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61600000014

第14章 孝,礼之始也:天下礼节,以孝亲先行(2)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当代镜鉴:养老送终,传承孝礼

“孝”,是人类最真实的情感;“礼”,是一种大家不约而同形成的习俗、礼法、规范。孝和礼有什么关系呢?孔子认为作为子女要做到孝,就应该在父母活着的时候,依礼的规定来服侍他们;父母过世后,依礼的规定来埋葬他们,并且依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

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为他在因材施教。向孔子提问的孟懿子是一位大夫子弟,所以当他请教孔子什么是孝顺时,孔子简洁而坚定的回答:不要违背礼制。也即在提醒他,一个贵族子弟不能因为有钱有权,就逾越了“礼”的规定,举行超出身份的丧葬仪式,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孝顺父母。在孔子看来,这是违背礼制的,是不孝的。只有无违于礼,才能实现孝顺的心意。内在的孝心与外在的礼法配合,才是孝的实践。

儒家讲求的“礼”,并非由外在的压力而来,而是内在心理情感的自然流露、适当表达。外在的礼仪、礼节、礼貌只是个表现形式,它的前提在于内心真诚的情感。若没有真情实感,所谓的“礼”就会沦为表面的形式和教条。另一方面,除了要有真诚的情感之外,礼制也是必须要遵守的。这样一来,人的行为才不至于“过度”,也不至于“不及”,各种情感才能“发而皆中节”,符合适当的分寸。所以,人不管处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应该将重情和重礼两项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够表达出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又可以为后代做出很好的示范,使传统礼仪中的精华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日常生活中,子女与父母朝夕相处时,要以恭敬的态度对待父母;当遇到了烦恼的事情,在父母面前也要表现出和颜悦色的样子,以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时时处处关心父母,想方设法让父母快乐,尽量为父母分忧,体谅父母的难处,而不能怨恨、责怪、误解父母;在父母生病时,要做到无微不至地照顾,让父母的晚年生活有保障。

如果父母不幸离开了我们,在办丧事的时候,一定要尽到礼节,做到庄严肃穆,切不可随随便便。如果父母有信仰,可以按照其所信仰的宗教中,关于丧礼的仪式来办理,使父母得偿所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丧礼是晚辈向长辈表达追思和悼念的仪式,只要用心就好,不必在表面形式上下太大功夫,更不需要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另外,父母去世之后,举办了丧事,并不是就此完结,还应该定期祭拜父母。同样,对于祭礼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仪式,不是服饰,不是陈设,而是祭者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祭拜的时候要真诚,仿佛父母就在我们身边一样。

为父母养老送终是作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亲在世时,以礼来侍奉他们,在他们去世后,则以礼来料理丧事,养生送死的大义都做到了,才算是尽到了作为子女应尽的本分和义务。

3.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通常认为不孝的情况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声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

国学链接:何谓“离娄”

“离娄”指传说中视力特别强的人。《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焦循正义》:“离娄,古之明目者,黄帝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如此则使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虽崇台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唐韩愈《明水赋》:“形象未分,徒骋离娄之目。”

诸子之言:

明朝《景行录》曰:“千经万典,孝悌为先。”无数经书典籍,无不认为孝悌是第一的。“孝”讲的是孝顺父母,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历朝历代都提倡孝道,古代许多经书典籍都对孝道加以宣扬。孝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孝经》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只有一丝不苟地恪守孝道,才能成为一个无愧于天地的人。

那么如何做才可称得上“孝”呢?《孝经》说:“孝,畜也;畜,养也。”奉养父母是“孝”的最基本的内容。

《增广贤文》曰:“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是:小羊羔跪下来接受母乳,在于报答母羊养育之恩;小乌鸦衔食反哺母鸦,在于铭记母鸦之深情厚谊。羊尚且跪乳,鸦尚且反哺,人作为万物灵长更应该尽人子之孝,精心赡养父母,以报养育之恩。

