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7800000015

第15章 “天人新论”研究(4)

牟宗三的“一心开二门”,在强调“道德的优先性”上诚然是继承了儒家的传统;其以“心”(良知)为本体,更倾向于儒家中的陆王一系。但牟宗三在梳理、诠释儒学的历史发展时,无视或忽视了儒学与佛教在宇宙论、存有论上还有“始于一气”和“本乎一心”的对立(明儒刘宗周虽有“释氏之本心,吾儒之学亦本心”之说,但其云“盈天地间一气而已矣”,“心以物为体,离物无知”,“释氏言心便言觉……亦只是虚空圆寂之觉,与吾儒体物之知不同”,见《读易图说》、《学言》上。其所谓儒之“本心”与佛教之“本心”意义有不同)。张灏在“当代新儒家与中国的现代化”座谈会上曾指出,“气化的宇宙观”(又“姑且叫它‘宇宙论式的神话’”,这后一称呼有片面性,因其还有非神话的一面),“在儒家自始至终保有一重要的地位”,而新儒家“有意无意的把这东西避开不谈,或者不像从前那么强调,有的时候甚至完全不提”,这在新儒家理论上“是一个突破”,但是“不谈这个东西,就无法正视中国儒家传统的一些基本命题,因为哲学的突破,可能是哲学很好的一个发展,但在思想史方面则很可能产生一种误解”。笔者认为,这的确点出了新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缺陷,而正是因为有这一缺陷,其“一心开二门”的哲学“突破”在思维方式上更倾向于佛学而不是儒学,因而也就难以为道德实践确立坚实的哲学基础。

道德实践,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从本质上说它是有“对象性”的,也就是说它是有主客体分别的。只有确信道德实践之客体的真实存在,也才会有真正的“道德心”之“诚”、“敬”,它也才不致于孤悬在精神领域而不落实在实践。大乘佛教虽主张“普渡众生”,但因其出离世间的“涅槃”目标和修为方式与社会实践毕竟隔着一层,所以程朱陆王等仍指斥其为“私”。陈来在以现象学的意象性理论诠释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物”命题时说:“心外无物的提出……是着眼于实践意向对于‘事’的构成作用,因而心外无物本来与那种认为个体意识之外什么都不存在的思想不相干,至少对于一个儒家学者,决不可能认为父母在逻辑上后于我的意识而存在,也更不可能认为我的‘意之所在’不在父母时父母便不存在。”这一诠释的确化解了阳明心学在道德实践上可能陷入的困境。然而,牟宗三的“自由无限心”却非要开出“存在界”:“心外无事,心外亦无物。一切盖皆在吾良知明觉之感应的贯彻与涵润中。事在良知之感应的贯彻中而为合天理之事……物亦在良知之感应的涵润中而如如地成其为物……”他在此段之前谈到“事亲”的“孝行”时说:“亲之为存在物是在事亲中被带进来的。……良知是实现孝行底‘形式因’与‘动力因’,只此还不够,还需有一‘材质因’……我们注意亲之为存在物是认知地注意之,这样注意之,以为实现事亲这一孝行提供一经验的条件,即,提供一材质因,而此是附属的。在此附属层上,我们有一现象界,有一认知的活动,有一执的存有论。”“亲”之“在其自己”(物自身)是良知之涵润、创生,“亲”之成为对象是良知之“执”所“挑起或绉起”。尽管牟宗三的“良知”可理解为非个体的“绝对精神”,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它必是“吾良知”即个体的良知。“亲”在“吾良知”中处于派生和“附属”的地位,这又怎能确立真正的孝心和孝行?

其四,“两层存有论”贬抑科学,不能促进和指导科学的发展。现代新儒家指出,在“内圣之学”的笼罩下,科学精神“毕竟为中国先哲之所缺”,而科学又为中国现代化所必需,这一观点是符合中国历史的实际并有进步意义的。但牟宗三又认为科学是“卑之无高论”,中国没有出现科学“乃是超过的不能,不是不及的不能”,这又反映了新儒家对科学的贬抑和虚骄态度。在“两层存有论”的格局中,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都属于“现象界的存有”,“外而现象,内而逻辑性,皆是识心之执之痉挛或抽搐”,科学真理是“俗谛性的真理”。在牟宗三看来,只有良知的“呈现”和“朗照”才是“真谛”,“我们的感性和知性所搅扰而扭曲的人生与宇宙不是人生与宇宙之本来面目。这是人生与宇宙之僵滞”。一方面说科学为中国现代化所必需,另一方面又如此地贬抑科学,这怎能激起中华民族向科学进军而实现现代化的热情呢?

