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1400000012

第12章 邱易东:清亮人生的诗化感觉(4)

将童年、将童年生活的某一瞬间凝成一个形式,强调的是价值时间而非自然时间、生活时间,但这并非说邱易东对童年、童年生活的表现就是抽象的;相反,邱易东写儿童,写童年,总是不忘他们的具体性、现实性。即使写生命中某一个有意味的瞬间,也总淡淡地给出一个产生和承载它们的时空背景,所以,读邱易东的诗,在欣赏其形式美感的同时总能体会到一种浓郁的现实生活的气息。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笔下的孩子总不离那个特定的空间背景——远山;另一方面,作者写儿童生活、儿童情感,都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与实际存在着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有着现实生活的鲜明与灵动。“没有预约/我们同时来到河边/你捉到一条小鱼儿/我摘一捧红草莓/两只交换的手/搭起一座七彩的小桥”(《桥》);“总希望和太阳同时从山顶升起/总渴望望见更远的蓝天/有着太多的幻想/有着太浓的浪漫”(《山里少年幻想曲》);“山里孩子对海的向往/由一片天空引起/飘动朵朵白云的湛蓝/同样闪烁着深邃和神奇”(《山里孩子对海的向往》)。有时,作者也写孩子的困惑,孩子的艰难,孩子的痛苦,甚至一些很具体的“问题”,如繁重的学业对人的自由的某些限定。但作者或将这些有限的内容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上,或借助想象将其虚化,也能发掘出其中的诗意。

邱易东写儿童、儿童生活,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将其放到更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上去观照。这时,儿童就不只是儿童,而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海洋中的一朵浪花,因连着广阔、巨大的背景而显出孤立地写儿童、儿童生活所没有的境界和意蕴。这从作者的一些诗题中多少已能反映出来。在作者较早的诗集《哭泣的蘑菇》中,作者专门写了《中国,男孩女孩的诗园》一辑;在《地球的孩子,早上好》中,写了《漫游神话的孩子》和《地球的孩子,早上好》两辑;而另一诗集,干脆就是用“中国的少男少女”命名的。我们在前面曾经谈及,这是一种不对称搭配。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说,是把具体描写的对象(孩子)放到一个大的、非具体的背景上,让“孩子”和“中国”、“神话”、“地球”对应,将孩子从具体的生活现实中间离出来,使人对儿童、儿童生活有一种超越的、形而上的体验。这是一个哲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观照角度,从这里,作品引领我们走进历史、文化、哲思的世界。“我想亲眼看看/那一瞬间/你是怎样开天辟地/怎样在一片混沌中/劈开亘古的黑暗”(《我想目睹那一瞬间》);“爸爸挖渠的时候/在深深的泥土里发现了你//睡了好长的一觉呀/你醒来/面对我好奇的眼睛/像一段粗糙的/数不清年轮的树根/隐隐有一幅狩猎图/带我到原始部落的篝火旁/烧制你的那个傍晚”(《醒来的陶罐》);“如果能够,我真希望俯瞰一次宇宙”(《俯瞰宇宙》)。在《地球上的孩子不要黑雪》中,作者更将孩子与太阳、雪花、珠峰并列地放在一个平面上,互相诉说,创造出一个巨大的、涵盖人类自然、历史、文化的空间。这里,孩子是历史,也是未来;是希望,也是精神的家园。儿童在邱易东诗歌中是一个意蕴丰富的群体形象。一方面,他们多姿多态,有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另一方面,从他们身上,我们似仍可以读出某种相对统一的东西,如某种含有美学意义的精神气质。我感觉这种精神气质是清亮。将儿童写成远山的一部分是清亮;将儿童写成现实的一个生活群体是清亮;将儿童融进历史,表现为人类精神的家园,也倾向于清亮。在文学中,将儿童放到人生、文化的大背景上去表现,将儿童、儿童生活作为一种纯真的美予以表现的作品并不少见。在这方面,邱易东的诗既与它们相通,又显出自己的特色。

