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0600000015

第15章 智慧的人生(1)

悟思

每个人都渴望智慧,犹如土地渴望生命。但什么是智慧呢?《辞源》解释为“佛教指破除迷惑,证实真理的识力,梵语般若之意译,有彻悟意。”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作了更为具体的解释:“智,梵 文曰若那(Jnana),意为决断。慧,梵文曰般若(Prajna),意为拣择。”

如此,也就把佛教的智慧和世俗的智慧,做出了明确的区分。智是决断,指决疑断惑;慧是拣择,指考察切要。佛法就是用智来观照,用慧来了知。了知世间法为智,观照出世间法,即通达佛陀第一义 谛为慧。再简而言之,观空照有,了知空有,就是智慧。

因此,佛教常说“佛法就是智慧”。智慧犹如照彻漫漫长夜的一盏明灯。佛陀正是以他的智慧,照彻了人类的无始无明。可以说,没有智慧,就没有佛法;没有佛法,也就没有了破迷、断惑、开悟解脱 、告别无明的智慧。因此,佛陀即是智慧之人,佛学即是智慧之学,佛教即是智慧之教。小乘佛教以智慧,帮助自己觉悟;大乘佛教以智慧自觉觉他,自度度人。

凡夫看到事物的表面,沉迷于物的享受、权的力量、名的荣誉,并以此作为追求人生幸福的目的。于是人们没钱的时候期待有钱,得到之后或有一阵喜悦,接着便是不满足,又期待更多的钱;没权的时 候期待有权,升职之后或有一个阶段的满足,渐渐地又产生对更大权力的期待;没名的时候想成名,有了一点小名,又期待着增加更大的知名度。而智者看透了事物的本质,明白执着地对待流转不定的 世间之物,恰恰是痛苦烦恼的根源。

佛法交给我们智慧,懂得吃亏是福的道理。一个人如果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能拥有一个富有的人生;相反的,如果锱铢必较,只知道接受,却吝于付出,必定是一个贫穷的人生。因此,有得 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因小失大、乐极生悲”,所以得失并非绝对的。一个人只要心存正念,随顺因缘,助人为先,即使一时 “吃亏”,最终“因果”必定不会让你“吃亏”。因为,吃亏即非吃亏也,该是你的,即使吃亏,还是你的。中国有一句俗话说:“吃亏便是福”,真可以说是先人智慧的结晶。

所以,乐观的人,在遇到坎坷、挫折时,不悲观失望,不长吁短叹,不停滞不前,而是把曲折的人生看做是一种常态,把走弯路看成是前行的另一种形式、另一条途径;豁达的人,面对人生得失而泰然 自处,因为他放下了烦乱的欲望,拿起了释然的快乐,收获的是幸福的人生;聪明的人,不因一时的成功而志得意满,更不为一时的失败而灰心丧志,而时刻保持着胜不骄、败不馁的警戒。因为今天成 功不等于明天成功,成败都是一时的……

那么,从现在起,让我们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吧。所有与内心无关的、纷乱的杂念统统放下,用平常心来对待人生路上的坎坷与泥泞,舍弃对财富和功名的欲望,拾起内心的清净无碍,轻装上路,向着智 慧人生的终点心无旁骛的前行吧。

能大能小

提起之后必须放下

才会随顺因缘

舒卷自如

能大能小,自由自在

——圣严法师《禅的世界》

有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

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者道:“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者闭目冥思,心中构画了一座城垣。

信者:“城垣造毕。”

禅师:“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者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者:“毫毛造毕。”

禅师:“当你造城垣时,是否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者:“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禅师:“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

信者:“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禅师就对信者开示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星云法师《星云禅语》

从前有一个商人,借给别人五分钱,那人很久没来还,他就跑去索龋他到那面去,路上经过一条大河,雇船用去两角钱,到了那个人家里那人又不在家,回来又出了两角钱,来去的渡船费用花去了四角 钱。这样,空劳一场,没有得到什么,却损失了数倍于债款的钱。

——《百喻经》

金钱是学道的资粮

金钱可以买得到奴隶,但买不到人缘;

金钱可以买得到群众,但买不到人心;

金钱可以买得到鱼肉,但买不到食欲;

金钱可以买得到高楼,但买不到自在;

金钱可以买得到美服,但买不到气质;

金钱可以买得到股票,但买不到满足;

