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45300000021

第21章 杨勇:自败败人(2)

有这样一件事曾被人传诵,大臣尉迟的孙女很美。有一次在仁寿宫被隋文帝看到,很是喜欢,便常常临幸之。独孤皇后知道后,趁隋文帝上朝时将此女杀掉了。隋文帝大怒,但多年来的“惧内”习性让他发泄怒火的方式很特别:他骑着马跑出了皇宫,一路纵驰,进了山谷间二十余里。大臣高颎、杨素等追上他,劝他回去。隋文帝叹息道:“我是天下之主,居然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这个皇帝做来何用?!”高颎道:“皇上难道要因为一个妇人而抛弃天下!”隋文帝当然不会,又骑着马回来了。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独孤皇后的嫉妒心已是近于变态了,事实也的确如此,她出身于鲜卑大贵族家庭,自然有着良好的文化修养,在道德的衡量尺度上肯定比别人不一样,这或许就是她嫉妒心的来源。

在这位母亲看来,杨勇贪恋女色的确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率性的杨勇曾指着母亲的侍女说,这些都是我的。独孤皇后知道后怒气顿生,当时恰好发生了杨勇正妃元氏暴死的事情,独孤皇后借机说,这肯定是杨勇将其害死的。

杨勇的所作所为其实已经背离了母亲心中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也是与母亲所提倡的价值观、伦理观相违背的。在独孤氏看来,太子的品行和品德已经不堪继任大统。

此时的杨勇在宫中二圣眼里已成了一块真正的朽木,不可雕了。隋文帝虽无废黜太子之意,但架不住枕头风总是吹,况且,独孤皇后因为没有品德上的劣行,说起话来自然义正辞严,有理有据。这让隋文帝不得不偶尔考虑一下杨勇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其实,在君权社会,平民都是三妻四妾,一个太子身边有几个女人又算得了什么呢?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碰上了独孤氏这样一个母亲。而这位母亲为了把儿子赶下台去,居然使用上了不足为外人称道的卑劣手段。

有一天隋文帝问重臣高颎:“据说广儿的妃子有神告曰:‘广必有天下’,你怎么看?”这显然是征求高颎对自己要废杨勇的意见。

高颎马上就跪下说道:“长幼有序,怎么可以说废就废?”

隋文帝听了这话倒是认可了,但高颎的话传到独孤氏那里后,这位皇后却是另一番打算:想要废杨勇,就必须要高颎滚出隋文帝的信任外去。恰好,过不久,高颎的夫人去世,独孤后跟隋文帝说:“高仆射老年丧妻实是一大不幸,陛下应该为他再娶一个!”

隋文帝便跟高颎说了独孤后的意思,高颎感激得一塌糊涂,流涕谢曰:“臣已老迈,退朝之后,唯斋居读佛经而已。陛下的好意我心领了,至于再娶之事,我看就算了。”

隋文帝明白强扭的瓜不甜,就不提此事了。过不久,高颎的爱妾生了一个男孩,隋文帝大喜,独孤后找到机会了,她跟隋文帝说:“陛下还相信高颎吗?当初您想为他娶妻,高颎却说自己老了,绝不再娶。其实是因为他心存爱妾,而欺陛下。”隋文帝想了一想,觉得这话也有道理,开始疏远了高颎。

杨勇太子之位产生危机之时,高颎苦苦劝谏,隋文帝却只当是一个老头在絮叨,最后居然认为这个老头有某种目的在里面了。当初,隋文帝可谓对这位朝廷重臣高颎的话采纳有加,但高颎之妾生孩子后,高颎的话便不采纳了。

大概就在这个时候,隋文帝的次子杨广粉墨登场了。

其实,杨广一直就在大隋的舞台上,并且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开皇元年(581年),他和杨勇一起接受父亲的赐封,被封为晋王。那时,他不过十三岁。

同年,他被隋文帝任命为并州总管,出镇太原。关于杨广,历史上这样记载: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其文学修养、举止端庄严肃的性格特征和他不知是“矫饰”还是真的“仁孝”表现,使他深得父亲和母亲的钟爱。

