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7800000003

第3章 张申府张岱年研究中心成立(2)

开幕式上,李建强教授指出,张申府先生是河北师大的校友,是我党早期创建人之一;张岱年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文化大师,二张先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开创者,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符合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张先生都是河北人,在河北师大成立张申府张岱年研究中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把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全国性、世界性的张申府张岱年研究基地,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应有贡献。张申府先生的女儿、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燕妮女士认为研究中心将更好地整合资源,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地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工作,搭建更宽广的学术交流平台,这充分体现了河北师大建设高水平、有特色一流大学的办学方针和战略眼光;张申府参与了早期共产党的创建等一系列革命活动,在哲学上提出“合孔子、列宁、罗素而一之”,这反映出他对中国新文化建设的愿景和期盼;张岱年对“三流合一”作了更深入的阐释,形成了严谨科学的综合创新的理论体系。张岱年先生的哲嗣张尊超教授认为研究中心这一开放性平台可以整合各方力量,更好更深入地推进对张申府、张岱年思想的研究;张申府对张岱年早年学术道路的选择产生了直接影响,张岱年当时常常不忘的是“中国何日兴隆”与“我的思想何日成熟,何日能组成一个哲学系统”。随后,李建强书记和方克立教授共同为“河北师范大学张申府张岱年研究中心”揭牌。研讨会上,中外专家作了主题发言。方克立教授指出:河北师大成立“张申府张岱年研究中心”,以研究二张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宗旨、为主题,这是把准了时代脉搏、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为此要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明确和确立二张思想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应有的历史地位;把“张申府张岱年研究中心”建设成为二张思想与生平活动的研究中心、资料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坚持开门办研究中心,争取得到二张先生的家属、弟子门人、全国学术界、文化界、新闻出版界、地方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各项研究与交流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开始注意和逐渐加强对以张岱年先生为旗帜的“综合创新”学派的研究。他期望在后二张时代能够出现一个二张研究的新局面。家乡代表、中共献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彭凤华主任认为:献县有悠久历史和人文传统,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二张兄弟能够成为一代文化大师是与这片沃土分不开的。南开大学哲学院周德丰教授以“凤落梧桐”赞扬研究中心的成立,认为河北师大非常具有学术眼光,具有长久的学术规划之眼界;方克立先生对二张先生的学术地位、学术内涵的种种诠释和对未来张学研讨的构想具有指导意义;张氏兄弟的涌现是重要的文化现象,这本身就值得深入研究;研究中心要有大气魄、大制作,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并按照方克立先生所倡导的“学行并重、德业双修”原则加强人才培养。武汉大学哲学系李维武教授认为:方克立先生对研究中心的未来工作做了很全面、很细致、很深刻的规划;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上,既要看到我们党的领袖——如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贡献和巨大影响,也要看到许多并不是党的领袖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和赞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者的重要贡献和巨大影响;在张氏兄弟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问题上,要看到二张先生对儒家哲学的认肯、汲取有着鲜明目标,这就是要探求一种能够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新的民族精神的新的中国哲学,而不是去守望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更不是要复兴儒学、变成儒者;张岱年先生强调建立“中国文化的新统”、冯契先生提出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两种传统,从“新统”、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现代传统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在中国获得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刘仲林教授认为: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从历史角度、从未来中国哲学发展角度看可能是带有全局性意义的一步棋;

