直接体现了乡土的小说外,还要读《道德经》、《庄子》、《金刚经》这样的书,道家的思想中包含着很多的心灵美、自然美。而现在,我也在着力于将这种对很多人来说有些艰深生涩的作品,用朴实简单的语言写出来,变得更易理解,更易接受。你们可以在“凤凰网”这样的网站的佛学栏目找到我的一些文字。在这些传统文化中,我们能体会到很多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东西,也是有益于滋养我们的心灵的。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能择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要将传统文化变成镣铐。如果被其束缚,就会变成一种迷信,而不能在其中体会到乡土文化中的情感美了。

◎杨文玫老师:今天的讲座告一段落。雪漠老师在今天的讲座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对当代文学创作有什么关系,还为我们高歌一曲,直接展示了乡土文化。雪漠老师的这一曲,曾经在中国作家的一次聚会上,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作家。

雪漠老师有一句名言:“世界,我不迎合你。”评论界也有人说,雪漠老师写农民超过了赵树理,写狼超过了《狼图腾》,写狗超过了《藏獒》。希望他今天的到来,只是一个开始。别忘了雪漠老师今天跟大家的美好约定,希望几十年之后,我们这里能走出翻译雪漠作品的著名翻译家!

最后,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一次感谢雪漠老师!

新闻报道:乡土文化和当代文学

——记雪漠先生文化讲座

“杭外记者团朱晨璐、陈若薇报道”2012年11月4日晚的报告厅一楼聚集了许多热爱文学的师生,他们即将迎来一位特别的作家——雪漠。雪漠先生脸上浓密的胡子、红色的夹克、极富西北特色的普通话都给在座的师生留下了强烈的感官印象。而他所阐述的传统乡土文化与当代文学、自然与城市、读书之道与读书之术等关系,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精神思考。

雪漠先生的普通话带着自然舒卷的西部气息,有种独特的纯粹之感,这或许是对西部乡土文学最好的代表和诠释。他说:“乡土文化是什么,可以说我并不清楚,可是乡土我却清楚得很,因为那是我生长的地方。”雪漠其人与其声如出一辙,毫不矫饰。他对自己创作的小说有极大的信心,称它们是如大海、如森林一般广博的世界;他也不掩饰自己对乡土文化的不了解,而是以一个凉州人的身份,将自己对乡土的理解娓娓道来。随后,雪漠先生为现场师生演唱了两首山歌,沉郁的歌声带领我们神游广阔的大西北。雪漠先生特别强调了乡土文化对当代文学的重要性。他擅用比喻,在这里将乡土文化比作池塘底的淤泥,而当代文学则是长在池中的莲花。如果不汲取淤泥中的养分,莲花是无法在天空中茁壮生长的。

雪漠先生在讲座中提到他“不读书则心灵死亡”的观点。他发觉现代人对美的感知已十分迟钝。这里他又用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用手指轻轻拂过脸颊,脸颊能敏锐地感知到手指。但用手指拂过你的脚后跟,你的脚后跟不会有一点感觉。有些人的心已经变得和脚底皮一样厚了。”粗糙而滞涩的心不是雪漠先生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倡导读书,并且一定要读经典,不能让“毒素”侵蚀人的精神世界;读书之余要亲近乡土、亲近自然,领会大自然给我们的美妙启示。这两大方法是拯救心灵的良方。

回味整个讲座,原来乡土文化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一代一代沉淀下来最美好的东西”(狭义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部分”(广义上)。乡土文化培育了当代文学。

讲座之余,雪漠先生与在场的学生作了一个美好的约定:十年之后,如有在场学生成为翻译家,可将雪漠先生的作品译成外语,介绍给世界阅读。我们共同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附一:熟悉而又陌生的雪漠

知道雪漠的大名缘起学生小詹。小詹是雪漠的弟子。大约是2010年他专程去甘肃拜访雪漠先生,便被收为学生。他回来告诉我一定要看雪漠的书,还说了一大堆关于雪漠的传奇,可始终没有激起我对雪漠的兴趣。是世尘蒙蔽了我的性灵,还是我天生缺少菩提心?我不清楚。而一次随意的阅读,我邂逅雪漠的文字。那是雪漠先生发表在《天涯》(2011年第5期)上的《深夜的蚕豆声》。满纸白骨,遍野鬼魅;或是饿鬼,或是冤鬼,面目模糊;这些鬼魅或许与舅妈家锅里吃剩的长着绿毛的人肉都有着某种说不清的关联。午夜,“我”还听到舅舅吃月光的咂嘴声,舅妈吃蚕豆般地啃着人的手指的声音……读来毛骨悚然,我无法用逻辑去判断雪漠的隐喻,但我能模糊地感觉到幽灵视界背后所隐藏的意义系统。它让我想起了马尔克斯、辛格、博尔赫斯等。我把我的感觉不加修饰地告诉了小詹。小詹问我,依你判断雪漠大概属于哪一类作家?最多是三流。愚直如我的小詹却把我的话“原汁原味”地告诉了雪漠。据说,雪漠淡然一笑:那肯定不至于,在当代中国至少是一流的。我佩服雪漠的大度和自信。至于在当代中国文坛雪漠的地位,我不甚了了,而近年“雪漠小说研究”被列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研究课题,2005年他的《大漠祭》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都是事实。

