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0600000020

第20章 快乐的人生(3)

四、不要把慈悲施与非法:我们对人要慈悲,指的是对正当的人、正当的事情要慈悲。至于对非法的人、非法的事则不能纵容,不能施与慈悲,否则就失去了慈悲的意义。慈悲要有智慧,要能分辨是非 、好坏,才是真慈悲。

快乐之道有四点:

一、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

二、不要把怨恨留到明天。

三、不要把爱心纵容邪恶。

四、不要把慈悲施与非法。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

佛教常说:离苦得乐。目的就是要人们解脱自己,永得安乐。世间没有任何东西比快乐更可贵。为了幸福快乐,人就应该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在顺境逆境中拥有快乐的心情,只有快乐的心情,才 有幸福的人生。在白俄罗斯有位老太太活到116岁,名叫安娜·鲍里谢维奇。她家里很穷,但她认为生活得很幸福。她对一位记者说:“我家很穷,一直替别人种地……我这辈子从未进过餐厅,年轻时仅 到过附近村子,现在除了上药房,寸步不离家门。我不相信天堂和地狱,航天员满天飞,他们在天上没有看到任何人。人们把地球几乎挖了几遍,也没有发现地狱嘛!依我看天堂和地狱都在人间,幸福 和痛苦都在人间,其实天堂地狱都在每个人的心里。她长寿的秘密就是看破放下功名利禄,平平安安活到老,轻轻松松过一生。俗话说:“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者身贫而心富,知 足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最幸福的人。这位老太太的心态多么美好,她悟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宏满法师《宏满法师开示》

快乐之道

物质和财富是否是我们抵达幸福生活的唯一手段?人们在没有事业、没有财富时,往往会将事业和财富当做幸福的保障,事实上,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在弘法的过程中,我遇到许多所谓的成功 人士,虽然有着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财产,可是他们连人生最基本的快乐都不能很好的享有。拥有豪华别墅,却不能安然入眠;面对山珍海味,却食欲全无。在旁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奢华生活中,他们 又何尝体会到幸福的感觉?

人类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怎样才能生活得快乐?首先,我们要回归自然,要学会享受自然的给予。大自然的一切:新鲜的空气、纯净的蓝天、迷蒙的烟雨、柔和的月光、连绵的青山、潺潺的流水……这 一切就在我们的周围,大自然的美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愈是自然的东西,就愈是接近我们生命的本质。只要我们把心事放下,随时都可以在自然的怀抱中获得自在;只要我们把欲望放下,随时都 可以在自然的馈赠中获得滋养;只要我们拥有平常心,不必付出任何的代价,就可以享受广阔的天地。

──济群法师《生命的回归》

佛说“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是表达时间的经过。太阳升起来的地方为东方,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为西方。佛告诉我们应该做到:一天到晚保持快乐,就叫做西方极乐世界。你们看看太阳快乐不快乐 ?升起来它也这样放光,落山它也这样放光,它保持快乐啊!我们应该像太阳一样,极乐就是乐到终点。

因为佛知道要给我们快乐,所以他找到了快乐的信息,快乐的信息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我们能保持念它,确实内心会真的有法喜充满。人身体不好,烦恼是罪魁祸首。真正的保健就是快乐。所以你 们来到灵阳寺,灵阳寺是传播快乐的地方。愿人人把握自己,能把握了生命就有希望了!

大家都有体会,人烦恼就给身体带来不安详;身体不安详,今天你做什么都不顺利;做事不顺利了,烦恼来得更加大了;烦恼来得更加大了,身体也更加不好了,最后就变成恶性循环。

原来我找不到生命的学问。当我悟了五大菩萨的道理,又悟了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我才知道这些都是生命的学问,能把握了就是真正的了脱生死,就会得到快乐的人生!

──仁焕法师《仁焕法师开示》

淡泊可以带来快乐

尔来不得明心见心性,皆由忙乱覆却本体耳;古人云,静见真如性,又云性水澄清,心珠自现,岂虚语哉。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昙照禅师每日与信徒开示,都离不开:“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好快乐呀!”

可是有一次他害病了,在生病中不时叫说:“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住持大和尚听到了,就来责备他:“喂!一个出家人有病,老是喊苦呀,苦呀,多难看啊!”

昙照回答说:“健康快乐,生病痛苦,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住持和尚说:“记得当初你有一次掉进水里,快要淹死时,你仍然面不改色,毫无畏惧,视死如归,你那种豪情如今在什么地方呢?你平时都讲快乐,快乐,为什么到病的时候,要讲痛苦,痛苦呢?”

昙照禅师对住持和尚说:“你来,你来,你到我床前来!”

