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5000000016

第16章 机会就在身边:商人的成功哲学(4)

福建人崇商盛于元代。唐宋时期,迁徙的福建人为了谋生从家乡带着丝绸、药物、糖、纸、手工艺品等特产搭上商船从泉州出发,顺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将这些商品销往各地区甚至世界各国。如此周而复始。至元代,福建人已经有了固定的商业意识,一些商人困于经商需求开始定居异国他邦,拓展商贸往来。可以说,福建商人在中国商界活跃了几百年,通过丝绸之路,他们创造了东渡日本、北达欧亚、西至南北美洲、南抵东南亚各国的辉煌历史。

而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福建商人则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明中叶以后,商业资本十分活跃。全国各地有许多商人和商业资本集团。最着名的是徽商、晋商,其次是闽商、粤商、吴越商、关陕商等商帮。这些商帮中,其中多数是中小商人,也有拥资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富商大贾。也正是在此时,以明代社会经济大发展为背景,以本地发达的手工业为依托,闽商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海内外贸易活动。

可以说,明清时期,闽商在国内形成了颇具实力、商界不可小觑的商业集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闽商留下了优秀的商业文化、深厚的商业传统和丰富的商务经验,这使福建人几乎一出世就在浓厚的商业氛围中耳濡目染。也正是因为这样,福建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向商业靠拢,甚至以商业为最终的归宿。

这其中,有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有印尼华商、东南亚首富、集“面粉大王”、“丁香大王”和“金融大王”于一身的林绍良,被称为“万金油大王”的胡文虎,被誉为“世界糖王”,后因香格里拉酒店而闻名世界的“酒店大王”——马来西亚郭氏集团总裁郭鹤年,世界福州十邑同乡联谊总会会长、印尼材源商集团董事主席、被誉为“船王”、“木材之王”的黄双安,菲律宾商联总会永远名誉主席,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人称“银行大王”、“烟草大王”、“啤酒大王”、“航空大王”的陈永栽,在东南亚有“水泥大王”、“面粉大王”之称,在国内又被誉为“地产大王”的林文镜等。

事实上,说闽商帮是海外华商的第一商帮并不为过。据《亚洲周刊》公布的“2003年度国际华商500强”显示,除台湾企业之外,264家华商企业中,属于闽商的有101家,其中东南亚国家83家,香港地区18家,累计资产达25601亿美元,分占上榜企业数和资产总额的399%和368%。不久前国内首次推出的“华商100富人榜”中,入选人数最多的也是闽籍华商,达28人,并且占据了前10名中的4个席位,拥有财富总量4429亿美元,雄居榜首。

而在国内,改革开放后,闽人身上的商人特质得到充分发挥,出现了“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有闽商的影子”的现象。同时,借助海外闽商的大力帮助和配合,不少“本土派”闽商在很短时间就完成了包括资本积累等在内的一系列“规定性”动作,在国内外市场上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企业界“新星群”。据福建省工商联统计,目前活跃在全国其他省份的闽商有上百万人,资产规模超千亿人民币,形成了一支蔚为壮观的商帮队伍。

例如在北京的房地产界,闽籍房地产开发商“在外地军团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香港军团,名列“名声很强的广州军团”之前。这些被认为是“习惯低调处理的福建人”分别是,韩国龙的冠城集团(1992年进京),杨孙西的香江集团(1996年进京),许荣茂的海投集团(1996年进京),黄如论的世纪金源集团(1999年进京)。这四大家族在北京的项目规模都分别在40亿元左右。

除此之外,闽商帮的“淘金足迹”更是遍布大江南北。如晋江磁灶的民企就在占有北京石材市场1/3的销售额。此外,闽商还占有宁夏70%的木材市场份额,80%的石材市场份额。目前,闽商分别有3万人在山西经商,投资约17亿元人民币,8万人在新疆经商办厂,各类投资总额达30亿元人民币。而仅江西吉安一个市,闽商便投资了10个亿。

福州商人的特点就是头脑活,善于捕捉商业信息,能够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而且决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见到什么市场前景不好,认准了立即调转投资。他们善于随机应变,拿得起放得下。只要能赚钱不在乎干什么生意。如果自己的摊子或已经营的项目不赚钱,不管他为此倾注了多少心血,自己对其多有感情,他们也会放弃它。

