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春秋时,秦穆公有女名“弄玉”。此女聪明美丽,喜音律,好吹笙,不经乐师指点,就自成音调,其声如凤凰在鸣唱。穆公专门为爱女修建了一座“凤楼”,楼前筑高台,取名“凤台”。一天,弄玉在凤楼上临窗吹笙,笙声清越,响彻天际。忽然空中似有和声飘来,隐隐约约,若远若近。弄玉心中诧异,就停吹而听,那和声也随之而停,只有余音袅袅不断,弄玉惘然若失。此夜梦中,有一美男子羽冠鹤氅,骑着一只彩凤自天而下,落于凤台之上,对弄玉说:“我是太华山的主人,天帝命我与你缔结因缘,在中秋节相会”。说毕,即从腰间解下赤玉箫,倚着栏杆吹了起来。那只彩凤也舒展双翼,一边鸣叫,一边起舞。凤声箫声,和谐如一,宫商协调,皇皇盈耳。弄玉不觉神思俱迷。天明后,弄玉将梦中情景告诉了父亲。穆公便派大臣孟明依照弄玉梦中所见的形象,到太华山寻访,果见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飘飘然有超凡脱俗之姿,于是上前相见。知此人姓萧名史。孟明说明情况后,即带萧史回秦都复命。
穆公在凤台上接见了萧史,说:“听说你善于吹箫,能否吹奏一曲听听?”萧史即取出他的玉箫,吹奏第一首曲子,清风徐徐而来;吹奏第二首曲子,彩云从四方会聚;吹奏第三首曲子时,就有成对的白鹤,在空中翔舞,还有数双孔雀飞来,栖集在林子里,百鸟合鸣,一个时辰后才散。接下来穆公问萧史有关箫的知识。萧史说:“当年伏羲氏将竹管编排为箫,其形状参差不齐,就像凤凰的翅膀,声音和悦美妙,就像凤凰的鸣声。大的叫雅箫,编二十三管竹;小的叫颂箫,编十六管竹,总称为箫管。其中没有底的,称洞箫。后来黄帝使伶伦伐昆溪竹,制成笛子,横向七孔,吹奏起来,也像凤凰鸣,但形制却简单多了。后人厌烦箫管的烦琐,专用一管竖着吹奏,这便是现在的箫了”。穆公又问:“那么你吹箫,怎么就能把珍禽也都召来了呢”?萧史回答说:“箫的形状虽然简单了,声音却没有改变,凤凰是百鸟之王,若以箫来模仿凤凰鸣,箫声一起,百鸟都以为凤凰在召唤它们,就都纷纷飞来了。过去尧舜作箫韶之乐,凤凰闻声便来朝拜。凤凰都能因乐声而来,何况其他鸟呢”?
萧史声音洪亮,对答如流。穆公很高兴,就当场提出女儿的婚姻问题,萧史辞谢一番就同意了。当天恰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于是沐浴更衣,两人即在凤楼成亲。第二天,穆公将萧史拜为中大夫。萧史虽列于朝班,却不参与国事,整天呆在凤楼之中,除了喝几杯水酒外,再不吃其他东西。弄玉跟着丈夫学习气功导引之方,渐渐地也能不食五谷了。萧史还教弄玉吹箫,吹的是《来凤之曲》。大约半年后的一个夜晚,夫妇正在月下吹箫,忽有紫凤飞来聚在凤台的左边,赤龙飞来盘在凤台的右边。萧史说:“我本是上界的神仙,奉天帝之命下凡来整理散乱的史籍,因降生于萧姓人家,又有功于史,人们便称我为萧史。后来天帝又命我做太华山之主,因与你有夙缘,故以箫声做合,成就了咱们的婚事。现在龙凤来迎接了,我们可以就此离去”。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自凤台翔云而去。这天晚上,有人在太华山听到了凤凰鸣叫的声音。
第二天早上,宫侍把萧史弄玉乘龙凤飞去的消息报告给穆公。穆公不免感叹再三,派人到太华山找寻了一番,却杳无踪迹。于是就在明星岩立祠,一年四季都用酒果祭祀着。如今,人们称此祠为萧女祠,据说祠中还能常常听到凤凰的鸣叫声。
六朝诗人鲍照据此做了一首《萧史曲》:“萧史爱少年,嬴女郄童颜。火粒愿排弃,霞雾好登攀。龙飞逸天路,凤起出秦关。身去长不返,箫声时往还”。
