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8200000102

第102章 清(16)

英国以马嘉里事件为借口,乘机要挟清政府。1875年3月英使威妥玛向清政府提出内容广泛的苛刻要求。在一年半的交涉中,威妥玛动辄以撤使、断交、出兵开战相威胁,以压服清政府。清方代表李鸿章恐和局破裂,一再退让。双方在1876年9月13日于山东烟台签订了条约。中英《烟台条约》又称《滇案条约》,共计16款,附有《另议专条》。主要内容:昭雪“滇案”,赔偿“恤款”20万两,派大臣赴英“道歉”,在各地张贴有关“滇案”处理的文告;允许英人开辟印藏交通,去西藏、云南、甘肃、青海等省“游历”;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口岸;以后凡遇内地各省地方或通商口岸发生涉及英人生命财产等案件,英国可派员“观审”;免收各口岸租界内洋货厘金;长江沿岸的安庆、湖口、沙市等处准许停泊外轮,并上、下客货。

中法新约

中法战争结束后,1885年5月13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谈判代表,与法国政府代表、驻华公使丁?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又根据双方代表姓名称《李巴条约》。《中法新约》共10款,主要内容有:1.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2.法国取得我国西南通商的特权,法国可以在中国云南、广西减税通商,法国人可以在通商地居住和设立领事馆。3.法国获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中国日后在云南、广西修筑铁路必须与法国人协商并聘用法国人。4.法军退出台湾、澎湖。通过《中法新约》,中国西南门户打开,加深了我国西南边疆的危机。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初,日本侵占山东威海。清政府无心抗战,一再求和,最后派直隶总督李鸿章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全权代表、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议和。4月10日,日方提出最后修正案,在日本威逼下,清政府只得接受。4月17日,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主要内容有: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关系;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俄密约

1896年6月3日,沙俄趁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困境,借口“共同防御”日本,诱迫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在莫斯科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臭名昭著的《中俄密约》。

条约主要内容有:1.日本如侵占俄国远东或中国以及朝鲜土地,中俄两国应以全部海、陆军互相援助。另外战时准许俄国军舰驶入中国一切口岸。2.中俄两国共商,缔约国一方不得单独与敌方议和。3.中国同意俄国在黑龙江、吉林两省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筑路之事交由华俄道胜银行承办经理。4.无论战时或平时,俄国都可通过该路运送军队军需品,但“除因转运暂停外,不得借故停留”。5.此约自铁路合同批准日起,有效期15年。同年9月8日,由中国驻德、俄公使许景澄与华俄道胜银行代表在柏林签订了《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

从表面上看,《中俄密约》似乎是中俄两国宫廷防御日本侵略的军事同盟,但实际上却是沙俄霸占东北、参与瓜分中国的借口。通过密约和合同章程,沙俄实现了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的特权,还抢占了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一步步把东北三省变成沙俄的势力范围。

《辛丑条约》

1900年10月,法国提出惩治祸首、赔款、拆除大沽炮台等六项要求,作为与清政府谈判的基础。经各国公使多次会议加以补充、修改,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全权代表清政府,同这11个国家在北京正式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各国和约》,简称《辛丑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进一步加深。

《辛丑条约》共12款,另有19个附件,主要内容有:赔款。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外国可在自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叙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对德、日“谢罪”。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牌坊;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知识库

为什么说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

如果从元谋人生活的时代开始算起,中国已有170万年的历史了,但是中国的文明史却只有5000年左右。首先,我们看中国的文字起源在5000年前。现今我们可以认识的汉字之中,是以殷商的甲骨文为最古老。甲骨文的时代距今天有3000年到3300年。在先后出土的十余万片甲骨中,单字的总数大约在3500字左右,文字的结构已经由独体字趋向于合体字,在这之中有着大量的形声字。甲骨文已经相当复杂与进步,从原始的文字发展到了甲骨文,这中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考古学家们在山东的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遗址之中发现了刻有原始文字的陶器,文字的笔划整齐规则,和甲骨文有着一脉相承的迹象。这个陶器年代的测定,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到2500年之前,也就是距今天5000年左右,这为确定中国有了5000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其次,中国的奴隶制的上限也是在5000年前,在山东的大汶口遗址中,墓葬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差异。有的墓穴很宽大,随葬的陶器有90多件,还有一些装饰品;有的墓穴很小,只能容纳尸体,随葬品也很少,甚至没有;贫富分化与等级贵贱已经出现了。有的合葬墓里能看出当时父系的大家庭之中已由奴隶在内。墓葬的时间距今有5000到6000年左右。因为目前还没有发现比大汶口更早的既有着原始文字又有着奴隶制特点的墓葬,于是,有的考古学家就认为,奴隶社会的时间上限是在大汶口文化时期。这就说明了距今500到6000年的时候,中国的文明史就开始了。

