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2900000123

第123章 王国维讲国学——词话戏曲(6)

巫觋之兴,虽在上皇之世,然俳优则远在其后。《列女传》云:“夏桀既弃礼义,求倡优侏儒狎徒,为奇伟之戏。”此汉人所纪,或不足信。其可信者,则晋之优施,楚之优孟,皆在春秋之世。案《说文》(八):“优,饶也,一曰倡也,又曰倡乐也。”古代之优,本以乐为职,故优施假歌舞以说里克。《史记》称优孟亦云楚之乐人。又优之为言戏也,《左传》:“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杜注:“优,调戏也。”故优人之言,无不以调戏为主。优施鸟乌之歌,优孟爱马之对,皆以微词托意,甚有谑而为虐者。《穀梁传》:“颊谷之会,齐人使优施舞于鲁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者罪当死,使司马行法焉。”厥后秦之优旃,汉之幸倡郭舍人,其言无不以调戏为事。要之,巫与优之别:巫以乐神,而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而优以调谑为主;巫以女为之,而优以男为之。至若优孟之为孙叔敖衣冠,而楚王欲以为相,优施一舞,而孔子谓其笑君,则于言语之外,其调戏亦以动作行之,与后世之优颇复相类。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而此二者,固未可以后世戏剧视之也。

附考:古之优人,其始皆以侏儒为之,《乐记》称优侏儒。颊谷之会,孔子所诛者,《穀梁传》谓之优,而《孔子家语》、何休《公羊解话》,均谓之侏儒。《史记·李斯列传》:“侏儒倡优之好,不列于前。”《滑稽列传》亦云:“优旃者,秦倡侏儒也。”故其自言曰:“我虽短也,幸休居。”此实以侏儒为优之一确证也。《晋语》:“侏儒扶卢。”韦昭注:“扶,缘也;卢,矛戟之柲,缘之以为戏。”此即汉寻橦之戏所由起。而优人于歌舞调戏外,且兼以竞技为事矣。

汉之俳优,亦用以乐人,而非以乐神。《盐铁论·散不足》篇虽云:“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舞像”,然《汉书·礼乐志》载郊祭乐人员,初无优人,惟朝贺置酒陈前殿房中,有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孟康曰:“象人,若今戏鱼虾狮子者也。”韦昭曰:“著假面者也。”)四人,诏随常从倡十六人,秦倡员二十九人,秦倡象人员三人,诏随秦倡一人,此外尚有黄门倡。此种倡人,以郭舍人例之,亦当以歌舞调谑为事。以倡而兼象人,则又兼以竞技为事,盖自汉初已有之,《贾子新书·匈奴篇》所陈者是也。至武帝元封三年,而角抵戏始兴。《史记·大宛传》:“安息以黎轩善眩人献于汉。是时上方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觳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按:角抵者,应劭曰:“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文颖曰:“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是角抵以角技为义,故所包颇广,后世所谓百戏者是也。角抵之地,汉时在平乐观。观张衡《西京赋》所赋平乐事,殆兼诸技而有之。“乌获扛鼎,都卢寻撞,冲狭燕濯,胸突铦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则角力角技之本事也。“巨兽之为曼延,舍利之化仙车,吞刀吐火,云雾杳冥”,所谓加眩者之工而增变者也。“总会仙倡,戏豹舞黑,白虎鼓瑟,苍龙吹篪”,则假面之戏也。“女娲坐而长歌,声清畅而委蛇,洪厓立而指挥,被毛羽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则歌舞之人,又作古人之形象矣。“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百虎,卒不能救”,则且敷衍故事矣。至李尤《平乐观赋》(《艺文类聚》六十三)亦云:“有仙驾雀,其形蚴虬,骑驴驰射,狐兔惊走,侏儒巨人,戏谑为偶。”则明明有俳优在其间矣。及元帝初元五年,始罢角抵,然其支流之流传于后世者尚多,故张衡、李尤在后汉时,犹得取而赋之也。

