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83100000044

第44章 附录二文体知识简介(3)

3.象征模式。当作为抒情本体的意象一旦凝固化、模式化,它就上升到象征。这类小说描写的人物与情景,既是该事物本身,又超乎本身的意义,代表另一种言外之意,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直白,并常伴之以变形、夸张等表现手法。这类小说偏重于形式,语言也随之成为作家创造的目的;相反,情节和人物这些对叙事小说极为重要的因素反倒成了语言的生成手段,故事情节和人物都显得无足轻重,重要的是语言的符号化、象征化。

另外,既然象征模式小说的本体是观念、理念,那么信息的处理方式只能以理为主,以情与事为辅。也就是说,“事实”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事实”所呈现的理念,以上三种叙述模式只是一个轮廓式的描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小说叙述方式和叙事模式产生。

四、戏剧文学

(一)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是演员以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作为创造手段,在舞台上表演故事情节,塑造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当场展示于观众的表演艺术。它的总体特征是综合性与演员表演的独创性的完美统一。

1.综合性。戏剧,向有“综合艺术”之称,或亦名之为“第七项艺术”,因为戏剧本身包含有诗歌等六项艺术。戏剧艺术包括文学(剧本)美术(布景、灯光、道具、舞台装置)音乐(音响、伴奏、插曲)、舞蹈(身段、姿态)等方面的因素,戏剧将这些手段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的安排,创造成舞台艺术形象。

2.以演员表演为中心。戏剧艺术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是剧作家的剧本创作阶段,剧作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认识,通过语言文字集中地典型地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思想与情感,形成文学剧本;第二阶段是导演与演员的联合创作,将剧作家的作品演变成舞台形象;第三阶段是由戏剧观念参与的最后创造。三个阶段中,核心是演员的表演。

(二)戏剧文学的特点

戏剧文学就是文学剧本,它是整个戏剧艺术的基础,是导演和演员再创造的依据。文学剧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演出的效果,而剧本的好坏,取决于戏剧语言。

1.形象塑造与戏剧语言。戏剧语言的主要形式是台词,次要形式是舞台指示。舞台指示主要用于说明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介绍人物的外貌特征,它主要供导演或其他职员在排演时参考所用,虽不可缺,但并不占重要地位。台词因剧种的不同而有多种形式:话剧的台词,主要是对话、独自和旁白;戏曲、歌剧的台词,则包括唱词(对唱、独唱、合唱、旁唱等)和说白(对白、独自、旁白)等。由于戏剧受舞台演出的限制,因而对语言就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既要鲜明地揭示人物的性格,又要推动剧情发展,既要通俗浅近,便于演员上口,观众听懂,又要如诗一般凝练、形象、内涵丰富——这就构成了戏剧语言的基本特点:动作性、个性化、文学性并口语化。

(1)动作性。戏剧是行动的艺术。它必须在规定的情境中迅速地展开人物的行动,并使之发生尖锐的矛盾冲突,以此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在戏剧中,戏剧行动除了通过人物的形体动作来表达以外,还必须借助台词作为媒介。

要求戏剧语言富于动作性,并不具让台词代替动作,而是要求语言必须体现出人物行动的趋向,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因此,戏剧语言除了一部分用于角色内心独自和抒情外,绝大多数应当用于表达人物行动的愿望,表达他对其他人物情绪或动作的反应,促使他对他人的动作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同时也能够让观众(读者)对人物之间的关系,剧情的发展,通过人物的语言,作出准确可靠的推断。

另外,戏剧的动作性,还表现在语言必须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上。在剧本中,人物的行动一般包括外部的形体动作与内部的心理动作两方面。因此,戏剧语言除了把人物的语言作为推动剧情的引发因素外,还应当展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心理。用于表现心理的语言,一般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人物与人物的巧于周旋的对白;一种是人物自己的独白,优秀的文学剧本都有这方面的例证。如:《哈姆雷特》。

(2)个性化。由于戏剧中的人物语言担负着塑造角色的任务,这就给戏剧语言提出了另一个要求——个性化。要使戏剧语言个性化,首先必须根据人物的出身、气质、教养、职业、经历、社会地位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方面的特点来规范人物的语言。根据剧情的发展,将静态的语言变成特殊环境中的动态性语言。

