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8200000083

第83章 明(4)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广西梧州府藤县籍。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著名的民族英雄。公元1622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亲自率领十三万大军,直扑宁远城。军力悬殊,袁崇焕作了必死的准备,他写了血书,与将士们一起宣誓,为保卫宁远,愿与城共存亡。激战中,努尔哈赤被火炮炸成重伤,不得不下令撤军。宁远城的包围解除了,明朝与努尔哈赤开战以来,取得第一次伟大的胜利。然而一代爱国忠士袁崇焕最后却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的罪名冤死于北京城。直到后来清军入关后,人们方知所谓的袁崇焕通敌不过是皇太极的反间计,那两名逃回的宦官是清军有意识让他们听到议论后又故意放归的。崇祯帝轻率疑臣,自毁长城,致使忠心报国的袁崇焕含恨九泉。

史可法

史可法(1601—1645),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号道磷,祥符人(今河南开封)。崇祯年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史可法历经五朝,以一介书生,受命于国家危难之秋。他一生廉直恭毅、平易近人、克己奉公。在民族危亡之时,不避艰难,屡次上疏诤谏,戮力伐贼,不为高官厚禄所诱。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他率师勤王,抵浦口而止。清军攻陷北京,南明政权在南京建立,他任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受奸臣马士英排挤,自请到江都(扬州)一带督师,防御清军。次年四月,江北诸镇先后为清军占领,史可法退守扬州。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扬州城中守军势单力薄,清军围攻益紧,清多尔衮致书诱降,遭到史可法严词拒绝。四月二十五日,扬州为清军攻破,史可法自杀未成,被俘。清军首领和豫亲王多铎再次劝降,他临危不惧,大骂清军,遂英勇就义。南明王朝,谥“忠烈”,史称“史忠烈公”。

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反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接收父亲的兵力,成员多是盗贼出身,于是郑成功一直是“强人统治”,“严刑峻法”,极少接受属下的意见。然而他的文人背景却也能让他以德服众,同时也有助于他对商业方面的经营,创造出胜过他父亲的局面。

洪承畴

洪承畴是中国历史颇有争议的人物。初为明朝重臣,松山之败后降清。他镇压过农民起义,成为满清开国重臣之一;积极方面就是其所作贡献对于满清的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和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洪承畴文武兼备,谋略过人,是不可多得的良才。皇太极一心想笼络他,高官厚爵、九刀威胁、美女色诱等种种手段诱降,均失败。皇太极搬出自己最宠爱的庄妃(后来的孝庄皇后)劝降,洪承畴终于心动。皇太极又对他问寒问暖,脱下自己的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终于突破洪承畴的心理防线。他随即剃发易服,归顺大清。当得知把壶劝饮的丽人是皇上最宠爱的庄妃时,而皇太极和庄妃待他态度如常,洪承畴越发感激,死心踏地为大清效劳。洪承畴入清后招抚江南、经略五省,为清立下汗马功劳,成为获得清廷赏赐最多的汉臣。但由于洪承畴是叛明降清的人,清一直对他不加重视,反而处处监视,背负着汉奸罪名的洪承畴终日孤独。虽然功劳很大,他死后也只被列为贰臣之列。

秦良玉

秦良玉,字贞素,苗族人,四川忠州(今忠县)人,明末杰出女将。秦良玉自幼从父习文练武,善骑射,通诗文,有智谋。丈夫死后,继任其职,她曾派出族人救援沈阳抗击后金,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贞侯。她平定土司叛乱,攻打农民起义军,一生戎马倥偬,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而奋斗不息,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载入正史的巾帼英雄。

张献忠

张献忠(1606—1647),字秉吾,号敬轩,陕西延安(今陕西定边东)人。与李自一样,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陕西首先爆发了农民起义,不久,李自成在米脂起义。崇祯三年(1630),张献忠在米脂聚集十八寨农民起义,自号“八大王”。他的队伍很快成为最强大的一支部队,在与官军的作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641年,在川东大败明军。1643年,张献忠在武昌自称“大西王”,建立了大西农民政权。次年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大西政权建立后,设置左右丞相,六部尚书等文武官员。1647年初,北上抗清,在西充凤凰山中箭牺牲。