这段传说,比较突出地展现了凤凰能“喻情”的神性。先是弄玉吹笙,笙做凤凰鸣——这里用了通称,其实,说弄玉吹笙做“凰鸣”似乎更恰切些;接着是萧史吹箫,箫做凤鸣,和“凤求凰”相吻合。后来赤龙来了,紫凤也来了,为夫的萧史便以龙为乘,做妻的弄玉以凤为乘,又和龙应男,女应凤相吻合。显然,凤凰之鸣在两人的爱情婚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雅乐,能“致珍禽”,又是情音,足以传达两人相互赏识彼此倾心的情怀。
陕西省咸阳市大众剧团,将萧史与弄玉的传说编成一出名为《凤凰泪》的秦腔戏,也是围绕着凤凰“喻情”的神性做文章。在戏中,弄玉原本就是天上的凤凰仙子,她和萧史奉旨为天廷理乐谱曲,其间磨擦出爱情的火花。
这当然是触犯天条的,于是被贬到凡间,投胎做了秦王的女儿,萧史则被压锁在昆仑山。历经一番磨难后,萧史来到人间寻找弄玉,两人相聚凤凰台,互诉衷肠。为图霸业,秦王将弄玉许配给楚国太子,弄玉不从。秦王以皇权和礼教相逼,误将弄玉刺死。萧史见状,拔剑自刎。群凤齐集凤凰台,弄玉和萧史牵手,化作凤凰飞向云端。
“百鸟朝凤”的传说,在我们谈凤凰的“秉德”时已出现过,这里还有另一个版本,这个版本与“喻情”相关,依然流传于白族居住区。相传南诏时,天马山下有一对青年倾心相爱,却被官府威逼而死。死后,两人变成了一对凤凰,成为百鸟之王。再后来,遇到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这对凤凰双双冻死在罗坪山山顶。噩耗传出,百鸟纷纷从四面八方飞来凭吊,而且一路不食或素食。
贵州水族聚居区流传的一首民歌叫《金凤凰》。这首民歌用金色的凤凰来比喻一位来自外乡的“姨娘”,借咏赞美丽无双的金凤凰,抒发对这位姨娘的爱慕之情。说凤凰金色的羽毛闪闪发光,它本是“皇室中物,挣断铜丝,飞来村庄”,“我一见,就已爱上”。
唐代铜镜上有《凤衔同心结图》。美丽的凤凰为什么要衔同心结呢?只因为同心结是爱情的象征。《诗·东山》中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之句,这个“缡”,有学者考证就是同心结。《隋书》也记有炀帝给他心爱的夫人送同心结数枚的事。显然,将同心结让象征爱情的凤凰衔上,就更意味着彼此同心,爱上加爱了。
11.成王
何谓“王”?《说文》解释说:“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从上述基本意思出发,“王”便有了“君王,即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封建社会的最高封爵”、“朝谒天子”、“一类中最优秀、最特出者”
等意。我们这里重点讨论的“王”,主要指后面这层意思。如《老子》第六十六章讲的“百谷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这百谷王”;如杨万里《米囊花》诗中讲的“花王”——“鸟语蜂喧蝶亦忙,争论天诏诏花王”;如艺术、体育领域中的“鼓王”、“琴王”、“歌王”、“棋王”、“拳王”、“球王”;如教学领域将那些特别优秀的教师称为“数学王”、“化学王”、“英语王”等等。
凤凰能成为“鸟王”或“百鸟之王”,是与其本身的素质及作为分不开的。上述凤凰所具备的向阳、达天、自新、秉德、兆瑞、崇高、好洁、示美等神性,使凤凰自然地,也是必然地成为“王”。因为上述品性,其他鸟禽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具备,但都达不到,也不可能达到凤凰这么全面,这么突出,这么出类拔萃。《格物总论》称凤凰,“出东方君子之国。见则天下安宁,飞则禽鸟随之。故曰羽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论衡》有“夫凤凰,鸟之圣者也”之语。“为之长”也就是“为之王”,“鸟之圣”也就是“鸟之王”。