至魏明帝时,复修汉平乐故事。《魏略》(《魏志·明帝纪》裴注所引):“帝引谷水过九龙殿前,水转百戏。岁首,建巨兽,鱼龙曼延,弄马倒骑,备如汉西京之制。”故魏时优人,乃复著闻。《魏志·齐王纪》注引《世语》及《魏氏春秋》云:“司马文王镇许昌,征还击姜维,至京师,帝于平乐观,以临军过中领军许允,与左右小臣谋,因文王辞,杀之,勒其众以退大将军,已书诏于前。文王入,帝方食栗,优人云午等唱曰:‘青头鸡,青头鸡。’青头鸡者,鸭也(谓押诏书),帝惧,不敢发。”又《魏书》(裴注引)载司马师等《废帝奏》亦云:“使小优郭怀、袁信于广望观下,作辽东妖妇,嬉亵过度,道路行人掩目。”太后《废帝令》亦云:“日延倡优,恣其丑谑。”则此时倡优亦以歌舞戏谑为事,其作《辽东妖妇》,或演故事,盖犹汉世角抵之余风也。

晋时优戏,殊无可考。惟《赵书》(《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九引)云:“石勒参军周延为馆陶令,断官绢数万匹,下狱,以八议宥之。后每大会,使俳优著介帻、黄绢、单衣。优问:‘汝何官,在我辈中?’曰:‘我本为馆陶令。’斗数单衣,曰:‘正坐取是,入汝辈中。’以为笑。”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亦载此事,云:“参军始自后汉馆陶令石耽。”然后汉之世,尚无参军之官,则《赵书》之说殆是。此事虽非演故事而演时事,又专以调谑为主,然唐宋以后,脚色中有名之参军,实出于此。自此以后以迄南朝,亦有俗乐。梁时设乐,有曲,有舞,有技,然六朝之季,恩幸虽盛,而俳优罕闻,盖视魏晋之优,殆未有以大异也。

由是观之,则古之俳优,但以歌舞及戏谑为事。自汉以后,则间演故事,而合歌舞以演一事者,实始于北齐。顾其事至简,与其谓之戏,不若谓之舞之为当也。然后世戏剧之源,实自此始。《旧唐书·音乐志》云:“代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乐府杂录》与崔令钦《教坊记》所载略同。又《教坊记》云:“《踏摇娘》,北齐有人姓苏,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著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踏摇和来,踏摇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摇,以其称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此事《旧唐书·音乐志》及《乐府杂录》亦纪之。但一以苏为隋末河内人,一以为后周士人。齐、周、隋相距,历年无几,而《教坊记》所纪独详,以为齐人,或当不谬。此二者皆有歌有舞,以演一事。而前此虽有歌舞,未用之以演故事;虽演故事,未尝合以歌舞,不可谓非优戏之创例也。盖魏齐周三朝,皆以外族入主中国,其与西域诸国,交通频繁,龟兹、天竺、康国、安国等乐,皆于此时入中国。而龟兹乐则自隋唐以来,相承用之,以迄于今。此时外国戏剧,当与之俱入中国。如《旧唐书·音乐志》所载《拨头》一戏,其最著之例也。案:《兰陵王》《踏摇娘》二舞,《旧志》列之歌舞戏中,其间尚有《拨头》一戏。《志》云:“《拨头》者,出西域。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以象之也。”《乐府杂录》谓之“钵头”,此语之为外国语之译音,固不待言。且于国名、地名、人名三者中,必居其一焉。其入中国,不审在何时。按《北史·西域传》有拔豆国去代五万一千里(五万一千里,必有误字,《北史·西域传》诸国,虽大秦之远,亦仅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拔豆上之南天竺国去代三万一千五百里,叠伏罗国去代三万一千里,此五万一千里,疑亦三万一千里之误也),隋、唐二《志》,即无此国,盖于后魏之初一通中国,后或亡或隔绝,已不可知。如使“拨头”与“拔豆”为同音异译,而此戏出于拔豆国,或由龟兹等国而入中国,则其时自不应在隋唐以后,或北齐时已有此戏,而《兰陵王》《踏摇娘》等戏,皆模仿而为之者欤?