俞大猷

俞大猷(1504-1580),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晋江人,明代著名爱国将领、抗倭民族英雄、武术家、棍术大宗师,官至都督同知。他与戚继光齐名被称为“俞龙戚虎”。俞大猷家境贫困,但勤奋于学文习武,嘉靖十四年(1535)参加武举会试,被授任为守卫金门。俞大猷一生戎马舟楫,最主要功绩是在南方领导抗倭斗争。他创造了一套用楼船歼灭倭寇的海战战术,还发明了一种陆战作的独轮车,因而屡次获胜。他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教僧人“俞大猷棍”,使少林棍法丰富并得以继传。他精通六经,博学宏文,著有《正气堂集》30卷,棍术经典《剑经》,堪称明朝一代儒将。

一代清官——海瑞

海瑞(1514-1587),字汝贤,自号刚峰,海南琼山县人,明代著名政治家。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中举。海瑞为官,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多次冒死进谏,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但他严于执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抚流亡,注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限制大地主无止境的盘剥,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拥护。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遭迫害入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济革职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1585)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两年后病死于南京。

唐伯虎

在我国古代画家中,唐伯虎的名声大概是最高的,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称,关于他的一些传说,多次被改变成剧本,搬上舞台和银幕,这大概也是他比较被民间认识的原因。唐伯虎名寅,字伯虎。据说他是寅年寅月寅时出生的,故得唐寅一名。他为人放荡不羁,鄙视功名,只潜下心来研究书、画、诗,这使得他的画往往有很高远的意境。他尤其喜欢画仕女图,《秋风纨扇图》是他的代表作,画中秋意正浓,一位年轻的女子,手执一把扇子,孤零零地立在山石旁。旁有题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都不逐炎凉。”这首诗比喻世人为人处世时,像对待扇子一样用时拿来、不用时就扔掉的势力心态;画家借“佳人”表明自己高洁自守的立场,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由此看来,唐伯虎画仕女并不是为美人,而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出发自己的情感。唐伯虎一生勤奋,给世人留下千余篇绘画佳作,为我国古代艺术画廊做出很大的贡献。

历史上的唐伯虎一表人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交友广泛,被人们称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民间流传的唐伯虎故事带很多戏说的成分,根据他爱好画仕女图这一点,人们以为他好美女,编出一个“唐伯虎点秋香”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8),原名云,后改名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诗人,曾任提督军务都御史。王阳明是明代心学泰斗,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之集大成者,其学发展为姚江学派,对明代及后世儒学影响甚巨。王阳明作为一介书生,从未上过战场的他通过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很短时间内就消灭了盘据数十年的叛军势力。后宁王叛乱,王阳明成功的运用宣传战和反间计,然后趁敌不备先攻南昌,反客为主,使宁王陷于被动。决战中火攻南康,全面平息宁王之乱,前后只用了35天。王阳明晚年奉旨南巡时,途径大余青龙赤江古码头,病故于船上,后人在此建亭以示纪念。

徐渭

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人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一生经历可用坎坷和落魄来形容。他曾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因参加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的抗倭事件而深受刺激,但自杀九次未果,还因杀死妻子入狱七年。获释后,贫病交加,以卖诗文、书画糊口,死后却成为后人顶礼膜拜的大书画家。徐渭自称“吾书一、诗二、文三、画四”。他擅长画水墨花卉,兼绘山水,纵横不拘绳墨,画人物亦生动,其笔法更趋奔放、简练,风格清新,恣情汪洋,自成一家、形成“青藤画派”。他画的《黄甲图》,峭拔劲挺,生动地表现了螃蟹爬行、秋荷凋零的深秋气氛。作品流传至今的较多,著作有《四声猿》、《南词叙录》、《徐文长佚稿》、《徐文长全集》等。

李贽

李贽(1527—1602),明代思想家,文学家。他自幼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虽为回族人却不信回教,也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在思想上,李贽批判重农抑商,赞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由于他反封建反压迫、反传统的民主启蒙思想,被明政府视为“异端”,终被明神宗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在狱中自刎身亡。李贽著作很多,主要有《焚书》、《藏书》、《史纲评要》、《孙子参同》、《初潭集》、《四书评》、《九正易因》及《评忠义水浒传》、《批点西厢记》等。

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中进士。曾入天主教,与意大利人利玛窦研讨天文、历算、火器等学问。1612年,为历书纂修官,与传教士熊三拔共制天、地盘等观象仪。次年称病回天津。崇祯三年(1630),疏陈垦田、水利、救荒、盐法等拯时急务,擢礼部尚书,奉旨与传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各等修正历法,编成《崇祯历书》,是我国历法采用西法编修之始。崇祯六年(1633)死于北京。著有《徐氏庖言》、《诗经六帖》,编著《农政全书》、《崇祯历书》,译《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

