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1600000035

第35章 饿死不如一匹马(2)

于是有人想到,如果对那艘倒霉的“亚罗号”睁只眼闭只眼,英国人不是找不到借口了吗?因此,是叶名琛“惹火烧国”;“亚罗号事件”爆发后,如果叶名琛能与英国人周旋得再聪明些、更智慧些,至少不那么强硬、愚蠢,或许就不会有战争的爆发;英国人不就是要进城吗?你让他进就是了!更何况《南京条约》上都订好了的,你不让人家进来,不是你失理吗?总之,叶名琛对于战争的爆发可谓是罪大恶极。

战争于10月21日爆发后,英军真可谓是日下一城,一路势如破竹:

10月24日,英军攻占广州南郊凤凰岗等处炮台。

10月25日,英军占领海珠炮台、城郊十三行商馆区。广州全城,皆在英军炮火射程之内。

10月27日,英军司令照会叶名琛,要求入城,被拒后,英人对广州城实行间歇性炮击。

10月28日,英军炮击广州南城墙,至晚,城塌一缺口。

10月29日,英军百人从缺口处冲入广州,占领两广总督衙署。

——叶名琛如果更有办法一点,至少能顶住英国人的进攻为清廷争得一点面子也好呵!怎么这么窝囊!总之,在战争过程中,叶名琛也是罪无可赦!

因此,叶名琛成了对这一场战争负责的最好人选。也因此,他的坚韧成了固执,他的灵活成了狡猾,他的沉着成了无知,他的冷静成了麻木,他的无奈成了迷信,他的所有努力,都成了幼稚可笑,甚至他最终的绝食而死,竟也成了罪有应得……

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所有责任真的应该由叶名琛来负吗?两个国家间的这么一场战争,最后的责任真的是由一个人能负得了的吗?

我们从小就听过一则寓言故事:一只在河流上游喝水的狼,想吃掉在下游喝水的一只小羊,借口竟是羊将狼的水弄脏了;尽管小羊一次次地指出了狼的借口的荒谬:一是你在上游,我在下游,只会是你弄脏我的水,我怎么会弄脏你的水呢?二是你又说去年我曾在上游,但去年我分明还没出生呵!但这一切都没用,最终一点也不影响狼吃掉小羊,因为借口总不难找到,那就是去年不是你就是你爹妈!

“亚罗号事件”的确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个导火索,但那些指责叶名琛对这一事件处理的人们,他们恐怕忘记这一个寓言故事了!

其实,在“亚罗号事件”发生前后,叶名琛对事件的处理并无多大过错,就如同那则寓言中的小羊并无过错,并且对狼的借口的驳斥有理有节一样。对此,一个外国人当时就看得十分清楚,他在“亚罗号事件”引发战争两个月后,就写了《英中冲突》一文,以社论形式刊登于1857年1月23日的《纽约每日论坛报》上,不但充分肯定了叶名琛处理“亚罗号事件”过程中,从纯粹的外交手段上而言,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他明确指出说:“全部事件过程中,错误在英国人方面……确实,这个中国人如此令人信服地把全部问题都解决了。”后来他又在另一篇题为《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中,更明确地称赞叶名琛说:

叶总督有礼貌地、心平气和地答复了激动的年轻英国领事的蛮横要求。他说明捕人的理由,并对因此而引起的误会表示遗憾,同时他断然否认有任何侮辱英国国旗的意图。中国官吏心平气和,冷静沉着,彬彬有礼。

这个外国人不是别人,他就是马克思。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在“亚罗号事件”中,叶名琛和他所代表的清王朝,实际上注定了与寓言中那只小羊的命运是一样的,任凭你做得再怎样好也没有用;甚至完全可以说,即使没有这“亚罗号事件”,对于英国人来说也不要紧,他们一定会再弄出个什么别的“事件”来的,因为这只是找出一个借口而已——什么时候侵略者要找一个借口是件难事的?这只是一个开头,随后“马神甫事件”也一样,甚至再后来的“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等等,都一样!其背后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侵略者与狼一样,它太强大了。因此,那些指责叶名琛对“亚罗号事件”的处理的人,无疑是在小羊被狼吃掉后,指责小羊对狼的借口的驳斥还不够智慧一样荒谬。

战争爆发后,叶名琛的确事实上始终遵循着他的所谓“六不”方针,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这也是他历来遭人诟病的地方。然后我们在指责的同时,也要看到他背后实际上也有着太多的无奈!

