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62000000021

第21章 研精毕智: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与能力(3)

孔子以此为目标,发现古人各有所长,他自己却是“无可无不可”。表面看来,好像具有弹性智慧,既不坚持什么,也不反对什么。深入思考,才明白生命的开展原本是活泼的,此一时彼一时,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问心无愧而已。这种“时”的观念,正是儒家人生哲学的核心所在。

因此,所谓“中行”,可以解为“当狂则狂,当狷则狷”。孔子有时栖栖惶惶,求一明君而不可得,无异丧家之犬;有时却又安贫乐道,曲肱而枕,对于权威当道不假辞色,好像稍让一步,就宁可一死了之。这也可以理解为是狂狷合一。

其次,就“狂者”来说,所谓“进取”并不是说凡事力求表现,不落人后,而是指其志向高远,眼光看准“古之人”。孟子的描写十分生动:“其志嘐嘐(形容志大而言夸)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换句话说,狂者标举极高的理想,但是实际作为却未必合乎期许。我们若有这种朋友,相聚之时,意气风发,人生何止不再乏味,简直就像要改造世界似的,充满无限的动力呢!

再就“狷者”来说,他们不屑于委屈自己,去做那些不合水准的事,譬如“为五斗米折腰”,或者跟着风潮投机取巧,稍获小利,即沾沾自喜。须知人的格调是由“不屑做什么事”开始的。如果条件适合就可以做任何事,则不符合狷者的要求了。

以此观之,我们先由狷者做起,有所不为;再升至狂者,有所必为;然后以“中行”为目标,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诸子之言:

《孟子》中有:“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范晔《后汉书》有:“然则有所不为,亦将有所必为者矣;既云进取,亦将有所不取者矣。”(译:因为有所不为,所以才能有所为;所谓的进取,也是因为有所舍弃。)

朱熹曰:“圣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既不可得,而徒得谨厚之人,则未必能自振拔而有为也。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犹可因其志节而激励裁抑之,以进于道,非与其终于此而已也。”(译:我们的圣人本想要找到行事中庸之人,但这是很难的,所以就找那些谨慎厚道的人,虽然他们未必能够自己振作精神而有所作为。而那些志高狂放的人,则给予他们适当的劝告让他们有所收敛。给他们提供适宜他们发展的建议,从而帮助他们接近于中庸之道。)

《论语集解》引:“狂者进取于善道,狷者守节无为。”

孔子在此阐明了自己为传播圣贤之道而采取的一种权宜态度。中行之人,就是行中庸之道的人。所谓中庸,主要是就人的修养境界而言,喜怒不形于色,凡事能够保持中正,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对于任何人或事,都不表露感情,不讲任何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孔子认为这种人太少,不易得到。而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狂”与“狷”的可取之处。

汉代史学家班固说:“昔仲尼称不得中行,则思狂狷。”就是说,当初孔子因为找不到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就希望得到那种性格进取与拘谨保守的人。

延伸思辨:

“有所不为”而后才能“有所为”

我们现在要学习的就是从“狷者”——有所不为开始。

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做、不愿意做、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做。“不屑于做”就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进取”代表奋发上进。人活在世上的时间有限,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寒暑。进取代表对生命有所期许,不受年龄、时间的影响。如果没有进取之心,会错过许多生命的精彩。生命也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包括各种人生际遇,如果没有读书学习,就无法用比较完整的概念架构来加以整理,那就很可惜了。

反之,如果人到中年还继续上进,知识的成长与经验的增加相配合,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好像是一件艺术品,可以反复欣赏揣摩,在选择时也会更自由。因为知道自己为何选择,以及选择的结果,即使要付出代价,也都心甘情愿。如此一来,整个人就显得进退从容,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能够主动操控的能力愈来愈强。这就是狂者的进取。

最难的是“中行”,这是一种高度修养。简单地说,就是“当狂则狂,当狷则狷”,该进取时,奋发向上的斗志就表现出来;该有所不为时,也可以退缩保守。这牵涉到一个人的判断力问题,一方面是理性的判断,另一方面是自己对行为的掌控能力。有时候我们可以做出相当正确的判断,但对自己的行为控制不了,这就是中行的困难。

交朋友时,首先要找的是“狷者”,这样的朋友一定要是对某些事情有所不为,或有所坚持的人;进而希望找到“狂者”,与他交往时会发现,他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能够带动自己跟着进步。

精彩典故:

陈平总揽全局

汉朝时,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刘邦身边有一位著名的谋士——陈平。此人年纪虽轻,却是韬略满腹,足智多谋,跟随刘邦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为刘邦提出了许多好的计谋,对刘邦夺得天下有很大的贡献,颇为刘邦所赏识。刘邦去世后,汉文帝继位,这时陈平已步入晚年,他被汉文帝封为宰相,和名臣周勃一起辅佐文帝治理朝政,管理天下大事。

