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6500000008

第8章 茶酒篇

李国文

朋友的茶

住在北京,其实朋友们能够聚在一起的机会也不是很多。

总有个想法,找个可以坐一坐的地方,先是邓友梅发现这家广东馆子,他说,不错,那早茶档比较地道,听他一说,我和他去了,试试,还行。后来,叶楠也加入这个行列,接着,又添了刘萌,最后,张洁也参加进来。转圈儿做东,据说,典出于张学良,他与张大千、张群等老朋友们聚会时,转到谁,谁就去埋单请客,省得大家抢着掏包付钱,破坏胃口。

我们觉得这主意不错,按年龄排序,一轮下来,然后再从头开始。谁愿意吃什么,就让车子推过来自取,谁愿意喝什么,关照服务员就是了。友梅重茶,叶楠品味,张洁偏爱又甜又咸的点心,我与刘萌对那里的豆浆油条,情有独钟。这五位,或冒寒风,或顶烈日,暑去寒来,也维持了一些时日,大家从城的四面八方聚到这里。喝过瘾了,吃尽兴了,谈够劲了,聊得嘴也乏了,然后,期约下次,走出饭店,不一会儿,便分头消失在熙熙攘攘的行人中间。

一把年纪,几个朋友,虽无涸辙之鱼的感觉,但却有相濡以沫的精神,难得见一次面,说长道短,哈哈一笑,天南海北,一顿神聊,所费不多,快乐不少,能有这样潇洒和谐的茶聚,也就其乐融融了。

回想当年,初读毛主席唱和柳亚子的那首诗中,有“饮茶粤海未能忘”句,或许由于年轻生猛,不谙世情,或许由于革命积极,少有闲暇,颇对老广每天早晨的这门功课,不以为然。我听广东朋友讲,若一早起来,不到茶楼,吃它一盅两件,这一天就好像淡而无味了。等到年岁有了,经历多了,福也享过,罪也受过,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体会得也不知多少遍轮回来去,于是,要也不多什么,不要也不少什么的那种所谓的“欲望”,也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淡了。便觉得早晨要是有那么一块地方,可以坐在那里,悠然地喝上一盅茶,是何等的惬意了。

我不知道老北京原来有没有粤式的茶楼,但北京的茶馆,从我所知起始,不怎么令人提气,既没有南京茶馆里的大煮干丝,也没有四川茶馆的什锦果盘,更没有广东茶馆的水陆杂陈。五十年代,初到北京,中山公园里的来今雨轩,尚有茶摊。等到我想喝茶的时候,北京的茶馆都升级为饭馆,为酒馆,更求实惠了,因为哪怕卖炸酱面也比摆茶摊赚钱。来半斤面,捞在碗里,勺打死卖盐人的酱,客人稀里糊涂吃下去,顶多原汤化原食,来碗面汤,交钱走人了。可喝茶就没这么痛快了,一壶一壶地续水,且得遛服务员的腿呢!

所以,以后每到广州,就是饮茶。吃广东早茶,你大可不必注意年轻气盛之流,红男绿女之类,这些人,倘非谈生意,做买卖,就是吊膀子,谈恋爱。我觉得在茶楼里最有看头的,是那些有点子年纪的老翁老媪,他们才是真正的茶客,他们才称得上是茶楼的灵魂。尤其这些虽嘴瘪齿缺,但鹤发童颜,虽顶秃童山。但眉毫长寿的老人家,喝到尽兴的那一刻,得大解脱,得大自在,呈半仙之体,得禅悟之意,十分惬意,万分舒泰,那种快乐,好让人羡慕。

一杯淡茶,是我们每个人在其生命旅程中,能够一陪到底的朋友。烟会离开你,酒会离开你,妻子情人会离开你,朋友同志会离开你,只有这一盏茶,大概会久久地实实在在地握在你的手中。茶之可贵,还不仅仅是我们每个人的终身之友,它那一股冲淡的精神,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尽量要想得开的根蒂。

