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2900000089

第89章 太虚大师讲国学——中国佛教(9)

从参话头言,禅宗彻头彻尾就是一个大话头。如梁武帝语达摩曰:“对朕者谁?”这一“谁”字,便是“参谁”之祖。当时直逼得达摩答云“不识”,潜去少林面壁九年。而达摩对慧可曰:“将心来,与汝安。”慧能对慧明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黄蘖曰:“大唐国里无禅师,不是无禅,只是无师。”这岂不都是一个大话头?不过成为后来参话的模范的,还要推沩山下的香严罢了。沩山告香严闲:“将汝学得记得者的一概不谈,如何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逼得智闲去香严寺,一个人苦参数年,始由大疑深疑,而获得大悟深悟。此即是参话头的第一个模范。那时不过还没有普遍提倡,而学者亦未专门以参话头为参禅。至大慧杲,始力提倡参话头,所参“狗子有佛性否?赵州曰无”,及“手拈竹篦,唤竹篦则触,不唤竹篦则背,如何始得”的话头,遂成为后来专参话头之参法。此后临济下的高峰妙、中峰本等,已从参话头得悟,亦专教人参话头。如中峰参高峰时,高峰问:“汝日间作得主么?”答:“作得主。”又问:“梦中作得主么?”答:“作得主。”又问:“睡到无梦无想时,主在何处?”中峰不能答,乃力参数年,始得开悟。故大慧、中峰之后,参话头即大流行了。而在元、明间,大抵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明季天琦瑞禅师,提倡参“谁”字,故有曰:“但向二六时中,一一处回光返照,看是阿谁?不得执定只在一处,须是一切处。起大疑情,将高就下,将错就错,一丝一毛,毋令放过。行时便看行的是谁,住时便看住的是谁,坐时便看坐的是谁,卧时便看卧的是谁;乃至你道不会,只看不会的是谁,现今疑虑,看这疑虑的是谁。如是看来看去,看到豁然爆地一声,方知非假他求。”天琦禅师倡参“谁”字话头,当时普遍地蔚成风尚。

明末清初莲池之后,净土宗的念佛之风大盛,行住坐卧皆不离一句“阿弥陀佛”,故入清则又以参“念佛是谁”为最普遍了。如至各处寺院里,皆可见到贴着“念佛是谁”的条子。有人以为参话头是临济禅,而曹洞禅则惟默照,实则非然。前说过禅宗始终是参话头,不能以力倡者多是临济宗人,便谓曹洞宗不参话头。曹洞宗之大彻大悟者,亦未始非由参话头而成。比如明时振兴曹洞宗之无明经禅师,亦从力参“大好山”话头三年乃悟净。

三、禅净之合修

禅净合修,远在安般禅已有渊源,不过达摩、慧可来后,久成隔绝,至于永明延寿始大为提倡之。因为达摩传“自心是佛”,烦恼妄想若息,当下即如如佛,不立文字之顿悟禅旨。如曹溪说法,皆不认有西方净土。此外,不但禅净隔绝,而禅教之分,亦莫不然。但至永明寿禅师,提倡禅净合修,他不但是禅宗的大祖师,亦博精三藏,尤以禅净合修极力注重。他以数万声佛为每日常课,住杭州南屏山顶,山下闻其念佛之声,好似天乐鸣空。这种修行风靡一时,学人皆遵顺以行。当时高丽派二十僧徒来从永明学,分传为高丽顿宗。然法眼宗自永明之后,在中国一传即绝,而成净土。他作有《万善同归集》,回向极乐。并流传“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之净土四料拣偈。永明禅师后,继起禅净双修者甚多。楚石琦禅师有《西斋净土诗》,他是临济宗下的大宗师。中峰本禅师有《净土忏仪》,他对“禅讲律净密”皆有调和;中峰所倡,为明清后之一般所尚。彼重禅净双修之《净土忏》,辞甚渊美。还有天如则禅师作有《净土或问》,亦明悟禅修净。命终时,有人问他末后一着,答:“西方去。”又问:“难道东方没有佛?”他掷枕而寂。又明末憨山德清禅师,亦多念佛开示,并在庐山专修净业,亦系由禅而净者。专倡净土之莲池,也是由禅而净。在当时居士中,如袁中郎,乃至清时之罗有高、汪大绅,以及杨仁山居士等,皆承其风,今不具说。而成就最高得受大用者,当推红螺山彻悟禅师。他的语录对禅净一贯,卓特独到。不过红螺山后来成为天台教念佛法门,如最近的印光法师,即继红螺而起。