应该由“五四”的“不破不立”转为“不立不破”,张岱年先生“兼和”、“日新”互动的创造观符合当代创造学的发展方向,对中国新哲学的建立具有重要启示;要加强二张思想向大众、向社会的普及,这是其未来的生命力所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干春松教授认为:研究中心的成立是特别值得肯定的事情,特别具有前瞻性,期待研究中心为中国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他把甘阳先生的“通三统”与二张先生的“三流合一”思想、方克立先生的现代三大思潮范式进行对照,认为“通三统”是二张兄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思考的问题;他认为新民主义的政治和文化策略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范式——“延安经验”,而二张先生则奠定了“延安经验”的理论基础,这对我国的当代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洪晓楠教授指出研究中心的成立非常英明、非常及时,他认为要处理好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与马克思主义派学者的文化哲学的关系问题,并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种文化自身的精神主导与应事方术、不同文化间的原则与应用关系三个角度阐述“文化体用的三层论说”,认为“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等主张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探索中、西、马三“学”的综合创新之道。韩国檀国大学金周昌教授是研究张岱年思想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他认为二张思想是人类最有成就的学术成果之一,并阐述了二张先生的思想异同及中韩文化关系等问题。

在总结发言中,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李存山研究员赞成方克立先生所提出的重要主张,认为研究中心的建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要通过这个平台团结国内外学界,促进张申府张岱年研究。河北自古就有一个“实事求是”的光荣传统,河间献王刘德主张治学“实事求是”,就出自二张先生的家乡河北献县;河北师大的校训是“怀天下、求真知”,这也很符合二张先生的治学精神。二张先生最早提出了中、西、马结合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张岱年先生最鲜明地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与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并在理论上作出阐发,最早提出了道德的“变”与“常”,把“和谐”列入辩证法的重要范畴,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吸收西方现代哲学的成果,在文化发展问题上主张综合创新。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现在处理“通三统”、继承儒家的优秀传统等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闭幕式上,张继良教授表示:研究中心将建立和完善领导机构,及时听取诸位学术顾问的建议,适时建立学术委员会;通过向全国学界征集有关史料、购买图书、争取学界捐赠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图书资料中心;与河北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密切合作,出版《张申府张岱年研究》丛书;定期召开学术座谈会、研讨会,以推动张申府、张岱年学术思想的持续研究;加强张申府、张岱年学术思想的教学和研究,加强与国内学界、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张申府张岱年研究”网站,及时向学界发布有关信息;争取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规范的资金使用机制。在各级领导和国内外学界的支持下,经过长期努力,把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开放性、合作性、全国性的学术实体,拿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些因为事务繁忙未克与会的学者发来贺信。张岱年哲学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刘鄂培教授指出:张申府、张岱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性学者,他们提出的中西马“三流合一”、“综合创新”、“兼和”等学术主张不但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对建设中国未来的新文化也具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张申府张岱年研究中心是全国高校第一家专门为两位张先生设立的研究机构,在全国具有开创性意义。西北大学名誉校长、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岂之教授认为张岱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他终身致力于中国哲学史、哲学理论问题和文化问题研究,为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文化综合创新、开拓中国哲学史研究、培养中国哲学人才作出了杰出贡献。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认为:张岱年先生是我国哲学界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以唯物论为基础来综合逻辑分析、道德理想,建立了具有综合性的“新唯物论”哲学体系,是现代中国少数有体系的哲学家之一;张先生重视阐扬中国哲学的“气论”哲学和辩证思维传统,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问题、体系及其起源、演变作出了全面论述和准确分析,体现了在把握中国哲学方面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最有威望和成就的大师;张先生力倡的“综合创新”文化观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指出:张岱年研究是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关联着张申府等河北思想家的综合研究,前景广阔。黄山文化书院终身名誉院长、安徽大学哲学系钱耕森教授认为:张岱年先生构建了“综三合一的新唯物”哲学体系,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提升到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用“综合创新”方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以“兼和”理念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弘扬了传统价值哲学,从而对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学和中国教育学等多种学科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中江教授指出:张岱年先生以其独特方式在哲学和文化上作出了卓越贡献:一是不同于胡适和冯友兰开创“中国哲学史”撰述风气,开辟了中国哲学问题史和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的新路,建立了一个中国哲学新体系;二是不同于熊十力“新唯识论”、金岳霖“新实在论”和冯友兰“新理学”,建立了以“天人五论”为中心的“新唯物论”;三是不同于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提出了东西古今文化的“选择论”和“综合创新论”;张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人生楷模,在当今教育界为人师表松弛的状况下,我们特别需要学习张先生的人格境界和道德风范。