有一天,文帝传下口谕,要召见陈平和周勃。两人接旨后赶忙进宫见驾。汉文帝让两位宰相落座后笑问:“周爱卿,朕问你,你日理万机,事务繁忙,你可知经你手处治裁断的事,一年大约有多少件吗?”周勃跪在地上一听,心中一震,思索半天说:“臣愚拙,实在记不清到底每年处理多少事务了。”文帝听罢有些不悦,便又问道:“那么你可知道我国国库一年的收支有多少吗?”周勃此时已经不知所措,额上背上尽是冷汗,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这……”他又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只是叩首谢罪。

汉文帝于是转过头问陈平:“那么陈爱卿,你可知道你一年处理多少事务,我国国库一年有多少收支吗?”陈平忙回答说:“回皇上,关于这些问题微臣只有去问询负责之人才能知道。”汉文帝问:“谁是负责之人呢?”陈平回答:“司法大臣负责事务裁判事件,财政大臣则负责掌握国库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汉文帝笑道:“陈爱卿,你不是在给朕开玩笑吧?虽然司法大臣、财政大臣都各有所司,但你身为宰相又怎能不知这些呢?”陈平依然很沉着冷静,不紧不慢地回答文帝说:“陛下,臣斗胆犯言,身为宰相当使百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对外须抚镇四方,使各地蛮族诸侯服从中央,不敢稍有叛乱之举;对内则要督促所有官吏尽职尽责,做好分内之事,却不必自己去过问一些琐碎之事。”汉文帝听后连连点头,并且重赏了陈平。

后来,周勃辞去官职,由陈平一人担任宰相。陈平便坚持他对文帝所说的做法,量才为用,视人而定,针对每一个人的才能确定各自应做的事,自己加以督导。这样的治理,使得天下太平,国泰民安。陈平指挥有方,因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受到文帝的嘉奖,得到众臣的敬佩和百姓的爱戴,成为一代名相。刘晏高瞻远瞩唐朝时期,水路运输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和物流途径,那时我国的造船业已经很发达了,朝廷也格外重视造船业的发展。船厂每造好一艘船,朝廷就拨款一千缗,实际上造一艘船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于是造船成了那个年代非常兴盛的行业,许多人纷纷投资船厂。有个叫刘晏的人,也在长江边上设立了一座造船厂,生意非常兴隆,而且还能够得到朝廷给予的经济支持,没过多久,刘晏的船厂就远近闻名,成了造船业的龙头老大。

这个时候,有人看见刘晏发了大财,就对他说:“造一艘船所需要的费用,还不到朝廷给的一半,现在你也不缺钱了,就应该适当地向朝廷少要一些钱啊;就算你的船厂非常兴隆,也不用给工人那么好的待遇啊!”

刘晏明白那个人的意思,回答道:“现在刚刚设置造船厂,做工的人很多,首先应该使他们的生活有保障,这样,他们才不至于偷工减料,才能安心地把船建造得坚实完好,也才能把他们自己负责的各项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如果一开始就和他们斤斤计较,在乎钱的多少,他们很可能会刻意减少木料和其他原料的使用,这样的话,这个造船厂怎么能够长久地存在下去呢?虽然现在朝廷大力支持造船业,但这种局面能维持多久呢?如果有一天朝廷减去半数的拨款,我们就无法维持下去了。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个时候好好发展自己的造船厂,使资金日益变大,以备日后有变化,不至于手足无措啊。凡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长远来看,我不能听取你的建议啊。”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刘晏的判断,5年后,朝廷果然将拨款减少了一半,许多小的造船厂因承受不了财务压力而纷纷破产倒闭了,只剩下像刘晏这种大规模的造船厂还能够维持生计。

所谓大理不辞小让,凡是成就大事的人,往往不会计较小事,成就大功的人,不能考虑琐碎的细节。尤其是身在高位的人,更应该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不要只关注细小的事情。

刘晏不因为小事而妨碍大事,可以说是深谙“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道。

当代镜鉴:

为而有所不为,是智慧之心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审慎地运用智慧,做合适的判断,选择正确的方向,并且能够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过分的坚持并不是好事,放掉无谓的固执,懂得变通的道理,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的抉择。这样,每次正确无误的选择将指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当你确定了目标以后,下一步便是鉴定自己的目标,或者说鉴定自己希望达到的高度。如果你决心做一下改变,就必须考虑到改变后是什么样子;如果你想要解决某一问题,就必须考虑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当描述了理想的目标以后,你必须研究一下达到该目标所需的时间、财力、人力的花费是多少,你的选择、途径和方法只有经过检验,方能估量出目标的现实性。通过以上的准备,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目标是可行的,那就可以去做,否则,你就要量力而行,修改自己的目标。

