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2900000067

第67章 李大钊讲国学——史学要论(2)

在今日寻历史的真义,虽如上述;而历史这个名辞的起原,则实起于纪录。汉文的“史”,其初义即指秉持典册,职掌记事者而言,再转而有纪录的意义。“历史”在英语为History,在法语为Histoire,在意大利语为Storia,三者同出于希腊语及拉丁语的Histotia,其初义本为“问而知之”;由是而指把问而知之的结果写录出来的东西亦云,遂有纪录的意义了。历史在德语为Geschichte,在荷兰语为Geschiedenis,有“发生的事件”的意义。综起来看,“历史”一语的初义,因国而异;而行用既久,滋义甚多,则中国与欧洲诸国同然。但是概括观之,“历史”一语的初义,都是指事件的纪录而言;足征历史学的起源,实起于纪录的历史。纪录的历史,是由记可以流传后世的言行而发生出来的;然其所以记的动机则不必相同:或为使其言行、功业及其所造的事变,永垂诸世勿使湮没;或将以供政治上的参考,俾为后世的模范与戒鉴;或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以应其知过去明事物的来历的自然的要求;或以满足其欲知邦家种姓的盛衰兴亡,非常人物的言行、经历及其运命的兴味。而其所记的事,又必是有些地方具有特异的性质的:譬如现于水平上的岛屿,耸于云际的山岳,最易惹人们的注意;寻常琐屑的事,则恒不见于纪录。然此种见解,非可适用于今日的历史的情形;欲适用之,则必须附以新解释。今日的历史,不但记述偶然发生的事变,而且记述状态的变迁与沿革;不惟注意例外异常的情形,抑且注意普通一般的事象。历史总是记述以何理由惹人注意的事,至于如何的事才惹人注意,则今古不同。此处所云的历史,是说记述的历史。此类的历史,原是现实发生的各个情形的记述。故其本来的性质,不在就某种事实或对象而为一般的研究,明其性质,究其理法;而在就一一实际的情形,详其颠末,明其来历。即在今日,普通的历史方犹保存此本来的性质;然而今日史学所达的进程,则已不止于单为个个情形的记述与说明。比较的研究,在史学上曾被试用,而历史理论的研究,其目的尤在为关于历史事实一般的说明。

今人一言历史的研究,辄解为沿革的研究,这就是因为认历史是述事物的来历,明其变迁沿革的经过者。通俗谈话,“历史的”这一个形容,表示几种意义,因用的时地不同,而意义亦从之各异:有时单有“过去的”的意味,有时更含有“可记忆的”即“显著”、“卓越”、“可传于后世”的意味,如称某人为“历史的”人物,即是此例。把他当作学术上的用语,就是表明一种考察事物的观察法。这种观察法,专寻事物的起源及过去的变迁、沿革;简单说,于生成发展的关系考察事物,答怎样成了这样的问题,即是历史的考察法。今日论史学的性质,首当注意者,乃为专就生成发展上所研究的事情,即其考察法的“历史的”事情。虽然,只此不能说算是把史学的性质能够充分的明确的决定了。因为史学固有一定的考察法,史学亦有一定的对象。所谓历史考察法,不只能用于人事,即于自然现象,亦能适用之:譬如讲地球的发达,考生物的由来,亦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考察;然而那样的研究,不能认为属于史学的范围。史学并非就一般事物而为历史的考察者,乃专就人事而研究其生成变化者。史学有一定的对象。对象为何?即是整个的人类生活,即是社会的变革,即是在不断的变革中的人类生活及为其产物的文化。换一句话说,历史学就是研究社会的变革的学问,即是研究在不断的变革中的人生及为其产物的文化的学问。

人以个体而生存,又于种种团体而生存;故人生有为个体的生存,有为团体的生存。人的团体的生存,最显著的例子,即是国民的生存;今日史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似为国民的生存的经历。记述为个人生存的经历者,谓之传记;讨究文化的发展者,谓之人文史,亦曰文化史;传记与文化史,虽均为历史的特别种类,然而个人经历与文化发展的研究,亦不能说不是史学范围以内的事。有人说,史学是专研究关于团体的生活者,而不涉及个人的生活。是亦不然,个人生活与团体生活,均于其本身有相当的价值。团体生活的荣枯兴衰,固为吾人所急欲知,所急欲解喻者;而个人的经历与运命,又何尝不一样的感有此兴味?此等要求,盖为吾人自然的要求。且个人生活的研究,不但于其本身有必要;即为团体生活的研究,有时亦非研究个人生活不可。盖个人为构成团体的要素,个人的活动为团体生活的本源。个人在团体的生活中,实亦有其相当的影响,即亦有其相当的意义,故史学不能全置个人于度外。我们固然不迷信英雄、伟人、圣人、王者,说历史是他们造的,寻历史变动的原因于一二个人的生活经历,说他们的思想与事业有旋乾转坤的伟力;但我们亦要就一二个人的言行经历,考察那时造成他们思想或事业的社会的背景。旧历史中,传记的要素颇多,今日的史学,已不那样的重视个人的传记;因为团体的生活,在历史上的意义渐次加重了。然为团体生活的研究,似仍有为传记的研究的必要。