四、宗教之和会

宗谓宗门,教即教下,非近由西洋翻来之“宗教”一名辞也。以起初通教西修禅,本是一致的,不过达摩后慧可等始为分开了。然慧可传《楞伽》,弘忍、慧能亦皆诵《金刚经》以印顿悟,故仍不离教。不过,《楞伽》所分之宗通、说通,实即为宗门、教下之分的滥觞。如《楞伽》云:“大慧!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趣无漏界,自觉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自觉趣光明辉发,是名宗通相。云何说通相?谓说九部种种教法,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而说,令得度脱,是名说通相。”又云:“大慧!彼诸痴人作如是言:义如言说,义说无异,所以者何?谓义无身,故言说外更无余义,惟止言说。大慧!如来不说随文字相,法离文字,故佛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但为欲饶益众生,亦非不说教法,如为愚夫以指物,愚夫执指,不得实义。”此即说明宗通、说通之义。在《楞伽》之意即以自觉智证为宗,为他说法为教。根据这点,即为后来分宗与教之焦点,如以佛法言,实不分所谓宗之与教。达摩来以专传亲证心法名宗门,惟以亲证为准则,以心印心,不立文字,始成教外别传之顿宗。若不专传证法,虽曰无宗门可也。

宗与教之分,既以《楞伽》为根据,而达摩宗门禅之特点,即在专提宗通,否则即不能成其为宗门禅了。前已说过,慧可高唱教外别传,宗与教乃对峙,然曹溪、慧忠、大珠等之所说,未尝不融会经论妙义。而分后再来和会者,当推圭峰,但其《禅源论》只可通于六祖以前,六祖后超佛越祖便非所及。故分宗之极再和会教义者,则从法眼开始。法眼颂六相,既近《华严》。德韶禅师住天台山国清寺,传是智者大师的后身,而天台教义之能重兴,尤赖德韶之力。至于永明延寿,更是把宗下教下大为和会。他之《宗镜录》,会台、贤、慈恩三家经论教法,宗归一心,遂成禅宗以来未有之巨著。他又精通唯识义,如云:“夫禅宗者,真唯识量,但入信心,便登祖位。”故能融贯禅教者,尤以永明为最。

北宋之明教篙、洪觉范、大慧杲等,皆能引经教之精义而发挥禅旨,又如真净文亦作《法界三观颂》等。此诸德均或引教属宗,或伸宗融教,极尽教禅配合之妙。迨明之紫柏、憨山,皆精研教义,加以注释,所发挥更多了。明季居士中,如曾凤仪、钱谦益等,亦以禅发挥教义,曾作有多部宗通,如《楞伽宗通》即是其一。清雍正帝根据他的自叙,亦由禅悟入,最崇拜永明延寿禅师之伟业,师永明集《涅盘经》等,成《经海一滴》,亦曾致力教禅和会。以上乃宋、元、明、清来宗教和会之概况。实际上也只是或引教通宗,或以宗融教,引教通宗则近于慧忠等,以宗融教则近于永明等。虽已难能可贵,然未能基教律而建宗乘,却是最可惜的。永明时教义衰微,虽能以禅恢教,而雍正绍其风,但均未能如西藏之宗喀巴派,在菩提道次显教上更安密宗,修学五部教律,于三士道次第为基,上士道之上稳建密宗。中国古时虽能会教明禅,然未能从教律之次第上,而稳建禅宗,致末流颓败,一代不如一代也。宗喀巴以教律而建密宗,密宗犹如一个花盆,而教律则如一个花架,以其花架坚牢,故花盆高显。我以为若非宗喀巴之教义戒律上重建西藏密宗,则其密宗当反不如今日之禅林也。所以从这种关系上看来,当时虽有能融会禅教者,但惜无有次第之建立。考之古德,亦不无能基教律以建禅宗者,如永明寿便是已能严戒律精教义而建禅宗者,然其所以未能如是者,以碍于时节因缘耳。因永明之世,云门宗等方盛兴,且时主各据一方,而易分道扬镳,故永明未能为禅宗莫下万世叵摇之基石。