此后不久,收到雪漠先生赠我四大册“光明大手印”书系。我非常惊讶。雪漠先生不记我臆断之仇,反而赠我名山大作,令我愧怍万分。读完雪漠先生自序,我便毕恭毕敬地将它收入书橱,因依我现在修为还无力消受这样高深的香巴噶举文化。既然如此,还不如等我修证足以对话雪漠时,再跪读三昧也不枉雪漠先生赠书之美意。2012年5月,小詹又转寄来雪漠先生大作《无死的金刚心》,扉页上有雪漠先生的题赠:命由心造。用笔圆融,有证觉之象,且臻于空境,我非常喜欢。

《无死的金刚心》是雪漠先生“灵魂三部曲”的第三部。小说通过与千年前的大德琼波浪觉的对话,揭示了一段神秘的灵魂历程。叙事节奏舒缓,表达节制且虔诚。它是小说,却像佛教经典;它像佛教经典,却处处可见俗世杂念的表白;它像世俗小品,却字字烛照人的灵魂。北大陈晓明教授说,这是“宿命通”的写作,是一种“向死经验”的终极表达。陈晓明教授的论述,深得雪漠先生的认同。但我觉得没有必要给崇尚“无二无别”的作家冠以如此学术的名词。只要你能从他的作品阅读中获得“清凉感”,即不枉阅读。《无死的金刚心》就是有清凉感的作品。可惜我之于雪漠作品的阅读就此打住。不意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称莫言获奖理由是,“通过幻想与现实、历史视角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结合威廉·福克纳与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中的因素,创造了一种世界性怀旧,与此同时,也找到了旧式中国文学与语言传统的新出发点。”这让我又想起了同样坚持先锋写作、同样魔幻、同样乡土的雪漠。在别人看来,作这样的联想,不免有点傻,可是对我来说非常正常。因为对莫言,我只知道他的《红高粱》、《丰乳肥臀》。知道《红高粱》,是因看了张艺谋的电影;知道《丰乳肥臀》,是同窗好友看过之后觉得《丰乳肥臀》不如《白鹿原》、《废都》好看,于是很豪迈地将它送给我。我将它捧回家,认真拜读一番,与我友颇有同感。如今除了这个夸张的书名和莫言式无节制的表达,其他早已了无痕迹。而那本《丰乳肥臀》也不知藏在我家哪架书橱的哪个旮旯,我也没有因莫言获奖去翻找它,而雪漠的胡子却因莫言获奖在我心里渐渐鲜活起来。

就在这时,小詹来电告诉我,近日雪漠先生到复旦大学讲学,周末取道杭州,是否有意见面聊聊。机缘竟是如此巧合,不见面岂不有悖天意!放下电话,又觉得应该请雪漠先生来给学生讲讲文学修证之道。但又怕遭拒,怕我们付不起巨额讲课费。我把想法告诉小詹,大约过了半小时,小詹来电话说,雪漠答应了。答应得如此痛快,确实有点儿出乎我的意料!近年,他一直巡讲于各大高校或社会上各类高端论坛,对象都是成人。到中学讲学,之于他还是第一次。他担心讲不好,让我给他命个题。我不揣浅陋,就给了“乡土文化和当代文学”这个题目,他没有嫌弃,欣然接受。他还担心同学们听不懂他那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普通话,制作了PPT。这一切都令我非常感动。

11月4日,雪漠如约而至。还是那标志性的大胡子、印堂的朱砂痣;还是那红色的夹克衫、红黑相间的格子衬衣。与网络上所见到的神采飞扬的雪漠相比,略显疲倦。初次见面,没有寒暄,落座喝茶,漫无边际地聊文学、哲学、禅宗和人生。雪漠先生言语不多,而开示深远。场面常为沉默占据,但那绝对不是冷漠死寂,而是安静平和。这就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雪漠的感觉。

(杨文玫)