人事的生成发展,不能说不能为演绎的推理的论究,即设某种假设,在其假设之下看如何进行。此种研究法,亦非不可试行于史学;不过史学发展的径路,当初只是沿革的研究,直到今日,才渐知为推理的研究;所以人们多认史学是以事实的研究(沿革的研究)为主的。史学由个个事实的确定,进而求其综合。而当为综合的研究的时顷,一方欲把事实结配适宜,把生成发展的经过活现的描出,组之,成之,再现之,于他一方,则欲明事实相互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发展的历程。由第一点去看,可说史学到某程度其研究的本身含有艺术的性质(不独把历史研究的结果用文学的美文写出来的东西是艺术的作品,就是历史研究的本身亦含有艺术的性质)。由第二点去看,史学的性质,与其他科学全无异趣。实在说起来,所谓事实的组成描出,即在他种科学,亦须作此类的工夫到某程度;所以到某程度含有艺术性质的事,亦不独限于史学,即在地质学、古生物学等,亦何尝不然?

今日的历史学,即是历史科学,亦可称为历史理论。史学的主要目的,本在专取历史的事实而整理之,记述之;嗣又更进一步,而为一般关于史的事实之理论的研究,于已有的记述历史以外,建立历史的一般理论。严正一点说,就是建立历史科学。此种思想,久已广布于世间,这实是史学界的新曙光。

这种严正的历史科学,实际上今尚未能完成其整齐的系统。一般人对于历史科学的观念,仍极泛漠。此种学问所当究论的问题,究竟为何?似尚未有明确的决定。且历史科学(即历史理论)若果成立,他与历史哲学亦必各有其判然当守的界域;直到如今,二者之间并未有明了的界域可守,以致名词互用,意义混同,律以治学明界的道理,似宜加以分别才是。

历史科学能否于最近的将来完成他的系统?历史科学一旦成立,果为如何的性质?历史科学与历史哲学,究有若何的关系?其界域若何?其考察法的相异何在?历史科学所当研究的事实为何?这都是治史学者所当加意研考的问题。

史学原以历史的事实即是组成人类经历的诸般事实为研究的对象,故调查特殊的历史的事实而确定之,整理之,记述之,实为史学的重要职分。就历史的事实为科学的研究,诚不可不基于就特殊情形所为事实的观察与征验;故特殊史实的精查,乃为史学家的要务。然史学家固不是仅以精查特殊史实而确定之,整理之,即为毕乃能事;须进一步,而于史实间探求其理法。学者于此,则有二说:一说谓史家的职分,不仅在考证个个特殊的史实,以求其明确;而寻史实相互的联络,以明其因果的关系,固亦为必要。然考其联络,明其因果关系,以解释史实,说明其发达进化云者,不过是说单就特殊事例的本身所当作的事;至于综合全盘的历史以求得一普遍的理法,则非史家所有事。一说则谓史家的职分,不仅在就特殊事例的本身解释史实,更须汇类种种史实,一一类别而为比较。以研究古今东西全般历史的事实,为一般的解释,明普遍的理法,正为史学家的要务。从第一说,则史学家的任务,既不仅在特殊史实的确定,复不在讨究事实的一般性质、理法;而在于特殊史实的确定以外,就特殊事例为推理的考察,以解释之,说明之。从第二说,则史学于特殊事实的考证,固宜有浓厚的兴趣,考察在一一现实的时会,史实如何显现?一般的性质、理法,则各别事情之下,如何各别以为发露?而犹不止此,实际于种种形态。于一一现实的时会,所显诸般史实的普通形式、性质、理法,一般的施以讨究,而抽象的表明之,亦为当然属于史学的任务。由是言之,史学不但就特殊事例为推理的考察,并当关于一般为理论的研究。从第一说,则史学与其他诸科性质迥异,而为一种特别的学问;从第二说,则史学实为与其他科学同性质同步调的东西。史学之当为一种科学,在今日已无疑义,不过其发达尚在幼稚罢了。今日史学的现状,尚在努力为关于事实的考证;而其考证,亦只为以欲明此特殊事例的本身为目的的考证,并非以此为究明一般性质、理法的手段的考证。由这一点去看,第一说似恰适应于今日历史学问的现状。然知识学问,是进步的、发展的,断无停滞于一境,毫无发展进步的道理。研究史学的人,亦不可自画于此之一境,而谓史学不能济于科学之列,置一般的理论于史学的范围外,而单以完成记述的历史为务。各种学问的发展,其进展的程级,大率相同:大抵先注意个个特殊事实而确定之,记述之;渐进而注意到事实的相互关系,就个个情形理解之,说明之;再进而理解说明个个事实以外,又从而概括之,推论之,构成一般关于其研究的系统的理论。史学发展的途程,亦何能外是?史学方在幼稚的时期,刚刚达到就各个事实而为解释说明的地步,自与其他已经达到概括的为理论的研究的科学不同。但此之不同,是程度上的不同,不是性质上的不同;是史学的幼稚,不是史学的特色;只能说史学的发展,尚未达到与其他学科相等的地步,不能说史学的性质及观察点,与其他科学根本相异。

