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以此为目标,发现古人各有所长,他自己却是“无可无不可”。表面看来,好像具有弹性智慧,既不坚持什么,也不反对什么。深入思考,才明白生命的开展原本是活泼的,此一时彼一时,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问心无愧而已。这种“时”的观念,正是儒家人生哲学的核心所在。
因此,所谓“中行”,可以解为“当狂则狂,当狷则狷”。孔子有时栖栖惶惶,求一明君而不可得,无异丧家之犬;有时却又安贫乐道,曲肱而枕,对于权威当道不假辞色,好像稍让一步,就宁可一死了之。这也可以理解为是狂狷合一。
其次,就“狂者”来说,所谓“进取”并不是说凡事力求表现,不落人后,而是指其志向高远,眼光看准“古之人”。孟子的描写十分生动:“其志嘐嘐(形容志大而言夸)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换句话说,狂者标举极高的理想,但是实际作为却未必合乎期许。我们若有这种朋友,相聚之时,意气风发,人生何止不再乏味,简直就像要改造世界似的,充满无限的动力呢!
再就“狷者”来说,他们不屑于委屈自己,去做那些不合水准的事,譬如“为五斗米折腰”,或者跟着风潮投机取巧,稍获小利,即沾沾自喜。须知人的格调是由“不屑做什么事”开始的。如果条件适合就可以做任何事,则不符合狷者的要求了。
以此观之,我们先由狷者做起,有所不为;再升至狂者,有所必为;然后以“中行”为目标,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诸子之言:
《孟子》中有:“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范晔《后汉书》有:“然则有所不为,亦将有所必为者矣;既云进取,亦将有所不取者矣。”(译:因为有所不为,所以才能有所为;所谓的进取,也是因为有所舍弃。)
朱熹曰:“圣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既不可得,而徒得谨厚之人,则未必能自振拔而有为也。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犹可因其志节而激励裁抑之,以进于道,非与其终于此而已也。”(译:我们的圣人本想要找到行事中庸之人,但这是很难的,所以就找那些谨慎厚道的人,虽然他们未必能够自己振作精神而有所作为。而那些志高狂放的人,则给予他们适当的劝告让他们有所收敛。给他们提供适宜他们发展的建议,从而帮助他们接近于中庸之道。)
《论语集解》引:“狂者进取于善道,狷者守节无为。”
孔子在此阐明了自己为传播圣贤之道而采取的一种权宜态度。中行之人,就是行中庸之道的人。所谓中庸,主要是就人的修养境界而言,喜怒不形于色,凡事能够保持中正,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对于任何人或事,都不表露感情,不讲任何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孔子认为这种人太少,不易得到。而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狂”与“狷”的可取之处。
汉代史学家班固说:“昔仲尼称不得中行,则思狂狷。”就是说,当初孔子因为找不到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就希望得到那种性格进取与拘谨保守的人。
延伸思辨:
“有所不为”而后才能“有所为”
我们现在要学习的就是从“狷者”——有所不为开始。
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做、不愿意做、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做。“不屑于做”就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进取”代表奋发上进。人活在世上的时间有限,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寒暑。进取代表对生命有所期许,不受年龄、时间的影响。如果没有进取之心,会错过许多生命的精彩。生命也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包括各种人生际遇,如果没有读书学习,就无法用比较完整的概念架构来加以整理,那就很可惜了。
反之,如果人到中年还继续上进,知识的成长与经验的增加相配合,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好像是一件艺术品,可以反复欣赏揣摩,在选择时也会更自由。因为知道自己为何选择,以及选择的结果,即使要付出代价,也都心甘情愿。如此一来,整个人就显得进退从容,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能够主动操控的能力愈来愈强。这就是狂者的进取。
最难的是“中行”,这是一种高度修养。简单地说,就是“当狂则狂,当狷则狷”,该进取时,奋发向上的斗志就表现出来;该有所不为时,也可以退缩保守。这牵涉到一个人的判断力问题,一方面是理性的判断,另一方面是自己对行为的掌控能力。有时候我们可以做出相当正确的判断,但对自己的行为控制不了,这就是中行的困难。
交朋友时,首先要找的是“狷者”,这样的朋友一定要是对某些事情有所不为,或有所坚持的人;进而希望找到“狂者”,与他交往时会发现,他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能够带动自己跟着进步。
精彩典故:
陈平总揽全局
汉朝时,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刘邦身边有一位著名的谋士——陈平。此人年纪虽轻,却是韬略满腹,足智多谋,跟随刘邦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为刘邦提出了许多好的计谋,对刘邦夺得天下有很大的贡献,颇为刘邦所赏识。刘邦去世后,汉文帝继位,这时陈平已步入晚年,他被汉文帝封为宰相,和名臣周勃一起辅佐文帝治理朝政,管理天下大事。
有一天,文帝传下口谕,要召见陈平和周勃。两人接旨后赶忙进宫见驾。汉文帝让两位宰相落座后笑问:“周爱卿,朕问你,你日理万机,事务繁忙,你可知经你手处治裁断的事,一年大约有多少件吗?”周勃跪在地上一听,心中一震,思索半天说:“臣愚拙,实在记不清到底每年处理多少事务了。”文帝听罢有些不悦,便又问道:“那么你可知道我国国库一年的收支有多少吗?”周勃此时已经不知所措,额上背上尽是冷汗,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这……”他又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只是叩首谢罪。
