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崇祯1--17年六部历任尚书及任期(1628.2.5--1645.1.27)
吏部尚书
张瑞图 1627年9月5日 至 1628年4月25日
施凤来 1627年9月5日 至 1628年4月25日
李国 (木十普) 1627年9月5日 至 1628年6月10日
房壮丽 1627年12月21日 至 1628年5月8日
王永光 1628年6月10日 至 1631年4月9日 7.11 赴任
闵洪学 1631年4月29日 至 1632年9月15日
周延儒 1632年3月29日 至 1633年7月25日/1641年6月7日 至 1643年7月10日
李长庚 1632年10月11日 至 1634年9月9日
温体仁 1633年12月29日 至 1637年8月1日
吴宗达 1634年1月10日 至 1635年7月10日
谢陞 1634年9月13日 至 1637年3月8日/ 1639年9月2日 至 1640年6月17日
田惟嘉 1637年3月31日 至 1638年5月5日 / 1637年 至 1638年
商周祚 1638年6月15日 至 1639年1月10日
庄钦邻 1639年3月3日 至 1639年8月8日
蔡国用 1639年11月9日 至 1640年8月7日
薛国观 1639年11月9日 至 1640年7月21日
傅永淳 1640年7月4日 至 1640年10月18日
范复粹 1640年9月27日 至 1641年6月13日
张四知 1640年9月27日 至 1642年7月11日
李日宣 1640年11月3日 至 1642年7月20日
郑三俊 1642年8月23日 至 1643年6月29日
李遇知 1643年7月2日 至 1644年4月19日
陈演 1644年3月2日 至 1644年4月6日
张慎言 1644年6月9日 至 1644年7月13日
徐石麒 1644年7月28日 至 1644年10月30日
高弘图 1644年9月6日 至 1644年11月3日
张捷 1644年11月16日 至 1645年
户部尚书
郭允厚
1626年9月11日
至
1628年4月1日
李从心
1628年1月11日
至
1628年
杨景辰
1628年5月23日
至
1628年7月23日
来宗道
1628年5月23日
至
1628年7月23日
毕自严
1628年6月30日
至
1633年
孙居相
1630年1月15日
至
1630年9月2日
李标
1630年3月27日
至
1630年4月2日
钱春
1630年9月5日
至
1634年3月14日/
1634年
至
1634年12月19日
钱象坤
1630年12月26日
至
1631年7月6日
周延儒
1630年12月26日
至
1632年3月29日
何如宠
1630年12月26日
至
1631年9月10日/1633年8月12日
至
1633年
吴宗达
1632年3月29日
至
1634年1月10日
温体仁
1632年3月29日
至
1633年12月29日
侯恂
1633年6月13日
至
1636年12月29日
李遇知
1635年8月22日
至
1642年10月5日
程国祥
1637年2月3日
至
1638年8月3日
李待问
1638年8月28日
至
1642年
蔡国用
1639年7月3日
至
1639年11月9日
范复粹
1639年7月3日
至
1640年9月27日
薛国观
1639年7月3日
至
1639年11月9日
张四知
1639年11月9日
至
1640年9月27日
姚明恭
1639年11月9日
至
1640年7月14日
魏炤乘
1641年3月26日
至
1642年4月6日
傅淑训
1642年
至
1643年6月26日
陈演
1642年8月27日
至
1644年3月2日
白贻清
1642年10月16日
至
1644年1月18日
倪元璐
1643年6月26日
至
1644年4月25日
蒋德璟
1643年6月30日
至
1644年4月10日
黄景昉
1643年6月30日
至
1643年10月13日
吴甡
1643年6月30日
至
1643年7月11日
方岳贡
1644年4月3日
至
1644年
周堪赓
1644年6月9日
至
1644年
未到
张有誉
1644年9月2日
至
1645年
8.25
王铎
1644年9月6日
至
1644年
礼部尚书
黄汝良
1625年7月13日
至
1633年
来宗道
1627年3月13日
至
1628年5月23日
钱象坤
1628年1月22日
至
1630年12月26日
杨景辰
1628年1月29日
至
1628年5月23日
李标
1628年1月29日
至
1630年3月27日
钱龙锡
1628年1月29日
至
1630年1月27日
周道登
1628年1月29日
至
1629年
刘鸿训
1628年1月29日
至
1628年11月6日
孟绍虞