金钱可以买得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

金钱可以买得到床铺,但买不到睡眠。

──星云法师《佛光菜根谭》

昔有四姓名伊利沙。富无央数悭贪不肯好衣食。时有贪老公与相近居。日日饮食鱼肉自恣宾客不绝。四姓自念。我财无数反不如此老公。便杀一鸡炊一升白米。着车上到无人处。下车适欲饭。天帝释化 作犬来。上下视之。请为狗言。汝若不能倒悬空中。我当与汝不。狗便倒悬空中。四姓意天恐何图有此。曰汝眼脱着地。我当与汝不。狗两眼则脱落地。四姓便徒去。天帝化作四姓身体语言乘车来还。 敕外人有诈称四姓驱逐捶之。四姓晚还。门人骂詈令去。天帝尽取财物大布施。四姓亦不得归。财物尽为之发狂。天帝化作一人。问汝何以愁。曰我财物了荆天帝言。夫有宝令人多忧。五家卒至无期。 积财不食不施死为饿鬼恒乏衣食。若脱为人常堕下贱。汝不觉无常。富且悭贪不食。欲何望乎。天帝为说四谛苦空非身。四姓意解欢喜。天帝则去。四姓得归自悔前意。施给尽心得道迹也。

──《杂譬喻经》

如何使用金钱呢?

一是资用:把一分财物,用作经常的生活费用,包括儿女教育费等。在财力可能时,每人应有适当的生活水准,不可奢侈,却要足够。二是积蓄:人事无常,我们有时会生病,将来还会老,平时也总有 意外的必需支出。所以在每年的收益中,应保存一分,作临时支出,以及养老等费。积存,虽是少少的数目。也是极有意思的,不但可避免临时的困窘求人,也可养成不浪费的习惯。近代的奖励储蓄, 用意也与此一样。三是经营:无论从事哪一职业,都应在每年的收入中,分出一份为事业费。多辟田园也好,增设工厂也好,增加资本也好,充实学力及工作技能也好。这样才会增加收入,使财富增长 累积起来。四是作福:人不能专为自己,专为现世,应顾到社会利益,以及自己的后生福乐。所以对社会公益──文化、慈济事业,三宝法益供养、护持,都要分一份收入来作福。这不但是自己积福德 ,也是为人群谋幸福。像这样四方面顾到的经济支出预算,便是最健全、最合理的财富处理法。”

——印顺法师《佛在人间》

世上的人,拼命为子女赚钱,想尽方法为子女积钱。但他不知给儿孙留下钱,反而惹祸。如果不给儿孙留钱,反而没有麻烦。所谓“有子强如父,留财做什么?有子不如父,留财做什么?”有子女比父 亲有本领,留钱给他没有什么用处。有子女不如父亲有本领,钱给他,反教他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吃喝嫖赌,花天酒地度生活,秦楼楚馆混光阴,这岂不是害了子孙?奉劝有钱的人,多行功德事,济 世救人,功德无量!

我们出家人,不但不贪财色,而且不起妄想。在行住坐卧时,都要控制妄想,如何控制?唯一法门,就是念佛或诵咒。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念到感应道交,就会开悟,得到智慧。所谓“打得念头 死,许汝法身活。”所以修道人,要时时刻刻自己管着自己。所谓“但念无常,慎勿放逸。”用这两句话来警惕,自然能反剩希望大家严守戒律,为要为盼!

有这么两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在笼中的鸡,虽然有米吃,有水喝,可是肥大时,就要被杀,作为人的美食,所以说汤锅近。野鹤虽然没有喂饲的米可食,可是 天地宽广,任意纵横宇宙,无拘无束,无所执着,多么逍遥,多么自在!我们出家人,应该天地为庐,四海为家,不应有所住处。如果有个庙,有时就被黏着,反而与佛法背道而驰。这就是“差之毫厘 ,谬之千里”之意。

有位禅师,他曾经这样说:“去年穷,还有立锥之地;今年穷,连锥也无。”这种思想,多么解脱自在,真是妙不可言。我们要向这位禅师学习,除一钵三衣之外,一无所求。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有钱,多做功德事,就是印一本小册子,宣传佛法,也是功德无量,胜于为自己造庙修塔。

──宣化上人《宣化上人开示》

财富与荣耀,幸福的谎言

药山禅师在庭院里打坐,身旁坐了两位弟子,一位叫云岩,一位叫道吾,他忽然指着院子里一枯一荣的两棵树,先对道吾问道:“那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荣的好。”