偶尔,也设客座,邀请一两位大家都熟的什么人,为茶聚增添一些新意。杂七拉八,家长里短,芝麻油盐,赏心乐事,无主题,无边际,无主无宾,无拘无束,主旨无非解颐逗乐,增加食欲,开心凑趣,帮助消化而已。一桌人,加起来,数百岁,若还有什么活得不明白的话,大概也是真有点不知好歹了。

到了这把年纪,多些恬静,少些狂躁;多些宽余,少些紧张;多些平和,少些乖戾;多些善自珍摄,少些干扰他人。人生如茶汤,茶是越泡越淡的,人也应该渐渐地淡下来才是。或许,这就是我所体会到广东人的饮茶之道,这也是我们这些文友们,能够坐在一张桌子茶聚的原因。

茶之美,在于那一份心安理得的冲淡。

母亲的酒

“酒这个东西,真好!”这是我老母亲喝完了最后一口,将酒杯口朝下,透着光线观察再无余沥时,总爱说的一句话。

她喜欢酒,但量不大,一小杯而已。有的人喝酒,讲究下酒菜,六七十年代,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窘,两口子的工资加在一起,不足一百多块钱,要维持老少五口人的开支,相当拮据。她也能够将就,哪怕炒个白菜,拌个菠菜,也能喝得香喷喷的。那时,几乎买不起瓶酒,更甭说名酒了,都是让孩子拎着瓶子到副食店里去零打。这类散酒,用白薯干为原料酿制,酒烈如火,刹那间的快感,是不错的,但爱上头,尤其多喝两口以后,那脑袋很不舒服的。

然而,她还是要说:“酒这个东西,真好!”

我妻子吃酒酿圆子都会醉的,不过,她很喜欢闻那股白酒的香味,所以,一家人围桌而坐,老太太拿出酒杯,倒酒便是她的差使。那时,我们很穷,穷得不得不变卖家中的东西。可再穷,这杯酒还是要有的。因为有富人的酒,也有穷人的酒,喝不起佳酿,浊酒一盏,也可买醉。后来,大环境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渐入佳境,好酒名酒,也非可望而不可即了,可是我母亲仍对二锅头情有独钟。我曾经写过一篇《酒赞》,就是赞扬这种价廉物美的老百姓喝得起的酒,歌颂这种陪伴我们一家人度过艰辛岁月的酒。

现在回想起故去的老母亲那句话,“酒这个东西,真好!”就会记起当时饭桌上的温馨气氛,在那个讲斗争哲学的大风大浪里,家像避风港一样,给你一个庇护所,在老少三代同住一室的小屋子里,还有一缕徐徐萦绕在鼻尖的酒香,那充实的感觉,那慰藉的感觉,对一个屡受挫折的人来说,是最难得的一种幸福。我怀念那有酒的日子,酒,意味着热量,意味着温暖,那时,我像一头受伤的动物,需要躲起来舔我流血的伤口,这家,正是我足以藏身,可避风霜的洞穴。

那时候,很有一些人,从无名之辈,到声名鼎沸的诸如我的同行之流,最终走上了绝路,很大程度是由于内外相煎的结果。如果我经受了大会小会的批斗以后,拖着沉重的身子回到家来,若是再得不到亲人的抚慰鼓励,而是白眼相待,而是划清界限,这样雪上加霜的话,家庭成了一座冷冰冰的心狱,还有什么必要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去呢?

虽然说是避风港,未必就能保证绝对安全,不知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凶险和不幸,破门而入。所以,那时的穷,倒不是最可怕的事情,猝不及防的发难,才是真正令人忧心的。穷,只要不到断炊的地步,是可以用精打细算的安排,用开源节流的办法捱过去的。甚至还允许有一点点奢侈,让孩子为奶奶去打四两散酒。而那些总是看你不顺眼,总是要想法使你过得不痛快,总是恃自己政治上的优越,要将你踩到烂泥里去的人,简直防不胜防。因此,当老母亲把酒杯翻转来,对着透过窗户的冬日阳光,说“酒这个东西,真好”时,即使那是片刻的安宁,短暂的温馨,也是难能可贵。尤其一家人在默默无言中,期望着你能在困境中支撑下去的眼神,更是我觉得无论如何不要倒下去的原动力。

