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7700000063

第63章 她培养了一代名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热爱唐诗的人,都几乎要熟读甚或背诵白居易的七言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前一首中的一些诗句,如“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被誉为传世佳句;后一首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等,也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歌。

白居易,祖籍太原,代宗大历六年(772)生于河南新郑,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与元稹、王建、李绅等人,是中唐后期“新乐府”运动的领衔人物。他们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直讽时弊,反映市民阶层的心声。由于他们的乐府诗行个性突出,首尾完整,情节曲折多变,描写细腻生动,所以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白居易一生作诗无以计数,现在可见的最早刻本,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所刻《白氏文集》七十一卷本,共收诗文3600多篇,诗近3000首。他是幼年立志,少年成名,青壮年为仕,暮年壮志不减。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从刑部尚书职致仕还乡,两年后,仍主持开凿黄河龙门(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陕西韩城东北部)、节石滩,疏通水路,以利舟船通行;会昌六年(846)仍有诗作,时已年高七十五岁,八月仙逝。他的陵墓就位于这一山水之间。

白居易之所以能文能诗,为人耿正,为官清廉,其名其诗均享有世界声誉并得以流传千古,应首先功归他的母亲陈氏,是她自襁褓开始便注重对儿子的教育和影响。陈氏共生育了四个儿子,居易为仲。三子白行简(字知退),元和年间进士,亦善诗文,文学上颇有建树,他的传奇小说《李娃传》负有盛名。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庾娶陈氏为妻,是不符合科学要求和伦理道德的,因为他们是近亲。陈氏的父亲陈润,曾为陕西防州解城县尉,其夫人白氏,人称太原白氏,乃巩县(今河南中北部)县令白鍠的女儿、白季庾的同胞姐妹。而陈氏则为白季庾的外甥女。舅舅娶外甥女为妻,在普通百姓人家是没有的,只有汉惠帝刘盈,迫于母命娶了外甥女张嫣。这样的婚姻违背的不只是人伦,且与繁衍后代有害。据说,近亲婚配,所生儿女多残障。但也有特例,这白陈两家的联姻便出现了奇迹,所生四个儿女,不但没有残疾,反而有两个成了文学大家,其中之一就是白居易这位诗文奇才。

白居易的外祖父陈润死得较早,夫人白氏便独自抚育幼女,教她诗书经典,嘱她恪守妇道、端庄做人。这个自幼受到寡母良好教育的女人,便是白居易的母亲陈氏。白居易生性聪颖,父亲为他取名、命字都有出处。《礼记?中庸篇》中有“君子居易以俟知命”,而《周易?系辞》里的“乐天知命故不忧”句,都成了定名居易和字为乐天的依据。

母亲陈氏对儿子们倾注了全部心血。她爱他们,更关心他们的成长做人。由于她自己幼年受到了母亲的良好教育,所以深知母爱、母训对子女的深远影响。她认为,作为母亲,不只要给儿女们一个健康的血肉之躯,还要给他们一副晶莹无暇的心肝和一腔爱国恤民的热血,做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陈氏也发现白居易在兄弟四人中,最为正直聪慧,肯礼让兄弟、关怀他人,因此她也就特别关爱他,对他寄予了更多希望。

陈氏的父亲陈润也是一位诗人,尤其擅长五言体诗。她便经常以父亲的遗作为课本,教儿子背诵。白居易记得,母亲让他背诵的最多的是外祖父所作《赋得池塘生春草》(按当时规定,凡是应考之作,诗题前面必须加“赋得”两字)全文是:

谢公遗咏处,池水夹通津。

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

色宜波际绦,香爱雨中新。

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

这首诗对白居易的影响深刻,他从中得到了许多启示,母亲问他:“你外祖父这首诗好吗?”他点头。母亲又问:“好在哪里呢?”当时白居易才只五岁,一时语塞,母亲没急,反而微笑着说:“随便说吧,说错了也无妨。”白居易才认真说:“全诗都好,但‘年来草自春’和‘香爱雨中新’两句,尤其让孩儿耳目一新”。陈氏听了,非常高兴,连声说好。这种早期的诗歌熏陶,为白居易的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础。就在这之后不久,因避北方兵乱,白居易的父亲委托堂弟白季康,将陈氏母子带到了江南越中寄居。致使白居易渡过了一段“时难年荒事业空,兄弟羁旅个西东”的颠沛流离生活。但由于母亲的悉心照顾和严格管束,他与弟弟从未荒废学业,坚持苦读不息。他不满六岁就开始作诗,第一位读者兼鉴赏家便是自己的母亲。母亲读后大喜,尽管儿子的“处女作”还非常单纯稚嫩,但构思奇巧、造句朴实、平仄和韵、对仗工整,完全可以称之为诗了。她慈祥而认真地鼓励儿子说:“你才只有六岁,敢于提笔为诗,说明你很勇敢。但这只是开始,路还长远,要成功、要出人头地,必须坚持苦学苦练,不畏艰难。”当时,他不仅听懂了母亲的话,更懂得了母亲的心。

