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87000000003

第3章 良知就是道——欲做事,先做一个有良知的人(2)

先生说:“你正是要到心上去寻找一个天理,这就是所谓的‘理障’。此间有一个诀窍。”

九川问:“请问是什么诀窍?”

先生说:“致知。”

九川问:“如何致知?”

先生说:“你的那点良知,正是你自己的行为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是正确的,错误的就知道是错误的,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真真切切地依循着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如此就能除恶。此处是何等稳当快乐!这些就是格物的真正秘诀,致知的实在功夫。若不仰仗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关于这点,我也是近年才领悟得如此清楚明白的。一开始,我还怀疑仅凭良知肯定会有不足,但经过仔细体会,自然会感觉到没有一丝缺陷。”

【心学解】

人人都知道,社交场合中,大家对那些心肠好的人会有好感。实际上,他们就是那些使用自己良知的人。王阳明说,良知人人都有,问题就在于,有人不使用它。或者说,有人不知道怎样使用它。针对此,王阳明在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时曾和弟子陈九川有段话。陈九川问,如何才能致良知,也就是使用良知。王阳明回答:“你的那点良知,正是你自己的行为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真真切切地依循着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就能除恶。此处是何等稳当快乐!”

为了很好地理解,我们用下面这个故事来说明。

东晋时期的名士殷浩有一段时间赋闲在家。名士不做官,心理压力很大。忽然有一天,宰相桓温邀请殷浩出来做官。殷浩大喜过望,一跳三丈高。他决定接受桓温的邀请,出来做官。于是,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

殷浩给桓温回信,这是极容易的一件事。但他太激动了,写字的时候手不停地抖。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态,试想,只要写封回信,官位就唾手可得,这么便宜的好事,天下有几人能碰到?大概正是太激动的缘故,字写得太差,连语句都不知道怎么组合才好了。一会儿嫌自己的字太丑,一会儿嫌信的内容不够真诚,一会儿又嫌用语太热情,有失名士的风度。他写了又撕,撕了又写,一封信折腾了一天,在他面前的仍然是张白纸。

他的仆人们见主人如此,很是诧异,这到底是在写信还是在做学问,就是江郎才尽也不至于连信都不会写吧?众人前来看他的时候,只见书房里扔了一地的纸,而信也是写好了刚装进信封又抽出来重写,刚写好又撕了重来。大家在一旁看得着急了,催他:“您是否已写好回信?这种事可是刻不容缓啊。”

殷浩一听,更是手忙脚乱,慌慌张张地随便抽了张白纸装进信封,自我安慰:“一切尽在不言中啊!”接着,就命人把信送出去了。

桓温在那边也等得心急,天都黑了才收到信。他打开信封一看,发现里边只有一张白纸,当场就怒了:“姓殷的也太给脸不要脸了,我好心想给他官做,他倒好,不做就不做吧,居然还给我一封空白信玩我!”

那边自以为和桓温心有灵犀的殷浩左等右等,都等不到政府的重新聘用,才明白过来,寄空白信就是一个大大的错误啊!

我们很多人可能也和殷浩遇到过同样的困境,遇到一件事,左思右想,右思左想,意识流来流去,可最终做完事后又大为懊悔,因为不是自己的本心。

王阳明说,这是因为你不能致良知的缘故。那么,如何才能正确致良知呢?很简单,你的良知是你思考做事的准则。你思考要做事的一刹那间,良知就知道是非对错。比如你要去抢劫,这个念头一起,良知马上告诉你,这是错的。比如你要扶老奶奶过马路,这个念头一起,良知马上告诉你,这是对的。你不要欺骗它,错的,就要克服掉它;对的,就马上执行它,就这么干净利落。这就是致良知!