史学既与其他科学在性质上全无二致,那么历史科学当然可以成立。史学的要义有三:(1)社会随时代的经过发达进化,人事的变化推移,健行不息。就他的发达进化的状态,即不静止而不断的移动的过程以为考察,是今日史学的第一要义。(2)就实际发生的事件,一一寻究其证据,以明人事发展进化的真相,是历史的研究的特色。(3)今日历史的研究,不仅以考证确定零零碎碎的事实为毕乃能事;必须进一步,不把人事看作片片段段的东西;要把人事看作一个整个的,互为因果,互有连锁的东西去考察他。于全盘的历史事实的中间,寻求一个普遍的理法,以明事实与事实间的相互的影响与感应。在这种研究中,有时亦许要考证或确定片片段段的事实,但这只是为于全般事实中寻求普遍理法的手段,不能说这便是史学的目的。

有些人对于史学是否为一种科学的问题,终是有些怀疑。他们说历史的学问所研究的对象,在性质上与自然科学等大异其趣,故不能与其他科学同日而语。盖人事现象,极其复杂,每一现象的发生,大抵由种种原因凑合而动,种种事情,皆有交感互应的关系。于一一时会,人类的心理有甚不定的要素存在,其理法不易寻测,其真实的因果关系,不易爬梳,故学者说历史是多元的。历史学含有多元的哲学,今欲于多元的历史的事实发见普遍的原则或理法,终属难能,因之史学一般理论的构成,亦殊不易。此等论难,亦未尝无几分真理,顾吾人所谓史学,与其他诸科学同其性质、一其步调者,亦只是就其大体而言。各种科学,随着他的对象的不同,不能不多少具有其特色;而况人事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可全然同视,人事科学的史学与自然科学自异其趣。然以是之故,遽谓史学缺乏属于一般科学的性质,不能概括推论,就一般史实为理论的研究,吾人亦期期以为不可。人事现象的复杂,于研究上特感困难,亦诚为事实;然不能因为研究困难,遽谓人事科学全不能成立,全不能存在。将史实汇类在一起,而一一抽出其普通的形式,论定其一般的性质,表明普遍的理法,又安见其不能?且在心性的学问,如心理学及经济学、法律学等人文诸科学,颇极发达,各就其所研究的对象,为一般理论的研究的今日,而犹以人事现象复杂难测为理由,主张就史实为一般理论的研究之不可能,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世界一切现象,无能逃于理法的支配者。人事界的现象,亦不能无特种的理法,惟俟史家去发见他,确定他了。况且依概括的推论以明一般的理法,较之就个个特殊情形一一讨究其凑合而动的种种原因,其事或尚较易。就个个特殊现实的情境,充分的与以解释与说明,史学亦既冒种种困难而为之;今于超乎随着个个事例而起的复杂错综的关系以外,而就全般考其大体以为理解,论者乃视此比较容易的事为不可能,宁非异事?且我们所谓一般的理法,自指存于人事经历的理法而言,非谓于个个特殊事例,常以同一普遍的形态反复表现。在现实个个特殊的时会,种种事情纷纭缠绕,交感互应,实足以妨碍一般的理法以其单纯的形态以为表现。以是之故,此理法常仅被认为一定的倾向。此一定的倾向,有时而为反对的势力所消阻。虽然,此理法的普遍的存在,固毫不容疑,不过在人事关系错综复杂之中,不易考察罢了。