(3)文学性与口语化。戏剧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通过人物台词塑造较为典型的艺术形象,使观众在一、两个小时内受到巨大的艺术陶冶,语言就必须具有诗化特征:简洁、明快,富于音乐性;感情充沛,具有感染力。同时,要想使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领会剧情,接受作者的评价与认识,戏剧语言又必须浅显明白,通俗易懂,具有口语化特征。

2.戏剧冲突。剧本必须有鲜明而尖锐的矛盾冲突,这是戏剧的基本规律,原因如下:

首先,这是由戏剧艺术自身的特点和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所决前发展。虽然别的文学体裁也表现矛盾和冲突,但不像戏剧那样,受到时间、空间和舞台的限制,戏剧表现的是浓缩了的社会生活,要在有限的时空内再现某一生活及其矛盾斗争的全貌,把在一天、几个月、甚至几十年内、不同场合发生的冲突凝聚在一个或几个地点,在二三个小时内全部展现其发生、发展以及解决的过程,那么它必须是典型的戏剧冲突,如《雷雨》。

其次,冲突是戏剧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冲突在戏剧中不仅是被表现的对象,而且是表现的技巧,是决定剧本的因素。倘若取消了冲突也便否定了舞台艺术,所以,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三)戏剧文学的结构

鉴于戏剧是一种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的艺术,所以一部戏剧的出场人物不能太多,事情的头绪不能太多,时间的跨度不能太长,场景的变换不能过于频繁。因此,戏剧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必须高度集中。

一个戏剧的结构,一般分为纵横两个方面:纵的方面,指一个戏有多少发展阶段,根据各个不同阶段,分成幕和场;横的方面,指一个戏有几条情节线。一个戏的情节线,主要由戏的矛盾冲突决定的。矛盾单一,情节线索就单一,矛盾冲突复杂,其情节线的构成就复杂,戏剧矛盾冲突和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开端。开端即剧情的开头部分。它介绍剧本的时代背景、地点、人物,介绍剧情开始以前已经发生过的与本剧情有关系的事情,并孕育矛盾冲突。

发展。即矛盾冲突的展开过程,但还未达到激化。

高潮。矛盾冲突达到顶点,接近于解决。

结局。剧情的结束,参与冲突的各种力量开始化解,基本矛盾

(四)戏剧的分类

戏剧可以从很多角度运用不同的标准来划分。以戏剧冲突的性质和意义为标准划分有悲剧、喜剧和正剧;以塑造形象的不同特点和表现手法为标准划分有情节戏剧和非情节戏剧;以单纯的表演方式为标准划分有话剧、歌剧、歌舞剧(戏曲);以结构形式为标准划分有多幕剧、独幕剧等。

我们来看情节剧和非情节戏剧。

1.情节性戏剧。情节性戏剧是指以情节的生动丰富性摄服人心,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其目的戏剧,它的主要特征是:

(1)始终不脱离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矛盾冲突;

(2)剧作者将矛盾冲突代人情节中之后,经过精心编织使其具有悬念;

(3)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不管是何种结构形式,剧作者们都为力求创造出一至二三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4)语言合乎规范,不管是诗化还是口语化的台词都是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可以令读者理解的语言,决不生涩险奇,让人听不懂。

这种戏剧是富于传统性的,历史最悠久的,也是我们所熟悉的。

2.非情节性戏剧。这是对情节性戏剧进行反叛而出现的一类戏剧,是以否定传统的以情节取胜,或把情节性看作是检验戏剧性唯一尺度的那一类戏剧。这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左右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中出现的一种戏剧观念,也是中国新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戏剧类型。这类戏剧的特点是:

(1)尽量提倡一种淡化冲突的非戏剧化主张;

(2)淡化戏剧情境,人物关系是呈现出自由式的随意组合趋势,场景似乎可有可无;

(3)反对人为编织有明显因果关系的戏剧情节,戏剧结构倾向于生活化或纪实性;

(4)人物形象意义不确定;

(5)戏剧语言隐晦陌生不容易为一般读者所解读;

