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61600000009

第9章 礼以观德,德以处事:以礼处事,办尽天下难办之事(4)

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庞涓率军围攻赵国。孙膑提出“围魏救赵”的作战方针,大破魏军。庞涓仓皇而逃。之后,魏王又派庞涓率兵攻打韩国。齐王答应救援,派孙膑为军师,攻魏救韩。孙膑冷静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提出退兵减灶的作战方针,诱敌深入。庞涓果然中了埋伏,败局已定,自己也身负重伤,只好拔剑自刎。而齐军大获全胜,孙膑从此名扬天下,奠定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孙膑深知只有忍辱负重,才能等待时机的到来,报仇雪恨。

司马懿胜蜀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亲自率领蜀国大军北伐曹魏,魏国大将司马懿采取了闭城休战、不予理睬的态度对付诸葛亮。司马懿对时局看得非常清楚:蜀军远道来袭,后援补给必定不足,只要拖延时日,消耗蜀军的实力,一定能抓住良机,战胜敌人。

诸葛亮深知司马懿沉默战术的利害,几次派兵到城下骂阵,企图激怒魏兵,引诱司马懿出城决战,但司马懿就是稳如泰山,按兵不动。诸葛亮于是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来一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一套女人的衣物以及梳子、胭脂等物,同时还写了一封书信,嘲笑司马懿道:“仲达不敢出战,跟妇女有什么两样。你若是个知耻的男儿,就出来和蜀军交战,若不然,你就穿上这件女人的衣服。”

“士可杀不可辱”,这封充满侮辱轻视的信虽然在一时间激怒了司马懿,但并没使司马懿改变主意,他强压怒火稳住军心,反而耐心地与送信来的士兵闲聊,询问诸葛亮的身体情况等。在得知诸葛亮身体衰弱仍每天事无巨细地打理军务后,司马懿更是坚定了坚守不出的战略。

在相持了数月后,诸葛亮不幸病逝军中,蜀军群龙无首,悄悄退兵,司马懿不战而胜。

试想,如果司马懿不能忍受一时的侮辱,与蜀军交战,那么必会中诸葛亮之计,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黎元洪的政治策略

清朝末年,黎元洪在湖北任职时,一直位于张彪之下。张彪是张之洞的心腹,娶了张之洞一个心爱的婢女,人称“丫姑爷”。但张彪嫉贤妒能,对黎元洪十分反感,加之当时报纸亦赞扬黎元洪而贬低张彪,张彪心怀不满,常在张之洞面前进谗言,诋毁黎元洪。

张彪在进谗言的同时,还以上级的职位百般羞辱黎元洪,想让黎元洪不能忍受耻辱而离开军队。张彪的手法非常恶劣,曾经在军中将黎元洪罚跪,并当着士卒的面将黎的帽子扔在地上。黎元洪忍受着百般欺辱,不动声色,脸上毫无怒容,张彪对他也无可奈何。

然而,黎元洪亦非甘为人下者。他明知张彪欺侮自己,却不与之争锋,而是“平敛锋芒,海涵自负,绝不自显头角,以防异己者攻己之隙”。

张之洞任命张彪为镇统制官,但军事编制和部署训练却要黎元洪协助张彪。张彪不懂军事,黎元洪呕心沥血,为之训练。成军之日,张之洞前往检查,见颇有条理,就当面称赞黎元洪,黎元洪却称谢说:“凡此皆张统制之部署,某不过执鞭随其后耳,何功之有?”

