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6400000021

第21章 下马

蛤蟆山在抚河边上,上去10里是金溪浒湾,下行30里便是抚州了。抚河在祟山峻岭中穿行,到蛤蟆山,便一马平川,豁然开朗了。一个叫杜子野的人,常常站在蛤蟆山上对着抚河咏哦道:“远色入江湖,风烟卷画开。”

杜子野在蛤蟆山结庐而居。

杜子野,祖籍宜黄,三岁随父迁居金溪浒(hu音虎)湾。子野少有才名,8岁时即会呤诗答对,“潮落抚河夜江里,两三星火是浒湾。”便是他8岁时的诗作。此诗与唐人张祜的“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相近。唐人张祜在先,杜子野在后,毫无疑问,杜子野诗出张祜。但没人计较一个8岁的孩子。杜子野后来还写了很多好诗,其中最出名的是《泊浒湾》,诗曰:

移舟泊浒湾

寻路问秀才

书铺街深处

朗朗有书声

这首诗对浒湾作了最经典的描绘。早在唐代,抚州就有“临川才子金溪书”一说。这里的“金溪书”,指的就是浒湾书。浒湾有上下书铺街,两边全是刻版印书的作坊。在浒湾,满地是秀才,到处有书声。

因为这首诗,杜子野在浒湾差不多家喻户晓了。

子野出身寒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浒湾人都觉得杜子野会出人头地。浒湾富户张清汀,在杜子野14岁时便上门提亲。其时,张清汀的女儿张前只有11岁。张清汀仰慕杜子野才气,觉得他日后一定会考取进士,进而封官进爵。为此,急急忙忙上门提亲。张清汀眼光倒没错,杜子野16岁时在抚州郡参加童子试,便考上了秀才。在当时浒湾,杜子野是最小的秀才,让人惊讶。

但谁也没想到,杜子野会当一辈子秀才。

天禧二年,杜子野到南昌参加乡试。与杜子野同行的,还有吴为进。吴为进是张清汀的外甥,与张前是表兄妹。吴为进比杜子野大2岁,但杜子野却名闻浒湾,而他吴为进却默默无闻。为此,吴为进十分妒忌杜子野。尤其是在听说舅舅要把女儿张前许配给杜子野后,吴为进更是气愤。一直以来,吴为进都觉得他和表妹青梅竹马。他不能让表妹嫁给杜子野。

要阻止表妹嫁给杜子野,他吴为进就必须高中举人。

吴为进是做好准备的,同是上省赴考,杜子野只担着一担行李,里面放几本书和衣服。而吴为进却带着三个书童,挑着三担行李。杜子野问吴为进都带了什么东西,要三个书童挑着。吴为进回答说书呀。杜子野便说你把家里的书都挑出来了吧。这一句,问得吴为进脸红耳赤。为什么?因为平时吴为进不看书。吴为进家底殷实,家里有的是金银财宝,就是没有书。因为不看书,吴为进常常在外面闹笑话,一次杜子野和吴为进等人在抚河边上诗兴大发,杜子野咏出了“千里风烟卷画开”的诗句。而吴为进却说出一句“抚河是个大舌头” 。此话一出,众人都笑着跟吴为进说:“你的舌头真大呀。”

会考前,杜子野天天看书,但带了三担书的吴文进却从来不看书,只在外面四处活动,打点关系。他挑的担子里,没有几本书,都是金银财宝。有人把消息告诉杜子野,让他也花钱去打点,杜子野品行端正,不攀权贵,亦不趋炎附势。听了,淡淡一笑,置之不理。

结果出乎杜子野意外,不学无术的吴为进高中举人,而杜子野却名落孙山。

杜子野虽觉意外,但他也只淡淡一笑,杜子野把名气看得很淡,“世风不正,不考也罢。”杜子野说,过后再没有去省城参加过乡试。

为此,杜子野一直是个秀才。

杜子野也由此落魄了,浒湾富人张清汀没有把女儿张前嫁给杜子野,而是嫁给表亲吴为进。杜子野家境本就贫寒,空有一身学问,却不能养家糊口。开始,还有人请杜子野这个秀才做老师。但吴为进得势不饶人,有谁请杜子野,他必定上门打岔。吴为进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杜子野连举人都考不上,你把孩子放在他身边,不是误了孩子吗?”这话一出,谁还敢把孩子放在杜子野身边。

