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98500000004

第4章 观自在菩萨(2)

老子讲的知足常乐,就是观自在的境界。不然的话,老子如何常乐呢?常乐里就不会有苦,自然离苦得乐。知就是观,足就是自在。自在了,一定就充足,六祖慧能告诉我们:“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在那个自性里,福德和智慧本来就是圆满的、具足的,什么也不会缺少。这个足的状态就是自在状态,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知足常乐”是老子的境界。老子也是观自在。世人所理解的“知足常乐”,是满足自己的所得,不用再去求了,不要太贪婪,就会常快乐了。这个绝对不是老子的境界,老子在《道德经》里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那先天地而生的,就是本性,先天地而生的“物”,就是老子所亲证的境界。我们好像都知道了“知足常乐”,满足一下现状,心里就能感觉到乐吗?谁得到老子所说的乐了?其实,老子所告诉我们的,是我们内在的足。当亲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找到那个先天地而生的物,我们一定会恒常喜乐。因为灵魂的本性是永恒的、全知的、极乐的。我们要知道,知足在哪里?如果我们知道了,就会常乐。所以我说,我们都是自在菩萨,本来就是自在逍遥的。我们再来讲一下这个“观”。如果找不到这个能观之性,就入不了般若法门。如果我们进入大学,大学一年级的课程没有听懂,就想听大学四年级的课程,这是没用的,够不到高啊!这样的攀缘心,就变成了负担。今天的课程,就是通过《心经》的学习,让我们获得这种高层面的见地。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三部曲,没有见地,就无法修证,更无法行愿。所谓的见地,就是你见解的高度,它要是正知、正见,而不是邪知、邪见。正知、正见才能导引我们的修行。如果有人告诉你,黑社会里也能上大学,也能给你发个毕业证,还有本本,盖着钢印,可以进事业单位,将来还可以当一个行长,当一个局长,或者当一个部长,你相信吗?(众答:不相信。)那是小马哥,但是有的人也会相信的,不然就没有这么多的人被骗了。见地对于修行来说,至关重要,只有获得真正的见地,才能指导我们的修证,指导我们的行愿。无论哪一个圣人所起修的高度,都应该从这里开始。

我们学习了曾子的《大学》,曾子的见地和《心经》的高度是不是一样的?(众答:是的。)曾子也在修观自在法门;老子的见地和《心经》的高度也是一样的,老子也在修观自在法门。《金刚经》里所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贤圣都是从这个部分开始起修。佛学典籍里讲:“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都是从这一条路上回去的,殊途同归,本源无二。同归就要进门,进门的起点就是这个观,一切圣贤的法门,无论参禅打坐,还是念“阿弥陀佛”,目的都是为了进入觉之门。这才是亲登上法船,真正地离苦得乐,登极乐门,回归净土。佛所告诉众生的八万四千法门,只是方便善巧,领你进门而已。而《心经》直指心性,直入觉地,是真正的心行法门,是智慧到达彼岸。我们大家都知道,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他写了一首偈子。达赖喇嘛是密宗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达赖和班禅都是其弟子,宗喀巴吩咐他们,生生转世,成为法王、活佛。他们答应了上师,每次都要转世回来。六世达赖是一个非常多情的人,写了很多的偈子,看似情诗,其实是在谈修证。这里我们谈到了“观”,他正好有首偈子,可作借鉴,把“观”讲清楚。“动时修止静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若能移心向佛道,今生成佛有何难?”这里讲到了止观法门,佛教的天台宗也讲到止观法门,止即是定,观即是慧,即所谓的定慧双修。没有止观,就进入不了“妙门”,虽然我们能进寺庙的门,这个是庙门,却进不了这个妙有之门。老子在《道德经》里讲道:“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个妙门就是止观的到达。所谓动时修止,动的时候要修止,这个“止”很难理解,曾子在《大学》开篇所讲的“知止而后有定”,这里面也有一个“止”。怎样去止?如果把你挂在那个电线杆上,让你不要动,或者把你绑在木桩上不要动,这个是在修止吗?(有人答:不是的。)