吴承恩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朝时期著名小说家。出生在今天的江苏淮安的一个官宦世家。到吴承恩出生的时候,吴家开始衰落。吴承恩为了重振家门,不得不和其他读书人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但是,锋芒毕露的吴承恩写出来的文章并不被保守的官府看好。心灰意冷的吴承恩屡试不中,从此对科举考试再没兴趣了。正是因为看透了社会官场的黑暗和腐败,儿时重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梦想被再次唤醒,吴承恩用自己的后半生写出了经典之作——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公元1582年,吴承恩在忧郁与欣慰中去世。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明代画家、书法家。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致仕。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及理论。他是海内文宗,执艺坛牛耳数十年,是晚明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书画家。董其昌的绘画长于山水,注重师法传统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调,讲究笔致墨韵,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画史绘要》评价道:“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董的绘画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很大,并波及到近代画坛。一直以来,董其昌的作品都是海内外大收藏家寻觅的目标。董其昌一生勤于书画,又享高寿,所以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白居易琵琶行》,《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倪宽赞》、《前后赤壁赋册》等。

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04),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我国明朝著名的农业家,科学家,政治家,在天文、历法、农业、水利方面都有着突出贡献。他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可谓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后来,徐光启还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预测了日食出现的准确时间。直到1604年去世之前,他把自己在天文方面的多年心得编制成《崇祯历书》。这是一部使中国天文学与世界天文学接轨的伟大著作;在计算方法上,徐光启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后来,李时珍发现,以前的医学书籍上记载的中药有千种之多,而且品种繁杂,名称混乱,有的一种药两三个名字,有的两种药混为一名。于是,李时珍开始深入民间,遍尝百草,花费了自己三十多年的时间,对以前的草药书籍进行鉴别和考证,纠正了古书中的许多错讹之处,并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总结了我国药物学的丰富经验,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朱载育

朱载育(1536—1611),河南省怀庆府(今焦作沁阳市)人,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九峰山人,又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卒谥端清,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朱载育自幼俭朴敦本,聪颖好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诞生出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是乐律学家、音乐家、乐也有惊世的建树。他不仅精于音乐研究,功于舞蹈设计,而且在天文、算学等方面也硕果累累。在天文学上,万历九年他完成了《律历融通》这部历学著作;之后,又在总结前人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了两部新历《黄钟历》和《圣寿万年历》。在算学上,他首次运用珠算进行开方,研究出了数列等式,解决了不同进位制的小数换算,其中某些演算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他发明了累黍定尺法,精确地计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与地磁偏角,还精确计算出回归年的长度什和水银的比重。朱载育早在明代就为中国夺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中外学者尊崇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

宋应星

同类推荐
  • 盛宋之商路官途

    盛宋之商路官途

    北宋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年代,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转折点,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对历史中国文化的印象就是传自于这个年代。从不名一文的乡下小子,到县学中的仕科读书子弟,他整整耗费了三年,当然,这三年也是他打下坚实的商路、仕途道路基础的三年。有严谨踏实的作风,有风流人生的态度,有委婉曲折的故事,构架一个盛世大宋人心百态……
  • 拯清记

    拯清记

    大清朝的男人都这样造型,脑袋前半边的头发剃光刮净,露着青白头皮,形同去了壳的卤蛋,脑袋后半拉的头发则一根不动,任其象草一样疯长,等长到足够长的时候,再象大姑娘一样编成麻花状……
  • 乱世摄政王

    乱世摄政王

    高扬意外来到一个社会风气不太好的朝代,他吃了给皇帝准备的超级大力丸,发现自己热血冲动、雄壮威武,如果不去给寂寞的贵妇人们当男宠真是可惜了。可是,他得到了一个更高大上的头衔和一个听起来更激动人心的任务,那就是作为摄政王,守护一位刚即位的萝莉女皇。在风雨飘摇的乱世,这相当于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但高扬十分喜欢,十分有激情。古代搞政治,就是要拉拢一部分人,打击另一部分人。不过好像朝中权贵个个盛气凌人、趾高气昂,谁都看不起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他啊?!玛德,既然拉拢不动你们,那就拉拢你们的女人!
  • 奋斗在大唐

    奋斗在大唐

    后世的灵魂,古代的身躯,两个本不相连的个体,却因为命运的奇迹变成了一体。16年后周邵阳长大成人,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奋斗之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 大宋极品公子

    大宋极品公子

    地点:大宋,开封府;时间:公元1097年,即宋哲宗元符元年;事件:强奸未遂抑或通奸案,案情扑朔迷离,众说纷纭。本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养成手札