原来,致良知就是意动时听从良知的分析,执行良知的命令而已。但一定要记住:一定要是意动的刹那之间,你心中判断的是非对错。

如果过了这段时间,你再反复考虑思量,无论你的分析多么透彻,多么合情合理,其实都不是良知的展现了。

现在,我们回到殷浩写空白信事件上来。

殷浩一听桓温请他做官,马上就动了心,他的意识第一时间告诉他:赶紧写封漂亮的回信!当然,意识可能还会告诉他,不理他。但对于特别想当官的殷浩来说,这不可能发生。

“漂亮的回信”就是良知的判断,殷浩如果能致良知,就按照良知的这个判断,不要欺骗良知,有什么说什么,即使是忘乎所以的欣喜之情也应该写上去。但是,殷浩欺骗了良知,他的反复思考就是证据,一会儿认为书法太臭,一会儿又认为自己太不热情,一会儿又认为自己太过热情。良知被欺骗,自然就被掩盖,所以余下的事情即使做成,其实也不是良知的指引了。

殷浩所以回了封空白信,就是因为没有遵循刹那间良知的指引,却以自己的意气来行事,结果,“意”是有善有恶的,有智有愚的,由于没有良知做出鉴定,所以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智什么是愚,做错事就难以避免了。

王阳明心学重体悟,就是通过良知的力量在刹那间做出是非判断。是非判断一定型,就按照它的判断为善去恶,这就是格物,这就是致良知。

我们平时做事前深思熟虑固然需要。但很多时候,我们用以深思熟虑的其实不是我们的本心,而是意,意是有善有恶的,极不可靠。

在现代心理学上,我们称这种使用良知的方法为“第一感觉”。

第一感觉,指的是人看待事物和人物的一种直觉。这一直觉并不是受人类意志控制的一种先天而来的特殊的思维方式,心理学家说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但王阳明说,这些都和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没有任何关系,只和本能有关。这个本能就是我们的良知。

当我们和他人交往时,我们对对方的第一感觉(印象)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最鲜明、最牢固,也最正确。因为它是良知在起作用,所以,请相信你的第一感觉,相信良知的力量,做一个具有良知的人,就能在社交场合刹那间认清对方。

4.做一个真诚的人

文蔚谓“致知之说,求之事亲、从兄之间,便觉有所持循”者,此段最见近来真切笃实之功。但以此自为不妨,自有得力处。以此遂为定说教人,却未免又有因药发病之患,亦不可不一讲也。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若是从兄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即是事亲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矣;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即是从兄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矣。故致得事君的良知,便是致却从兄的良知。致得从兄的良知,便是致却事亲的良知。不是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却须又从事亲的良知上去扩充将来。如此,又是脱却本原,著在支节上求了。良知只是一个,随他发见流行处,当下具足,更无去来,不须假借。然其发见流行处,却自有轻重厚薄,毫发不容增减者,所谓天然自有之中也。虽则轻重厚薄,毫发不容增减,而原又只是一个。虽则只是一个,而其间轻重厚薄,又毫发不容增减。若可得增减,若须假借,即已非其真诚恻怛之本体矣。此良知之妙用所以无方体,无穷尽,“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者也。

——《传习录·答聂文蔚》

【原文直译】

聂文蔚你认为致知的主张是从孝亲敬兄中寻求,然后感觉到有所依循。从这里可看出你最近真切笃实的工夫的确客观。但是,你从此处下工夫自然无妨,可应该有个“着力处”。如果认为这是可以用来教导别人的定论,就会出现吃错药而生新病的后果。我现在就和你说一下。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的显现处,唯有一个真诚恳切,这个真诚恳切就是良知本体。所以,用良知的真诚恳切去侍奉父母就是孝,用这良知的真诚恳切去尊敬兄长就是悌,用这良知的真诚恳切去辅佐君主就是忠。良知是唯一的,真诚恳切也是唯一的。如果尊敬兄长的良知不能真诚恳切,也就是侍奉父母的良知不能真诚恳切。如果辅佐君主的良知不能真诚恳切,也就是尊敬兄长的良知不能真诚恳切。所以说,能致辅佐君主的良知,就是能致尊敬兄长的良知。能致尊敬兄长的良知,就是能致侍奉父母的良知。但并不是说如果不能致辅佐君主的良知,就必须从侍奉父母的良知上延伸出辅佐君主的良知来。若如此,就又脱离了根本,又在细枝末节上绕了。良知只是一个,随着良知的显现和发挥作用,它本身就是完美的,不必再去寻求,也不用到别处转借。然而,良知的显现与作用处,自然有重轻厚薄的区别,不容丝毫增减。程颐所谓的“天然自有之中”就是这个道理。其中的重轻厚薄虽不容增减分毫,但良知本体只是一个。虽本体只是一个,但其中的重轻厚薄又不容增减分毫。若能增减,能求借,也就不是良知“真诚恳切”的本体了。之所以良知的妙用无方位、无形体,无穷无尽,“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就是这个原因。