张彪听了黎元洪这话,心中十分感激,二人关系逐渐融洽。

1907年9月,张之洞任军机大臣,东三省将军赵尔巽补授湖广总督。

赵尔巽看不起张彪,要以黎元洪取代张彪,黎元洪坚辞不肯。

同时,黎又面见张彪,告之此事,建议他致电张之洞,让张之洞为其设法渡过难关。张彪一听,心中大惊,立即让其夫人进京活动,张之洞来函,才保全了他的职位。张彪对黎元洪十分感激,张之洞亦认为黎元洪颇有诚心。

张之洞很看重黎元洪的“笃厚”,叹谓:“黎元洪恭慎,可任大事。”实际上,黎元洪心里清楚,虽然张之洞已离开了湖北,但在北京当军机大臣,仍可影响到湖广总督的态度,如果黎元洪在张之洞离鄂之后,即取其宠将职位以自代,不但有忘恩负义的嫌疑,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更为重要的是,黎元洪通过“忍”以及帮助张彪,使张彪改变了对自己的态度,这样,等于在湖北又有了一个助手,有利于增强自己的实力,在关键时刻能够帮自己的忙。

1911年10月上旬,瑞澂出任湖广总督,对黎元洪极不信任,但此时黎元洪与张彪关系早已改善,因此并未影响到黎元洪的官职。

当代镜鉴:“忍”字当头,等待时机

能忍则忍,是成大事的关键。不会忍,就可能因急躁冒进而自毁前程。这里所说的忍,是一种等待,为图大业而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种忍不是性格软弱、忍气吞声,而是一种谋略,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

越王勾践在漫长的等待中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终获成功;史铁生在漫长的等待中体会母爱,领悟人生,终于在文坛绽放异彩;爱因斯坦在漫长的等待中潜心钻研,探求真理,终于发表《相对论》这一伟大著作。他们耐住了等待中的寂寞,在等待中为自己创造机会,在等待中不断追求、领悟,终于取得了人生的辉煌,攀上了人生的高峰。

然而,等待不是懈怠,它是总结了过去之后的沉思;等待不是舍弃,它是正积蓄着盼望着喷薄的力量;等待更不是停滞不前,它是意志的考验,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南太平洋小岛上的老鹰是一位明智的捕猎高手,它瞅准了时机,按捺住了捕食的激动之心,在最恰当的时候给了小绿海龟致命的一击。相反,性急于奔向大海的小绿海龟就为它的不沉稳付出了代价。

经历了漫长的黑夜,初升的太阳拥有最迷人的霞光;经历了寒冷的严冬,刚冒出泥土的新芽拥有最醉人的翠绿;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有准备的人在生活的荆棘丛中拓出了成功之道。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师傅教两个徒弟酿酒之法:选端午节正午颗粒饱满的米,与冰雪初融的高山流水的水珠调和,注入千年紫砂铸成的陶瓮,密封八十一天,直到鸡鸣三遍后方可启封。两个徒弟找齐了材料,随后便是漫长的等待。终于第八十一天到了,两人夜不能寐。远远地传来第一声鸡鸣,过了很久,才依稀响起了第二声。第三声鸡鸣迟迟不来,其中一个徒弟再也忍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陶瓮,里面全是像醋一样酸,中药一样苦的水!而另一个徒弟虽然好奇心像一把野火在他心里燃烧,但他却还是咬着牙,坚持到了三遍鸡鸣之后才启封。瓮里是甘甜清澈的酒,芳香醉人!只是多等了一遍鸡鸣,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人生在世,贵在忍耐与等待,谁能坚持到底,谁就会取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耐不住性子又怎能赢得成功的青睐?

尽管等待的过程寂寞了些,隐忍了些,痛苦了些,但我们能够学会在等待中平静,在等待中思考,在等待中超越。

等待,是理性与感性的交流,是正确与错误的较量,是成功蓝图的脚本。等待,是一个后起之秀,是在月亮离去之后的启明星,它的光芒将更加迷人,因为在它的背后将是一个新的起点!