那么奉养父母具体应该怎样做呢?《千字文》告诉我们:“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供养父亲,侍奉国君,要做到认真、谨慎、恭敬。对父母孝,要尽心竭力;对国君忠,要不惜献出生命。要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让父母冬暖夏凉。能这样去做,德行就同兰花一样馨香,同青松一样茂盛。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延伸思辨:严惩不孝子孙

孝传统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孝永远是一颗闪耀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然而,遗憾的是,至今仍有一些不孝子孙,不仅不尽孝养义务,反而虐待,甚至打骂老人。还有一些人,虽然对老人物质上供养了,但缺少情感上的慰藉,甚至很长时间都不打个电话,不看望一次。

对于这样的不孝子孙,我们的社会不仅要重视情操、精神、道德方面的指导,而且,要争取把它们上升到制度、规章、法律、政治的层面,作为对社会成员的一项普遍的基本要求,并对不孝之人进行严厉惩罚,使大家引以为戒。

精彩典故:

鹿乳奉亲

剡子是周朝人,祖上世代以耕种为生,剡子的父母披星戴月地一年到头苦苦劳作,也只是混个半饥半饱。这年赶上闹灾荒,田里收成不济,日子越发艰难,父母忧急交加,一时心火上攻,双眼失明,这可急坏了剡子。

为了给父母治病,剡子每天用半糠半菜侍奉双亲充饥后,就到处求人,寻医问药。一天,剡子到深山采药,路过一座庙宇,便进去讨口水喝。他见方丈童颜仙骨,就向他请求治疗眼病的方法。老方丈问明缘由,沉吟一下说:“药方倒有一个,恐怕你采不来。”

“请说,我舍命去采!”

“鹿奶,鹿奶可以治眼疾。”

剡子听了,立即叩头谢过老方丈,飞步赶往鹿群出没的树林中。这里的鹿确实不少,可它们蹄轻身灵,一见有人靠近,就一阵风似的飞快逃去。

怎样才能弄来鹿奶呢?剡子绞尽脑汁,昼思夜想。一天,他见村东头猎户家的墙头上晒着一张鹿皮,忽地眼前一亮:把鹿皮借来,披在身上,扮成小鹿的模样,这样就能悄悄接近鹿群了。于是,剡子迫不及待地走进猎户家,说明来意。好心的猎户欣然把鹿皮借给了他,还指点剡子如何模仿小鹿四肢跑跳的动作。经过多次演练,剡子竟然举手投足都像一只活脱脱的小鹿了。

第二天,剡子用嘴叼着一只木碗,悄悄地蹲在树林里。待鹿群走近时,披着鹿皮的剡子像一只小鹿似的不紧不慢地凑到一只母鹿身边,轻手轻脚地挤了满满一木碗鹿奶。直到鹿群走开了,他才站起身来,捧着鹿奶直奔家中。

从那以后,剡子多次用扮成小鹿的办法,去挤母鹿的奶汁。爹娘由于常常喝到鲜美的鹿奶,营养不良的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后来,失明的眼睛,果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光明。

哭竹生笋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没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给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兄弟争孝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合家欢乐。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有诗颂曰: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

当代镜鉴:感恩父母,精心奉养

《说文》讲“孝”为“善事父母者”。孝的最基本内容就是尽心竭力地赡养、侍奉父母,我们从“孝”字的写法上就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一点。下面是“子”,上面是“老”,老在上,子在下,这代表着长幼尊卑的次序和礼节,也可以视为子承老,儿子背父母。当子女幼小的时候,衣食住行都要依靠父母的帮助;当父母老了,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时,子女理应担起精心奉养老人的责任,以报父母比天高、比海深的养育之恩。

