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指出:“在矛盾的特殊性问题上,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所谓主要的矛盾,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诸矛盾中起领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所谓非主要的矛盾则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诸矛盾中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的理论是毛泽东总结“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所引起的形势的新发展而最初提出的,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中指出:由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其他帝国主义和中国的矛盾,国内阶级间的矛盾和政治集团间的矛盾都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在《矛盾论》中,对此又作了理论上的概括,认为区分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有重要意义,由于主要的矛盾是起领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因此,解决主要的矛盾就成为解决各种矛盾的关键。除了主要的矛盾一种情形外,还有主要的矛盾方面的另一种情形。所谓主要的矛盾方面,是指矛盾的两方面中力量占优势,起主导作用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次要的矛盾方面,是力量居劣势、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变化,事物的性质也随着起变化。但是非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的解决,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起着一定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影响还可能起到决定的作用。为什么要研究矛盾特殊性的这两种情形呢?因为不研究这两种情况的差别性,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而不能懂得事物矛盾的情况,也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比如,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生产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然而我们在很长一个时期却搞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从而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相反,对于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比如我们不迅速平息反革命暴乱,不稳定政局,就必然要影响和阻碍经济建设的进行。然而,归根结底,一定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制约和规定着次要矛盾的发展的,所以这次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指出,稳定经济是稳定政治的基础,其理论依据也在于此。还比如在经济建设中,生产和流通的矛盾,生产是主要的矛盾方面,重工业是工业的基础,但流通和轻加工业也影响着前者,相反如果只看到这种影响作用,看不到前者的决定作用,也是要犯错误的,如在指导经济工作中以抓钱和轻工业为重心的思想,就是主观主义的反映。这种思想没有看到我们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没有一点自己的基础不行,因而忽视了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给经济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毛泽东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不平衡,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不平衡的分析,是极富特色的。列宁已经提出要抓住政治生活“整个链条”的中心环节,在一个时期里要抓“最主要的任务”,但是,他并没有从哲学上作出概括。苏联30年代出版的一些哲学教科书已经提出了“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之类的概念。但是,就《矛盾论》关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学说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来说,是远在它们之上的。至于《矛盾论》中所说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等结论,则是毛泽东本人的创见和发明,这无论是在列宁的《哲学笔记》中还是在苏联30年代出版的一些哲学教科书中,都是见不到的。把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作为矛盾学说的一个重要原理提出来并加以详尽发挥的是毛泽东。
近几年来,有人借口系统论思想的提出而否认矛盾法则,特别是对抓主要矛盾的理论产生了怀疑,其实这也是片面的。我认为,系统论同矛盾论之间不是代替的问题,而是相互补充和提高的问题,他们相对于辩证法来说,则是包含关系。辩证法的核心仍应理解为对立面的统一,即矛盾的规律。系统是一定数量和要素相互作用组成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其功能具有非加和性的意义。自觉地把握系统观,能够帮助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去观察和研究事物,综合考虑事物的要素、结构、功能以及外部环境及其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矛盾与系统不同,它是世界普遍联系中一种最基本的本质关系,以两级对立统一为实质。说它最基本,是因为世界普遍联系中其他各种关系的研究都离不开矛盾关系的揭示。
说它是本质关系,是因为矛盾关系具有内在性,它虽然在各个领域的各种现象中都有所表现,但仅靠感觉,停留于现象的认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认识矛盾,只有通过理性,通过抽象思维,才能透过现象,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完整地认识和把握这种两极对立统一关系,有人认为,讲矛盾法则容易把事物简单化,其实不然。第一,矛盾法则讲一分为二,并不是把事物机械地分割为二,而是对事物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矛盾规律讲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也注意次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第二,矛盾法则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但并没有排斥发展动力的综合性,因为矛盾有着无限多样的内容和形式。但是,我们过去也确有简单化的倾向,如提出了一系列的为纲问题,然而我们不能因过去的失误就否认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和指导意义。今天,农业问题、能源问题、交通问题、教育问题也很突出,是我们建设中的主要矛盾,是我们发展的重点,忽视这个重点,抓不住这个主要矛盾也是要影响社会主义建议事业的发展的。
四、深刻阐明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作过专门的论述。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批判机会主义形而上学世界观的斗争中,进一步阐明和发挥了列宁的思想。