汉文帝于是转过头问陈平:“那么陈爱卿,你可知道你一年处理多少事务,我国国库一年有多少收支吗?”陈平忙回答说:“回皇上,关于这些问题微臣只有去问询负责之人才能知道。”汉文帝问:“谁是负责之人呢?”陈平回答:“司法大臣负责事务裁判事件,财政大臣则负责掌握国库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汉文帝笑道:“陈爱卿,你不是在给朕开玩笑吧?虽然司法大臣、财政大臣都各有所司,但你身为宰相又怎能不知这些呢?”陈平依然很沉着冷静,不紧不慢地回答文帝说:“陛下,臣斗胆犯言,身为宰相当使百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对外须抚镇四方,使各地蛮族诸侯服从中央,不敢稍有叛乱之举;对内则要督促所有官吏尽职尽责,做好分内之事,却不必自己去过问一些琐碎之事。”汉文帝听后连连点头,并且重赏了陈平。
后来,周勃辞去官职,由陈平一人担任宰相。陈平便坚持他对文帝所说的做法,量才为用,视人而定,针对每一个人的才能确定各自应做的事,自己加以督导。这样的治理,使得天下太平,国泰民安。陈平指挥有方,因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受到文帝的嘉奖,得到众臣的敬佩和百姓的爱戴,成为一代名相。刘晏高瞻远瞩唐朝时期,水路运输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和物流途径,那时我国的造船业已经很发达了,朝廷也格外重视造船业的发展。船厂每造好一艘船,朝廷就拨款一千缗,实际上造一艘船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于是造船成了那个年代非常兴盛的行业,许多人纷纷投资船厂。有个叫刘晏的人,也在长江边上设立了一座造船厂,生意非常兴隆,而且还能够得到朝廷给予的经济支持,没过多久,刘晏的船厂就远近闻名,成了造船业的龙头老大。
这个时候,有人看见刘晏发了大财,就对他说:“造一艘船所需要的费用,还不到朝廷给的一半,现在你也不缺钱了,就应该适当地向朝廷少要一些钱啊;就算你的船厂非常兴隆,也不用给工人那么好的待遇啊!”
刘晏明白那个人的意思,回答道:“现在刚刚设置造船厂,做工的人很多,首先应该使他们的生活有保障,这样,他们才不至于偷工减料,才能安心地把船建造得坚实完好,也才能把他们自己负责的各项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如果一开始就和他们斤斤计较,在乎钱的多少,他们很可能会刻意减少木料和其他原料的使用,这样的话,这个造船厂怎么能够长久地存在下去呢?虽然现在朝廷大力支持造船业,但这种局面能维持多久呢?如果有一天朝廷减去半数的拨款,我们就无法维持下去了。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个时候好好发展自己的造船厂,使资金日益变大,以备日后有变化,不至于手足无措啊。凡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长远来看,我不能听取你的建议啊。”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刘晏的判断,5年后,朝廷果然将拨款减少了一半,许多小的造船厂因承受不了财务压力而纷纷破产倒闭了,只剩下像刘晏这种大规模的造船厂还能够维持生计。
所谓大理不辞小让,凡是成就大事的人,往往不会计较小事,成就大功的人,不能考虑琐碎的细节。尤其是身在高位的人,更应该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不要只关注细小的事情。
刘晏不因为小事而妨碍大事,可以说是深谙“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道。
当代镜鉴:
为而有所不为,是智慧之心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审慎地运用智慧,做合适的判断,选择正确的方向,并且能够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过分的坚持并不是好事,放掉无谓的固执,懂得变通的道理,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的抉择。这样,每次正确无误的选择将指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当你确定了目标以后,下一步便是鉴定自己的目标,或者说鉴定自己希望达到的高度。如果你决心做一下改变,就必须考虑到改变后是什么样子;如果你想要解决某一问题,就必须考虑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当描述了理想的目标以后,你必须研究一下达到该目标所需的时间、财力、人力的花费是多少,你的选择、途径和方法只有经过检验,方能估量出目标的现实性。通过以上的准备,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目标是可行的,那就可以去做,否则,你就要量力而行,修改自己的目标。
有许多满怀雄心壮志的人,他们也很有毅力,但是由于缺乏新的尝试,始终无法取得成功。你可以坚持自己的目标,也可以拒绝犹豫不前,但万不可太生硬,需要变通时就要及时做出改变。
成功者的秘诀就是随时检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地走向成功。
5培养谦卑的品格:不迁怒,不贰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译文:
鲁哀公问:“你教导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可以说颜回是善于学习的人,他从来不迁怒别人,也从来不重犯曾经犯过的过失。不幸的是他短命早夭,现在也还没有发现这样的人,恐怕很难再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
国学链接:
陋巷圣贤
孔子收徒,有教无类,只要愿学习,他都招进门里。颜回初见孔子时,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颜回向孔子拜了三拜,磕了仨头,就算是孔门弟子了。颜回初见孔子,并没给孔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孔子渐渐发现,在弟子中读书最用功的就是颜回。放学了,弟子们都回家吃饭了,颜回总是最后一个走,饭后又第一个来,而且一到学堂就捧卷诵读。时间一长,孔子就觉得奇怪了,为什么颜回回家吃饭这么快呢?
