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5700000051

第51章 巴黎的早晨(外)(2)

去桃里的路异常艰难。汽车出了修水县城,喘着粗气爬过一道又一道山梁,才见到一个依山而建的小集镇。镇子不大,风景却很优美。黛色的山峦犹如舞动的裙裾,将村舍捧起;满山的青松翠竹,活脱出一幅厚重的水墨画图。一条小溪弯弯曲曲穿镇而过,低吟着优雅的山歌。青山绿水间,是错落有致的山里人家,间有几栋公建楼房,初现小街模样。陪同的小卢告诉我,这里原是一个乡的所在地,后来乡镇撤并,桃里归城关的义宁镇管辖,这里也就显得冷落凄清了。

穿过集镇,再翻越两座山头,便是桃里的陈家大屋。

桃里之美,美在山水;桃里之名,名在陈家大屋。

我下了车,以极为崇敬的目光注视着这栋号为“凤竹堂”的苍老的屋宇,脑子里顿时觉知出几位大师级先人步出宅门:有封疆大吏陈宝箴,同光体诗派领袖陈三立,中国漫画鼻祖陈衡恪,更有被海内外学者公认为一代宗师的学界楷模陈寅恪……

环视四周,但见群山簇拥,小溪潺潺,梯田遍布,阡陌纵横。一幅山区随处可见的风景里,怎么就诞生了这么多的巨人呢?莫非此地有神奇的风水地气?

陈家大屋说是“大屋”,其实并不大。它背山面水,座北朝南,两进两出,上下两堂。青砖瓦舍,马墙高耸,均为徽派风格。西边为老屋,系寅恪的太祖父陈克绳公所建,后来陈宝箴中了进士,又在东边接檐建房。由于年久失修,整座屋宇已如风中残烛,岌岌可危。只有屋前地场上那两块为得中进士、举人而建的“旗杆石”,至今仍透露出昔日的无限风光。

进得大门,我站在天井里,抬头便望见了屋背山上的那座坟茔。那是陈老先生特意选中的安息地点。这山虽不高,却特陡峭,古木丛生,岩石突兀,极难攀爬上去。墓地雄踞山腰,恰好直视天井。据说老先生占此风水,就是要亲眼目睹后代的兴盛发达的。

陈老先生有此心愿毫不为奇。作为桃里陈氏一脉的先祖,他们从福建上杭迁徙至此,几辈人以种菜为生。到他这一代,不仅艰苦创业,勤俭治家,逐渐把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迈入小康,而且还以远大的目光在这里捐资办学,建起了“仙源书屋”,致使子孙都能攻读诗史,一个个跨出山门、出人头地,或建功于国,或遗学于史,成为三代四人同入《辞海》的唯一家庭。老先生若在天有灵,定然会倍感欣慰、倍感自豪吧。

说及这一门精英,学者界总是肃然起敬,无比景仰。人们尊重的是他们正直的人品、创新的思想、出众的才华、传世的业绩。是的,这些他们都当之无愧。而我更惊叹且敬佩的,是他们那种孤傲不桀、特立独行的精神。且不说陈宝箴以推行新政、支持变法为己任,至死不屈;也不说陈三立看破世缘,誓不入仕,一心追逐“破荒日月光初大,独立精神世所尊”的境界;还不说陈衡恪独破传统,顶了骂名,大胆把漫画引进中国的勇气。单就陈寅恪而言,应该说已把这种精神推上了顶峰。他12岁东渡日本留学,此后辗转欧美达23年,精通20余种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文学等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可以说其学术是架构宏远,博大精深,学贯东西。然而他却没有获得过一个学位!不是他拿不到,而是他把类似学位的东西看得太轻。每到一地,学完应学知识即走,从不因虚浮的东西浪费时间。他说过:“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岂能为了学位而浪费生命?”1925年,当吴宓先生举荐他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时,校方一时举棋不定,与时任导师的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相比,陈寅恪既没有显赫的声望,又没有可供证明的学位。可清华还是清华,并没有拘泥于文凭,而是从实际出发,注重真才实学,把陈寅恪列为了“四大导师”之一。果然,不到半年,他讲课就总是“教室太小”,听众中教授多于学生,陈寅恪赢得了“教授的教授”的美誉。自此,这一美誉不胫而走,传遍全中国乃至欧美学界。陈寅恪也才思泉涌,先后着述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以及大量高质量的论着论文,初步建立起自己宏大的史学学术架构。就是在十几年动乱的年代,他也撰写了长篇宏论《论再生缘》和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凡违背自己做人原则的,无论是哪朝哪代,抑或是何等伟大人物,他都不为所动。虽然因此他失去了很多着书立说的机会,特别是他的《中国通史》的宏伟设想无法实现,以至自叹“着书唯剩颂红妆”!但他的坚强品行却一再证明了他的主张,那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是一种人格,高尚的人格!中国的知识分子,古代称为“士”的,究竟有多少人具备这种人格?我不得而知,但纵览古今,应可圈可点。从孔子的“士可杀不可辱”,到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从无数革命先烈之就义,到许多仁人志士之殉节,足可令趋炎附势、苟且逢迎者们汗颜了。就在修水离桃里不远的另一个地方,就曾出过不苟同于朝廷政策而屡遭贬谪的黄庭坚,只落得满腹诗书付于山野,一身正气老死边陲。应该说,具有这种人格者,的确是有才不能用,有功不能建,令人扼腕叹息。但更可悲的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倘多了这种人的产生,那就是埋没人才,舍弃精英,造成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局面。一如陈寅恪的满腹经纶,有人说是装了一肚子,只倒出万分之一;也有人说是东边的太阳只露了下脸就没了;还有人说若他放开了干,可与郭沫若分庭抗礼,甚或超越其上也未可知。现在回过头看,无论于国于民,都是莫大的损失啊!瞧,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一种高尚的人格,却又暗示着一种社会的悲哀。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关注。