在并州八年,杨广的确完成了隋文帝交给他的抗御突厥、守卫边疆、稳定河北、拱卫长安的任务。开皇八年(588年),任河北道行台尚书省尚书令。就在这一年,大隋统一事业灭陈计划开始了。作为总统帅的杨广制订了详尽周密的陆地和海上作战计划。亲自部署了两支先锋部队渡江后南北包抄陈都城建康的作战方案。

开皇九年(589年)一月,杨广攻占了建康。同年,又平定了上江诸将。平陈之战让杨广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政治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隋文帝因此授他太尉之职。

开皇十年(510年),东南地区发生了平民叛乱,隋文帝派杨广到扬州处理政事。杨广在扬州一待就九年。在这九年中,杨广可谓殚精竭虑,稳定社会秩序,保证中央政令在该地区的贯彻执行,为大隋在南方的稳定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说杨广的出场,是指他欲夺太子位的出场。

在其出场前,他先是巩固自己的势力:先后结交了大臣宇文述、郭衍、杨约、杨素等。这些人有事无事地就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周围痛斥杨勇的混蛋,褒扬杨广的不混蛋和功德。

接着他又以杨勇为反面教材,制定了如下策略:杨勇奢侈,他节俭;杨勇跟大臣嬉笑不恭,他对大臣恭敬有礼;杨勇贪恋女色,他则学习父亲,只与萧妃居处。

父母耳濡目染,真是又欢喜又悲痛。想不到自己还有杨广这样的儿子;想不到自己还有杨勇那样的儿子。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隋文帝一看到杨广如此,对杨勇的所为就更加痛恨不已了。又加上独孤皇后的痛哭流涕,隋文帝看着东宫的辉煌灯火……

但终究还是摇了摇头。

前面各个朝代的历史让他做出任何决策都必须要慎重,废长立幼,于国不利啊!

杨广做完了这一切后,在临回扬州前,去母亲处,上演精彩哭戏。

杨广:臣镇守有限,方违颜色,臣子之恋,实结于心(哽咽)。一辞阶阙,无由侍奉,拜见之期,杳然未日(流涕)。

独孤皇后:你在方镇,我又年老,今者之别,有切常离(泣下)。

二人相对叹息。

杨广:臣性识愚下,毕生把做一个好弟弟当成本分之事。但却不知怎么就得罪了哥哥,想要陷害于我(呜呜)。我真怕有一天喝汤喝到毒药啊(呜呜)。

独孤皇后(愤怒):我早就看出来他不是好东西。我现在还在,如果我死后,他定会杀戮你们兄弟的。

杨广呜咽不能止,独孤皇后亦悲不自胜。

戏演完了,杨广走出来,觉得母亲对大哥已丧失信心了。他抹干了眼泪,史书载:始构夺宗之计。

当隋文帝知道杨勇心急如焚、惶恐不安的时候,便派杨素,一个早和杨广狼狈为奸的人去探听杨勇的动静。

杨素来到东宫,故意在厅外休息,杨勇在厅内等了半天也不见这个老家伙进来。本来他最近心情就不好,一见到杨素就破口大骂,总之,该骂的骂了,不该骂的也骂了。

杨素回到隋文帝那里,又添油加醋地将杨勇万分不满的情形说了一遍,最后,以自己多年老奸巨滑的经验总结给隋文帝听:皇上,太子恐怕有变。

这正是隋文帝想要听却又不想要听到的话。他自己猜测到杨勇要反,但又尽力不想确切知道他要反的消息。矛盾的心理让他对杨素的话半信半疑。

独孤皇后在这个时候恰如其分地出现了,她也派人去杨勇处打探。去打探的人都被杨广收买了,回到皇后宫中极力渲染杨勇欲反之征兆。至于是什么征兆并不重要,独孤皇后认为杨勇要反,那么,他的一皱眉一叹气都是要反的征兆。

在妻子和朝廷重臣的鼓动下,隋文帝只好派便衣时刻侦察东宫动静,及时回报。杨勇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事,他还在简陋的屋子里穿着粗制衣服祈祷杨广早点死呢。

杨勇这面墙已经摇摇欲倒了,先在上面推了一把的是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十月一日,他从仁寿宫回到长安,哆嗦着说:我新还京师应开怀欢乐,不知为何忧愁呢?仁寿宫离长安不远。但却使我每次回京师,严备侍卫,如入敌国。我最近拉肚子,寝不解衣,昨晚睡觉想离厕所近些,但在后房休息又怕不安全,还是回前殿睡觉。折腾得我好苦也。

其实这完全是他心理作用,可他偏将这看成是真实的了。

于是,他准备对东宫动手,先是将东宫左庶子唐令则等数人捉了起来,命专人审问。又让杨素随时报告东宫杨勇对自己抓他宫中人的态度,隋文帝这一举动当真是可笑之极,捉了人家的人,还想让人家点头称赞,这怎么可能呢?

