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中共盐池县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县委,王敬民任县委书记。下辖5个区委,将原城区、西区、南区区委分别改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区委,将原划归定边县的盐池南部6个乡重新划归盐池县管辖,成立第五区和五区区委。县委和县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对外”的方针和“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团结各阶层人士,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实行民主建政,掀起了群众性的抗日高潮。
1937年10月,盐池县议员会议选举产生了正副议长、常驻议员和政府县长、委员,县、区、乡苏维埃政府改为抗日民主政府,县、区、乡政府主席分别改为县长、区长、乡长。1939年1月,根据《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的精神,盐池县议会改为盐池县参议会。县参议会的职权是选举县长、县政府委员及法院院长,监察及弹劾本县政务人员,决定本县人民之生计设施,议决本县之单行公约,议决县长和委员提交审议事项,议决民众团体提交审议之事项;督促、检查执行参议会之决定,决定本县应兴应革之事项。
为适应国共合作、全民抗战的需要,1940年5月1日,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后改为中共中央西北局)制定并经中共中央批准实行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即《五一施政纲领》)。在这个纲领中,提出在抗日民主政权机构中实行“三三制”的原则,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代表无产阶级和贫民;非党派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及开明绅士。还规定:“在最下级的政权中,人员构成的比例可作某种变动,以防豪绅地主把持政权”。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保证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领导地位,同时紧密团结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以孤立反共顽固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的请示》中还明确规定: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盐池县先后于1937年8月、l941年8月、l946年9月进行了3次民主普选,采用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方式选举了县、乡政权。“三三制”民主建政原则的推行,使县、区、乡三级政权真正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的政权,充分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原则,它对团结各革命阶级、各阶层人士,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调动全县人民的积极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42年春,全党范围开展了整风运动。7月至8月,整风运动在盐池县展开。县机关干部和区乡脱产干部、学校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规定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22个文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克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和自由主义。在整风运动中,确定了党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工作和文化教育工作,提出要进一步贯彻“三三制”和精兵简政政策,协调党、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通过整风运动,提高了党员素质,充实整顿了党的基层组织,巩固和扩展了党的领导作用。
盐池县以境内众多的盐池而得名,食盐既是人民和军队的生活必需品,又是多种工业的原料。早在1937年8月,中共中央国民经济部就曾发出“大家到盐池驮盐去”的号召,组织打盐、运盐销售,以发展边区经济,改善群众生活。l940年的严重灾荒影响到边区内外食盐的供应,边区政府为了促进产盐运盐业的迅速恢复与发展,确定“以军队生产为主,盐民产盐为辅”的方针。部队广大指战员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打盐井、筑盐坝、辟盐田,使食盐产量猛增。边区政府在1942年又将上述方针改为“盐民产盐为主,部队产盐为辅”,积极动员农民以及机关、部队、学校组织人力下湖打盐,并利用毛驴、骆驼将盐运往陕北、绥远等地,换回了布匹、粮食、药材、通讯设备等,解决边区军民的部分困难,满足前线的需要,增加了人民的收入。盐池县的盐产量逐年增加,1939年为19万驮(每驮约合150斤),1943年增至为38.8万驮。食盐的生产、运输和贸易,对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活跃边区经济贸易,支援抗日战争发挥了重大作用。
盐池县是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地广人稀,可耕地面积大,产的粮食除供本县人民和驻军食用外,还解决了从国民党统治区来盐池的大量移民、难民的生活用粮。盐池人民以努力生产、踊跃支前的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援了边区经济建设和抗日战争。盐池县草原辽阔,宜于放牧,畜牧业在盐池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羊只生产尤为重要。政府采取培养兽医、建立畜病诊疗所、举办羊只生产合作社、废除草场税、严禁宰杀母羊、母羔等措施,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1936年盐池解放时全县仅有羊只4.8万多只,到1945年发展为15.7万多只;牛原来只有1100多头,到1945年发展为4100多头;骆驼原有80多峰,1945年发展到1100多峰。盐池还盛产甘草、裘皮,有丰富的煤炭、石膏、砂、硝等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也有力地支持了边区的经济建设和抗日战争。