科学需要积极地向外探索,需要不断地发现和创造新事物,并不断地改进思维范畴、认识工具。然而,这一切在“两层存有论”的格局中都有待于良知的如如呈现、创生,有待于良知的“坎陷”、“痉挛或抽搐”。如果说科学的发展是有规律、有逻辑可循的,那么良知能否有规律、有逻辑可循地不断创生新事物,并不断将其“推出去”,使其成为新的认知客体,而且相应地为主体提供新的范畴、逻辑,这是“两层存有论”没有解决的问题。

依“两层存有论”,良知的“自我坎陷”也就是良知的自觉的“自我否定”,其中“有无明之成分”,尽管是“明的无明”、“‘难得糊涂’的执”。“它一执持,即不是它自己,乃是它的明觉之光之凝滞而偏限于一边”。良知“只直接对物自身负责,不直接对现象负责”。在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日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亟需社会价值学说指导的今天,执持这样的“两层存有论”并不能有效地规范、指导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现代科学技术正以其巨大的能量迅速改变着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它决不是“权而生弊,则一念警策”就会“有而能无”的。“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这样的观点可能有益于佛教僧徒的修持,但无益于人们正视并改变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和可能造成的弊端。牟宗三主张“德”“福”一致的“圆善论”。但由“德”而实现“福”的“自然王国”却只是“物自身层之自然,非现象层之自然”。这对于非向往彼岸世界的“俗世”大众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一心开二门”的模式引起学术界不同的思考和评价,有些学者亦着手对其进行补充。例如傅伟勋认为应把“一心开二门”扩充为“一心开多门”,即在“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之下,“至少应设纯属现实自然而价值中立的‘心性实然门’,以及暴露整个生命完全陷于昏沉埋没状态的所谓‘心性沉没门’”。“心性实然门”包括中国古代告子的“生之谓性”和西方现代的心理分析等学说,“心性沉没门”则包括基督教的“原罪”和佛教的“无明”之类。这一补充对于克服良知论者的“单元简易心态”、完善儒家心性学说的内容当然是有意义的。然而,此论一出立即遭到一方面学者的反驳:“一心开二门之二非任意的、不决定的,此乃相应于有限理性存有之直觉而设……一心开二门之超越区分乃定然不可移者。……傅先生所谓心性实然门与心性沉没门若有地位亦只能归于心生灭门下,决不能四者并列。夫一心开二门亦有其所开之之道,岂可任意开设耶!”这一反驳也确有道理,因“一心开二门”并非只限于讲儒家心性论,而是统“道德界”和“存在界”而言之,其“所开之之道”即本体界与现象界的“自然之二分”。如果承认此“二分”,那么就难免“一心开二门”的模式。