同类推荐
  • 经典超译本·道德情操论

    经典超译本·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本书是人民警察所用的礼仪课程教材。分为绪论、基本礼仪、语言礼仪、公务礼仪、社交礼仪、职业礼仪、涉外及部分民族的民俗礼仪和警察礼仪实例解析及训练等8个部分。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荣辱利害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荣辱利害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九州藏剑诀

    九州藏剑诀

    藏剑诀总纲领:入我藏剑,生死勿怨。藏剑门人,毕竟一生,寻求天地剑意,但求破天一剑。一剑便可封神。
  • 心未眠,夜未央

    心未眠,夜未央

    她来自二十一世纪,来到东月成了萧府庶女,受尽侮辱。她发誓,从今天开始,她会让欺负她的人都痛不如生。她成了公主,是江湖上有名的三少,星月阁阁主。她的复仇之路才开始呢。本文最近大改中,剧情可能变化比较大。
  • 四爷请自重

    四爷请自重

    紫光一朝醒来已经从所处末世重生到了清朝,而且非常不幸的重生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冷面王”胤禛的嫡福晋慧心,对于有过末世经历的紫光来说,她只想过空间种种田、养养小包子,偶尔看看后院女人演大戏的平静喜乐的小日子,可惜愿望是美好滴,现实是骨感滴。老娘不发威,你们还以为我是“hellokity”不成,紫光发扬末世凶悍的本质,后院的莺莺燕燕,冷面王神马的,统统束手就擒吧。
  • 地狱王子的契约女仆

    地狱王子的契约女仆

    她本来失恋伤心欲绝,还在得知剩下一年寿命后被夺去初吻。她怒吼“我曼依依这一年一定要活出精彩!”但没想到精彩没有来,妖魔鬼怪倒是一个接一个。为什么去地狱签那要续命的契约后,妖魔鬼怪都会被她吸引。为什么自己要听从那个无情的把她当诱饵用的混蛋的命令。她要反抗!本来应该平凡的她,却成为最不平凡的存在,当得知她只是他们兄弟打赌的工具,她愤怒了。“小依,乖,我们回去吧。“眼底漆黑的曼依依仿佛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她缓缓的放开身旁奄奄一息的男子,嘴角溢出邪魅的笑。
  • 大荒星传说

    大荒星传说

    村子无辜被屠,他本只是想复仇,却踏上了一条修行之路。随着修为的提高,他才知道,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降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有了自己的使命。为完成这使命,为不再被人利用,为保护心中的家园,他不得不逼自己不断变强。其间,一系列的奇遇,各种恩怨情仇,使他的人生格外精彩,也有几多无奈。
  • 报告总裁:合约已到期

    报告总裁:合约已到期

    “家城,你为什么一直盯着我看啊?”“怡笑,因为你好看啊!我一辈子都看不够”凌怡笑很开心。“家城,为什么你要一直抱着我啊?”“怡笑,我想一直抱着你,不让你离开我!”凌怡笑很感动。一年的时光,究竟有多少?“凌怡笑!永远不要离开我!”这是顾家城许下的誓言。
  • 八极九州.A

    八极九州.A

    中原之地,势分九州,是为:北面乾州,南面坤州,东面坎州,西面离州,东北巽州,西北兑州,东南艮州,西南震州,以及居于中央的中州。是非成败何时了,江湖恩怨断又来,九州大地续演义,少年英杰造传奇!
  • 被囚禁的灵魂

    被囚禁的灵魂

    来自世界各地的少年少女们,为了活下去而不得不进行一场生存之战,是为了自己而杀死别人,还是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爱恨交织,悲欢离合,一场堵上各自性命的游戏,就此开始。
  • 武欲开天之纵腾五天乾坤

    武欲开天之纵腾五天乾坤

    人有三丹田,上丹田藏神,中丹田藏气,下丹田藏精!将武技刻画在丹田之上,是这个世界的战斗之法!实力为尊的世界!且观废材杨志逆袭之路。。。。。。
  • 飞越孤儿院

    飞越孤儿院

    童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还记得吗?超级玛丽,8个关卡,拯救桃子公主;热血系列,创造体育新纪录;快打旋风双截龙,手柄按到不能用;坦克大战1949,吃个炸弹鹰巢保住!红白机,掌上机……毁童年!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