此种歌舞戏,当时尚未盛行,实不过为百戏之一种。盖汉魏以来之角抵奇戏,尚行于南北朝,而北朝尤盛。《魏书·乐志》言“太宗增修百戏,撰合大曲。”《隋书·音乐志》亦云:“齐武平中,有鱼龙烂漫,俳优侏儒(中略),奇怪异端,百有余物,名为百戏。周明帝武成间,朔旦会群臣,亦用百戏。及宣帝时,征齐散乐人并会京师为之。至隋炀帝大业二年,突厥染干来朝,炀帝欲夸之,总追四方散乐,大集东都。自是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至旦,以纵观,至晦而罢。伎人皆衣锦绣缯彩,其歌舞者多为妇人服,鸣环珮,饰以花眊者,殆三万人。”故柳或上书谓:“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隋书·柳彧传》),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初学记》卷十五),所咏亦略同。虽侈靡跨于汉代,然视张衡之赋西京,李尤之赋平乐观,其言固未有大异也。

至唐而所谓歌舞戏者,始多概见。有本于前代者,有出新撰者,今备举之。

一、《代面》《大面》

《旧唐书·音乐志》一则(见前)。

《乐府杂录》“鼓架部”条有:“代面,始自北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战斗,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著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

《教坊记》:“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为假面,临阵著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

二、《拨头》《钵头》

《旧唐书·音乐志》一则(见前)。

《乐府杂录》“鼓架部”条:“钵头,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戏者被发素衣,面作啼,盖遭丧之状也。”

三、《踏摇娘》《苏中郎》《苏郎中》

《旧书·音乐志》:“踏摇娘生于隋末河内。河内有人,貌恶而嗜酒,常自号郎中。醉归,必殴其妻。其妻美色善歌,为怨苦之辞。河朔演其声,而被之弦管,因写其夫之容。妻悲诉,每摇顿其身,故号‘踏摇娘’。近代优人改其制度,非旧旨也。”

《乐府杂录》“鼓架部”条:“《苏中郎》,后周士人苏葩,嗜酒落魄,自号中郎。每有歌场,辄入独舞。今为戏者,著绯、带帽、面正赤,盖状其醉也。郎有踏摇娘。”

《教坊记》一则(见前)。

四、参军戏

《乐府杂录》“俳优”条:“开元中,黄幡绰、张野狐弄参军。始自汉馆陶令石耽。耽有赃犯,和帝惜其才,免罪。每宴乐,即令衣白夹衫,命俳优弄辱之,经年乃放。后为参军,误也。开元中,有李仙鹤善此戏,明皇特授韶州同正参军,以食其禄。是以陆鸿渐撰词,言韶州参军,盖由此也。”

赵磷《因话录》(卷一):“肃宗宴于宫中,女优有弄假官戏,其绿衣秉简者,谓之参军桩。”

范摅《云溪友议》(卷九):“元稹廉问浙东,有俳优周季南、季崇及妻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善弄《陆参军》,歌声彻云。”

(附)《五代史·吴世家》:“徐氏之专政也,杨隆演幼懦,不能自持;而知训尤凌侮之。尝饮酒楼上,命优人高贵卿侍酒,知训为参军,隆演鹑衣髽髻为苍鹘。”

(附)姚宽《西溪丛语》(下)引《吴史》:“徐知训怙威骄淫,调谑王,无敬长之心。尝登楼狎戏,荷衣木简,自称参军,令王髽髻鹑衣,为苍头以从。”