佛说:“母亲的恩德是无以回报的。例如,怀孕期间,母亲时时如负重物,坐立不得安稳,夜间亦难安眠。生产时,性命交关,即使受到剧烈苦痛,乃至命危在旦夕,也不顾自己,务使孩子平安出生。为养育孩子,不惜自己受饥、受冻,一生奔波劳苦。孩子远行,父母天天担忧挂念,直到看见孩子平安归来,一颗不安的心才落了地。遇逆境时,无限体恤爱怜,愿代孩子受苦。从怀胎到自己两眼闭上,这份爱永无休止。这样的深恩,就算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绕须弥山走,皮肉被担子磨破,甚至穿骨至髓,也不叫苦,流下的鲜血淹没了足踝,如此经过百千万劫,仍报答不了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生于饥荒,为了不让父母挨饿,割下身上所有的肉,供父母充饥,经百千劫还是难以报父母恩。”

面对父母的深恩,作为子女怎能将父母弃之不顾呢?羊尚且跪乳,鸦尚且反哺,何况是人呢?

一次,陈毅元帅去看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母亲见陈毅来了,叫人把刚尿湿的裤子藏在床底下,正好被刚进门的陈毅看见。他问候过母亲之后,就伸手拿出藏在床底下的脏衣服去洗,众人急忙拦住,母亲也不让他去洗。陈毅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十条尿裤,也无法报答您的养育之恩。”说完就把尿裤和其他一些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

正所谓“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对父母的孝心首先来源于感恩之心,作为子女要学会对父母感恩。要知道,没有父母,也就没有我们的生命。一个人,无论他贫穷还是富有,都应该对父母充满感激之情,将奉养父母摆在生活的第一位。

4.孝以敬为先:注重精神奉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译文:

子游问孔子,究竟什么才叫做孝顺。孔子说:“现在的人啊,以为仅仅给父母吃好穿好,把父母养活,让他们衣食无忧就可以叫做孝顺了。但是狗和马也一样得到我们的饲养照顾,如果内心没有一份真挚的对父母的尊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犬马还有什么区别呢?”

国学链接:子游其人

子游(前506—?)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县令)。子游胸襟广阔,位列文学科第一名;孔子曾称赞他:“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思是说有了子游,孔子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子游为武城宰后,尊崇孔子的儒学思想,倡办教育,教化民众。

诸子之言:

孔子在这里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才是孝顺的根本。这种情感是发自人们的内心深处的,而不仅仅流于外在的表面形式。对父母的尊敬,源自于人的内在道德情感,这种情感为人所独有,是人区别于动物,也即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所在。如果一个人内心里具备了尊敬父母的真情实感,自然会有赡养父母的外在行为;如果仅仅是在衣食供养方面给予满足,那么,对于动物的饲养和对于父母的赡养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曾子也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孝有三点,大孝是尊敬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曾子认为对父母的尊敬要高于单纯对父母进行赡养,尊亲才是真正的大孝,正如孟子所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关于这一点,清朝广为流传的《动报亲恩篇》则说得更为明确:“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它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不要让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延伸思辨:让父母尽享天伦之乐

在当代社会中,大家庭逐渐解体,年轻人纷纷外出,于是“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家里的老人却往往忍受着寂寞。对逐渐衰老的父母来说,温饱已不成问题,物质要求也有限,他们最需要的是子女精神上的慰藉。

身为子女虽然有事业要忙碌,有幼小的孩子要照顾,但是平时也应该尽量抽时间“常回家看看”,陪父母多说说话,这样父母们会由衷地感到幸福。正如英国大诗人拜伦所说:“享受天伦之乐的父母们,就连天使也要羡慕。”

精彩典故:

子路敬亲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小时候家里很穷,他虽然生性好勇斗狠,但对父母极具孝心。当地米贵,想买点粮食着实不易,父亲时常为家中无粮发愁,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一个地方粮食便宜一些,便步行去那里买粮,然后用肩膀扛回来,根本不在乎耗费时间。

父母一天天老了,可他一直没有稳定的职业,父母为此感到担心,为了不让父母操心,子路就委屈自己凑合着找点事情做。他说:“父母健在,不敢只想着自己的高远志向。”