附二:雪漠的胡子

雪漠是我陌生的作家。突然就出现在了西溪湿地。他在复旦讲了三天课,现在来杭外讲“乡土文化与当代文学”,先到湿地小憩,看得出鞍马劳顿。他一口甘肃武威口音,一部蓬松的大胡子,茭芦田庄的室外茶桌已经照不到夕阳,有点冷。

从网络上看过一些资料,但什么都比不上近距离的接触,他眼睛睿智,胡子没给他带来威严感,反而是谦和。他每次都以合掌致意还礼。我一会是合掌,一会是拱手,我没有跟他调对节奏。

一开始我真没有听懂多少他和其他人的对话,他的武威口音就是电影电视里最典型的那种西部味道。在湿地淡淡的夕阳下,木桥在水中的倒影已经渐渐加深,芦苇在远处摇曳着雪白的芦花,天空湛蓝时有喷气客机飞过。边上有年轻人弹唱吉他,一群着校服的孩子们喧闹着,好像是亲子活动。

话题是关于文学与禅宗。雪漠老师说佛是一种“大道”,每个人都凭自己体认佛性,而抵达的终点都一样。我借题发挥谈了自己对语文的认知,如果语文是道,语文的终点大抵一样,而每个学生都只能凭借自己的修为而抵达。教师呢?教师只是去点破机锋。所以,语文是一种自我建构的语言世界,在这个建构过程中,教师可以施加影响,却无法替代学生的自主修为。还谈到莫言,湿地里那些“人造”的名人别墅,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雪漠话不多,嗓音并不高亢。他赞同我文学须直抵“人类的普遍性”的观点,关于佛性,我说佛性不可言说,它就在那里,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雪漠颔首,其实在我看来,万物皆可如是观,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无言。他的一个弟子谈到读禅宗公案使得他对逻辑学产生了兴趣,雪漠直言理解禅宗不能依靠逻辑,那只会越读越乱。佛性的领悟不需要逻辑,他简要地说。关于禅宗,我只读过《坛经》和部分《五灯会元》,一些乱七八糟关于公案的诠释书籍,拉出来也不怕献丑。而关于《易经》,我坦言要等退休后看,在我心里,这本书似乎需要老年的智慧和阅历。雪漠的一个弟子说可以从《易传》看起。我在等待一种状态,读书跟恋爱一样,需要有眼缘,更要有心缘。说到“救赎”,我以为西方似乎更看重“救赎”的观念,雪漠直说佛就是救赎,生老病死的参破,就是救赎,宗教以救赎为己任。

然后就到了杭外。我对雪漠的担心是多余的,他的武威口音反而征服了全场学生,在学校他没有谈佛论道,他讲文学,讲他自己的家乡,他唱了两首家乡的民歌,应该是叫“花儿”吧,他让我们设想一对恋人离别的情景,然后他高亢的武威调就在会场上空响起《六盘山令》:

走来走来着越远地远哈了,

眼泪花儿飘满了,

眼泪花儿把心淹了。

走来走来着越远地远哈了,

眼泪花儿飘满了,

褡裢里的锅盔轻哈了,

心里的愁肠就重哈了。

眼泪花儿把心淹了。

哎哩哎嘿哟,

眼泪花儿把心淹了……歌里面有小小的装饰音,就是“远哈了”三字,乐音有一些颤抖的回环,发现民歌其实也有细腻的时候。唱歌的雪漠似乎离开了作家、讲座人的身份,他把一个戈壁沙漠荒山秃岭里生存的人类情感置放在江南的水乡里,青山绿水间。歌调干燥而辽阔,和江南小调的湿润缠绵迥然不同。他说这些歌没有多少人会唱了,许多民族的东西已经渐渐接近死亡。

他讲到一个“大乡土”概念,“乡土”并非是物质层面上的东西,而是民族文化传统,几百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民族记忆,因此,城市也有“乡土”。他斩钉截铁地说:没有“乡土”,就没有真正的文学。

只有一处地方可以感觉到雪漠的宗教情结。那就是关于读书与生死的关系。他说,不读书的人,其实肉身仍在,心灵已死,许多人并不觉得自己已经死亡。在每天关于房子、金钱等俗务的琐碎言谈中,人渐渐接近自己的死亡。只有读书才能够确保精神的长存与精神生命的荣耀。将读书与生死相连,是雪漠的独到之处。那么,读书就成了雪漠的宗教。读书才可以参破生死。他反对乱读书,他说有许多书有毒,那些网络小说,流行文学,充满了毒素。不过,在他的体系里,感受大自然的灵性才是更根本的。那更像禅宗的方式,它是对城市文明的救赎,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他没有说禅宗,他只说:在各种思想体系里,需要大家勇敢地吸收,做一个有“吸星大法”的武功高强的人。