他是“不战、不守”,但他的“不战、不守”不是不想战、不想守,是他拿什么战,拿什么守呀?战争爆发时,不要说广州,整个清朝的所有精锐部队都几乎在江浙一带与太平军作战,而广东的财力又基本已经在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消耗殆尽。叶名琛可谓是面临着无兵可出、无险可守、无钱可用的尴尬局面。有人可能会说,叶名琛不是有过以一万五千人击败过二十万“红兵”的奇迹吗?你为什么不能再创造一次以少胜多的奇迹?但那现代化武装到牙齿的英军是那“红兵”能比的吗?说这样的话的人,我不知道他说这话时腰疼不疼?还有人说,当初叶名琛不是与徐广缙一起通过发动群众,吓退过英军吗?为什么不再来一次?然而上面我已经提到,至此已今非昔比:叶名琛曾为朝廷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军,若要发动群众,他们便正是发动的对象——叶名琛还能发动得了吗?总之,事到如今,叶名琛有着太多的无奈。

太多无奈中,叶名琛只好去求仙扶乩寻找帮助。这在我们今天看来实在是一种迷信行为,甚至他摆空城计,也是无知的、愚蠢的和可笑的,但或许这也并非什么十恶不赦,至少是我们不应该对此过多的指责,如同我们不应过多地指责林则徐因看到英军“正步走”后便从此认定英国人的腿都是真的不能弯曲一样——我们能原谅林则徐的无知,为什么就不能原谅叶名琛的无知呢?

他是“不和、不死”,并不是他不想和,而是因为他清楚,所谓的“和”即丧权辱国;他也并不是不想死,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他并不是怕死,而是“将以有为也”。据有关史料显示,叶名琛起初是把自己的被俘当成是可以晋见英国君主的契机;他在被俘之初不自杀,是要留下一条命,向英国君主阐明大中华的和平意愿,并借机去反问英国君主。叶名琛后来对随他而去加尔各答的仆人明确地说明了这层意思:“我之所以不死而来者,当时闻夷人欲送我到英国。闻其国王素称明理,意欲得见该国王,当面理论,既经和好,何以无端起衅?究竟孰是孰非?以冀折服其心,而存国家体制。彼时此身已置诸度外,原欲始终其事。”

如果叶名琛仅有这样的话,或许谁也不会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但最后的事实是,他在知道自己不可能有前去英国当面质问英国君主的机会了,并且“所带粮食既完,何颜食外国之物!”后,便毅然绝食八日身亡。至此,你觉得他欲与英国女王的“当面理论”迂腐也好,天真也罢,但是你不能不承认,他的“不死”并不是怕死而欲苟活。

至于他“不走、不降”也是事实,但“不走、不降”本身有什么错吗?难道“走”才对,“降”才好?不错,战争后期,连皇帝也“走”了,这才让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圆明园,相比之下,叶名琛的这“不走、不降”也的确显得有点迂腐和可笑。但是我相信,善良而正义的人们呵,这样的笑,一定会笑出眼泪的吧!

那年,我在广东虎门参观“虎门销烟纪念馆”时,见馆内有一块“节马碑”。

这块碑看似寻常,巨大石碑上只刻有一匹骏马,然而讲解员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而感人的故事。当沙角炮台被英军攻陷后,三江副将陈连升的战马落入了敌手,而此马竟绝食而死,时人有诗云:

逆夷牵向香港中,悲嘶首北难朝东。

抚摸叫跳跨摇堕,侧目疾视仇雠同。

贞操耻食夷人粟,只受吾华刍一束。

忍饥忍痛骨如柴,山下采薇犹自辱。

我曾在“节马碑”前深深地感动,并且事后我还在一篇文章中特意写下了“马且如此,人更何况!”的话,其实我这句充满感慨的话便是因为叶名琛而写下的,因为同样绝食而死,叶名琛作为一个人,在历史上获得的评价,竟然还不如一匹马。我们为马树碑立传,称它为“节马”,但叶名琛的坟墓我至今不知道在何方——这并不是我没去寻找,而是我从各种材料上寻找多年一直没能寻得;更从没人称叶名琛是“义士”,相反,对他似乎还竭尽了戏谑与贬抑,这实在有失公允。

那么何以如此呢?

尽管我的这篇散文写得更像是一篇所谓的“论文”了,但我忍不住在此要为读者将当时的事实理一理,也补充交代一些叶名琛被俘后甚至死后发生的事情。

英法联军攻下广州后,对于他们来说最要紧的事情自然而然有两件:一是防止对手反攻,巩固战争成果;二是尽快稳定社会秩序。当然掠夺所有在他们看来有用的一切,也是一件要紧的事情。

1858年1月,英法联军在劫掠叶名琛的督府之时,“缴获”了装有耆英、徐广缙和叶名琛等任职时在广州办理“夷务”的许多奏折、谕旨和皇帝对外交条约的批复原件等,这些东西被装在一只只所谓的“黄匣”中。正是这一切,不但使英法侵略者洞悉了清朝对待“夷务”大体政策,也让他们了解了谁是真正难以对付的对手——在他们看来,叶名琛算一个。

1858年1月末,额尔金在写给葛罗的一封信中,不无忧虑地写道:“不少人对我谈及一个不能掉以轻心的问题,他们都说,叶留在广州会使人心不稳,给重新回复秩序和信心带来困难……显然,把他送到海峡殖民地去是不行的,因为这些地区大多数居民都是中国人。”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两点,一是英国人认为叶名琛虽然被捕,但仍具有“危险性”,似乎是一颗定时炸弹;二是英国人为什么要将叶名琛关押至加尔各答,因为怕他被中国人劫去,以他为旗帜,组织力量再次与他们决战——在这方面英国人是有过教训的——拿破仑在1814年首次被俘后,英军曾把拿破仑关押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但在1815年3月,拿破仑没费多大功夫就逃离了该岛回到法国,并一路应者云集,不到几天便集结大军几十万卷土重来。英国人把叶名琛当作了东方的拿破仑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叶名琛在广东无论是政府中还是民众中,都有着较高的威望,这也反过来证明,他执政期间并不真的是一个窝囊废。

然而,中国不是法国,这便注定了叶名琛不会成为拿破仑!