双亲故去后,他来到楚国。楚王很欣赏他,请他担任重要官职。他出去办事,跟从的车子上百辆,座位铺着厚厚的垫子;吃饭也很不一般,食物丰盛而精致。他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说:“现在我富贵了,可是我的父母在哪里呢?尽管我还希望像当年那样从百里之外扛着米袋赶回家中孝敬双亲,但已经不可能了。”子路边说边哭,旁边的人没有不感动的。

挨杖伤老

同类推荐
  • 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电影为媒介,直观地展示中西文化的差异,深入挖掘中西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在精神;第二部部分进一步挖掘中学生身边艺术的哲学意味,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层次带到更深一层范畴。
  • 茶席窥美

    茶席窥美

    作者以散文的笔调,将茶席历史、茶席构成、茶席美学、茶席的插花等,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本书客观严谨,翔实耐读,并由安徽农业大学著名茶文化专家丁以寿老师倾情作序推荐。本书最大的创新是在于对茶席美学意蕴的阐发,这是此前一些茶席类书籍的弱项;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由形而下之器、艺而入形而上之道、美,道器不离,艺美相即。
  • 函谷关

    函谷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全本绘图山海经·五藏山经

    全本绘图山海经·五藏山经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典籍,同时也是一部记录中华民族地理大发现的伟大著作,它记述着那个时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它记述着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以及这种生存与发展所凭依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热门推荐
  • 原来你从未转身

    原来你从未转身

    他是星晨集团的少东家;她,是他一生的软肋。她是他兄弟的挚爱,所以他只能悄悄的守护在她身旁。当一场飞机事故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七年后,她站在星晨集团的大门外,她回来了,他还会在吗?
  • 二品高手

    二品高手

    老一辈指腹为婚,为他定下命数。他不甘命数,宁愿退婚。谁知与自己订下娃娃亲的女子竟是杭大校花,老头子这不是坑人嘛,对方是校花咋不早说!
  • 剑之破界

    剑之破界

    凡人如何?一样可以翻江倒海。弃子如何?一样可以再回上界。通道被封如何?一样可以横穿直上。弱小又如何?终有一天我可以踏步青云。
  • 排毒101个小窍门

    排毒101个小窍门

    研究发现,人们体内的毒素仅有20%能够通过排便的方式排出体外,剩下的80%仍然会积存在人体内。想要排出这些顽固的毒素,仅仅依靠生理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来排毒。为了排除体内的毒素,不少人借助药物,这种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却会在排毒的同时给身体增加一些新的毒素。其实,要摆脱毒素的困扰,只要从毒素产生的根源人手,采用科学的排毒方法,制订合理的排毒计划,就能使身体远离毒素的困扰。
  • 灵宝净明院行遣式

    灵宝净明院行遣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隔壁班的交换生

    隔壁班的交换生

    因为年级第一的成绩所以白静秋成了今年的交换生人选可是说好的是去M国呢?为什么会是本市的南高?那么土的校服、那么惨无人道的早晚自习、还有惨绝人寰的寄、宿、制!爸!我肯定是你捡来的对不对!
  • 种鬼传说

    种鬼传说

    一缕飘荡人间的魂,一座隔绝阴阳的门,一场止而复始的梦,一桩布上千年的局。凡心种鬼,谬论天机。
  • 易斋集

    易斋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流星雨下的约定

    流星雨下的约定

    尚语高中,她和他初见,高中三年,暗生情愫一场意外,分隔两地,爱过,哭过,终究错过?再见,是再也不见抑或为了再次遇见?流星划过的瞬间,你我许下的誓言
  • 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本书以症状为中心进行阐述,用图表解释急诊处理流程,形式新颖,条理清晰,内容详尽,便于查考,可快速阅读。本书适合急诊医务人员,尤其是急诊内科年轻医师以及医学生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