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7800000006

第6章

38.什么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它涉及哪些范围?

微血管是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前微小动脉之病变。病变的实质是微血管的基底膜增厚、管壁变硬及弹性减退、管径变窄,因而影响血液循环,使组织处于缺血与缺氧状态。微血管病变的性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不同,因此对糖尿病病人来说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由于毛细血管及微小动脉遍布全身各组织与内脏、器官,故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涉及的范围很广,但受害最为突出的器官有眼底视网膜、脑及神经组织、心脏、肾脏等,分别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微动脉瘤、糖尿病性脑及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性肾病(肾小球硬化)。这些病变之细节请参阅各有关问题。

39.什么是糖尿病性眼病及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易引起眼部的多种病变,包括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眼睑炎、白内障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其中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具特殊性,而且是导致糖尿病病人失明的主要原因。白内障虽然也可引起失明,但可通过治疗恢复视力,其临床威胁性不可与视网膜病变相比。其他眼病对糖尿病病人均非特异性,除青光眼(尤其是出血性)及角膜炎外,对视力均无影响。

白内障是眼睛晶状体(有如照相机的镜头)透光度减低的一种疾病,当晶状体完全混浊使光线不能透过时,就造成失明。糖尿病病人的白内障可分为两类:①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这种白内障主要发生于1型糖尿病,尤其是青少年(20岁以下),发展速度快,常常在短期内白内障即完全成熟(数周或数月)而造成失明。这种白内障并不多见。②老年性白内障,与一般非糖尿病病人的老年性白内障没有区别,但发生年龄较早,进展速度较快,常见于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特有的视网膜疾病,病变的实质是视网膜微血管瘤的形成、出血、渗出、新生血管的出现,视觉细胞及神经纤维水肿坏死,纤维组织及胶质细胞增生,直至视乳头水肿及视网膜剥离而失明。根据视网膜病变发展的情况,可将其分为六期:

一期:仅发现视网膜上有少数(一般不超过10个)微血管瘤,偶有点状出血。

二期:微血管瘤数目增多、点状出血常见。尚可见边界清楚的小白斑点,即硬性渗出斑。

三期:在二期病变基础上又出现棉絮状白斑,称为软性渗出斑。微血管瘤数目进一步增多。

四期:在上述病变基础上出现新生血管和玻璃体出血。

视力减退。

五期:视网膜出现纤维组织增殖,即瘢痕形成。视力明显减退。

六期:发生视网膜剥离(即脱落),视乳头水肿,导致失明。

上述六期中,前三期称为背景性(又称单纯性)视网膜病变,后三期称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从一期发展至六期可快可慢,有的可长达10年以上。

40.什么是糖尿病性肾病?根据其临床发展经过及表现可分几期?

糖尿病性肾病指肾脏的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其主要特征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管腔变窄,最后发生硬化,故又称为肾小球硬化症。发病初期可无症状,继而可出现蛋白尿,以后随病情进展肾功能逐渐减退。

体内有毒代谢产物如尿素氮、肌酐等排出困难,导致氮质血症与尿毒症,最后因肾功能衰竭死亡。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根据病情的发展可将糖尿病性肾病分为五期,现将各期的主要特点及临床表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期:此期以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的血流量增加为主要特征,而肾脏病理切片检查不能发现肾小球结构有损害。病人无任何临床症状,尿常规检查及肾功能均正常,仅B型超声波检查可发现肾体积增大,肾血流量测定发现肾小球血流量增加,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二期:此期肾小球结构可出现损害,但一般无临床症状,尿常规检查仅间或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或运动后尿白蛋白量增加。

三期:此期特点为尿白蛋白排出量呈持续性升高,一般为20~200μg/分钟。尿常规检查可有间歇性少量蛋白尿。血压可稍高于正常但未达到高血压水平。此期称为隐性或初期糖尿病性肾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

