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富
摘要文章从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两方面论证皇甫谧故里在今宁夏彭阳,而非甘肃灵台。
一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今固原市彭阳县古城镇)人。他生活在东汉末至西晋时期,生于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卒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终年68岁。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更是我国针灸经络理论的奠基人。
皇甫谧一生著述甚丰,撰有《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历史专著。上述书籍中的不少内容,被《三国志注》《后汉书》《世说新语注》《太平御览》等书援引。尤其是他的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开启了针灸治疗理论与实践的先河,被古今中外的针灸专家学者尊为针灸经典。在这部医著中,他首先提出分部依线检穴法,并在针灸补泻手法上有许多创新,受到后世历代医学家的好评,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朝那,是我国西北古老的地名之一,在中国古代史上是比较引人注目的。由于秦汉以后的古文献以及固原、镇原、华亭、灵台等县的一些典籍、地方志书记载不一,这就在历史上造成了疑案。它牵涉古代人文地理、行政建置、地方史、民族史、宗教史的研究。秦汉至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朝那县究竟指何地,有关“朝那与朝那湫渊”古址的确定,皇甫谧的籍贯等,众多专家学者都作过考证,学界观点不同,争议较多,古今说法不一。就甘肃省而言,以朝那命名的地方有:镇原县有朝那城、朝那湫;泾川县有朝那城、朝那沟;华亭县有朝那山、朝那庙;灵台县有朝那镇、朝那庙等,如此之广,可见朝那神威之显赫,在民间留有很深的影响。
二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固原为义渠、乌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平王之末,泾之北有义渠之戎”。《史记·匈奴列传》也说“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宁、原(今固原)、庆三州,秦北地郡,战国及春秋时,为义渠戎国地。”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原州区杨郎、三营、彭堡、河川,西吉县新营,彭阳县草庙等地,发掘春秋战国墓葬百余座,出土有牛、马、羊头蹄骨及各种动物纹金、铜牌饰,铜、骨车马饰件,青铜剑、矛、戈、削、镞、斧、锛、凿、陶、骨器以及固原市境内零散出土这一时期文物近万件。学界就目前文物考古研究资料,将宁夏(以固原地区为主)及甘肃庆阳、平凉、秦安等地发现的青铜文化,统称为“西戎文化”系统;以与鄂尔多斯地区的先“匈奴文化”系统相区别。学界认为,上述固原发掘的春秋战国墓地,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西戎文化遗存的内涵。固原青铜文化,无论从其存在的时间看,还是从其分布的地域看,都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西戎八国”关系密切。
西戎是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强大民族,西周晚期以后,便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并先后与周、秦抗衡。西戎文化是以陇山(今六盘山)周围地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少数民族文化,其地域当为今宁夏南部,甘肃之陇南、陇西诸县,岐、梁山以北陇东诸地,兼及陕西北部。
义渠、乌氏,最早分别是西戎少数民族名称,秦惠文王后元年间(公元前324-前311年),惠文王出兵打败了固原一带乌氏等少数民族,而沿用了乌氏部落的旧称“置乌氏县也”。为本地区行政建制之始。另,固原地有朝那这一名称,《史记·封禅书》说: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自华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水曰河,祠临晋;沔,祠汉中;湫渊,祠朝那。《读史方舆纪要》认为,朝那“春秋时地名也,为秦之北境,汉置县”。《说文》云:“安定有朝那县”,应劭注曰“故戎那邑也”。既是戎那故地,当应与少数民族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现代语言学者在研究《说文》时指出:“那”本是“髯”字的初字,篆形象两腮的胡须下垂,造字的当初可能因为某一地人喜欢蓄须,有多髯的特征,就造了这个字。西北少数民族蓄须的可能性很大,以此作为其称谓,后来又成为地名,像“乌氏”由部落名称转为地名的可能性是有的。
