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78400000040

第40章 音乐戏曲(3)

一代京韵大鼓名家骆玉笙(1914~2002年)在刘派唱腔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流派特点,亦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唱腔圆润,深沉稳重,感染力强,被称为“骆派”。其代表作有《剑阁闻铃》、《红梅阁》等。她为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演唱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你了解皮影戏的由来吗?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华县(古华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13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关于皮影戏的由来,有一个传说。说是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武帝时常想念。有个叫少翁的人,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灯光照射到布帐上,武帝看到布帐上的人影很像死去的李夫人,非常高兴。这可能就是皮影戏的雏形。

古代马戏和如今所说的马戏是同一回事吗?

马戏,杂技门类之一,原指人骑在马上所做的表演,以驯马、马上技艺、大中型动物戏、高空节目为主,也包括部分杂技、戏法和滑稽等表演,而现代马戏则专指驯马和马术。

马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桓宽在其《盐铁论》中就有“马戏斗虎”的记载。三国时马戏表演也很普遍。《三国志·魏书·甄皇后传》记载:“(后)年八岁,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人诸姊皆上阁观之,后独不行。”唐代,马戏表演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其中“透剑门伎”尤为精彩。“透剑门伎”就是马越刀山:地上倒插刀剑,间隔分成几级,有如房椽,寒光闪闪,使人望而却步,表演者驾乘小马,奔腾跳跃,飘忽而过,人马无伤。到了宋代,马戏技艺更为成熟,表演技巧,精湛高超。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给皇帝表演马戏时,就有引马、立马、骗马、跳马、倒立、拖马、镫里藏身、赶马等多种多样的马上功夫。

古人是怎么表演爬竿杂技的?

“寻橦”,为“百戏”节目之一,是檀木竿的意思,因此寻即俗话中的爬竿。根据《汉书》记载:“自合浦南,有都卢国。”《大康地志》又云:“都卢国,其人善缘高。”因此,寻又因都卢国人善缘木而得名为“都卢伎”。

寻的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的晋国,当时有一些矮小的艺人,在矛戟的柄上进行爬缘表演,这估计便是“寻”的前身。到汉代,寻已成为颇受百姓欢迎的节目之一。在汉代的“百戏”演出中,往往安排一个压轴戏--“百马同辔”,即出现许多戏车,车上架檀木,由幼童在戏车的橦木顶部“上下翩翻”,表演其高超技能,惊险却不失精彩。汉代寻橦也留下了不少历史痕迹:孔望山汉代摩崖造像中,有一幅“寻图”,形象地展示了寻的场景:表演者两人,一人托竿,一人在竿上表演,托竿者两腿做弓步,以求平衡。右掌托一竿,左手后伸,张开手掌,极力稳竿,保持平衡的姿势刻画得非常生动。竿上表演者,身稍倾斜,以足登竿,右手叉腰,左手上举,也做力求平衡的姿势。还有一些汉画中画有伎人头顶竹竿,另有一至三人缘竿而上进行表演的场景。

由此我们可看出,汉代便有了“掌托竿”、“头顶竿”等花样,可见其技巧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古代的胡旋舞是什么样的?

胡旋舞,即踏球游戏,是唐代一种女子游戏。

唐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云:“今乐人又有踏球之戏,做彩画木球,高一二尺,女伎登蹑球,宛转而行,萦回来去,无不如意。”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宋王谠《唐语林》等也有关于踏球的记述。不过,唐代女子踏球游戏的形态,唐人王邕《内人踏球赋》描绘得最为详尽:“球以行于道,嫔以立于身”、“虽进退而有据”,球循着事先铺设的道进退,不是任意滚动的。进行踏球表演的宫女们“下则雷风之宛转”、“上则神仙之结束”,大球滚动如风行雷鸣,可见其踏球技艺颇高。

那么,踏球之戏源于何?