又如明末之灵峰蕅益,虽亦能为此,不过他似乎还看不起当时一般禅者,故不置身禅门,而栖心台教。自居如是,所以当时之禅者对之亦不倾诚,自更不能以教建宗。然此种教上之宗之建立,仍必教与宗分,不过以教义戒律为基址,而高置禅宗于上也。再就帝王方面,这也皆有可能者。第一是明太祖,他对宗教颇通达,而又很想振兴佛教,他分佛刹为“禅、讲、律、净、教”五门,禅居于首,教即是密,亦不无层次。惜古时无大彻大用之有力高僧,故卒未能有系统的组织建立。第二是清世宗,雍正通宗亦明教,曾发愿十年治国,十年兴教。就其行事言,均极确当。惜他十年后正开始宏宗演教,逾年即死。且其时亦无高僧,遂亦无补于衰腐。

五、空默之观照

“空默之观照”,亦是宋元来的禅宗一派。大抵似牛头融未见四祖前之类,在禅宗下大抵认为不彻底。所以北宋真净文禅师辟此禅法云:“宗下事参须实参,悟须实悟,若纤毫不尽,总落魔界。岂不见古人道:‘平地上死人无数,过得荆棘林是好手。’如今多是得个身心寂灭,前后际断,一念万年去,休去歇去,似古庙香炉去,冷湫湫地去,便为究竟。殊不知却被胜妙境界障蔽自己,正知见不得现前,神通光明不得发舒。或执一切平常心是道,以为极则,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依草附木,不知不觉一向迷将去。”此其所辟,固占曹洞宗一分,实指同出黄龙下之东林总净派。南宋初,大慧杲师对于这种禅法,更是嫉恶如仇,故云:“士大夫多是掉举,而今诸方有一般默照邪禅,见士大夫为尘劳所障,方寸不宁帖,便教他寒灰枯木去,一条白练去,冷湫湫地去。将这个休歇人,你道还休歇得么?殊不知这猢狲子不死,如何休歇得来!来为先锋去为殿后底不死,如何休歇得!此风往福建路极盛,妙喜绍兴初入闽住庵时,便力掩之,谓之断佛慧命,千佛出世不通忏悔!”又答曾天游云:“今时有一种剃头外道,自眼不明,只管教人死獦狙地休去歇去。若如此休歇,到千佛出世,也休歇不得,转使心头迷闷耳。又教人随缘管带,忘情默照,照来照去,带来带去,转加迷闷,无有了期。又教人歇到木石相似,不是冥然无知?又教人随缘照顾,莫教人恶觉现前,又教人旷放自在,莫管生心动念,皆瞎眼宗师错指示人!”

在文、杲二师痛加呵责情形上看来,可知禅宗确有不少修这种“空默观照”的不彻底的禅法者。或谓此系临济宗指责曹洞宗者,则不尽然。以曹洞宗固多穷究力参而彻悟者,而临济宗之从参话头入者,亦仍多参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成一片处,认为大休歇地,从此休歇地,或专以提提话头杜绝妄想为事者。而乾嘉后,则并此“空默观照”有些相应的,亦不可多得矣。