杜子野一直都穷困潦倒,仅举下面两例,便可见一斑。一次杜子野去走亲戚,亲戚给了杜子野两斤米团。杜子野当时穿的是长衣马褂,他掀起下摆,托着两斤米团往家里走。但杜子野的衣服太烂,半路上,杜子野的衣服竟不能承受米团之重,衣服开裂,米团掉在地上,沾满灰尘,不能吃了。杜子野有一只水桶,隙牙露缝。每次去井里打水,才提到井上,水便漏了一半。等提到家里,水漏的见了底。一个这样穷困潦倒的人,没人再敬重他了。尽管还有人咏哦“书铺街深处,朗朗有书声” 。但这时几乎没多少人知道这是杜子野的诗句了。在很多人眼里,杜子野只是个穷秀才,穷的一文不名。

一个早晨,书铺街一个女人把门打开。一个乞丐,在女人开门后把碗伸过来,还说:“行行好吧。”

女人叱曰:“晦气,滚开——”

女人隔壁,住着举人老爷吴为进,在女人喝叱乞丐时,吴举人开门了,吴举人说:“金花无礼,这可是杜子野秀才。”

女人说:“不是。”

吴为进说:“我看也差不多。”

杜子野在他们说着时走来了,吴举人见了,指着乞丐和杜子野对女人说:“你看他们不是差不多吗?”

吴举人的妻子,也就是浒湾富人张清汀的女儿张前这时也来到门口,吴举人又指了杜子野跟张前说:“你父亲曾经要把你嫁给这个人。”

女人说:“胡说。”

女人说着时,怦一声把门关了。

这后来,浒湾没人见到杜子野。

杜子野去了蛤蟆山,这里离浒湾十里,两山排闼,杜子野在这里结庐而居,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

也就在这年,王安石祖父王用之过世,父亲王益回临川守孝。13岁的王安石随父亲第一次回临川。王安石祖父葬于灵谷峰,他父亲王益在此守孝,王安石在此陪伴。

灵谷峰与蛤蟆山遥遥相望,这样,王安石和杜子野相见便是必然的了。

这一天王安石来到了蛤蟆山,其时杜子野正在茅屋里读书,并不知道王安石来了。王安石也没有惊动杜子野,只山上山下四处游玩。暮色渐浓,天慢慢暗了,杜子野却浑然不觉,仍捧着书读。后来,杜子野饿了,放了书,急急忙忙出去找火种,要生火煮饭吃。王安石这时出现在杜子野跟前,问他这么晚了还出去做什么?杜子野说肚子饿了,出去找火种生火,煮饭吃。王安石说你不是一直点着蜡烛在看书吗。说完,王安石笑了。因为王安石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点着蜡烛看书,饿了肚子,却跑到外面去找火种。因为有相同的经历,王安石对杜子野一下子有了好感。当即,他就决定拜这个杜子野为师。

后王安石经父亲同意,真拜了杜子野为老师。此后,王安石在蛤蟆山住了三年。期间,王安石去过金溪舅家,在这里,王安石见到了神童方仲永。令作诗,方仲永随口便答:“潮平抚河阔,风香藕花开。”

王安石听罢,赞叹不已。

王安石随后把金溪遇方仲永一事告诉老师杜子野。杜子野惜才,也到金溪找方仲永,见面后令作诗,方仲永也是随口而出:“一溪裙带出江湖,两山排闼纳春秋。”

杜子野听后十分惊奇 ,心想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气度,真是神童。但转而一想,或许他从哪里听得这两句诗,再念出来也有可能。为了验证,杜子野随口念道:“叶落飘秋意。”

方仲永答:“花开贮春景。”

杜子野十分惊讶,跟方仲永父母说:“可否让仲永跟我到到蛤蟆山读书?”

方父说:“你是?”

杜子野说:“浒湾杜子野。”

方父听了,变了脸说:“你就是吴举人说的那个连举人都考不上的穷秀才。”

杜子野说:“我一定把仲永栽培成材。”

方父说:“你一个穷秀才,连个举人都考不上,我为什么要让仲永拜你做老师,要拜老师,我们会拜吴举人。”