7.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商机存在于市场中,它不会主动进入人们的视野,也不会主动变为财富,而是需要人们发现和捕捉。

对于深处黑暗、无路可走的人,要想安全渡过难关,只能客观理智地摸索前进,在前进中寻求光明。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同样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迎接困难,寻找商机。

看看那些大有作为的成功商人,他们没有一位是开始就平步青云、大展宏图,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几经浮沉,历尽坎坷沧桑,正是这个过程,使他们拥有了无坚不摧的心理素质,最终,他们迂回地走过许多陷阱与险境,登上了成功的金字塔尖。还是英国那句谚语说得好:“顺境炼出幸福者,逆境炼出大人物。”而那些成功的商人们,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走出辉煌的成就。

提起福州永辉超市无人不晓,但张轩松是怎样白手起家,建立他的超市帝国的,则鲜为人知。

张轩松,他的商业故事开始于1990年。受福建传统经商意识的影响,19岁高中没毕业就迫不及待地下海经商,从此之后一头扎进了商海里。

他从小就对做生意、从商有浓厚的兴趣,他总觉得仅仅学习好,然后找个好工作的思想是陈旧的,因此,他很早就决心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

张轩松的第一份事业是做啤酒代理、批发。当时,福州啤酒批发市场还没有成形,他当时认为这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商机,经过不断努力,最后他成为福州第一家啤酒特约经销商。

成为代理商之后,张轩松精明的商业意识开始逐渐显露出来,与别人开门店、等人上门批发啤酒的做法不同,他和合伙人率先提出“送货上门、服务到家”的口号。

虽然,现在看起来那是一种很平常的营销手段,可是,在当时的福州啤酒经销市场,还没有其他人这么做。在90年代就能有如此的商业意识,这也许只有福建商人才会有如此精明的头脑,凭这一点就不难看出张轩松今天做超市能做得这么成功并不意外,因为他有一个聪明的脑子,特别是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营销意识相当强,有些东西看起来很简单,别人也会做,但就是做不过他。如送货上门,后来很多人也用了这一招,但要么不能按客户要求的时间送达,要么服务的态度不够好。

就这样,他在啤酒批发市场站稳了脚跟。张轩松深谙生意之道,经过5年的摸索,他从批发生意的利润中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有了资本就要投资,1995年12月,张轩松开始把目光瞄准零售业,当时超市业在福州刚刚兴起,张轩松分析了市场形势,根据他5年从商积累的经验,他判断超市业比传统的食杂店不仅理念先进得多,而且经营的品种也多得多,肯定将成为一个流行业。

带着这种想法,张轩松并没有立即付诸行动,他首先是走访了福州华榕超市、恒丰超市等风头正劲的几家日用品超市,看着庞大的人流量,张轩松的想法更加坚定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决定进军零售业。1995年12月,张轩松创办了第一家超市“福州市鼓楼区古乐微利超市”,主要经营日用品,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

张轩松坚持以平价销售赢得市场的经营策略,也赢得消费者的认可。那时候,一条毛巾别人卖3块钱,但张轩松只卖23~25元,对于顾客来说,这种实惠是看得见的,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回头客,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张轩松将“天天平价”的经营理念作为经营超市的样板口号。很快,张轩松就把赢得的利润用于创办新的超市。1997年3月,开办了福州市鼓楼区榕达自选商店。1998年8月,开办了福州市火车站地区永辉超市,这也是张轩松首个以“永辉”命名的超市。

尽管超市经营得有声有色,但这期间张轩松仍然从事啤酒行业。1996年,张轩松介入了啤酒的生产,他不仅作为榕城啤酒有限公司股东,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还与其他人合伙创办了福州榕泉啤酒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包括原福州冷冻厂、闽光啤酒厂,他既是厂商又是分销商。张轩松和其他股东承包经营,占有股份30%。

然而,这一次介入,摔了大跟斗。因为当时的榕城啤酒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在福建两大啤酒厂家惠泉和雪津的进逼下,市场份额日益萎缩。“本来想由销到产通吃,但由于很多东西没有考虑周全,结果投入的资金一下子就被套住,损失了好几百万,几乎是血本无归。”

