滏阳河发源于河北省邯郸市的鼓山,据《水经注》记载,“滏水出石鼓山岩南下,泉源奋勇,滚滚为汤。”《明史》记载,“武安东南有滏山,滏水出焉,东南流彭城临水镇。”全长578公里,途径4市42县,先后接纳忙牛河、南澧河、北沙河等17条河流,形成了庞大的滏阳河水系,最后在献县汇入子牙河,奔流天津,归于大海。滏阳河流域面积达26300平方公里,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千百年来,滏阳水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了两岸的人民,被誉为“冀南大地的母亲河”。过去滏阳河有着发达的航运,一年四季从不干涸,号称“铜帮铁底”,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资料看,至少从元代开始,滏阳河就成为著名的航运河道,船舶中有的是官家的漕运船,有的是民间商船,随着航运业的兴起,一些重要的码头借地利之便逐渐发展成为商埠,成为货物集散地。滏阳河流域到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乡土风情,名载史册的古迹和动人的神话传说,在华夏大地形成了一道独居特色的文化风景线。而滏阳河重镇邢家湾,则集中体现了这种传统文化,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不断发掘这种传统文化底蕴,重铸了今日经济的辉煌。邢家湾位于任县境内,处于邢台市两大洼地——宁晋泊与大陆泽的交界处,滏阳河曲折穿镇而过,将邢家湾镇分成滏东、滏北、滏西和穆口4个行政村。它是滏阳河水路交通和德州至邢台旱路交通的十字路口,自古被称为水旱码头。从水路交通看,滏阳河连接了北方著名的瓷都彭城和大商埠天津,船流不息,两岸纤夫不绝。从旱路交通看,过去的德州和邢台均是北方重镇,邢台古称顺德府,皮毛加工业曾盛极一时,德州则位于大运河畔,自古也是商贾云集,为手工业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因此,连接德州和邢台的旱路是十分重要的交通线,而邢家湾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造就了邢家湾昔日的辉煌,形成了人们“一京二卫三邢湾”的美谈。一些本地人靠工商为业,或操舟辑,或驾车马,南来北往,靠运输为业,逐渐把邢家湾发展成有名的商埠和货物集散地。据一些老年人回忆,这种繁华的交通情景在解放前后都还能看到,直到1963年以后,随着北方气候条件的变化,上游工农业发展以及根治海河引起支流改道等多种原因,滏阳河航运断流,灌溉也基本上停止,只在汛期作为泄洪之用。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达的交通业、工商业,使邢家湾这个狭长的区域较早地被开化了,使这里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厚德载物的传统文化和商业文化相混合,本地风俗人情与外地风俗人情相掺杂,各种文化相渗透的混合型文化特色。
一方面,南来北往的商人和船只,给邢家湾带来了各地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冲击着这里的本土文化和传统风俗,渗透到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沉淀到观念文化中,形成了这里善于吸收借鉴的文化特色。二是尽管交通和工商业比较发达,但农业仍然是这里多数人的主业,是经济中的基础产业,传统的农业文化和儒家传统文化有着较广泛的影响,因而在这里,儒家文化与商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农商并重、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优良传统。由于这里具有各种文化传统相互激荡而优化沉积的特点,所以这里的人们比较能容纳外地人,工商业的传统能较早地得到发展。很早以来,邢家湾人就介入工商业,富裕人家开设商号店铺,贫苦人家走街串巷做小买卖,还有些人做船夫、车夫挣苦力钱。在昔日的邢家湾有很多响当当的老字号。由于传统上经商的习惯,这个区域的人从心底把工商业和农业一样看做是本业。在当地的民谣中就有“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财不兴”的说法。邢家湾地区传统商业文化遇到改革开放的春风便发挥出了巨大的物质力量,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这里的小五金生产和商业运输业就很快形成了规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里率先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滏阳河多水患的自然条件,造就了邢家湾人自强不息、敢于离家闯天下的传统
滏阳河河道并不宽阔,但是水系庞大,支流众多,且源短流急,汛期或遇暴雨易泛滥成灾。邢家湾有九河下梢之称,加之处于宁晋泊(俗称北泊)和大陆泽(俗称南泊)之间,历史上就是水患严重的地方。清人王原祁曾赋诗称大陆泽“最是鸥凫飞上下,忧劳无计集哀鸿”,清人钱嘏则说“此地若教仍赋税,除非沧海尽桑田”。这是对大陆泽地区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据《任县志》记载,自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至1990年的2075年间,共发生水、涝灾害171次,其中重灾113次,平均12.7年发生一次。在解放以前,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水害未除,水利未兴。每一次水涝灾害过后,“庐舍倒塌,溺死者多见”的记载在县志中随处可见。恶劣的生活环境,磨练了大陆泽地区的人民,造就了他们自强不息的坚强性格。
