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千古忠肝义胆”的一首词,矛盾之中尽显男儿本色
辛弃疾南归后,一直不受重用,虽然提出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意见如《美芹十论》、《九议》等,但是南宋朝廷始终不怎么待见他,这对于“壮岁旌旗拥万夫”的辛弃疾来说,无疑是十分痛苦的。在辛弃疾四十二岁的时候,他又被当时的监察御史王蔺弹劾,最终落得削职的局面,辛弃疾在无奈之中回到上饶带湖地区闲居。
在这个时候,辛弃疾的朋友汤朝美恰好也来到了上饶地区,辛弃疾和朋友相见,因为志同道合,而且同受打击,所以非常具有共鸣。于是,辛弃疾先是写了一首《水调歌头·盟鸥》,之后汤朝美相和,辛弃疾于是又用原韵写了下面这首《水调歌头》来“答谢”朋友的相知之情。全词如下: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辛弃疾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瘅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怀。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首二句只用了十个字便将皇宫的富丽堂皇和森严气象表现了出来,并且将朋友那种直言敢谏、从容不迫的形象接着描绘了出来。但是,当忠肝义胆的汤朝美因为出使金国却无功而返后,皇帝龙颜大怒,将其贬到了“蛮烟瘴雨”的新州,这“千古”、“万里”的对比,令人不禁叹息。
但是,对于心怀忠义却被贬的朋友,辛弃疾并没有大发牢骚,而是宽慰朋友“往事莫惊猜”,因为有才干的人总是能有实现自己宏图大志的那一天,现在不就已经有了好消息了吗?从暗淡被贬,到现在重新有希望,这中间的大起大落,既是稼轩对友人的鼓励,也是他对自己的安慰。
下片开始转而叙述自己的乡村生活,虽然稼轩这里说“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表现了一种洒脱的气概,但是只怕这笑也是苦笑吧!其实下片主要基调只在“幽愤”二字,稼轩内心是复杂的,他想为国分忧,但是却屡屡不得志,那种悲愤之情,多次在他的词中体现。尤其是本词的最后一句,将白发用了一个“栽”字,白发不是自然生出来,而是栽出来的,令人感慨万千。千载读来,尚自有种不平之气,犹如狂风暴雪般席卷而来。
这首词上片鼓舞友人、意气飞扬,下片抒发己愤,无奈悲愤,豪放中不失顿挫。虽然初看起来有点矛盾,但是这正是稼轩好男儿的气概血性之处,身处闲散之境却不忘国家忧愁,其苦心、忠心可嘉可叹,令人敬佩!
美友山茱萸新照(六句诗)
美友山茱萸新照(六句诗)真如白雪飘郊外,正是春风暖雨时。约好清游拍写影,摆拍淑女弄丰姿。提篮假借拾花落,确少惜颜笑探枝。——暮色苍松20.5.24(2023.12.30美篇)(美友山茱萸新照2020.3.24)老兵自娱书屋2024-02-07 09:09:090000利不百,不变法
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利益没有增加百倍,就不要变更法律;功业没有取得十倍,就不要更换人才。赏析这是战国时期守旧派杜挚反对商鞅变法的一句话。这句话很有市场,就连后来的战国策也记载了,《战国策·赵策二》中说:“故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大意差不多。后来,《汉书·韩安国传》中同样说了类似的话:“臣闻:'利不十者,不易业;功不百者,不变常。’”紫网2023-10-14 08:44:380000『词曲拔萃』少年离别山飘雪,老大归来雪满山。
词曲拔萃第689期词曲拔萃词曲拔萃浣溪沙·三九掠影作者/杨再利三九边城踏雪行,山川静美是无声。寒流莫怨马蹄轻。掠影还须心里悟,追光尚欠景中宁。谁知热爱最牵情?浣溪沙·上班作者/李冠群冰缀曦光天地寒。风撩眉际路行单。梅香有意却无闲。为展桃蹊何惜泪,但酬黉愿不须言。心中无怨有诗篇。浣溪沙·腊月吟作者/郑乐群(黑龙江)诗摘词选2024-02-27 12:07:390000杨时《冬晓》:冬日的清晨
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因为,清晨不仅在时间上意味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而且清晨独有的清新宁静的环境会让人产生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但冬日的清晨却给人不同的感觉。在一个冬日的清晨,宋代诗人杨时写下了《冬晓》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著瓦霜华冷,暝空晓雾均。气昏难见日,风过易生尘。洗砚冰纹破,凭炉火色春。莫嫌寒尚薄,雨雪更愁人。墙头草说2024-02-01 15:09: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