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的转述,说明孔子预闻国政的道理,完全是由盛德感化而来。在这里,人们的智慧与道德力量:温、良、恭、谦、让,亦即和厚、秉直、庄敬、节制、谦逊的美德,恐怕只有在孔子这类哲人的身上才能融为一体。温良恭谦让作为一种内心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既是做人之德,又是做事之器。我们常可以在生活中见到那么一种人,他们态度蛮横、行为霸道,恨不得将所有的好东西都据为己有,但结果他们又真正得到了什么呢?而具有温、良、恭、谦、让这五种美好品德的人,虽然他们并未有意地去索取,但上天并不负于他,结果理应属于他的,以及他值得得到的东西,都会尽为所用,伸手可及。我们都知道,做人最为重要的是人格的修养。君子处世就在于温、良、恭、谦、让。仁德兼备,其行自宜。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以为求于本身,则必得之,而且“万物皆备于我”。圣德之所求,异于常人,在于反躬以求,在于修持己德,求诸己而非求诸人。因此,其德日盛而左右逢源,这样自然不必汲汲于求之外。
精彩典故:
秦穆公待人以善
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人,他人就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用微笑面对人生,人生同样回报给你笑脸。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待人以善,于是他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得到了他人同样善意的回报。
秦穆公治国有方,处理政事井井有条,而且他很注意施恩布惠,笼络百姓。秦穆公养有一匹千里马,这匹千里马是西方很远的少数民族进献给秦穆公的,因此他格外钟爱,不但给马新盖了马厩,而且给它配备了宝石马鞍,并专门派了几名马夫尽心尽力侍候它,千里马长得膘肥体壮。
有一天,一个马夫不小心,没有把马厩门关好,千里马跑了出去,一会儿就跑到了城外。这时,一群饥饿的老百姓看见了它,围了上来,捉住了它。这些老百姓并不知道这是秦穆公最钟爱的千里马,而且他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什么东西了,于是把马杀了,煮熟以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马夫发现马丢了,大惊失色,连忙报告管家。管家一听,马上派人到处寻找。但是,找马的人带了一堆马骨马皮,并且押着一群百姓,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官吏问明情况,马上报告秦穆公。这些百姓竟敢吃国君的千里马,谁都认为他们是死罪难逃了。然而没有想到的是,秦穆公听清事情的原委后,沉吟了半晌说:“把他们放了吧。”
“可是,他们吃了您最钟爱的千里马呀!”一个官吏说。秦穆公解释道:“君子不能为了牲畜而害人,别为难他们了。”他接着又说道:“我听说吃过马肉不喝酒对身体不好,送些酒给他们,让他们走吧。”
过了几年,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乘机入侵,秦穆公率大军拼命抵抗。这时,有300勇士主动要求参战,原来他们就是几年前吃掉千里马的那些百姓和他们的家人朋友。秦穆公被晋军包围,身上受了伤,这时,勇士们护住秦穆公,拼死冲杀。最终,晋军没能挡住气势大振的秦军,秦军在这次战斗中获得了胜利。
秦穆公乘机率兵追杀,结果不但转危为安,还大败晋军。秦穆公不爱良马爱百姓,关键时刻救了自己一命。正是因为有了善因,才有了后来的善果。所以只要你以善意来待人,你终究会得到他人同样善意的回报。曹冲宽以待人
俗话说,将心比心,将心换心。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你待人以宽,别人也会同样宽待你。三国时期,曹魏军战斗力最强,这与曹操用严法治军有关。而曹操的儿子曹冲待人却极为宽厚。
一次,曹操的亲卫库吏查验仓库时,发现曹操骑战用的一副马鞍被老鼠咬坏了。库吏大吃一惊,知道大祸临头了。这副马鞍不但制作精良,镶嵌着宝石,而且是曹操任济南相刚发迹时,请人制作的,曹操视其为发迹之吉兆,每有大战、恶战时必佩此马鞍出战。现在却被老鼠咬坏了,破了吉祥,曹操哪能不怪罪呢?一旦曹操发怒,说不定连自己的脑袋也保不住,想到这里,库吏急得痛哭失声。
正巧,这时曹操最宠爱的儿子曹冲路过库房,听见哭声,寻迹来到仓库内,问库吏为何痛哭。库吏把马鞍拿出来给曹冲看。曹冲看后说:“保管不善,不过吃几责杖罢了,用得着这般痛哭吗?”