那些细腻的比喻经常能勾起笑声,他不乏幽默。他不是想象中西部的铁汉子,但是,他说起胡子的时候是。

他说父母、领导、大领导都曾经试图“消灭”他的胡子,他绝不妥协。一个到五十岁的人,不会再有人要他剃去胡须,不过一定还有许多人希望剃掉一个作家精神上的“胡子”。他说:我们不是为了迎合世界而活着。

一个懂得禅道的人,对世界的这种坚硬的姿态,是否还没有放下“我执”呢?我只能从另一个层面来解读:天下有道,吾不与易也!内道外儒,大概是我眼中的雪漠吧。

(倪江)

附三:在“城市化”的心灵中

“乡土文化就犹如池底的淤泥,而当代文学则是植根于其中,缓缓绽放的莲花。”雪漠老师如是说。

我立刻就想到了许多年前的农村。山野、田埂间的柏油路还未铺好,雨后,是一片泥泞。路算不得好走,却能在路上嗅到被碾碎了的草枝的清香。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移居到了城市中。城市,它本是深深扎根于乡村土地上的大树长出的新鲜枝芽,是带着过去养分的未来。对于人们来说,乡村是过去,亦是身上烙下的、沉淀了世世代代人的心绪的记忆。而如今大多数人,来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城市时,却忘了带上一捧雨的沁人气味还未凉透的土壤。就像雨刮器胡乱地刮去车窗上的雨帘一样,乡土之中独有的味道已经散透了。

但凡是优秀的作品都带着其独特的乡土情结。鲁迅的文字里带着绍兴黄酒的醇厚底蕴,亦有着站在水边、桥边的村妇詈骂中的犀利深刻;老舍的文字中则是北平的传统淳朴,读时耳边就仿佛传来了京片子的闲谈,夹杂着老实与热情;沈从文的文字里则是湘南之地的自然细腻,那是种柔软到让观者的心也不自觉地空灵柔和起来的情感。而雪漠老师,也用他的笔描绘出一个荒凉却又虔诚的大漠。

那么如今市面上的大多畅销书呢?当我们看到书的封皮上写着一个个“令人潸然泪下”或是“超越××(某知名作品)的小说”时,其中的内容也能猜得八九不离十了。很明显,现在许多人已不能被称为“作家”,而单纯是一个“写手”罢了,而他们的目的,他们所关注的,也正只是怎样将自己的作品卖出去,怎样迎合读者的口味而已。

这些人的思维已经太过于“城市化”,就像城市一样简单、单一,但之下却是暗流涌动。就如雪漠老师倡导的那样,人们需要读好书,读有益于心灵、能塑造灵魂的书,反之则是“吸毒”,只能增长贪婪与欲望罢了。这样“城市化”的思维,自然是充满了人性的贪婪与欲望,看似有所求却并没有真正的追求。

与之相对的,是自然的心灵。要有梦想,有追求,不要永远浑浑噩噩,这是每个人都能挂在嘴上的道理,而且似乎在这个社会中也总是能带入,好像大部分人都做到了似的。可再进一步讲,人们需要的应该是细腻、饱含情感的心灵,当一个人已是麻木、无爱心、自私自利、不知利他时,他的心就已经死了。这一条,能真正接受的人就要少太多。

原因很简单,这并没——或是说没有眼下的——实质的利益。许多人的心,已经完全融入了一个快节奏,人们相见却形如陌路的城市中去了。他们所追求的,也仅仅是眼前的一些名利得失而已。忽视了一切自然的美,情感的美,没有了欣赏辨别美的能力,又怎么滋养你的心灵,得到心灵境界的提升呢?荀子所谓人之初,性本恶。那些心已经死去的人,并未在学习中汲取对心灵有益的知识,依然是如人性之初罢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浑浑噩噩呢?

从现今的畅销书中就能看出,许多人的求学其实是求“术”而非求“道”。雪漠老师,作为一位作家,提醒人们应该在经典中吸收心灵的养分。但事实上,他推崇的“读经典”也包含了很多无奈。为何如今鲜有好书可读呢?为何一提起经典或是好书,人们就习惯性地想起了许多个世纪以前的作品呢?

