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7500000054

第54章 监督·教育·港台·序(9)

戒严令废除之后,台湾媒体上的大陆新闻,始迈入一个新阶段。1987年11月,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此后两周,《自立晚报》记者徐璐和李永得便径自赴大陆采访,之后台湾记者开始跟进涌入,揭开两岸新闻交流热潮的序幕。1988年1月,台湾当局又宣布开放报纸登记和解除张数限制(即所谓开放“报禁”),于是在民主化脚步迈开,以及两岸民间交流日趋频繁的两股力量激荡下,台湾媒体的大陆新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据我国台办公布的数字,这10年来自台湾的记者达5000余人次。据我了解,实际到访的人数恐要多于此数,因为在我方不允入境的时候,不少记者以探亲、公干、旅游的名义进入,我们难以控制,台湾媒体也不便自行张扬。

如对这10年台湾媒体上的大陆新闻作初略的内容分析,大致可作这样的描述:

两岸关系刚刚起步之时,大陆新闻的报道内容重点在于老兵探亲,或是介绍大陆山川风貌等不涉及政治层面的题材。据台湾《联合报》大陆新闻中心主任韩剑华先生介绍,刚开放时是以软性新闻为主,以满足读者在揭开对岸多年“神秘面纱”所产生的好奇。

接着在台商渐渐涌向大陆投资之后,经济新闻比重也就跟着相对水涨船高。不过由于两岸贸易始于间接通商,在最初的阶段,一般台商并不愿被台湾记者报道。《联合报》大陆新闻中心记者王玉燕回顾说,台湾塑料王王永庆到北京,住钓鱼台国宾馆,大家知道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一定会亲自会见,可是你问遍北京人士,大家也都知道王永庆在北京,但答案却众口一词“恕难奉告”,因为“上头”有命令,王先生不愿曝光。在以后的几年,台商在投资纠纷、人身安全警讯频传的情况下,一些台商才转变观念,较愿意同台湾记者打交道。于是,台湾媒体上的大陆新闻,也变得丰富起来。

紧接着台商投资热潮出现,最后登场的便是两岸接触中的敏感的政治话题,如一国两制、武力解放、高层会面等主题的报道,不时在近几年跃居重要新闻版面。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报道内容的演变,台湾媒体从业者自我检讨时指出,除考量到大陆当局的因素,主要受到台湾当局的有关限制与意识自律。据《中国时报》资深记者徐宗懋观察,在两岸初期接触时,一般民众乃至从事大陆新闻采访的记者,仍受到过去敌对立场的影响,因此大陆新闻“着重强调大陆社会的负面”,最明显的,将大陆亲友刻板地形容成“认钱不认人,贪得无厌”,而大陆官员则被描写为“要不是蛮横霸道,就是土得可笑”。这种现象,一直到1990年以后才有所消退,是年对于大陆较客观的报道才逐步建立起来。

台湾三类媒体的大陆新闻透视

在台湾,电视、广播和报纸三类媒体对大陆新闻的报道,并不等重。报纸在三类之中,占有主导地位。据当局“陆委会”几次民意调查,民众获知大陆新闻,也以报纸最高。

台湾省内34家报纸,其中12家目前设有固定版面报道大陆和两岸关系新闻(见表一)。由于1995年从年初的高层隔海对话,到七八月间两岸关系紧绷,延续到年底的“立委”选举,两岸关系始终起伏摆荡,报道热度亦随之升高,因此也有另几家报纸表示,在近期内开辟固定版面,估计一二年内会有一半左右的省内报纸,对大陆与两岸关系新闻开辟固定版面。《中央日报》表示,在已辟有一版的基础上,计划再辟一版,如成事实,将是台岛拥有两整版报道大陆与两岸新闻的主要新闻媒体。台湾有关方面预测,随着1997、1999年香港和澳门相继主权回归之后,大陆和两岸关系的报道,更势必成为新闻中的主轴之一。