库吏说:“少主有所不知,此地风俗是,老鼠咬破了谁的衣服,就认为谁将有祸事临头。如今老鼠把主公的马鞍咬坏了,主公能放过我吗?我死不足惜,只是家有老母幼子,我死之后由谁赡养呢?”说着又哭起来了。
曹冲听完,想了一会儿说:“无妨,你先别报告,我叫你报告时你再去。”库吏点点头,不明白少主人有什么妙计救自己。曹冲回到自己的房中,找来剪刀,在自己衣服上剪了几个洞,弄得像被老鼠咬过一样。然后,曹冲满面忧色地去见曹操,曹操看到他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就问是怎么了。
曹冲装出一幅忧心忡忡的样子说:“人家都讲被老鼠咬了东西,主人会倒霉,如今儿的衣服被老鼠咬了,看来将有倒霉的事降临到儿的头上了。”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忙安慰曹冲说:“命在己而不在天,说老鼠咬破了衣服主人会倒霉是没有依据的。只要自己小心行事,自然会安然无恙,放心吧。”
曹冲于是装作转忧为喜的样子,又问曹操:“真的吗?”
曹操点点头说:“真的。”
曹冲高兴地回到库房,叫库吏马上去禀告曹操。曹操一听自己的马鞍被老鼠咬坏了,刚要发怒,马上想起曹冲刚才的行为,就知道曹冲刚才的用意了。于是说:“没关系,冲儿的衣服穿在身上都被老鼠咬了,何况放在库房内的东西呢?”
曹冲这时正在门外偷听,准备形势不好就进去劝说,让曹操自相矛盾、不滥施刑。但听到曹操这么说,他就高兴地离开了。
曹冲宽容地对待库吏,不仅解救了库吏,也阻止了曹操的责罚,赢得了属下的拥护。
当代镜鉴:
温良恭俭让是文明的一种体现
严厉的人,缺乏那种使“近者悦,远者来”的亲和力,让人不敢接近,避之唯恐不及。而温和的人,使人如沐春风、如遇冬阳,不知不觉中,已经把他当成了亲近的人、信赖的人。还有什么力量能比温和的力量更为强大的呢?
关于善良,古人有一句很无奈的诗:“白首相知犹按剑”,说的是一生的朋友,头发都已经白了,见面的时候,手却还要不由自主地按住剑柄。互相猜疑是横亘在人心之间的高山大河。怎样才能跨越人心的山水,重写那“一见如故”的人生传奇呢?邪恶的人,没有人会愿意接近。善良的行为,却可以使人疑惑顿消、戒备全无。没有什么能比善良更让人放心的了。
没有礼貌的人,是让人轻视的;傲慢自大的人,是让人厌恶的。也许傲慢无礼的人会觉得自己不同寻常,殊不知,这种不同寻常,并不是优秀,而是恶劣。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敬,但是,无知和缺乏修养的人,却不会知道,尊敬只能用尊敬换来。世界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中看到的,其实是自己的形象。当我们用恭敬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将是更大范围的恭敬。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奢侈浪费的人,人们很难相信,面对金钱的诱惑,他会不为所动。一个经不起利诱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别人的信任的。能够养成节俭的习惯的人,就肯定是一个有意志力的人,就是一个值得佩服的人,也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关于谦让,在大多数人以争斗为主要行为方式的时候,谦让将会显示出更大的力量和更高的境界。如果能够明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教训,那么每个人都会更加深切地理解“和为贵”的道理。如果必须付出,人们宁愿把自己的东西给那些谦逊礼让的人,而不是争强好胜的人。这五种素质,如果能真正拥有一种,在很多时候,就可以不求而得。如果全部具备,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抗拒了。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际面的扩大,人们互相交往时发生矛盾的可能性也开始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需要有能很好帮助自己解决矛盾的方法。面对我们社会交往中日益频繁出现的粗暴、傲慢的现象,面对社会生活中渐成恶习的奢侈放纵,很多人开始提倡学习国学。而中国古代的“君子仁人”作风,最重要的恐怕要算是“温良恭俭让”了。
待人处事要“温良恭俭让”,这不仅是儒家的主张,也是几乎所有古代中国人所赞赏的基本态度。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我们自己一向待人温良宽厚、谦虚有礼,别人怎么能够对自己刻薄冷淡、傲慢不逊呢?相反,如果我们极端自私,待人刻薄,怎么能够希望别人无私、宽厚地待我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坚持“温良恭俭让”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团结最大多数的人,这是我们的生活和事业须臾离不开的,是成功和幸福的保障。只有人人努力做到温良恭俭让,才能创造和保持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形成人与人之间相敬互助、亲密和谐的气氛,而这正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作为文明的一种体现,“温良恭俭让”不是哪个人先天带来的,而完全是后天学习的结果。真正做到它并不容易,在这里除了要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克服自私,提升自我。俗话说:“诚于中则必发于外”,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对待自我与他人,自觉地将个人与他人融合在一起,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远大的目标和宽大的胸怀,自然就能够做到温良恭俭让。待人接物自然就会应付自如,使周围所有的人如沐春雨、如坐春风,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