药山再问云岩:“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云岩答道:“枯的好。”

这时,正好一位姓高的侍者经过,药山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他:“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禅门公案

舍卫国中佛与阿难旷野中行。于一田畔见有伏藏。佛告阿难。是大毒蛇。阿难白佛。是恶毒蛇。尔时田中有一耕人。闻佛阿难说有毒蛇。作是念言。我当视之。沙门以何为恶毒蛇。即往其所见真金聚。 而作是言。沙门所言是毒蛇者。乃是好金。即取此金。还置家中。其人先贫衣食不供。以得金故转得富饶。衣食自咨。王家策伺怪其卒富。而纠举之系在狱中。先所得金既已用荆犹不得免。将加刑戮。 其人唱言。毒蛇阿难。恶毒蛇世尊。傍人闻之。以状白王。王唤彼人而问之曰。何故唱言。毒蛇阿难。恶毒蛇世尊。其人白王。我于往日在田耕种。闻佛阿难说言毒蛇。是恶毒蛇。我于今者。方乃悟解 实是毒蛇。

──《大庄严论经卷·第六》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不能以金钱、权力、荣耀以及征服来衡量,如果以强迫等非法手段获取或误用,乃至以执着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世间之物,它们就会成为占有者痛苦和悲伤的根源。

对于众生来说,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名词,但是幸福是什么样的呢?

有人说:“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钱,有了钱我就幸福了。”

有人说:“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权,有权我就幸福了。”

有人说:“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名,有名我就幸福了。”

有钱可以下馆子、买房子、买车子……可是钱不等于幸福:有权可以让人服从、听话,可以指挥别人,但是并不等于幸福;有名可能得到尊敬、崇拜、羡慕,但这也不就等于幸福。

物的享受、权的力量、名的荣誉只能使人产生一定的满足感,即使这就叫做“幸福”,那也只是一种短暂的感受,因为贪欲是无法满足的。

没钱的时候期待有钱,得到之后或有一阵喜悦,接着便是不满足,又期待更多的钱;没权的时候期待有权,升职之后或有一个阶段的满足,渐渐地又产生对更大权力的期待;没名的时候想成名,有了一 点小名,又期待着增加更大的知名度。所以说金钱、权力、荣耀都无法衡量幸福,幸福是心的感受!

凡夫看到事物的表面,以期待欲望的满足代替幸福。智者看透了事物的本质,明白执着地对待流转不定的世间之物,恰恰是痛苦烦恼的根源。就世法来说,正常、适当的物质需要是应该的,关键是破除 一个“贪”字。正常正当的权力、荣耀也并不是坏事,但切切不可对此有执着的痴迷。

认真修习佛陀所宣说的中道,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不为贪、嗔、痴所蒙蔽,才有可能离苦得乐,获得内心幸福。

——宣化上人《宣化上人开示》

名与利是学佛路上两把最恶最猛的毒剑。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才子高人,因为沾染了名,因为沾染了利,都纷纷中箭落马,毒发身亡,枉费一辈子辛勤耕耘,努力修行的心血。贪名求利的代 价,是一生只有空过,还得在轮回中受报受苦,永无了时。

佛门里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站在江边,望着来来往往无数的船只,老和尚对着身旁的小沙弥开示,从古至今,船来船往,久久不歇,这些船上的人们所追逐忙碌的,只有两件事,一个是名,一个是利 ,如此而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名利海上的生死凡夫,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看破,真正放下,老实念佛,求生西方,从漂泊中回归极乐故乡,不再流浪生死,不再轮回业海!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我们要以缘起的智慧来观照人生,要充分地认识到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幻的。无论是财富、家庭、事业,还是我们的生命,我们都不能永远拥有,更不能将它们当做是真正的“我”。如果我们可以认 识到这一点,就能够减少对世间万物的执着,让我们的心从物欲中解脱出来,从自我中解脱出来,再也不为它们所左右,从而保有心态的超然,保有人格的独立。

