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千古忠肝义胆”的一首词,矛盾之中尽显男儿本色
辛弃疾南归后,一直不受重用,虽然提出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意见如《美芹十论》、《九议》等,但是南宋朝廷始终不怎么待见他,这对于“壮岁旌旗拥万夫”的辛弃疾来说,无疑是十分痛苦的。在辛弃疾四十二岁的时候,他又被当时的监察御史王蔺弹劾,最终落得削职的局面,辛弃疾在无奈之中回到上饶带湖地区闲居。

在这个时候,辛弃疾的朋友汤朝美恰好也来到了上饶地区,辛弃疾和朋友相见,因为志同道合,而且同受打击,所以非常具有共鸣。于是,辛弃疾先是写了一首《水调歌头·盟鸥》,之后汤朝美相和,辛弃疾于是又用原韵写了下面这首《水调歌头》来“答谢”朋友的相知之情。全词如下: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辛弃疾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瘅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怀。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首二句只用了十个字便将皇宫的富丽堂皇和森严气象表现了出来,并且将朋友那种直言敢谏、从容不迫的形象接着描绘了出来。但是,当忠肝义胆的汤朝美因为出使金国却无功而返后,皇帝龙颜大怒,将其贬到了“蛮烟瘴雨”的新州,这“千古”、“万里”的对比,令人不禁叹息。

但是,对于心怀忠义却被贬的朋友,辛弃疾并没有大发牢骚,而是宽慰朋友“往事莫惊猜”,因为有才干的人总是能有实现自己宏图大志的那一天,现在不就已经有了好消息了吗?从暗淡被贬,到现在重新有希望,这中间的大起大落,既是稼轩对友人的鼓励,也是他对自己的安慰。

下片开始转而叙述自己的乡村生活,虽然稼轩这里说“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表现了一种洒脱的气概,但是只怕这笑也是苦笑吧!其实下片主要基调只在“幽愤”二字,稼轩内心是复杂的,他想为国分忧,但是却屡屡不得志,那种悲愤之情,多次在他的词中体现。尤其是本词的最后一句,将白发用了一个“栽”字,白发不是自然生出来,而是栽出来的,令人感慨万千。千载读来,尚自有种不平之气,犹如狂风暴雪般席卷而来。

这首词上片鼓舞友人、意气飞扬,下片抒发己愤,无奈悲愤,豪放中不失顿挫。虽然初看起来有点矛盾,但是这正是稼轩好男儿的气概血性之处,身处闲散之境却不忘国家忧愁,其苦心、忠心可嘉可叹,令人敬佩!
杜甫五律《谒真谛寺禅师》读记
杜甫五律《谒真谛寺禅师》读记(小河西)谒真谛寺禅师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问法看诗妄,观身向酒慵。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此诗作年难考。真谛寺:位置难考。于大历元年(766)或二年冬,时杜甫居夔州。真谛寺:或是夔州一寺庙。兰若:修行处;佛寺。《古诗》(魏晋):“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每日题诗(1110)春水平堤一字归,柳丝斜共发丝飞
往期活动每日题诗(98)世外秋风催叶落,殿前空竹淡青痕每日题诗(97)羽翼黄纱随蝶舞,小园又是秋风聚每日题诗(96)乱发憔容衣便装,家庭单位两头忙每日题诗(95)一腔热血洗金瓯,十万旌旗战锦州每日题诗(94)世上此情无字诉,直教生死不能分每日题诗(93)无双国士无双品,第一风流第一人每日题诗(92)白衣白帽入厨房,土豆青椒做战场每日题诗(91)豹头环眼虎须扬,善使手中无敌枪诗词轩2023-07-30 12:05:31
0000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夏天,当窗外又响起了蝉声时,让人感觉是那样熟悉,却又有一些陌生似的。去年,也是在夏天,听到蝉鸣。每一个夏天,我们都和蝉结下了不解之缘。蝉,又叫作知了,就像一个人,有大名,也有小名,当然后者更觉亲切。知了好像是为了夏天而生,为夏天增添一份热闹,直到西风起,它才会和落叶一起离去。新用户3167a8id2023-07-28 12:43:21
0000『绝句采珠』日暮丹霞染翠衾,清风苍月鸟归林。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绝句采珠』第881期组稿:黄梅桃苏颖制图:王淑梅绝句采珠作品辑录首案红作者/古木撷片霓虹作嫁妆,秾华腴润露凝香。风吹叶动色摇影,疑似姝仙下洛阳。伏日漫游月亮湾作者/童心蝉唱鸟鸣风送凉,自吟自拍惜流光。世人都说闲人好,笑我闲人偏也忙。仲夏雨中所见作者/金嗣水燕子穿梭忙捉虫,任他细雨与斜风。追鱼白鹭涟漪破,飞入桥西芦荻丛。诗摘词选2023-07-30 08:29:3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