站在陈家大屋门前,友人指点着告诉我说,你看这些山岭,有个说法,叫“九龙捧珠”,九龙是指前方、左右的九座山梁,那里就是陈家大屋了。我左看右看,却看不出机关,也许是肉眼凡胎不识天机吧。倒是那层层重叠的山岭,和那山岭间的田垄小溪,使我想起了伟人的一句诗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老屋

说来不怕人笑话,年纪大了,这脾气也越来越倔,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家属子女呢,竟也像哄小孩似的,一味顺从,尽管有些想法在他们看来实在不可思议。

这不,随着腊月的临近,我忽然萌生出要回老家过年的念头。这念头一旦生出,便是如此不可更改,谁也说服不了。于是一家人便唯唯诺诺,春节一到,就直奔故乡而去。

其实我回老家过年并不是十分必要,因为老母多年前已亡故,老父也随子女进了城,几个弟妹,男的都已离乡,女的均已出嫁,剩下一座“空城”。这些我也想过了,从骨子里说,我其实是想去看看故乡的那栋老屋。

应该说,拥有老屋的人是荣幸的,因为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他拥有一份牵挂,一份念想,一份精神寄托。你看,一个人自打呱呱坠地,直到长大成人,他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老屋里度过的。无论是春天闻到的屋背岭上的花香,还是捡拾秋天屋前地场上未尽的果实,也无论是夏日巷陌口上徐徐拂来的清风,还是冬季老爷爷炉火里飘出的故事,都是那样的温馨、醇厚,难以忘怀。老屋就像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摇篮,把特有的文化丝丝入扣地传承给后代,不遗余力地打造着子孙们的灵魂,在他们的心碑上镌刻着民族的烙印。

老屋是一坛深埋的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

老屋是一本尘封的书,教人总想重新翻读;

老屋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总在护送着远行的征夫,激励他排难前行!

我家的老屋极为普通,它不像一些古民居那般气派,没有御赐的高大门楼,没有“状元及第”、“进士及第”之类的牌匾。也不像客家围屋那般牢固,没有高墙包围,没有炮台护卫。它坐落在赣西北的一个小山洼里,依山傍水,青瓦灰墙,颇有点儿“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许是因家族繁续而不断地扩大延伸,待到上世纪70年代我离家时,它已是一座有近二十户的小村庄了。老屋的结构实际上是由几个四合院连接而成,正中为祖堂,设大天井采光,其余为偏房,均开小天井。上下堂及厢房均以长廊相连,即便大雨天,家家往来不会湿脚,极为方便。我就出生在一个小天井边上的厢房里。听妈妈说,这里以前是爷爷的书房,爷爷是个文化人,曾以“房门”嵌字,自撰一幅对联挂在门上,道是:

房坐轻闻风摆竹

门前笑看雨连花

老屋后面确有一楠竹林,风吹竹摇,其声萧萧;天井里浮有三五睡莲,小雨丝丝,洒落其上,连成一线。这对联确实写出了真情实景,且韵味高雅,超凡脱俗,令我仰止。

老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种酽酽的割舍不了的亲情。由于同出一条根,又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所以那种与生俱来的特有亲情是怎么也斩不断的。记得在那经济拮据的年头里,有几样东西是家家借来换去互为所用的,比如鸡蛋,谁家来客无菜接待,便找邻居借几个,待自家的鸡下了再还。又如早晨谁家媳妇早起生了火,附近几家为节省一根火柴,便手持一把茅柴,去夹个红炭,引了火种吹着。遇上红白喜事,更是不请自到,往往推举出一位有德望有能力的长者当提头师,大伙齐集听从安排,各类帮手就一应俱全,主人家也便如释重负了。最有意思的还是杀年猪时节,每逢腊月,各家各户都要宰杀特意养了过年的大肥猪,而只要一家杀猪,就一定要给其他人家送上一碗杂碎汤,以示有福同享,也增加些喜气。这样一来,在那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家家杀猪,天天吃肉,像这样的其乐融融是其他地方很难体会得到的。