有许多满怀雄心壮志的人,他们也很有毅力,但是由于缺乏新的尝试,始终无法取得成功。你可以坚持自己的目标,也可以拒绝犹豫不前,但万不可太生硬,需要变通时就要及时做出改变。

成功者的秘诀就是随时检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地走向成功。

5培养谦卑的品格:不迁怒,不贰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译文:

鲁哀公问:“你教导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可以说颜回是善于学习的人,他从来不迁怒别人,也从来不重犯曾经犯过的过失。不幸的是他短命早夭,现在也还没有发现这样的人,恐怕很难再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

国学链接:

陋巷圣贤

孔子收徒,有教无类,只要愿学习,他都招进门里。颜回初见孔子时,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颜回向孔子拜了三拜,磕了仨头,就算是孔门弟子了。颜回初见孔子,并没给孔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孔子渐渐发现,在弟子中读书最用功的就是颜回。放学了,弟子们都回家吃饭了,颜回总是最后一个走,饭后又第一个来,而且一到学堂就捧卷诵读。时间一长,孔子就觉得奇怪了,为什么颜回回家吃饭这么快呢?

原来,颜回的父亲在城外种地,母亲又在外给人帮工,都不回家吃饭。颜母每天走时给儿子做一锅菜汤。颜回回家也不管凉热,拿起用竹筒做成的饭碗,舀出来就津津有味地喝起来。有时菜汤喝不饱,他就跑到井边,用水瓢舀几瓢井水喝,然后乐滋滋地背上书包,往学堂跑去。孔子派人观察了几天,天天如此。孔子听了汇报既心酸,又十分叹服。于是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来,人们就把颜回居住的街称为“陋巷街”,把颜回当年吃水的井叫做“陋巷井”,还在井上修建了“颜乐亭”,以追念颜回这种贫贱不改志向的德行。

诸子之言:

程颐曰:“颜子之怒,在物不在己,故不迁。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不贰过也。”又曰:“喜怒在事,则理之当喜怒者也,不在血气则不迁。若舜之诛四凶也,可怒在彼,己何与焉?如鉴之照物,妍媸在彼,随物应之而已,何迁之有?”又曰:“如颜子地位,岂有不善?所谓不善,只是微有差失。才差失便能知之,才知之便更不萌作。”

张子曰:“慊于己者,不使萌再。”

所谓“进德修业”在儒学里,都是属于“学”的范畴。

所谓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不发泄到别人身上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拿别人做自己的出气筒。不贰过,就是知错就改。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这更是难上加难的修养。

延伸思辨:

人生有限,孜孜以学

儒家重视教育,鼓励大家好学。好学的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增进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社会上得以安身。

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是不可思议的,重犯同样的过失则是愚蠢的。

但另一方面,“好学”似乎又很特别,譬如孔子就认为自己要比别人好学。《论语》两度提到有人请教孔子,弟子中有谁算是好学?答案都是一个,颜回。原因也很清楚:好学须在具体的行动上表现出来,因为所学的是“人生正途”,光说不练是毫无用处的。孔子在晚年时,赞美颜回好学,说他“不迁怒、不贰过”。

因为,迁怒与贰过,正是人性的通病。人有自由,难免犯错,犯错之后必须找个借口,否则心中不安。找不到借口,就转移目标,把怒气发泄在别人身上。迁怒的实质,就是让别人一起承担自己的过错。所以《大学》强调“絜矩之道”,如“所恶于上,毋以使下”。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而分辨人我关系。最难得的是,受到他人的苛责,却还能宽以待人,所有怨怒到他为止。由此可以说:“怒气止于仁者。”

不迁怒的人,自然养成反省的习惯,经常考察自己的毛病与过错,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然而,孔子却叹息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他居然没有见过一个人犯错之后自我责怪的。由此可见人性弱点实在根深蒂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当努力作出成绩,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升华,使自己的人生放射出灿烂的火花,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使我们的德行为人所效法、为人所称道。颜回虽然不幸短命,但其宅心仁厚、不迁怒、不贰过、孜孜以学的道德修养,堪称做人的楷模。

精彩典故:

傲慢惹祸端

人如果能够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就是道德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小则使人际关系紧张,大则导致事情的失败。