1628年2月29日
至
1628年7月3日
温体仁
1628年
至
1632年3月29日
何如宠
1628年7月23日
至
1630年12月26日
盛以弘
1628年9月8日
至
1628年
孙慎行
1629年2月13日
至
1629年
孟时芳
1629年10月22日
至
(未知)
成基命
1629年12月24日
至
1630年
周延儒
1630年1月26日
至
1630年12月26日
李标
1630年4月2日
至
1630年4月14日
李腾芳
1630年
至
1631年6月14日
吴宗达
1630年
至
1632年3月29日
郑以伟
1632年
至
1633年7月20日
徐光启
1632年
至
1633年11月10日
韩日缵
1632年10月20日
至
1632年
李康先
1633年
至
1635年2月28日
钱士升
1633年10月23日
至
1636年5月12日
何吾(马蒭)1633年12月5日
至
1635年12月15日
王应熊
1633年12月5日
至
1635年11月4日
黄士俊
1635年
至
1638年2月15日
姜逢元
1636年
至
1638年2月2日
孔贞运
1636年7月3日
至
1638年5月29日
贺逢圣
1636年7月3日
至
1638年4月28日
傅冠
1637年10月1日
至
1638年9月30日
刘宇亮
1637年10月1日
至
1639年3月12日
林欲楫
1638年2月13日
至
1643年12月8日
蔡国用
1638年8月3日
至
1639年7月3日
薛国观
1638年8月3日
至
1639年7月3日
杨嗣昌
1638年8月3日
至
1639年4月22日/
1639年7月3日
至
1641年4月10日
程国祥
1638年8月3日
至
1639年5月23日
魏炤乘
1639年6月8日
至
1641年3月26日
姚明恭
1639年6月8日
至
1639年11月9日
张四知
1639年6月8日
至
1639年11月9日
范复粹
1639年6月8日
至
1639年7月3日
杨谢陞
1640年6月17日
至
1642年5月5日
陈演
1641年3月26日
至
1642年8月27日
贺逢圣
1641年6月7日
至
1642年7月6日
黄景昉
1642年7月16日
至
1643年6月30日
蒋德璟
1642年7月16日
至
1643年6月30日
王应熊
1642年12月9日
至
1643年12月5日
魏藻德
1644年4月3日
至
1644年
史可法
1644年6月9日
至
1644年6月15日
高弘图
1644年6月9日
至
1644年9月6日
姜曰广
1644年6月10日
至
1644年6月17日
王铎
1644年6月10日
至
1644年9月6日
顾锡畴
1644年6月20日
至
1644年
马士英
1644年6月20日
至
1644年7月22日
朱继祚
1644年
至
1644年
管绍宁
1644年
至
1645年
陈子壮
1644年7月3日
至
1644年
钱谦益
1644年7月9日
至
1644年
王应熊
1644年9月28日
至
1644年
黄道周
1644年10月19日
至
1644年
蔡奕琛
1645年3月16日
至
1645年
方以智
1649年
至
1649年
兵部尚书
阎鸣泰
1627年
至
1628年4月26日
霍维华
1628年1月2日
至
1628年
袁崇焕
1628年5月6日
至
1628年
王在晋
1628年
至
1629年1月15日
王洽
1629年1月21日
至
1630年1月6日
孙承宗
1629年12月24日
至
1631年12月15日
申用懋
1630年1月7日
至
1630年2月6日
梁廷栋
1630年2月6日
至
1631年5月18日
熊明遇
1631年7月19日
至
1632年9月7日
张凤翼
1632年10月26日
至
1636年9月30日
杨嗣昌
1636年11月10日
至
1638年8月3日/1638年8月3日
至
1639年4月22日/1639年9月24日
至
1641年4月10日
傅宗龙
1639年6月4日
至
1639年
陈新甲
1640年2月15日
至
1642年8月24日
张国维
1642年10月17日
至
1643年6月26日/1644年4月9日
至
1644年/1644年6月18日
至
1644年
吴甡
1643年4月27日
至
1643年
冯元飇
1643年6月26日
至
1643年12月8日
张缙彦
1643年12月10日
至
1644年4月26日
李建泰
1644年3月5日
至
1644年
方岳贡
1644年4月3日
至
1644年
马士英
1644年6月9日
至
1644年
史可法
1644年6月15日
至
1645年5月20日
姜曰广
1644年9月6日
至
1644年10月9日
王应熊
1644年9月28日
至
1644年
练国事
1644年12月29日
至
1644年
刑部尚书
苏茂相