六、语录之纂研

禅宗既不依经论,所以参学者全靠于师家语句之开示,与行动之指点。宗师门徒集录其师之言行,是即谓之语录。故语录非仅录其师之语,亦且纪其师之行也。六祖之前,集录的很少,自六祖之所谓《法宝坛经》出世后,遂大开集录语录之风。所以六祖以下,各家多有语录。将六祖以下之语录集之一处,当不下数千卷,几可另立一禅藏。较之密宗咒轨之禁咒藏,当不或少。

除各家个别之语录外,还有统贯性之语录。此统贯性之语录,最早者当为《宝林传》,此书宋初虽有,惜久已不传。然其中可以采录者,大部已采入于《景德传灯录》。所以除《宝林传》外,要算《景德传灯录》最早。《景德传灯录》系宋神宗年间所集出,后四十余年,有明教嵩的《传法正宗记》。次后,北宋百年间,有弘觉范之《智证传》,清初之三峰派,曾专提此书,以坚宗风。《景德传灯录》记至永明即止,故至南宋又有《续传灯录》,然《续传灯录》亦仅记到南宋之大慧杲即止。之后,又有《五灯会元》等,则一直记到明清间者。此外还有《古尊宿语录》,与大慧杲的《正法眼藏》。前者记诸古德之语句,后者则随意而谈,不依次序。另还有《宗门统要》与《续宗门统要》。而语录之编纂与研究,则始备于翟幻寄的《指月录》,然《指月录》亦仅至大慧杲即止。清时有聂乐读之《续指月录》,乃记至康熙十八年间。此外还有祥符荫的《宗统编年记》,编至康熙三十年间。不过此书注重宗派传承之年代,于诸古德与旁歧之言行,每多不录。所以语录纂研之较完备者,还要算是《指月录》及《续指月录》。到雍正时,虽尚有《御选语录》,然仅选录数十人而已,故亦不如《指月录》之为统贯性。

语录纂研之要,在于钻研古锥之语句。到钻研不通处,即疑而参之,则即成参话头。故纂研语录之要,在通不过处而力究之。

纂研语录之总要,无过于三关句。此三关句,古德所垂示的殆非一种。且如黄龙南之三句,黄龙见人即伸手问云:“我手何如佛手?”假如你答了他这一问,他又伸出脚问云:“我脚何如驴脚?”接着又问:“阿那个是上座生缘?”又如兜率悦之三句云:“拨草瞻风,只图见性,即今上人性在甚么处?”这是第一句。第二句云:“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地时怎么生脱?”第三句云:“晓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甚么处去?”三关句固不止此,不过这两种,乃是宗门所特重而常提者。但是真明白的要算是雍正所说的,雍正在《御选语录序》里说:“学人初登解脱之门,乍释业系之苦,觉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并皆销陨,不为从上古锥舌头之所瞒。彻底清净,不挂一丝,名前后际断者。”这是破本参的头一关。再进一步,即为“破本参后,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十方虚空者……地水火风者……乃至无明者……烦恼者……色身香味触法者……尽是本分,皆是菩提。”这是破本参后即见“无一物非法身,无一物非自己”,至此即是破重关的“大死大活”者。第三是“透重关后,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离家舍。明头也合,暗头也合,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行斯住斯,体斯用斯,空斯有斯,古斯今斯。无生故长生,无灭故不灭。踏末后牢关。”又云:“虽云透三关,而实无透者,不过如来如是,我亦如是。从兹修无修,证无证,妙觉普明,圆照法界。”在一般的修证经历上,可以说有此三关,如上上根利智,则一悟悟彻,亦无三关之阶次。不过后来宗门普遍提倡,则参禅者不必皆上上机,故三关遂为旨要。