我便是带着这些美好的回忆奔向老屋去的。

然而到了老屋后,却大出所料:老屋变了,变得面目全非!当我走近它时,它没有了往日的喧闹,不见了瓦檐上的袅袅炊烟、地场上戏耍的孩童,和门前池塘里拨动清波的白羽,也不闻荷锄赶牛的吆喝声、灶间传出的锅铲声,和迎客报讯亲切悦耳的犬吠声。老屋沉默了,老屋睡着了,老屋真的苍老了。时过境迁,老屋的人们都盖起了新房,他们搬出了老屋,在山边田野,独家独院,一家一栋,过起了全新的生活。老屋被抛弃了,它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正在苟延残喘,再过几年,它或许就将变成一片废墟。

第二天便是除夕,我的心情很是低沉。由于年久失修,我家那几间房子同样渐显破败,夜里火烤胸前暖,却风吹背上寒,躺在床上,四面透风,凉气渗入骨髓。此时真的倍加思念慈母,思念当年那种温馨宜人的氛围,总有一种孤儿般的哀怨。天刚亮,我就起床了,信步走来,却又到了祖堂。遥想从前,年年的今天这里是最热闹的了,早起杀鸡,家家都要到这里来,用一张火纸,洒上鸡血祭祖先。时至中午,家家都会端了敬献的物品,来这里焚香鸣炮祭拜一番。到了夜晚,那热乎劲儿就推向了高潮。孩子们聚拢过来,点燃起早就备好的大树蔸,围着篝火笑闹。天井周围,家家的火炉里也是烧起柴蔸,吊起铁锅,煮沸一锅收成一锅希望……如今这一切却都成了历史。见地上尚有一些炮仗屑儿,烛台里有几炷残香,才依稀感到少许的亲情遗韵。

我真的陷入了迷茫,望着叔父伯爷们的那些新居和新居里的崭新生活,我想这不正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吗?不正是当初我们常做的美梦吗?是啊,老屋老了,正如一个人已步入暮年,是该寿终正寝了。可是我又觉得了一种失落,而且这失落是那样的沉重,那样放不下。是啊,老屋是什么?老屋是家,是族,正是家和族,培植了亲情,又正是无数的同宗同族,凝聚成一个民族的精神。这些东西,该不会像老屋那样,随着金钱的增加、物质的富有而日渐冲淡乃至消失吧?须知,这一系列的传统精华,是失之易、复之难的啊!

回城后,我把这经历告诉友人,并且自我解嘲,悔不该千辛万苦而去,带回一腔惆怅、满腹凄凉。友人思忖片刻,却缓缓地蹦出了一句话:“你这是精神回家!”

我若有所悟,久久地在心里咀嚼着:

“精神——回家!”

(原载2008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森林报——秋

    森林报——秋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翡冷翠的一夜

    翡冷翠的一夜

    徐志摩为新月派诗人的领军人物,写作上汲取拜伦、雪莱、济慈等浪漫派的意象及手法,词采工丽、想象瑰奇,是我国现代诗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和《云游》等集。本书所选各篇以蒋复璁、梁实秋主编的《徐志摩全集》(台湾版)为底本,原书得到徐志摩前妻张幼仪女士及生前好友的鼎力相助,文字资料由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独生子徐积锴先生向美国各大学图书馆中搜求,意在“保存文献,传诸久远”。
  • 天下三国

    天下三国

    本书由著名作家李国文话说三国157题,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内容丰富,文字精炼。
  •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三本随笔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年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本书首次出版于2006年,当时的书名是《碎句和短章》,有读者认为原书名与作品风格不吻合,建议更改,作者觉得有理,欣然听从。
热门推荐
  • 大渠道营销

    大渠道营销

    《大渠道营销》根植于当代中国企业营销实战,更为难得的是,该书作者把其多年的营销策划实战经验与中国传统经营哲学思想紧密结合,自成一派,立意新颖,且落地实用,是近年中国营销学界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是一本难得的企业实用工具书。
  •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午安:青梅大人