杜子野长叹一声,走了。

王安石父亲在临川守孝三年,王安石也陪了三年。这三年,王安石基本上都在杜子野跟前读书。王安石很怀念这段生活,他晚年罢相隐居后,还时常回忆起这段生活,他在《书湖阴先生壁》写道:“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在蛤蟆山的几年里,王安石确实是茅屋常扫,花木自栽。最确切的是后面两句,蛤蟆山两峰并峙,青翠在山间涌动,真正是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好景至。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这也是蛤蟆山的写照。伫立于蛤蟆山上,看抚河里白帆点点,这景至一直嵌的王安石心里。当然,嵌的最深的,是杜子野不攀权附势或者说不趋炎附势的刚正品格。王安石为官清廉,淡名泊利,与老师杜子野本身的品行是分不开的。

王安石在庆历三年中进士后,一直在外为官。虽然官至宰相,但也没忘了杜子野老师。他先后三次回乡探亲,最早一次是他高中进士的第二年,王安石回临川看望祖母。这次回来,王安石当然到蛤蟆山看望杜子野老师。蛤蟆山下有官道,王安石是骑马来的,但离山半里多,王安石便下了马,牵马步行。这一次王安石也去了金溪舅家,并询问了方仲永的情况。后王安石在《伤仲永》里写道:金溪民方仲永,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也” 。文中“又七年,复到舅家” ,就是指这次回到金溪舅家。

王安石再回临川,依然会到蛤蟆山看望老师。也是离山半里多就下了马,然后牵马而行。此后,王安石还回过两次临川。一次是熙宁五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期间,此时,王安石虽贵为宰相,但去蛤蟆山时,依然下马,然后牵马而行。这次过后,抚州郡在离蛤蟆山半里远的地方立了一碑,上书“文武百官在此下马” 。此碑一立,后来历朝历代文武百官经过此地,都会自动下马步行而过。

浒湾举人吴为进也经常由浒湾去抚州,蛤蟆山下的官道是必经之地。但他往蛤蟆山经过时,从不下马。一次吴举人和孙子一起往蛤蟆山下经过,孙子下了马。吴为进见了,十分生气,叱之曰:“谁叫你下马。”

孙子曰:“这里住着王安石的老师。”

吴为进说:“一个穷秀才,也值得我们为他下马。”

后来,蛤蟆山立下“文武百官在此下马”的石碑。浒湾举人吴为进再往这儿经过,会从马上下来,然后牵马而行。一次孙子也在跟前,孙子说:“你现在为何下马?”

吴为进说:“此杜子野非彼杜子野也。”

乾隆二十三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也曾到过抚州。在这里,乾隆皇帝留下两段佳话。

皇帝从抚州去浒湾,蛤蟆山是必经之地。离蛤蟆山半里,乾隆皇帝也看见了那块“文武百官在此下马”的石碑,乾隆皇帝素来敬仰王安石的品行和才华。乾隆皇帝也从马上下来,牵马而行。行至浒湾,乾隆皇帝远远看见“浒湾”二字,乾隆皇帝脱口而出“浒(xu音许)湾。”其实,当地人一直把这两个字读着浒(hu虎)湾,浒念着水浒的浒。乾隆皇帝是金口玉牙,他信口念成浒(xu许)湾,谁还敢叫浒(hu虎)湾。浒(xu许)湾由此叫到今天。

因为皇帝都在蛤蟆山下了马,后来,抚州人便把蛤蟆山叫着下马山。

公元2001年,王安石诞辰980周年,抚州召开了一次规模很大的王安石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名流云集抚州。会议第三天,所有学者前往下马山,寻访故人遗迹。当车行至下马山半里远时,一位学者跟司机说:“停车吧。”

众人看着这位学者。

学者说:“当年王荆公每行至此处,必下马步行,我们也下车吧。”

于是一伙人下车,往下马山步行而去。

杜子野,永远伫立的下马山上。

而吴为进,一个时时刻刻与杜子野为敌的人,却没任何人知道了。

同类推荐
  • 有一种爱叫科技的错

    有一种爱叫科技的错

    我的存在,不意外;你来过,很心塞!两人就这样错过了,没有追忆,没有哭诉,没有释怀,只是青春是一场惊艳的试点,渴求华丽绽放,到头来,笑话没有剧本却最感人······
  • 无边无际的尘埃

    无边无际的尘埃

    王大乐因为强奸罪两度入狱,小乐在孤儿院长大。后来受资助,读技校。毕业后在房屋中介上班。王大乐出狱后,父子团聚。问题随之而来,父亲对一切可疑的男女交往都难以接受,屡屡跟踪小乐和女友杜月,不断敲响宾馆房门,致使小乐和杜月的恋爱危机四伏……
  • 微风与七色云