此三关义,据《楞严经》看,佛与阿难之问答,先云心在何处,又问心是什么,此心在何处与心是什么,即是话头的参究。三卷末阿难大悟,遂“返观自身,如湛巨海漂一浮沤”,并赞佛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这就是破本参的境界。到富楼那与佛问答时,阿难又因“多闻习气”而起疑问,佛遂因而示圆通门。本来大力者无须此第二段,第未能乘悟圆彻者,故不得不修圆通而对治“微细惑”。此即所谓“那边悟得,这边修证”,因之便有所谓“顿悟渐修”之说。选观音从耳根获圆通二种殊胜,这就达破重关的境界。其后由五十五位之真菩提路而到“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即是破了末后牢关。不过禅宗尤重在破本参,因为不破本参,则根本谈不上后二关。然破本参而不知有重关须破,则易落于天然外道;破重关而不知透末后牢关,亦易安于小乘涅盘。所以必须透过三关,始可真实达到祖佛的境地。从语录之纂集而研究者,不可不知此三关之义。今之所讲,亦略同语录之纂研也。

七、坐跑之兼运

同类推荐
  • 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

    “国学”一说,最早见于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以及《国学概论》演讲,又可称为国故。国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大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大话中国人

    大话中国人

    触摸中国人的文化,剖析中国人的性格,透视中国人的劣根性,大话中国人的世道人心。中国人喜欢吹牛,中国人喜欢较真,中国人有着“难于言表的温情”……本书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来调侃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以及中国人的劣根性。
  • 文化的背景

    文化的背景

    《文化的背景》这本书,共分六辑。第一辑,写了我对故乡的理解与遥望,写了亲情、友情和故乡荆门的风情;第二辑,写了我的阅读体验和读书心得,将自己的感受与大家作了分享;第三辑,写了我的文化旅程,记录了我对一些文化名城的感悟和思索;第四辑,写了我曾接触过的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环境以及它们对我心灵的触动;第五辑,抒发了我自己对写作、对文化、对人生的感受以及肤浅的文化体验;第六辑,写了我对教育的思考和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教育的真谛和经验。书中的文章,绝大多数已在媒体上公开发表过,涉及的内容较为驳杂,或许只能以文化为主线,将它们串起来奉献给读者。
  • 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书展现了著者多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全书内容丰富、文体多样,广泛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原则、国家政策、抢救理念、保护实践、学术追问、类型研究、历史分析、现象批评、鉴赏品析等,熔知识性、学术性、思想性、丰富性于一炉,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过程和行动历程。
热门推荐
  •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姓名,由此可见,姓名对人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姓名,由姓和名组成,也称名字。人的姓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由于有了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的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人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各个民族对人的命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的名字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
  • 霸道校草爱恋

    霸道校草爱恋

    黑道言情恐怖炫舞更多的小说等你想看就来!
  • 永恒杀戮

    永恒杀戮

    Welcome-for-your-joining-the-of-survival-game.If-you-can-won-this-game,god-will-fulfill-your-dream-and-waiting-for-you-at-the-end-of-the-river-of-hell.欢迎您参与这一场杀戮游戏。如果能够赢得这场杀戮游戏,在地狱之河尽头等着您的诸神,将会现实您的一个愿望!
  •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2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2

    我为什么总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妈妈为什么总爱唠叨?初恋为什么是美好的?为什么第一印象很重要?怎么样才能看懂别人的身体语言?优秀的同学为什么总是知而不言?什么是习得性无助?这些都是与心理相关的常识。余苗编着的《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中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战胜困难、如何获取成功、如何摆脱心理困惑等等。这本书就是苗苗姐送给初中生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能让我们打开心灵之锁。《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中引用了大量心理学理论、原理、效应和案例等,不仅让内容具有一定深度,更是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 拆婚

    拆婚

    妩冰所著的《拆婚》讲述一幕交织爱与无奈的灰色剧,直面80后温暖而残酷的婚姻现状!《拆婚》中夏晓贤一直想要女儿江蓝离婚,因为她看不上李天一这个无能的女婿。而此时江蓝的初恋韩嘉平回国……夏晓贤考虑种种,决定破坏女儿现有婚姻,大力撮合她与韩嘉平在一起。事情眼看即将大功告成,可突有转机——市政府规划行政中心北迁,李天一的老家刚好位于拆迁的规划之中……在巨额拆迁款前,母亲夏晓贤和小姑子李天牧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婚姻拉锯战,一方力拆,一方抗拆!而江蓝和李天一的婚姻,竟成为其中最无辜的棋子……
  • 神嫁