【心学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是个好人,一个人有菩萨心肠,其实说的就是他有良知。而他为什么有良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认为他很真诚。这个真诚就是良知的表现。当你真诚时,就像是一块磁石,所有人都会被你吸引过来。心理学家通过无数次实验证明,那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真诚的人,会得到更多的朋友,并且友情稳固。而那些虚情假意的人,虽然在短时间内能获得别人的首肯,却不能维持长久的朋友关系。

王阳明说,真诚必然是发自良知的,只有你存着良知的心,才能做出真诚的事来。当你拥有良知时,你的真诚会以各种方式流露在不同的场合和人的身上。比如你孝顺父母时,如果是真诚的,那必然会让父母感到你有良知,比如你与朋友交往时,如果你是真诚的,那必然会让对方感到你的良知。

日本茶道泰斗级人物千利休在世时在日本很受别人尊重。一次,一个叫上林竹庵的爱茶者邀请他参加一个茶会。千利休痛快地答应了,带了许多弟子去捧场。

上林竹庵见到千利休到来,心情无比激动,激动的同时还有些紧张。所以当他开始为千利休点茶时,大为失态。他的手发抖,所以去拿茶盒上的茶勺时,掉在地上。接着就是茶笼倒下、茶笼中的水溢出,整个点茶的场面像是一出小丑剧。千利休的那些弟子都忍不住窃笑。

不过,竹庵虽然有太多失误,可脸上仍然是一副点茶时恭敬的神态,这让千利休很是动容。茶会结束后,千利休对他的弟子们说:“今天茶会主人的点茶真是天下第一。”

弟子们几乎要哄堂大笑,他们无法理解老师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有人小心翼翼地问:“他点茶颠三倒四,怎能是天下第一?老师您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千利休回答说:“就是大实话啊。”见众弟子吃惊的样子,他解释道:“你们没有注意到吗?竹庵为了让我们喝到最好的茶,一心一意去做。虽然有失误,可他是真诚的。从始至终,他的真诚让我感动,所以说,我喝的是天底下最好喝的一种茶,真诚之茶。”

真诚,就是要你发自肺腑地去做事,没有半点矫饰,更没有半点心不甘情不愿。真诚的人,向来都是知行合一的人。

曾经有个小镇干旱无雨。当地的牧师就把人召集起来,准备在教堂里开一个祈求降雨的祷告会。在来的人中,有一个小女孩,瘦弱矮小,几乎没有人看到她。牧师在讲坛上讲了好久,终于注意到那个小女孩,他吃惊地睁大眼睛,突然把那个小女孩指给众人看,说:“那位小妹妹很让我感动!”

众人没有理解牧师的意思,牧师激动地继续说:“我们今天来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个会堂中,只有她一个人带着雨伞!”

大家又看向那小女孩,果然,她的座位旁挂了一把可爱的小雨伞。

什么是真诚?真诚就是知行合一。也只有真诚的人,才能知行合一。

5.社交的技巧:良知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清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有是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传习录·徐爱录》

【原文直译】

徐爱说:“听了先生关于‘心即理’的观点,我受益匪浅。但旧说(朱熹的学说)依然萦绕心中,还不能完全祛除。比如侍奉老爹,那些嘘寒问暖、早晚请安的细节,难道不需要讲究、不需要去外界学习吗?”