    微风与七色云

    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曾经出现过五个朋友。一个男孩,让我成长;一个男孩,教会我爱;一个女孩,带来快乐;一个女孩,给我爱情;一个女孩,伴我到老。微风轻拂,带来七色的云彩,闭上双眼,呼吸和聆听。微风离去,七色的云彩已然不见,然而那份感动与记忆,却还在心中。我想我会用生命去记得,那拂面的微风,还有七色的云彩。永生不忘,至死不渝。
  • 关二日记

    关二日记

    这是一个人在一年时光里所思所想的真实描述,里面有平常的无聊,开怀的欢笑,温情的问候,忘我的思念。此间种种,构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当然写作也是梳理的最好方式,那种混沌的生活当真舒服可怕。愿每一个在这个时代下不断挣脱当下的人,都能坚持下去。坚持就是积累,积累就是快乐,快乐就是胜利。
  • 重生之魂牵梦萦

    重生之魂牵梦萦

    鸿哥哥,陪我逍遥天下可好。云哥,谢谢你爱我,尽管我知道,谢谢这两个字太过苍白,可我没有办法回应你的深情。愿你早日寻得良缘,莫要苦苦守候……
热门推荐
  • 未来方舟

    未来方舟

    未知的生物盘踞在星球深处!无数的能量水晶在整个星球密布!为了生存,诞生出来一种可以吸收晶石能量修炼,利用未知生物制作呈战甲的职业。甲徒,一种为了人类生存而诞生的职业,正在展现它的强大破坏力!--------------地壳深处的世界物种蠢蠢欲动!晶门外的宇宙物种同样虎视眈眈!【感谢tp提供一个企鹅群】不同时空的外侵者盘踞在侧!【113880347.欢迎进来聊天】只有开启方舟,创建自己的世界,模拟不同物种的生命,真正的开始战门!普区小城的制甲师吴涛,被变异的晶兽逆袭卷入普区最为神秘和凶险的蛮荒大山,开始了未知的旅途。-------------
  • 六等妾:王爷,对你流口水

    六等妾:王爷,对你流口水

    穿越第一天就抢劫王爷腰牌,吃王爷豆腐,踹王爷屁股……第二天就拿着大印屁颠屁颠儿去卖,被告发了还不知所云对着站在一群凶神恶煞的官兵前的俊美妖孽美男猛流口水。险些遭万箭穿心,美男才不疾不徐的柔柔开口:“这是本王新纳的妾室,被本王宠坏了,闹脾气离家出走呢!”自此成了王爷的六等妾!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EXO离开我你是否会快乐

    EXO离开我你是否会快乐

    本小说为校园小说,可能会有一点虐心,但一定不会让各位读者失望。
  • 重生之耀世

    重生之耀世

    前世,十八岁的傅汐珞在最美的时光遇见了那个俊逸少年。以为这就是最大的幸福,所以把所有的爱恋付诸于此,却不曾想到转眼就成了一个骗局。重来一次,结果是否会相同?
  • EXO因为从有到无

    EXO因为从有到无

    不知道那年你的承诺还算数吗,那年我们只不过还是小孩子,那年或许只是一句安慰的话语却在我的心里深深埋藏,我们,不知道算不算青梅竹马呢,可当我爱上另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我曾单恋的那个男孩好像也爱着我呢~
  • 穿越之怯胆江湖

    穿越之怯胆江湖

    她,胆小如鼠,贪生怕死,为了保小命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可是最后她没有被自己的那些兄弟姐妹害死,却被大冬天的一记闷雷给劈得——穿越了?什么?这里是少林寺?这一大帮男人还要杀了她?不行,她得想办法保命,最重要的是在这传说中的江湖,得给自己找个靠山才行啊——
  • 在科技馆听讲座

    在科技馆听讲座

    本书将我国部分专家、学者在山西省科学技术馆创办的“星期日知识讲座”公益课堂上的讲演稿编辑整理汇集在一起。内容包括:山西历史、文物保护、民俗文化、晋商、家庭教育、儒家文化与传统教育、傅山研究、个人激励与自我成才、防震减灾、环境保护等等。
  • 将材

    将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后的妖神

    最后的妖神

    “我于人间几无敌,上古年间曾诛仙”一代妖神被封印无数载,终于于现世苏醒,可惜空有意识却再无强大的身躯,他该如何再登顶巅峰。
  • 万里孤山

    万里孤山

    是坚守心中的正,维护世间的安宁,还是追随自己的生父完成魔教的大业。这一切的一切从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