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 裕大将:指挥了淮海战役
粟
裕大将:指挥了淮海战役。
刘伯承元帅:指挥了淮海战役。
陈
毅元帅:指挥了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中原和华东两大野战军合作的经典战役。如图所示,当时总前委一共有五人,负责统筹淮海前线的一切事宜。也就是所有军事、后勤方案都需要通过总前委商议和批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粟裕是华野的代司令员,全权负责华野的工作,他预判了敌人的预判,全歼国民党三大主力兵团,立下了大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宋文帝想废掉太子,为何未能成功,还被太子杀死?
作为刘宋的第三位皇帝,宋文帝刘义隆开创了一项“历史记录”,他应该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位被自己的儿子杀死的汉人皇帝。之前从太子刘劭的角度介绍过这个问题,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来了,刘义隆并非傀儡皇帝,在朝中也有着自己的力量,他为何未能废掉太子,反而遭到“反杀”呢?今天从宋文帝的角度来解析一下这段历史。一、父子反目茂林之家2023-07-31 10:45:290000南北朝的土壤,没有一块适合侯景
文/子玉乱世的枭雄,如果没有在大筛选阶段打下自己的基本盘,这个人即使能力再强,大概率也只能是悲剧,因为,没有适合他生存的土壤,比如侯景。侯景最初是以个体形式长期依附于高欢,在尔朱荣被孝庄帝刺杀之后,六镇集团迅速就进入了瓜分尔朱荣遗产的阶段:高欢通过和尔朱家族的竞争拿下了富庶的山河四省并继承了六镇义军群体;宇文泰在贺拔岳死后拿到了关陇的蛋糕并继承了六镇官军群体。紫网2023-10-14 17:13:250000刘备后期打仗,为何从来不带诸葛亮?曾国藩一语道破其中玄机
三国时期,蜀汉军师诸葛亮和魏国司马懿是当世最著名的两位军事家。他们两人曾多次在战场上交锋,你来我往,各有胜负。然而,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刘备后期发动的两场大规模战役——益州之战和夷陵之战,却都没有带上诸葛亮。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在历史学者和三国爱好者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无风起念2024-03-03 14:09:220000《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隆中对”是虚构的?
作者:赵心放《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个编故事高手,“凡三往,乃见”五个字,就编出了五千字的“三顾茅庐”精彩故事。朋友们根据有关史料,来分析这些精彩故事,掂量一下,有多少是史实,有多少是虚构的故事。(一)“三顾茅庐”可能是假的写乎2023-07-29 15:06:420000我军打仗冲锋是有战术章程的,至今没有一部电视剧遵照史实拍摄
自古以来,打仗就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尤其对于行军布阵,军队统帅都十分慎重,严格依照章程进行。孙子兵法就有一篇《行军》,兵势曰: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书里提到部队行军,尤其是向前冲锋的时候,要考虑的是编组的问题,用什么结构来组合团队,以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使其优势互补,形成整体战斗力,而不能一股脑向前冲。紫网2023-10-17 08:56: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