目前专门辟有大陆与两岸新闻版面的报社,大致是将对两岸关系有重要影响,或新闻时效性强的报道,放在前面的版面或要闻版,而大陆版通常是处理大陆的一般性报道,题材则以政治、经济、贸易为主。除一般例行报道外,报纸每天也有不少配合时势的评论文章,以及针对非突发性题材进行的深度调查报道。

台湾中视、华视、台视三家电视台中,只有中视每周三晚上播出半小时的“中国大陆内幕”,以专题报道的方式呈现;至于一般性新闻,各台还是以每天四节的电视新闻为主。目前,除有线TVBS外,三家无线电视台在大陆都没有特派员,因此大陆与两岸新闻,实际上大多在台北当地采编。平时关于大陆事务的报道,则以以下几种方式为主:由记者在台北直接以电话采访的方式,与北京国台办、海协会等相关单位联系,再剪辑原有的资料默片或绘制电脑动画,以辅助画面不足;由卫星接收中央电视台、CNN,或是香港(地区)、美、英、日等电视通讯社的画面,再加以剪辑过音而成;经由外电或是台湾平面媒体的资料,再加上影像资料画面,剪辑而成。在内容取向上,台湾三家电视台除大陆新闻的节目较少以外,基本方面并无不同,仍是以党政和财经题材为主。而开播已有三年的有线电视TVBS,则以新闻尺度较宽广的优势,与原有三家无线电视相比自有优越之处。据该台新闻部采访主任王浩先生称,第一,在处理中共官员发言时,TVBS引用原音原文的部分,会比三台要长一些;第二,三台会倾向避开中共官方较强硬的措词或国旗、解放军帽等标志,而为较和缓字眼,淡化处理,TVBS的顾虑则较少。在31家广播电台中,目前只有4家辟有固定时段,播出有关大陆与两岸关系新闻,包括中广、中央、光华和复兴电台,而其中以中广播出50分钟为最长,复兴播出10分钟为最短。此外中广以其兵多将广的新闻专业网,不仅大陆与两岸例行新闻比一般电台多,每晚仍有节目型的报道,包括大陆与两岸关系的法律专栏、专访或座谈会。此外,有的新闻也会在各节整点新闻中,穿插播出。

台湾媒体报道大陆新闻的业员编制

据台湾新闻评议会组织的专题研究调查提供的资料,全台报社中,目前有8家设有专属编组处理大陆与两岸关系新闻,其成员从4人到10余人不等,而其中的《中国时报》、《联合报》,更专门成立“大陆新闻中心”。在编制上,各报处理大陆与两岸新闻的业员,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形:

(1)目前台省报业中只有中国时报系、联合报系设有“大陆新闻中心”,常年轮派记者做一般性采访。除“大陆记者”外,采访组内则另有“两岸新闻”记者,以采访台岛内“陆委会”、“海基会”为主,偶尔也赴大陆采访两岸会谈或突发事件等。

(2)其他报业媒体有的是在采访组内,另设大陆新闻组(如《中央日报》、台湾《新闻报》和《立报》);有的则是在采访组里的政治组下,另设大陆新闻机动小组(如《自由时报》)。换言之,在这些报社中,并没有“大陆新闻记者”的编制,常年定期派赴大陆采访;多由“两岸新闻记者”,以主跑岛内新闻、两岸新闻相关事务为主,偶尔因突发事件或两岸会谈等,才会赴对岸采访。

(3)除前述8家设有专属记者的报社之外,其他报社则由政治线上记者兼跑大陆新闻,或者完全以翻译和编辑外电为主。

即是说,目前台湾大部分报纸上的关于大陆的新闻,很多是翻译外电,如香港(地区)、美日各大媒体,或采用“中央社”的通稿,加以编辑而成,设立专职采访大陆编制的报社,总共只有8家。

这里对两个设立“大陆新闻中心”的报系的情况,稍作介绍。由于目前我们不允许台湾媒体在大陆设立采访办事处,也不准常驻采访,仅开放专案专人定点定时采访,逾时必须离境。

因此,这两个中心采取“接力”方式使之实现变相常驻。国台办负责人就颁布《关于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的规定》发表的谈话中也指出:“一些台湾新闻机构已事实上在祖国大陆常驻。”表明了对此种做法的认同。