从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共和元年(前841)上推算到禹时的公元前2100年,黄帝到禹也有“三十世”,大概有900年,也就是黄帝距今天约为5000年。有的考古学家们把大汶口文化和古文献之中记载的黄帝时代的情况相对照,有很多吻合的地方,因此认为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的时间,应是在传说之中的黄帝时期。

中国人的“姓”是怎么来的

中国人的“姓”最早出现在5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当时氏族成员以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植物或其他东西来作为本氏族的标志,这就是最初的“姓”。那时的社会人人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因此人们都随母姓。拥有同一个姓的人,都是同一位女祖先的子孙。有了姓,就可以防止近亲婚配。“姓”这个字,由“女”和“生”组成,正是因此产生的。

进入父系社会后,姓转而表明了父系的血缘关系。后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多,姓的支派也增多了,就产生了氏。比如黄帝又叫轩辕氏。夏、商、周时代是姓氏产生的重要时期。当时,统治者对姓和氏的产生制定了严密的制度。一般情况下,君主的封地、所赐的官爵以及死后追加的封号,都可以作为姓氏。还有一些姓氏,是以居住地所属的部族名称衍变而来的。那时候,贵族男子有姓,有名,还有氏,而普通的平民则只有姓、名,这是为了区分贵贱和身份。战国时期,随着奴隶主贵族的没落,“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逐渐消亡了。而姓则被基本确定下来。

唐代时,太宗时期的吏部尚书高士廉写了一本《氏族志》的书,用以作为推举贤能或撮合婚姻的依据。宋代时期的《百家姓》则收集了438个姓。据说,后来共有姓4000至6000个,但现在普遍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古人的名和字的联系

古人起名取字方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三种:

第一种,名与字的意义相同或相近。此类最常见。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欧阳修,名修,字永叔。修:长。永:本指水流长,引申为长;秋瑾,名瑾,字睿卿。瑾、睿,皆为美玉。

第二种,名和字的意义相反或相对,此类较少。例如:韩愈,字退之。“愈”与“退”意义相反;晏殊,名殊,字同叔。“殊”与“同”意义相反;朱熹,名熹,字元晦。熹,明亮;晦,昏暗。

第三种,名与字的意义相关。由于词义的变迁,有的名和字在今天已经不容易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名和字之间只是一种偶然的联系,则更不易看出它们的关系了。孔子,名丘,字仲尼。《史记?孔子世家》:纥与颜氏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孟子,名轩,字子舆。《说文?车部》:轲,本义为接轴车。舆,古代马车车厢;苏轼,名轼,字子瞻。轼: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冯(凭)轼而观之”。

历史上中华民族三次大融合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候已经有炎帝、黄帝、三苗、九黎等氏族在中原一带繁衍生息,到周武王时期,中原的这些氏族自称为华夏族,其周围还有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到了春秋和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迁徙、和通婚等原因,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渐渐于华夏族融合。秦统一中国以后,楚、秦、吴、越四个大国和一些小国,也由原来的夷狄逐渐转变为了华夏族,这就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是在汉朝时期,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匈奴、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开始迁入内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中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已经占了一半左右。在华夏文化的影响下,他们的生活逐渐转与当地人民融为一体。据史料记载,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就出身于西胡的龟兹。

五代十国是个战争频繁的动乱年代,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到了辽、金、元时代,我国北方的契丹、女真、蒙古、党项等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中原了族人民互相取长补短,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在巩固自己统治同时,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慢慢被汉民族同化。随着元朝的统一,第三次民族大融合达到了高潮。到了明清,我国统一的民族国家逐步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各个民族互相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台湾在我国历史上的称呼

台湾是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秦汉时期,祖国人民已经开始和台湾人民互通往来。那时台湾还没有确切的名称。到了三国时期,吴国国君孙权派将军率船队到达台湾,那时台湾叫做夷州。隋唐时代,将夷州改为琉求,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南宋时期。元朝时候,又将琉求改为琉球。明朝中期将琉球改为东番,意思是东方番族聚居的地方。台湾除了有以上称呼外,在明朝中后期稍有变化,不过这些称呼不是指整个台湾岛。如明朝末年又把台湾称作“大员”,但只是指今天台南市西安平镇一带。清朝于1683年攻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辖境相当于今台湾全省。