当下一代的人正要摸索着重拾欣赏美的能力时,却发现上一代的人的心已经像城里摩天大楼的玻璃墙面一样冰冷刺眼了。那“上一代人”的前身,又何尝不是“下一代”呢?所以说,倡导“以心灵为优”其实也是件很尴尬的事情,因为许许多多的人已在大环境中变成了双面派——我们是已置身于“城市化”的心灵中,号召着去摆脱它,追求自然的心灵了。我们在坚定了自己的追求后,也需自剖自己是否也在未曾察觉的时候,与畅销书作者一般了。

唉,一切的追求靠的毕竟是自己,旁人多说也无益。与其把时间消耗在多余的说服与陈述上,不如挤出点时间,摒弃城市里汽车的鸣笛,阅读些经典吧。

(高一[2]班朱清仪)

附四:感想集锦

1.“这就是乡土文化”

汪曾祺先生常写西南联大的师生。说起联大里的老师,这里头有的是好文章可以写。他写系里的中文老师们,与其说是写得好,不如说是那些人物自身是活泼泼的有趣。雪漠先生的讲座呢,也是如此。一场讲座下来,同学们笑了不知几次。有时是因为先生无意间带着浓郁西北风味的口音,有时是因为先生有心讲的几句俏皮话。唉,非要讲明了么,雪漠先生自己本身便是个活泼泼有趣的人,光是眉心的一点嫣红朱砂痣衬着浓密的络腮胡子,就让底下的同学舒展眉眼了。

先生也像汪老笔下的人。汪老写他的一个老教授,教授古典文学的。怎么个教法呢?教诗词,打起扬州腔调念一遍,回味一遍,便罢了。先生也这样。他说,乡土文化是什么?他指着一首西部民歌,唱一通,说,这就是乡土文化。

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很好。文字语言是一种轻浮而苍白的媒介。它不如声音,不如歌谣,这些东西出现得比语言早,自然也有更直接的力量。千言万语抵不上一句歌。“这就是乡土文化。”——这样子的直白,也是扎根在大漠的乡土文化里的罢!

写到这里,回头看看,我在文章开头便突兀地把汪老和雪漠先生摆在了一道。这是为了什么,我只好给个不成文的解释了。能如实牢记这些天然有趣的人,也许生来便拥有了能容纳这些东西的心。之所以他们是书写的人,便是在此了罢。

(高一[5]班许含秋)

2.他即乡土

乡村是大地,城市是天空。

这是雪漠老师对乡村和城市之间关系的诠释。

在这个全球化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整个世界的时代,雪漠老师依旧写着充满泥土气息的文字,坚持着文学最初的模样。周日晚上的“乡土文化与当代文学”的讲座给大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文学之门,将文学通俗化,使大家从中都得到了不小的收获。

整个讲座从雪漠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中开始,其中频频穿插着一些极具西北民间风俗的歌曲,雪漠老师的好歌喉也让在座的同学和老师频频叫好,比起歌声更具有魅力的是雪漠老师独特的文学视角。他将乡土文化与当代文学的关系视作“淤泥”与“荷花”。他认为小说应从“生活中来,写到文字里去”。

乡土文化与当代文学本就是源与流的关系。乡土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文学则是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门艺术。就如淤泥虽然脏乱不堪,但没有淤泥就不能开出漂亮的荷花。一切美的东西都是源于最微不足道却是最本质的东西。比如说当代文学要基于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给人最美的视觉享受。

雪漠老师以一种一意孤行的态度对抗着这个被城市化影响的世界,守着自己最后的一方小小的乡土。西北大地上的人和物在他笔下栩栩如生地展现,为我们保留了农业文明最初的样子。这不禁让我想起诗人北岛曾经说过:“我要用我的文字建造起一座记忆中的北京城。”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不过分地猜测,雪漠老师也是在用他的笔他的文字建造着一块属于他记忆中的西北土地,甚至于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建造一座自己的精神家园。

而雪漠老师的大胡子、浓重的乡音、豪迈的歌声无不在告诉我们,其实他自己早已融入那块土地,成为乡土中的一部分。

他像是一棵大树,扎根在西北的土地上,向天空不停地伸长,一如他的文字,在为我们这群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展示着自然的灵性和乡土的魅力。

(高二[4]班徐秧秧)

3.胡须、歌声、口音

说句玩笑话,以前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这对好朋友的照片时,总会好奇他们是怎么喝汤的。看见雪漠的胡子时,我心中所想大抵也是如此。

一场讲座本是与胡须无关的,在此处偏又成了一种态度,正如雪漠所说:“这世上好多人都想要除去我的胡子。”我并不知身处的世界该当如何,才足以让人视这黑须为一方净土。也许当雪漠唱起家乡的民谣时,许多人都离答案近了一步。