住持和尚到了他床边,昙照禅师轻轻地问道:“住持大和尚,你刚才说我以前讲快乐呀,快乐呀!现在都是说痛苦呀,痛苦呀!请你告诉我,究竟是讲快乐对呢?还是讲痛苦对呢?”

生活要实事求是,需要有务实的精神。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快乐时就说快乐,痛苦时就说痛苦,这才是生活真实的感受,没有必要刻意去掩饰或说违心的话,人如果掩饰得太多,就会使我们生活得很累 ,所以我们应该是怎样就怎样,这样我们才会轻松。

生活就是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生活不可能永远是幸福,也不可能永远是痛苦。所以,在幸福的时候体会幸福的感觉,在痛苦的时候品味痛苦的滋味,并且相信这都是生活中的真实感受 ,能坦然接受,我们也因此能够活得轻松了。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

一般人常因虚荣心起,贪着执迷,物质再多也无法满足,心灵实苦;回归淡泊简单的生活,知足者虽贫而富。

古时有个村落背山面海,村中男人都靠打猎捕鱼维持家计,妇女们则卑顺地照顾家庭、服侍丈夫。佛陀觉得他们这样的生活,不但造作恶业不自知,而且毫无生趣,于是便到村落说法。

佛陀一走进村落,无论是卑顺的妇女或自大狂妄的男人,都被佛陀庄严柔和的气度所感化,静静地聆听佛陀演讲杀生的罪业与六道轮回。

佛陀教示众生,不杀为仁,慎言守心,是处不死,所适无患。履仁行慈、博爱济众,福常随身,卧安觉安。天护仁爱,在所得利。

意思是,培养内心仁德的第一步就是不杀生,平时说话要很谨慎,不要动辄粗言鄙语,心中要有爱,若能如此,生活就可以适心如意无烦恼。一切行动以仁德、慈悲、博爱为原则,爱护万物,尊重生命 ,能博爱济物,这份福永远都在身边,自然睡在何处、住在哪里都一样。上天总是保护具仁爱的人,无论如何,有仁爱的人终能得到利益。

村民都心开意解而欢喜地接受佛陀的教法,弃渔猎而迁居农耕,一样生活安定,而且更加和睦。

现代生活很便利,究竟还要希求多好?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这种人生无不就是为了一个“贪”字。可知道,无明烦恼往往就在日常生活中累积,所以每个人应该自我调整 好心态,守持简单淡泊的生活,身心才能清净,也是最健康。

——证严法师《证严法师文集》

对事情看淡一点。所有烦恼都和我们的执着有关,我们在乎的事,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这种伤害程度又取决于我们的在乎程度。有一分在乎,就会有一分烦恼,会受到一分伤害。有十分在乎,就会产 生十分烦恼,受到十分伤害。把我们附加在事物上的错误设定撤掉,就不会因执着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和伤害了。

——慧律法师《慧律法语》

心开意解

佛陀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时,城中有一商主带领五百位商人一起入海采宝。中途因商船破损,商人们只好赶紧返航,并且祈求诸神护佑,让他们能安然到岸。平安归来的商人们仍不死心,几天后又再度出 航,没想到接连两次的航程,商船都受到损坏,所以一行人只好中途折返,保命要紧。

这位商主因为福德深厚,所以经历了几次海难,都安然无事。一日,诸事不顺的商主在愁忧苦恼之际,突然想到:“听说佛陀具足一切智慧,而且心怀慈悲,哀悯众生。我若再度出海寻宝,应当称佛名 号,以求护佑。若能平安归来,我愿将所获得的珍宝半数供养佛陀。”于是商主又召集了一批商人入海寻宝,并且在旅途中不断诵持佛陀的圣号。没想到,此次入海真的满载而归。

回家后,商主欢喜地把玩这些宝物,愈看愈舍不得将其中的一半供养佛陀。心想:“如果将一半珍宝供养佛陀,自己所剩无几,还不如将所有宝物送给心爱的妻子,然后再跟她要些钱,去市集买些熏香 供养佛。”决定后,商主就跟妻子要了两钱去市集买香,并且送至精舍燃香供佛。

佛陀知道商主得度因缘已经成熟,于是以神通力将他所供养的香烟变如烟雾,遍覆整个精舍。商主见此景象,不禁忏悔自责:“我怎吝惜将宝物供养给佛陀呢?如来有大功德力,能令此微弱的香烟遍满 精舍,实在稀有难得。我应当准备珍馐佳肴,供养佛陀。”于是商主至诚长跪,祈请佛陀至家中应供,佛陀默然应允。

同类推荐
  • 中观精要

    中观精要

    著名藏学家、学者、翻译家白玛旺杰,对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藏文化的各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同时对中文及世界文化也有广泛的涉猎,他精通汉藏英三种语言。在翻译领域,可称得上是一位翻译家,在学问方面,则是一位大学者。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本书是《禅门公案三百则》第二部,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细选出最具代表性、最精彩动人的公案。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热门推荐
  • 都市桃运天尊