据段安节《俳优》载:“有夷部乐,即有扶南、高丽、高昌、骠国、龟兹、康国、疏勒,西凉、安国……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球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球子上,其妙如此也。”其中,“骨鹿”点出球的滚动声音,而“胡旋”一语双关,既道出旋转之舞态,又指明来自何方。

因此,踏球又被称为“胡旋舞”。踏球在当时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游戏,不过到后来逐渐杂技化了,杂技“踩大球”大概就来源于古代这种踏球游戏。

你对黄梅戏了解多少?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队,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作为地方戏曲的一种,安徽黄梅戏流传很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它起源于安徽。其实,黄梅戏的真正故乡是与安徽省接壤的湖北省黄梅县。

明清以来,特别是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黄梅县水灾频仍。灾民为了生活,背井离乡,采用唱道情、打莲花落等表演形式沿途卖唱,并与当地说唱艺术,如青阳腔和徽戏结合。这样,就把黄梅戏传播到了皖、鄂、赣3省50余县,后来,黄梅戏在安徽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地方剧种之一。

你了解秧歌的起源吗?

秧歌舞,又称扭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独具一格的一种集体歌舞艺术。秧歌舞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舞队由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为示区别,人们常把某地区或形式特征冠于前面。如“鼓子秧歌”(山东)、“陕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辽宁)、“满族秧歌”、“高跷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灯”、“采茶”以及广东与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称虽异,但都是从“秧歌”中派生出来的形式。

我国杂技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杂技在我国是一项十分古老的传统技艺,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据古代文献记载,我国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杂技。

杂技发展到宋代逐渐成为一项独立的艺术,它在南宋都城临安是民间戏艺中一枝别具风格的鲜花,当时,杂技表演艺人被称为“百戏踢弄家”。

宋代钱塘人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一书中对此有较详细的记载:“百戏踢弄家,每于明堂郊祀年分,丽正门宣赦时,用此等人,立金鸡竿,承应上竿抱金鸡。兼之百戏,能打筋斗、踢拳、踏跷、上索、打交辊、脱索、索上担水、索上走、装神鬼、舞判官、斫刀蛮牌、过刀门、过圈子等。”“遇朝廷大朝会、圣节,宣押殿庭承应。则官府公筵,府第筵会,点唤供筵,俱有大犒。又有村落百戏之人,拖儿带女,就街坊桥巷,呈百戏传艺,求觅铺席宅舍钱酒之资。且杂手艺,即伎艺也,如踢瓶、弄碗、踢磬、踢缸、踢钟、弄花钱、花鼓槌、踢笔墨、壁上睡”。

蒙古族的传统乐器马头琴是怎样由来的?

据岩画和有些历史资料中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

目前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勺形胡琴当时最长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鸣箱比较小,声音也就小多了。至今蒙古国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

当时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鳄鱼头、鳖甲或龙头等,此外还有人说,这种琴的琴头有呈猴头或玛特尔头的形状。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

据有关学者考证,马头琴一名大约得于19~20世纪初,琴首是由龙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头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琴类,如:皮胡、锹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当时的流行乐器。

元朝时期随着宫廷生活的逐渐丰富,宫廷内有专门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员,马头琴也就慢慢地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古代四大名琴”是哪四张?

“古代四大名琴”,分别是指:号钟、绕梁、绿绮、焦尾。“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

传到齐桓公的手中。

“绕梁”,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伎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

绕梁“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当时的梁王慕名请司马相如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结合的精华。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你了解名曲《梅花三弄》吗?

《梅花三弄》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

一、溪山夜月;

二、一弄叫月,声入太霞;三、二弄穿云,声入云中;四、青鸟啼魂;五、三弄横江,隔江长叹声;六、玉箫声;七、凌云戛玉;八、铁笛声;九、风荡梅花;十、欲罢不能。

历史版本: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年)《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

同类推荐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季羡林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革命星火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革命星火

    《兰州历史文化》的编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记述兰州历史文化各时期、各层面的发展成就和地域特色,注意反映文化生态的变化和文化发展的规律,为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兰州”建设服务。
  • 茶之书