他的歌声高远,有三分寂寥,三分怀念,三分虔诚,剩下一分皆是叹息。在满座人屏息之余,眼中浮现池中月光,天涯荒草,苍茫大漠,寂寂雪华。他说他要像记忆中的那位老人,像那位遥远的不为我们所知的老人一样,用他的歌声倾诉无尽的言语。

雪漠的口音让我们有些不习惯,也不易于辨识,稍一走神便错过一段穿堂而去的话语,抑或只是触及它的尾声。他说他的声音会让人想起乡土,他的灵魂也无时无刻不以之为羁绊。他谈及人们渐渐与包容自身的乡土文化挥别时,心怀惋惜。幸而他带来的并非仅是沉闷的呐喊,他算是个执拗的古怪的远方来客,但他为我们找到了一代人在心里遗失了的光芒。

在微光之下的,不是坎坷,是碎石铺成的通往远方的路。

(高二[4]班叶楚馨)

4.美丽人生

乡土,这样一个看似厚重而遥远的问题,其实无非是自己心中的一片理想王国。记得从前细致而明媚地描述过自己所期盼的:

是否比回忆更暖呢

五月熏香的风地中海甜腻的阳光

欧洲小镇精致的花店带着不真实的光晕

干净而窄窄的道路铺满落叶的墓园

小教堂悠悠的钟声脆生生的阳光

明媚的英格兰乡下

日光带着矢车菊的香气溢满整座小屋

鹅毛笔与泛黄的纸张摩擦

发出簌簌的悦耳声响

小庭院种出一树橄榄

蔚蓝海岸遗忘你的远方

……以上所谓“乡土”似乎与雪漠老师所言相去甚远。还记得顾城之死正是因为他所梦想的王国的分崩离析,他所渴盼的极度的精神纯洁与满足在现实面前的无力与苍白。他一面是个天才,另一面却是幼童。

我们被告知的是在获得精神圆满、返璞归真之前,必须先保证物质生活的满足。如若生命的基本要求都无法保障,人的精神尊严便岌岌可危,又谈何满足与升华,进而回归“乡土”?什么能够保证我们从容而不狼狈?

也许我们要知道这样一个金碧辉煌的荒芜人间所要的不仅仅是你一份美好而热烈的追求、企盼,每个人都在活着,但不是每个人都在为“梦中的理想净土”而坚定不移地奋斗。

年轻的好处是可原谅的率真、大胆。年轻人对濒于瓦解的家园意识的伤怀和修复,或者说在光怪陆离喧嚣浮华的尘世中为我们平静而执著地守护着——一小块伊甸园的净土,带着茫然不可知的生之优美,使我们不至于在欲望都市的丛林中迷失。仿佛一个静默的守护者,在麦田旁静静守望着已经很贫瘠很焦渴四处奔跑的孩子们。让我们重新寻回失落的青春之梦,让我们重新踏上自己的情感曾流过的干枯的河床。这甚而可以摇撼我们“身上长年未醒的‘自身的一部分’”,在精神的庞大废墟上聚拢起点点零星的希望之光。

“人生正是一次不可能抵达的航行。我们所抵达的地方,是意志的边疆。”——张悦然《誓鸟》

(高二[3]班宋歌)

5.今天的乡土

非常喜欢雪漠老师的歌声。那种纯粹的不带一点杂质的无限乡土真的能触动我们的心,然后去唤起那些我们对现实的有限的思考。

雪漠老师讲:乡土就是一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代代相传沉淀下来的东西。然而,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又是否能够等到这种沉淀去滋养新一代人的心灵?

答案似乎为悲哀的否定。在这个灯红酒绿、繁弦急管的社会氛围里,这种淳朴的,带着新鲜泥土气息的乡土文化已经不再为人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在那些浮于表面的“物质文化”中寻求精神的刺激。殊不知,真正的精神应该扎根于那些沉静的、深厚的、不加雕琢的文化中,那些充斥着酒精和霓虹灯色彩的光影魅惑只是一种审美的麻痹,心灵的迷失。

或许有人会说,城市化才是当今发展的主旋律,不能因为一点点文化而耽误了发展的进程。的确,曾经了无人迹的加利福尼亚州因为黄金和电影被两度炒作。城市化的进程使它成为太平洋海岸上的一颗明珠。然而,作为一夜崛起的代价,数以千计的高速公路、摩天大楼和诡异的化学烟雾代替了加州神圣的平静与朴实,人们生活得紧张而浮夸如行尸走肉,纵使“电影已在室内完成,找到黄金的最佳地点变成了珠宝店”。

我们是否真的应该为了所谓的“文明进步”而去牺牲那些人类的根——那些来自大自然的,来自人类情感深处的馈赠?