四期: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尿24小时蛋白定量一般大于0.5克(g)。肾小球滤过率可逐渐下降,临床出现浮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及肾病综合征之表现。肾脏病理检查已出现肾小球硬化。此期称为临床糖尿病性肾病。

五期:此期为终末期,出现尿毒症临床表现。

上述分期中,一至三期为非临床期,如果积极加以治疗尚可有不同程度之逆转;四至五期为临床期,病情进展,一旦发生持续性蛋白尿,平均在6年左右死亡。但每个病人糖尿病性肾病进展的速度各不相同,有的在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后2年即发生尿毒症,有的则可长达30年才出现尿毒症。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大多数同时有视网膜病变,但也可单独存在。

41.什么是糖尿病性心肌病?它与冠心病有何区别?

糖尿病性心肌病主要是由心肌微血管病变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性病变,而不是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故临床表现以心脏扩大、心律不齐及心力衰竭为主,和其他原因引起之心肌病大致相同,一般不会发生心肌梗死。但糖尿病病人冠心病与心肌病常同时并存,仅单独发生糖尿病性心肌病而无冠心病者十分少见。

糖尿病性心肌病尚无特殊的诊断手段,只是在排除了其他原因之后才考虑这一诊断。心肌活检虽然对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但难度较大、有危险性,故临床上极少使用这种检查手段来诊断糖尿病性心肌病,主要靠超声心动图协助诊断。

42.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何特点?

人体神经系统十分复杂,它包括中枢神经(如大脑、脊髓)、外周神经和植物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等。神经系统支配人体的运动、感觉和内脏及器官的功能,并调节血管的舒缩、汗腺的分泌,其生理作用十分重要。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与死亡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发生于任何神经组织。其发生原理与神经组织缺血、缺氧、高血糖引起神经组织内营养物质的缺乏及某些代谢产物(如山梨醇)积聚有关。现将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简要介绍如下:

(1)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为四肢末梢神经炎。病人自觉有对称性手指、脚趾麻木,针刺样痛及虫爬样感。皮肤感觉减退,故病人手脚好似戴了手套与袜套。下肢比上肢多见。

有时单一神经分枝如尺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也可发生病变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血管供血障碍及肌肉营养不良,导致肌肉萎缩、无力,活动困难等。

(2)脊髓神经病变。比较少见,临床表现多样化,可出现双下肢位置觉丧失、步态不稳、排尿困难、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或消失、共济失调等。肢体皮肤可出现麻木、刺痛、灼热及感觉异常。

(3)植物神经病变。又称自主神经病变。植物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类,这两类神经主要调节内脏的功能。糖尿病病人患植物神经病变时这两类神经多数同时受到损害,但在程度上可不一致,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

心血管植物神经病变时主要表现有两方面:①体位性低血压,即从卧位突然站起时,病人感到头昏眼花、视物不清,严重者可跌倒。②心跳过快或过慢,临床称之为心动过速及心动过缓。心率不随呼吸变化而变化,每次心跳之间的距离(临床称为心搏间距)比较固定,是判断有无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检查手段之一。极少数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糖尿病病人可发生心跳骤停而猝死。

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主要表现如下:①肠功能紊乱:反复发作性腹泻、稀水状大便,一般无腹痛。也可有腹胀及便秘,有的则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这种肠功能紊乱临床称之为糖尿病性肠病。②食管及胃张力低下:食管张力低下时食管蠕动减弱、排空缓慢,食管呈扩张状态,因而病人吞咽食物困难,有作阻感,常怀疑患了食管癌。胃张力低下时,胃蠕动减弱、排空延缓,以致食物在胃内滞留,使病人感到腹胀、恶心、食欲减退,严重者可出现呕吐及胃扩张。③胆囊张力低下:胆囊收缩力减弱,进食后胆汁不能充分有效地排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于是胆汁滞留在胆囊内而易引起胆囊炎及胆石症。④胰腺神经病变:可使胰酶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⑤直肠和肛门神经病变可引起大便失禁。