6.君子无所争,懂得礼让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国学链接:何谓“射”

“射”,乃中国古代六艺之一。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中国古代的“射艺”包含两个主要运动:射箭和弹弓,春秋时期还发明了弩。其中射箭由于在军事和狩猎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上更受人们的重视。唐代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度,在武举制度里规定了九项选拔和考核人才的标准,其中五项是射箭,包括长跺、马射、步射、平射还有筒射等等。

诸子之言:

孔子认为君子是无所争的,一切应该讲礼让。《论语·里仁》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说:“你们号称能以礼和让的原则治理国家,但我怎么没有见到呢?缺少了谦让的实质,就是不能以礼让治国,难道你们把礼当成摆设了吗?”对礼来说,让是根本、主导、实质,礼是外,让是内,内重于外。

孔子轻易不赞许称道别人是“仁人”,但他对尧舜和伯夷、叔齐却从不吝于赞美之词,这是因为他们都是以谦让而著称的。

《左传》中说:“让,礼之主也。”“卑让,礼之宗也”。可见,谦让是古代礼仪修养的根本。有了谦让的精神,就能够对自己严格约束,对别人“德让事咨”,成为“动则恩礼,行则思义”的君子。

《菜根谭》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有好吃的东西不要自己独享,要拿出一部分与别人分享。如此,你的人生就会快乐安详。意在告诉人们为人处事要懂得礼让。

延伸思辨:原则面前不能退让

孔子强调的是君子不在小事情上与人争执,而不是不分轻重,不分情况,一概做“好好先生”。也就是说,让步并非没有原则地妥协。东郭先生对狼的让步就是不足取的。

让步,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宽容,是新生;超过了界限,就是迁就,是危险。让步于人的目的是给予人思考的时间和改进的机会,是为了更好地协作和团结他人。该让步时,坚持是愚蠢的;该坚持时,让步是愚蠢的。所以,让步不等于退步,更不等于放弃原则。

精彩典故:

泰伯三让王位

泰伯原姓姬(与周王朝同姓),他的后人以国为姓,改姓“吴”,故今吴氏后人以泰伯为始祖。

泰伯,姬姓,生于殷高宗武丁四十年(前1285年)。泰伯父亲的名字有点古怪,叫古公亶父。古公亶父是周国的国君周太王。伯者长也,泰伯是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以下还有其次子仲雍和三子季历。

泰伯勤奋好学,为人宽厚,孝敬父母,与兄弟相处和睦。但周太王古公亶父对于其王业的继承并不看好泰伯,他曾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他这里所说的“昌”是指其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也就是说他是寄希望于三子季历一系来继承并开拓其王业的。

泰伯是个孝子,也是个深知进退的贤者。他为了遵从父亲的意愿,避免手足相争,便将原本应属长子的王位继承权禅让给了三弟季历。他说服二弟仲雍备了行李和干粮,趁父亲生病之时,托言往衡山采药而离开了故国。此为泰伯三让天下中之一让。

不久,周太王病逝,泰伯与仲雍回去奔丧。季历与众臣要求泰伯留下继位,泰伯坚不肯受,丧毕乃去,此为二让。

之后泰伯为了让季历安心于周国王业的经营,索性和仲雍举族南迁,跋涉3000多里,来到苏南太湖之滨的梅里(今无锡市梅里村一带)避居,此为三让。

历代哲人和史家对泰伯三让王位的精神多有褒扬。比如孔子就盛赞泰伯“三让天下”为人世之“至德”。他把泰伯看作是理想人格的化身,认为泰伯为了天下的稳定,不以个人得失为重,禅让王位,是符合大道的。应该说这些褒扬是恰当的,事实上正是因为泰伯三让,才使周国的王位经季历而顺利传给了有为之君周文王姬昌,从而成就了周王朝800年的伟大基业。同时也正是泰伯的奔吴,才开始了吴地光辉灿烂的文明发展历程。

老翁让路

曾国藩领悟到了“于名利之外须存退让之心”的做人真谛,并参透了“进退之机”的处世哲学,修炼出一整套“能屈能伸”的做人之道,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硬邦邦的人物。

曾国藩经常给家人和下属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家人,一天,家中的老翁请来了一位贵客,准备留这位贵客在家吃饭。一大清早,老翁就叫儿子到市场上去买菜。但是,时间已近中午,儿子还没有把菜买回来,老翁很着急,就到窗口去张望,只见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在一条田埂上,儿子正挑着菜担子与一个挑着京货担子的人面对面地站着,互不相让,阻在那里了。

看到这种情况,老翁急忙出门,赶上前去婉言说道:“老哥,我家中有客,待此用餐。请你往水田里稍避一步,待他过来,你老哥也可过去,岂不是两便么?”