五、《樊哙排君难戏》《樊哙排闼》剧

《唐会要》(卷三十三):“光化四年正月,宴于保宁殿,上制曲,名曰《赞成功》。时盐州雄毅军使孙德昭等,杀刘季述反正,帝乃制曲以褒之,仍作《樊哙排君难》戏以乐焉。”

宋敏求《长安志》(卷六):“昭宗宴李继昭等将于保宁殿,亲制《赞成功》曲以褒之,仍命伶官作《樊哙排君难》戏以乐之。”

陈汤《乐书》(卷一百八十六):“昭宗光化中,孙德昭之徒刃刘季述,始作《樊哙排闼剧》。”

此五剧中其出于后赵者一(《参军》),出于北齐或周隋者二(《大面》《踏摇娘》),出于西域者一(《拨头》),惟《樊哙排君难》戏乃唐代所自制,且其布置甚简,而动作有节,固与《破阵乐》《庆善乐》诸舞相去不远。其所异者,在演故事一事耳。顾唐代歌舞戏之发达,虽止于此,而滑稽戏则殊进步。此种戏剧,优人恒随时地而自由为之;虽不必有故事,而恒托为故事之形;惟不容合以歌舞,故与前者稍异耳。其见于载籍者,兹复汇举之,其可资比较之助者,颇不少也。

《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二):“侍中宋璟,疾负罪而妄诉不已者,悉付御史台治之。谓中丞李谨度曰:‘服不更诉者,出之;尚诉未已者,且系。’由是人多怨者。会天旱,优人作魃状,戏于上前。问:‘魃何为出?’对曰:‘奉相公处分。’又问:‘何故?’对曰:‘负罪者三百余人,相公悉以系狱抑之,故魅不得不出。’上心以为然。”

《旧唐书·文宗纪》:“太和六年二月己丑寒食节,上宴群臣于麟德殿。是日,杂戏人弄孔子。帝曰:‘孔子古今之师,安得侮黩。’亟命驱出。”

高彦休《唐阙史》(卷下):“咸通中,优人李可及者,滑稽谐戏,独出辈流。虽不能托讽匡正,然智巧敏捷,亦不可多得。尝因延庆节,缁黄讲论毕,次及倡优为戏,可及乃儒服险巾,褒衣博带,摄齐以升讲座,自称《三教论衡》。其隅坐者问曰:‘即言博通三教,释迦如来是何人?’对曰:‘是妇人。’问者惊曰:‘何也?’对曰:‘《金刚经》云:敷座而坐。或非妇人,何烦夫坐,然后而坐也?’上为之启齿。又问曰:‘太上老君何人也?’对曰:‘亦妇人也。’问者益所不喻。乃曰:‘《道德经》云:吾有大患,是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复何患。倘非妇人,何患乎有娠乎?’上大悦。又问:‘文宣王何人也?’对曰:‘妇人也。’问者曰:“何以知之?’对曰:‘《论语》云: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向非妇人,待嫁奚为?’上意极欢,宠锡甚厚。翌日,授环卫之员外职。”

唐无名氏《玉泉子真录》(《说郛》卷四十六):“崔公铉之在淮南,尝俾乐工集其家憧,教以诸戏。一日,其乐工告以成就,且请试马。铉命阅于堂下,与妻李坐观之。僮以李氏妒忌,即以数僮衣妇人衣,曰妻曰妾,列于傍侧。一憧则执简束带,旋辟唯诺其间。张乐命酒,不能无属意者,李氏未之悟也。久之,戏愈甚,悉类李氏平昔所尝为。李氏虽少悟,以其戏偶合,私谓不敢而然,且观之。憧志在发悟,愈益戏之。李果怒,骂之曰:‘奴敢无礼,吾何尝如此。’僮指之,且出,曰:‘咄咄!赤眼而作白眼,讳乎?’铉大笑,几至绝倒。”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光化中,朱朴自《毛诗》博士登庸,恃其口辩,可以立致太平。由藩邸引导,闻于昭宗,遂有此拜。对扬之日,面陈时事数条,每言:‘臣为陛下致之。’洎操大柄,无以施展,自是恩泽日衰,中外腾沸。内宴日,俳优穆刀陵作念经行者,至御前曰:‘若是朱相,即是非相。’翌日出官。”