王阳明回答:“怎么会不讲求不学习?可是要有个主次。须在心中存个‘去私欲、存天理’的前提下去讲求学习。举例来说,寒冬时的保暖,也只是要尽己之孝心,不得有丝毫私欲夹杂其间;炎夏时候的避暑,也只是要尽自己的孝心,不得有丝毫私欲夹杂其间。只问自己的心。如果自己的心没有私欲,天理至纯,是颗诚恳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抵御严寒,会主动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消暑,会主动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现,但这颗孝心必是真诚无欺的。我用一棵树来比方吧,树根就是那颗诚恳孝敬的心,枝叶就是尽孝的诸多细节。一棵树,它必须先有根,然后才能有枝叶。你何曾见过有的树是先有了枝叶,然后才有根?《礼记》上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必须有深爱之心作为根本,便自然会这样了。”

【心学解】

关于社交技巧,是很多社交达人的最爱。他们总把在社会交往中的技巧当成是游刃有余于社交场合中的法宝。社交真有技巧吗?这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至少在王阳明看来,它是没有技巧的。就是有技巧,也是细枝末节,大可不必认真对待。

1508年,王阳明因得罪了朱厚照身边的大红人刘瑾,而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驿站担任站长。龙场在当时很难从地图上发现,它是原始森林里的一颗蘑菇,是大海里的一根铁钉。它在万山丛棘之中,偏僻闭塞,是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原始地带。

这里的生存条件极为艰苦,毒蛇遍地,野兽窜奔,晨光熹微时,山中就凝聚起古老植物腐烂所发出的毒气,人会感到胸闷,头痛欲裂。雾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在这片史前地带,住着一些苗族人,他们性情凶猛,善用毒箭,杀人不分青红皂白。

同类推荐
  • 方与圆

    方与圆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方圆之道解读说话技巧、方圆之道解读处世方法、方圆之道解读商场风云、方圆之道解读职场准则、方圆之道解读爱情与友情、方圆之道解读人生禁忌。
  • 5分钟看穿人心

    5分钟看穿人心

    你是否不明白为什么上司上午还在对你微笑,下午就炒你鱿鱼?你是否正在头疼该如何搞定难缠的客户?你是否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和他们沟通?你是否奇怪要好的朋友为什么突然和你疏远起来?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人心难懂,但必定有迹可循,本书为你提供了一条探视人心的绝佳秘径。一个人的外表、衣着、言谈、举止、爱好、品德等方面,无不隐藏着他内心世界的点点滴滴,就连不经意间的小动作,也会透露出他的小秘密。在这本书中,你将学到如何观察这些细节,如何判断它们是否有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细节洞悉人心,进而成为一个沟通高手、交际达人。快速读懂人心,从翻开这本书开始。
  • 财富的秘密

    财富的秘密

    财富是一种心理状态,或者更确切地说,财富是通过一种心理状态而被创造。几乎没有人一下就变得富有的人才会变得富有,个人财富的成长与发展有时很少被繁忙的男人或女人注意到,这样的人差不多是无意识地增长财富。
  • 20几岁,决定女人一生

    20几岁,决定女人一生

    20几岁的女人最需要培养气质美。真正有智慧的幸福女人总是精彩纷呈、出神入化的。她们的外貌不一定委漂亮,但有一种无形的魅力由内而处散发出来,使他们周身散发出一种气质。气质是长年累月的和累积培植的,相由心生,容颜和气持最终是靠内心滋养的。她们在不断的学习中丰富自己,在吸取经验教训中完善自己从而迅速成长起来。气质就是这样一点点从内心雕琢一个人,塑造一个人。20几岁开始将美丽进行到底。美丽是终其一生的,每个阶段的女人都可以是美丽的,而20几岁的尊定一生美丽的基础。掌握了让自己变成美丽的武器,你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人老珠黄,美丽也可以与日俱增。懂得魅力妆容,学会做“声音美人”,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为什么温州人能赚钱