盐池县军民积极发展纺织业,公营、民间纺织蓬勃发展起来。纺织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元华工厂为主,帮助各区乡开展纺织,二是更多的为家庭自纺自织。中共盐池县委、县政府作出发展纺织的决定后,党政军干部首先带头,并动员干部家属参加纺织。为鼓励群众纺织,解决具体困难,区乡政府采取贷款、先支工钱等措施,调动了妇女的积极性。1943年盐池县学会纺织的有2236人,自制纺车1262架(脚踏纺车86架),织布机20多架。在开展纺织生产的同时,手工作坊也大为发展,主要有皮坊、毡坊等。
盐池人民大力发展生产,支援前线。逢年过节,县党、政、军、民都在一起召开联欢会、座谈会;县、区、乡三级领导和群众一起抬着猪肉、羊肉、米酒、年糕等食品慰劳子弟兵和抗属,子弟兵也为群众挑水、垫圈、背柴、打扫卫生。为使前方将士无后顾之忧,英勇杀敌,全县组织义务耕田队1000多人,为抗属代耕、代种。政府还定期发放救济粮款,解决抗属中的生活困难。军拥民,民拥军,军民关系情同手足,犹如鱼水。
抗日战争中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和财政发生了极大困难。为了克服困难,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号召,从l942年开始,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大生产运动。盐池县的大生产运动主要是开荒种地、办合作社、打盐运盐、发展纺织业和手工业生产。通过开荒种地,机关、学校部分或完全解决了粮、油、肉、菜的供给,有的还达到耕作三年收获可用四年的“耕三余一”,甚至耕作一年收获可用两年的“耕一余一”。除开荒外,部队、机关、学校和农民还开展了副业生产,挖甘草、打柴禾、烧砖、种菜、养猪、养羊、养骆驼,增加了收入。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毛泽东“组织起来”的号召下,广大农民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组织了互助组、变工队等互助劳动组织。在组织互助合作运动中,共产党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荒种地、组织集体劳动,还将一些不好好劳动的“二流子”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l942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论合作社》的报告,提出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强调发展经济的主要方法是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后,盐池县的消费合作社在1938年兴办的基础上有了迅速发展。1938年只有9个,社员l816名,股金4715.7元。l944年9月,社员发展到2085名,股金21160.7元,公积金2147.47元.销售总量为49920.92元,纯利润为3688.72元。其中,元华工厂成绩最为突出。1944年7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大礼堂接见边区合作社英雄模范人物时,详细询问了元华工厂经理靳体元创办元华工厂的情形。当他得知元华工厂除办工厂外,还兼营畜牧、农场、运输、消费合作社等业务,能够生产地毯、毛毡、被套、被胎、衣服等20多种产品,生产的产品不仅能够满足盐池县的需要,而且支援了边区其他地方和部队,部分产品甚至运往国民党统治区,为边区换回了布匹、粮食、药品、火柴等物品,高兴地表扬“元华工厂办得好”。
盐池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也很快,特别是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发展最为显著。在办好公办小学的同时,号召和发动群众创办民办学校,政府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支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边区政府从鲁迅师范学校派出一批毕业生到盐池任教。三边分区和盐池县还从当地选拨了一批文化程度高、思想素质好的青年送往外地培训,毕业后回盐池担任教师。中共盐池县委和县政府明确规定:乡上的小学教员是乡政府委员。“三三制”实行后,各级政府机构中都有教师代表参加。区、乡领导应经常邀请教师参加区、乡的有关会议,协助政府工作。教师的生活待遇比实行供给制的行政干部高,教师家中的田地由政府和群众代耕,有困难的给予临时补贴。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编写了语文、算术、农村应用文、珠算等各种教材,要求采用民主的方法管理学校,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教育学生,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了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在县城北关还建立了伊斯兰小学,专收回族学生入学。盐池县政府千方百计地筹措教育经费,规定赁房贷费、牲畜附加费、部分罚款、地租、营业收入等项收入均拨给教育部门使用。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盐池县小学教育发展很快,到1945年,全县有完全小学1所,在校学生62人;公办中心小学2所,在校学生36人;公办普小3所,在校学生48人;民办小学15所,在校学生147人。
中共盐池县委、县政府在抓小学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了社会文化教育。延安和中共三边地委派来一批文化教育干部到盐池从事社会文化教育,县委和政府也派干部到各区、乡宣传动员,举办冬学、夜校、识字班、读书班、民教馆,半日轮等各类学习文化的组织57个,1765人参加学习。另外还开展家庭识字,夫妻、子女互教互学。教学内容为“新三字经”、“识字课本”、珠算、记帐方法、写便条、写信等,很受群众欢迎。盐池县二区文化教育搞得最好。二区五乡妇女李兰英,不仅自己刻苦学文化,而且教丈夫、娃娃识字。1944年8月15日,《解放日报》以《李兰英怎样教娃娃识字——介绍一种新的社会教育形式》为题,作了长篇报道,县委也积极宣传推广。在李兰英的影响下,盐池二区750户农民有80多户搞起了家庭识字教育,许多农民脱掉了“文盲”的帽子,学到了文化知识。《解放日报》多次刊登了盐池县文化教育的先进事迹与典型材料。文化创作也日趋活跃,农民歌手王有才创作了《父子揽工》、《劳动英雄王冬科》等脍炙人口的民歌;诗人李季创作了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等诗篇,在陕甘宁边区和各个解放区广为流传。1944年11月中旬,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文化教育表彰大会上,盐池县文化教育工作受到边区政府的通令嘉奖,多个集体和个人受到了不同等级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