历史上的四次焚书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在《韩非子?和氏》中有“商君教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燔,焚烧也。可见商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焚书的人。但他的主张实际上并没有认真执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根据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552年,南朝梁元帝萧绎在国破城亡之后,将自己收藏的14万册图书尽数烧毁。1776年,乾隆在组织编纂《四库全书》的同时,提出对古籍该“毁弃”的应予毁弃,该“删改”的应予删改。在整个乾隆时期,共焚毁各种图书71万多卷,造成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焚书事件。

中国史学八大家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著有《左传》,编年体史书创始人。

司马迁:西汉人,作《史记》,首创正史记传本。

班固:东汉人,著《汉书》,开创断代史体例。

刘知己:唐朝人,编著《史通》,我国第一位史学批评家。

杜佑:唐朝人,所著《通典》,为我国第一个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司马光:北宋人,编著的《资治通鉴》,为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巨著。

袁枢:宋朝人,著《通鉴记事本末》,创立了记事本末的体裁。

顾炎武:明朝人,著有《天地郡国利病书》等。

历史上的空城计

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巧设空城计打败司马懿的故事妇孺皆知,然而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空城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中就有关于空城计的记载。楚成王六年,楚国令尹元发动兵车六百乘攻郑。楚军进入郑国的外郭门来在城内,不敢进城。楚国怕有埋伏,不敢进城。郑人趁机放风,说齐、宋、鲁三国的援郑军已经到了,楚军吓破胆连夜逃跑。南北朝时期,北齐祖珽人徐州刺史,正好南朝陈国的军队入侵,祖珽下令不关城门,守城兵士全部下城,静坐在街巷里,大街小巷禁止通行,全城一片寂静,当南陈军队入侵时,感到十分疑惑,这时,祖珽命令士兵四面出击,南陈军队惊慌失措,大败而逃。

宋朝时,马知节奉命为延州疏秘史,当时真是兵荒马乱年代,马知节鞭调兵遣将,加强防守。到了元宵节,马知节命四方城门大开,城头张灯结彩,戎兵入侵时望而生畏,不敢进城。元朝末年,苗帅杨完率领数万军兵攻打徽州。当时,徽州防备明军占领,明军立足未稳,留守徽城的兵力很少,面对数万敌军,明军寡不敌众。这时,守城大将邓愈命令徽城四门大开,严阵以待,苗军攻到城下不敢进城,只得后退。

历史上的美人计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求博其一笑的冰山美人褒姒,她就是当时的褒人为献媚周王所进;春秋时期的西施是个倾城倾国的大美人。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有杀父之仇、灭国之恨,为了赢得养精蓄锐、砺兵秣马的时机,听从大夫范蠡的妙计,四处寻访美人献给好色成性的夫差,西施因其天下无双的美色让夫差神魂颠倒,不理朝政,将争夺盟国霸主地位的壮志置之脑后,更放松了对越王的警惕,同时西施利用夫差对她的信任,离间夫差与吴国肱股之臣大将伍子胥的关系,最终逼死伍子胥,削弱吴军事力量,为越国复兴和吴越战争越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西汉元帝时期的美女王昭君,为湖北归州人氏,丰神秀美,气质出尘,但昭君之所以名垂青史,不仅仅因为她超凡脱俗的美,更因为她自愿请行和亲匈奴,远嫁塞外,换来了边疆的和平与安宁。

同类推荐
  • 世家演绎

    世家演绎

    世家世家,永世之家。然王朝更替,天下分合,世代轮换,不可或存焉。段氏即兴,诸家不可再言世家也.......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三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三卷)

    本书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内容介绍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5002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盘古开天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西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这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套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明的书籍。
  • 御工房传奇

    御工房传奇

    移宫案后,明熹宗继位,招揽顶尖手艺人六名。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并以现代化的商业思维展开了一段段爆笑的创业旅程。针灸、刺绣、制瓷、木雕……传统手工艺如何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历久弥新?自媒体、粉丝经济、人格化产品、p2p新金融……现代商业又是如何被御工房众人玩转得炉火纯青?纵观古今,你才能发现,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但终究敌不过拥有“匠人精神”的时代!新书开张,用心之作,感谢收藏和投票,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 明朝好生活