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反思

但邱易东诗歌的色调不是单一的。即使是从创作开始,我们也可以从他总体上的清亮色调外读出一些不尽相同的东西,如困惑、忧虑。越到后来,这种情绪越强烈。不过,到目前为止,这种情绪尚未从整体上改变邱易东诗歌的主色调,而是使这种主色调从侧面得到衬托,使自身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体现这种困惑和忧虑的,就是作家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忧虑、反思。

这种反思首先是从环境的异化开始的。最先透露这种消息的是收在/《哭泣的蘑菇》中的《雪孩子,我为你呼唤太阳》:“小树林里的雪孩子/你听见我为你呼唤太阳吗?”太阳并不是雪孩子的朋友。相反,太阳一出来,雪人就得融化。可作者为什么还为雪孩子呼唤太阳?因为“这个冬天风沙/很大这个冬天会使你变得又黑又脏”。与其变得“又黑又脏”,不如早点融化。在另一首诗里,作者直接祈望雪花不要降落小城:“我们这座小城/大街上薄薄的积雪已被无数车轮碾成稀泥了/楼顶灰色的积雪/因为浓黄的煤烟而伤心地融化/我只能在狭小的阳台上远眺。”(《祈望雪花不要降落到小城》)接着,作者又写了《我们村庄的银杏树》《雨季的遐想》《山洪》《迁徙的鸟或寻找的家园》等一系列作品,对人对自然界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等,表达了深深的忧虑。特别是在《迁徙的鸟或寻找的家园》这首长诗中,作者以浪漫、怪诞的形象叙述了孩子一个奇怪的梦:七只本应是“集中所有鸟的美丽和机灵”的大鸟从一场人为的灾难中飞来,“油污烟痕和泪水为它们披挂全身/它们的翅膀只剩下几根秃秃的毛梗”。可突然出现的围观人群不仅未对它们表现出同情,进行救助,反而向它们吹口哨吐唾沫扔香烟石子,最后,大鸟化为一堆羽毛,飘飘悠悠地被风吹满天空,以致使孩子想,这是不是一次鸟的迁徙。“大地上的树林被砍光了/荒漠不是鸟的家园/海水漂浮着油污/河流失去了清澈/浑浊不是鸟的家园。”被砍掉的不只是树,也有人的善良;被污染的不只是河流,也有人的心灵。难怪作者将此称为“一连串世纪的警钟”了。

环境的破坏,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有各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的现代化。所以,在邱易东对人类生存状态恶化的思考中,对现代化的思考自然就成了一个主要的方面。在前面我们曾说过,在邱易东诗歌中有两个主要意象:远山和小城。在价值取向上,作者显然是偏向远山的。有些时候,作者甚至是为了衬托远山才写小城的。只不过,这种现代化的进程不只局限于小城。在《我们村庄的银杏树》中,为了修建道路,迎接橘红色的汽车,千百年来守卫在村口的银杏树也轰然倒下了。作者并非全然没有看到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带来的积极效果。“到你的远山去/买一张车票就到你的小河滩/从这小城伸出的柏油路/带去我的太阳帽的故事”(《到你的远山去》);为了橘红色的客车,银杏树轰然倒下,“变成一段路的坚实和平坦”,沿着它可以走向山外。但作者更多地还是看到这一进程的负面性。前面讲到的环境污染、自然生存状态恶化只是其主要表现之一,但还不止如此,如拥挤、嘈杂,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化及由此带来的人的忧郁感、孤独感等。“在城市的天空眺望/却只见天空堆满灰铅”(《一个孩子的城市风景》);“在高楼与高楼/大街与大街间来去/孩子是城市的小鸟/从早晨飞到傍晚/左边的翅膀叫孤独/右边的翅膀叫幸福……城市的孩子在幸福的鸟笼里/飞翔着他的孤独”(《城市孩子的幸福与孤独》)。这种忧虑感、困惑感在作者近年的诗歌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以至有点向恍惚发展了。作者在《繁华的城市》一诗中写道:“远离乡村/城市的繁华让我不知所措/站在红灯和绿灯的十字路口/看那些旋转和速度/不知道我该迈出/左脚还是右脚。”此情此景,作家曾经设想的“十三层高楼某一面玻璃窗前”贴着的寂寞的眼睛,“看远山朦胧的烟雨朦胧的清新”的形象恐怕就不只是孩子而是作者自己的身影了。