自然,杨勇是有不满的,又经过杨素的润色,一幅太子要造反的画卷完整地展现在隋文帝面前了。但这画卷上还缺一枚印章,有这印章才能证明画卷是杨勇所作。

杨勇最信赖的东宫大臣姬威适时地站了出来,充当这枚印章,大推这面欲倒的墙。

姬威讲故事的手法很是老到:“皇太子由来共臣语,唯意在骄奢,欲得从樊川以至于散关,总规为苑。兼云:‘昔汉武帝将起上林苑,东方朔谏之,赐朔黄金百斤,几许可笑。我实无金辄赐此等。若有谏者,正当斩之,不过杀百许人,自然永息。’前苏孝慈解左卫率,皇太子奋髯扬肘曰:‘大丈夫会当有一日,终不忘之,决当快意。’又宫内所须,尚书多执法不与,便怒曰:‘仆射以下,吾会戮一二人,使知慢我之祸。’又于苑内筑一小城,春夏秋冬,作役不辍,营起亭殿,朝造夕改。每云:‘至尊嗔我多侧庶,高纬、陈叔宝岂是孽子乎?’尝令师姥卜吉凶,语臣曰:‘至尊忌在十八年,此期促矣。’”

特别是最后一件事,太子让巫师算命,后来跟他说,老头子十八年有一个坎,期限就快到了。这显然证明了杨勇想要隋文帝快死或者快退位的事实,而如果老头子过了这个坎,他就要造反。

做老子的终于哭了,不知是因为恨铁不成钢还是儿子的大逆不道。他立即下令禁锢太子和东宫所有人,并让杨素审问与太子往来的部分大臣,严加审问。当然,不用他告诉,杨素也会严加审问的。几天后,罪证确凿,隋文帝下令搜索其他证据。杨勇宫中自然少不了他平时喜好之物,比如马匹,比如火燧。

有马匹的罪过是:造反时给士兵骑。

有火燧的罪过是:晚上造反时士兵用来照明。

隋文帝一掌拍了太子杨勇这面墙,又有这么多人来推,墙自然而然地就倒了。

在废黜太子四年后,也就是公元604年,隋文帝驾崩。在驾崩之前,他拍着床骂了一句话: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诚误我!

这句话是骂杨广的,背景是他的爱妾宣华夫人陈氏在其病重时侍寝,和这位美丽夫人一起侍寝的还有太子杨广。一次,太子杨广趁着陈氏上厕所时对其无礼,陈氏告诉了他,他随口骂出了那句话。

杨勇被囚于东宫时,总给隋文帝写信。因为他发现自己是被冤枉的,后来当他得知信皆被杨广扣住后,就爬上大树大声叫喊自己冤枉。隋文帝也听到了,但同时又听到了杨素的另一句话:他已经情志昏乱,为癫鬼所缠,不要听疯人话。

他便没有听,他真就没有听。

四年后,他想要听杨勇说自己冤枉的话已不得,因为他骂完那句话后不久就驾崩了。关于他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自然死亡,另一种是杨广派人击打他的肚子,直到他不喘气了才停止。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有他派人去叫杨勇一说。现在猜想,他叫杨勇到底是什么意思?是道歉,还是再废黜杨广立杨勇?