战国秦惠文王时,秦王大举发兵,夺得义渠国“二十五城”。秦昭襄王时,义渠戎王和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私通淫乱,生二子,宣太后在甘泉宫诱杀了义渠戎王,秦乘义渠国无主,起兵攻破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这段长城西起今甘肃岷县之西南,北行经临洮、渭原之境,直达兰州;东北行,经静宁进入宁夏西吉县境,沿葫芦河东岸北上,经将台堡东南侧折向东,沿马莲川河东北,进入原州区张易镇境;越陇山(六盘山)入原州区中河乡、清河镇至清水河西岸,又东行过程耳山进入河川乡,再东行入彭阳县境;经古城镇、白阳镇、城阳乡(长城塬)、孟塬乡进入甘肃镇原县境;又东北行,入甘肃环县境内;再东北行,进入陕西、内蒙古,达黄河南岸。这段长城西以洮河为限,东以黄河为险。全长约千余公里,属我国早期长城之一,今存固原地区境内者约有200多公里(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注》中,对这道长城做了比较详尽的记载:“水有五源,咸出陇山西、东水发源县西南二十六里湫渊,渊在四山中,湫水北流,西北出长城,北与此水会,水出县西南四十里长城西山中,北流经魏行宫故殿东。”《水经注》还记述:“高平川水:……东北流经高平县故城东……川水又北出秦长城,城在县西北一十五里。”这里的陇山即六盘山;水,就是“高平川水”,即指清水河,又名苦水河。是指固原市城东侧的清水河主河道向北流,在清河镇的乔洼与陈家沙窝间出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建,而改置郡县。按谭其骧先生《秦郡新考》说,全国分为46郡。固原地区纳入秦帝国版图之中,属北地郡,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境内设乌氏县(县治在今泾源县瓦亭一带);乌氏县有一位著名的商人叫倮,由于善同戎人贸易,在秦廷中居有很高的地位,始皇比封君,允许和大臣一样入朝。另,秦在北地郡的乌氏县境设瓦亭关(今原州区与泾源县之间),在朝那地境设萧关(今固原东南)。为加强边防,秦朝在西北边地筑长城、驻军队,同时置县建城市、设关障、修通回中道,加强了对匈奴的防御。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巡幸陇西、北地郡,出鸡头山(今泾源县境)过回中宫。
西汉时,实行郡国制。汉初,固原地区仍属北地郡。武帝前七十余年间,北方少数民族匈奴不断南侵,骚扰中原地区,固原是匈奴人南下的重要通道之一。《史记·匈奴列传》载: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冬,匈奴单于率14万骑兵由河套直下攻入朝那萧关,北地郡都尉孙卬战死,匈奴兵进至彭阳(今甘肃镇原东南),又派兵焚烧了回中宫。汉文帝大规模地派出兵车、骑兵,在长安防守的同时将匈奴击出塞外。汉武帝时将全国分为十三刺史部。武帝时汉朝国力强盛,对匈奴人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将匈奴赶至大漠以北地区,从而解除汉朝北部边患,固原一带出现了暂时的安定和平局面。汉武帝为了加强西北边防,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从北地郡析出安定郡,郡治高平(今固原),隶属凉州刺史部,辖21县,高平、乌氏、朝那、月支道等县均属今固原地区。《水经注》载:[河水]又东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苦水也,水出高平大陇山苦水谷,东北流迳高平县故城东。汉武帝元鼎三年置,安定郡治也,王莽更名其县曰铺睦。川水又北出秦长城,城在县北7.5公里。从此,固原就成为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汉书·武帝纪》“[元封]四年东十月,行幸雍,祠五畴,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回中在安定,高平有险阻,萧关在其北,通治于长安也”。此后,汉武帝于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下令辟通回中道。起自西汉首都长安,北出萧关通往安定郡治高平(今原州区)的交通大道。其走向应该是今固原至西安之道路,它对以后长安—凉州“丝绸之路”北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十月,汉武帝越陇山,登崆峒,出萧关,首次巡视安定郡,检查防御,史学家司马迁随从巡视;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十月,汉武帝通回中道北出萧关,巡视边防,免高平、朝那县本年租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八月,汉武帝行巡安定郡;太始四年(前93年)十二月,汉武帝巡视安定、北地郡;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正月,汉武帝行巡安定郡;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正月,汉武帝又行巡安定郡等地。从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到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24年间汉武帝先后六巡安定,几出萧关,可见固原在当时政治军事地位之重要。东汉时,由于北方羌族起义,起义军势力达河东、河内一带,安定郡几经迁移,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移郡寄理,今武功美阳古城,”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安定郡迁至临泾(今甘肃镇原县),领八县,属今固原地区的有高平第一城(西汉时筑,因城池险固,号“第一城”)、乌氏、朝那等县地。三国时属曹魏雍州安定郡,郡治临泾,领六县,属固原地区的有朝那、乌氏两县。西晋时仍属安定郡,郡治仍在临泾,领7县,属本地区的有朝那、乌氏、都卢3县。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隶朔州安定郡、雍州陇东郡、平凉郡、梁州安定郡,属固原地区者有乌氏、朝那、高平等县。