白居易九岁了,他已深谙格律音韵,诗作不断。他十二岁时,又随母亲弟弟迁到符离(今安徽宿县北)居住。符离是个小城,南临汴河,西北有著名的濉河,两水碧波荡漾,风景秀丽。水运方便,贸易云集,是个适合人居的优胜之地。

一天,母亲忽然对他说:“易儿,你还记得当年背诵过的外祖父的《池塘生春草》吗?”他答:“记得,记得,母亲还想听儿子背诵吗?”“不,我是想让你模仿那首诗,写你经常看到的‘符离草’。”白居易听了含笑说:“好啊,我这就说给母亲听。”接着吟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青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惜别情。

少年诗人自从学会背诵外祖父的《池塘生春草》以后,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忘却“年来草自春”和“香爱雨中新”两个佳句。符离小城雨水充盈,绿草茵茵,环境优美宜人,对于“符离草”,诗人情有独钟,所以能够出口成诗。这首诗,不仅道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古原之草“春风吹又生”的由衷赞美,还隐喻自己要学习小草那种不惧“严寒”打击,一遇“春风”便又茂密芳香、郁郁葱葱的顽强精神。

白居易十五岁的一首《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是收入《白氏文集》首篇流传于世的诗作。二十岁以后他仍住在符离,不久,父亲病逝,全家人的生活只靠其长兄担任饶州浮梁县主薄(负责监印和检核文书籍薄的小官)的微薄收入维持。经济拮据,生活贫苦,几乎居无定所,仓无储粟,常常“衣食不充,冻馁并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母亲对儿子们依旧关爱备至,靠着自己的勤俭操劳,使得一家人总是愉快地生活着。白居易和兄弟们都深爱母亲,决心不辜负她的希望,越发努力读书写作,惜时如金。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走出家门,应对乡试;第二年赴京城长安参加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的考试)及第。三年后,即到了贞元十八年(802)在长安又应吏部试,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当上了一名文职官员,是时他刚好进入“而立”之年。

白居易认真接受了母亲爱民恤民的教育,表现在诗歌创作上,便是他的讽喻诗。当时官府对穷苦百姓的盘剥压榨,使得人们几乎无法生存,诗人对此十分痛恨,别无它法,便以诗讥讽。其中的《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可视为讽喻诗的代表作。如在《重赋》一诗中写道:“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乡官)迫我纳,不许暂逡巡”,还有“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等,后来诗人气愤已极,竟然骂道:“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元和初年(约806年前后)白行简的苦读,也有了显赫收获,紧步哥哥后尘,高中进士第,也被授予校书郎。母亲陈氏见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有了功名,并被委以朝廷官职,甚是欣慰。

因白居易才华横溢,又逐步擢升为左拾遗(属中书、门下两省掌管供奉和讽谏的官员),司门员外郎(在朝廷负责国门及诸要塞出入的官员)和主客郎中(掌管各藩国朝聘之事)等职。后因其性耿不阿,被贬至江州司马。他的母亲知道后,非但没有一句怨言,反而鼓励他说:“要学做官,先学做人,你做到了。做人就要光明磊落,不媚权势,不羡富贵。官职只有高低之别,没有贵贱之差,我打算命行简随你同赴江州,学习你如何为官为人。”果然,白行简跟随哥哥去江州多年。

白居易对儒、释、道三家思想都有信奉,但他最为赏识的还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论,他曾多次表示“仆虽不肖,常师此语”,还说过:“仆志在兼及,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其意也。”这就是他为文的指导思想、做人为官的行为准则。

后来又回到朝廷,任左拾遗和赞善大夫(负责祀典和指导礼仪的高官),直至刑部尚书。

白居易素与元稹友好,有“元白”之称;晚年又与刘禹锡相交,又被世人称为“刘白”。

白行简在仕途上也极似胞兄,曾担任左拾遗、司门员外郎和主客郎中等职。

陈氏,一个嫁与自己舅舅,且“舅舅”曾多次移情别恋的柔弱女人,却心怀大志,穷尽一生精力,培养儿女,致使两个儿子功成名就,而其中的白居易竟成了文坛之瑰宝、流芳千古的著名诗人。她,功莫大焉,伟哉,大哉!