如果是道歉,杨勇绝对不会接受。人家当初爬到树上把嗓子都喊哑了,他却像武林高手闭关一样不肯见杨勇一面。倘若是再立杨勇,他躺在床上两年多,外面的世界已经变了。他已经没有权力再行废立之事了。至于杨勇被废,已是覆水难收。

我们不知道该相信哪一种说法,他是被杨广活活地拍肚子拍死的,还是自然而死。在《隋书》有关他的本纪中记载,在临死前,他还立了一遗诏。

自昔晋室播迁,天下丧乱,四海不一,以至周、齐,战争相寻,年将三百。故割疆土者非一所,称帝王者非一人,书轨不同,生人涂炭。上天降鉴,爰命于朕,用登大位,岂关人力!故得拨乱反正,偃武修文,天下大同,声教远被,此又是天意欲宁区夏。所以昧旦临朝,不敢逸豫,一日万机,留心亲览,晦明寒暑,不惮劬劳,匪曰朕躬,盖为百姓故也。王公卿士,每日阙庭,刺史以下,三时朝集,何尝不罄竭心府,诫敕殷勤。义乃君臣,情兼父子。庶藉百僚智力,万国欢心,欲令率土之人,永得安乐,不谓遘疾弥留,至于大渐。此乃人生常分,何足言及!但四海百姓,衣食不丰,教化政刑,犹未尽善,兴言念此,唯以留恨。朕今年逾六十,不复称夭,但筋力精神,一时劳竭。如此之事,本非为身,止欲安养百姓,所以致此。人生子孙,谁不爱念,既为天下,事须割情。勇及秀等,并怀悖恶,既知无臣子之心,所以废黜。古人有言:“知臣莫若于君,知子莫若于父。”若令勇、秀得志,共治家国,必当戮辱遍于公卿,酷毒流于人庶。今恶子孙已为百姓黜屏,好子孙足堪负荷大业。此虽朕家事,理不容隐,前对文武侍卫,具已论述。皇太子广,地居上嗣,仁孝着闻,以其行业,堪成朕志。但令内外群官,同心戮力,以此共治天下,朕虽瞑目,何所复恨。但国家事大,不可限以常礼。既葬公除,行之自昔,今宜遵用,不劳改定。凶礼所须,才令周事。务从节俭,不得劳人。诸州总管、刺史已下,宜各率其职,不须奔赴。自古哲王,因人作法,前帝后帝,沿革随时。律令格式,或有不便于事者,宜依前敕修改,务当政要。呜呼,敬之哉!无坠朕命!

先是说了自己起于乱世,力挽狂澜,创下大隋基业,接着是说自己无论刮风下雨,云来云去,都在为江山社稷努力工作。然后就提到了杨勇,说自己当初废黜他实在是最英明之举,如果让这个家伙来继承大业,以后的江山不知会是什么样。最后说到杨广——一个闻名于天下的好人,将来也必是好君主。

现在的我们读历史,对其前段论述可以肯定,对其后段的评价与预测完全可以当他是糊涂老头。

况且,这份遗嘱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如果杨广真的是把他拍肚子拍死的,肯定也能拍出这样一个假遗嘱来。

从杨广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倒是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在他临死前,他觉得自己真的是做了一件大错事,他恨当初独孤皇后在他枕头边总吹风,他更恨自己把杨勇推进深渊后连一眼都不去看。

同类推荐
  • 春秋再轮回

    春秋再轮回

    一个被灭门的青年,轮回转世却没有忘记前世的记忆在同一个春秋时代出生,带着上一世的记忆,他学会了淡然,带着上一世的血海深仇,他学会了隐忍与坚持,在一步步揭开前世死亡的谜团的同时,他也在一步步迈入江湖的中心,最终的敌人却是他……
  • 大明1630

    大明1630

    雪白的风帆像天空中的白云,高大的舰体如浮动的城堡,一排排的巨炮,喷吐着火焰和死亡,那高高飘扬的赤色旗帜啊,它象征着华夏的威严和荣耀,以及它给世界带去进步和恐惧。
  • 列朝游记

    列朝游记

    一个未经人们认证的“时间定律”,使一个科学家发明了时光机。几位少年开始了在列朝的“旅游”……
  •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五代十国时期,在政治上,权位之争超乎寻常,父子相残,兄弟相杀;在文化方面,五代十国时期大不如唐朝,尤其是北方几乎处于停滞或倒退。十多个政权互相攻讦,又互为从属,还有时不时南下搅局的辽国。各方势力为了抢地盘、争名头,打着各种旗号相互角逐、厮杀、攻伐,各路江湖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后人重温这段历史,可谓精彩纷呈,但生逢其时的百姓却叫苦不迭。粗看,五代十国是一部短暂的分裂史、混乱史;细看,它却又是一部部创业史、奋斗史……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背后,展露的却是雄韬伟略,留下的是一段段传奇佳话,印证的历史变迁与局限。
  • 三国之内我为皇