三
就朝那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封禅书》湫渊立祠于朝那。但朝那何时设县,学术界有几种观点:一种认为“秦肇县”,即战国时代秦国始设,秦惠文王时,在朝那湫投文诅楚,朝那地位不凡,设县有可能。唐人《括地志》认为,朝那设县在乌氏之前,“秦惠取之,置乌氏县。系分置朝那为乌氏也”。据明《固原州志》载,相传朝那县最早的县令叫巫咸,死后被尊为朝那湫神而祭祀。明人赵时春在《朝那庙碑记》中写道:“而(湫)神之名为巫咸,则可据也。相传为朝那县令。令者邑万户,秩千石为官。秦以朝那北距义渠,西制戎。而万户之民,半多戎狄,以一令柔远能迩,卒兼义渠,塞河南,史虽失其名,而其令之才且贤,亦可想见,岂非足以嗣周公之攻,为圣人只徒者欤?”赵文认为,一是朝那县设立于灭义渠戎国之前;二是朝那县的设立为灭义渠戎国和把军事防线推进至黄河沿岸奠定了基础;三是上述考古资料亦证明,当时固原农耕与游牧民族杂居,共同开发固原;四是赵时春以不凡的眼光,看到朝那县令在中国统一道路上作出的杰出贡献,赞誉朝那县令有周公之功,称得起是孔圣之徒。另一种认为,朝那县始设于秦始皇时代,据秦国制度,边远地区设县,主要是军事设防,古朝那县被称为朝那塞。还有一种认为,朝那县,西汉时置,西晋、东晋、十六国因之,隶安定郡,治今彭阳县古城镇,辖今彭阳县及原州区大部。朝那县,作为古代固原地区最早的行政建制之一,上至秦汉,下至西晋、东晋十六国,约600余年历史。朝那县古址位于今彭阳县的古城镇,应该是准确的。至于东晋十六国以后,以朝那名建制,据《嘉庆一统志》平凉府条以为,汉朝那县“后汉及晋因之”,一直到后魏才由原治“移于今灵台县界”。《太平寰宇记》载:朝那,“魏大统元年自原州百泉县朝那城徒朝那县于此”。
四
朝那古城址,据史家考证,位于今彭阳县城西16公里处茹河上游北岸的川地中间,现为彭阳县古城镇人民政府驻地。南北两面环山,彭(阳)固(原)公路东西贯通。秦、汉、三国(曹魏)至西晋、东晋十六国时为朝那县治,隋、唐时为百泉县地,宋为东山寨,金为东山县治,元为广安县治,明为东山城堡,清为古城川堡。古城平面成长方形,东西长682米,南北宽480米,占地面积32.7万平方米。现存城墙残高1-13米,东西两面开门,沿城墙外围四周为宽20米、深3米的护城河壕堑,至今犹存。它是古萧关道上的要冲,也是安定郡通往长安的必经之地。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古城外围除发现有新石器时期“马家窑”、“齐家”等文化遗址、汉代墓地,出土有大量陶器以及钱币、玉器外,古城内外先后出土有错金银铜羊、大小瓦当、陶水管、铜镜、朝那铭文铜鼎以及宋《东山寨修城记》碑、《宋故董府君墓志铭》等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1977年出土于古城内的“朝那铭文鼎”(国家一级文物,现藏宁夏固原博物馆),此鼎出土时无盖,通高23厘米,口径17.5厘米,附立耳高7厘米,腹径23.5厘米,腹深13.2厘米。素面,敛口,耳下腹部凸弦纹一周,三马蹄足,高9.2厘米,上腹一周阴刻有铭文三段。
第一段:“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
第二段:“今二斗一升,乌氏”。
第三段:“今二斗一升,十一斤十五两。”
上述三段铭文从内容、文字结构看,应是三次所刻。学界有人认为“第廿九”,应是铸鼎编号,“五年”应是铸鼎的纪年。也有人认为“第二十九,五年”均属此鼎铸造纪年,是指汉武帝登基第二十九年,也正好就是元鼎五年(公元前140-112年)。笔者认同后者观点。经实测,鼎身重量为2900克,容积为4200毫升。根据器物形制以及铭文、字体看,应属西汉早期。据研究考证,汉之朝那县城,即今彭阳县古城镇。乌氏,为西周故地,最早为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而乌氏县为春秋战国时期固原地区最早的行政建置之一,秦惠文王取之,始置县,隶北地郡,西汉后隶安定郡。至秦、汉、魏、晋十六国时期仍建有乌氏县,大约在今瓦亭河谷一带。
铜鼎,早在商周时期,作为礼器与铜簋配用。到了秦汉以后用途渐广,根据铭文多作为量器。如“咸阳一斗三升”等。总之,此鼎的出土与鼎上的三段铭文充分说明,此鼎在当时是作为不同时期的计量容器。应先为朝那县标准的计量容器,后移至乌氏县作为标准量具。更进一步证实了,今之古城镇,已为西汉时期朝那县治所在地,也就是在今固原境内。鼎上三段铭文不但记录了西汉初年当地行政区划的变更情况,也为研究秦汉量制变化以及朝那、乌氏古址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由于朝那县址学界观点不同,朝那湫渊古地,亦是古今说法不一,但无论哪种观点,都应在固原境内。秦汉至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朝那县治,都应该在固原东南,也就是今彭阳县古城镇政府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