除两报系之外,台湾的“中央”通讯社也有大陆新闻中心,也实行这种“接力”轮驻的办法。这三个中心的做法是,每次派二三个记者来北京,每次平均待上一个月,每个大陆新闻中心的外勤记者,每年要来大陆2次至4次。据常驻记者反映,由于两岸新闻许多情况下都需要专业知识,因此新闻中心里,政治系、东亚研究、大陆研究或是历史专业的记者,占相当高的比例,其中研究生学历的,更是比比皆是。以《中国时报》的大陆新闻中心为例,十几人的编制,一度就有10位以上的硕士,而拥有博士学位的,也有3位之多。

相对报业而言,电视台采访大陆新闻的人员,显得很少。台视和华视目前各有两组记者,负责两岸和大陆新闻,而中视只有一组。也就是说,强势的电视媒介,只有2人或4人负责整个两岸和大陆新闻。此外,各台还有一批过去从事过此类新闻采访的资深记者,目前已升任行政或新闻规划工作,也不时支援一线上的记者。

TVBS的母公司是香港的TVB,它在北京已设有常驻特派员,在采访上便占有优势。比如我外交部每周二、四例行记者会,TVBS能透过现场的特派员,约在当天下午5时左右知悉内容。相对的,三个无线台却往往只能等到中央电视台7点联播以后,才能间接得到相关讯息。此外TVBS还表示,目前正谋求进一步派台湾记者赴大陆,希望能和北京直接连线,以第一时间播出两岸相关报道。当然,这一计划能否实现,要看除新闻因素之外的各种政治因素的互动结果。

在接受新闻评议会调查的31家电台中,近三分之二(20家)没有指派任何记者专门采访大陆新闻,而由其他线上记者兼跑。这主要是因为,台湾省的电台,除了少数全省区的调频电台以外,绝大多数只是涵盖有限的区域性小台,电台规模和记者编制原本就极有限,难以设立专司大陆新闻的记者。在所有电台中,中广有雄厚的设备和人力资源,也仅有60余名记者编制,而规模仅次于中广的警广电台,在台北跑新闻的记者也不过七八人。所以,台湾电台中关于大陆的新闻,不少来自外电外稿和大陆的广播和报纸,以及由香港的特约记者每天传送港报和相关报道,此外,有时也直接派记者来大陆采访。中广正在酝酿如报纸那样,向大陆轮派记者,不过要视形势发展而定。

海峡两岸新闻学易地研究的期待

这里说的“易地研究”,主要是指海峡两岸的新闻学研究者,互相研究对方的新闻传播,以对方的新闻传播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当然也有跑到对方地域去,即大陆学者到台湾,台湾学者到大陆研究当地的新闻传播的意味,但不是本文的首义。

情状回顾

自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戒严及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继而在1988年解除报禁,短短半年间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变,媒介生态也有极大改观,开启了台湾媒介对大陆新闻报道的新纪元。对这种情状,美国新闻学者李金铨教授曾经这样写道:海峡题记:这是在海峡两岸新闻学术研讨会上的一次学术讲演。全文刊于2002年第1期《采写编》。

两岸的新闻交流,虚虚实实,不断在起伏不定中迂回前进。它就像一面辐射镜,反映了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和解与摩擦。台湾《中时晚报》发行人林圣芬先生也有一段较为贴切的描述:

两岸新闻交流,从1987年9月11日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及徐璐突破法律禁令,以探亲名义径赴大陆采访,掀开序幕之后,10年来(林文写于1997年)虽历经孕育、热潮、紧绷、重建、发展、冷却、复发、低荡等不同时期的变化,但总的来说其演变的轨迹乃是由非正式转为正式,由单向转为双向,由民间及于官方,由交流进展到合作。另就新闻报道的表现而言,则篇幅是由少而多,角度是由单一而广泛,内容是由隔阂而精确。具体反映在双方的新闻交流事项上,则包括相互进行采访,相互进行参访,相互交换讯息,联合进行采访,以及在学术领域所展开的交换研究人员及学生,联合进行研究和举办联合研讨会等。