那人说道:“你叫我下水,怎么他下不得呢?”

老翁说:“我儿子个子矮,要是下到水里,担子里的菜就被水浸湿了。你老哥个子高,下到水里也碰不到水。因为这原因,我才请你让一下。”

那人说:“你儿子的担子里不过是些蔬菜果品,就是浸了水也可以将就着吃。我的担子里全是京广贵货,万一沾上一点儿水,就不值钱了。我的担子比你儿子的担子贵重,怎么叫我让路呢?”

老翁想,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劝告,还不如主动示弱,便说:“来来,这么办吧,我下到水田里去,你再将货担交付与我,我顶在头上。请你空身从我儿旁边过去,我再将担子奉还。怎么样?”并且当即低下身子解袜脱履。那个人见老翁如此,反而觉得不好意思,说道:“既然你都让步,我也没有道理示强。干脆我下田吧。”

结果,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两不耽误,老翁在妥协中赢得了主动,赢得了时间。

曾国藩之所以老生常谈,自有他的道理,他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家人和下属:退让,可以赢得扭转不利形势的机会。

当代镜鉴:礼让为先

中华民族素以谦虚礼让著称,礼让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最朴素的礼节之一,它是一种豁达大度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要想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首先就要学会礼让,一切以礼让为先。

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要向领导让步,向同事让步,向父母让步,向孩子让步,向自己所爱的人让步,向对手让步……做出了让步,并不代表我们是失败者。相反,我们可以从让步中赢得和平,赢得关系的密切,感情的融洽,这比争一时之气,逞一时之能更好。

让步既是一种境界,同时也是一种智慧。德国诗人歌德到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与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相遇。那位批评家傲慢无礼地说:“知道吗,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笑道:“而我正好相反。”说完,他闪到大路一旁,让批评家先过去。你看,到底谁是傻瓜呢?

自作聪明的人,往往会被聪明所误。常言说,冤家路窄。在人生的路途上,我们难免与冤家狭路相逢。若两个人都是傻瓜,彼此逞强,互不让步,结果两败俱伤,谁也占不到便宜。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礼让是一种双赢。

另外,礼让是人与人交往的缓冲带和润滑剂,它可以缓解紧张的关系,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对他人恭敬一分、谦让一尺,就会赢得一声赞许、一份真情。所以,一个宽松的人际关系、一个祥和文明的环境需要每个人都学会礼让。礼让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于己、于人、于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懂得礼让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多一分礼让的话,我们的生活就多一分尊重、少一分争执,多一分包容、少一分怨恨,多一分和谐、少一分干戈。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本书共八部分,叙述了古代体育习俗的形成、军事色彩浓厚的春秋战国体育习俗、粗具规模的两汉体育习俗、大起大落的两晋南北朝的体育习俗等内容。
  • 禅茶:认识与展开

    禅茶:认识与展开

    本书收录了第三届禅茶文化论坛上的论文,分为基础问题、文史研究、清规研究、美学展开、整体认识等部分。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

    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

    本书主要回顾、研究了从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中叶在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发生过一场“中国礼仪之争”。
热门推荐
  • 徐行读书

    徐行读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不是一部小说,只是作为个人业余书评以来的一个总结,收录了一些点评,一些心得,一些牢骚,一些恶搞,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收藏评论欢迎,推荐票就不用了)
  • 请叫我啸哥

    请叫我啸哥

    想当年大圣爷爷做个保镖一不小心成了战斗圣佛,天蓬哥哥和卷帘哥哥也都成了净坛使者与南无八宝金身罗汉,就连白龙弟弟也成了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想到此,哮天犬决定向二郎神申请下基层,二郎神想也没想就同意了,对于这个跟了自己多年的忠诚手下的想法还是很认同的,抬起一脚就把哮天犬同志踹下届去了,
  • 苏醒之夜