同类推荐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揭开传染病神秘面纱巴斯德的故事

    揭开传染病神秘面纱巴斯德的故事

    本书主要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介绍巴斯德——这位贡献杰出的医学伟人、法国著名医学微生物学家的故事,介绍他在医学领域的探索、并介绍其为人类创造的一项伟大业绩“狂犬疫苗”。
  • 跟毛泽东学口才

    跟毛泽东学口才

    本书通过学习毛泽东的语言艺术阐释了口才的基本内容。包括:说话要看对象、初次见面热谈姓名、诚恳致歉意等。
  • 心理乔布斯

    心理乔布斯

    在这个人算不上长的一生中,充满了成功与失败的纠结,怒放与凋零的轮回。他的成功导致了他的失败,他的失败又成就了他更大的成功。他想控制一切,他认为自己能控制一切。他不在乎伤害任何一个人,他不在乎摧毁任何一段关系。在他的身上,伟大与卑劣同时并存。但幸运的是,他的伟大最终战胜了卑劣。从此,这世上多了一个值得永远缅怀的名字--史蒂夫·乔布斯。
  •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我们脚下的锦绣河山,并非自古皆然,与生俱来。国土的形成过程,与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与之相伴的主题始终是征服、被征服,入侵、反入侵。试想,如果没有白起、乐毅、王翦、韩信等人的赫赫战功,当时的中华大地,该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如果没有李广、卫青、霍去病、郭子仪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哪里有辉煌的汉疆和唐土?《中国将帅传》精选了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将帅,通过介绍将帅的生平,展现了他们在治军方面的见识作为、在运筹决胜方面的深谋远虑,他们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争经验,创下的彪炳史册的不朽业绩。
热门推荐
  • 经纬神帝

    经纬神帝

    【玄幻爽文】天穹大陆,天穹历1896年,魔族入侵,人族和妖族联盟,合力抗击魔族。适逢天书降世,人族觉醒,人族精英并起,历经百年,终成盛世。天穹历2000年,帝后登基,儒家重创,法家崛起,大陆第一战神谢阳飙不知所踪,人妖联盟濒临破碎。此时,小人物谢经纬开始踏入帝都长安。-----------------------------------临走前,不食人间烟火的女菩萨又突然对少年灿烂一笑。“我叫徐嫚艺,呆子你呢?”少年指了指自己,“我吗?”“我叫谢经纬,盖闻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的经纬!”
  • 寡妇门前是非多

    寡妇门前是非多

    (起点女生网二组B班签约作品)穿越了,是个寡妇;要改嫁,宗族不许;人未死,牌坊已高高竖起;想偷人,家里一屋子女人,却独独缺男人!她一个现代女人怎么容许自己被一座牌坊给压死?想她乖乖的做贞节烈女,做梦!总之——牌坊不倒,我心不死,招募奸夫,势在必行!良家的男子看过来,这里有女人需要你们的爱!牌坊之下,她淡定的偷人中……
  • 官梯之裙带飞扬

    官梯之裙带飞扬

    黑色的眼睛让我们能够看穿黑暗直达本质,但最后心里依然有一种觉悟——世界本来就是这样!觉得能看的,给个收藏,这是动力啊!
  • TFBOYS信仰之名

    TFBOYS信仰之名

    凯锅?海贼王?女孩?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嘞?
  • 弃之不悔

    弃之不悔

    人总是会在伤痛中变得软弱,即使再厚的伪装也显得脆弱不堪无数个失眠的夜晚苏月灵总是在想自己是不是错了可是生活就是这样容不得的选择容不得你后悔
  • 原来《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读

    原来《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读

    全书把《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的创作和改变,根据原著的一百二十回内容,创作了一百二十篇七言押韵组诗。书稿真实而准确地再现了《三国演义》的内容,并且使用诗歌的语言。可以说,《原来〈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读》比原著更加精炼、优美,比原著更加有韵味。
  • 重生一豪门弃妇

    重生一豪门弃妇

    她是一个命运悲苦的女人,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和好朋友对她的背叛!甚至为此差点丧命!天公有眼让她大难不死,于是她决定要复仇!重生后的她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妖姬,只为复仇而活!可是纠缠却没法让她安心雪耻。
  • 骑羊旅行记

    骑羊旅行记

    《骑羊旅行记》是一部梦幻式长篇小说,情节离奇而接近真实,当中的许多故事似曾相识,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故事发生在羊群社会,主人公是“我”和一只斑点羊。故事中的“我”来自人类,通过“我”与斑点羊的经历,以及同小羊护士的爱情,描绘了羊群社会的善良与美好,也揭露了相关的一些问题。她像一部成年人的童话,儿童需要家长陪同指导阅读。
  • 科普乐园·当冷兵器遇上超级战舰

    科普乐园·当冷兵器遇上超级战舰

    本书全面介绍了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的各种知名武器,并对经典武器类型的性能、构造、特点、使用等都做出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简练的文字配以精美的图片及真实的武器故事,为小朋友展现出一个精彩的兵器世界。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