优秀的创业者总是善于思考,把各个同行的长处学到手,并做得比老师更好。这也是张轩松不简单的地方。

1998年底,张轩松退出啤酒行业,开始了他专业的超市经营。这时他的竞争对手是华榕超市。当时华榕是福州超市的大哥,这让作为民营企业的永辉好不羡慕。

然而,从1999年开始,福建省首家大卖场——新华都购物广场亮相后,福州整个零售业格局也拉开了剧变的序幕。紧接着,台湾零售业连锁巨头好又多及世界500强企业麦德龙、沃尔玛相继介入,一时大卖场成了福州零售业的主流业态。而且他们福州的布点之快,创下福州商业记录,短短一年不到时间,福州大卖场就突破了10家。

而这一切,精明的张轩松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在这里又发现了商机,“只有改变才能生存”。于是又一个具有创意性计划——“农改超”在他的脑中迅速闪现。

2001年3月,福州首家“农改超”超市——福州永辉屏西生鲜超市开业,率先开创了“生鲜食品超市”这种全新业态经营农贸超市的模式。这是永辉真正崛起的开始。同年4月,张轩松创办成立了福州永辉超市有限公司。

永辉的目标市场定位以家庭主妇、上班族为主要客户群,商品定位以农副商品为主。张轩松创造性地摒弃一般超市主营服装、日用品、家电的模式,建立起以经营海鲜、农副产品、餐桌食品为特色的超市连锁店。与以往超市选择在主要闹市区商业中心相比,永辉超市主要选址在居民区、次干道及城乡接合部。以社区为营,顺应政府城市发展规划,以“东扩南移西拓”为思路设立门店。

“生鲜”是一块空白的市场,永辉可以避免和实力雄厚的洋巨头正面交锋。沃尔玛、麦德龙等洋超市不可能介入生鲜超市这领域,也就不可能对永辉形成威胁,除非他们把产业链也做大。做生鲜需要本土化的专业人才。显然,张轩松要做得知己知彼,让自己的竞争力使对手难以企及。他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演绎了一个由两手空空的农村小伙到亿万资产的创业神话。他以其超人的市场意识,勇于并善于捕捉商机,发掘市场,在别人不曾发现的市场缝隙中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商机,经过多次不断的转变,张轩松的企业已经发展到今天的如日中天。

在张轩松经商数十年的过程中,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遇到过很多的挫折,但福建人不屈不挠的天性在他身上体现得非常充分。任何失败的打击都没有使他消沉,反使他屡败屡战,愈挫愈勇,持之以恒地前行,终于迎来了无限的光明。

同类推荐
  • 哲学大师点人生:不可不知的哲学智慧经典

    哲学大师点人生:不可不知的哲学智慧经典

    本书上篇按照学派分别论述中国哲学大师对人生的理解:儒家崇尚道德,道家崇尚自然,墨家崇尚功利,法家崇尚规则,佛教崇尚空灵。在中国人的眼里,人虽然也是动物,但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差别,即人有道德心。而动物没有。中国人把人性分成善与恶两方面,诸子百家就人活着是为了惩恶还是扬善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不管是惩恶还是扬善,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道德心的培养。在这一点上,道家、墨家和佛教也是如此。下篇按照年代顺序合科学逻辑地展开论述西方哲学大师不同的人生观:古希腊崇尚理性,中世纪崇尚灵魂,文艺复兴崇尚肉欲,近代崇尚自由,现代则崇尚人文关怀。
  • 中国传统哲学导引

    中国传统哲学导引

    本书是面向理工科类院校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而专门撰写的哲学类教科书,是作者在开设“中国传统哲学”选修课近十年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八章,概要叙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发展历史,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儒、释、道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一一进行梳理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就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力图使学生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梗概和脉络全面了解和把握,并体会其中的辩证智慧和人生智慧。
  •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积聚了周国平先生近30年来的智慧,以最浓缩最凝练的语录形式撷取而成,涉及到人生的50个方面:人、自然、人性、生命、死亡、智慧、觉悟、安静、超脱、尊严、孤独、创造、成功、幸福、苦难、灵魂、信仰、男人、女人、婚姻、爱情、友谊、生活、艺术、哲学……令人回味,给人启迪。《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能够让人在薄中读厚,在短小的语段中获得最多的人生体验和启迪。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热门推荐
  •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以用故事讲原理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心情中,使你掌握与现实生活最为相关的经济学常识。
  • 感悟生活