──济群法师《生命的回归》

大机大用

大机显大用。活人具活见。一言半句天旋地转。尺动寸静雾卷云收。逆顺纵横杀活自在。有时孤峰顶上视云月。有时古渡头边合水和泥。无一非拨转劫外灵枢提掇向上巴鼻者。是以遇鬼神则为鬼神恩师 。逢衲子则结衲子冤家。在国土乎作瑞作祥。在丛林乎为殃为害。恰是发气冬雷有脚阳春。此是何人行履处。深奥山开祖无文元选禅师。帝王之种子而不堕帝王之尊贵。释氏之徒不屑释氏之戒律。远蹴 溟渤历叩大元诸老门户终吃古梅真精归揖之后。芬芳遥散。下自为蹊。其施设提唱。直截根抵吐纳鬼神擘拆电雷。得其端倪者盖鲜矣。令兹值其五百年忌辰。今上天皇赐谥圣鉴国师。其裔某等胥议订考 其语录。传之不朽。使师德炳然于世。于是乎。无文之文。再触眼睫。古梅之香复袭鼻齃。善视无文之文。辄观师之机用。

──无文禅师《无文禅师语录》

讲到大机大用,人们往往要想到神通玄妙上去而不知大机大用就在寻常。这非但现在的初心佛子不知,即昔鸟窠禅师的侍者亦不明此机用,而怨禅师不为开示法要,拟辞别他往,对禅师说:“往不蒙和 尚慈悲开示法要,今拟告辞他往。”禅师曰:“我要吃茶,你拿茶来我饮;我要吃饭,你拿饭来我吃,这不是佛法么?”侍者恍然有湿—原来这饮茶、吃饭与拿茶、取饭的就是我人佛性的机用。可见, 要会佛法的大机大用即在这极寻常的应酬、谈笑中。我要茶,你拿茶来,这是大机;你拿茶来,我接而饮之,这是大用。同样,你拿饭来,我接而食之,与其他的一切日用都是大机大用。所谓真实佛法 ,即在寻常日用中。假使我要茶,你拿饭来,我要饭,你拿茶来,这就乱了套,非但不是大机大用的佛法,连世法亦不如了。

马祖大师在禅林中是最为人称道、大机大用的大宗师,试看他与百丈师徒间的机用接引便可略见一斑。

一日,百丈随侍马祖游山次,祖见一群大雁飞来,举手指问百丈曰:“这是什么?”丈举首一看,答曰:“大雁。”(可惜许,当面错过)祖见其见指不见月,着在境上,待大雁飞过,更问曰:“甚处 去也?”丈举首不见大雁,乃曰:“飞过去也。”(犹自不惺惺)祖见丈一味着境粘心,不会其机,错认定盘星,不识其用,乃更施妙手,扭捏其鼻孔进问曰:“又道飞过去也。”丈负痛出声:“方悟 祖之机用。”原来祖指东而问西,是教其识得这举手指物的是谁,而就路还家,非祖连大雁亦不识也。更于负痛处逼问:飞过去了没有。丈乃知这知痛知痒的本性不动不尧不来不去、没有过去未来的, 因而于痛下有悟。

同类推荐
  • 疗心

    疗心

    时代的快发展,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的心灵极易蒙尘。于是,焦虑烦闷、悲伤绝望等各种负面情绪便无孔不入,一一袭来。而受其困扰的我们,则如踩在浮木之上,一刻不得放轻松,因而也无法生活,只是生存而已。要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因此,我们需要从心灵上进行自救,让心灵得以自由、放松,让身心回归自我。本书便是这样一本心灵开解之作,它为我们传授16种心灵疗法,帮我们消除各种负面情绪,锻造强大的内心,从而自在安然地享受生活,发现生命之美。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全然接受: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联系

    全然接受: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联系

    布莱克拥有担任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师20年的丰富经验,在本书中对许多学生、客户的案例做了详实的分析与阐释,为我们提供系统化的实修方法,告诉我们如何转化悲伤情绪并重获完整的人格。塔拉也从身为一个女人的角度出发,陈述了她作为禅修行者,是如何面对并接纳自己的失败、伤痛与缺乏自我价值的感受;以及她的客户和学生是如何以书中介绍的实修方法,彻底接纳自己和他人。塔拉抱持慈悲与宽容之心,为重建人的尊严而奉献生命的岁月,她的教导既及时又实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每一个人都是佛,都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圆满。最重要的是,本书能够重新唤醒我们的佛性,也就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喜乐与自在的权利。
热门推荐
  • 夜寒蔷薇开