很多人打坐,坐那个地方跟个人似的,认为这个就是修止。在《生命的真相》的课程里,我说过“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苏东坡说“佛印像牛粪”,而佛印说“苏东坡像佛”,苏东坡心里是佛还是牛粪呀?(众答:牛粪。)苏东坡打坐,坐在那个地方,好像不动了,但是却看别人像牛粪,他动了没有?身体是没有动,但是心却在动,其实身体也在动中,只是我们感觉好像没有动。当我们坐在那个地方,看似不动,真的没动吗?东想一想,西想一想,想老婆、孩子,想老婆给你做了什么好吃的,想那个遥远的情人,等等,都一直在动中。六世达赖告诉你,心动的时候修止,要停下来,最后让心不动了。不要乱开车嘛!乱开车的时候要撞人的,要出事故的,该用的时候用,好好开。不管我们开到哪里,都是有结果的,我们所作的一切行为,也都会展示出结果来。所以在我们心动的时候,要止啊!让它依止下来。那么它要依止到哪儿啊?(这时法慈大喊一声,“别动!”吓了大家一跳。)吓一跳吧!当喊“别动”的时候,谁在动啊?谁才能让它不动啊?当你在乱想的时候,我喊一声“别动”,当下你所想的事情就消失了,那个念头止了吗?(众答:没有了。)就是这种状态,是你让它不动,你本来就具备这个功能,这个叫止。不动了吧,现在老实多了。动是心动,心动则止;静是心静,心静则观。静修观,就是当它不动的时候,要观照它,看看它是谁。因为当念头动的时候,你不能停下一个念头,把这个念头保持住,不让它消失,能不能做到?(众答:不能。)因为那个念头一会儿就过去了,它自己就过去了。如果你对着天空说:“乌云,别动!”它动不动啊?(众答:照样动。)它不受你控制,但是你看着那个乌云,它动完过后,一会儿就散去了,乌云只是暂时的有。当乌云散去,太阳依旧还在那里。动时修止,静修观。当你观它的时候,你才能看到那层虚幻,看到那个不真实,看到那个假相,你才会真正看破,你经常说“看破看破”,你看破什么了?你每天在那儿念佛,为了了脱生死,说明你还没有看破生死。要是真看破生死,管它呢,死就死呗!有什么大不了的,那才叫看破了。

看破了就知道是诸法空相,生死也是空的,那还念什么呢?不需要念了,那时无念,不过自念。现在我们还要不要念?要念的,别这样说就不念了,因为我们还没有看破它,我们还没有观的能力。如果你已经看破乌云了,你会执著在乌云上吗?乌云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影响。如果你看破烦恼的时候,烦恼也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影响,烦恼即是菩提。你认为乌云把太阳遮蔽了,太阳真的被遮蔽了吗?那是你头脑中的概念,那是错觉,太阳永远也不会被遮蔽。当这一念止了后,一切关系都被重新划分出来,那时你和它真的没有关系,这叫止的状态。然后再进一步观它,你会发现,它就是你。如果它不是你,怎么会从你脑袋里出来呢?这个宇宙就是一颗心,就是你的那颗真心,哪一个都是你。你观到了,是诸法空相,一体同观;虚空就是我,我就是虚空,虚空与我无二无别;一切是我心,我心是一切,这个时候就是观,就是觉知。从止观这两个层面来讲,奥义是非常深的。如果我们能从止观进入,我们的心灵之门就打开了,心境就会真正地提升。当达到观的层面,我们的修行就入门了,解脱就有望了。在平常的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所谓的修行人大谈止观,你也跟着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止观和你有什么关系呀?你也不会止,你也不会观,你只会动动嘴。嘴里念着“阿弥陀佛”,然后拿一本经,念上四五十分钟,这也是一种修行法门,其目的是让你达到止的境界,达到心一境界,但是你并没有起观,生不出智慧。你所在的状态,只是在完成这个止的过程,断恶修善,但是你从来没进过观门,如何能生慧呢?什么是善恶,亦需要般若智慧的观照,不然的话,虽然是出于好心,却办坏事,这依然是愚昧。下面要谈一谈这个“照”了,如果房屋里面是漆黑的,这时我们在屋里走动,不是碰到这个,就是碰到那个,当碰到了东西,我们的身体就会产生疼痛,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吧?(众答:有过。)如果没有电,你需要点根蜡烛,在点蜡烛之前,你先要找到那个蜡烛。