由对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状态恶化的忧虑进一步引申出作者对战争1991的忧虑和谴责。年,海湾战争爆发,作者从一则新闻报道中得知,远在千里之外的战争硝烟飘到珠峰,珠峰落下三寸厚的黑雪。这极大地刺激了作者,引发了作者喷薄的诗情,在很短的时间里写下了《地球上的孩子不要黑雪》《男孩,关于战争的抒情》等长诗。在《男孩,关于战争的抒情》中,作者面对孩子,以普通人性,特别是从男孩天性的角度对战争进行了某种思考。“男孩的童年充满战争的幻想/男孩的童年充满冒险的紧张/没有哪一个男孩没有过玩具/枪没有哪一个男孩没有过木头剑/每一个男孩都做过英雄梦/屹立山顶挂上刚刚升起的勋章”,但是,战争带来的不只是冒险的快感和荣誉,更是灾难、痛苦、污染、破坏,甚至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的毁灭。在《地球上的孩子不要黑雪》这首长诗中,作者让孩子和太阳、雪花、珠峰并列地站在一起,互相发问,互相倾诉,诉说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痛苦,诉说他们对人类为什么要进行战争的困惑。这些都是世界上最圣洁最美好的东西,可在顷刻之间,这些最圣洁最美好的东西都被玷污了。作者几乎是愤怒地让孩子喊出:“地球的孩子不要黑雪/地球的孩子不要制造黑雪的战争……把亘古的银白还给你/让你重新在阳光下骄傲地闪耀/让全世界的鸽子/都降落在你的肩头/在我五彩的花环中/永远守护你的圣洁。”正是目睹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男孩,关于战争的抒情》中的男孩终于在他十三岁生日的时候放下木剑,用望远镜去遥望星球,将男孩与生俱来的关于战争的激情找到另一个释放的空间。这里,我们可以批评作者关于战争的理解有些简单,过于天真,但这后面确有一份令人感动的真诚。

关心环境,关心现代化进程带来的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反对战争,祈求和平,这是邱易东赞颂远山、赞颂童年、寻求清新质朴的美学理想的必然延伸。或者,这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后者构成对前者的衬托。过去的诗歌不是全没有类似的表现。一则,邱易东以“远山”为中心意象,使这种美学追求更加鲜明化更加诗意化了;二则,放在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定环境中,它使中国儿童诗从狭小的社会化的环境中走出来,与世界儿童诗接轨,在走向诗歌自身的同时走向世界。邱易东诗歌的许多主题、意象也是现代世界儿童诗歌常见的主题、意象。从这一意义上说,邱易东诗歌带给儿童诗的可能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新气象。

同类推荐
  • 鲁迅演讲全集(现代文学经典文库)

    鲁迅演讲全集(现代文学经典文库)

    鲁迅的演讲是鲁迅向社会发出的更直接的呐喊,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关于社会、关于历史、关于人的更为急切的诉求。今结集出版,不仅让读者获得教益,亦可从字里行间追怀伟人在讲台上的音容笑貌,甚而生平风采。这是迄今第一部鲁迅演讲专集,收录了能发现的鲁迅先生的所有演讲。
  •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

    以乡村生活为背景,以系列随笔的形式对乡村的全景书写!并揉入大量乡村民风民俗,且主题相对集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文字质朴静谧,唤醒人们对乡村那种“无防”境地的心灵回归。
  •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通过诗人曼德施塔姆的个人遭遇来折射俄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的悲惨命运,来反衬当时社会的反人道、反文化本质,曼德施塔姆夫人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于是成了一个大恐怖时代的文学见证人。《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体现了二十世纪俄国“遗孀文学”的几个主要特征:首先是作者的遗孀身份,这类作品大多写于作者的丈夫去世之后,是孤独中的寡妻们回忆往事、记忆亡夫的途径和结果;其次,此类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都是关于逝去丈夫的,它们作为一种回忆录体裁所体现出的形式特征,即它们大多并非自传,而是“他传”;最后,则是此类作品中所渗透着的作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女性作者们写作此类作品的目的大多仍在于为亡夫树碑立传,或正名申冤。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的著作主要有三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青根据先生《自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是一本以一个藏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共同点是,完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
  • 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青少年快读中华传统文化书系: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最新图文普及版)》收录了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主要包括范仲淹、柳永、杨万里、马致远等人的作品。
热门推荐
  • Rose O' the River