邢家湾人受这种多灾环境的影响,一是形成了敢于离家闯天下的开放意识。邢家湾人自古就有走南闯北的习惯,遇到灾害年有很多人出去打工做买卖,甚至举家外逃谋生。这些人有的在外地居住一两年,也有些人从此在外地定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北京、天津、济南等大城市从事工商业。直到解放后,这里外出经商务工的人也比周围村庄的人多。由于中国人有浓厚的叶落归根的乡土观念,许多漂流异乡的邢家湾人很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家乡人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或代销家乡的工业产品,这也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邢家湾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二是长于手工和制作技术,有善于从事商业流通的传统。邢家湾的人民很早就从事工商业和运输业。解放前,本地生产的土布、粮食、苇席、草纸等商品经水路运到天津,进而转销全国各地,换回洋布、煤油、火柴等人民生产生活必需品,特别是邢家湾人生产的轧花车很早就畅销在北方的产棉区,尤其是在山东、河南和北京一带是很有名的。这些传统的手工技术和传统工艺传承至今,经久不息。三是形成了自强不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的顽强精神。频繁的水患使邢家湾人养成了灾后不怨天尤人,靠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靠自己的智力和体力重新开辟谋生之路的习惯。这种传统的习惯培养了他们顽强不屈、灵活多变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方式,比如,邢家湾传统的产品是轧花机,解放后,国家兴办了许多的大型棉花加工企业,原来的产品不适应市场的需要,他们就制造带锯机。国家林业政策变化后,不允许采伐天然林,他们就转产方便面机,当大型的方便面厂出现后,小型方便面机销路不畅,他们就转向型煤机。总之,依靠灵活的经营策略,始终围绕市场转,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信誉,赢得了效益,赢得了发展。
3.较早的开放环境和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邢家湾人注重信誉、宽厚待人的淳朴民风
邢家湾人在长期从事工商业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地域特色的商业文化和淳厚民风。一是把诚信作为商业文化的核心。昔日的邢家湾是一个繁华的商埠,街市两旁店铺林立,主要是古玩店、瓷器店和日用杂货店;滏阳河岸每天停留的商船和车辆无数,进出的货物堆满了码头。但是,邢家湾人从不欺负外地商人,外地商人在此经商也有安全感。邢家湾人坚持“信誉是根本”,公平买卖,互惠互利,从不做亏心的生意。有时即使双方不订立书面合同,一经商定也能如约完成,如期交货。他们在日常口语中也常讲“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信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邢家湾商业地位的长久不衰,直到今天,这里的商人还十分注重“诚信”在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比如,一个著名的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搅拌机销出去后,由于建筑工人使用不当发生了故障,影响了施工的正常进行。由于混凝土的浇注是不能中断的,在深夜接到施工现场的求助后,他们连夜派出技术人员携带修理工具赶到施工现场,为施工企业排除了故障,保证了施工正常进行。他们诚信待人的举动,使广大客户更加信任,纷纷要求增加订单。诚信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发展,赢得了邢家湾在全国的知名度。二是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商业理念。他们在累世的经营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经营理念。如“一招鲜,吃遍天”、“货卖一张皮”、“和气生财”、“信息灵通,买卖兴隆”、“经商不懂行,一年白着忙”、“经商之道,重在诚信二字”、“有同行,无同利”、“买卖好做,伙计难搭”、“油香不怕巷子深,假货自拔生意根”、“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等等。这些商业经在今天仍然发挥着作用。三是形成了宽和淳厚的民风民俗。邢家湾传统的农商并重,儒家文化和商业文化杂糅的特点,造就了这里在经济繁荣的同时,社会风气也很祥和。在当地一直流传着“家和万事兴”、“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的俗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赞誉“将相和”、“兄弟和”、“姑嫂和”、“婆媳和”,贬斥诉讼和纷争。他们信守中庸之道,万事和为先,宽仁为上,把人与人之间协调关系、和平相处看作最大的处世原则,世代沿袭相传,形成了如今中庸宽和、笃实淳厚的自然民风,成为滏阳文化的独特亮点,而且一代一代地影响着这里的人民,又一代一代地发展着,为本地经济发展和区域的社会安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邢家湾,恶性和重大刑事案件很少发生,从而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三地区文化精华的共同特点
清河、河古庙、邢家湾三个地方虽然在地理位置上相近,但由于人文环境、自然条件、风俗民情的不同,使得三个地方的文化传统有一定的区别,各有许多自己的特点,然而从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角度去分析,其共同的优点或精华的东西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集成性文化的特征突出
