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道家——欲洁其身的浪漫派 (2)
流浪汉最后一边嚷骂一边朝附近的另外一条小路走去,他一边走一边喊着:“有本事来抓我啊!”马尔蒂本来就愤怒不已,听流浪汉这样挑衅,立刻失去了理智,拔出手枪冲过去,朝流浪汉开了几枪。
最后流浪汉倒在血泊中,马尔蒂也因故意杀人罪难逃法律的裁决,判刑三十年。仅仅因为一支烟,一个人永远地失去了生命,一个人失去了人生中宝贵的自由。
人当然是情感的动物,有了情感,人生变得更加生动多彩。在感情萌发之时,用理性去雕饰,让喜悦更加温暖,给悲伤注入力量,把愤怒化为平静,感情会更加柔和迷人,灵魂也就多了一分和平的惬意。清掉内心的乌云,以理化情,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生命也会在清澈的心境中折还你一道绚烂的光。
文化拾遗
不见亦存在:读佛经时,一名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天然自好,人巧难夺天工
现实生活中,对某件雕塑作品的最高评价莫过于“巧夺天工”,这也正好说明了天工之妙和人力之难以企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返璞归真正是道家主张的顺其自然在。在道家眼里,天然之物便已臻完美,原本就是天然的东西,根本就不必刻意地装饰。
自然和人为,在中国神话故事里,有很实在的比喻。北海神打了个比方,说牛和马生下来就有四只脚,这就叫做自然;用缰绳穿过牛的鼻孔,在马的脚下钉上铁蹄,这就叫做人为。
依道家所见,是否牛就不该穿缰绳,马就不该钉铁蹄呢?我们先看一个小故事。
禅院的草地上一片枯黄,小和尚对师父说:“师傅,这草地太难看了,赶快撒点草籽吧!”
师父说:“我有空的时候会去买的。急什么呢。”
中秋的时候,师父把草籽买回来了。小和尚拿着草籽去撒,起风了,草籽随着风飘起来。
小和尚跑去找师父说:“不好了,草籽被风吹走了!”
师父说:“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即使撒了也不会发芽。”
许多麻雀飞了过来,小和尚慌张跑去找师父说:“不好了,草籽被麻雀吃了!”
师父说:“没关系,麻雀吃不完的。”
夜里下雨了,小和尚在早晨跑到草地上看见草籽都不见了。他哭丧着脸对师父说:“这些完了,草籽都被雨水冲走了。”
师父还是不慌不忙的说:“不用着急,草籽被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
没过多久,草地上果然长出许多绿绿的草苗,原来没有撒到的地方居然也冒出小苗来。 小和尚高兴的对师父说:“师父,太好了,我种的草长出来了!”
这位师父懂得随缘,不刻意强求,反倒能有一番收获。那么,是不是对于自然的东西,任它自生自灭就是“无为”呢?仔细观察,其实师父和小和尚并没有不为,师父买了草籽,小和尚把草籽撒在草地上,这就是有所为。
牛需要缰绳来牵制,马有了铁蹄能够跑得更远,这是有益的人为。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无为”并不是叫人什么都不做,只是要少做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妄为。做得太多,就变得有害无益,既得不到幸福,也没有乐趣。
无益而有害的人为,中国历史上揠苗助长的故事就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种了稻苗之后,总是嫌它们长得太慢。每天都觉得禾苗比起之前好像一点都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终于,他想到了一个“绝顶妙计”。
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经过一番辛苦,累得筋疲力尽之后,他欢欢喜喜地回到家,得意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禾苗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听了,赶紧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全部都已经枯死了。
揠苗助长是人为之害的典型,大约宋国的人都不太聪明,“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也是发生在宋国,竟然连宋国的猴子都要笨一些,才会闹出“朝三暮四”的笑话。所以如果这个宋国人听过“无为”这个词,大概又会每天游手好闲,丝毫不管庄稼的死活了。
《庄子》里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爱马的人,以精细的竹筐装马粪,用珍贵的蛤壳接马尿。刚巧一只牛虻叮在马身上,爱马之人出于爱惜随手拍击,没想到马儿受惊便咬断勒口、挣断辔头、弄坏胸络。原本是爱马,却因为违逆了它的习性而带来破坏,这样的人为之害,让人惋惜,也让人反思。
其实人们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地去做事,只是为了求一份尽善尽美。然而美是一个没有绝对定义的名词,而最能打动人的美就是自然,它简单,朴实,是一种真诚的极致。顺其自然,懂得欣赏天然,即使面临困境也淡定自如,就能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处。
文化拾遗
混沌之死:儵是南海之帝,忽是北海之帝,浑沌是中央之帝。儵与忽不时地在混沌的地盘上相聚,混沌每次都很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儵与忽商量着想要报答混沌的恩惠,说 “人皆有七窍来看、听喝、吃、呼吸,但是混沌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七窍吧。”于是他们每天凿一窍,到了第七天时浑沌死了。
返璞归真,以清澈之目看世界
道家的人喜欢说婴儿,老子用婴儿来形容有修养的人,也形容不经伪饰的状态。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就会萌生出欲念。所以冯友兰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之所以偏离了正确的道,就是因为欲望太多。
返璞这个词,从字面上看就是回到未雕琢的玉的状态,婴儿正是这样的状态。所以老子主张向婴儿学习,做一个纯真自然的人,庄子也说个人修养的办法就是回归到婴儿。