    Rose O' the Riv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八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八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苍穹帝诀

    苍穹帝诀

    他本是一个受上天诅咒的孩子,只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重返正常的轨道.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孩子,只因遇到了一个庞大的计划,成了一个无知的试验品.他也是一个痴情的少年,只因那一幕突然的错过,决定做些什么,来弥补过去的过错.他还是一个热血的少年,只因不堪命运的折磨,不断地挑战,来拨清眼前的迷雾.一座神秘的宫殿,一个个古怪的梦境,究竟暗含着怎样的玄机?究竟隐含着怎样的秘密?且看周普如何斩断命运纠葛,斩断看不见的操控之手,甚至能够纵横环宇,找到那传说中的创世神族.新书,苍穹帝诀,敬请期待.
  • 佛说人本欲生经

    佛说人本欲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创世纪——魔人

    创世纪——魔人

    ……世界自黑暗而生,无尽的黑暗与荒凉的土地。但是…在那个世界里是有一缕光照耀着。世界之后被分成两个部分,暗之区域是魔界,光之区域是人界。在这很长的一段时光里,这两个世界一直互相平衡,并存着,原本应该这样下来。但是,暗界之王却说“世界原来是一体的,那么将其完整有什么不好”。于是从那次起,黑暗预要笼罩光明,光明则抗争着要从黑暗的魔爪逃脱。但光之界的居民--人类,他们的身躯是脆弱的,无法与魔界居民--恶魔的力量对抗,就在光中的生气要被深沉黑暗即将啃噬殆尽之时,命运之轮启动了……
  • 都市涅槃——浮生若梦

    都市涅槃——浮生若梦

    都市虐文,玛丽苏傻白甜勿进。主:勋鹿灿白(非王道)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不得不承认,浮生若梦(又名:浮尘)的世界观相对我来说比较庞大,我尽力而为,如果长时间不更,并不是我弃了,毕竟学业摆在那儿。希望大家尊重我,我也尊重你们。原创,禁止一切改编,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同名橙光制作中……不求你的赞,只求你的真心喜欢。谢谢支持。
  • 魔鬼红狐狸

    魔鬼红狐狸

    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陈旧的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和365夜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本书便是新时代童话的典范,诙谐幽默的语言,惊险生动的情节,这便是现代搞笑童话。书中每章都有相关的问题让孩子锻炼思维。书中的主人公小红狐狸和臭鼬善良但也有缺点让人觉得既可恨又可爱。书中还加入了网络,电脑等内容,体现了新时代童话的特点。
  • 众妙梦

    众妙梦

    《众妙之梦》她的上部讲述的是:整合心理学教授叶小轩从美国受邀回到中国协同有关部门整顿身心灵培训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见证了:在人生成长的路上,当人们把希望投注在身心灵大师的身上时,才发现这些大师也只是在路上而已。下部描绘的是:叶小轩面对挑战,终于从学术象牙塔中走了出来,用她所教授的东西方智慧的结晶来亲自体验一场从零开始的创业。证明了你我都有可以成为最懂自己的老师,无论是在艰辛创业的路上,还是在人生成长的途中。
  • 电栗鼠与小智之旅

    电栗鼠与小智之旅

    一个名叫新智的训练师与电栗鼠的“小智”之旅。TV版主线融合游戏。神奇宝贝与口袋妖怪的综合。对比宝可梦更喜欢宠物小精灵的说。不要看,现在还是个坑!更新龟速不足形容,虽然作者很认真;内容乱的一塌糊涂,虽然作者很有爱。
  • 王俊凯莫听风

    王俊凯莫听风

    “我喜欢你”“你考虑过她的感受吗?”“我喜欢你,又不是喜欢她”“你不知道人家喜欢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