    夜寒蔷薇开

    一个因车祸被诅咒的少女,为了自己的生命不得不加入神秘的杀手组织。一个血族谋位的亲王,为了解救自己的父亲。原本是两个平行世界的人。她为了他,她不得不努力解开诅咒。他为了她,不得不背叛自己的家族。未来在此一搏。
  • 本源之书

    本源之书

    回眸时间,世界之中,神话是否终究无法与科技想并存?大西洲畔,发达至极的亚特兰蒂斯为什么无法逃脱覆灭的结局,北欧极地,希腊海滨,埃及荒漠,传说之中的众神究竟何处!东方九州,神秘印度,为什么势力咋衰!?遥远美洲,太阳之神宠信的地方,黄金堆砌的土地,为什么却消散在大炮火枪声之中。在这里,一个不小心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小人物,将为你揭开另一个不同的时间史!欢迎大家投票收藏点击支持,谢谢大家!
  • 补爱

    补爱

    我们错过了时间给我们的祝福,我愿用爱来补过……
  • 昆虫记(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昆虫记(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本书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自然与生命的宏伟诗篇。因此,《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 世界最强的慎二酱

    世界最强的慎二酱

    间桐慎二很有才,因为他是著名的网络小说写手。间桐慎二很有钱,因为他同样是众所周知的SAO游戏主播达人。间桐慎二最近有些提不起劲,因为他的人缘很好,但是这些和他有关系的家伙都有些古怪。慎二有个未婚妻,他的未婚妻是个杀人鬼,她的名字叫两仪式。慎二很关心自己的义妹,但是铃科百合子从来没有给过他好脸色看。慎二救过一个学妹叫我妻由乃,可惜粉毛是个跟踪狂。慎二其实是个御姐控,不过八云紫只把他当弟弟。是不是很悲伤很可怜和让人同情?可是慎二不这么想。中二病晚期的间桐慎二永远相信着————就算找不到女友,我也是世界最强!嗯,还是换个说法吧。————就算不能成为世界最强,我也要找个女朋友!!!
  • 如果爱只有十年

    如果爱只有十年

    也许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她便爱上了他,她那敢爱敢恨的性格下有着美丽、亲切、令人舒适的气质,对他的无微不至,就这样感动了他,于是,他们成了令人羡慕的情侣,他发誓此生非她不娶,她也曾说此生非他不嫁,就这样,他们走过了中国高速发展的十年,经历着这十年的变迁……
  • 奈叶同人之伪炼金术师

    奈叶同人之伪炼金术师

    “大家好,在下是远坂有希,有一个修行魔术名为远坂凛的表姐。有一个约定了终生名为爱丽莎·巴宁斯的青梅竹马。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的好朋友高町奈叶变成了魔法少女!魔法少女奈叶哈几马路哟☆~”哐~~“喂,你这个家伙瞎说什么呢!约定终生什么的,才没有呢!”“哇哈哈哈,我那愚蠢的弟弟哟”“诶~明明有希你才是主角的说”“再说一句,虽然我叫有希,但我可不是宇宙人哦”=================书名神马的不要在意哦,在意的可都是⑨哦DA☆ZE~魔法少年远坂有希开始了哦☆~~≧ω≦
  • 攻天

    攻天

    我等生来自由,何须仙佛管束。一盘棋局,赌的是仙佛的存亡。慕英名不慎误入赌局,来到八荒世界。拨云见日,消散漫天诸佛,还我自由之身。荡妖降群魔,千山尽拱扶。捣乱阴阳界,扑灭三生光。纵马九十洲,玄素伴我旁。百万雄师甲,蹄踏五帝纲。
  • 杀破天界

    杀破天界

    修真之途,原本就是逆天而行!日月星辰,浩瀚宇宙,天道漏洞,问世间谁能参透?一介凡尘少年,历尽生死困境,超脱三界外,杀破九重天!弑仙诛神,唯我独尊!天上地下,我主沉浮!
  • 顾城之战

    顾城之战

    四年前,顾城肆虐卡赞病毒,顾城三少林植不幸感染,巨大的卡赞力量时常暴走,在噩梦般的记忆中父母惨死在自己手中,恢复神智的林植不知所措,疯了一样的逃出顾城,从此不知所踪。四年后,苍国举兵来犯,顾城危急,受城主之托的江少陵找到林植,希望他能援救顾城,在外流浪的林植欣然同意,以崭新的勇者姿态踏上归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