    三国之内我为皇

    看我项天如何装比天下,光复我大楚的天下。成为亚欧非三洲的霸主。我是天帝,天上天下唯本帝一人独尊。
热门推荐
  • 巩溪诗话

    巩溪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走过人生的月缺花残

    走过人生的月缺花残

    身有残疾,是人生最为悲苦之事,可是只要有一颗完整的心,只要心中充盈着希望,便依然能走出辉煌完美的人生。 本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以此为根基,有名人,有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他们身上,残疾与病痛是生长梦想的土壤,挫折与逆境是激发力量的源泉。本书没有说教,没有条条框框,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体现了那些人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以及感人的事迹和精神,还有动人的真情实感,能给人以共鸣和启迪,给人以感动和力量。
  • 万兽机神

    万兽机神

    他们坚持他们自己的信仰。一直到最后,都没放弃过的光。『如果我的力量不是为了守护那最后一丝残存的希望,那么为何还不夺走我的力量。』枫……
  • 任逍遥之无敌天下

    任逍遥之无敌天下

    上古洪荒,大劫起,仙神俱灭。三十一世纪世家子弟霍许因失败的时空实验来到一个神秘的世界,身负混沌诀,转战天地,成就永恒不灭。精彩的战斗,狂放的激情,将无敌于天下,掌天控地,任逍遥。
  • 那个娱乐王

    那个娱乐王

    当我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后,只剩下音乐让我生存下去。可以说,除了音乐,我其他都不会。
  • 魔族英魂录

    魔族英魂录

    李永久,一个很奇怪的名字。一个……嗯……很逗比的少年……不过更奇怪的是,家里来了一堆更奇怪的生物。他将走上什么样的道路?是人生的劫难,还是通往神界的道路?
  • 命中注定你是妃

    命中注定你是妃

    心如素简,无忧无愁,她本来是小镇上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谁料国家战火四起,她与当朝战神二皇子有了层层说不清看不破的纠葛,是情?是债?还是单纯的同情?后宫的勾心斗角,战场上的血雨腥风,他纵然有心将她留在身边,可是美玉一旦被擦亮,绽放的光彩将再也无法隐藏,她终究不是池中之物!情深缘浅,许下的誓言又该怎样兑现?
  • 那年只为了遇见你

    那年只为了遇见你

    一次机缘巧合不可能的事情竟然发生,认识一直偷偷暗恋的学长,竟然可以成为他的女朋友……结果他在我幸福的时候说“分手…”
  • 锁心:契定一生(全本免费)

    锁心:契定一生(全本免费)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简介]他,韩俊熙,是帅气,大家公认的高傲王子;她,陶莹莹,是集美丽,善良于一身的头牌校花,迷倒众人的可爱mm。五年级开学的前一天,他们因一个用沙子筑成的城堡争吵。第二天,陶莹莹被韩俊熙用水桶砸伤,从此两人便彼此疏远。五年后的他和她,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同一所理想高中——紫风高中。没想到爷爷因两家是世交在临去逝时,提出了让他们订婚的多年愿望,为了让他无遗憾地离开。他们奉命成了未婚夫妻……严雨薇的父亲在与陶家势力较量中身亡,自此她便在心里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为了报仇,她便不惜一切代价与黑帮界的老大之一——承烈羽达成协议。她努力考上了紫风高中,接近陶莹莹…….☆★☆★☆★☆★☆★☆★☆★☆★☆★喜欢偶作品的朋友请加入偶的读者群:52880938雪雪168和这安玉瑶是一个人★☆★☆★☆★☆★☆★☆★☆★☆★☆[推荐偶的其它作品]《繁华散尽终爱你》http://novel.hongxiu.com/a/323320/《恶少的贴心女仆》http://novel.hongxiu.com/a/291608/《梦落倾心追寻你》(完结免费)http://novel.hongxiu.com/a/204907/
  • 星辰武圣

    星辰武圣

    少年顾意,年幼时被后母贩卖机缘巧合之下得到远古异兽相助,成为修道天才,开启逆天之路!练封印术,封天毁地。持龙神兵,战无不胜。习异兽语,驱龙降虎。【正文修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