    茶之书

    自冈仓天心的英文著作TheBookofTea(《茶之书》)1906年在美国出版,立刻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进入了美国的教科书,至今已有十几种语言译本,百年畅销不衰。冈仓天心以"茶道"为切入口,娓娓道来,条分缕析地剖陈日本古典美学的精髓,通过茶道的产生、流传、仪式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来解释东方日本的生活艺术和审美观,为西方人理解东方文化及艺术之美打开了一道迷人的回廊,由此也被欧美人士誉为是日本第一次向世界输出文化观念的代表作。影响世界110年最富有诗意的世界茶典,以优美文辞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一百年来用英语介绍东方思想的最富有洞察力的著作之一。
  • 多姿风情:民俗卷

    多姿风情:民俗卷

    雄奇绵长、多姿多彩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多民族风情,构成了甘肃独特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的辽远广阔时空。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热门推荐
  •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烙印八荒

    烙印八荒

    天地仅是一棋盘,设万物为储灵,洞悉天地回响。九纵天玄,八横地哉勾勒出的棋盘网格中无数法则锋规交错,百转千回。成就棋盘格中永恒的脉动。棋盘术,便是步演这复杂回路的核心棋局。它,没有缘起,也永无终结。所谓神明,也仅是洞悉其门槛的凡人而已。随着最后一道夕阳落下,预示着诸神古种已流尽最后一滴血。遥遥暗幕,凝尘而坠。棋盘依旧,棋局依旧……(每日两更,11and19)作者努力写,大伙努力看,有空给点推荐,有票给点鼓励。20w字了,可以屠宰喽
  • 灵墓记

    灵墓记

    生命其实只是这世间的一粒尘埃,如果时间不停地转不停的带走什么你会不会永远失去你身边的挚爱。千千万万年来每个在憧憬中离开的人,都会化作一滴生命的灵源,不计其数的灵源汇聚,会凝聚出生命的灵泉。每个拯救时代的伟人,他们的身上承载的是这世间一切希望的灵愿。他们是希望灵者,他们生命最终的逝去,会由当代现实中的祈灵团为他们修建一座灵墓,这座灵墓是希望的延续,也是一个时代的圆满。
  • 女斗

    女斗

    穿越成平妻之女,身份不上不下。小脚时代,三从四德。受过现代教育的妹子在古代四方小院里的爱恨情仇。天不在高,长眼就好,水不在深,别浑就好。只是有些人就不想她过得好!那么,绝地反攻吧!奋起吧!妹子。。。。。。。良心什么的一定要慢慢泯灭才有趣!不是吗?作者的话:这不是一个好女人的故事!
  • 神木妖鼎

    神木妖鼎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镇妖神鼎,横空出世,琅琅少年,匡扶济世,好一段恩怨情仇,快意潇洒的缤纷世界。
  • 王妃的淡定生活

    王妃的淡定生活

    穿越后要淡定,可是,眼前这位美人吸引力太大了,她没抵抗力怎么办?她被一捆报纸砸中脑袋掉入架空的夏国,既来之则安之,顺应“民”意嫁进王府当王妃,有吃有穿有住,唱唱歌、搓搓麻将安分守己日子过的潇洒惬意。一场血染的婚礼,她莫名其妙的跌入别人的圈套。一段当年的往事,毁灭了多少人的幸福和快乐。当一切真相大白,原来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他最悲痛的过往,每一个人都只不过想找回最纯真的笑容。
  • 南疆往事

    南疆往事

    南坡镇,一个地处南疆边陲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镇子近来发生一些怪事
  • 易烊千玺的紫瞳公主

    易烊千玺的紫瞳公主

    这是一篇主写千玺的小说。作者大大也是一个千纸鹤哦!!!!!!!!!!!!!!!!!!!!!!!!!!
  • TFBOYS:超少年密码

    TFBOYS:超少年密码

    在2050年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三个少年之间会发生什么科幻的事情……
  • 公子小心:魔女来袭

    公子小心:魔女来袭

    痴情魔女,孝道少年,为了爱,他们忍辱负重,为了爱,她愿和天下为敌!这份被世人唾骂的感情能否开花结果?纷乱的江湖能否因为他们的守护而宁静?隐匿多年的宝刀能否再入英雄之手,重显往日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