新闻学易地研究方面的交流、合作,大致也如同林文所描述一般。

但新闻交流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林文认为原因之一,是源于双方对新闻理念的不同认知及意识形态的基本差异,使得在发展交流的过程中,双方并不能真正卸除心防,也阻碍了经由交流进一步建立互信的机会。质言之,两岸新闻的交流可谓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

这种“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在新闻学易地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查阅了1994年至2000年两岸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两岸新闻学者撰写的部分易地研究论文。由于资料来源的限制,台湾仅以《新闻学研究》(1994年48集至2000年62集)为限,大陆则在中央及各地新闻单位、新闻院校出版的20种代表性新闻学杂志为限。这一时期,《新闻学研究》发表的有关大陆新闻传播的论文有:

卜卫:试论媒介内容对儿童现代观念的影响(48集)

李少南:《人民日报》对台湾及香港之报道(49集)

杜耀明:从路线革新到体制批判——中国大陆新闻自由观的渐变历程(49集)

祝建华等:中国大陆问卷调查中“单项不答”现象之研究(49集)

严朝旭:80年代中共与香港之电讯关系(49集)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历史演变(55集)

陈怀林等:党报与大众报纸广告经营“收入裂口”现象之探析(57集)

王毓莉:中共改革开放政策对电视事业经营之影响(57集)

赵雅丽:政治主导下两岸电视文化交流的迷思(57集)

谭志强等:中国领土上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澳门的葡文《蜜蜂华报》(57集)

冯应谦:广州人阅读香港电视——解构阶级意识(61集)

魏永征:中国大陆的新闻法学研究(62集)

陈怀林:试析中国媒体制度的渐进改革——以报业为案例(62集)

以上论文共13篇,作者除3人为大陆学者,7人次为香港学者外,余则为台湾学者,均为易地研究成果。

同一时期大陆发表的有关台湾新闻传播的论文有10类43篇,其中:

1.关于台湾新闻传播事业概况的有:

羊汝德:台湾地区大众传播事业发展概况(《新闻春秋》1994年1期)

樊凡:台湾报禁解严后的报业竞争(《新闻大学》1994年冬期)

丁锡满:台报走访记(《新闻实践》1994年4期)

钱锋:当代台湾报业概观(《应用新闻》1994年10期)

赵兹:台湾报业(《经济新闻研究》总96期)

文牛:社会变革中的台湾报纸副刊(《新闻广场》1994年5期)

童兵:台湾新闻界一瞥(《新闻爱好者》1995年11期)

车英等:开创与振兴——台湾新闻事业的历史与现状(《新闻知识》1996年7期)

轶名:台湾《自立早报》无限期停刊(《中国报业》1999年1-2期)

赵郁美:台湾报业面临生存挑战(《传媒天地》1999年5期)

吕新雨:媒体的狂欢——对台湾传媒生态的观察与思考(《新闻大学》1999年冬期)

余小沅:走笔台湾报界(《新闻实践》1999年12期)

林怡君:从《中国时报》报系看台湾报业经营(《中国报业》2000年1期)

林怡君:台湾报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中国报业》2000年2期)

辛广伟:台湾出版史话(《出版广角》2000年2-3期)

2.关于台湾广播电视业的有:

刘幼利:大陆有线电视法规之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1期)

任桐:从世界冠军到电视明星——记台湾“华视”节目主持人施羽(《视听界》1994年2期)

任远:台湾的电视传播研究(《电视研究》1994年3期)

夏倩芳:台湾电视:从垄断走向竞争(《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3期)

张小茸:台湾设立“国家广播电台”(《世界广播电视参考》1998年2期)

胡智锋:我所看到的台湾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年5期)

黄曼莹:台湾广播业百家争鸣(《传媒天地》1998年4期)

夏倩芳:解严前后台湾广播观念之变迁(《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2期)

张小茸:台湾电视节目进军美洲大陆(《世界广播电视参考》1999年5期)