依笔者之见,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主张本末一源、体用胥有,是反对以本体为实、以现象为幻的“自然之二分”的。张岱年先生早在30年代初即指出此义:“中国哲人言本根与事物之别,不在实幻之谓,而在本末、源流、根枝之辨。万有众象同属实在,不惟本根为实而已。自印度哲学传入,乃渐有以实义言本根者。”儒家学说之所以没有确立知识理性的地位(新儒家所谓没有开出“学统”),没有开出近现代意义的科学,不是因其良知未能“坎陷”,而是因其误把“义理之天”、“天理”、“本心”、“良知”作为世界的本原,天地万物之“性”皆由此出;以“自然之天”(气)为本原者(如张载)亦未能免于把“太虚”作为“性之渊源”,认为“凡物莫不有是性”(《张子语录·后录下》);主张“明于天人之分”者(如荀子)却也提出“唯圣人为不求知天”,“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荀子·天论》)。其中前两者虽有理、心与气孰为本原的对立,但在心性论上皆是泛道德论的形态;后者虽分出天人,但又把认识的对象局限在人伦之理。“道德压倒了知识”,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未能开出近现代科学的原因。笔者认为,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转型,不能再以道德之“理”或“心”为世界的本原,因为这样一开始就采取了道德与知识对立从而贬抑科学的立场;如果我们有鉴于上述后两者之所以失误的历史教训,那么我们应在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从中引出以物为本、分出天人的“一本多级”模式。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即含有“一本多级”的思想因素。例如,《易传?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也就是说此道虽鼓动、生成万物,但不具有圣人那样的道德意识:“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知”,也就是说此道本身不是善,继此而有的天地之化是善,其所成之性也是善,“仁者见之谓之仁”,“仁”并非此道初始所本有。《易传?说卦》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尽管一些儒者把此“三才之道”解释为同一关系(如二程说:“至于易,只道个‘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阴阳、刚柔、仁义,只是此一个道理。”见《遗书》卷一),但依文本原有的表述,它们仍有层次上的差别。尤可注意者是《易传?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先有天地、万物,然后有社会及社会伦理,这是合理的自然和社会进化之序。《荀子·王制》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是更明确也更合理地把世界分成无机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社会几个层次,“有义”即有伦理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并高出于自然界的价值所在。在宋明理学的泛道德论阻碍自然科学的发展时,明代中期的气论哲学家王廷相指出:“天地之间,一气生生,而常而变,万有不齐。故气一则理一,气万则理万。世儒专言理一而遗理万,偏矣!天有天之理,地有地之理,人有人之理,物有物之理,幽有幽之理,明有明之理,各各差别。”(《雅述》上篇)此论带有文化反省的意义,尽管当时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但它实际上预示了中国传统哲学转型的一个正确方向(王夫之云:“人物有性,天地非有性。阴阳之相继也善,其未相继也不可谓之善。”“无其器则无其道……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见《周易外传?系辞上》第五、十二章,此亦有“一本多级”的因素)。

鸦片战争以后,进化论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又在中国得到响应。这是中国哲学和文化实际已经经历的转型历程。进化论和唯物史观都具有强调历史发展、否定道德绝对主义的意义。中国哲学在近现代的变革始于历史观、道德观的变革,这决不是偶然的,而是被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泛道德论所决定的。30年代,张岱年先生在其“新唯物主义”的宇宙论中首次明确表述了“一本多级之论”。他说:“一本多级之论,则谓宇宙事物之演化,有若干级之不同,各级有各级之特殊规律。简言之,物为一本,而生、社会、心等为各级,生心社会不违物之规律而又自有其规律。由一本而有各级,是发展中由量转质。性质既异,故形成一新级。”他把“理”分为二:“一根本的理,或普遍的理,即在一切事物之理,此理无始无终,与宇宙同久,但亦非先于事物而有。二非根本的理,即特殊事物之理,则有此特殊事物乃有此理,无此特殊事物即无此理。如未有生物则无生物之理,未有人类则无人伦之理。”在这里,“一本多级”不仅被明确表述出来,而且基于现代的科学成果,采取了现代的哲学形式。

“物为一本”,继承和发展(扬弃)了中国传统的“始于一气”思想。这里所谓“物”是对宇宙演化的层级“析而言之”,若“统而言之”则一切“皆物”。物为实有,中国传统的“万有众象同属实在”的思想在现代哲学形式下得到了体现。

宇宙之演化“有若干级之不同”,生物和人类社会、心知在宇宙演化中相继为后起,这是被近现代科学所证明了的真理。张先生曾说:“哲学可批评科学,可考察科学之根本假设,然而在根本上哲学是不能乖乎科学的。”尽管现代的一些哲学流派避而不谈宇宙演化的层级问题,但在中国传统哲学转型的问题上,是以“一心为本”还是以物为本,却正关系到中国的新哲学是对科学采取尊重还是违背的态度问题。