婴儿眼中的世界是没有区别的,不会因为经验、知识和遭遇的多少有高低,向婴儿学习吧,纯真的眼里,才有天堂。
唐朝时,有一位懒瓒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衡山的一个山洞中,他曾写下一首诗,表达他的心境:
世事悠悠,不如山岳,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德宗心想,这首诗写得如此洒脱,作者一定也是一位洒脱飘逸的人物吧?应该见一见!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禅师。
大臣拿着圣旨东寻西问,总算找到了禅师所住的岩洞,正好瞧见禅师在洞中生火做饭。大臣便在洞口大声呼叫道:“圣旨到,赶快下跪接旨!”洞中的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地毫不理睬。大臣探头一瞧,只见禅师以牛粪生火,炉上烧的是地瓜,火愈烧愈炽,整个洞中烟雾弥漫,熏得禅师鼻涕纵横,眼泪直流。大臣忍不住说:“和尚,看你脏的!你的鼻涕流下来了,赶紧擦一擦吧!”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工夫为俗人擦鼻涕呢!”
懒瓒禅师边说边夹起炙热的地瓜往嘴里送,并连声赞道:“好吃,好吃!”
大臣凑近一看,惊得目瞪口呆,懒瓒禅师吃的东西哪是地瓜呀,分明是像地瓜一样的石头!懒瓒禅师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并说:“请趁热吃吧!世界都是由心生的,所有东西都来源于知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你在心里把它看做一样不就行了吗?”
大臣看不惯禅师这些奇异的举动,也听不懂那些深奥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添油加醋地把禅师的古怪和肮脏禀告皇帝。德宗听后并不生气,反而赞叹地说道:“我们国内能有这样的禅师,真是我们大家的福气啊!”
归真,便是说回归淳朴自然的本性。婴儿自然没有杂念,但要成年人回归原点却不是那么容易。“去除杂念”这个路标直指正道,回归了本性,也许你能寻获另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
冯友兰先生解读道,要去除欲望,就在于减少欲望的对象。心如止水而无欲,在浊世中保有心灵的一方净土,生活会变得更纯粹。
县城老街上有一家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时代不同了,如今已经没人再需要他打制的铁器,所以,现在他的铺子改卖拴小狗的链子。
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微闭着眼,手里是一只半导体收音机,旁边有一把紫砂壶。
当然,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文物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间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因为那把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三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一件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那位华侨1993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56万美元的拍卖价买下的。
商人端着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然后很干脆地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
虽然壶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六十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种生活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来方者络绎不绝,有的人打听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现金,再一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没有说什么。他招来了左右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有人说老铁匠傻,然而老铁匠才是真正的得道高人,他砸掉的是别人眼中的宝贝,却是自己心里的枷锁,没有了身外之物的束缚,活得更加从容,更加诗情画意。
在返璞归真的修行道路上,许多前人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伯阳真人无视权贵,怀着一颗朴素之心专心修炼;葛洪真人不随世变,被成为抱朴之士;嵇康以“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作为修行宗旨……丢掉扰乱心胸的杂念,回归最淳朴的人性,留一份清醇的芳香于天地!
也许人们会心生怀疑,既然最终是要回到原点,那努力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在世,殊途同归。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生命是一个过程,回归也是一个过程。用熏心的欲望之眼看世界,是茫茫一片浑沌,而卸下杂念,用最纯粹的双眼看世界,你会看到千帆过尽的潇洒与豁达,和细水长流的纯真与感动。
文化拾遗
直心即道场:一天,光严童子为寻求适于修行的清净场所,决心离开喧闹的城市。在他快要出城时,遇到维摩居士。维摩也称为维摩诘,是与佛祖同时代的著名居士,他妻妾众多,资财无数,一方面潇洒人生,游戏风尘,享尽世间富贵;一方面又精悉佛理,崇佛向道,修成了救世菩萨,在佛教界被喻为“火中生莲花”。光严童子问维摩居士:“你从哪里来?”“我从道场来。”“道场在哪里?”“直心是道场。”光严童子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