附五代

《北梦琐言》(卷十四):“刘仁恭之军,为汴帅败于内黄。尔后汴帅攻燕,亦败于唐河。他日命使聘汴,汴帅开宴,俳优戏医病人以讥之。且问:‘病状内黄,以何药可瘥?’其聘使谓汴帅曰:‘内黄,可以唐河水浸之,必愈。’宾主大笑。”

钱易《南部新书》(卷癸):“王延彬独据建州,称伪号,一旦大设,为伶官作戏,辞云:‘只闻有泗州和尚,不见有五县天子。’”

郑文宝《江南余载》(卷上):“徐知训在宣州,聚敛苛暴,百姓苦之。入觐侍宴,伶人戏作绿衣大面若鬼神者。傍一人问:‘谁?’对曰:‘我宣州土地神也,吾主人入觐,和地皮掘来,故得至此。’”

又(卷上):“张崇帅庐州,人苦其不法。因其入觐,相谓曰:‘渠伊必不来矣。’崇闻之,计口征渠伊钱。明年又入觐,人不敢交语,惟道路相目,捋须为庆而已。崇归,又征捋须钱。其在建康,伶人戏为死而获谴者,曰:‘焦湖百里,一任作獭。’”

同类推荐
  •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和人文底蕴的文明成果,是大学的灵魂。本书由厦大退休老教授编写,论述厦门大学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以罗扬才烈士为代表的革命精神、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抗战时期内迁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和陈景润院士为代表的科学精神。这四种精神是厦大优良的办学传统,是厦大人文历史积淀,是厦大的宝贵精神财富。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祖国的自然保护区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祖国的自然保护区

    提起自然保护区,人们常会想起雄伟壮观的长白山,美丽而神奇的西双版纳,林泉辉映的九寨沟……每一个自然保护区都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你知道自然保护区的确切含义吗?它们的设立,仅仅是因为它们风光绮丽吗?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天下为公(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天下为公(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听三毛讲远行

    听三毛讲远行

    好想跟着三毛远行,一同去金色海洋吹风,聆听音乐王国的天籁之音,伴着大西洋的七颗钻石感受清风拂面的恬然情怀。
  • 甘肃民间民俗美术

    甘肃民间民俗美术

    本书讲述了甘肃民间民俗美术不仅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浓郁的各民族文化情调和特点,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热门推荐
  • 王俊凯:复仇路上的缘分

    王俊凯:复仇路上的缘分

    不是每个人都能好好享受这美好的青春年华,就比如她,活着只为一件事一个人。复仇路上,缘分把他们串在了一起,心中的悸动更是把他们绑在了一起。他和她都是身份不小的实力派青年,人称郎才女貌,他们也终于走到了一起,可是这错杂的仇线真的能让他们继续下去吗?“为什么是你啊……”“对不起,我真的不能说……”
  • 东方玉佳人

    东方玉佳人

    他叫小拾儿,十三岁时失去义父之后便被师傅带到了蜀山,与此同时,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东方景煜,师傅告诉他这名字是为了纪念义父的,可后来他才渐渐明白这名字真正的含义。他本是一个普通人,可他却又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他,可他却又不是他,当一切真相揭开的时候,他又将怎样去面对自己,去面对所有爱他以及他爱的人。权利、道义、爱情,当这三样东西同时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又该如何选择,一边是天下苍生,一边是至高无上的权利,一边是至死不渝的爱情,当这些东西都摆在他面前,而他又只能选择一样的时候,他又该如何抉择……
  • 王俊凯之落落晓雪