同类推荐
  • 国际工程教育前沿与进展2007

    国际工程教育前沿与进展2007

    本书编译国际工程教育的官方机构的政策研究报告、国际工程教育杂志的主要研究文章、国际会议论文、大学改革研究成果等即时信息资料和相关评论,内容具有先导性、创新性和学术性,可供我国广大读者学习借鉴。
  •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杨红樱的文学作品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育指南。秉承苏霍姆林斯基先进的教育理念,杨红樱反对格式化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张把快乐还给孩子,用情感温暖成长,以博识推动发展,倡导充满人性关怀和游戏精神的生命教育。解读杨红樱畅销书作中的教育智慧,自当会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
  •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引领这一青年工作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在2005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中,就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义、原则、形式、内容、机制、保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全脑超能大学习

    全脑超能大学习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热门推荐
  • 千金坠

    千金坠

    曾经有一个全天下最年轻最英俊最有前途的美男摆在齐笙面前,她没有珍惜。于是她被一顿暴打+威胁+绵绵不绝的“虐待”。最后……她屈服了。这大约是一个腹黑高富帅调教不驯屌丝的故事。
  • 星狱杀神

    星狱杀神

    浩瀚星海,无数星域正在衰亡。亿万种族,为了生存互相厮杀。地球是异星?诞生了宇宙诞生至今的第二粒时之沙!疯狂!为了族群!杀戮不止!为了挚爱!战伐不息!这宇宙本就是地狱!唯有杀神永生!
  • 终极利圣

    终极利圣

    十二时空之中,东时空与魔的战斗差点胜利,却被魔的内鬼击败。但这一场战斗,却有一些异能行者活了下来。一个异能行者经过了无数的磨练,最终成为了利圣,击败了东时空的魔。
  • 断绮罗:帝王妖娆

    断绮罗:帝王妖娆

    她拿着面具少年留下的一块血红玉佩,寻寻觅觅,最终发现寻找的只是一个飘渺的背影。他留着半块面具的碎片,却不知道十年之前为何会躺在两国边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醒来,会否只是梦一场。
  • TFBOYS之那年盛夏遇见你

    TFBOYS之那年盛夏遇见你

    本小说写了三位女孩来到重庆看演唱会,在机场发生了意外,与TFBOYS的邂逅...
  • 我欲为神

    我欲为神

    这个世界太虚伪,这个世界太冷漠。这个世界需要一个救世主。我就是那个注定要登上顶峰的男人,注定要把众生踩在脚下,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名字,要看破一切真真假假,让神佛都颤抖!!
  • 千亿豪门:帝少,不做你的宠

    千亿豪门:帝少,不做你的宠

    为了救人,她和那个被尊为帝少的男人有了一夜交集,从此便被日夜纠缠。她拼命地逃离他,他一次次将她抓回。她忍无可忍,近乎绝望地质问他,“到底什怎么样你才肯放我走?!”他迎上她的目光看似残忍,实则温柔,“只要你爱上我,再也离不开我,我就放你走。”
  •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舞蹈才能的途径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舞蹈才能的途径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落花仇

    落花仇

    他说她欠他的,要偿还。可他不知道,爱情,根本不需要偿还。年少为了成全他,她抛弃背叛他,离开这个成长的城市,一口蹩脚的英语在美国度过了3年。3年后,假名的背叛,让她一无所有的回到成长的城市。却知道了当年的离开,是一场家族阴谋。“我的头一阵眩晕,仿佛觉得全世界都是黑暗的,我努力想抓出子秋的手,却怎么也抓不住,一个重心让我坠入了一片血红中……身体剧烈的疼痛告诉我,一起都结束了!医院里,你沉默落泪,我低声抽泣,爱恨情仇终究成空……..”他说,我欠你的,我来还。她却笑着说:你放过我吧,我真的好累。
  • 英雄联盟之英灵传奇

    英雄联盟之英灵传奇

    英雄联盟降临都市,当瓦罗兰与地球相遇,当英雄在另一个世界再创传奇,当地球安危赋予己任,超神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