以物为本,决非以物之一般的规律来解释一切,相反,因宇宙有多级,“各级有各级之特殊的规律”,所以高级事物并不能还原为初级事物。这样,科学地研究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问题就是完全必要的。张先生批评“旧哲学有一普遍的倾向,即认为宇宙之最基本者必即是宇宙之最精微者”,他借用戴震所谓“乃语其至,非原其本”中的“本”、“至”二词,提出“物本心至”的命题:物虽为本,但却“粗而卑”;心虽为后,但却“精而卓”。“宇宙一本一至,本与至乃是两端而非即一事。”“心出于物而可以克服物,人为境所制约而可以变化境。”“一本多级之论”充分肯定了心的精卓价值,亦充分高扬了人改变环境、追求理想的主观能动性。

张先生曾把人类界定为“自觉的有理想的生物”,又说“人即是宇宙中能有道德品值之物”。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亦是人类社会的高尚价值所在。“未有人类则无人伦之理”,动物在人看来虽或有互助之行为,但因其没有自觉意识,所以只是生物的本能,而非真正的道德。弗兰克纳(W..rnn)说:“道德是一种生活的社会体系,但它是能在自己的社会成员中促进理性的自我指导或自我决定的一种社会体系。”这是可以被中外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把道德之“理”或“心”从世界的本原还原为人类社会的特殊之理,这是中国哲学从泛道德论的传统形态转入现代形态的一个关键。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连续的和有阶段性的,因而人类的道德亦是有继承性和有发展变化的。只有如此认识,儒家道德学说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然适用的成分和已经落后的意识才能被合理地继承和剔除,新的道德观念与传统的道德观念也才能相衔接而融会成一个新的道德体系。

(原载《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3期,此次发表时作者略有修改)

“修辞立其诚”

——张岱年先生论著编年述略

衷尔钜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前言

同类推荐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菜根谭第四卷

    菜根谭第四卷

    本书是一本三百多年前的一位退职隐居官员的人生处世经验的总结。它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共360条,文字皆由排比对仗的短句组成。除作者自己的心得外,有些也从先哲格言、佛家禅语、古籍名句、民间谚语中演化而来。本书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问题。
  • 孟子学院

    孟子学院

    如今是一个管理的时代,钻研经营管理之道,已经成为任何一个致力于拓展业务的管理人第一要务。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有人说,管理很复杂,确实如此。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纪律管理、团队管理、后勤管理……也有人说管理很简单,其实,如果把所有的整合在一起实行,也确实很简单。这两种说法都正确,但关键是要能实施成功而有效的管理,把工作程序合理化、科学化,减少不必要的阻碍,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 阿德勒谈灵魂与情感

    阿德勒谈灵魂与情感

    人类对其环境所做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做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生命谁做主

    生命谁做主

    生命谁做主?当然是生命境做主!这是一本呼唤全人类正视生命境的书。生命最初是什么?为什么会活?如何理解起源、进化、遗传和发育等重大问题,尽在此书中。现代生命科学把生命规律搞得庞杂而繁复,那是因为把生命现象“看走了眼”。人类再智慧,科学再万能,如果不认识思维是什么,不纠正思维中的动物性缺陷,就很难闯出误区。当今社会,用主观的遗传基因概念解释生命的一切现象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坏习惯。人们为什么不换个视角重新审视生命?请还原生命物质运动的自然规律吧!这本书以生命境为主题,正确认识人体在生命体系中的地位,正确把握人体在生命境中的“雕塑规律”,我们的身体将天然健康,人类的前途将借助“生命境大爆发”跳出灭绝。
热门推荐
  • 将登天

    将登天

    鸿蒙初开,天灵界始。一条登天路,无数修士前仆后继,为成仙长生而修道。一个旁出天才,另辟蹊径,开启唯一的强者之路。一生飘摇,何人伴我到云霄。
  • 蛮妃不好惹:相公你别急

    蛮妃不好惹:相公你别急

    穿越千年嫁给傻子,周子佩觉得自己很幸运。傻子多好呀!想欺负就欺负!只可惜他不是……“我不会要你的,因为在我看来你连妓--女都不如。”新婚之夜,他笑得邪佞,“小哑巴,如果想我了可以到怡红院找我。”他等待她难堪的神情,可她却笑得淡然:“走好。小心别得花柳病,不好治的。”这一回换他愣住了,他没有想到世人皆知的哑女竟然如此能言善辩……且看二十一世纪高材生PK古代极品腹黑男……
  • 杀上九天称魔