1628年1月2日
至
1628年3月24日
王在晋
1628年4月7日
至
1628年
乔允升
1628年6月10日
至
1630年2月9日
韩继思
1630年2月14日
至
1630年4月20日
胡应台
1630年4月22日
至
1634年10月3日
冯英
1634年11月7日
至
1636年5月24日
郑三俊
1637年6月10日
至
1638年3月25日/1642年2月10日
至
1642年8月23日
刘之凤
1638年5月24日
至
1639年
甄淑
1639年2月16日
至
1640年8月26日
李觉斯
1640年9月3日
至
1641年
刘泽深
1641年2月10日
至
1642年
范景文
1642年9月9日
至
1642年11月12日
徐石麒
1642年12月1日
至
1643年3月4日
张忻
1643年9月左右
至
1644年5月1日
解学龙
1644年11月21日
至
1645年
高倬
1645年
至
1645年
工部尚书
薛凤翔
1626年6月16日
至
1628年2月16日
刘廷元
1628年2月29日
至
1628年6月24日
李长庚
1628年6月30日
至
1628年
张凤翔
1629年2月2日
至
1630年1月8日
南居益
1630年1月13日
至
1630年7月28日
曹珖
1630年10月5日
至
1632年
张延登
1632年7月24日
至
1632年11月27日
周士朴
1632年12月4日
至
1634年12月7日
刘遵宪
1634年12月19日
至
1642年9月19日
范景文
1642年11月12日
至
1644年4月25日
魏藻德
1644年4月3日
至
1644年
陈必谦
1644年4月15日
至
1644年
何应瑞
1644年7月28日
至
1644年
中国人的称谓:为何既称“华人”,又称“龙的传人”?
关于中国人的称呼,除了“炎黄子孙”之外,还有“华人”、“龙的传人”等。其中,“炎黄子孙”很好理解,就是继承炎帝黄帝文化之后代,或者就是炎黄集团的后裔。但问题是,为何既称“华人”,又称“龙的传人”呢?百家杂评2024-02-15 16:05:130000抬棺出征,收复新疆,功比汉唐,左宗棠不愧为晚清第一强人
光绪七年(1881年)2月24日,中俄《伊犁条约》签署完毕,负责谈判的清朝代表曾纪泽在圣彼得堡皇家大厅里昂首迈步而出,而他的身后则是一脸落寞的沙俄驻华公使布策,凭借《伊犁条约》,清朝一举收服了被沙俄占据长达十年之久的伊犁,能从贪婪的沙俄嘴里吐出土地这是清朝从未想过的事情。左宗棠西征历史研究室2023-07-28 15:26:280000此民族在甲骨文中多次出现,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是56个民族之一
今天要说的是羌族,这是一个与汉族同样古老的民族,曾经大量出现在甲骨文中,比如下面这句:辛巳卜,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这句甲骨文的意思是:辛巳这天来贞卜,给妇好征集三千军队,以及其他地方征集一万军队,用来征伐羌人。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是商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统帅,这次出战也是商朝历史上讨伐羌人出兵最多的一次,出动一万三千人的军队,算是商朝的举国之兵了。甲骨文一国之君历史2023-07-29 10:10:450000如何评价日本人的性格?看了这篇文章你或许略知一二
对于我们东边的邻居日本,大家心目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一个评价,但总体应该是不喜欢,尤其是这次核污水排放事件,大家对日本的观感更是降到了最低,其实日本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康熙早已看透他们康熙帝就曾评价过日本:“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关键字:猖狂紫网2023-10-13 17:13:060000天生具有通灵能力的男孩 能见到人有不同的辉光
19世纪末,一位天生具有通灵能力的英国男孩M出生于英格兰北部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爸爸爱阅读,妈妈虔诚信教。姐姐密儿大他4岁,总跟他拌嘴。M很小就能看见人身上不同的辉光,还经常看见耶稣。后来这位“耶稣”说,他是M很多世的老师,M可以称他为“长老”。“耶稣”只是为了让他可以接受,幻化出来的形象。“长老”在他的日记中经常出现,扮演着指路明灯的角色。微智先峰2024-01-30 22:30:520000