    神嫁

    一头从蛋里面孵出来的九尾狐,一尊由天地灵气蕴生的上古神尊,一段千回百转的神缘。*她说:“你一天不打击我会死啊?”他答:“不会。”紧接着:“但会睡不着。”*她缩了缩脖子,弱弱的看着面无表情的黑衣神尊:“天族的古史上记载说帝君你英明神武,雍容大度,应是不会同我一个小辈计较,对吧?”他提起她的尾巴,将她倒拎着:“天族的古史骗了你。”*她说:“帝君,看来我们终究还是无缘的,我是青丘之国的储君,将来要继承东荒的大典,断是不能嫁给你的。”他答:“我嫁便是。”她:“…”*她怒:“老娘累了,别压老娘身上!”他抱着她翻了一个身,她上他下:“那就用这个姿势。”她:“…”*他是号称四海八荒中最无欲无求最具神仙范儿的上古神祗,却终还是被她拐入了十丈红尘之中,说到底还是她厉害些吧?
  • 终极大神

    终极大神

    力量是权利,是自保。没有人会拒绝力量,反而人人都在升级自身。这是一个恢宏的世界,遍布着强者和弱者,遍布着美女和帅哥,他们,或大多数人,都在做着同一件事“升级和修炼”一切奋斗和修炼的源泉,来自飘渺在这个世界上的12种神奇的元素:铁元素,金元素,武元素,气元素......它们构成了这个世界强者排行的金字塔。只是,它们飘渺不定,神出鬼没,如鬼火般幽幻。只有聪慧或天赋异禀之人,才能将它们转换成自己的力量。使自己的级别又升一阶,这个世界,人是以13个段位区分的,分别是白位,黄位,红位,紫位,黑位,黑紫色,彩位。前六个都是两级一位,末尾一个是至尊的彩位,人人竞相追逐的力量,13级“彩位”。
  • 宋末天骄

    宋末天骄

    两宋之际,风云迭起。朝廷党争、阶级冲突、民族大义、宗教蛊惑、异族崛起……凡此种种,把华夏气运跌宕到谷底:汴京城破尽荼毒,徽钦二帝劫狼虎……郓哥儿,《水浒》里的孩童(郑重声明:本书非水浒同人文,开篇只是个引子,水浒人物不过是些点缀,主要写北宋末年官场),被现代穿越宅男秦穆借尸还魂,二世为人,原本想学其他穿越人物般跟着武松混草莽以便保住小命,却不想事与愿违,融不进草莽。不想东方不亮西方亮,帮助武松斗杀西门庆的无意举动惹来了各方关注,让他不但在阳谷挖到了财源与人手,甚至在草莽与读书士林间得到了最初的声望,更得到了三个看似白给却玄妙重重的官职,为他打开了大宋仕途的道路,叫这个原本两辈子都平凡无奇的小子好运连连,左右逢源,在大宋末世呼风唤雨。而这个转世的七杀星亦逐渐走出内心迷茫,只手补天,为华夏铺出一条康庄大道。此生功业,后人呼为“天骄”。
  • 天注定我要玺欢你

    天注定我要玺欢你

    “我们曾经终日游荡,在故乡的青山上……”当她听到这首歌时,是否回想起五岁那年,那个和她快乐渡过一个月的男孩呢。当两人再相见时,早已经不是以前那幼嫩的儿童,而是大红大紫的“小明星”。他们还会记得对方吗?而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 霸业千秋

    霸业千秋

    我笑,我人在苍林野岭,我狂,我冷对骤雨疾风,我疯,我想要千秋万代,山河一统!........................................且看一个穿越的小子,炼魂,聚众,拓地,战天下,窥神道,成霸业,直面沧桑,猪头背上游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