膀胱植物神经病变时患者排尿无力,对膀胱充盈感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发生尿潴留,膀胱内尿量多达数千毫升以上,致使小腹部明显隆起,有时竟被误认为下腹肿瘤而考虑手术。尿潴留患者甚易并发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治疗十分困难。

生殖器官植物神经病变的主要症状是阳痿、早泄、逆行性射精(即精液逆射入膀胱内),是男性病人不生育的原因之一。

其他植物神经病变包括出汗异常及瞳孔调节障碍。患者在天热时无汗,有时则半身出汗或一侧出汗、另一侧无汗,在吃饭咀嚼时却又大汗淋漓。瞳孔缩小且外形不规则,对光的照射反应迟钝或消失。

(4)脑神经病变。人体共有12对脑神经,直接起源于大脑不同部位,其中11对支配头面部器官如眼、耳、鼻、喉的感觉与运动,而第X对迷走神经则支配内脏活动。患糖尿病时任何一对脑神经均可发生病变,但以第Ⅱ对(视神经)、第Ⅲ对(动眼神经)、第Ⅵ对(外展神经)病变最常见,主要症状为视力减退、上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等。第Ⅶ对脑神经(面神经)病变时可出现面瘫,第Ⅷ对脑神经(位听神经)病变时可出现耳鸣、眩晕、听力减退等。

(5)糖尿病性脑病。除了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外,糖尿病性脑病主要是指大脑皮层细胞出现退行性病变及萎缩,造成脑功能减退,表现为健忘、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情感障碍等,严重者则出现进行性痴呆。

(6)神经源性关节损伤。糖尿病病人如果支配关节感觉及运动的神经发生病变,则关节在受到损伤或负荷过重时毫无感觉,使关节得不到自我保护,于是损伤过程不断重复,以致关节的韧带、软骨、关节骨面、滑囊等发生肿胀、破坏、骨折,关节出现脱位或半脱位以及畸形。这种关节病变好发于踝关节、跖趾关节及膝关节,临床上称之为“夏科关节”。

43.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高血压吗?为什么?

糖尿病病人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发病年龄也较一般人早8~10年。1型与2型糖尿病病人均易发生高血压,但主要见于2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血中胰岛素值及血脂水平较高的患者。糖尿病病人易发生高血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糖尿病与高血压有共同的遗传缺陷为基础;②肥胖使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③高胰岛素血症易导致高血压及动脉硬化;④并发糖尿病性肾病,而引起肾源性高血压(主要见于1型糖尿病)。此外,肾小动脉硬化也可导致高血压。

糖尿病病人合并高血压时,其危害比非糖尿病病人之高血压要大。高血压可促发或加重糖尿病性肾病,使动脉硬化进展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频率明显增加,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44.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哪些肝病?

最常见的是脂肪肝,大约50%的糖尿病病人合并脂肪肝,以2型肥胖型糖尿病发生率最高。发生脂肪肝的原因与肝内糖元储备减少及肝内脂肪合成增加有关。肝硬化也不少见,这与糖尿病病人营养及能量供应不足、肝细胞变性、损伤及不正常再生有关。糖尿病病人尚易患病毒性肝炎,肝脓肿的发生率也比非糖尿病病人为高。

45.糖尿病病人为何易患胆囊炎与胆石症?

胆囊炎、胆石症可发生在糖尿病之前,也可发生在糖尿病之后。患胆囊炎、胆石症的病人,尤其是肥胖者容易发生糖尿病,而糖尿病病人,尤其是2型糖尿病又常合并胆囊炎及胆石症,由此可见这两种疾病关系十分密切,有时很难确立究竟是糖尿病在先还是胆囊炎、胆石症在先。至于二者常常并存的原因可能为:①二者有共同的遗传缺陷基础,在不同的时期内分别表现出来;②糖尿病病人常伴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为胆结石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胆固醇沉积在胆囊内则形成胆固醇结石;③糖尿病引起支配胆囊收缩与运动的植物神经发生病变,导致胆囊扩大、收缩无力、胆汁郁滞及排泄障碍,胆盐成分就容易沉积在胆囊内引起炎症和形成结石。