    都市桃运天尊

    在神的眼中他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可是在人的眼中他就是神!一个穿越时空的修真者来到了现实生活中看他是如何逍遥混世的。现实中他如何让自己的帮派通天?远古修真者是怎样美女成群的?逆天的杀手组织是怎样的肆无忌惮?
  • 快穿之系统大人太傲娇

    快穿之系统大人太傲娇

    半月,咳咳注意!不是芈月!从末世里死自末世里起,一步步成长,杀人放火,偷鸡摸狗,咳咳不对,上斗黑化下斗啥??(主角属于成长,文属于慢热,个有不同)二次元?现实?书里?未来?星际?且看半月如何逆袭,杀人越货。
  • 公民维权法律好帮手

    公民维权法律好帮手

    本书从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公民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难解难纷”,包括:消费者维权问答、房产及物业纠纷问答、家庭/婚姻纠纷问答、人身伤害维权问答、医疗纠纷问答、最新道路交通法与交通纠纷处理、劳动人事权益与社会保障纠纷处理、保险投保理赔纠纷问答及法律依据、借贷纠纷问答及法律依据、精神赔偿、合同纠纷处理、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官司的常识问题、公民常用法律文书。本书根据公民日常生活需要所编写,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案例说法,用问答的形式解答,通俗易懂,现用现查,适合于不同文化水平的读者,实是公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 两世重华

    两世重华

    上一世,宗思默错信了不该信的人,落得那样悲惨的下场。这一世,你曾对我做过的事情,我会一样一样还在你身上!
  • 倾城绝恋:腹黑尊上抱回家

    倾城绝恋:腹黑尊上抱回家

    (全文完结免费,番外更新中……)二十一世纪,相传她是女娲后人。她终身的任务就是降妖除魔,维护苍生。但只因玩蹦极,一玩就穿越了。从天而降,一砸中了当今最高贵的尊主,当场砸晕。当她再次睁开眼,发现这世界变了模样。当她从尊主的手上逃脱…一缕魂魄串进她脑海,从此,她便成为若府嫡大小姐,进府虐绿茶婊,白莲花。出府就虐渣男。在外人面前霸气侧漏,狂妄自大,逗比成魔。而在尊主面前,只能做个乖乖的小绵羊,她使劲的撩他,为的就是扑倒他。某尊主很乖乖的被她扑倒……………本书名又叫《尊上追妻路上长漫漫》《小坑货遇到大坑货》《美男坐拥怀里来》等等……
  • 重生之我的同龄老爸

    重生之我的同龄老爸

    讲述舍不得宝贝儿子的父亲,在含恨而终后,竟然得以重生,而且还重生在了儿子班上死对头的身上,这下又会发生什么样爆笑、温情的故事呢?当命运的轮盘已经倾斜,这个与儿子“同龄”的父亲,又该如何去弥补自己对儿子的亏欠呢?(非耽美,不喜勿入哦)
  • 故城书

    故城书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坍塌的城池,留下的那些吉光片羽,偶一弯腰的拾掇,只留给行走的人们……本文为高中回忆录,段落式小章节还原高中生活。简而言之就是一群可文艺可逗比,可认真可疯癫的未成年们的日常。没有正经简介,只有坑爹对话:——你在干什么?——我在俯视你。——30°的俯视是什么?——30°是我鄙视你的角度。——为什么要把头低到30°?——为了让我的眼神扫射你。======凌茜的日常:上课——做作业——吃饭——逛操场——做作业——写小说——回家。顾知楠的日常:上课——做作业——吃饭——逛操场——做作业——发呆——回家。顾知楠:我要求改掉倒数第二个关键词。凌茜:上课——做作业——吃饭——逛操场——发呆——做作业——回家。顾知楠:……凌茜:
  • 笑傲新东方

    笑傲新东方

    东方不败咋成娘们了你想看吗?进来吧!
  • 宰执天下

    宰执天下

    因为一场空难,贺方一迈千年,回到了传说中“积贫积弱”同时又“富庶远超汉唐”的北宋。一个贫寒的家庭,一场因贪婪带来的灾难,为了能保住自己小小的幸福,新生的韩冈开始了向上迈进的脚步。逐渐的,他走到了他所能达到的最高峰。在诸多闪耀在史书中的名字身边,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 超级导演

    超级导演

    看一个落魄的学生如何成为叱咤娱乐圈的超级导演。看一个无权无势的“普二代”如何成为耀眼的明星。要一个外人眼中的败家子如何变成年轻一辈的偶像。美人计,潜规则,金钱攻势……神马都是浮云。我是超级导演,我是极品演员。我还是我,我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