    午安:青梅大人

    勿进,此书已弃。此书已毁。第一次写没信心所以写毁。
  • 英雄联盟捭阖瓦洛兰

    英雄联盟捭阖瓦洛兰

    孤身少年穿越瓦洛兰,在诺克萨斯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不知道,他的到来,让瓦洛兰的棋局脱离了操盘者的掌控,走向了未知的方向…星空下,银发女孩和黑发男孩立下誓言:“从此以后,你我便是同伴!荣誉共同披戴,苦难共同承担!我们不再孤独,因为我们拥有彼此!”餐桌旁,少年将黑发少女拥入怀中。“你放心,我答应要照顾你,就一定会信守承诺的!相信我,我会做到的!”他不知道,在他做出这两个决定时,命运的齿轮,开始逆转了……“吴嵩,你身为武者,却不求独步天下。你这样,未免有些不思进取吧?”“武者?我倒希望,我还是那个诺克萨斯的厨子……”作者交流群欢迎加入捭阖瓦洛兰,群号码:207256854,希望捧场!
  • 重生之盛世暖婚

    重生之盛世暖婚

    处理好出轨的老公,报复完小三,却意外身亡。顾烟觉得,这一定是前世作孽,才会遭到报应。*重活一世,她扮猪吃老虎,新生活三部曲走起。第一:护住前世因病去世的妈妈;第二:揭开亲父婚内出轨外加有私生女的伪善面具——扫出门;第三:那对破坏了她和妈妈两个人婚姻的小三母女——杀无赦!*一切尽在掌控中,却不想招惹上一个死皮赖脸的大魔头——楼臻。楼家大少楼臻,传言他俊美如神,狠辣如魔;残害亲妹、气疯亲爹、连后妈沦为阶下囚都跟他脱不了干系;然而这样一位活阎王,却遇上了让他愿意放下身份丢下面子就算不折手段也要得到的人——顾烟。*“我……我是楼臻。”俊美如斯的男人,紧张地连话都说不清。“哦。”顾烟淡漠地扫了他一眼,转身离开。*“你那个妹妹今天来找我?”男人腆着脸刷着存在感。“然后?”“我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她,然后往她学校寄了一份艳照。”这么深情霸气的举动,简直!不能!更赞!*“阿烟,咱们该要个宝宝了。”婚后几年,男人在自家老婆心中的地位依旧弱于工作。于是,他决定另辟他路。“你生?可以。”顾烟翻开最新的报表,漫不经心地回道。“好的,我会努力的!”自动忽略掉前面两个人,男人兴高采烈地说道。三个月后:“老婆,小心点,医生说了,生气会吓到宝宝的。”男人狗腿地扶着刚怀孕的老婆,语气像乖顺的小狗。“说,你对家里的TT做了什么?”“没……没,什么,就,就拿针,小小地扎了那么几下。”*于是乎,这是忠犬男对腹黑女的故事。男主残暴无情,女主扮猪吃老虎,双洁,IVI,温馨宠文。
  • 至尊枭雄骄子

    至尊枭雄骄子

    有一天,佛问我:“何为佛?”我答曰:“佛即佛?”佛讶道:“何解?”我答曰:“可解,亦不可界!”十八岁的陈风华,因为一个禅机,解读了西藏的无字石碑。这是他命运的开始,这也是他命运的转折。看一个人,怎么从懦弱走上坚强,怎怎么成就商业帝国,怎么拥尽天下……
  • 勇敢去追直到遇见自己

    勇敢去追直到遇见自己

    生活是一个无限死循环,有时候我们过得浑浑噩噩,不知所措。但是,只要你愿意,勇敢一点去追寻梦中的自己,那么你终会遇见一个美好的自己,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 航战记

    航战记

    “提督,你赢了!”“嗯!”“可以放我下来了吗?”“不可以!”“你一直举着人家很难为情的啊!”“所以为了让你认清实力的差距以及不在捣乱我还要再举一会。”“提督你这个可恶的家伙啊!”“谢谢夸奖!不过今天就不做惩罚了,去把今天的远征任务自己解决了吧。”“提督你这是在谋杀你知道吗?”“我当然知道,所以并没有限制你去叫帮手,最多两人。”“小气的家伙.....”“晚回来的话就会没饭吃,你去看看谁会跟你去吧。”“你这个恶魔!!!!!”这是某座镇守府中的提督和他的舰娘日常互动的一个缩影,在随时会消失在世界上的恶战里所挤出的一点娱乐时间..............
  • 穿越之王妃有孕

    穿越之王妃有孕

    睁开眼看到的却是一条狗在你脸上做“清洁”,会有啥感觉?恶寒呐!穿越?呆了!穿就穿吧!为啥不是富家千金,或是王妃皇后什么的?竟然是……身份不明的孕妇?肚里的娃儿为父不祥?脑袋嗡了!她阮青青今年犯太岁?流年不利啊!拖着个小,以后拿什么资本逍遥?
  • 王源薄荷糖是甜的

    王源薄荷糖是甜的

    张汐琳,是个活泼开朗的少女,也是全国的首富千金。她喜欢王源,王源也喜欢她,可他们的妈妈却不同意,他们又能否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