糖尿病病人合并胆囊炎及胆石症时,常无明显症状,尤其是没有疼痛感。在急性发作时可仅表现为发热,故常易误诊。

许多糖尿病病人往往是在常规进行B超体检时才发现有胆囊炎及胆石症的。因此,糖尿病合并胆囊炎及胆石症的人一旦发生胆道感染,其预后要比非糖尿病病人为差。必须指出:

有些胆囊炎、胆石症病人,尤其是中年以上肥胖者,由于没有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也未做常规血糖检查而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这种病人因病情变化需行胆囊手术时,由于不知道有糖尿病并存而导致急性代谢紊乱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其死亡率极高。因此,对每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均应常规检查血糖,以确立有无糖尿病并存。

46.什么是糖尿病性骨关节病?

糖尿病性骨病包括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以腰、骶骨最常见)、软组织钙化、骨软骨炎等,其中以骨质疏松为最常见。

关节病变包括关节退行性变、关节炎、关节畸形、强直及运动障碍、关节周围炎等,好发于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及跖趾关节、腰骶关节等。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酸胀、僵硬及活动不灵。导致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变的原因主要为:①糖尿病时体内钙、磷离子缺乏,如果同时有糖尿病性肾病,则维生素D的羟化发生障碍、双羟维生素D生成减少(它是促进肠道吸收钙、磷离子的最强有力的物质),使钙、磷缺乏进一步加重。

钙、磷为构成骨质的重要成分,当钙、磷缺乏时,必然导致骨质疏松。②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可导致骨及关节缺血、营养障碍,关节容易变形,失去正常的支撑作用,而易发生损伤和破坏(即夏科关节)。

47.糖尿病病人易患哪些皮肤病?其中哪些为糖尿病特有的病变?

糖尿病病人皮肤中的水分比正常人少,再加上皮肤微血管和末梢神经病变影响皮肤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皮肤常比较干燥、弹性差、表皮变薄、再生能力及抵抗感染的屏障作用下降,故易并发各种皮肤病。常见的皮肤病有以下几种:

同类推荐
  • 节气与养生

    节气与养生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无时无刻不在受春湿、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古典医学名着《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天人相应”的养生观。这种观点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同时也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生理活动受自然的影响而不断地调整和适应。大自然阴阳消长的变化,引起了四时寒暑冷凉的变化,并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规律。
  • 公众安全应急手册(心理健康篇)

    公众安全应急手册(心理健康篇)

    本书针对灾后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内容简单易懂,还提供有简单实用的自我治疗方法,为您时刻保持心理健康服务。希望本书提供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够被您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为您自己以及亲人、朋友的灾后心理重建提供帮助。祝愿您及家人都拥有一个身心健康、幸福快乐的生活!主要内容: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 防病治病卷(千万个怎样)

    防病治病卷(千万个怎样)

    你唯一真正拥有的是你的身体,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维护身体健康是人生中最紧要的事,专家指导,有问必答,本书为你能更有效地防病治病支招。
  • 家庭医学百科

    家庭医学百科

    本书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健康理念与常识、疾病防治与护理两个大方面,针对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健康问题,做出介绍和治疗建议。书中不仅涉及头颈部、胸背部、腰腹部等身体部位的常见疾病,还添加了最新发生的如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对各疾病的类型、病因、症状进行分析,并从西医、中医、食疗等方面做出解答,内容全面,讲解通俗,科学性强,是家庭生活中不可少的医学顾问。
  • 衣食住行与食管癌防治

    衣食住行与食管癌防治

    本书分3篇,既基础篇、未病预防篇、已病养治篇,向广大读者全面介绍有关食管癌的基础知识、诊断、预防方法及治疗原则,尤其是介绍蕴含在日常生活,即“衣食住行”中的防治知识。
热门推荐
  • 雷电之神