5忍是智慧,忍是担当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不能容忍一些小事,最后就会坏了大事。”
国学链接:
巧言乱德,以忍为治
“巧言”,不只是“聪明巧妙的话”,而是指表面上冠冕堂皇、悦耳动听,背后却是充满了权谋私利的话,因为它表面上冠冕堂皇,和发乎道德良知的话很难区分,久而久之,它会一点一点地腐蚀人们的道德良知。巧言说多了,说的人也会养成一种取巧钻营的习气,凡事不从正面去做,道德良知就一天一天败坏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忍其实也是人性之一。忍,说文解释:忍,能也。忍之义亦兼行止。在儒家看来,要做到忍让,就要以忠厚拙讷的品德诚恳待人,自始至终认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理会那些中伤的谣传,这是真正的智慧所在,也是儒家提倡的君子应有的自律品质之一。
诸子之言: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道:“小不忍”为“匹夫之勇”,在《朱子语类》中他又进一步阐释:“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以此告诫后人,凡事要忍耐、宽容一点儿,如果一点儿小事都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就会坏了大事。自古以来,提倡忍的至理箴言很多,如“吃亏人常在,能忍者自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在生活中皆得到了证实。
延伸思辨:
切勿因小失大
在中国人眼里,忍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成熟的涵养,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深谋远虑。同时,忍让也是人类适应自然选择和社会竞争的一种方式。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在生活中提倡忍让,并不是一种强行的压抑。有许多人强行压抑各种愿望,把苦闷、烦恼和痛苦都藏于心中,什么事情都忍着,这样的话,很容易使自己因为太压抑而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而实际上,忍让是一种处世的艺术,是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是将生活中不快的事和许多不良的情绪淡化和遗忘。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不用看得太重。人们只在乎一件事情时,才会觉得无法忍让;如果把一些事情看得淡一些,不让它们在自己心中留有太过沉重的分量,这时就不会觉得难以做到忍让了。
精彩典故:
尤翁小忍避祸
清朝时京城有个大户,叫做尤翁,他有一家非常大的当铺,每年有上万两银子入账,生活非常富有。这一年,将近年关,各家各户都忙着准备过年了。家家张灯结彩,好不快活,尤翁家的当铺也高高地悬挂起了红灯笼,家里人忙里忙外,准备年货。
有一天,正在屋内休息的尤翁听到当铺外面传来一阵争吵声,于是他走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是一位邻居在和伙计吵闹。尤翁问伙计到底是怎么回事,伙计说:“这个人先是将衣服当了钱,现在却空手来取衣服,我与他讲道理,他反而骂人,您看哪有这样的道理呢?没拿钱却来赎当,如果别人都这样做,当铺还怎么做生意呢?”尤翁看那邻居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便将那人拉到一旁,和声细语地对他说:“老兄,我明白你的意思,不就是为了过年吗?这点小事,何必搞得这么紧张呢?”说完,就让伙计去屋里找出这个人曾经当过的四五件衣服,指着其中一件棉衣对他说:“这件棉衣嘛,是冬天御寒不可缺少的,你拿回去穿吧。”接着又指着一件道袍说:“这件呢,过年的时候可以送给亲戚朋友,也用得着,你也拿回去吧。至于其他几件不是急用的,就先放在我这当铺吧。”那邻居也不推辞,更不言谢,拿了两件衣服,就默默地走了。
那天夜里,这个来当铺索要衣物的邻居竟然死在了另一户人家。这两户人家围绕这一起死亡事件打了多年的官司才得以了结。多年以后,人们才知道,那邻居因为欠了很多债,无力偿还,于是,就事先服了毒,准备去诈骗。如果对方不给他钱,他就赖在那里,直到毒发身亡,让对方吃官司。而这个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尤翁,他知道尤翁很富有,准备来诈他一笔钱,但是由于尤翁的忍让,他的目的没有达成,于是他便又去了另一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