在平常的生活中,你是一个没有觉悟的人,经常丢三落四,你知道蜡烛放在什么地方吗?(有人答:不知道。有人答:下楼去买。)如果你住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在深山老林里,你走八百里地,也买不到蜡烛。你知道家里是有蜡烛的,以前备着的,你要是找到那个蜡烛,但是却不知道放在哪儿了,黑灯瞎火的,如何去找啊?如果这时你有手电筒,就可以拿着手电筒,慢慢地找蜡烛啊,这种去找蜡烛的过程,就是观的作用。当你找到蜡烛,才有光明来,才能照破黑暗。你要是找不到蜡烛,你就没有光明。这个黑暗状态就是指无明状态,这时你什么也看不到,完全在迷惑状态里,没有智慧生发出来。观就如你手里拿着一个手电筒,开始去找那个蜡烛,而那个可以带来光明的蜡烛,就是指我们的自性,那就是你自己,它给你的内心带来光明,这是佛性的彰显。当你把那个蜡烛找到了,点亮了,这时你就不用那个手电筒了,屋里面亮了。这个被点亮的蜡烛就是我们的心灯,即所谓“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可解万年愚”。当灯被点亮的瞬间,屋子里的黑暗就被照破了,瞬间就消失了。当我们内在的观照能力不断提升,不断升华,智慧现前时,万年的愚昧都会被这个智慧照破。只有智慧才能除去无明,远离迷惑。我用这个例子给大家讲观照,观是什么样的状态,照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在平常的生活中,在行住坐卧之中,在每一个生活的当下,记着带进这个观的作用,念念不离本性,一直检查自己的心意是否合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在这种状态里面,是一种要求自己、觉知自己、守护自己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里会生出观照,生出般若智慧。让我们不断去升华这种观照的能力,带着觉知进入生活,成为一个有觉悟的人。今天在这里有一些老人,有的人是和孩子一起住的,虽然我们是修行人了,经常以修行者自居,但是有时所做的一些事情,不一定都符合常理,不一定都是自己做得对。

那个时候,我们要带着觉知,要懂得反观自照,反省己过,念念灵明,知道有些地方自己做得不对,做得不完美,有些地方还需要继续改进,有些地方需要换一个角度再看一看,这样的话,我们会把问题处理得更加圆满。不论是男女关系,还是夫妻关系,还是与身边其他人的关系,都这样去处理,多变换视角去看,处理起来就容易多了。这时我们觉悟的层面就提升了,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更加圆融了。这种状态就是我们启用观的状态,顺着这个观照的状态,我们再往下走,就进入法门了。入了法门,才是“法人”,这时你才是一个得法之人。今天我们要成立一家公司,要有一个法人代表,法人代表要负责什么?公司的运营、公司的盈亏、法律责任,这些他都要负责,他有权利,他也有义务。当他是法人的时候,他被法律赋定了这些权利,这是法定的身份,其他人没有这个权力。当你入了法门,你就是一个法师了。要是没入法门,你只能算是一个经师,讲经典的老师,绝对不是法师,你没有传法的资格。

只有入了法的门,你才是一个法的代表、法的化身,而所有的圣哲贤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耶稣基督、默罕默德,他们都有法,他们都是法人,都是法的化身和使者,都是法的代表,都是为了传法而来的。这个时候,你才真正地踏上灵修之路,就是五祖弘忍所说的“悟后起修”,不容易啊!现在有的人年纪很大了,时间不太多了,要好好把握,提升自己的心境,最重要的,还是要获得高深的见地。见地不明,难以修证,觉悟出不来的。

同类推荐
  • 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作为般若系统典籍的精华,言简意賅,揭示了般若思想的精髓。自三国以来,被译出21次,历代为之注疏者有百人以上,流行至今超过80种。在般若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心经》的千古魅力,就在于它仅用260个字,揭示了究竟解脱的不二法门,对修学佛法来说是必不可缺的根本典籍之一。济群法师长期从事佛教教育及研究工作,现为闽南佛学院研究部导师。
  • 智慧之舟——金刚经参同契

    智慧之舟——金刚经参同契

    如同在深夜的每个时刻,心灵不可思议地洞开,月光如水一般漫进生命最黑暗的地方,于是整个生命通体透亮。生命最痛苦的时候,也就是心灵最黑暗的时候。当光明如血一般灿开的瞬间,会有怎样的惊喜与悚慄,滚过雷鸣般的静默!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伊斯兰法哲学