其实,一九五七年因为写了一篇小说,被打成“右派”,我和妻子约好,没有必要将此事告诉老人,让她在思想中成为一种负担;但天长日久,她也不可能毫无察觉我的碧落黄泉式的政治跌宕。不过,她始终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但也是从那以后,她有了这种喝上一杯麻醉自己的习惯,而且一定要说出那句关于酒的口头禅。

前不久,上海一张报纸上发表出丁聪先生画我的一张漫画,有我自题的一首打油诗,其中“碰壁撞墙家常事,几度疑死恶狗村。‘朋友’尚存我仍活,杏花白了桃花红”的“疑死”二字,绝非夸张之词,这就更让我怀念那杯母亲的酒了。一般来讲,她喝酒,从来不鼓励家中的别人喝酒,但在“史无前例”的年代,当那些“朋友”们“帮助”得我“体无完肤”,真觉得离死不远的苦痛中,我母亲会破例地在她喝完那小杯酒,在说“酒这个东西,真好”时,再倒上一杯,放在被斗得身心疲惫的我面前……

如今,须发皆白的我,也到了我母亲喝酒的那般高龄了。据报纸载,喝一点干红,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讲,或许益处更多。现在,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在空巢中的我和我老伴,每当在饭桌上坐下来,品尝着琥珀红的酒浆时,就会想起那杯母亲的白酒,这一份记忆,也就渲染上一层玫瑰般的甜蜜色彩。

于是,“酒这个东西,真好”的话音,就会在耳畔响起。接着往下想,酒,究竟好在哪里呢?这就是:无论在阳光灿烂的季节中,还是在刮风下雨的岁月里,只要是有酒的日子,那幸福,就属于你。

2002年第5期

李国文,生于1930年,上海人,作家。主要作品有传记《莎士比亚》,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花园街五号》,中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涅槊》,随笔杂文集《骂人的艺术》、《淡之美》。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奖项。

同类推荐
  • 借诗还魂

    借诗还魂

    大自然,包括怀抱着我的天地世界及我怀抱着的心灵世界——两个无极世界极像一对相知相爱相敬的情侣,它显现与涵蕴着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美,明暗不一,冷暖不同,欢痛有别,五彩斑斓,多层次多角度,多面多维,深到了心底,远到了心边,高到了心面。然而心边在什么地方呢?
  • 水房子

    水房子

    其实,作为演练,我在大学就已开始(如果中学地区作文比赛获奖不算的话),那时候,母校有个《三原色》诗刊,一些圆园世纪愿园年代上学的青年人主办,记得有西北师大张子选,张中定等,我记不大清楚,我是诗社的成员之一,都是以文学青年的面目出现的,在师大算是很活跃。后来,毕业了,我偶尔看见书店里有卖《师大校友诗选》的,里面的名字,也有认得几个的,但与我的生活已经很远了。圆园世纪愿园年代后期到圆园世纪怨园年代末,兰州的诗人有一批坚持写作的,像著名的九叶派诗人唐祈先生,他的得意门生我们学校的韩霞(葛根图娅,蒙古族),还有商院的,党校的,兰州师专的等。后来,经济气候变了,人们不再热衷于写诗,走的走了,散的散了。
  • 我的眷念在远方

    我的眷念在远方

    精选了刘国学创作的十四篇散文和五十六首散文诗、抒情诗、格律诗。
  • 中华上下五千年谜语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谜语趣话

    本书撷取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史脍灸人口、广为流传的谜语故事,又是一本实用的灯谜指南,集灯谜故事、灯谜文化及灯谜历史知识于一体,是为读者朋友指点猜谜迷津的集大成之作。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热门推荐
  • 巫丑

    巫丑

    当大人需要一块遮羞布的时候,丑,也可以是不可宽宥的原罪;当家族需要牺牲的时候,狂,也就注定是可以落井下石的道理;满腔不平气,两世英雄梦。十载少年血,尽粹巫体成!义可不在我,理可不在我,运可不在我——但今生,我命在我!
  • 乙型肝炎临床学