    为什么温州人能赚钱

    本书以成功的温州商人的案例故事,介绍了温州人特有的草根精神以及温州人的赚钱技法。
热门推荐
  • 浪漫青春:绯闻男友弄假成真

    浪漫青春:绯闻男友弄假成真

    “京鳕,你看我今天给你带了你最爱吃的炸鳕鱼哦。”华寥寥打开不锈钢饭盒,拿出小叉子,“快尝尝我的手艺吧。”尹京鳕看着他,“作业没写完,你就有这个闲心吗?!”她说,“在外面好歹也是我的绯闻男友,我学习这么好,你学习这么差劲。”“……”不知过了多久以后“臭小子,你跟你爸一个样,成绩都这么差,你看看你妹妹怎么学习的啊。”华邵立刻求饶,“老妈,是爸爸笨,遗传给我了,不怪我学习不好啊,你看妹妹遗传你,多聪明。”“……”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老婆再生一个呗。”“想得美,要是跟你一样笨,怎么办啊。”“对啊,我是笨,但是我做的最聪明的一件事就是把你追到手啦~”学霸尹京鳕彻底对绯闻男友无语至极!
  • 权色之路

    权色之路

    自古皇朝皆血史,孤鸿难当局外人。穿越到了隋末,杨洪做起了李渊的傀儡皇帝。生死如一线之隔,命运由他人掌握。为了生存,也是为了造福天下百姓,杨洪被逼走上反抗之路。三月东飞,大兴靖难,南隋朝与北唐朝逐鹿天下;三争三战,世界一线,全球战争被蓄意掀起……东、西突厥,辽东高丽,海外倭国,个个蠢蠢欲动。欧洲骑士,美洲蛮夷,南洋海盗,挑动天朝威严。内有祸乱起义,外有虎狼之师,大隋王朝风雨中飘零;厉兵秣马,励精图治,且看杨洪如何塑造隋王朝世界霸主地位,走向人生巅峰权色之路……【普通群:189416826】
  • 元素精英(科学新知丛书)

    元素精英(科学新知丛书)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微量元素这一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某些疑难病症的微量元素起因,讨论了有关微量元素用物的研制,探讨了中医药中微量元素的应用。本书适合初高中文化程度的读友,有助于在微量元素领域开阔眼界、活跃思想、拓展市场、创新事业时,随手翻翻或有裨益。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智慧毕现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智慧毕现

    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宝藏猎人之美人鱼号

    宝藏猎人之美人鱼号

    一艘神秘失踪的前苏联核动力攻击潜艇带伴随着她的神秘失踪引发一系列寻找行动,无论人们付出多少努力均无功而返,渐渐地这艘潜艇和她的故事变成了一个传说,直到有一天一则神秘的讯号暗示潜艇再次出现围绕神秘讯号和对潜艇搭载货物的猜疑数个神秘团体争相寻找美人鱼号的秘密,是简单事故还是人为,对于前苏联维克多III级美人鱼号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探索路上迷雾重重,来自美国的宝藏猎人二人组是否能探知其中的真想呢?宝藏猎人系列并不是一部单独的作品,它作为整个圣域宇宙的开篇将在其后展现与外星人接触的宏大宇宙。而整部圣域系列小说也将有多部不同主题的小说所组成。
  • 古神风暴

    古神风暴

    苍天知我意,日月明我心,一笑山河动,一怒天地崩!强者的世界,唯我独尊!
  • 诸天长生路

    诸天长生路

    一世又一世,一生又一生,一界又一界,漫步长生路。仙道一途,我求为长生而已,天地无心我有心,我以我行征天心。
  • 男人四十临界线

    男人四十临界线

    男人四十:梦想依然是个很鲜活的字眼,成功依然是个崭新的课题。男人四十:不要跟年轻人比体力.多动脑少动手,这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男人四十:忙碌是一种充实.但不应成为生活的全部。男人四十:折腾事业,但不要折腾身体,善待自己.是对未来负责。男人四十:在激情中享受精彩,在平和中体味成功。
  •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肝炎病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肝炎病

    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是一门学科,临床疾病复杂多变。系列书籍中所选病种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疾病,每一病种除详细介绍病因、病机、证候、治法以及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外,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其预防调护,做到防治并重。
  • 混沌空间之望君

    混沌空间之望君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大学毕业后,由于工作不顺,回乡村老家过平淡小日子的主人公在一次意外中得到一块玉坠,而后发现玉中其实是一个混沌小空间,空间里面的灵兽和空间前任主人留下的资源,让主人公一改平庸的生活,开始了他的逍遥修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