(一)矛盾的同一性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同一性是指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题,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个同一性两方面的思想,是毛泽东对列宁的一个发挥。在这两方面中,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是更重要的。因为只有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才会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但必须看到,转化是有一定条件的,离开了条件讲转化,在时机还不成熟的时候就试图解决矛盾,破坏这个统一体也是不行的。这就是说,矛盾的同一性是现实的、客观的、具体的。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问题,就是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绝妙运用。在当时尽管蒋介石制造了一系列的摩擦,但还不到彻底解决的时机,统一战线还是要坚持的,否则就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是,矛盾的暂时解决是必要的,经常的。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大量矛盾往往并不具备彻底解决的条件,如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农民群众与农村干部的矛盾、农民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矛盾,矛盾将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谈不上矛盾的解决了呢?我看不能那样讲。细想一下就会明白,我们平时讲解决矛盾,除矛盾的彻底解决外,其实还包含着另外一种情况,即矛盾并没有发展到最后关头,还要继续存在和展开,但它原有的运动形式都会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不适于矛盾发展的情形,两极之间出现不平衡,如人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索取造成了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恶化,一些农村干部的不良工作作风引起农村群众的不满,以及农民之间因种种原因发生摩擦等等,这时就需要通过一定的调整或变革,来创造新的适于矛盾运动的形式,使矛盾由不平衡转向平衡,从而得以继续向前发展。现在我们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强调农村干部要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农民之间摩擦的调解,如我区的道德评议会等形式,就正是在做这种工作。我们通常把这种情况也称作矛盾的解决,但与彻底解决不同,这是维护矛盾同一体的暂时解决,矛盾还要继续存在下去。这种暂时解决的原则,是维系矛盾的同一体,保持矛盾的稳定和谐运行的有效途径。否则,过分地强调斗争,强调最后的、彻底的解决也必然要造成实践中的失误,如我们过去人为地解决三大差别,搞穷过渡就是违背了矛盾解决的条件。当然,在矛盾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如从解放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较大,前者生活较优越,现在则又出现了脑体倒挂现象,还要从另一个方面进行解决,所有这些工作,都是暂时的解决。正是这种经常不断的暂时解决为矛盾的彻底解决准备条件。饭要一口口地吃,事要一个个地做,就形象地说明了矛盾双方不断的相互转化,最后达到彻底解决矛盾之间的关系。
(二)矛盾的斗争性
所谓斗争性,就是指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互相斗争。斗争性和同一性比较,是无条件的,是贯彻始终的。既然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它就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它就是绝对的。列宁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针对他们极力反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企图用庸俗进化论取代它的倾向,深刻揭示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不过,他提出了两个平行的命题:“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毛泽东则把这两个命题综合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这就是说,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两方面构成的“合力”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这仍然是至今为止对事物发展动力问题的最好说明。当然,在同一性和斗争性两方面当中,毛泽东同志着重强调的是斗争性,特别是晚年。在哲学史上,黑格尔是很少讲“斗争”的,从列宁开始大量使用“斗争”概念,把它提升为矛盾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列宁是从政治生活领域借用这一术语的,因而特意在“斗争”一词上加了引号,隐含着要人们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术语,防止把它同政治领域的“斗争”混淆起来的意思。斯大林在讲事物发展动力时,只讲斗争不讲同一,是不符合列宁思想的。毛泽东后期对“斗争”也强调得过火,以致被“四人帮”歪曲利用,炮制了所谓“斗争哲学”。我们不能因为“四人帮”讲“斗争哲学”就否认斗争性在事物发展总过程中的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的一些同志就是只注意到了同一性,而淡化了斗争性,特别是在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已经形成了的时候,对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不利。这种看不到斗争性的作用,甚至否认斗争性的思想也是错误的。由此可见,毛泽东作出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结论是正确的,强调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般决定作用也是对的。他是根据列宁关于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而“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观点提出的,而列宁又是从恩格斯关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论述中受到启发的,因而毛泽东的结论是有充分的理论和历史根据的。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互相联结,不可分割的。它们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关系,就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正因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之中存在着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才推动了事物的不断发展,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永不停息的运动。
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在我们党内出现过的一些机会主义错误,就是不懂得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右倾机会主义只讲同一性,不讲斗争性,这种脱离斗争性的同一性,只能是僵死的,形式上的,没有内在根据的同一,如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抗日战争时期王明的右倾错误。他们在统一战线中只讲团结、不讲斗争,一味迁就国民党,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这样的统一战线只能是形式上的,而不可能有真正的,巩固的统一战线。“左”倾机会主义只讲斗争性,不讲同一性,这种脱离同一性的斗争,必然是乱斗一气,破坏事物的发展。如立三路线、王明“左”倾路线、林彪、“四人帮”的斗争哲学等。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现在几家农民组成一个联合体办企业,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同一体,有这个同一体就必然有内部的差别和斗争,如果能正视这一点,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这就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正确运用,是我们前面讲的矛盾暂时解决的问题,这样这个统一体就能存在和发展,否则碍于情面、不讲原则,一团和气,往往招致矛盾最后激化,使这个同一体遭破坏,我们现在在农村出现的一些合作企业很多都遇到了这个问题,这就是不能正确地把握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具体表现。所以我们说,矛盾的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矛盾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理论动态》1990年第1期
背景说明:此文是笔者在为邢台地区县处级以上干部学习哲学时作的辅导,后整理此稿以《理论动态》印发全区各县(市)和地区直各大单位。
18谈谈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基础理论。主观和客观这对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确理解两者的关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实质上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不仅贯穿于本体论,而且也贯穿于辩证法和认识论,是一切研究哲学的人都首先遇到而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它又是任何一个要生存和发展的人,每日每时所要遇到的一个矛盾。人们只要一活动就会碰到这一矛盾,就不能不去解决这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