    王俊凯之落落晓雪

    他们都互相爱着对方,可对方也却毫不知情,他们小心翼翼的守护着这份爱情,生怕打破了这一片宁静,可当一切发生了改变后,他们有重新认识了对方,重新开始!
  • 我真是唐伯虎

    我真是唐伯虎

    有才就是风流,鉴宝,做画,吟诗,唐门绝学——风流倜傥无敌霸王枪。有钱就是任性,建工厂,盖大楼,承包好莱坞,称霸月球。有德就是帅气,城城哥,腾腾兄,云云表亲,巴巴老弟,都来给我敬茶。游戏华夏,枪挑英伦,调戏老美,碾压日本。大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四海来朝。人好金银贵,我慕桃花仙。仙人种桃树,摘花换酒钱。酒醒花前坐,醉卧花中眠。愿为酒花死,不鞠车马前。(大国文化,励志霸气。)
  • 总裁大人快宠我

    总裁大人快宠我

    “研总,夫人叫你回家吃饭。”秘书的话刚说完,眼前就一阵风飘过,秘书默默的看着早已远去的背影:也就是夫人可以叫大人做任何事情了吧。“研总,夫人要你陪她逛街,但是会议……”秘书的话还没完,眼前再次一阵风飘过,眼前的总裁大人消失了:总裁啊,待会儿还有很重要的会议,都是大人物啊,你就这么走了吗?泪流中……这年头当秘书不容易啊,碰上一个宠老婆的总裁更不容易。要问研总有多宠自家小媳妇,那是众所周知的,就是要天上的月亮,那都会上火箭的那种。“我们离婚好不好?”女孩一脸无辜:“他们说当南家的人不能结婚。”“谁说的,我去砍死他。”研翼义正言辞,话一落又马上装的一副可怜的样子,“我这么可爱,你舍得跟我离婚吗?”
  • 元武帝尊

    元武帝尊

    宇宙本来无序,三天却于无序之中产生有序,故而每万年便遭灭世天劫。洪荒时期,天劫降临,乃至宇宙四极倒塌,九域崩裂,人道尽毁。自此妖魔横行,凶兽当道。数个暗黑纪元后,混沌玄黄中衍生出神秘力量普洒人间。至此,人族重振声威,建一时安宁。这时段,蛰伏下的妖魔蠢蠢欲动,筹谋再次占领三天九域,吞并一切。乱世之中,神秘元种应道韵而生。为镇压诸天神魔,封王败将而来。那么,到底谁才是天命之人,荣耀之子?
  • 东华帝君

    东华帝君

    什么是道?因何求道?一生总在追寻,去探求茫茫人生的真道……
  • 异能瞳

    异能瞳

    一眼断生死,一眼破虚妄;异瞳在,天下安。肖然是林安大学的一名普通大学生,不过他却是一个严重的失忆症患者。当一次偶然的巧合,他找回了属于自己的记忆。同样的世界在他的眼中完全不一样了。原来真实无比的生活,竟比网络小说更YY。接踵而至的美女一个个步入自己的生活。变化多端的异能,杀敌卫国的国术,个性鲜明的美女,本书将为你一一呈现。********************欢迎大家讨论情节;QQ交流群:199075595
  • 翻滚吧!作业妃!

    翻滚吧!作业妃!

    【本文纯属娱乐】古代,我有很多妃子,手机妃,作业妃!太后老皇帝(家长),丞相(老师)则监督我上早朝这些……现代,不愿上学,不想做作业,也不想学习,和家长老师誓死抵抗,还原苦逼学生党的生活!其实——这是一个古代皇帝识破小三作业的重重阴谋,与手机,iPad,电脑追寻爱情的故事注:每章古代完,都有现代的翻译!【纯属消遣,不喜勿喷!】
  • 古今僵史

    古今僵史

    相传上古时期,中州各部落为生存而征战,一时天下大乱,各部落兵刃相接,所战之处,血流成河,尸骨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