    重生之养成手札

    重生了,高兴,还没有等她适应了这个家庭,就成为一倒霉的被拐小孩一只,她容易吗?还带着空间的,还是修仙前辈留下来的,空间里面还有一朵抽风的菊花,咔嚓,把空间里面的成果又一次吃掉了,菊花养成计划书,你个菊花正常一点好不好,别老想吃肉,别老是要帅哥,嗷嗷嗷,你是个植物,不是动物,疯了疯了。推荐票啊推荐票你们都有着绝世风华,风华绝代,引无数色女色狼竞折腰的魅力,你们难得就忍心看着花花对你们一次次的路过流口水吗?求包养啊!
  • 了不起的青春

    了不起的青春

    每个人的青春都不一样,但都始于懵懂的爱情,最初的无知可能会错过,但又有谁知道错过那个是好的还是坏的呢;青春终将褪色,褪色后又有谁能重新勾画呢
  • 吹风灯

    吹风灯

    《灵异大神,火热连载》据史料相传,古时南荒镇有座十三里铺,由于年深日久,现已成平地,战乱年间此处是一片乱葬岗。几位宅男在上网寻觅一群志同道合,准备想着发一笔横财,私下一商量便于此慕名而来....却不料踏入了不归路,大红棺的女尸,地下的墓室壁画,种种诡异银幕,由此拉开而起。一部惊现绝世旷作,横空出世,一切尽在《吹风灯》
  • 魔武年代

    魔武年代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二学生,因为一次意外而卷入一个奇怪的魔法世界。从而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时代碰撞......十二主神相接陨落,复仇者们执着的复仇之心带来了毁灭,在那个诸神的黄昏,一个将军说过。战争毁灭了英雄,但是同样的,战争也可以铸就英雄。那么,就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铸就我们的辉煌。阿德洛思,为了诸神而战...ps.求推求指教。ps.觉得简介神马的最讨厌了。ps.只要你耐心看下去,绝对精彩ps.求你们了,相信我吧.
  • 朱门笑

    朱门笑

    一招“狸猫换太子”,她应有的尊贵宠爱被别人取代,她的亲生母亲恨她,她最信任的人背叛她,这一切该如何了结?一夕重生,她“出了”宫门又“入”朱门,她的仇,她的恨又该找谁来还?新人新作,绝不TJ
  • 天才宝贝腹黑娘亲

    天才宝贝腹黑娘亲

    她是现代富二代凌笑蓝,却因先天性心脏病被家族放逐,唯有一老仆待她至诚至真,却不料着最后一点温暖也有人要夺去,激动之下,她心脏病发,红颜早逝。她是修真界名门子弟雪霄,自幼拜入第一大修真门派清居门下,却因偶得一宝遭师门追杀,被最尊敬的师傅背叛,被最尊敬的师门长辈围攻,她满腔怒火,自爆金丹与之同归于尽。一个是柔弱敏感的富家女,一个是冷傲凉薄的女修士,当她们身陨之后先后进入了同一具躯体,成为了这个尚武世界的林问歌,一个身体,两个灵魂,是巧合还是注定?是融合,还是一存一亡?
  • 魔帝嗜宠:绝色妖娆后

    魔帝嗜宠:绝色妖娆后

    【全文免费】她,狠戾乘张的暗夜特工。一朝重生为将军府的废材庶出四小姐,丑陋无颜,废材一枚,人人可欺?很好,她会让那些人百倍偿之。当丑颜褪去,一袭红裙惊艳天下。伪善嫡姐扮莲花,好,撕了她的美人面;渣男跑来要求亲?千玥红唇微勾:“既然想死,送你一程又何妨?”他绝色无双,冷漠狠戾,独独对她宠溺入骨,奉上所有温柔:“就算倾尽天下,放弃所有,也比不上唯一的你。”红尘滚滚,苍桑巨变,哪怕历经万年,而你却早已融入我的骨血。
  • 小竹马大明星

    小竹马大明星

    什么?从小的克星竟成了当红小鲜肉?为什么要来招惹纯良的自己?
  • 灵武映月

    灵武映月

    简介:落魄少年上官六月,穿越异界,拜入玄修门下。可惜红尘根重,六欲难除,七情难灭。以致被逐出宗门。茫然而不知所措,其该如何在异世生存。。。。。。这是一本重境界的无聊小说,没有所谓的扮猪吃虎,没有所谓的越级打怪。
  • 半面魔妃九颗心

    半面魔妃九颗心

    她倾城之貌,却冷血无情,绝色妖娆,却水性扬花。当现代重口味小清新穿越为人人口中的“半面魔妃”,她才不要像原来的她那样,视美男为玩物。对她来说,邪御天下才是王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