明朝嘉靖帝在位时,夏言是朝中的首辅大臣,为百官之首。

夏言很有本事,学问又高,但是他特别自负。他瞧不起一同为官的其他人,总斥责他们见识肤浅,尤其严重的是,他明明做错了事,却不知悔改。

同类推荐
  • 小批判集

    小批判集

    本书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学与文化现象的批评性思考的论文集。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为利于广大读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的无穷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特别聘请了相关专家学者编撰了《文化之美》这套书。这套书包括自然景观、考古发现、艺术精品、珍贵器物、历史遗存、民风习俗和文化艺术等内容,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本书是余秋雨“封笔”5年来出版的首部新书。在书中余秋雨一改以前学者身份,以老师的角色和十余名北大学子“课堂互动”来对话中国文化,并对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进行了新型的解读。业内人士称,该书也开启了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的先河。
  • 生活家学

    生活家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外,要内外清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端午

    端午

    在传统节日中,端午是个大节,它的历史久远,传播广袤,节俗繁缛,内涵深广,旧时与年节、冬至并称“三节”。迄至于今,各地城乡仍有划龙船、吃粽子、挂菖蒲艾草等风俗活动。可以说,端午是上古风俗遗存最多的节日,也是风俗形成最复杂的节日。就岁时节令的研究来说,它的风俗意义比其他节日更为丰富。
热门推荐
  • 钻石魔王心

    钻石魔王心

    她叫欧阳露,一家娱乐杂志社的首席名记!什么?只因为和国际摄影大师Rose闹绯闻就要炒掉她?哼,那她就去别家工作!不是吧?居然被拍到和珠宝界王子深夜出游?有没有搞错啊?她会喜欢那个自大又自恋的他?做梦吧!
  • 闪婚蜜爱

    闪婚蜜爱

    十八岁生日当天,顾轻颜收到法院传讯,在法庭上,父亲成了被告,原告的律师正是宁煜,他咄咄逼人的将他父亲送进了监狱。她的未婚夫傅新宇,看到顾家倒塌,树倒胡提散,跟她提出解除婚约,十年的青梅竹马爱情,就在顾家利益中破裂,顾轻颜很受伤,自己一个人到酒吧里买醉。法庭上的后母意识到自己的安危被这个男人操控在手里,便心生出一计。给喝醉了的顾轻颜喝了迷药,将顾轻颜送进了宁煜的酒店房间。
  • 倾城魔女:专情炼丹师

    倾城魔女:专情炼丹师

    ……………………...........................................................
  • 爆宠萌徒之傲娇小受

    爆宠萌徒之傲娇小受

    当她再次睁开眼,哇去,她竟然穿成了一个刚出生还天赋异能的婴儿,帅气光头的师傅,萌哒哒的小嫩草,女主最后花落谁家……可以一起收了吗?
  • 落叶残花

    落叶残花

    世间怎会有如此巧合的事情?最终只是因为缘分,初次相逢已注定一生的纠葛。“因为我想你睁眼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我们相遇的桃林。”一直用心呵护的那个人不知可曾对自己动过情。用自己温热的鲜血染红了那片残花,最终留下的只是那冰剑穿心。“墨谋不曾为谁流过一滴泪。”那个人的每一点付出都刻骨铭记在心。可为何天作弄人,他偏偏就是那个必须得除掉的人。最终给他留下的那无法愈合伤口。他们死里逃生最终看见蓝天挂上了耀眼的太阳时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们不得不拿剑相向。不怕与你反目成仇只怕山水不再相逢。
  • 天族后裔

    天族后裔

    蓝雪琳的身世离奇,为了自己的使命,不得不一直来回的穿梭的各个世界,其实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有多么想要定下来,可责任却不时的让蓝雪琳不得不继续努力着
  • 捡个萌萌哒附送高冷大大

    捡个萌萌哒附送高冷大大

    人前她是玩世不恭的豪门世家的掌上明珠洛倾世,人后她是黑白通吃的“沁言”而他,只手遮天的“绝少”莫熙绝。她玩世不恭,腹黑率性,他冰冷无情整个一面瘫,还有个球。当她和他碰撞又会有怎样的火花~
  • 赤修罗记

    赤修罗记

    他天赋绝艳,被誉为千年第一奇才,被无数人推崇。灭魔宗,斩妖魔,却被人塑造成十恶不赦的魔头,遭到无数骂名。为救恩师,一身修为尽失,从高高再上的云端跌落凡尘。当一切从头开始时,他是否还能再创神话。
  • 倾世女皇

    倾世女皇

    萧艺怜出了车祸,而后来到了灵月大陆,在这里她与熊家公子结识,情投意合,而后在灵月大陆努力修炼,消灭与自己为敌的熊家,拯救了大陆,并登上了王者之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夜色苍茫

    夜色苍茫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一场生与死的殊死较量,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爱情的世界里,谁对谁错,谁输谁赢?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幸福;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灾难?爱和不爱,对或不对,谁能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