这是一个属于全人类的问题。

而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高一[4]班单晨)

6.在细腻中搅进些许粗犷

他方一开口,场内就发出了轻微的笑声,他浓浓的乡音,把大屏幕上那个同样有着霸气胡子的他——作家雪漠的凝重形象打破,整场讲座,他便如此延续他诙谐、朴实和率真的风格。

正像他说的那样,他一开口,旁人便可对乡土文化这个主题有所认知。尔后他那两曲民歌,配上乡音,就是他一个土生土长西北农村人所引以为傲的名牌。

他说话不拐弯,句句落到实点上,印象尤深的是他反复强调多读书,读那些开阔视野的书,而不是“吸毒”。

乡土文化就像是西湖池塘里的淤泥。他说着。言语之间透露出对大自然之灵性的敬畏。那些朴实的话,像是在我们这一群江南城市中长大的学生心里,掺进西北的黄土;在我们的细腻之中,搅进些许粗犷和辽阔……

(高一[6]班黄沈懿)

7.得道之人

当一个人蓄满满腮胡子,并把它当作对故乡的牵挂的时候,这是多么虔诚直率的表现啊。语文老师提到的过得道之人,我想雪漠先生定是其中之一。道,隐于他自身。他坐在那里,笑着说着幽默的话,却依然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宁静。这便是窥得小小一份他的道了吧。他的语言单纯而不失幽默,随性而不失深刻。普通话音调让人忍俊不禁,却先自我调侃了一番,那确实是从浓厚的乡土文化中走上前来的得道之人。现当代文学均脱胎于乡土文化,而作为一个孕育者、承载者,乡土文化也确实有着自身的广博的特点,敦厚的性子。当雪漠老师为我们展现歌声的时候,有人说他为什么不去唱歌呢?他是把乡土的歌声融入了文字里了,他的歌声拖着高山上的长腔,高低起伏间感染力十分强大。是从乡土文化中走上前来的得道之人吧,雪漠,从遥远的大漠给我们带来了乡土的亲切感。

(高一[4]班施楚飏)

8.心中的黄土地

夜幕初降,华灯不上,池边水边有夜雾,我们顺着夜雾中的灯光,似有人指引着方向。

雪漠,凉州人,黑的大胡子,面色红润,光看脸很像艾未未。但他的口音很明显是西北汉子才有的,粗犷。虽说在江南居住很久,但很明显心中还有一片未被江南翠绿所埋没的黄土地,真正的黄土地。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口音能暴露出一个人很多的特点,雪漠讲话时的语调很明显粗中有细,说话意图简洁明了,加上一口方言般抑扬顿挫的普通话,更体现了乡土作家的乡土风味。我见过的每一个所谓的乡土作家都带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情怀,人的精神和信仰影响着人的外在和内在。

雪漠在他的讲学的后半段集中说明他关于读书和做人的理解。这已经远远偏于最初的这次讲学的话题,当代文学和乡土文化了,老师请来雪漠很可能是想请他来谈谈自己的创作观,雪漠是比较著名的乡土作家,关于他创作的一些灵感和更多的一些想法。雪漠读书观我还是比较认同的,他有关读书的“道”和“术”,有关“不读书和心灵死亡”,有关“好书”和“吸毒”、“读无意义的书”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就同雪漠所讲的,读书要先学会明辨是非,这确实很重要。但如果你知道是非,有一颗能坚持己见的心,看看那些所谓的坏书“吸吸毒”也无妨,这更能锻炼你的定力,也能让你熏陶一下敌对势力的情操。

(高一[3]班胡之阳)

同类推荐
  •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乃佛教经典。而大愿法师著作此书,除了是对金刚经的剖析和简易化,更是让读者们能证空性智慧,让我们一起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如母有情能速速从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共同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圣经故事2

    圣经故事2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 太乙金镜式经

    太乙金镜式经

    《太乙金镜式经》,唐王希明撰,可称为古代推算第一书。王希明以为太乙之法,可以预知未来,所以圣人常为。当然,历代治乱兴亡,并非能容易简单推算出来,《太乙金镜式经》有其迷信成分在内,这是需要注意的。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热门推荐
  • 重生仙婿