    感悟生活

    生活是阅不尽的书。你今天读到哪个章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一个文字击中了你的心灵。这样的文字就是一道道场景。它会如子弹向你袭来,而它同时又裹挟着巨大的磁力,你不仅要被笼罩还要主动向其飞翔。其实,这样的场景无处不见,如书中所提到的花开的声音、蝴蝶的飞舞、一个盲人向你投过来的一切皆无的眼神、邻家的孩子、阳台上的对话……这些生活的场景你需要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当你迷惘时,也许你立刻就能看到脚下的路;当你混沌时,也许就能茅塞顿开;当你舔噬伤口时,那场景会幻化成一条白色的药体纱布,为你疗伤。
  • 契约新娘:邪魅老公耍花招

    契约新娘:邪魅老公耍花招

    结婚?是假的!她只是为了拿到孤儿院的土地使用权,不让她从小生长的家园被拆掉。所以她嫁给邪魅的他当一年的契约老婆。不是说是契约夫妻吗?为什么他们之间会发生夫妻之实?为什么一年到期要离开的时候心里那么徘徊不定?当她遗失了心,却知道,他的感情,只是一场游戏……
  • 重生之我乃沈万三

    重生之我乃沈万三

    沈万三明朝首富,南京城三分之一的城墙都是其建造,财富富可敌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有史以来最有钱的商人,但晚年落寞惨遭朱元璋屠门。韩冷一个标准的宅男,作为宅男连最基本的游戏都玩不好,结果愣是被气死,没想到遇到了最经常说的穿越,重生到一个富家子弟沈富的身上。一个悲苦而伟大的命运开始了,经商练武那自是不在话下,赚尽天下钱,享尽天下福,美人在怀金钱满地,可是等其功成名就时,世人皆尊称其为沈万三,他才惊醒,自己居然是手握聚宝盆的沈万三。。。。
  • 佛三身赞

    佛三身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卡信用

    魔卡信用

    一个当铺小职员,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张卡片。从此,踏上了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一张黑色的卡片,造就一段传奇。却在不知不觉间深陷局中。
  • 听见你笑了

    听见你笑了

    面团上的手不断的将面搓圆,再压扁,扯成条,再将面拉长,在拉面的过程中有面粉不断的被弹起,纷扬而落。拉面的少女视外面的嘈杂于空气,黝黑的眼睛只注意到她手中的丝丝银面,将手中面丝对折,拉长,反反复复,直至面如发丝。忽然,面馆外停了一辆轿车,从车上下来了一个少年,他一步一步的走进面馆,当面馆客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时,只见他直直的走进后厨,对着厨房里的少女说“你手中的面断了一根”。少女正在拉面的手顿了一下,突然少女勾了勾唇角“哦?那就将这根断掉面送你了!”。
  • 一介女修

    一介女修

    在一个以武道为主,强者为尊的世界。身为这个世界所能达到的最高武道武圣的后代邓歆,天赋为眼眸的她却天生暗疾双目失明。然而在她九岁的时候却是得了一场大病昏迷,醒来之后双目居然恢复了光明,而且经常做一个梦,梦中一个仙子一样的女子抚摸着她的头流泪,泪水全都滴进她眼中。眼睛恢复了光明的邓歆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从此展开了她的武道修炼之途。
  • 革命体初创式剧

    革命体初创式剧

    受到「集团」操纵的未来都市距离Dystopia仅一线之隔,少年为守护心中无可替代的事物而爆发出强烈意志,决心为「不会再有人流泪的世界」而牺牲一切。
  • 不曾任性

    不曾任性

    偶然有那么一天,想给自己写一些青春的小短篇。或许有那么一丝幼稚天真的幻想,文笔愚笨得难以过目。我想,这就是青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