    明朝好生活

    简介:李毫:好烦哪,整日闲得无聊,实在没趣。崇祯:跟朕混,保你锦衣玉食,后宫八千。福临:跳槽吧,等老子入了关,拜你为师。自成:来我这,各部大小官职,任你挑选。#############申明:本书基于历史而高于历史,详细情节经不起各位贵客的查阅证实,还望各位看官们嘴上、手下留情。仅供娱乐休闲消遣排毒所用,阅读方式参照《龙门镖局》、《爱情公寓》
  • 异世皇长孙

    异世皇长孙

    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一次擦肩,如此,万丈波澜,便也只为你蓦然一顾……百年婆娑,三生石畔。执子之手,为子倾歌。那一眼回眸,我耗了半生芳华;那一瞬擦肩,我白了满头青发。那一抹柔情,我流放三生;那一世痴恋,我辗转轮回。碧落黄泉,情断奈何。
热门推荐
  • 风过晴天

    风过晴天

    苏子风,明明我没有犯下任何错误,为什么你却离我越来越远?我相信你,从认识的那一天起,而这份相信,从来不曾动摇。不好意思,大家注意,这不是玄幻小说。
  • 太极安天下

    太极安天下

    当年陈公王廷创立太极之拳,宗师杨露禅将其发扬光大,数百载一闪而过,今日太极拳式微,世人皆不知太极之真功夫也!一个傲气的体院大学生,偶得清时拳谱,在其懵懂之间或许一个不经意,就会成为武林中的英雄……
  • 思远

    思远

    很多时候,我们匆匆忙忙的做着自己的生活,而身边的幸福恰是涓涓流水从我们身边溜走
  • 网侠传

    网侠传

    被盗走的QQ号瞬间就被取回;被攻击的网站始终稳若泰山。神秘的老旧电脑里,寄宿着永生不灭的灵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只要能上网,一切便在掌控之中。面对黑客们的围追堵截,孙玉衡更是毫不在意:我是网侠!法律管不了的事情,由我来管!互联网上的邪恶,由我来斩断!
  • 异世之楠木独林

    异世之楠木独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年树妖,万年树精.一次奇遇,他的一个誓言成为了一个种子落在了这片神秘的大陆,成为一个神秘家族的废材公子,就那么的残忍,本命的种子是上一世许下的誓言,是一颗树木的种子,楠木.所以家族基本就是放弃了他,树木所遇要养成的时间需要太久了,千年万年没有谁愿意去等待他的成长,而且树木长大成精又没有多少的力量吧,就这么被嘲笑被放弃,但是仅仅的亲情他还是那么的喜欢,或许会很短暂但是他很珍惜,一世修真,一世成树,那是他所选择的成为站立在这片天空下的不倒,用枝叶为家人撑起整片天空.这是他的愿,他的这一世的念.
  • 韩娱之女神恩惠

    韩娱之女神恩惠

    新人练手只为尹恩惠!
  • 谁的爱情犯了错

    谁的爱情犯了错

    [花雨授权]她一直在等待,用四年的时光去等待一个杳无音信的人,一个人可以有多少个四年供思念来挥霍?以后,还要思念多少个四年?终于放弃了……然而,这张似曾相识的脸,而他却无话可说……是他的爱情犯了错吗?
  • 天之刑

    天之刑

    混沌初开,天地分阴阳,天生秩序,以刑法制苍生,大荒少年从山中走出,偶得邢典,炼邢体,从此龙入江流,开始了一场争霸封王之路。
  •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本书精选多篇关于爱情、婚姻、生活的情感美文结集,有磕磕绊绊的陪伴,有错过一生的遗憾,有幡然悔悟的悔恨,有初恋的美好情结,全书以不同的视角来呈现出各种爱情的模样。是一部用故事诠释关于爱情的心灵读物。
  • 末世进化之战职者

    末世进化之战职者

    末世如预言般开始了,在一则至高法则的笼罩下,星球膨胀,板块移动,地震,海啸,火山;空间塌陷,空间隧道的开启,星球内凭空出现新的大陆,异位面的生物出现,一切都将慢慢出展现。一切从病毒与能量开始,有的人变成丧尸,有的人进化成新人类——战职者。战职者目前分四系:物理攻击系、能量攻击系、精神力系、召唤系。星球内的物种纷纷开始了缓慢的变异,将逐步出现与人类争夺着有限的生存空间。这只是另一个时空内的故事,你懂的,不要与现实对号入座,另谢绝跨省。——————————————————————————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支持……=^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