(6)主题多义,含义模糊。如法国作家尤奈斯库的《椅子》,剧作家见克特的《等待戈多》,中国作家高行健的《车站》等。

同类推荐
  • 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挑选了几个当前社会建设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形成社会结构、社会流动、社会组织、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矛盾和社区建设七个专题,作者从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国内外实践经验、问题与对策建议等几个方面入手,试图给读者提供该领域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观点,同时在借鉴已有实践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本人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探索性的政策建议。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心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心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国学经典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国学经典

    国学。又称“汉学”、“中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学科分,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思想分,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为标准,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学者认为。国学首先是自然国学(一阴一阳谓之道),其次是生命国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次是家庭国学(家和万事兴).最后是公益国学(周乎万物道济天下)。总之,国学乃是“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的学问。
  • 大学生导读

    大学生导读

    本书包括:大学教育与利用图书馆、综合素质推荐书目、公共课推荐书目、专业推荐书目四部分。
  • 风雨征程:浙江高校后勤改革30年

    风雨征程:浙江高校后勤改革30年

    《风雨征程:浙江高校后勤改革30年》作为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浙江高校后勤改革历程和发展模式研究”课题之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曾赴杭州、金华、温州、台州、宁波、绍兴、嘉兴等地方的高校后勤进行实地调查、访谈,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历时两年才完稿。全书分共八章:历程,将浙江高校后勤30年改革历程划分为传统管理、社会化改革探索、社会化改革全面推进三个发展阶段,用纪实的手法对改革全过程进行回顾;成果,介绍了浙江高校后勤改革基本模式、管理服务特色、主要成果、改革经验,提炼了改革精神;展望,分析阐述现阶段持续推进浙江高校后勤改革的社会经济基础、环境要素和时空背景。
热门推荐
  • 那年夏天,我与你相遇

    那年夏天,我与你相遇

    那年夏天,他们相遇在学校走廊,原以为是陌生人,到最后谁也离不开谁,他对每个女生都是冷漠脸,唯独对她,关爱有加......经历了许多事,分分合合,最后......
  • 我的使命在召唤

    我的使命在召唤

    林友钱,一个平凡的宅男,生活在一个战乱的世界,同样,我是一个学生,这里没有语文没有数学,有的只是武器,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死人,一种活人,活人和活人的战争,活人与死人的战争。看主角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
  • exo之我们的爱一直都在

    exo之我们的爱一直都在

    他是红遍亚洲的巨星,她是冉冉生起的新星。他们以一部作品定情。即使他工作再忙也会抽空和她腻歪腻歪。看他们演绎甜,苏的粉红恋情吧!
  • 升仙大陆

    升仙大陆

    升仙大陆,全民修仙。天才辈出,群雄并起。等阶划分:明气、玄光、化丹、元婴、象相、凡蜕、真阳、炼神、至人。
  • 深蓝色恋爱

    深蓝色恋爱

    他和他的相遇,是机缘巧合下的阴差阳错,无所谓谁对谁错。爱人和敌人,同盟和对立,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 致爱如你

    致爱如你

    顾紫铃,一名大一的普通学生,入学第一天就踩狗屎运遇到A大校草——诺言,并,一见钟情。可是却没想到,他也喜欢她。可是,因为车祸,紫铃离开了诺言。两年后,再次相遇的他们,也不知会发生什么。。。
  • 剑指天牢

    剑指天牢

    剑作碑,天地为棺,英雄末路,战剑悲鸣,未书多少男儿事。泪如玉,青丝难断,可怜最是女儿情。
  • 无月卿

    无月卿

    卿无月,官阶最高的人;无月卿,年纪轻轻就能够呼风唤雨,没人清楚他的真名,但他一贯的作风让人很容易知道,无月卿来过。
  • 我的房客是妖精

    我的房客是妖精

    这是一个接地气的神话故事这是一个悲催神兽养殖户的故事这个好人和一群神兽同居的都市故事
  • 屠天长歌

    屠天长歌

    无尽的星空,苍茫的深处,一尊尊古圣血洒长天。来到修仙世界,是走失,还是回归?一个来自混沌之外的人族,一步步走上仙途,屠杀万古。那摆了无数年的阵,那下了无数年的棋,一一挑翻!圣人不仁,屠!天道不仁,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