    伊斯兰法哲学

    伊斯兰教之所以对当今世界近12亿穆斯林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生活习俗等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感召力量,不仅仅因为它蕴涵着源远流长、能顺应时代和外部环境变迁而不断增添自身活力的一种宗教文化,还因为它拥有一套以认主独一的宗教教义为基础,被全体穆斯林奉为待人接物、持身律己行为准则的伊斯兰教法。
热门推荐
  • 金食谱传奇

    金食谱传奇

    苏:作者,你脑子瓦特了吗?女主好歹也该是玛丽苏,而我,设定诡异,不用美上天,但也得能看吧?你6,丫的给我来个灰太狼版刀疤,还给我一面具。还有心狠手辣,笑里藏刀,杀。。。那啥,咱跳过这段!不都说主角光环很强大吗?为毛我出场辣么惨。苦逼地开个店,反正我是女汉子,可为毛怪蜀黍一个个都要搞死我!好在帅哥多,可为毛一个帅哥都不给我!最后,老娘靠自己一步步拼杀,当上厨神,你跟我玩逆转,为毛大Boss居然是他!我不会成终极反派了吧。。。难道我要变成大坏蛋了吗?不要啊!
  • 易米烊光:霸道千总爱上我

    易米烊光:霸道千总爱上我

    爱多了,就麻木了。也许真的要放下。可到头来还是爱他的,是吗?他低低的笑了一声,狠狠地捕捉到那抹樱唇。她百般反抗,叫到:“放开我啊喂……”第二天,她在度娘上问:老公大人晚上太凶猛,整日腰酸腿疼腰疼各种疼。怎么办?急,在线等…吖
  • 再忙也能做个好爸妈

    再忙也能做个好爸妈

    一年五十二周,周周都是爱。这本书适合所有准父母、父母、祖父母和孩童教育者,它是您的育儿方法的源泉。我希望您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读这本书,当然最后的分析和决定都取决于您,只有您自己才能决定为您的家庭使用何种育儿方法。请自由地从书中选择您觉得适合自己的模块,正如一位家长说的那样,“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余则忽略。”
  • 都市爱情:忽如远行客

    都市爱情:忽如远行客

    好像每个失落的瞬间,何慕钦都会出现在身边。顾小砚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为了理想,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在拼搏中成长,在坚韧中强大。我们都会遇到一个人,牵起手,走下去;很多欢笑,很多泪水,只有历经磨难,仍然笑对人生,才得见爱的真谛。砚石清冷,唯磨砺后方见,笔墨芬芳。此心安处,愿是你我此生,爱的归宿。
  • 强势竞争

    强势竞争

    整套书系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
  • 皇家校草:丫头你别拽

    皇家校草:丫头你别拽

    “不就是把你的车轮给扎破了吗?有必要我陪那么多钱吗?更何况你也把我的车给弄坏了,我们也两清好吗?”宫依灵不满的对天空大喊。
  • 总裁的职场情路

    总裁的职场情路

    在水晶店的岔口上楚珍跌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里,同时也被卷入了一场情情硝烟。乔健是他哥哥的好兄弟对她也是非常的疼爱如亲妹妹一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珍儿想着那一面之缘的萧权水晶的岔路口珍儿对萧权情窦初开可当她出了意外失去了记忆。把心爱的萧权给淡忘给了乔健一个可乘的机会开始刻意的将珍儿跟萧权分开,不让萧权见珍儿来唤醒对他的记忆。而楚珍的哥哥也无从下手一边是他多年的兄弟情谊、一边是妹妹的幸福........
  • 火影之火遁至尊

    火影之火遁至尊

    作为穿越大军中的一员,林羽觉得好无奈,为什么就我的金手指是破烂啊,这不公平!就算是只有火遁我都要逆天,看我火遁称霸天下!!
  • EXO和tfboys之樱花漫漫

    EXO和tfboys之樱花漫漫

    “我喜欢你!”“我长大后的新娘一定是你!”8岁那年樱花树下的甜蜜告白。“真的要走吗?你不是说你长大后会娶我吗?”“对不起,我...要走了!”11岁那年樱花树下的残酷分别。8岁那年的约定你还记得吗?在樱花漫漫的季节,一场完美的虐恋开始了......
  • 倾城绝宠:女人你是我的

    倾城绝宠:女人你是我的

    穿越前她是国家机器,狂,狠是她的标志。穿越后她是一颗废棋,家族憎恶,遗弃,视为废物。谁说毒术不上台面,谁说废材就不堪用,看她绝世风华,谱写一世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