原来,颜回的父亲在城外种地,母亲又在外给人帮工,都不回家吃饭。颜母每天走时给儿子做一锅菜汤。颜回回家也不管凉热,拿起用竹筒做成的饭碗,舀出来就津津有味地喝起来。有时菜汤喝不饱,他就跑到井边,用水瓢舀几瓢井水喝,然后乐滋滋地背上书包,往学堂跑去。孔子派人观察了几天,天天如此。孔子听了汇报既心酸,又十分叹服。于是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来,人们就把颜回居住的街称为“陋巷街”,把颜回当年吃水的井叫做“陋巷井”,还在井上修建了“颜乐亭”,以追念颜回这种贫贱不改志向的德行。
诸子之言:
程颐曰:“颜子之怒,在物不在己,故不迁。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不贰过也。”又曰:“喜怒在事,则理之当喜怒者也,不在血气则不迁。若舜之诛四凶也,可怒在彼,己何与焉?如鉴之照物,妍媸在彼,随物应之而已,何迁之有?”又曰:“如颜子地位,岂有不善?所谓不善,只是微有差失。才差失便能知之,才知之便更不萌作。”
张子曰:“慊于己者,不使萌再。”
所谓“进德修业”在儒学里,都是属于“学”的范畴。
所谓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不发泄到别人身上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拿别人做自己的出气筒。不贰过,就是知错就改。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这更是难上加难的修养。
延伸思辨:
人生有限,孜孜以学
儒家重视教育,鼓励大家好学。好学的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增进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社会上得以安身。
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是不可思议的,重犯同样的过失则是愚蠢的。
但另一方面,“好学”似乎又很特别,譬如孔子就认为自己要比别人好学。《论语》两度提到有人请教孔子,弟子中有谁算是好学?答案都是一个,颜回。原因也很清楚:好学须在具体的行动上表现出来,因为所学的是“人生正途”,光说不练是毫无用处的。孔子在晚年时,赞美颜回好学,说他“不迁怒、不贰过”。
因为,迁怒与贰过,正是人性的通病。人有自由,难免犯错,犯错之后必须找个借口,否则心中不安。找不到借口,就转移目标,把怒气发泄在别人身上。迁怒的实质,就是让别人一起承担自己的过错。所以《大学》强调“絜矩之道”,如“所恶于上,毋以使下”。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而分辨人我关系。最难得的是,受到他人的苛责,却还能宽以待人,所有怨怒到他为止。由此可以说:“怒气止于仁者。”
不迁怒的人,自然养成反省的习惯,经常考察自己的毛病与过错,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然而,孔子却叹息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他居然没有见过一个人犯错之后自我责怪的。由此可见人性弱点实在根深蒂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当努力作出成绩,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升华,使自己的人生放射出灿烂的火花,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使我们的德行为人所效法、为人所称道。颜回虽然不幸短命,但其宅心仁厚、不迁怒、不贰过、孜孜以学的道德修养,堪称做人的楷模。
精彩典故:
傲慢惹祸端
人如果能够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就是道德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小则使人际关系紧张,大则导致事情的失败。
明朝嘉靖帝在位时,夏言是朝中的首辅大臣,为百官之首。
夏言很有本事,学问又高,但是他特别自负。他瞧不起一同为官的其他人,总斥责他们见识肤浅,尤其严重的是,他明明做错了事,却不知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