    重生仙婿

    马云乃是八卦门的高层情报主管,修为更是达到金丹大成,可惜不知道哪个缺德的王八蛋在他洞府门口度劫,连累他被九九湮灭大天劫劈回十六岁,一切重新开始!既然重新开始,马云一切都要最好的!前世收集了那么多绝世强者的奇遇秘闻,今生全部都要收刮抢夺过来。资质不行?天地灵根逆天改命!宠物废渣?九子龙变,化身八爪金龙!法宝太烂?心炼二十八星宿天兵神将!马云入门不足三个月,飘渺宗宗主,三千大山顶尖的美女梦瑶仙子,主动找上门,一定要和他合籍双修,这种好事当然求之不得,可惜马云却逐渐发现此事蹊跷另有隐情,双休不过是幌子,结婚一年却不曾圆房,貌似梦瑶仙子心中另有所属?!是可忍孰不可忍!无上仙道,马云要!美女掌门老婆,马云也要!谁敢来抢抢,管你多帅多牛叉,统统搞死!
  • EXO我就是喜欢你呀

    EXO我就是喜欢你呀

    喜欢你并不是说说而已,只要有你在的地方,就会有我蠢蠢欲动的心!----------------------------鹿晗在我心中有个她叫夏萌晞,从前我不知道,但现在她一直占着我的心。---------------------------朴灿烈在机场遇见你的一瞬间我就深深的爱上你了------------------------边伯贤。---------------第一次回国,被妈妈逼着相亲无奈之下,跑去韩国去找哥哥,一路上发生了浪漫而奇妙的爱情故事·······
  • 最美的烟花

    最美的烟花

    你我不知道,下一个路口会遇到谁?转身之后是否……
  • 幽暗神帝

    幽暗神帝

    即将身陨道消的时候,来自异界的慕封一丝元神被人救走,并被带到地球,实力从巅峰回到起点,别无选择的时候加入华夏国的一个神秘组织--龙组!他将走上怎样的一条道路?他能否从新修得大道?地球上众多强者的遗迹中,他能否寻觅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运?一个陨落的异界强者在地球,怀着一颗永不言弃的心,他将如何掀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热血风云!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 我的女仆分身

    我的女仆分身

    “大师,我有无数女仆,她们貌美如花,能力各异,每个人都是我的一道能力分身,可我为什么感觉很空虚,不快乐?”大师听后,掏出打火机点燃萧雷的衣服,当火快烧到皮肤时,他连忙把火吹灭。大师摇了摇头,再次点燃萧雷的衣服。萧雷顿悟:“大师,我明白了,你是说女仆就像衣服,乃身外之物,要懂得取舍,才会快乐是吗?”“不,我是说,吹啊,继续吹啊,不吹你会死啊~”…………欢乐企鹅群:39401772
  • 思考与成功

    思考与成功

    马登的一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不但获得了财富和成功,而且将其传播出去,点亮了数以亿计年轻人的生命。当代成功学家诺曼?文森特?皮尔说:“我读过马登的所有著作,是他促使我发展了‘积极思考’的人生哲学。在我看来,马登与爱默生、梭罗、卡耐基一样,都是伟大的作家,都是积极思想的倡导者。”马登除了生前出版的多达45部的作品之外,去世的时候还留下了超过200万字的手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生的资本》、《高贵的个性》以及《思考与成功》,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马登的全貌,也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其思想的精华。
  • 一件长衬衣,一个夏天

    一件长衬衣,一个夏天

    故事男主角叶岚清在结束高考后,开始了暑假打工的生活。不经意间,他偶然遇到了暗恋的同龄人网络主播小豆。原本只是虚无的存在于电子屏幕上的精神寄托忽然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来,没有恋爱经验的叶岚清忽地一下子不知所措,丑态百出,令小豆生厌。当他苦苦陷于幻梦破灭的失恋焦虑中时,他却不知道,自己早就落入了小豆和网友们给他下的一个套。直到他最后不顾一切地奋力一搏,事情才有了戏剧性的转机。
  • 社交艺术模板

    社交艺术模板

    模板只是一种规范要求,一种原则框架,一种理性套路,年轻人在社会上如何学会待人接物,礼尚往来,如何学会交际应酬,与人相处,应该先从模板起步,先从模仿中学起,这与具体实践中必须拥有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操作方法并不矛盾,因为任何灵活、变通或创造性方法都不能超越基本的原则框架和起码的规范要求。社交艺术模板就是为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提供一种有资可鉴、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基本套路、基本模式和基本方法。
  • 武元

    武元

    传说中只要能修炼至最高境界,便能冲破武之世界。人类为其突破武之世界,因而发现诸多修炼之法,原本和平的世界,也已变得弱肉强食。斯坦城少年,因其家事而修炼武力,一步步的走进局中局……
  • 狂魔战天诀

    狂魔战天诀

    一具尸体穿越宇宙洪荒,死而复生,他前世为蚩尤,注定争霸一生。再战皇帝炎帝,延续不朽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