书中已有叙述,咸丰帝在得知叶名琛被俘之后,既没有采取任何营救措施,也没有通过交换战俘等战争惯常手段来搭救叶名琛,反而发布了这样一道圣旨:

叶名琛办事乖谬,罪无可辞,惟该夷拉赴夷船,意图挟制,必将肆其要求。该将军署督等可声言:叶名琛业经革职,无足轻重。使该夷无可要挟,自知留之无益。着即传谕各绅民,纠集团练数万人,讨其背约攻城之罪,将该夷逐出省城。倘该夷敢于抗拒,我兵勇即可痛加剿洗,勿因叶名琛在彼,致存投鼠忌器之心。该督已辱国殃民,生不如死,无足顾惜。

同类推荐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 寒灰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寒灰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毛泽东引古论事

    毛泽东引古论事

    本书根据毛泽东著作中引用诗文名句的情况,对相关诗文的出处进行阐释,并对毛泽东引用此诗文鉴古论今的时代背景和心路历程进行剖析,使读者在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毛泽东深刻的唯物主义新历史观,领略伟人引古论今的独特语言艺术,在千古豪情中获得文化浸润与精神升华。
  •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北京有多少个部队大院?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仅在城区一条著名街道的几公里地段内,就有六七个紧挨着的、分别生活着几千上万人的部队大院,一个大院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社会。部队大院戒备森严,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民道、官道,都是学问;家事、国事,皆有文章。作者从军35年,主要任职于解放军总后勤部,常年生活在北京某部队大院。本书就是他品读人生、总结军旅生涯的心灵体悟,第一次原生态地展现北京某部队大院生活的小说集。不同于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号召,本书着眼于个体生命的细致把握,展现新时期下部队大院人们的生活状态。
  •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所收录的文章,皆为古保祥创作的名人励志故事,读了此书,会让你醍醐灌顶,原来那些成功者曾经和你一样的平凡。
热门推荐
  • 明伦汇编人事典名字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名字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河剑道

    星河剑道

    六百年前的王者穿越到六百年后看他如何做回曾经的王者
  • TFBOYS之承诺的情

    TFBOYS之承诺的情

    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們碰到了他們,此刻,他們覺得自己的生活要有點變化了
  • 正与邪

    正与邪

    《正与邪:金庸小说人物心理分析之〈笑傲江湖〉》为《意向对话心理学丛书》之一,什么样的人造就了什么样的事,而什么样的心又注定量什么样的人,人与心,人与事,心与事——《正与邪:金庸小说人物心理分析之〈笑傲江湖〉》用意向对话心理学方法来分析金庸小说的人物与故事,以其独特的又新鲜的视角帮你解读《笑傲江湖》中的恩恩怨怨。
  • 混元雷主

    混元雷主

    万古后,大世轮回,天地惊变,上古重临,谁宰沉浮?到如今,天地异种,惊世神体,各方秘术,孰强孰弱?我这一世,不求永生,不问后世,只为轰轰烈烈走一遭。
  • 末世生存之少女十三

    末世生存之少女十三

    这是一个……十三个女孩在末世生存及努力升级的故事……【作者懒癌没救……←_←【跳坑慎重!!!!!
  • 罪戾殿堂

    罪戾殿堂

    世上本无对错,一切都只是立场不同罢了,也许你并没有错,但某些事情,会将你放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上,然后,我们便是错的。但是那又如何?就算我是错的,我也早就决定就这么一直错下去了。
  • 复仇公主的异色瞳

    复仇公主的异色瞳

    用黄金做的半面具遮住了一个年仅6岁小女孩的那半张烧焦的脸夺去了本属于她的幸福和整个家族的性命她被富人家收养从此成为了一个冰冷的恶魔......在一次“体验”大学生活的时候意外的遇到了那个弑族之人一场扮猪吃老虎的大戏在这个看似平静的校园里拉开了序幕......
  • 一百零八个古堡

    一百零八个古堡

    古堡里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白发老人为何一直待在古堡里不肯离开半步?青衣少女为何一直打着伞不肯放下?年幼小孩为何紧闭双眼不肯睁开?这一切那么的令人匪夷所思。跟着祁墨唐糖一起去探寻古堡的秘密吧!陌陌QQ:3168177320
  • 活宝出没请注意

    活宝出没请注意

    机场的偶遇,百货商店的热闹,搭车的凑巧,这注定是上天的安排。我愿与你相守白头,你愿与我共终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