凤凰成王的神性,也体现在同人间贤能君王的比照上。如:“明王之治,凤凰下之”(《尚书考灵曜》)。“凤凰,禽之长,上有明王,太平乃来”(《白虎通》)。“昔者二皇,伏羲神农,凤至于庭,三代尧舜禹也,凤至于门。周室凤至于泽。德弥粗,所至弥远。德弥精,所至弥近”(《淮南子》)。“帝喾有圣德……凤凰鼓翼而舞”(《吕氏春秋》)。“周成王时,天下大治,凤凰来,舞于庭。成王乃援琴歌曰:凤凰翔兮于紫庭,予何德兮以感灵”(蔡邕《琴操》)。
凤凰与人间贤王形成比照、构成对应的内在根据是什么?《瑞应图》一语中的:“凤,王者之嘉祥”。也就是说,凤凰具有王者的美德、王者的风范、王者的智慧、王者的气概。它“负信,戴仁,挟义,膺文,苞智,不群居,不侣行,不经罗坠网,上通天维,下集河洛,明治乱,见存亡”(《瑞应图》)。
王者和非王者的区别在于,王者是优秀且胜出者,非王者是谈不上优秀,或达不到优秀,或堪称优秀却未胜出者。王者和非王者是互相依存、既相对又统一的关系。没有平地,显不出高山;没有高山,也显不出平地;高山既是自己长起来的,也是平地托起来的。如果不优秀,凤凰成不了鸟王;如果没有众鸟的支持,凤凰也成不了鸟王。凤凰在平常岁月引领众鸟、示范从鸟,在危机关头救助众鸟、保护众鸟,众鸟便跟随凤凰、拥戴凤凰。于是,我们在古籍中屡见“凤飞,群鸟从以万数”(《说文》);“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唐书》);“凤凰二见于都下,众鸟随之”(《宋书》)。以及“恩及羽虫则凤凰翔”(《春秋繁露》),“古之王者,其政好生恶杀,凤在列树”(《孙卿子》)等等语句。
自然界的生存竞争是残酷的、恒常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生命进化的一般规律。这样的规律使优胜意义上的王者之产生成为必然。而且,物种往往只有以集群的方式,才能生存、迁徙、繁衍、御敌;既然是一个群,就得有首领、统帅意义上的王,否则群将不群。于是,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蚁王、蜂王、猴王、狮王……这些王者,一般也都是优秀者、强大者。人类由动物进化而来,动物界的生存规律在人类社会依然发生着作用。以竞争的残酷性论,一个个体的人所面对的,比身处猴群中的一只猴子所面对的,好不了多少。而且,因人有大脑,有思想,有智慧,其竞争的方式比起动物来,往往更隐秘、更刻毒、更复杂,尽管常常披一层文明的外衣。从竞争的目的看,动物间的竞争主要围绕着食物、配偶、地盘等物质层面的东西展开,比较直接,比较单纯;人间的竞争,在物质层面之外,还有精神层面的东西,如名誉、地位、尊严感、支配欲、嫉妒心,等等;物质层面的要求容易满足,而精神层面的追索是没有止境的。
比较而言,西方世界,基督教文化的辐射圈内,启蒙运动之后,天赋人权、生而平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人格是平等的,无论你是总统、公司大老板,还是街头乞丐、扫马路的工人。这种平等的感觉,不但有制度、有法律保障着、支持着,而且已渗入、润化到心理层面,也就是说,人们从心理上已感觉不到,或很少感觉到自己比他人贱、比他人低。
可见,凤凰成王的神性,不过是人追求卓越品性的另一种表达。神物是人造的,神性说到底还是人性。
所谓“凤之俗”,指的是有关凤凰的种种民俗事象。学术界将我国历史上通行的民俗事象分为巫术民俗,信仰民俗,服饰、饮食、居住民俗,建筑民俗,制度民俗,生产民俗,岁时节令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商业贸易民俗,文艺游艺民俗等十大类。在这十大类中,我们都能看到凤的身影。本书简要介绍和分析其中若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