    杀上九天称魔

    此刻的我紧闭双眼,天地才如此肆无忌惮;当我睁眼的那一刻,那天会崩、地会裂、所有的一切都将颤抖膜拜;九天之间,唯我独魔!
  • 合租情缘:邪少的替身情人

    合租情缘:邪少的替身情人

    为了工作方便,陆瑞婕从学校宿舍搬了出来,在事务所附近租了房子。入住的第一天,敲错了门,就被一个男人夺走了初吻,同时也失了身。可明明吃亏的是她,却还要被男人威胁,和他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很久以后,陆瑞婕想起这一天的初遇,她才知道原来一切早已命中注定。PS:隐形女孩要说明一下,本书是现代言情,之前选错了类型,如果害亲们误入,无良的作家提前向亲们道歉啦!爱你们!么么哒!
  • 命如此

    命如此

    透着些许自卑的少年。他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错乱。他在追寻怎样的一种人生。而命途又会为他安排怎样错综复杂的一切。一场青春的旅途恍然开始,他开始顺着生活不断的转变自己的念想。林晨,一个普通到再不能普通的少年,从经历不同的事物,到性格的完全转变,他早熟,他孤独,他没有目标。他的生活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定性,但是却又存在着太多的不愿放弃的理由。一个好学生,乖乖子,由一场初中开学时的意外会议而开始转变。他开始接触不同的人群,开始尝试另外一种新的生活。而在这里,他承受着什么,又必须要接受些什么。
  • 兽逆穹天

    兽逆穹天

    他随异象出生,却意外成为命运之子。邪龙皇,魔界黑暗时期的统治者,他手下旳余党蠢蠢欲动……邪龙皇成功复活,魔界还会有光明吗?而他又能否阻止邪龙皇的阴谋,担负起拯救三界的使命。一切尽在《兽逆穹天》!!!!!
  • 元力乾穹

    元力乾穹

    据传说相爱的人相继去世之后,他们可能会在十万年后再次相遇,能否再次相爱就没人知道了。当我醒来的时候我眼前的世界不再是我原来的世界,这里充满许多着我原来的世界所没有的东西,我在这里遇到了我“曾经爱的人”。
  • 你好,青梅竹马

    你好,青梅竹马

    一个普通的校园,一对普通的人。一场不可能的恋爱,一场如梦似幻的他。六年前,和她表白的他成了医学界人人皆知的白衣天使;六年后,和她坦诚相待的不良少年成了他的老公。为了她,他不惜一切和他昔日的兄弟反目成仇。“那么你……选择谁?”
  • 快穿之最强女炮灰

    快穿之最强女炮灰

    炮灰翻身来把反派当某男主“要是没了你,一切都会是我的,你怎么不去死啊”若水:“你让我去死我就去死,那我岂不是很没面子某修仙女主:“你有什么证据,为什么要针对我给我个理由”若水:“针对你还需要理由吗,你要是非要理由,我也可以现编一个”某宫斗女主:“你找我来荷花池边有什么事”若水对准了她的屁股一脚把她踢下水后说:“你昨天不是诬陷我推你下水吗,反正大家都这么认为了,我就让它落实一下咯”某重生女主:“老天我不要重生让我去死吧”某穿越女主“麻麻我要回家再也不要穿越了”系统:“主人这是修仙世界,麻烦把飞船收一收”“主人咱尊重点时代背景好不好,这是古代世界,把你手机收起来别打游戏了好吗”
  • 强行霸爱,总裁妻不可欺

    强行霸爱,总裁妻不可欺

    她们原本只是单纯的女生,爱过,恨过,时间改变了她们,一个文静善良,一个女王范十足,一个腹黑萝莉,一个高冷妹纸,她们的火花,擦出了不可思议的故事(作者身边故事有改变)ps:佳怡和杨落潇作者是宿友哦,同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