    雷电之神

    元气大陆,强者为尊;修炼元气,力决身份。残酷大陆,不断杀戮;没有实力,会被欺负。生活在充满元气的天地中,人们可以吸纳元气修炼。但吸纳元气修炼却有两个选择:一是用元气来淬体,成为拥有强悍身体的元气武者;二是吸纳元气来靠双手结印引发天地间的元气,产生强大的攻击。
  • 魔兽女神战记

    魔兽女神战记

    有史以来最邪恶最圣洁的主角降临艾泽拉斯世界!最大的理想?打下一个大大的11,名气美人一个都不能少!最喜欢的运动?“推倒”算运动么?最强大的武器?被称作“神之指”的右手中指。最大的烦恼?为什么总有男人对我表白?最大的困惑?为何邪恶如我还有无数人爱戴拥簇?为什么美人纷纷倾心于我?为什么不用努力就强大到让敌人畏惧?为什么11天下的理想就这么容易实现?本书变身,百合,11,11四大雷人元素齐聚,星辰倾情上演,谢谢观看。
  • 查理九世之双生手环

    查理九世之双生手环

    唐晓翼回归,同时也带来一件秘宝的线索,传说在昆仑山的顶峰居住着独角兽一族,dodo冒险队又会有怎样的冒险?
  • 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本书介绍了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春节的饮食与保健;元宵节的活动与饮食;清明节的习俗与疾病;端午节的医疗保健;中秋节饮食重时令等。
  • 你看云时很近

    你看云时很近

    怕被拒绝,所以首先拒绝别人,怕被伤害,所以首先伤害别人,怕被抛弃,所以必定是第一个离开的人
  • 心理暗示的力量

    心理暗示的力量

    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能对人产生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心理暗示的力量》详细介绍了心理暗示产生的原因、其蕴涵的潜在能量,以及运用这种能力的技巧,能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感悟到暗示的力量,从而掌握并运用这种力量,获得人生的成功。《心理暗示的力量》由牧之编著。
  • 如何对待受挫折的孩子

    如何对待受挫折的孩子

    贪图享乐,偎依在母鸡翅膀下的小鸡,永远也不可能去自己觅食。追求安逸,沉醉于老鹰呵护下的小鹰也永远不能够翱翔蓝天。作为父母,为了让孩子早一天自强,早一天去拥抱世界,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大胆地放下“保护伞”,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长,从小就体验必要的挫折,经历失败,吃到“苦头”,懂得生活的艰辛,以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生存能力去迎接未来!
  • EXO之夏日之恋

    EXO之夏日之恋

    “你等等我啊!”小狼们对跑远的少女们喊道“就不,追到我就嫁给你!”十一位少女对自己的小狼喊道。在他们后面,少女边跑边哭,鹿晗在后面追。鹿晗在后面边跑边喊;“世雅,我错了,回来好不好?”。。。。。。。。。。。。
  • 太子嫁到,腹黑太子妃

    太子嫁到,腹黑太子妃

    天降大灾,百姓流离失所,钦天监言:“太子献身神女,灾祸自解。”面对送上门的美貌太子,神女大人小掌一挥,果断凌厉:“丑拒。”天下第一美人太子被拒之门外,太子殿下很生气:“很好,你还是第一个拒绝本殿下的人,你已经成功引起本殿下的注意了。”
  • 校草大人莫生气

    校草大人莫生气

    他外表冰冷,他是全校女生的神。却被她的与众不同所吸引。她外表坚强,内心却是实在少女。却因为他对她的与众不同被全校女生所攻击。“校草大人你可不可以不要对我那么好。”“哦?那~好吧,我不对你好了!”“呼。”她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因为~因为我会对你更好”“唔……”桀少在下认错!!门外偷听群众汗颜,咱们会长这是怎么了?说好的女生都是烦人的东西呢?咋么可以变的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