河北师大张申府张岱年研究中心由方克立教授建议设立,刘鄂培教授为名誉主任,河北师大法政学院院长张继良教授为主任,张燕妮女士、张尊超教授、刘鄂培教授、张岂之教授、方克立教授、周桂钿教授、陈来教授、李存山研究员、钱耕森教授、周德丰教授、李维武教授、刘仲林教授、洪晓楠教授、干春松教授、余新华研究员、李毅教授、王中江教授等为学术顾问。

会议完成各项议题后圆满闭幕。本次会议的召开,将对促进张申府张岱年学术思想研究、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挥积极作用。

同类推荐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

    本书文章篇目包括《从苦恼到爱》、《歌颂神灵》、《人类与绳索》、《收获生活》、《阅读历史》、《基督与基督教》、《我们对艺术的感谢》、《勇气论》等。
  •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

    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

    《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

    本书对《庄子》寓言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探讨,着重论述了思维文化、学术文化、文学艺术、农工商贾文化、科学技术、养生文化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有你的夏天:依稀记得你的笑颜

    有你的夏天:依稀记得你的笑颜

    “你,你,你……你憋过来小心我从这跳下去!”“哦~目测最少10米左右,如果身体某个部位落地不是截肢就是骨折,嗯…如果头朝下最差死(挑眉),最好嘛,植物人。”“我,我,我……不跳了,今天天气不好。”“这才乖~”某只坏校草又在整蛊小白兔惹。“你的腿还不如不好呢!”某只小白兔嘀咕道。“你说什么?嗯?”………本人第一次作品大家积极打赏,提建议,作者QQ:3410295416。无限处友~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天古冥皇

    天古冥皇

    修炼的乐趣和意义,不在于横行霸道以强欺弱。而在于行侠仗义!
  • 怀天穆羽

    怀天穆羽

    无数的战斗,每个人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他为人冷漠,嗜血如命,他是极乐门的霸主,他更是武林的掌门人,他的一举一动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一个决定让他的无数兄弟跟他决裂,他背负着所有人的骂名向前走着,终有一天大家会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 特工穿越之超能狂妃

    特工穿越之超能狂妃

    当自己被所信之人推入火海,她笑;当自己变为废物,被人人耻笑,她笑;当自己被逼迫嫁给毫无势力的七皇子,她笑;当所有人把暗算的箭头指向自己,她依然笑......当她显现实力,称霸大陆时,她却淡淡一笑,“早让你们别和我做对了,你们偏不信!”......【第一本书,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The Roadmender

    The Roadmend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妃要出逃

    王妃要出逃

    天下人人皆知当今六王爷受过情伤,不爱女人,贪心的爹爹却依然将我嫁入王府。你不爱,我偏要你爱;你果然还是不爱,正和我意,那就休了我吧!你有你的身份在,我有我的江湖梦,看我离开富贵,依然逍遥自在。不是不爱吗?为什么情已偿还,却依然两两相牵?不是已经休了吗?为什么我到天涯,你却追到海角?你到底是要你的皇朝,还是两个人的天涯?
  • 子欲孝

    子欲孝

    我思我在也疯狂。以孝亲显名的初心,勤耕高考路,晋身名校。出士官场。子欲孝而亲不在,人生的遗憾冲击着那颗充满感恩充满爱的心灵。子欲孝之少年行浓墨重彩描述了人生初期的苦难经历,岛西风土人情和中华文化传统的特质,弘扬了真善美的文化传统。众多的人物线索,为人物出场做了种种铺垫,给情节的展开、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矛盾交织留下了伏笔。第一卷完。
  • 齐俗训

    齐俗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错的时间错遇你

    错的时间错遇你

    错的时光错遇你,我放手,你让座,从此不再有交集,再次相遇,形同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