    乙型肝炎临床学

    本病尚缺乏特效治疗,治疗原则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药物疗法为辅。应避免饮酒及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肝炎患者用药宜简不宜繁。目前国内的问题是各种治疗肝炎的药物泛滥,大多未经严格的疗效考核,甚至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夸大宣传,国家应重视这方面的管理。
  • 萌仙驾到:妖孽殿下请别逃

    萌仙驾到:妖孽殿下请别逃

    她,苏沫,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戮王者,却不想一朝穿在沙穹大陆苏府回天乏术的废材三小姐身上。他,宫城,陌上帝国二皇子——寂王殿下,邪魅冷酷霸道专横,却偏偏对她情有独钟死缠烂打穷追不舍。世人皆知他是沙穹大陆传说中的天才王爷,神龙见首不见尾且不近女色,所以当天才爱上废材,众人只说笑话。可谁又知道,这一切都是早就安排好的呢?
  • 极品魔枭

    极品魔枭

    给雷劈到异界的倒霉蛋,莫名其妙进入一个全是女人的宗派,身为全宗唯一男性,受尽宠爱,从此开始幸福惬意的摘花生涯。在师姐们的性感挑逗下,学会了矜持。在卫道子颠倒黑白的说教下,学会了真诚。在貌合神离的暗战下,学会了隐忍。在强者淋漓的环境下,学会了坚韧。且看倒霉蛋如何成为心思缜密,冷酷嗜血,胆大包天的盖世魔枭!——————每日两更,中午1点,以及晚上7点,理论上每天6000+,不定期爆发!求收藏!
  • 印度智慧(引进版)

    印度智慧(引进版)

    本书绝非是对某事的定论,它只是为那些开始向印度学习的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可能的途径。因为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开始一种对知识和灵性的探求,提供了一些特例,通过它们,读者可以看到某种新事物,然后反观自我——新的神性形象,然后再回到自己对神的理解。尽管有很多机会可以进行卓有成效的对比,但我只是偶尔地在实际中进行除印度教以外的宗教传统对比,而其中大部分我用的对比来自《圣经》。当然,因为我是罗马天主教徒,以那种背景执笔写作,我所讲的任何事情可能在本质上都非常具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味道,但是如果这一点能被认可并牢记在心,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我们总要有个起点。
  • 青夏暖光

    青夏暖光

    你是灿烂的光,铺设温暖的路,照亮风吹过的夏…帅气明星朴灿烈与平凡女孩儿宁燃夏的唯美相遇,温暖相知,动人相恋…一趟收获幸福的韩国奇妙之旅…本文的发展顺序与现实中事情的时间稍有不符,小说需要想象,不要介意。
  • 静默年华

    静默年华

    第一次写书,文笔不是很好,望大家见谅。这本书我都是想到哪就写到哪没什么大纲,大家就随便看看吧。
  • 名为梦想的世界

    名为梦想的世界

    异变来临,姜逸风吞下了梦想种子来到了名为梦想的世界。姜逸风在梦想的世界中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场景寻找异变的真相……在这里有漆黑的子弹世界,Angelbeats世界,魔法少女小圆世界,大剑世界……PS:本书为无限流,不要以原作剧情参照,请以本书剧情为主……(已改签约状态,请放心收藏)
  • 最强娱乐家

    最强娱乐家

    三流歌星余乐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于地球的世界,脑子里多了一个可以搜索的智能手机,从此世界暴走!“余乐,你丫再不出专辑我要去你家后门堵你!”“余乐,快点更新,是不是又想收刀片了!”“余乐,作为老婆粉的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你和天后演吻戏了!我要脱粉一分钟!”“宝宝不管,宝宝摔倒了,要余乐亲亲抱抱才能站起来!”平行的世界,余乐的明星梦,从这里开始。
  • 网游之银河

    网游之银河

    这天夜里,宅男张蛮从睡梦中惊醒,脑海之中多出了未来十年的记忆……第二天,虚拟游戏《银河大世界》横空出世,并且受到了全球所有国家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