不同的地理状况,产生不同的生态环境,在前工业社会中,生态环境也就决定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自然会产生出不同的文化。古运河畔的清河、滏阳河畔的邢家湾、黑龙岗流域的河古庙在历史上都是人流、物流的聚集地。这样的地理人文条件,造就了三地区的文化特点犹如容纳百川而汇成大海的汇积式杂交型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特点就是集农耕文化、水乡文化甚至包含游牧文化之大成(尽管这里的人们并不是游牧民族,也没有游牧生活的切身体验)。农耕文化中的务实纯朴与诚信宽厚、水乡文化中的灵活机智与进取创新、庙文化的虔诚、游牧文化中勇猛豪爽与四海为家的观念都被包容在这一文化精华中。比如作为滏阳河流域的邢家湾,尽管经过风霜雪雨的冲刷,水陆码头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但它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已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灵魂中,受到这种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的浸染,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无不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使得他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够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从而使自身在一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生活得更自如与更宽裕。比如,这里的小机械加工业,在极“左”思想盛行的年代,也并没有真正消失,很多农民在地下办厂,大胆地让受政治迫害而回到原籍劳动改造的很多专家和技术工人担任社队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摸索了技术,积累了经验,才使改革开放后邢家湾的传统手工业迅速恢复壮大,在全国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抢占了市场先机,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清河和河古庙也有着同样的经历。
(二)学习型文化的特征明显
善于学习和借鉴,也是这三地经济发展最快的主要原因。从历史上看,这里由于与河道比较近,且三条河的河床都比较高,虽然灌溉便利,但也最易为水灾所害,因此,土地沙化贫瘠,盐碱滩涂不利耕种,农耕条件差,而发达的航运使得人们极易学习到南来北往的人们带来的新的信息与新的谋生之道。善于学习是他们的一种生存的本能。他们敢于模仿,乐于从“试”中创新,乐于从“闯”中找新路的文化传统,使他们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子。这些地方自古以来就能工巧匠多,从商人员多。如清河没有山,也不养山羊,却是全国最大的山羊绒集散地;没有矿藏也没有矿藏产品,却有在全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硬质合金;远离汽车制造工业基地,却有全国最大、世界闻名的汽车密封件厂。这一切成就的获得无不来自于他们的好学习、善借鉴。拿来主义是学习型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平乡这样一个远离工业城市的地方,自行车制造业的发展虽一波三折,经历了模仿——受挫——再模仿——再受挫——创新求发展的艰难过程,但愈挫愈奋,终于发展为今天的支柱产业。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借鉴,再学习、再借鉴从而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过程。
(三)团结与竞争统于一体的特征显著
尽管这些地区的文化具有很强的集成性特征,但是在长期封建制度的影响下,正统文化仍然是农耕文化,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些地区处在农耕文化的包围之中,而且其本地区就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依托的。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养成的家族生产,亲朋结合的生产方式曾是这些地区经济起步阶段的主要生产方式。他们彼此互相交往,互相帮助,因而也比较容易形成浓厚的群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他们的商业经营中得到延伸和整合,并为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商品经济是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以自由竞争促进发展的经济。这些地区历史上商贾如流,商业发达,市场繁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使得这些区域产生了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自主竞争意识有机统一于他们的文化观念中。这两种文化观念的结合,形成了他们内和外争的特征,造成了一方面容易鼓励维护自由竞争,有利于挖掘个人潜能和工作活力。他们对传统的“安贫乐道”、“重义轻利”的文化传统进行了修正,而将其改造为“不安贫而乐道”、“重义也重利”的文化传统,他们不靠天,不靠地,专靠“自己救自己”。另一方面,重视社会和谐,造成这些地区家族的,邻里的联合,有利于筹资、有利于协作和共同发展。这是这些地方为什么在同样资金难筹集的情况下能办起一些有较大规模企业的观念原因。
(四)精神寄托的现实性色彩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