    苏醒之夜

    穿越到异界的佣兵,被拉去当了仆人,习惯听人使唤的他也无所谓。在失去主人后的那天晚上,被和自己一样穿越过来的人移植了足以破坏世界平衡的力量在体内。没被力量控制的高洛游荡在异界寻找复仇的方法,而在旅途中不知不觉的与几个跟随者组成了一个恐怖的公会。
  • 诱爱金牌律师

    诱爱金牌律师

    十七岁的肖文静差点被继父侮辱,反抗中,她失手杀死继父。七年后,肖文静刑满出狱,为了待在她暗恋的律师身旁,孤身一人来到北京,靠街头摆摊挣扎求活。一位古怪的疯癫老妇,一枚奇异的金属印章,将她意外扯入此生从未涉足的神秘风水世界……
  • 一缕消散

    一缕消散

    我们的再次相遇,会不会只是上天开了个玩笑。
  • 绝宠爆表:沦陷美男计

    绝宠爆表:沦陷美男计

    先是买到一瓶飘着不知名虫子的饮料,然后交换生资格被撤,论文被pia,新买的手机被盗,难得打一回出租车,还被拒载!告非!她林正熙到底是做了什么缺德事,才会遭到老天这样的惩罚!!被别人找到学校拿自己的床照威胁自己!哼!林正熙当然不是那种容易妥协的人,只是她没想到对方使出的是美!男!计!以后算是栽倒美男手里了……“你就是林正熙?”他的语气中带着一抹探寻的意味。“你想干什么?”某人警惕地看着他。“晚上陪我吧。”
  • 斗塔盛世

    斗塔盛世

    2005年,一位dota选手声称自己获得了一种能改变dota英雄技能效果的能力,其他人称这种能力为“imba能力”,称这位发现imba能力的选手为“始祖”。随后,始祖的弟弟声称,他找到了能让所有人都拥有imba能力的方法,人们称他为“亚祖”。当时最著名的一场比赛是在北城的一座高塔上。那次比赛后,那座高塔便被世人称为“斗塔”,而那个时代,就被人们称为“斗塔盛世”。而这盛世却因为一些鲜为人知的原因戛然而止,而imba能力的比赛也隐入地下。2012年,几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北城的街道,他们有的背负着过去,有的憧憬着未来,他们是否能挣脱自己的宿命?他们是否能成为强者站在斗塔之上俯视众生?他们是否能重启那尘封已久的斗塔盛世?尽在本书《斗塔盛世》!
  • 恨殇——魔鬼的吻痕

    恨殇——魔鬼的吻痕

    8岁,她成为孤儿,被他领养;13岁,她向他告白,却被无情嘲弄并拒绝;20岁,密友因他自杀,她与他再次邂逅……为了报复,他再她时,就精心设计陷害她;为了报复,他诱惑她,让她心甘情愿地爬上自己的床;为了报复,他亲手将她推离,计划成功在即,为何他的心会感到窒息,感到疼痛……
  • 逆天重生:废后也倾城

    逆天重生:废后也倾城

    一遭重生,秦倾回到十八岁,还多了一身绝世武功,本以为可以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远离皇家的是是非非,却不想计划还没施行就被老皇帝拖去做了侍卫……哎,侍卫就侍卫吧,不是儿媳妇就成。正当秦倾这么安慰自己时……“听说逍遥公子和七皇子在一起了,七皇子都承认了。”“不对,逍遥公子明明是皇上内定的驸马,要娶凌霄公主的。”某人嗜血一笑:“传信给秦子游,他要敢娶,本王的铁蹄马上就到。”秦倾欲哭无泪:她也不想的啊!!!!
  • 重生之我的青梅竹马

    重生之我的青梅竹马

    一个青春少年的重生之旅,弥补了一段失去的爱情,以及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